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绿地城地块2户型图:论语改过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32:54
论语,改过篇2010-02-24 22:32 《论语》中的改过思想
孔子思想博大情深,光耀寰宇,以仁礼为中心,仁为内在情性之体现,礼为外在行为之规范。相互依存。正如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在接见国际儒联代表时说,“孔子思想对人类是无所不包”及“孔子思想是人类做人的基础”,信哉其言。孔子思想不单叫人以任事,求知之理,也教人以处世、修身之道。在集中体现孔子思想的著作《论语》中的很多篇章,都提及了人对待自己所犯错误所应有的态度。
语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何对待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心理和认识。孔子的《论语》中一些篇章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贡的说法是太阳和月亮光照大地,但也有被阴影遮住的时候,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地面上的人都知道是发生了日蚀月蚀,一旦复原,也是人人得见,并不有损日月的光明。所以并不害怕自己的过错被人所知,人知更有利于督促自己的改正。知而能改,才显示出自己有高尚的修养情操,丝毫不会影响人们对自己的尊敬,甚至更赢得人们的仰慕,也就是说知错能改才是君子风度。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孔子说,人总免不了犯错,知道有错,应该立即主动改正。倘若明知自己有错,却又不肯悔改,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
孔子对做人处世要求品德高尚,修养自律。可是同时也认为在人在社会中生活,各种客观事物十分复杂,在主观上不一定看得那么全面实际。如果只是用主观意识去办事,难免考虑不周,出现失误过错。一旦发现这种情况,并不要紧,只要改了就好。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述而篇第七》)孔子不仅不想隐瞒自己的过错,反而把别人知道自己的过错,认为是有幸而为人知。因为既然是过错,必为人知。人知己知,才能利于改正。
古人整容,只有铜镜。有个寓言说,有人卖镜,昏浊不清者多,明澈发毫者少。可是买昏镜者多,买明镜者少。见者不解,乃问其故。原来昏镜可以遮丑,照不见脸上的疮疤。人怕承认错误,不免自欺欺人。可是脸上有没有疮疤,别人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什么时候,承认失误,改正失误,人人可得闻而见之,国必大治矣。
有些事情我们说起来容易,作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有时候明知自己犯了错误,也不肯承认。实际上,是不是过错,客观存在,赖也赖不掉。除非弄虚作假,故意隐瞒,可是一旦暴露更是丢人现眼,威信尽失。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里仁篇第四》)孔子说,仔细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式的人了。
所以说,我们所犯的错误暴露出来的,恰恰是我们性格的弱点。我们想要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修养,就必须时时自省,检查我们的错误,然后去改正它,才能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提升自己。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其讼者也。”算了吧,我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便自我责备的哩。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对改过的苛刻程度,他不单否定他人,也否定自己。
实际上,人的一生没有人能永不犯错,问题只在改与不改。改过为善,是为君子。知过不改虽不能说即为小人,至少在品质上有所欠缺。关键字是那个“能”字,“能见其过”未尝不是一种能力和态度,并且是超乎寻常的能力和肯于“自讼”的态度。即便一个人有能力和水平辨别是非,但如果眼光总看别人的短处,事事认为是别人的责任,也一样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
那么,我们要怎样改过呢?
《论语》主张的实事求是、勇于负责的精神至今也是难能可贵的。出了事情,孔子要求先从自己找原因,“君子反求诸己”,反躬自问,而不是推卸责任。颜回就以“不迁怒”而受到孔子表扬,所谓“不迁怒”就是不去把责任加给别人,对别人责备不已,而把自己摆脱干系。  
还要有“知耻”的勇气。知耻近乎勇。我们应该有认识错误,承认错误的勇气。自己知道有过,才是纠正的先决条件。勇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错误,是纠正错误减少损失的前提。对待错误,孔子很大度地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错了就改,就算不上错了。还说“过而勿惮改”,都是在鼓励人们不要怕犯错,不要不敢承认失误。“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明确地说改正错误是一件大好事。并且“更也,人皆仰之”,承认和改正错误不仅不会让人看不起,而是更加令人敬重的事。
有了这种勇气和决心后,就面临一个怎么改的问题。孔子告诉我们,要时时内省,要向他人学习。这就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还更说“吾日三省吾身”,把“自省”当做和一日三餐一样的重要了;在对待别人的责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严格律己,宽以待人。我们看到“不贤”的人或事,要及时进行自我反省,想想我们有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我们和周围的人一起相处的时候,要时时向他人学习,学习他们好的一面,看到他们不好的一面,我们反省自己有没有存在相同的错误。
孔子思想历经2500年历史长河之考验,万世常青,亘古不灭,自有其合理存在之永恒价值。我们要吸取儒家之经典思想,提升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