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锦州代理商:反思日本媒体报道地震的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22:31:36

反思日本媒体报道地震的方式

2011-03-17 08:29:28

浏览 42248 次 | 评论 1 条

 

日本此次遭遇9级大地震并伴随着大海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全世界都在关注着媒体从现场发回的报道,特别是日本NHK播放的新闻:跟着海啸移动的航拍画面、颤抖着却极力保持镇定的主播,让全世界都得以获知来自日本的最新消息,同时也让习惯于围观灾民呼天喊地的观众,见证了真实而专业的灾难报道。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公布真相。早已习惯了地震的日本人,只要一有震感,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打开电视,通常30秒内电视就会进行地震速报,告诉人们什么地方发生了地震;两分钟后,就会出现比较详细的报道:震源、离震中、地震强度和震级多少(包括震中附近震级)。一般来说,6级以下地震不会在日本造成多大伤亡,不少日本人甚至不把6级以下地震当回事。“快、准、狠”地告知地震级别,成了日本媒体地震报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此次大地震过后,日本电视新闻报道显得特别平静。有在日的中国留学生感慨,电视报道“有信息量却不侵犯个人,有数据不煽情,有各种提示却不造成恐慌”──并且,所有这些基本上都在灾难发生后不到一小时内完全就绪。“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往往是中国地震报道最突出的主题。而在日本,尤其是地震发生头一周内,媒体往往只播放捐款信息而不对捐款活动、捐款方进行报道,特别是对企业捐赠的报道,日本媒体往往是只以快讯告知民众索取物品的渠道。

NHK在报道自然灾害导致的伤亡事件时,从来不会播放“血腥场面”。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灾难若要播放可能引发不安的画面,是要经决策层讨论的。日本电视报道遇难者时,绝不会直接展现死者惨状,而是尽量报道生前微笑着的照片。

大地震过后至今,日本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受损核电机组的威胁。当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藤本孝等官员在电视上向国民鞠躬谢罪时,场下记者却大声逼问核电机组堆心是否会熔解。最初,藤本回答“目前尚不清楚”,模糊的答案让记者不禁再度大声吼道:“把话说清楚了!到底会不会?”、“别含混言辞!”。最后,藤本不得不坦承“情况是严峻的”。与政府主动迅速的信息公开一样,第一时间的到位报道也同样重要——当政府支支吾吾时,媒体的穷追猛打,往往能让国民平静地对待哪怕是坏消息。

这次灾难发生在日本,日本媒体和他国媒体,关注的角度显然不同,是十分自然的现象,但人们是否记得汶川大地震时,国内媒体的那些许多呈现“人性光辉”激动人心的事迹,感谢政府的声音更是不绝于耳!中国的党和政府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党和政府,就是在天灾之时,也能通过媒体得到老百姓泪流满面的感谢。许多人也许还记得汶川大地震时的一个特别报道,一个在地震中被压在教室垮塌混凝土下的女孩,她都无法动弹了,居然有人帮她点燃蜡烛、唱起了生日歌……

易凯资本CEO王冉通过微博表示,邻国一场灾难让我们陷入沉思,他们的表现比9级地震的画面还要令人震撼。灾难片的主角不是政府、领导、军队、救援人员,而是——民众,但恰恰是这些普通民众让我们感受到巨大的落差。有人把这归结于教育,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教育的内容而不是普及程度。只有开放、民主、拥抱普世价值的社会才可能如此成熟。

《新发现》主编严锋也通过微博说:真奇怪还有人在质疑为什么要如此关注日本这次的大地震。其实不用普世情怀:1. 那里有很多中国人,包括我们的亲友。2. 核泄漏可能会影响到我们。3. 核电站的安危关乎我们未来的核电计划。4. 关注一切他们防震救灾的细节,为我们未来可能发生的类似灾难提供样板和参照。

爱国者总裁冯军在微博中表示,关注盈江地震的同时,关注日本地震不应该被批评,更不应幸灾乐祸,每一个生命都应被尊重。咱们应虚心学习别人建筑防震的经验和对待海啸的经验和教训。提前打开右脑,若中国沿海发生十米海啸,或国内发生8级以上地震,我们应如何对待?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吴飞博士表示,NHK在此次地震报导中,能冷静而详实报导海啸的正确讯息,即使某些主播跟记者的声音有些颤抖,但总体是镇静的。画面上没有灾民呼天喊地的画面,没有记者虚张声势的嘶哑报导状。媒体关于灾情信息传递、政府政策发布都相当即时,甚至每隔几分钟就提醒观众注意安全。

优米网创办人王利芬感慨,一晚上都在看各个台对日本地震的报导,此时真的是检验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水准和运作水准的时候,但当我看完一轮锁定一个频道时,我只能放在外台上。国内新闻从业的职业水准和对受众的了解真的差得太多太多!我自已也很差。这一点在CNN总部直播室时就深深感到,作为曾经的其中一员,感到非常悲哀。


与此同时,我们再看看《人民日报》对云南盈江地震最新的报道,各大网站居然放在显眼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