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新生注册:张家界玉皇洞石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3:49:17

玉皇洞石窟

位于张家界城西七公里的麻空山南鹿,为清代乡绅李京开独资捐修。麻空山又名月斧山,属喀斯特地貌,沿石壁颇多溶洞。石窟便利用这些天然洞穴开凿而成。整座洞窟东西长300余米,共计8洞,分上中下三层,现存石雕像19尊,石刻50余处。是湖南省至今保存完整的一个石窟群。石窟上层“天堂”为雷电洞;“人间”层居中,自东至西依次排列为玉金、毫笔、墨池、虎龙、狮子、孔圣六洞;下层为因果洞,即所谓“地府”。从“天堂”到“人间”至“地府”,上下三层距离分别60米和70米,其间由宽不盈尺的曲径于悬崖峭壁上相连,气势十分险峻。

雷电洞居中窟最高层,洞宽5米,进深3米,高4米。雕有高1.9米玉皇大帝石像,意为“天堂”至尊,统率“人间”、“地府”。玉皇大帝身穿龙袍,神态威严,左右侍立金童、玉女。金童手棒丹瓶,玉女手持琴柄,眉目清秀。神韵生动。上有“昔察乾坤”大字匾额。洞前有一块四米见方的坪地。右有小庙旧址。周围茂生青藤绿树,奇花异草,构成一幅充满幻想和神奇色彩的画面。从“人间”上“天堂”要从刀切石壁上攀登10数级“天梯”,有时云雾缭绕,紫气升腾,真有飘然登天之感。

玉金洞 宽7.8米,进深9.6米、高10.1米,内塑土地神像一尊,有石刻2 处。传说土地神专管一方土地和修屋建房、挖土凿石工程。京开先生在洞完工后,立此土地神以谢之。

毫笔洞 出玉金洞沿石壁西行百米左右到毫笔洞。洞宽6.5米,进深30余米,高11米;计有石像3尊、石雕12处。洞主题是“魁星点斗”,魁星像高3米,赤足袒胸,脚踏鳌头,左手握拳,右手举笔,昂首仰望,飘然有腾云飞天之势,而鳌鱼则鳞斑迭迭有致。犹翩然欲飞。更有奇处是鳌头在前,鳌尾却穿连到墨池洞内,足见构图立意巧妙。洞两边刻有“毫毛拔到南天月,笔阵追回北斗星”的对联和“洞放青云”的匾额。京开于此开洞隐喻才华过人,有应试夺魁、独占鳌头的凌云壮志,但当时不合理的科举制度埋没了他的才华,于是题写“洞放青云”四字以表情怀。再往里走,洞壁正中凿有鲁班像,楹联是“毫厘不外规距,笔墨深藏准绳”,匾额为“方圆至也”。

墨池洞又叫文昌洞,与毫笔等石像3尊,石刻15处,石灰粉底,墨题功德碑3处。此洞以诗对书法为佳,大部分为主持人京开自题,亦有赠诗,和诗者。或寄物托情,或直述胸臆,细细品读,兴味无穷。不知李京开是有意戏考后辈,还是当时思尽才竭?有几处磨平的石壁上只刻上联未续下联,或空留其碑,不刻诗文。

虎龙洞距墨池洞130米。宽6条,深28米,高13米,呈狭长形。内有石像4尊,高1.7米;石刻匾对诗文17处,其匾题:“巍巍荡荡”4个大字,苍劲雄浑,气势磅礴。据考证,洞里4尊石像都是传说中远古朝代的人物,即父系氏族社会后斯的部落联盟领袖唐尧,协助唐尧管理政事后继承帝位的虞舜,替尧舜主管农业发明种麦种稷的后稷和主管刑法典狱正直无私的皋陶4大贤人。

雄狮洞 洞宽5米,进深12米,高11米,洞口与虎龙洞相距15米,洞内有孔道相通。洞正面石壁上为李京开自塑像,高1.7米,布衣秀士打扮,两手抚膝,注目凝思,神态安祥。左右对联云:“化育崭岩作屋,寒凉旭日为炉”,匾额为“不亦乐乎”。这大概是京开对自己举此大业心迹的自我表露。就在京开座像左侧,塑有一头雄狮,长3米,高2米,宽1.6米。石狮眼似铜铃,眦牙咧嘴,跃跃欲奔, 活脱至极,无论造型还是工艺、在整个石窟中堪称一绝。

因果洞即“地府”,在麻空山脚空山羊羔泉左侧。洞门高处镌刻“因果洞”三个黑字,其匾额云:“今来善恶。”两旁对联曰:“因为善因为恶总记生前;果报祥果报殃分还死后。”洞内穹顶阴暗处,阎王手持生死薄,其高坐上,威严冷峻。下面左右侍立牛头、马面二鬼使,高达3米,手举镣铐枷锁,凶神恶煞,亦有对联曰:“生因不信牛头相,死果方悉马面拿”。此洞十分空阔,间分数层,互相连通。“阎王”像下方有洞口可通洞底阴河,不见水出,但闻水声,轰然悲呜,寒气逼人,阴森可怖。

通观玉皇洞8个石窟,反映的内容十分丰富,且各具特色,虽杂而不乱。 它将石刻、雕塑、文学、书法等艺术熔铸于炉,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59年,湖南省政府将玉皇洞正式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峰泉洞石窟

位于玉皇洞以西4公里。此洞开凿在玉皇洞之前。 与玉皇洞全称九洞,同属李京开捐修。

峰泉洞石窟共分三进,第一进为石坊洞门,上匾刻有“溟鸿泉”三字,左右对联曰:“南海乌山火焰高,西天白水金锁霞”。第二进内设石台,为昔日打醮敬神之所。洞前巨匾镌刻“龙泉山水”。正中端坐西天佛祖像,左右石壁上依序刻有“八仙塑像”,间以龙、虎、狮、象等石兽坐骑。在佛祖像背后一块隆起复下垂的石台上,塑有观音坐莲台像,左右拱卫二尊佛像,第三进石门两边刻有青面獠牙的巨兽头像,穿门而进是一个大溶洞,正中有佛像二尊;对联二副。洞内有瀑布、钟乳、自生桥等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