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微电机胡晓照片: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23:49:39

贯彻课程理念,科学实施新课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实验体会
海南省教育厅教研室 苏盛葵

(一)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实验教师们碰到了许多的困惑,有着许多担忧。如:
1.教材多了厚了,周课时少了, “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开展时间相冲突──教材教不完怎么办?
2.课内学生活动多了,体验多了,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学不到东西、教学效果下降了怎么办?
3.教学中动态生成的信息多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教材上没有一个标准,教学参考书上也没有涉及,教师如何回应?
4.现在追求学生的体验和活动,教材的练习与训练题也少了,不多做题,考不好怎么办?这改那改,高考不知咋改?搞了课改,不合高考要求,高考考不好,如何向学生和家长交代?
5.课改强调人文与工具的统一,但教材强调了人文性,学生会不会由以前的“头轻脚重”变得“头重脚轻”?
6.教与学的方式要转变,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改革应如何变化?
…………
上述问题虽则表现在行为层面上,实则多是观念层面的因素,有的则是课程管理方面的原因造成。可喜的是实验老师们迈开了探索的步伐,在对新课程进行着积极的思考。
先说教材的处理。语文学科已通过审定的5套课标本教材,除极个别版本外,普遍的情况是容量大、内容多。如人教版必修模块,仅是阅读部分,每册就有四个单元共16篇文章,还有表达交流5个专题,梳理探究3个专题。一个模块实际的上课时间为9周共36学时,其中至少需要8──10个学时的作文课时间,还有梳理探究的内容,这样仅阅读教学最多剩下20个学时,加之相当多的选文有一定难度,一篇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按传统教学就需3──4个学时,教学上时间非常紧,按常规操作一般学校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很多教师靠拼体力,加班加点,周六和周日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内容,弄得师生压力较大。
分析起来,教材的容量增加是客观事实(至少是将以前三年语文学习的内容安排到了一年零半个学期里),而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师的教材观有待更新,处理教材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
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必须更新观念,尤其是教材观。解决了教材观才能谈改善教学,才能谈有效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教教材”教惯了,教学只停留在“教”的层面上,不尝试“用教材教”。教材仅仅是个例子,虽说是老师们人人能说的一个道理,但在操作中却不敢擅加取舍。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不完高中新教材是正常的,但并非是学生“学”不完。教学中,我们是以书本为本,不敢越雷池一步,还是从学生实情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灵活自主地处理教材?是以“教”完教材内容为重,还是以“学”到多少为本?是从教师个人预设的教学任务出发,从教材内容出发,还是从学生实际、学习过程状况出发?是坚持统一要求、统一步骤,还是尊重学习个性和学习差异?是过于依赖教师个人,还是不对学生放心?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问题,是“以教定学”还是“以学定教”的观念冲撞的结果。“教”不完可能客观存在,但学生“学”完是完全可能的。“教会”和“学会”孰轻孰重值得认真思考。
师生是教材的主人,不是教材的奴隶,教材不是“圣经”。教材内容的取舍权在师生。很多学校的教师就对教材作了大胆地、创造性地处理。如有的重点篇目则集中时间认真研读赏析,有的课文则一带而过,有的则完全可以自学,不在课内讲析;哪些是学生感兴趣的篇目、愿意学的篇目就集体学,有的则个别化处理。如我省的文昌中学,教材的处理权在备课组,教师则尊重学生,学生觉得课内该学哪些篇目,就在征询意见表中勾出来,最后备课组决定一个单元重点讲哪两篇课文,不全部教。该校语文组还对备课方式作改革,新教材新篇目多,老师备课很费时,以前是单打独斗备课,现在改为每两个老师合作备一个单元的课,一个模块的四个单元由不同的教师备课,其他的教师资源共享,将他人的教案化为自己的个性化操作即可。海南中学高一备课组将每个单元的课文砍掉一篇,由备课组老师商定砍哪一篇。海南师大附属中学高一备课组对教材有取舍,既不是学8篇,也不是学12篇,而是从课文的作用出发,哪篇课文适于练的就练,哪篇课文适于讲的就讲,适于读的就读,不平均使用力量,由老师来取舍,备课组集中讨论确定课文的用途。海南省国兴中学语文组的教材处理则不一样,是先让学生看完提出教的意见,备课组审核确定教学重点,每个单元全部教,没有舍弃一篇课文。这真是各有千秋,各显神通。所以说教材的使用需要灵活自主,不必将其奉为神灵,而不敢越雷池一步。我们需要创造性地处理它。
再说有效教学。尽管经过了培训,有的是多轮培训,但许多教师操作上的改观不大。主要问题仍是重在讲授和训练,仍是把高考当作第一关注的话题,将教学过程纳入高考的循环之中。他们是在担心:课内学生活动多了,体验多了,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学不到东西、教学效果下降了怎么办?有的课堂有变化,但在追求热闹,学生具体收获不多,花架子,不务实,知识与技能不能落实。有的仍以高考训练的模式套新课改,处处以训练为本,试题又深又难,题型沿袭高考样题,过于追求考试分数。海南省相当多的高中学校第一、第二模块语文结业考试学生及格率就很低,许多学生考得灰头土脑的。
有效教学首先需要解决狭隘的教学目标问题。如果将新课程定位在为高考服务,为学生成绩提升服务上,那是极其狭隘的课程观。我们不能让高考指挥一切,让教学只是围着考试转。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发展,学业成绩是其重要的方面,但不是我们的教学的终极目标和全部目标。如果改善了教学,真正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和发挥起来,真正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师生共同合作,学生有了全面的素养,有了提高和发展,面对考试,即便是高考,学生也不会有困难。
还有就是要处理好教学中“实”与“虚”、“死”与“活”的关系。
由于语文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论争尘埃落定,大家都较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于是在新课程实施中又出现另一种偏失,相当多的教师受弱化工具性观念的影响,不恰当地认为要弱化知识教育,反对知识本位,加之实验教材无论是课文前后,还是一本书的前后均将知识性内容作了弱化处理(这种做法及教材审查标准是否妥当尚待时间来检验),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大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喜欢“死”,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透,就立马跨过课文本身做许多引伸与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并且极力地要把一节课做得热热闹闹,又好玩又好看──十分“活”。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的“死”东西就不是在搞新课程,只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和一节课的“活跃”“活泼”上。这也是偏了人文性,又弱化了工具性,“虚”得没有着落,是一个误区。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将教学效果仅局限在知识与能力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中间需要辩证的处理和科学的安排。课内各种活动必须要追求效果,虽然貌似热闹的形式主义不是课改的追求,但在教法上太实太“死”又不是语文课的特点。如果仅是为了追求“死”,而把重要的“过程”忽略了,其实是把重要的教学目标丢却了。
许多人总认为我备好的课、确定的教学任务就是目标,一节课应该完成我定下的目标,把预设的任务完成才放心,如果学生活动的“过程”太长,讨论、思考、体验的时间太多,我的课没上完,这节课目的就没达到,就是失败的课。于是在课堂中,许多热闹的讨论场合、生机倍现的体验过程被强令嘎然而止。教师怕时间不够,不得不让学生从“过程”中走下来,直奔预设“目的”,“过程”搁浅在任务面前。这是很煞风景,不大科学的。语文教学当然要有目标,只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目标过于单一刻板、过于集中明确、控得过死也不行,它应该是在具体与模糊、明显与隐匿的交融互动之中。有些目标表面看来没有马上达到,但通过学生的多方位体验,已深入其内心,对其思维方式的改善、情感的养育、知识领域的补充有很大效益,这不是狭隘明确的预设目标所能涵盖得了的。急功近利不利于语文教学的长远目标。所以说我们既要重视显性、明确的目标,又不能忽视隐性、模糊的目标──教学目标和内容既要“死”、“实”,又不能太“死”太“实”,既要有一定的基础(或重点),又不能完全为基础(重点)而教,要有综合效益(三维目标)的追求;教学方式上要“活”,不要把课上得太“死”、太“实”,要把“活”“虚”的过程给学生,但又不能太“活”太“虚”而没有实效,以致流于“虚”……这大概是语文学科十分独特的地方。语文课的特别处就在于“死”“活”并重,“实”“虚”相间。
(二)
教学评价改革要与教学同步跟上。以前我们只是强调终结性测试,关注一次性考试的成绩。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要建立过程性评价体系,不能仅以一次考试和一次考试的分数衡量学生。过程性评价要与学分认定挂起钩来,以引导学生健康和谐地学习和发展。各地在学分认定上有一些好的探索,值得借鉴。如海南中学语文组,规定学分认定由几方面的内容决定,平时成绩占40%,即学生自评占5%,课程研修考勤占5%,平时作业、检测成绩占30%;终结考试占60%,这种评价制度不再只关注一次性考试,有积极的意义。有的中学则将终结性考试权重放到70%或80%上。总的说,终结性考试权重不能太重,而且应将学生修习的课时记录,学生平时的作业、活动、态度及成果,均确定为学分认定的依据。
要注意不能将过程性评价弄成繁琐哲学,要尽量简化程序,有利于操作,并注重实效。有的项目,不一定非得要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再交由学校教务部门审核,表格一大堆,工作量过重,而缺乏实际效果。适当引导学生自评,重要项目让学生参与互评是可以的,但不能大范围地放由学生调控,要始终注意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高中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主要在学校,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可能掌握不全,不一定要参与学业性的评价。切忌利用评价手段发动学生去孤立、限制个别与教师不太合作的学生,一定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尊重其人格,使评价走向健康正确的引导之路。
不能将考试和检测当成控制甚至是奴役学生的有力工具,不能任意拔高考试或检测的难度。高中阶段的模块学习不是象高等院校中文系那样的专门化、深入系统的研修,学生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稍高层次的基础学习,课程标准也提出的是基本要求,不是最高要求,新课程不是引导每个学生都去追求一百分,而是要求学生基本达标即可,评价上也是采取区间区分,不提倡精细区分,故不能随意提高考试难度,更不能让学生沿着传统的高难度的高考模式进行新课程的学习检测,不能让学生对新课程的语文学科产生学习上的挫败感和无成就感,更不能使其丧失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和对语文课的热情。
不要总是担心高考不会变化而仍旧会是老面孔。新课程背景下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定会改革,只会沿着新课程的理念进行相关改革,一定会有利于推进新课程,会有利于学校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改革,会利于新型人才的培养,只会让改革者受益,而不会让改革者吃亏。随着高考方案的日臻完善和出台,不按着新课程方向走,沉缅在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的教师们,必定在改革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甚至会付出代价。
(三)
许多的实验教师面对新课程在很长时间内都抓不住实施的要领,找不到切入口,而且缺乏专业成长的平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及时帮助一线教师找到一些“抓手”,如在省内及时推开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海南省中学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课题研究与实验,将理念与操作技能融于一体,旨在通过课题的实验使老师们找到进入新课程的便捷路径,并在实践中帮助教师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众所周知,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最根本的价值取向,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最根本的特征。新课程实施最为核心的工作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就牵住了牛鼻子,抓住了要害。
从义教课改的教训看,推进当中核心的症结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制约着语文教学。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教师以讲解和灌输式为主,学生机械接受,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推行新型方式则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多样特性:
主动性: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
独立性;不是在依赖条件下进行学习;
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能体现个性化;
体验性:强调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经验去亲自感悟;
问题性: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认真有效地进行这项课题研究和实验,可以改变重教轻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从重“教”到重“学”的良性转变。因此,我们在高中新课程推开之时,就在省内推广这一课题,全省有21所学校参与了这项课题研究与实验。一些学校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尤其是海南华侨中学、海南中学、文昌中学、海口一中、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东方市八所中学等,都大力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结合学校自身资源和当地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使语文新课程焕发出光彩。
要用好教材实施好新课程,除了专家引领、主体反思外,同伴互助必不可少。这是完整意义上的校本研训。为帮助教师们找到专业成长的主体平台,我们在澄迈县、琼海市建立了省级校本研训基地,要求各高中语文组建立校本研训制度。一些学校认真开展“三次备课,两次反思”活动,有的学校为了促进教师尽快提高技能,采取“打擂台”上研讨课的办法。如澄迈中学语文组,每两周举行一次“同课擂台”活动,每次5──6名教师执教一节公开课,每次执教同一个课题,男女老少人人参与,每次选出一个擂主,每次课后由同事评,科组长评,专家面对面评,再由执教者自已反思。老师们感觉这种方式收获很大。很多学校利用网络平台提升教师,我们也在全省组织网络评优活动,并成立全省性的学科中心教研组,分不同区域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实施好新课程。我们想,只有组织实验者融进专业成长的平台,不断提升他们的业务素养,新课程的实施才具有坚实的基础。

2005-05-13 人教网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