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旗 部队医院:《桃花源记》是穿越小说 陶渊明写它因为不满现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58:09
《桃花源记》是穿越小说 陶渊明写它因为不满现实

2011年03月24日 15:36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刘黎平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人对现状失望,很容易产生穿越的心理,陶渊明把自己熟悉的太元年间稍微修改一下,盖一个“桃花源”的章,一部穿越小说就这么形成了。

本文来源:《广州日报》2011年3月23日B6版,作者:刘黎平,原题:《桃花源记》是穿越小说

日本地震,令人惊骇;灾区在本州东北,我尤为惊骇。因为5年前我曾游于岩守和宫城,穿行崇山峻岭之间,见竹林精舍,野花飘落,幽涧甚美,尤其是极乐海滨,怪石浮起波涛之上,似海上桂林,当时就慨叹为世外桃源,不想老天捉弄,地壳翻动,怒海发威,老大一个漩涡,让5年前叹为世外桃源的佳妙山水,如今渺然难寻。好似当年的经历只是一场穿越而已。

而1600年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如今也渺然不可寻觅,“后遂无问津者”,何以如此?当年的武陵渔夫,是不是也只是一场穿越?世间是否真的有桃花源可住?

疑惑:地势并不险峻的桃花源何以难找?

桃花源此地,地非险峻,路非遥远,也不封闭,“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既然能忘记远近,自然说明路途不遥远,否则,因划桨而酸痛的双臂会提醒你路途的遥远。可见地方不难找。“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体力还好得很,余勇可贾,可见水流平稳,没有瀑布漩涡怪兽之类,此地不险峻。“初极狭,才通人”,唯一的难度就在这里了。但这种难度才持续了几十步,然后就“豁然开朗”。

比起英国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而言,武陵捕鱼人的这点跋涉简直是毛毛雨。在詹姆斯·希尔顿的这部小说里,那群逃难的英国人美国人首先要驾飞机从印度飞到青藏高原,然后在向导的引领下,攀缘重重峻岭、雪山,才来到“蓝月山谷”——香格里拉。而这位武陵渔夫的代价就是划划船,看看桃花,连向导都不用,比起欧美人的千辛万苦,真是不公平。

捕鱼人游玩几天后,从此中出来,处处做记号,结果“遂迷不复得路”,找不着,而且永远找不着。

没有崇山峻岭和激流漩涡阻隔,没有雪山湖泊和峡谷深林遮蔽,而且还有明显的地标:桃花林。结果说不见就不见了,何以故?答案:要么就是武陵人穿越了,要么就是陶渊明穿越了。

设想1:

钻入时间虫洞

这里套用一下科学奇人霍金的理论:虫洞理论。霍金认为,时间是一面粗糙不平,充满各种缝隙和小孔的墙壁,这些缝隙和小孔被称之为虫洞。秦与汉之间,隔着一堵充满虫洞的墙壁,谁碰巧钻入这个虫洞,就能逆向从汉回到秦,或者从秦提前走到汉。

从这个理论去推断,起初那群“率妻子邑人”逃难的秦人,他们闯入了时间墙上的一处虫洞,他们穿越了而不自觉,这个好的所在既不属秦,也不属汉,而是秦与汉这两间房之间的一个角落,这个角落的时空是独立的。进入这个虫洞的概率是500年一次,让那个武陵渔人碰上了,偶然进入了这个有着独立时空的角落。等渔人出来后,他已用完了五百年才一次的概率,当然不可能再找到那个虫洞了。要是还能碰上,那简直没天理,也没科学道理。

答案:

魏晋六朝人时空观念超前

这个理论听起来很神秘,似乎也可行,然而在东晋可能实现吗?答案曰:否。因为按霍金的设想,想要穿越虫洞,必须有巨大的能量,穿越一次消耗的能量,可将地球消耗成一个直径只有六米的小球球。武陵渔人那一条船,可不够这样消耗的。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