裤子高腰中腰区别:对秦俑第三次发掘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1:08
对秦俑第三次发掘的新挑战
(2009-06-29 16:25:29)转载
标签: 人文/考古
秦俑
杂谈
文化
分类: 秦陵、秦俑的是非之争

秦俑坑进入第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引起了国内外公众和媒体的高度关注。记者为了能够让更多人全面了解陈先生对俑坑第三次发掘的看法,特地对他进行一次如下的一次专访,相信这是广大公众最关心的事情:
记者问:秦俑坑进行第三次发掘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震动,对此您是怎么看的?作为一项考古发掘有必要去过分宣扬吗?
陈老答:本月初我连续三天前往秦俑坑参观,第三次发掘的区域其实早就挖开,电视直播中见到的陶俑陶马,这之前早就准备好了,只不过是到13日那一天,临时揭开塑料布而与观众们见面罢了。我对此事的意见是:
1,任何考古发掘工作的开展,告诉人们有这回事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制造一种轰轰烈烈的气氛,也不需要搞什么新闻的大炒作,今后如有什么重要的发现,通过《简报》、《发掘报告》正式地对外公布就可以了。
2,考古发掘和考古研究,虽然有联系,但还是有着原则的区别。考古发掘的任务是,采取科学的方法,将特定的遗址、文物揭露出来。考古研究的任务是,根据新发现的遗址、文物,再对它们进行分析和研究工作。
3,发掘出来的物体只有一个,而进行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意见。所以,任何出土的文物,在发掘现场最好不要匆忙发表结论性的言论,今后要容许更多人发表意见和观点,也还应该提倡学术的争鸣。
4,不要将地下遗址的发掘和研究,看成是考古学一家的事情。地下宫殿、地下遗址,属于地下建筑的范畴,属于建筑学、建筑史专业的研究领域,如果把建筑学家排斥在外,拒绝听取他们的意见,那完全是错误的。
记者问:自从6月13日以来,在一号坑现场出土的一些器物,对你以前的研究有影响吗?你有什么不同意见,想要对外界发表的?
陈老答:根据《华商报》的相关报导,说俑坑中已经发现戴有“盔甲”形象的武士俑。又有报道说,俑坑中发现有两乘四马驾驭的战车,相互的距离挨得很近,外界都认为这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我对此事的意见是:
1,过去,在秦俑馆发表的《一号坑发掘报告》以及袁仲一先生的大量著作中,一直认为秦王朝的士兵,是不戴有任何头盔的“科头”。这一回发现了头上戴“盔”的秦俑,证明了秦俑坑是与秦始皇时期完全无关的。
2,两乘四马驾驭的战车,被形容紧贴在一起,更是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而这个发现所要证明的,恰恰就在于这只是两辆不具有作战功能的车辆。不能一口咬定,凡是地下出土车和马的,一定就是用于实战的战车。
3,《史记·货殖列传》上有,秦代冶铁商人“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的记载,它与王族狩猎、出游的一车四马,没有什么区别。另外,古代战车,是不能脱离步卒的护卫,去单独执行作战任务的。
4,《司马法》中有“长毂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的记载;《前汉书》中也有类似的说法。这次一号坑中出土两辆车,完全紧贴在一起,不见有七十二人的阵法布局,有力地证明了它们都不是真正的战车。
记者问:都说秦俑坑是秦始皇在生前预修起来的,不久被焚毁于秦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短短几年中为什么坑底会出现很厚的淤泥?
陈老答:袁仲一的观点是,根据第三次发掘的初步材料,看到山洪暴发时,大水沖进坑内,洪水的深度达1.2米,陶俑都浸泡在水里。山洪袭来,不仅有水,还有泥沙,干涸之后,形成厚厚淤泥。我对此事的意见是:
1,袁仲一说,俑坑之内明显留有一道1.2米水深的吃水线,这个极其重要发现的材料,过去没有对外公布过。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一个刚刚建好的俑坑,不大可能一开始就从外部涌进这么深、这么多的洪水量。
2,俑坑竣工时,以砖铺地,土隔梁夯筑,过洞两侧有木柱,柱上置枋木,枋上铺棚木,上铺席子,席上复盖胶泥,最后进行封土,直至高出原来地面2米多。整个俑坑密不透风,非常坚固,是很难涌进大量洪水的。
3,据《陕西省志·水土保持志》资料,当每平方米地上落淤30毫米时,至少需要0.155立方米的洪水量,要有一场120毫米的大暴雨。而一号坑内的平均淤泥厚度为440毫米,这至少就需要经历过14场大暴雨的侵袭。
4,临潼地区大暴雨的频率,是三年一遇,而要出现14场大暴雨,至少要延续42年的时间,加上俑坑本身建造的十年时间、俑坑自然垮塌形成缺口的时间,说明俑坑的始建时间,要从秦朝的末年向前推移半个多世纪。
文/杨志
分享     
0

阅读(110167)┊ 评论 (128)┊收藏(8) ┊转载(0) ┊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敢于质疑历史的陈景元
后一篇:回答张雄先生的提问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分享自家的过年习俗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