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 网络用户名:广州“文化”在那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05:39

  “说广州没文化?那是某种文化中心观对广州文化、岭南文化的一种小视,说得重一些,是一种‘宰杀’。”昨日,广州市委宣传部召开座谈会,十余位本土专家围绕《广州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下称《规划纲要》)积极建言。

  座谈会上,广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汤应武表示,元旦后市委与中山大学合作召开了建设世界文化名城高峰论坛,吸收了很多好的想法,比如弃用了“打造”一词,选用了“培育”二字。“建几个楼可能很容易打造出来,但是文化要有内涵,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慢慢培育。”汤应武说,《规划纲要》确立了两步走的目标,到2015年要建成一个文化强市,到2020年是世界文化名城。

  ■专家建言

  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要以公共空间优先为指导思想,增强河岸整顿以及休闲娱乐的价值,使市民在休闲娱乐中体会到岭南的文化特色,成为世界文化名城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

  ———何镜堂

  一个有文化的城市,首先应该珍视和爱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城市的独特个性,可以是城市的代表性建筑,独特的景观,市民的生活方式,甚至是城市的气味、氛围等。

  ———陈春声

  国际文化名城基本上是双中心,既是商贸中心也是文化中心,广州应该寻找独特的东方式、岭南式的双中心。

  ———梁凤莲

  何镜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设计院院长)

  老区不宜大拆大建,新区尊重城市规划

  对广州老区,我认为首先应该保留老区的整体肌理,不宜大拆大建。其次要疏通人口,改善公共设施和交通条件,提高人均公共绿地的指标,将区域内建筑空间的尺度、密度、高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重现历史格局;加强对老街区主要骑楼的保护和整治;老区的开发过程中,应该要有整体观的视野进行统筹开发,比如说过去搞的荔湾广场、康王路等,都是内部平衡,必然造成很高的容积率,必然造成对人和环境、建筑的破坏。这些教训要吸取。

  对新区,我们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划的需求。比如说番禺区是以岭南水乡风貌的特色功能区,南沙片区应该成为体现滨海、田园与工艺美学的城市风貌特色功能区,北部区要打造岭南田园风貌区的城市特色功能区,增城片区是以岭南水乡风貌为主导的城市特色风景区,从化片区是岭南温泉森林休闲风貌为主导的城市特色功能区。

  陈春声(中山大学副校长)

  文化认同感、市民意识有待提高

  我们面临的困难包括:市民的文化认同和现代市民意识有待于提高。广州市民较为讲究平时的生活,比较讲求日常生活的舒适,对超越生活经验的抽象思辨比较缺乏兴趣,有时他们在言谈举止间容易给不了解岭南文化的外来人以没有文化的感觉。广州每年都要接收许许多多从外省来的新居民,新移民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感和现代市民意识的提升,也是文化建设的瓶颈之一。

  此外,文化资源破坏性建设的局面有待改变。城市中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逐渐取代了骑楼、岭南水乡的秀巧风貌,城市环境相当混乱,类似的建筑风格毫无本土特点的建筑形象,削弱了城市的个性。

  徐俊忠(广州大学副校长)

  广州可望成第三层次“文化名城”

  一般而言,世界文化名城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所在的城市对世界文明,尤其是近现代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本原性的意义,如雅典和罗马等地。二是近现代发生过具有世界性重大影响的历史文化事件,并产生和惠及了较多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如伦敦、巴黎等。第三是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积淀,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性格与特征鲜明,成为世界文化大观园里显示度较高的独具一格的文化样态。从广州的历史底蕴、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状况和文化个性来说,广州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三层次意义上的世界文化名城。

  保继刚(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

  开放性市民广场还是不够多

  需要长久坚持并投入的就是广州城市休憩空间的建设。亚运会做了很多小广场,只要有开放性的广场出来,早晚就有大量的市民活动。中山大学的北门广场,每天晚上10点半之前那里就是“太平盛世”,是市民娱乐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广州太少了,因为商业化的城市寸土寸金。名副其实的花城、羊城要见羊,建议将五羊雕塑复制一个放在花城广场。

  ■关注焦点

  “广州不是文化沙漠,但对文化开发不够“

  与会专家认为应加强公众的文化认同感,盘活历史文化遗产

  本次座谈会上,关于广州是否“文化沙漠”,建设文化强市、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是否“好高骛远”等问题,成为与会专家关注的焦点。

  说广州没文化是不了解历史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黄淼章笑称,说广州有钱大家都信,但如果说广州有文化,也许很多北方的同志就会笑了。有人戏称广州是一座说不清的城市,现在居然提出要培育世界文化名城,有人就对此提出质疑。

  其实说我们广州是说不清的城市或缺乏文化,是对我们广州的历史不了解。事实上广州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为止广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处,是全国最多文物保护单位的城市。

  但是我们对文物资源的利用开发还是不够的,比如对南越国遗址投资了大量的钱建设了博物馆,但感觉投入多回报少。要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关键是要将历史文化遗产盘活。

  有没有文化需要公众认可

  相比较黄淼章的理性回应,市委党校教授李仁武措辞相对激烈。李仁武表示,亚运会之后我们及时颁布这个《规划纲要》,就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文化自觉”。很多专家学者都有谈到,其实广州在文化建设上一直有一点难,难在哪里?似乎总被垢病,没有文化或者是“文化沙漠”。广州真的没有文化吗?我认为这是某种文化中心观对广州文化、岭南文化的一种小视,说得过分一些、或者重一些,是一种“宰杀”。

  不过广州对自己的文化认同,确实也有不够的地方。比如说标识不足、零乱、保护不够、市民文化素质不够等。但是这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就是我们自身文化建设还不够,文化的张力彰显得不够充分。有没有文化不是自说自话,它一定有一个国际认同的问题,至少公众要认可。

  对文化问题广州一直在焦虑

  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则谈到,广州30年来一直是“强势彪悍”,独领风骚,但对文化的问题一直是在焦虑。我们一定要在亚运之后精彩亮相,我们自身的文化得到了一致的认同和展示之后,在此基础上将我们自身的文化品牌摸清家底,哪些是适合国际市场、国际审美的,建立一个评判体系。

  在世界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名城之间应该走互相交融,互相促进、和谐发展的一条道路。

  ■具体目标

  首善之区

  据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汤应武介绍,《规划纲要》的具体目标包括:一个是首善之区,要将广州培育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化认同的首善之区。要强调精神家园建设,强调广州人的精神,特别是这次形成了广州亚运精神———“敢想会干为人民、和谐包容共分享”。作为一种人文精神,包括人的素质,特别是城市的文明素质需要慢慢地培育,要让大家高度地认同,成为文化认同的首善之区。

  创意之都

  目标之二是要将广州培育建设成为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创意之都”。有两个重要的指标:到2015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要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0%以上,2020年达12%以上。“广州的文化产业已经是支柱产业,占到5%就是支柱产业了,我们现在已经接近8%.但是要达到10%,任务还是很艰巨的,需要下大力气的。”

  文化之城

  第三个定位,要将广州培育建设成为传统与现代相融汇,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之城”。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广州很早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了,千年商都、商贸文化特点很鲜明。广州还有一种现代文化,那就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敢为人先、先行先试。

  汇聚之地

  再就是要将广州培育建设成为真正创造鼓励创新、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优秀文化人才的“汇聚之地”“我们说大学不是看建筑,是要看大师,不但要有大师,关键还要培养出人才。”汤应武说,讲到维也纳,大家想到莫札特、贝多芬,不用说,有这么多重量级的任务,肯定是世界文化名城。我们要创造这方面的条件。

  采写:南都记者 朱丰俊 实习生陈明通讯员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