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民生重组后股价50:探索:礼物背后隐含的心理密码?|?蓝心网 ? 心理周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9:08
美国伟哥——让女人满足到底!  最新科研成果——根治牛皮癣!  探索:礼物背后隐含的心理密码
2011-03-25 10:01   浏览次数:2966   来源:   进入心灵互助吧>>

礼物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呢?"首先是爱的表达。"法国心理分析家萨缪埃尔·勒帕斯杰(Samuel Lepastier)认为,"礼物是爱的见证,是精神食粮,我们可以从母亲哺育自己孩子这一点上找到原型。"但在现实中,礼物从来都不是免费的馈赠,"给予就是索取"。另一方面,我们赠送和接受礼物的方式,暴露着我们内心的声音、期待和性格。
说说你都送了什么?
有很多我们可以送的东西,但关键是以什么方式送出。是送到就行,还是送得品位高,或是送得让众人皆知,听听心理学家马瑞思·威兰特(Maryse Vaillant)是怎么分析我们送礼时常见的几种行为。
■ 其实是自己想要
小时候,有些礼物我们特别想要,可却没有得到,比如一辆自行车,一列电动火车,一个洋娃娃,这些东西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在我们少不经事的幼小心灵里,得不到这些礼物就意味着是我们的父母送不起,那一刻,我们对爱的渴望是多么的强烈啊。
成年以后,我们送出的礼物有时候总会有着小时候没收到的礼物的影子,送这类礼物的人馈赠的实际上是一种他们曾经渴望但却没有得到的爱。这是在圆儿时的梦吗?
■ 送不可思议的礼物
有些人送礼一掷千金,就像古代的帝王一样,挥霍奢靡,因为他在万人之上。过度慷慨的本质是强烈的占有欲。送礼时的挥霍暗藏一种不由自主统治别人的意愿,因为那些分量过重的礼物隐含着需要对方回报和尽义务的成分。这种挥霍可能是阴险的,也可能是自愿的收买。一个挺伤人的问题:"他在追求什么样的地位?"
■ 送实用的礼物
一把分奶油水果蛋糕的小铲子,一台吸尘器,一把螺丝刀......这些实用的礼物往往是最令人失望的了。不仅仅因为它们太土气,不够诗情画意,主要是因为它们容易引起接受人的误解。比如送给妻子一份减肥计划,给儿媳妇一个烤炉,说是对她们有所帮助,但好像是在揭人家短或侮辱人家智商呀。煞风景的问题:"那礼物有用吗?"
■ 送让人讨厌的礼物
有些礼物绝不会体现自身的价值,让人难释重负。这些礼物让我们背上责任的重担,却没的选择。
比如我们没开口找人家要,人家就送我们一条狗。礼物的背后是给我们的束缚。这就是欲擒故纵呀......让人讨厌的礼物,还包括那些无视我们存在的(比如奶奶给孩子我们不给的东西)或是剥夺我们快乐的东西(我们自己挑选或获得礼物的快乐)。让人恼火的问题:"我还有自由吗?"
■ 从来不送或送不好的东西
很少送礼物的人表面上看很吝啬,其实往往背后隐藏着很脆弱的自恋情结。他们好像没有被灌输过馈赠可以取悦别人的观念,而是认为慷慨馈赠时就要自我呈现。与其冒让别人失望的风险,还不如少送或不送。谁跟自己的钱包有仇呢?问题:"他隐藏的是怎样的脆弱呀?"
■ 送代金券的
把代金券或一些钱当礼物送非常便捷。但既然你都不在乎送的是什么了,别人拿它干什么也就不用你操心了。
这种无形的馈赠里包含了些含蓄的意味(不打算让收礼的人猜透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尊重的成分在里面(即便他不知道我们是怎么送的,反正是送出礼物了)。提个私下的问题:"这礼物(这钱)我收着踏实吗?"
■ 送包装的
除了礼物本身,还要注意一下外观。自行设计包装或礼物,会让接受者尊重你的创造力和你为此花费的时间。但无论哪种方式,馈赠者都是在拿自己的个性下注。礼物的原创性代表了他的独特性和被认可的需求。
事实上,在馈赠的习俗中,有三个主角:送礼的,收礼的,以及看客-也就是虚拟的第三方,送礼者往往也要送他些"东西"。你要研究好一个问题:"这礼物究竟是送给谁的?"
送礼:取悦别人?还是满足自己?
上个世纪初,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勒·莫斯(Marcel Mauss)专程前往新西兰的毛利部落和加拿大的印第安人部落,进行关于"古式社会"馈赠的研究。在莫斯笔下的夸富宴(potlatch)的制度下,接收者要有回馈的义务,所以馈赠礼物者期待有所回报。这样看来,送礼最多的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绝不招人喜欢的。以慷慨的名义,我们的礼物终究是出自爱的呼唤。
时至今日这位人类学家的理论仍具现实意义。像毛利族的交换制度"库拉圈",或是印地安人的"夸富宴"一样,我们的送礼也受三个因素的约束:给予、接受(我们不能对重要人物的礼物说不)和回报(有来无往我们的关系就势必要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