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八字方针:宋明清灭亡之际的殉节情况说明了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10:27

改朝换代之际,或者说是一个朝代灭亡之际。有一道风景是不可或缺的,少了他,那么后来修史的人会感到遗憾,这就是殉节——具体的说就是前朝的臣子(尤其是地位较高的大臣),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至死不肯投降而为王朝殉葬。从逻辑上讲,如果说殉节的人多,说明这个朝廷恩泽多,对待士大夫(或者说臣子们)不错;如果殉节少,说明这个朝廷差劲了,官员士大夫对他没什么想头。在封建主义社会,殉节理应事官员士大夫的事情,因为他们才是这个王朝的既得利益者,这就是所谓的有了食君之禄、君对臣好善待臣,才有忠君之事、臣殉节以报君之恩;老百姓就是再想念这个朝廷好,也没有存在什么殉节的,因为没有哪个名分,也没有那个资格。

按照一些所谓清史专家(主要是指那些只会搬弄清史稿——编写刊行虽在辛亥革命以后, 但编写者大多为清室的遗臣遗民,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朝史,又因为成于众人之手,彼此照应不够,完稿后又未经仔细核改,刊行时又不认真校对,以至年月、事实、人名、地名的错误随处可见。这样的东西居然被一些清史专家奉为研究清史的唯一标准——即凡是上面没有的就说明没有,凡是上面所说的都是事实)和一些清粉的说法,清朝皇帝个个勤政好学英明神武(连光绪都被称为圣君,这个圣君真的不值钱),200多年清朝的统治,绝对是深仁厚泽,绝对是关心民间疾苦和把大臣当作朋友和老师。同时,说道明朝时这些专家又说:明朝的皇帝各个慵懒,个个平庸,明朝的太监横行特务(锦衣卫)横行,皇帝还打大臣的板子,看来在他们眼里,明朝是非常不得人心的,大臣对这个朝廷非常不满的。又说道宋朝时,这些专家就说:宋朝的皇帝各个胆怯,各个懦弱,面对外战时溃败,大臣对这个朝廷也是失望透顶。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事实如此吗?我们来来比较一下这三个朝代灭亡之际的殉节情况,就可以接触这些所谓历史学家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问题的本质。

宋朝灭亡之时,出现了文天祥这样一大批殉节文人,宰相背着皇帝带着一大群官员士大夫集体投海殉节殉国。

明朝灭亡之时,虽然有大量投降的官吏,级别位置较高的大臣里面也有不少殉节的,史可法(虽然此人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刘宗周(绝食而死)、凌义渠(上吊自杀) 魏学濂。 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杀)等,由于自杀官员者众,至少有上千人名字都难以统计。

再看看辛亥革命时清朝灭亡,奇怪的是殉节的人非常稀罕,那么多受到大清皇帝“恩泽”的汉大臣(包括受到“恩泽”很多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大臣的后代),绝少有想念这个朝廷的好,即使有也不肯殉节陪葬的,倒是有一个装模作样的——湖北按察使马吉彰,在衙门里装模作样的拿着枪等着革命党来自尽,结果也许是革命党人根本就看不上他,等了一天没来,结果在老婆和众多小妾的一拥而上回家换上便衣收拾细软逃跑了,如果此君真的想殉节,大可直接在衙门举枪自尽何必在等着革命党人来临。这就是清末汉大臣唯一可能殉节的事迹,结果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那么官员众多且占人口比例相当高的满大臣呢?按说他们是清朝最大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八旗更是铁杆庄家啊,清朝皇帝待他们非常恩、真正泽啊,按说应该要殉节啊。事实上,大多是逃跑或者投降,少数战死,极少有殉节的——如镇江八旗驻防副都统载穆,镇江八旗估计是八旗兵里面最后完全腐化的(早在康熙年间,八旗就腐朽不堪了,康熙用了绿营打败了吴三桂和葛尔丹。而镇江八旗一直到鸦片战争还以战死近300人、受伤近300人的代价击毙英军39人、打伤英军100多人的战机,这些战绩主要来自巷战,这样的战绩超过鸦片战争中其它各次清军战绩之和。也许这次战斗是八旗的一点回光返照,也许能战的八旗兵再这次战斗中消耗殆尽了,以至于在后来面对太平军时镇江八旗一点作为也没有,到了辛亥革命前期镇江八旗扩大至近万人,但其中不到2000人能拿枪)。武昌起义时,载穆面对的新军没有重型武器只有步枪而且弹药缺少,而载穆命令手下将大炮对准新军,当时新军非常恐慌,不仅长官多次化妆都旗营附件侦查,而且还从已经起义的上海弄来一些弹药,可见当时新军非常重视对手,做好恶战准备。结果旗营拉大炮上城楼不仅吓到新军更加吓到自己,八旗其它不少军官派当地乡绅和新军商议“和平解决”。最后载穆不得不答应投降,在得到保证旗人财产和载穆家眷安全离境后,载穆这个一直不得志的宗室不愿意投降也不愿意走,结果自杀。

“我本欲殉节、奈何小妾不肯”?其实历朝历代无论殉节的官员有多麽多,但不想死的总比殉节的多。那些不想死就宣称被小妾拖累,也有打着尽孝的幌子拿着父母作挡箭牌的。不过想清朝这样,灭亡时期殉节人数如此之少,倒有些非常不寻常。而清朝的众多汉大臣没有一个殉节,使得后来以赵尔巽为主的清朝遗老们在主编清史稿时,非常尴尬。于是乎他们在清史稿里面制造出了一个殉节事件,事实上是:事迹的当事人是一个叫胡国瑞的举人,在云南做官,但革命发生时他并没官职,最后滞留云南未归。结果到了清史稿里面就变成如下:此君发表了一番殉节人的愤慨,然后跳井自杀,被人发现时他的背部有遗书,言“自经不死,又复投井,京城沦陷,用以身殉。。。。。”。我实在想不明白,此君事如何把字写到背上的,还有大清那么多大员都一个个开溜投降,你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殉哪门子的节?也许此君是穷困潦倒,没人理会才去自尽,结果赶上了辛亥革命。而清史稿的编写者们大多自称事热爱清朝,那么为何赵尔巽等人在编写完清史稿后没有一个殉节的呢?这就很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