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源动力餐饮怎么样:宁波科技网-软科学研究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44:49
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与思考 2007-9-30 9:13:43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

目 录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1
二、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2
(一)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纵向比较(2001-2005) 2
(二)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横向比较 4
(三)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5
三、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5
(一)构筑完善企业创新体系 5
(二)构筑完善集群创新体系 5
(三)构筑完善城市创新支撑体系 6
四、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举措 6
(一)组织领导保障 6
(二)体制机制保障 6
(三)政策体系保障 7
(四)创新文化保障 7

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研究与思考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构想。2006年2月,市委、市政府专门组织召开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大会,提出要到2015年使我市跨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宁波也是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的全国6个创新试验城市之一。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宁波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宁波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本课题拟对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和特征进行探讨,提出创新型城市的评估指标体系,以此对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最后提出下一阶段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和保障举措。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结合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概念的理解,本课题把创新型城市定义为: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若干个创新型产业集群为支撑,由一组完整的、相互融合的创新节点组成的,能够支撑大规模知识创新和知识流动的创新网络。
  全面理解创新型城市必须同时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的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上有所不同。资源丰富的城市和资源稀缺的城市,制造业主导的城市和服务业主导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主导的城市和中低技术产业主导的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上必然不同。同时,同一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应当注重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阶段,根据城市比较优势、发展特点与发展潜力,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城市创新模式和建设路径。
  2、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与纯粹建立在外在模仿或者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创新不同,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构筑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称一个城市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拥有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二是自主创新是普遍的、持续的,而不是集中在少数企业或者偶然的。
  3、创新型城市建设必须同时注重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就是把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的过程,知识是驱动资源优化配置的最重要的动力。创新型城市建设不仅要加快人才、知识、资金等创新型要素的培育和集聚,为技术创新提供要素保障;而且要建立一套能够推动城市内部以及城市与城市之间知识充分流动和共享的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不断提高各种要素的配置效率。
  4、城市创新能力是一种网络创新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仅取决于企业本身的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水平等,而且与企业所处的创新环境密切相关,包括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政府、金融机构、产业内的其他企业、上下游企业等。因此城市创新力是一种“网络创新力”,提高各个创新节点的能力以及加速不同创新节点之间的融合是城市创新力提升的关键。这意味着创新型城市建设不能把眼光仅仅盯住企业,构筑支撑企业创新的城市环境相当重要;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而是要进行包含技术、组织、制度、文化等在内的综合创新和变革。
  5、产业集群创新力建设是城市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传统竞争力理论主要关注单个企业,创新理论更加重视产业集群问题。产业集群下企业、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专业化机构在一个较小地理区域的集聚可以相互之间分享知识溢出,这种知识溢出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单独生产同类知识的成本,而且外部知识和企业内部知识的结合往往可以促使新的知识的产生,从而加速相关知识在局部区域的累积,提高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城市范围内凝聚产业方向,构筑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城市创新力提升的基础。
  根据以上对创新型城市的理解,我们提出宁波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表一 宁波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投入能力 人才投入 每万人口中人才资源数量 人/万人 科技活动人员数量 万人 资金投入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科技经费投入总额 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有研究机构的企业科技固定资产原值 亿元 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比例 % 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 亿元 创新支撑能力 创新基础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数量 孵化器孵化用房面积 万m2 在校大学生数量 创新环境 公共图书馆藏书 万册 城镇化率 互联网用户数 万户 邮电业务收入 亿元 产业基础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产业集聚度指数 宏观经济 GDP增长速度 人均GDP 元/人 创新管理能力 政府创新投入 财政科技投入 亿元 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亿元 人均财政科普经费 元/人 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例 1:X 知识产权保护 处理审结侵权案件占侵权案件总量比例 创新产出能力 创新产出水平 科技论文数量 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 项/万人 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比重 制订地方以上标准的数量 市级、省级、国家级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 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数 列入国家级的科技项目数 产业科技进步 农业劳动生产率 元/人 动植物良种覆盖率 % 工业新产品产值率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工业增加值率 %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 元/人 部分行业科技进步 交通部门 设立科技专项科技经费额度及经费增长率 万元/年、% 1小时交通圈 公里 交通系统对社会服务网上业务量占其总服务业务量的比例 % 卫生部门 设立科技专项科技经费额度及经费增长率 万元/年、% 每十万人拥有的病床位数量 个/10万人 每十万人拥有的医护人员数量 人/10万人 环保部门 设立科技专项科技经费额度及经费增长率 万元/年、% 万元GDP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 立方米/万元 建设部门 设立科技专项科技经费额度及经费增长率 万元/年、% 新建节能建筑能耗/非节能建筑的能耗 %

  二、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纵向比较(2001-2005)
  考虑到行业科技进步相关指标目前缺乏统计数据支撑,本部分对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比较暂不涉及这部分指标。运用多层次模糊分析综合评判法赋予其余指标权数(见附表一),并计算综合评价结果如下(表二):

表二 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时间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评价结果 15.51 27.58 45.05 58.68 76.3

  上表清晰地表明,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综合能力提升非常明显,特别是2003年和2005年,提升幅度最大。对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表三),过去5年,上述四种创新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进,但是创新投入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的增进最为显著,对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贡献度分别从12%和9%提高到了24%和11%。创新投入能力主要反映创新过程中人才投入和社会资金投入的数量,创新管理能力主要是政府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这两种能力的快速上升是宁波过去几年“科教兴市”战略的成功表现。

表三 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能力变化构成

项目/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综合评价结果 15.51 27.58 45.05 58.68 76.3 创新投入能力 1.93 5.59 6.73 13.36 18.84 创新支撑能力 5.48 5.85 11.69 16.28 25.71 创新管理能力 1.44 3.87 8.43 7.09 8.5 创新产出能力 6.66 12.29 18.19 21.95 23.25

  1、创新投入能力。在构成创新投入的2类9项指标中,除了“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指标外,其余8项指标均在过去五年中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科技经费投入总额和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分别高达193%和207%,体现了全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日益重视以及宁波本地高校对技术创新支撑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反映企业自身技术创新投入的指标相对增长较慢,如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例5年仅增长0.1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反而呈现出下降趋势;R&D占GDP的比例尽管增长幅度超过一倍,但是仍然明显低于全国1.34%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宁波企业在技术创新投入上还缺乏足够的自主意识,主要依赖外部推动为主。

表四 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投入能力变化

指标名称/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人才投入 每万人人才资源数量 587.61 554.76 818 943 1150.42 科技活动人员数量 1.89 1.95 2.08 2.39 3.36 资金投入 R&D占GDP比重 0.38 0.45 0.54 0.65 0.81 科技经费投入总额 17.98 21.79 28.59 36.72 52.75 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0.83 0.88 0.87 0.87 0.97 有研究机构的企业科技固定资产原值 25.16 40.66 36.95 34.06 31.16 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1.59 1.70 1.25 1.58 1.08 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占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比例 0.040* 0.042 0.041 0.421 0.43* 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经费 0.9 1.11 1.75 1.88 2.76

  注:表格中*为测算值。
  2、创新支撑能力。本部分增长最为明显的是创新基础。2001到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数量、孵化器孵化用房面积和在校大学生数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83%、200%和165%。其他支撑因素中最为突出的是互联网用户数的快速增长,从9.32万户增加到170.5万户,增幅1729%。影响技术创新的支撑因素有两个指标明显滞后:一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过去5年增长不甚显著。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依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宁波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阻碍。二是产业集聚度指数。产业集聚度指数几年变化不大甚至有所下降是因为部分传统产业集群趋于弱化,而新兴的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集群化发展所致。以“5+10”产业为核心,进一步凝聚产业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将是提高宁波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向。

表五 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支撑能力变化

指标名称/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创新基础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 31 30 30 30 3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数量 331 370 373 447 608 孵化器孵化用房面积 10 13 17 20 30 在校大学生数量 43400 62100 80108 96425 115048 创新环境 公共图书馆藏书 185 193.2 204.5 238 264.1 城镇化率 45 48 51 54 56 互联网用户数 9.32 10.43 83.57 104.01 170.5 邮电业务收入 40.58 50.06 57.85 66.87 77 产业基础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38.27 38.31 39.19 38.94 39.83 产业集聚度指数 69.53 68.39 66.37 66.69 66.78 宏观经济 GDP增长速度 12.1 13.2 15.6 15.5 12.6 人均GDP 23587 26678 31943 38292 44156

  注:表格中的人均GDP以统计年鉴值为准,即GDP与当年平均户籍人口之比。
  3、创新管理能力。政府对技术创新投入力度的大幅度增加是过去5年宁波技术创新的显著特点。财政科技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人均财政科普经费投入增幅分别达到190%、103%和333%,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比例从3.71%上升到4.35%。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R&D占GDP比重低于2%时,政府投入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宁波政府对技术创新投入的持续加大与国际经验是相符的。但是财政科技投入对社会投入的引导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如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例2001年为1:14.35,2003年达到1:19.59,2005年又降为为1:14.16,这一现象需要引起重视,要求我们在财政科技投入的对象、方式、环节上重新进行审视。

表六 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管理能力变化

指标名称/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政府创新投入 财政科技投入 2.58 3.24 5.60 5.53 7.47 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 3.71 3.82 5.09 4.01 4.35 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15.42 18.46 21.78 26.17 31.27 人均财政科普经费 0.3 0.69 0.82 1.06 1.3 财政科技投入带动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比例 14.35 14.87 19.59 15.06 14.16 知识产权保护 处理审结侵权案件占侵权案件总量比例 92.9 100 75 100 90

  4、创新产出能力。在创新产出方面,无论是反映创新成果的论文、专利、标准、品牌,还是反映产业科技进步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列入国家级的科技项目数等部分指标增长幅度较大。但是,对比创新产出的不同指标,以及创新产出与创新投入相关指标,有两个特点十分明显:一是创新产出数量增长超过质量增长。宁波专利授予总数2005年达到3985项,居浙江省首位。但是绝大部分的专利集中在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上,发明专利仅占3.94%,无论在绝对数量上以及比重上都非常小。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将数从2001年的115项减少到2005年的74项,五年来逐步下降。二是创新投入增长超过创新产出增长。2001到2005年,宁波市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从8.94亿元增加到37.13亿元,增幅高达215%,但工业新产品产值在总销售额中的比重反而下降了近2个百分点;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的新产品产值在总销售额中的比重只有11.65%,低于2002-2004年;工业增加值率从2001年的24.45%下降到2005年的18.32%。这种局面的形成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中低技术产业在宁波市产业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偏少。宁波的高新技术产业还主要停留在价值链的中低端,附加值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产品数量非常少,导致高新产品技术含量反而不高的现象形成。

表七 2001---2005年宁波城市创新产出能力变化

指标名称/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创新产出水平 论文数量 471 592 684* 727 840* 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 3.95 5.09 6.22 6.44 7.16 发明专利占全部专利比重 1.58 1.58 2.28 3.93 3.94 制订地方以上标准的数量 42 75 132 149 166 市级、省级、国家级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数 140 196 365 452 581 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数 115 108 73 71 74 列入国家级的科技项目数 89 95 134 193 165 产业科技进步 农业劳动生产率 10199.8 11104 12459.7 15162.3 17311.5 动植物良种覆盖率 95 95 95 95 95 工业新产品产值率 11 12 13.3 9.39 9.15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26 30.3 32.9 33 32.2 工业增加值率 24.45 24.97 23.01 20.26 18.32   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 0.382 0.371 0.330 0.31 0.343   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 59684.1 61721.7 68752.3 71681.5 77736.3

  (二)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横向比较
  为进一步了解宁波城市创新能力的实际水平,我们选取了15个副省级城市用一些可以共同获得的指标进行了横向比较。下面也从创新投入、创新支撑、创新管理、创新产出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1、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投入的增长是宁波过去几年城市创新能力提高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横向比较来看,宁波在这方面并不具备显著优势。在人才投入方面,2004年宁波科技活动人员为23907人,仅是南京的1/2和杭州的1/3。宁波拥有各类技术人员285100名,在全部城市中排名第九。在增长速度上,2004年宁波科技活动人员增长幅度较小,仅有0.7%,而深圳增长了15%,成都增长了28%,其他几个城市的增长率也大都高于宁波。在资金投入方面,宁波2004年规模以上企业技术改造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仅为1.59%,低于其他城市。但是企业技术改造绝对投入量较大,仅次于南京和杭州。同时投入增长速度较快,宁波2004年同比增长了78.6%,而其他城市增长都较慢,如济南仅增长10%。
  2、创新支撑能力。在创新支撑能力方面,宁波有三个指标非常突出。一是规模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数量,无论是总量或增长率都靠前,超过南京、厦门、广州、济南等绝大多数城市。二是GDP增长速度,2004年在15个城市中排名第7。三是人均GDP数量,在全部城市中排名第五。在该指标中,相当一部分城市低于30000元/人,宁波的优势相当明显。尽管如此,宁波创新支撑的短腿仍然非常明显。一是反映创新人才储备的在校大学生数量明显偏少。2004年宁波在校大学生96425人,略高于深圳、厦门,仅是杭州的1/3,增长速度也并不显著。二是反映公共知识储备的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偏少。2004年宁波公共图书馆藏书总量仅是南京的1/5,广州的1/4和杭州的1/3。三是技术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四是反映知识交流的互联网用户数和邮电业务总量不足,分别排名第7位和第11位。
  3、创新管理能力。这方面宁波优势最为明显的是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004年宁波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6.17亿元,仅次于青岛、杭州、广州和深圳,是厦门的2.27倍、大连的1.55倍、济南的1.91倍和西安的2.43倍。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幅也位于各城市前列。但是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以及财政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均相对不足,分别位居第八和第十一位。
  4、创新产出能力。在创新产出方面,宁波最大的优势是专利总量较大,每万人专利授权数量,宁波为6.44个/万,仅次于广州、厦门和深圳,明显高于其他11个城市。专利数量既体现了企业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宁波专利授权数量较大,体现了宁波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但是宁波技术创新层次相对较低,发明专利比重仅为3.93%,远低于南京(26.75%)、杭州(14.77%)、武汉(31.2%)、深圳(12.09%)等。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宁波高新技术产品绝对规模较大,2004年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3。但是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宁波仅为33%,排名第7。
  (三)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创新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宁波传统产业规模相对较大,但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较低,企业的产品创新主要依赖于外在模仿、技术引进和固定资产更新,自身研发能力相对不足。产业集群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模仿和价格竞争现象,集群内企业合作程度低,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辐射和带动效应较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但是高新技术产业规模整体仍然偏小,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研发能力弱,拥有核心技术、原始性创新技术的企业还非常少,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在企业数量还是产值比例上都未占主导地位。
  2、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从政府层面上看,现有的行政管理仍然过多着眼于微观管理,宏观战略规划把握不够,引导、服务企业相对不足,部分职能部门还会常常自觉或者不知觉地直接替代市场,政府与市场、与企业、与中介机构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从企业层面上看,大部分企业还是停留在家企不分的家族式管理阶段,企业管理权、股权开放不够,未能形成容纳和激励创新要素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微观创新系统远未形成。从高校层面上看,大部分本地高校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关门搞研究现象,高校学科建设与宁波主导产业的结合不足,深度产学研结合缺乏有力的制度支撑。
  3、统一的面向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构筑尚未完成。不同部门的政策和法规制定未能很好地根据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创新形成一个政策体系,导致不同政策之间的系统性和配套性相对不足。对创新行为的财政投入强调数量的扩张,但是数量扩张未能与财政投入的结构优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投入对象上过于偏重于大企业,在投入方式上以直接资助为主,对间接资助手段探索不足,特别是政府投入未能与市场投入有效结合起来,常常导致对市场投入的替代而非对市场投入的引导。
  4、支撑创新的城市土壤相对贫瘠。首先是知识土壤相对贫瘠,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高层次研究和应用转化能力相对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大规模技术创新对高校的要求。其次是金融土壤存在缺陷,宁波现有的金融机构主要以传统的信贷业务为主,注重资金安全性,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对技术创新具有至关重要作用的金融服务机构发展明显滞后,也缺乏有效的手段将富裕民间资本引入技术创新领域。孵化器、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发展不足,相当一部分的孵化器的内在功能还仅仅停留在招商引资和物业管理上,为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面向宁波10大主导产业,嵌入产业链内部,能够真正面向市场的的市场化公共技术平台还相对较少。
  5、容纳、激励创新的城市文化有待形成。宁波处于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长三角板块的核心区域,原有发展基础和区位条件带来的“增长红利”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要素价格变化对宁波企业的倒逼压力尚未达到不可消化的阶段。宁波经济又带有相当程度的草根经济色彩,浅尝辄止、小富则安、畏惧风险的小农文化仍然占有一定市场。这导致相当一批企业经营者缺乏企业家应有的坚忍不拔、敢冒风险的创新精神,对眼前利益关注强,投机意识强,创新动力弱,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差。一部分干部或者满足于眼前的增长收益,或者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思想,喜欢大干快上,对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自主创新重视不足。社会对创新缺乏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容忍失败、鼓励创新、人人争先的氛围比较薄弱。这种状况不仅极大地遏制了宁波企业应有的创新潜力,也阻碍了创新要素向宁波快速集聚的步伐,成为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大阻碍。
  三、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构筑完善企业创新体系
1、提高企业家创新管理能力。加强对企业家的创新培训,提高企业家创新精神和创新管理能力,特别是对人才、资本、知识等创新资源的管理运作能力,打造一支不断超越、勇于探索而且善于探索的创新型企业家队伍。
2、完善企业创新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在结合自身特点确立适合自己的创新目标、方式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创新管理理念,建立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共同协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企业、客户、供应商一体合作的全面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为创新型企业形成奠定管理基础。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积极支持各类企业创建工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鼓励多个企业联合共建研发机构以及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积极支持有实力、有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到国外设立研发机构,在新的平台上提高宁波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大企业的工程技术中心和检测检验中心向其他企业开放,为创新源在集群内的扩散奠定组织基础。
  4、加大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凡由有关部门核准或使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确需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应由项目业主联合制造企业制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给予财政引导性资金支持。对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的先进装备和产品,纳入政府优先采购的范围。
  (二)构筑完善集群创新体系
  1、建设集群技术创新平台。面向10大主导产业分行业建立市、县(区)两级非赢利性的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和关键性技术研发、人员培训以及信息服务工作。依托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推行产业技术顾问制度,充分利用社会上退休经理人的知识经验资源,在政府补贴下,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融资、管理等方面的低收费的咨询服务,扶持企业走上合适的发展道路。出台政策,加快在甬高校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向社会企业开放步伐,为中小企业检测检验和技术创新提供设备和人才支撑。
  2、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快孵化器建设,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创办孵化器,探索根据专业技术领域区分建立专业孵化器,拓展和提升孵化器服务范围、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使孵化器从“粗放散养”走向“精耕细作”。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原则,与香港、北京、上海等文化创意产业发达城市在企业、产业、政府三个层面,人才培养、市场培育、品牌推广、创意交流等诸多方面展开合作,树立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加快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引进和培育各类风险投资公司、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能够帮助企业完成从技术到企业“惊险一跳”的融资机构;对宁波支柱性产业所在行业发展熟悉,能够为这一产业的企业提供国际和国内最新技术和市场动态信息以及信息分析的战略性信息服务机构;以及各类技术交易、中介、咨询、评估中介机构。
  3、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鼓励高校紧紧围绕宁波本地产业结构升级演变方向,跟踪相关理论前沿研究,并及时转化成有利于本地技术创新的应用型研究。加快在甬高校、科研机构创建面向产业服务的公共实验室、检测检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技术设计中心,使之成为服务与提升宁波优势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鼓励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短期流动,相互参与对方的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整合宁波现有的工业攻关科研计划、科技合作计划等相关计划项目,建立协同创新基金,专项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的项目合作,推动产学研的无缝结合。
  4、提高集群外向联系程度。加强宁波本地产业集群与国内以及国外相关产业集群、重点企业的互动交流,构筑开放型的集群创新体系。利用产业集群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和营销优势相结合,推进本地民营企业与外资嫁接,使外资企业成为集群与全球进行知识交流的渠道。
  (三)构筑完善城市创新支撑体系
  1、强化城市对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撑。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新引导基金,分别与国内外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公司合资建立若干个有限合作制的创业投资基金,带动市场资金及其背后经验丰富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宁波,提高政府资金的运作效率和产出水平。建立宁波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贷款、孵化器建设贷款进行担保,努力引导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银行贷款。拓宽中小科技企业的上市融资渠道,不定期选择一批技术优势明显、经营管理到位、成长势头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路线图计划”。
  2、强化城市对技术创新的人才支撑。继续实施“科教兴市”一号工程,进一步加大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的力度,广泛吸引世界优秀科技人才,积极分享全球科技成果。提高企业引进和使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允许企业科技人员的劳务和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进一步鼓励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人员奖励分配制度,完善以技术股份、奖励股份、期权股份为主的新型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3、强化城市对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支撑。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评估,规范技术成果定价的方法,正确评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对公认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升值,纳入企业报表之中。深入推进“技术—专利—标准”战略,制定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特色行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将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转化为技术标准。完善市专利信息平台及应用服务系统和专利预警、维权援助机制,防范和应对国际技术壁垒。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专利扶持政策。
  四、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保障举措
  (一)组织领导保障
  加强对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科技、经委、发改、财政、人事、教育、卫生、统计等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宁波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统筹、评估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日常工作。
  (二)体制机制保障
  1、构筑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公共管理制度。加快推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进一步建立健全为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服务的体制机制,提高企业使用科技政策的效率,让宁波成为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理想之地。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加快政府管理职能转换,把中介职能逐步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来,委托高校开展或者形成独立运作的中介机构。
  2、构筑有利于容纳技术创新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重点推动规模较大的企业特别是产值在亿元以上的企业打破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开放管理权和股权,完善公司内部科层结构,逐步实现资本社会化、管理专业化,形成能够吸引创新要素快速集聚和有效运用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3、加快推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科技管理机制体制创新。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宁波“5+10”产业凝聚重点学科方向,构筑学科梯队。探索高校科研联合化管理新思路,加强校企联合、校政联合和校校联合,形成群体优势。改变传统的高校内部考核分配体制、教师评价体制和职称评定体制,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扭转高校教师科研浮躁现象和急功近利倾向。
  4、建立宁波城市创新能力评估机制。进一步深化现有评估指标体系,对宁波创新能力变化情况实行动态检测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调整方案,评估结果作为考核相关部门工作的依据之一。
  (三)政策体系保障
  1、加大各级政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财政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市、县级市、县(区)的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占同级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例分别达到6%、5%和4%。加强市政府对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在土地指标分配、重点项目立项、财政转移支付上逐步与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幅度挂钩。
  2、整合技术创新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利用宁波较大市立法权,加快制定促进自主创新的法规,以法定框架推进自主创新。对现有的科技、经委、教育、财政、人事等不同口子的相关政策和计划体系进行梳理,逐步解决政策之间的交叉问题和真空地带,打造政策合力。调整政策投入方式、领域、对象,构筑有利于全社会创新投入、形成、转化、扩散、壮大的政策体系。
  3、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对政府科技投入实绩和实效评价体系以及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建立财政科技投入项目的动态跟踪管理和评估制度。
  (四)创新文化保障
  1、培育企业创新文化。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企业家是核心。面向企业家的培训要从单一对企业家管理能力的关注转到管理能力与企业家精神并重上来,通过培训突破企业家小富则满、危惧风险的观念束缚,树立坚忍不拔、敢冒风险、永不停步的现代企业家精神。重点引导产值规模在亿元以上的企业开展企业内部创新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创新动力和能力。对创新型企业的评比和支持要与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的评比标准。
  2、构筑政府创新文化。把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考核重点从短期的GDP增长、静态技术进步转移到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上来,将单位对宁波自主创新的贡献以及单位本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作为主要领导干部提拔录用的重要标准之一。加强对干部个体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核,研究制定专门的干部创新考核办法,评选“创新型干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岗位安排的重要依据。
  3、弘扬社会创新文化。加大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以此为载体,开展更多的有利于全民参与的科普活动,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弘扬“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通过多种形式活动,营造“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业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荣誉称号、政府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建设宁波人才公寓,进一步改善创新人才生活环境。

  课题组组长:
  余红艺(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课题组副组长:
  郑 瑜(宁波市科技局局长)

  课题组成员:
  林承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余 杨(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刘冬林(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张国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项鑫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张小嫦(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