西方三圣高清大图闪光:德国核电站的政治噩梦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55:09

德国核电站的政治噩梦

2011-03-28 08:41:48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广州) 跟贴 35 条 手机看新闻

核能 德国政府 的双刃剑

政府无可奈何地拖延时间,躲过这个舆论关注的枪口再议。而德国民众、反对党和媒体在说:“我坚决反对核能,但我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特约撰稿 艾柯 发自德国

在德国生活了十多年,几乎每年都有一个传统的节目——

几千德国人整装待发迎接来自法国的CASTOR (cask for storage of radioactive material),就是在法国经过处理的核废料重新运回德国小镇Gorleben。这几天里,附近的男女老少和各地赶来的抗议者拉家带口、扶老携幼来到火车铁轨旁,团团围坐,或者把自己用大铁链绑在铁轨上。

装载核废料的火车被堵住不得前行,早就从全国调来的警察年年干着同样的事情——全副武装、一身黑衣的警察把安静团坐、犹如菩萨的示威者抬起来,尽量不磕不撞地挪到示威区之外; 头戴防护面罩的警察用电锯锯开铐在铁轨上的铁链子,链子的那头躺着年轻的示威者,脸上的神情是:“锯吧!等会儿我再来铐上。”

愚公移山的警察们不宜发作,这几天,全德国的媒体都在报道,纳税人和政府看着这场荒诞的猫捉老鼠游戏,明知道每年出动警力耗费大量的欧元。示威者也明白,核废料最终会在德国小镇落地。否则,运往哪里?

这是又一场人类给自己设下的僵局,每年都在提醒民众:核能是一个棘手的事情。

2011年3月的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危机,地球另一头的德国电力大佬恐怕会大惊失色,去年好不容易和执政的黑黄联盟达成共识,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反对党和民众已经拉长了脸。现在,噩梦终于发生了,核危害的潘多拉盒子一打开,一切不可预知。

以前一直挺核的女总理默克尔在议会发言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政府立即下令,7个最老的核电站停止向电网输电,为期3个月。在7月前对所有17个核电站进行严格审查。这为期3个月的禁令又成为在野党和反核人士的笑柄。谁不知道,这段时间几个联邦州在大选,各党派的态度直接影响选票。

久经沙场的默克尔面对手中这把核能双刃剑,下垂的嘴角一定更加下垂了。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惹的祸。当时,德国决定大力发展核电。如今,全国拥有17座核电站,其中7座是80年代以前建造的,而它们占核电站供电量的1/3。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和希望,但是成本依然很高,一时还不能替代核电解决问题。原本,延长核电使用期是一个妥协的办法,以便过渡到无核时代。但是,日本核危机带来的信号是——我们不能再等了!

德国的核能发展史,伴随的是反核史。从上世纪70年代起,反核运动应运而生,大小规模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主张环保、反对核能、反战的绿党就是在那时候起家,一开始被政坛老将耻笑为有志无为青年的乌合之众,之后却大摇大摆进入议会。当时的领军人物、前德国外交部长菲舍尔胡子拉碴,在议会共商国是时打毛线、穿牛仔裤,尤以鄙视陈规的理想主义者代表形象深入人心。

绿党的政治主张代表了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但愿望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

有时候,绿党提出的议案令绿粉丝们都左右为难,比如为了环保,主张对能源消费课以重税;为了保护某种蝙蝠停止建造大桥。绿党的支持率此起彼伏,但不容置疑,它正在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政党,左右德国朝野的动向。

关于政治的见解常常引荐的是媒体的报道。而在核能这个话题上,德国媒体的态度也显而易见。对核危机的深度报道,对核电发展的时事评论,都在影响民众的观点。

何况,德国人的集体黑色记忆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切尔诺贝利核电泄漏事件中,当年走上街头抗议核电的阿姨如今已经成为奶奶。今天,她们再度走上街头,目标是为了给后代留下一个没有核危害的地球。

再来看看3个数据:2009年,德国大选前,5万人走上街头游行反对核能,目的是给各竞选党派和选民提个醒。2010年4月,德国12万人组成人链,再度反核;2010年,10万人走在柏林街头抗议核电发展。

2011年3月20日,日本仍在做出最大的努力阻止核危害的恶化和扩散,全世界忧心忡忡地观望着这个国家。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一次德国采取了如此决绝的措施?我想说,政府未必是决绝,而是无可奈何地拖延时间,躲过这个舆论关注的枪口再议。而德国民众、反对党和媒体在说:“我坚决反对核能,但我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本文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