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层:张家界普光禅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5:50:14

 坐落在张家界市区,寺庙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属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原管辖本境80余座佛寺,200余僧侣,常住僧侣达50多人。


      1919-1943年,曾先后六次在普光禅寺举行龙华大会,湘、鄂、川、黔数省近千名教徒在普光禅寺摩顶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誉。相传500多年前,这一带森林繁茂,古木参天,小地名叫白羊山。早在宋代,道家便在此建高贞观,但规模很小,不成气候。到了明代永乐年间的一天,驻永定卫指挥使雍简在这山坡上看见一群白羊,便骑马追赶,不料白羊一下钻入土中,他感到十分奇怪,便命人挖掘,竟挖出了一堆白花花的银子。他把这件事奏明当时的永乐皇帝,皇帝大悦,敕命就地取材建寺,并赐名普光禅寺。所以普光禅寺寺院大门上方的匾额写着“白羊古刹”,后来,一些人借此风水宝地,先后在普光禅寺一带建起了嵩梁书院、城隍庙和文庙等古建筑,统称为白羊古刹。

     普光禅寺整个建筑采用传统斗拱和藻井结构,设计精巧、宏伟壮观,由大山门、二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武庙、牌坊等组成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具有宋、元、明、清各朝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同时融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儒家文化于一体,普光禅寺是我国古代人民超凡智慧的结晶,在建筑和宗教方面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普光禅寺整个普光寺形成了集寺、观、祠、坊、阁为一体和格局,这在国内实不多见。有人参观普光寺后即兴题写了一幅对联:“寺、观、阁、祠、坊一体,儒、释、道、文、武合流”。这十四个字是对 普光禅寺个性特点的最好总结。

普光禅寺

位于张家界解放路,始建于明永乐十一年(1413)。据旧志载,此地原名白羊山,上古木蔽天。一日,驻永定邑都司雍简,见白羊一群,逐之,一羊化白石入土中,掘之,获金数瓷,悉以修庙,闻于朝,敕名“普光禅寺”。据考证,该寺比北京故宫早建7年,比武当山金殿早建3年。普光禅寺属佛门五宗之临济宗,原管辖大庸80余座佛寺200余僧侣。1919~1943年,曾先后6次在这里举行龙华大会,湘、鄂、川、黔数省近千名佛教徒云集这里摩顶受戒,故有江南名刹之誉。

普光禅寺建筑采用传统斗拱和藻井结构,设计精巧,宏伟壮观。全寺主要建筑有大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罗汉殿、观音殿、玉皇阁、高贞观等。

大山门砖木结构,通面宽15.6米,进深7.8米,正门为双檐歇山顶, 左右两侧小门为单檐,正门上楣浮雕、金字匾额“普光禅寺”。墙壁上饰以浮雕、彩绘图案。前檐斗拱,出檐较为深远。进门左右有哼哈二将,其势威猛。因门建筑位置较高,造型庄严,雄姿远近可见。二山门,占地136.8平方米,高7.2米,抬梁式建筑,单檐歇山顶。三开间,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过厅,左右两厢分列四大金刚,造艺同前。

大雄宝殿 系普光禅寺主建筑。单檐歇山顶,通面宽26.5米,进深 12米,高9米,全殿共5间,占地365平方米,正门上楣有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补初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巨匾。前檐为廊杆,两根檐雕金色盘龙,张牙舞爪,极尽吒咤风云之势。前壁门扇精刻释迦牟尼,鉴真东渡,唐僧取经等古代佛教人物故事。檐阁内外均采用重昂式斗拱。大门隔扇,沿檐柱开设,为一般寺观所少见。殿内宽敞明亮飞禽走兽和佛门典故,绚彩斑谰,富丽堂皇。正座塑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三尊佛像,背面各影壁上有文殊、普贤、观音骑兽凸像。

大雄宝殿东壁原有一水磨石碑,由于碑面磨制精细,光滑如镜,每当明亮当空,石碑反射月光照影,大殿内一片银辉,故有“月点灯”之说。又因设计诡奇,日有凉风佛地,使殿内一年四季干干净净,毋需沙弥操功,“风扫地”由此得名。

大殿后有水火二池,“水池四时不涸”,饮水可愈疾。池中有石龟一枚,龟壳上立三人一马,马上骑一人,乃唐僧西天取经故事,雕工极为精细,龟足伸缩状及人物,形神活灵活现,堪称一奇;火池永涸。虽大雨滂沱或阴雨连绵,池中依然滴水无存,与水池相得益彰。

罗汉殿与大雄宝展殿仅隔水、火二池,中有一过亭相连,殿为两层歇山顶,明代建筑风格。通宽15.8米,进深10米,高10米,占在面积158平方米。此殿有43 个构件,最大的特点是“曲柱弯梁屋不斜;十八罗汉各称异;八角天窗连阁楼;阁楼之楼看圆音。”圆音楼又叫藏经楼,实为罗汉殿向北凸出的一座抱履,纯木结构;与罗汉殿构成两层重檐歇山顶。角柱生起,檐爪高翘,设计新奇,复杂多变,为外地寺院所罕见。圆音楼正北塑有韦驮像一尊,手持金刚杵,气势威仪。

观音殿占地面积280平方米,高7.2米,单檐歇山顶,前有廊轩,面阔3间, 抬梁构架。内供木雕塑金观音和善财、龙女两侍童。观音殿与罗汉堂间有石坪,面积300平方米,坪有“龙眼井”一口,井口开于石龙眼中,口径尺许,井深莫测, 是为石料建筑奇工。

玉皇阁并列于观音殿。是道观中轴线最后、最高的一幢建筑,三层重檐歇山顶,通面宽17米,进深12.9米,高14.6米,檐角挂有铜铃,风过作金鸣。玄梯曲榭,颇为考究,游人登楼,凭栏远跳,则“万千户尽收眼底,十六峰宛并肩头。”玉皇阁现供玉皇大帝、大岳神和祖师塑像。过去,阁楼里还有几个自动式神像,人若登楼触动机关,神像会手舞足蹈、摇头眨眼,煞是吓人。

高贞观始建于宋末元初,是普光禅寺最早建筑,大殿通面宽21.4米进深11.4米,占地面积244平方米。单檐歇山顶,青石柱基,但形制不一,有粗、 有细其建筑脊梁下有攀间、驼峰、丹梁;柱基与木柱间夹质板,这在其它各殿绝无仅有。此殿很早前即无道士,香火由和尚代管。这是因为道教中有全真道、正一道两个主要派别。全真道以观为家,不能结婚;而正一道可以婚配,不必长住道观。这里属正一道,故道者不必出家,只逢神圣节日,集中到观里礼拜一次,平日香火由和尚们“一视同仁”地敬奉,久而久之,和尚就管了道家事,这也是普光寺突出的一大特点,曾令不少游客稀奇作怪。

普光禅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建筑群之一,它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塑像生动,绘艺精湛,反映出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中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此外,它集佛教、道教于一体,在国内亦属罕见。1959年,普光禅寺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