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李家村住宿:毛泽东发表的体育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40:27
毛泽东发表的体育论文文/ 阿忆
  北大文学院院长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1917年4月,刊发过毛泽东的一篇文言论文《体育之研究》。这是毛泽东的第一篇文章,也是他和陈独秀第一次关联。发表这篇文章时,毛泽东23岁,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生。不过,观其内容,他的许多观点,一直坚持到了83岁。  《新青年》是发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地方,教授们谈的是文化改革和社会革命,大致中国落后,基本是思想方法和文化传统的问题。但毛泽东从读中学时就认为,关乎国运的,还有至关重要的体育。“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反过来也一样,人民体质差,国力也强不到哪儿去。所以在建国初年,毛泽东便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运动员入场式以及其他行业模仿运动员入场式时,都会呼喊这两句口号,紧接呼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可见体育和祖国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在《体育之研究》中,毛泽东说,体育有“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四大作用,中国人有了筋骨、知识、感情、意志,不愁把中国建成现代化强国。大概从那时开始,毛泽东就发现,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的教授和不耻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学者,没一个身体好的。  于是接下来,毛泽东重笔批评教育结构,为莘莘学子“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而痛心疾首。他开门见山,批评旧式教育“详德智而略于体”,所以颜回、王勃、卢照邻死得那么早,由此提出“三育并重”,而且体育必须占首位,这就是后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标准,只是体育让在了最后。毛泽东认为,即使是新式学校,体育教学也很糟,基本是形式主义,“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没有从内心深处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毛泽东批评整个教育现状,“食不求洁,无机之物、微生之菌,入于体中,化为疾病;室内光线不足,则目力受害不小;桌椅长短不合,削趾适履,则躯干受亏;其余类此者尚多,不能尽”。总之,对教育界的不满,弥漫了他的一生。  在这篇长文中,毛泽东用了很大篇幅,分析“学者多不好运动”的根源,第一是人无自觉心,没人逼着,能不动就不动,第二是传统积习难返,千百年来,重文轻体,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第三是教育界提倡不力,教育家大多看不起体育,被迫教体育的人“多无学识,语言鄙俚,闻者塞耳”,第四是知识分子以好动为羞耻,不愿在稠人广众面前出丑,“第一与第四属于主观,改之在己;第二与第三属于客观,改之在人”。那么,客观环境怎么改?大搞全民体育运动!毛泽东年轻时,读书人的圈子里就有一种共识,认为“精神身体,不能并完。用思想之人,每歉于体;而体魄蛮健者,多缺于思”,所以毛泽东在批评大多数读书人的同时,把孔丘、释迹牟尼、王维这些先师赞为典范,说他们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圣人。只是,在毛泽东晚年的时候,他把孔丘和林彪一起打倒了。  有意思的是,毛泽东还介绍了一些锻炼身体的心得,浮想一下,非常有趣。比如,坚持每天运动,每次半个小时即可,而且“最好于才起临睡行两次运动,裸体最善,次则薄衣,多衣甚碍事”。在文章结尾,毛泽东还详细列出了自编体操,一共是六段二十七节,动作不复杂,非常像是后来中学生课间做的那种广播体操。总之,现在流行的,是一套“动动鼠标,周游世界”的超现代生活方式,大家全是头脑聪明而体能下降,读读毛泽东这篇旧文,不仅唏嘘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