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艺术学院:明清易代之际的三个苏州女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2:04
老胡侃史之三十三:
明清易代之际的三个苏州女人
苏州 胡伯诚

明李圆圆

    很难想象,在明清易代之际,在错综复杂的政治多变中,苏州,居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符号。有太多的苏州人投身于这场政治旋涡中,成为这场异常悲壮的多幕剧中的一个个同样悲壮的演员。他们是明朝中国人中的知名男人与女人,也是清朝中国人中的知名男人与女人。他们是苏州人,以及以苏州为基点的苏州周边人。他们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有不怎么好的好人和不怎么坏的坏人。因为有了他们,明清之际的历史才成了现在这样子。

    

    先从女人说起。
    崇祯朝最有名的三个女人,都与苏州有关。一位是崇祯皇帝的第一夫人周皇后。一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还有一位评价更高,被誉为“才女、美女、侠女、烈女”的柳如是。这三位,都是具备国家级影响力的女人。除此,还有第四个吗?好象没有了。
    周皇后在史传上一片说好声。她是极对得起崇祯皇帝的。想天启七年,崇祯皇帝以信王的身份进宫即位,宫里是魏忠贤的天下,很担心魏忠贤下毒暗算的。在这段时间里,崇祯皇帝时不时下点温旨来迷惑魏忠贤,但从不敢吃御膳房的伙食,他的饮食起居,都由周皇后亲手操办。皇帝夫妻,近似乎柴米夫妻了。周皇后,江南女子出身,生活很简朴,自己做女红,还将纺车带进宫里,教宫女纺织。后来她常年吃素。大凡女人吃素了,念经了,往往含有与丈夫关门打烊的意思,礼佛净身,那件事情是做不了了。而崇祯皇帝虽贵为皇上,也不象民间所想象的后宫粉黛三千,有名分的老婆也就四个:周皇后,田贵妃、袁贵妃和贤妃。其中,最偏爱的是田贵妃,有一次,居然为了田贵妃而与周皇后争吵起来,崇祯一怒之下,将周皇后推翻在地,可见崇祯夫妇间,并不象有些史书所说的极为恩爱。李自成兵临城下,周皇后拉住太子和永王、定王,抚背大哭,后投环自尽,临死前对崇祯说,“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明史记事本末》)从这话中可以读出,他们夫妇之间并不怎么样,一句话也听不进去,说不上极为恩爱的。
    从总体上说,周皇后是个好皇后;崇祯皇帝也是个勤勉的皇帝,但恰恰在这对夫妻手里,明朝亡国了,历史兴亡真是说也说不清。
    再来看周奎。周奎好象对他的皇帝女婿很不满意的。否则,就很难说得通翁婿间发生的不和谐。作这样的假设并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史籍上有这样的话,“皇帝待外戚过于刻薄”,可见崇祯也有点责任。但作为明代苏州人的周奎,至少有两个不应该,一个不应该是,崇祯希望他作为勋戚,带头捐饷。道理很简单,领头的人捐得多,后面的人不会少。但他仅报了一万两。崇祯不高兴了,说至少也得二万啊。周奎向皇后哭穷,周皇后拿出五千两,关照父亲再补五千两凑成二万。结果,周奎反而将周皇后的五千两吞了二千两。这段历史被写进了《明史记事本末》,所以,嘉定伯周奎的名声有点臭。
    这是崇祯十七年三月间的事。
    崇祯十七年三月间,朝中的大太监和文武大臣们已经在公约征求签名,酝酿投降李自成了,领头的是已经退居二线的前司礼太监曹化淳和兵部尚书张缙彦。中央领导班子的大员们都在准备改换门庭了,这崇祯皇帝还有什么戏?只是崇祯不知道而已,其实知道了也没用,整个官僚集团都哗变了。李自成从西安进军北京,一路上多少著名的关隘,有总兵官把守,有太监监军,都没用,纷纷投降。北京城是世上最坚固的城墙了。连成吉思汗都打不下,李自成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了。打开彰仪门献城的就是曹化淳,而他的责职是分守京城的大门的。试想,为崇祯看大门的,开了城门;当兵部尚书的,在想着投降。崇祯的江山是看不住了。
    周奎,也许闻到了北京官场里的这股暗流涌动。事实上,捐不捐款、捐多捐少,都于事无补,都无关紧要了。
    周奎最最不应该的,他曾两次将流亡中的崇祯太子拒之门外,一次是李自成进北京城了;一次是多尔衮进北京城了。这太子是周皇后所生,是他的亲外孙,可见周奎是何等龌龊。真是塌足了苏州人的台。

    

    三百年前最出名的女人当推陈圆圆了。陈圆圆一般被认为是苏州人的。吴梅村的《圆圆曲》有云:“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在苏州西郊,距苏州城三里地,以盛产莲藕闻名。冯梦龙编篡的吴歌集子《山歌》中,有“横塘人掮藕上苏州”这样的歌辞,可见其地的莲藕极其有名。吴梅村与陈圆圆是同时代人,又同在苏州发展,吴梅村要写出《圆圆曲》这样的大部头作品,自然要对陈圆圆其人其事作一番检讨。所以,吴梅村对陈圆圆绝对是知根知底的。
    但光凭吴梅村的诗就确定陈圆圆是苏州女子也不是没有漏洞。因为横塘这个地名,并不是独独苏州才有,太普遍了,这是一。其二,诗中所用的横塘两字,未必就是地名,也有可能是泛指。
    道光年间的《武进县志》,就认定陈圆圆是武进奔牛人。而《常州府志》则说陈圆圆是常州金牛镇人。但两志又都说陈圆圆的父亲是担货郎的,流动摊贩。因为家贫而流落苏州为妓。但这些自相矛盾的记载都不足以动摇陈圆圆“为吴下女伶”的传统说法。她的身份应该认定为明末苏州最漂亮、最优秀的歌舞伎,色艺双绝的女演员。而明代的歌舞,就是昆曲演唱。为什么要强调是伎呢?因为明代的妓与今天的妓,字虽然是同一个字,但它的实际意思完全不能等同。明代的妓,是伎,是从小就经过专门的训练,能歌善舞,能写会画,能吟诗能作对的那种。她们中的佼佼者,身为下贱,心比天高。如董小宛、李香君、柳如是等,都是。
    陈圆圆在苏州的时候麻烦就不断了。
    先是因为陈圆圆红极一时而引起豪绅间的互相争狎,继后又发生了抢劫,劫的当然是色,但被陈圆圆逃脱了。接着又发生了第二次抢劫,这次来头更大,聚集了千把人,是明火执仗的抢人了,还惊动了地方官。这个来头更大的人,是田贵妃的老爸田弘遇。
    田弘遇是专程到南方来买女孩子的。崇祯皇帝好象蛮喜欢南方女人的。她的周皇后,苏州人;田贵妃,扬州人。崇祯十三年,太监曹化淳在南京、扬州走了一遭,买了好几个南方女子,很受崇祯的喜欢,连着一个月没有上田贵妃的房,还将其中的某女册立为嫔。
    陈圆圆被田皇亲田弘遇以二千两银子买到北京,说是用来娱亲的。“娱亲”,给老人娱乐娱乐,是个很光表的理由。苏州常熟的翁同龢府上,有个“彩衣堂”,就是取的“彩衣娱亲”的典故。但田弘遇的娱亲,是娱乐他的亲家,献给崇祯皇帝的。原因是,崇祯十五年的时候,田贵妃死了。从时间上推算,恐怕是田贵妃一死,田弘遇就匆匆忙忙赶到南方来寻觅女子了。他有一桩心事,没来得及办,他希望崇祯能参照万历皇帝的做法,将郑贵妃的弟弟封为左都督一样,也给他的小儿子授个都督佥事。可见话已经说出去了,现在就准备将陈圆圆献上去,让崇祯高高兴兴。如果一个陈圆圆还不够,田皇亲还准备将自己的小女儿也送进宫去。但这时的崇祯皇帝正在焦头烂额中,将陈圆圆退回了田家。后来,吴三桂进京,在田皇亲家听到陈圆圆的歌唱而喜欢上了她。吴三桂本人就是一个曲家,家有“六燕班”,京里把他比作“曲有误,周郎顾”的周瑜的。在昆曲这个认识点上,陈圆圆和吴三桂堪称知音。
    后来的故事为大家所熟知,“冲冠一怒”,李自成的大顺朝在短短的几天中,变得不顺了,而满洲人意外地拣了个漏,得以入主中华,都与陈圆圆有莫大的关系。
    在一些历史书籍和文章中,将陈圆圆带进京的,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田弘遇,一说是周奎。本文取田弘遇说。因为田贵妃死后,田弘遇的皇亲地位自然失去,他极力向崇祯贡献陈圆圆,甚至准备献出小女儿,正是为了弥补与崇祯的情感空缺,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而周奎没有这样的需求,他的女儿正坐着皇后的位置,他何苦去为女儿找个美丽对手呢。
    另外,田弘遇,扬州人;吴三桂,泰兴人,同为苏北老乡。这两人更为接近一点,也在情理之中。
    明清易代之际的北京城,流言蜚语满天飞。有关陈圆圆的也不少。据说,李闯王兵败山海关后,就将陈圆圆处置给了崇祯太子朱慈烺,这一年,太子十七岁。对照李自成进北京后,曾请崇祯的几个皇子吃饭,还封太子为宋王。从这一点来看,可能性不是没有。
    李自成对崇祯皇帝还是很宽厚的,象个憨实的农民。
    吴三桂听说陈圆圆侍太子后的第一反应是,怒。于是生出两个结果,他再也不提迎立东宫的事,恢复明朝的事就算完了。另外,他在乱军中找到了陈圆圆,并将她带到了云南,但好象待陈圆圆不怎么好,后来,陈圆圆终于出家,终老在尼姑庵里。
    这是野史中的野史,姑且听听而已,当不得真的。
    再说吴梅村写了《圆圆曲》后,吴三桂曾致重金贿赂,希望毁版,但遭到吴梅村的拒绝。知识分子倔起来,可是金钱买不到的。

    

    最后说说柳如是。
    做明末清初的女人,就是要做柳如是。说句调侃的话,她生前有东林巨子钱谦益照顾她,死后有新中国一代史家之泰斗陈寅恪为她作传,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一位女人能做到这份上。再说句调侃的话,钱谦益因才学非常而得到了柳如是;陈寅恪因柳如是而拥有了史学名著《柳如是别传》,也证明了陈寅恪先生的才学非常。若以1641年柳如是嫁给钱谦益为一个基点,以《柳如是别传》1980年出版为另一个基点,那么,柳如是的一双纤纤细手,横跨340年,牵住了古今两大学人。
    这个女人光彩照人。
    史家评论柳如是为“才女、美女、侠女、烈女”,也真是恰到好处,就象泰国的四面佛,正好四面,再多一面,就近妖了。柳如是这样的杰出女人,也只有钱谦益够资格收容她,降伏她。
    钱谦益,万历年间的探花,明朝北京政府的礼部侍郎和翰林学士。明清易代之际做官的,就象女人,一女不事二夫,既做了明朝的官,就不许再做清朝的官,否则,就是失节。钱谦益做了清朝的官了,所以在失足之列,一生背着骂名,连乾隆皇帝也骂他“不足齿于人类”,一直被骂到今天。其实,钱谦益在官场上混得极为窝囊,他为官的时间短,在野的时间长,而且只是个礼部侍郎,算是中央部级领导,但掌不到实权。钱谦益一生的声望,是靠写文章写出来的,他的《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太祖实录辨证》、《列朝诗集小传》等著作,并非是文人的自娱自乐,是对得起历史,对得起文坛的,他这个文坛盟主,不是组织部或宣传部内定的,而是文人圈内公认的。
    钱谦益仗着手上的灿烂文章,终于官场失意而情场得意。他60岁时,娶了年轻貌美、才气横溢的江南名伎柳如是。而且恰恰是柳如是看中了钱谦益。柳如是说:“吾非才学如钱学士虞山者不嫁”,这时,柳如是芳龄二十三岁,正是如花似水的年龄。
    她看得很准,她也嫁对了,而且钱谦益待她极好。女人这一生,寻寻觅觅的,不就是找一个能相托终生的男人吗?后代写文章的说到钱柳婚姻,总喜欢指责他们没有爱情,是一桩政治婚姻,甚至讥笑他们没有闺房之乐,这很没有道理的。女人对男人的感受,有很多点都能触发爱情,譬如仰慕、崇拜、感恩、呵护、同病相怜等等。根据达尔文的理论,动物是根据体格、毛发、声音、发育等第二性征来选择配偶的,而人类在第二性征中更增添了文化行为和文化产品。男人的智慧和学养,对女人是致命的诱惑,它所释放出的男性魅力是梦,是憧憬;相比于财富和权力,虽然也诱人,但是是身外之物,可离可弃的。
    为什么柳如是就不能嫁给钱谦益呢?为什么就不相信柳如是“慕其才学”的话呢?柳如是要傍大款,宁波的谢三宾正等着呢,大富豪,口水都流出来了。此人被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里严加痛斥,俗不可耐。
    钱柳婚姻,虽然年岁相差很大,但柳如是是快乐的,在当时人的笔记中,在钱柳两人的诗文词章里,都这么说,这就够了。后人写文做史的,应当尊重柳如是的选择。
    钱谦益67岁的时候,因为一桩案子而被逮到南京,下了大狱,柳如是一路相随侍侯。第二年,钱谦益出狱,柳如是说了一句很让这位男人感动的话:“我不卿卿,谁当卿卿”?
    钱谦益,你应该知足了。

    链接:更多《老胡侃史》   



柳如是画像 明钱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