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秦中医院怎么样:一个小案例——人际关系中的慈悲心实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3:04
一个小案例——人际关系中的慈悲心实践

最近读了咏给·明就仁波切写的《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书。作者是一位藏传佛教的上师,他从小就有很严重的恐惧症,“打童年开始,恐惧感和焦虑感就不断困扰着我,每当身处陌生人群之中,我就会心跳加速,冷汗直流。”然而通过系统的佛教修行,他不仅完全克服了自己的恐惧,而且还在西方现代科学家所做的实验中,被测得有史以来最高的快乐脑电波指数。

在书中,仁波切介绍了一个关于在人际关系中修持慈悲心的案例,很有启发。书中写道:

几年前,我在欧洲教学时认识了一位女士,她来问我如何处理跟邻居的冲突。她跟邻居的房子距离很近,中间隔着各自窄小的花园。这个邻居的小动作很多,总是喜欢找她麻烦,不是丢一些小东西到她花园里,就是故意弄死她的花草等。她问邻居为什么要这么做,邻居回答她:“我就是喜欢找别人麻烦!”

当这些小动作不断发生,这位女士当然也就怒火中烧,于是也不由自主地开始以同样的方式对邻居进行报复。“花园战役”愈演愈烈,两个邻居间的敌意也愈来愈深。这位女士对此显然感到很挫败。她问我要怎么做才能化解这些问题,她的生活才能恢复平静?我劝告她,要对她的邻居禅修悲心。

“我早就试过了,”她答道:“根本没用!”

我询问了她的禅修方式之后,跟她解释道,悲心的禅修不仅是要试著对那些恼怒我们、挫败我们的人生起温馨亲切感或仁慈的心。事实上,我们还得分析、研究一下对方的动机,更进一步试著了解对方的感受,明白每个人都有相同的需求,就像我们自己一样,都想获得快乐并避免受苦。

隔年我回到欧洲时,她又来见我,这次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她告诉我,一切都好转了。我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她解释道:“一年前,我开始照着您的指示做禅修,想了想我邻居的感受,还有他可能的动机——他也跟我一样,想要快乐并避免受苦啊!一阵子之后,我突然发现,我再也不怕他了,我体认到他的所作所为其实都伤害不了我。当然他还是继续搞破坏,但他所做的一切竟然不再让我感到困扰。这好像是由于对他禅修悲心,我自己却发展出自信了。我并不需要进行报复或感到义愤填膺,因为无论他做了什么,对我而言,似乎已不具伤害性且微不足道。”

“一阵子之后,”她继续说道“他竟然开始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当他发现,不管他做什么,我都没有反应时,他不仅不再找我麻烦,而且每次看到我时,还有点害羞呢。后来也慢慢地变得很有礼貌。结果,有一天他竟然来找我,为他所做的那些恼人的事向我道歉。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从我对他禅修悲心之后,不但我自己发展出了自信,他也逐渐地发展出自信了,因为他不必再做什么来证明自己可以有多强、多有破坏力。”
  书中最后说道:

由于能够体会他人的需求、恐惧和欲望等,他于是能发展出更大的能力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所憧憬的、想要回避的,并且体会自身本性的真谛,如此便能转而消除你可能感受的任何寂寞感或自卑感。当你开始体认到,每一个人都渴求快乐且害怕受苦,你会开始明白,你并非唯一感到恐惧的人,也不是唯一有需求的人,更不是唯一感受到渴望的人。了悟到这点之后,你对他人的恐惧就会消失。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朋友,也都可能跟你亲如兄弟姐妹,因为你们有着相同的恐惧、相同的憧憬,以及相同的目标。基于这样的理解,跟他人真心诚意地交谈沟通就变得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