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德.洛穷困潦倒:把握六大原则 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8:17:36

中国环保新道路是包括战略目标、基本理论框架、基本政策体系和基本工作策略等内涵丰富、内容广泛的开放系统。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庞大工程,确定合适的探索原则是它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中国环保新道路探索的成败。要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外国先进文化,总结我国30多年环保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学以致用,认真确定并在实践中遵循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探索原则,通过污染减排、生态保护和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原则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世界的物质性、运动性、规律性、必然性和可知性原理的“中国化的表达”,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坚持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在求真务实上狠下功夫。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实践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是党的活力之所在,是党和人民事业兴旺发达的关键。如果说“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和认识任务的话,那么,“求真务实”就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着重突出的则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科学精神和实践任务,从而进一步突出了我党的历史使命和实践精神。 

求真务实既是思想精神也是工作作风,是我们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和优良传统。环境科学是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环保工作是关系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性工作,做到求真务实更困难,也更重要。要做到求真务实,不仅要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正确的思想方法,还要有很强的党性、扎实的作风和较强的业务能力。

要做到求真务实,最关键的是要勇于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环保问题说到底是个实践问题。要牢固树立对现实问题的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意识,更要树立注重实践的思想。通过实践检验我们总结出的经验、做法甚至理论的正确性。对那些经得起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比如,把污染减排作为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就要在不断扩充其内涵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坚持下去。要做到求真务实,还要力戒空谈、狠抓落实,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做到戒假、戒空、戒虚、戒伪、戒浮、戒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我们共产党人是理想主义者,但不是空谈家。我们注重理论思维,更是坚定的实践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是靠空谈,而是靠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文化成果。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更要靠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环保战线全体干部职工的生机勃勃的实践。要做到求真务实,也要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闻过则喜、有错必改。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经验主义,努力防止形而上学和片面性。要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基层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把工作的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问题上,放到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甚至温室气体过量排放、臭氧层破坏等紧迫问题上。把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环保部的工作部署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使中央的方针政策真正得到贯彻,以求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

与时俱进是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特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观点与唯物的观点是内在统一的,它要求我们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如果忽略了与时俱进,思想就可能僵化,先进性和创造性就难以保持。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环境保护“初现曙光”。但是,现在的“环境拐点”只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出现下降的形象描述,离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的目标差距很大。我们仍然面临着固体废物的处理量低,河流与湖泊底泥的污染严重,土壤、电子产品、食品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化石燃料使用量的持续增高、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等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恢复取得明显成效、化石燃料实际使用量开始下降或经过碳汇、捕集、封存技术使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减小,才是“环境拐点”的真正到来。

随着实践的发展,环境目标、政策体系、工作方法都要与时俱进。在污染减排取得重大成就,地方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之后,环境保护的任务应向生态保护与改善迈进,最后过渡到阻止地球变暖等全球大环境问题的改善和解决上来。

与时俱进与开拓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做不到开拓创新就无所谓与时俱进。创新既是一种精神,又是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还是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它与高昂的精神状态、高尚的精神境界直接相联系。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缺乏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创新意识,更谈不上创新实践。领导干部是否具备创新素质、创新能力,是衡量其综合素质高低的一把重要的尺子,也是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实践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以指导实践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发展的理论、创新的理论。要不断地研究、探索实践所提出的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地创新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创新,也可说是思想观念的创新;二是实践创新,也就是工作的创新。两者紧密联系,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无论是理论创新,还是实践创新,都需要遵循正确的创新途径。必须充分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领导干部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创新的根本途径。

要做到开拓创新,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只有认真学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环保理论和政策,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才有创新的愿望和追求,才有创新的智慧和本领。而要加强学习,就必须端正学风。如果学风不正,只唯书、唯上而不唯实,就会导致教条主义,窒息理论的生命力。要做到开拓创新,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使命感、责任感。没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高尚的精神境界和使命感、责任感,就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要做到开拓创新,还要建立一套能够激励创新的制度、体制、规章和办法。不仅要鼓励、督促创新和探索,而且要对创新和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持理解和宽容态度。以“三个有利于”为衡量创新实践正确与否的标准,正确的就肯定、推广,错了的马上改正。同时,要营造激励创新、支持探索的氛围,克服压制和求全的狭隘意识和保守心理,使领导干部的创新活动获得广泛的社会心理认同,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拓性事业。在环保工作实现“三个转变”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我们既不能把书本上的个别论断当作教条来束缚自己的手脚,又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国外模式;既不能否认群众的创造精神,也不能把国内实际已见成效的东西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唯一的抉择在于尊重马克思主义者生机勃勃的创造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开拓。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才能创造性地把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三、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同时要会“弹钢琴”,围绕中心任务展开各方面的工作,统筹处理好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目前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工作任务是促进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工作重点是污染减排。要把污染防治作为当前和今后若干年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主战场、大舞台。污染减排是目前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被一些行政首长形象地比喻为“帽子指标”,要根据污染物权重的变化增减主要污染物的考核项目。推行企业排污口、区域入河排污口和流域河流断面三位一体的考核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手段推动污染减排。强化污染防治工作最后要落脚到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上。在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之后,要把生态保护作为主要任务,工作重点要逐步转移到生态建设上。

环保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工作任务是保护臭氧层破坏、阻止地球变暖等世界环境问题,工作重点是发展低碳经济。从环保工作的经验教训看,环保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舞台才能真正有所作为。“低碳发展是硬道理”。低碳经济突出了应对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国际竞争,指标明确,可计量、可报告、可核查,符合国际共识和时代潮流,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和保护湿地,倡导绿色交通,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去碳技术。加强政策引导扶持,促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和产品的广泛应用,加快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这既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又能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占领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四、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原则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必须树立“全国环保系统一盘棋”的思想,建立上下级新型的互信关系,既要反对官僚主义,也要反对经验主义。做到统筹协调谋划问题,上下联动解决问题。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官僚主义说到底是脱离群众造成的,克服官僚主义的根本方法是走群众路线。在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中走群众路线,能够了解掌握群众的情况,使制定的政策更适于群众,有利于领导决策和群众执行;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基层更拥护上级的工作;可有效地克服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

走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注重监督。既要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司法部门的司法监督,也要用好政协和媒体的舆论监督。要善于正确运用媒体,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媒体当成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的重要载体。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使公民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要逐步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特别是进行舆论监督的体制。

实践是群众的实践。中国环保新道路的实践主体是全体人民,基层环保部门的广大干部群众是环保实践主体的最重要的基础,他们是最可依靠的“群众”。他们最了解环保工作的实际情况,最有经验、最有愿望也最有办法解决基层的环保问题。上级环保部门要树立在本地本系统的绝对权威,对下级部门“严格要求”,更要相信基层、依靠基层。从整体上说,不存在基层环保部门“不想管、不敢管、不会管”的问题,如极个别地方存在此类问题,也不要只是“过多的评头论足,不适当的埋怨,无穷的忧虑,数不清的清规戒律”,甚至简单而过多的采用行政处分的方法,而应实事求是地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出现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和体制、机制等深层次原因,对于他们遇到的难处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加以考虑。在污染防治工作初步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战略性转变阶段,更应做到上下一心,共同努力作好工作,促进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

五、顺应人性,谋求和谐的原则

只有真正科学的才是真正人道的,只有从现实的物质生活出发才能够真正得出符合人民利益的结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要求进一步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关注人本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从价值论意义来说,以人为本思想集中体现在价值领域,体现的是唯物史观的合目的性原则。在方法论意义上指的是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方法,即人们抱着以人为根本的态度、方式、方法来处理问题。以人为“本”在实践中强调的是,人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社会的发展应该把人看作一切事物的内在前提、最终的本质和根据。

满足人的合理欲望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一方面,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因而也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与个人欲望过分膨胀相对应的西方消费主义也是长久不了的,它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已显示出其致命弱点。西方现代化工业奉行高产量、高消费的原则,并且不断地通过宣传刺激人们的心理,“强迫”人们去进行物质消费。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的多方面的需要,丰富人的情感,给人以快乐,而是单纯的为消费而消费,消费成了财富的象征,把人变成了消费机器,消费本身成了目的。过度消费也表现在豪华包装上。例如,食品包装的基本要求是卫生和安全,而现在却把包装的“豪华”当成了食品包装的基本条件,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能源,也加重了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因而在满足合理欲望的同时,必须控制欲望的过度膨胀。

生活本身就是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环境保护工作体现在处理以上各种关系之中。“敬天道,顺人性;重民生,谋和谐;遵公德,讲仁义;守法律,求真理”才是我们应有的思想原则、追求目标、道德要求和政策主张。“敬天道,顺人性”是思想原则,它同时说明了天道与人性,即存在与思维的关系。“天”是物质的,物质的东西都有规律,合乎大自然的规律即“天”的规律是最高的道理,称为道,故应“敬”。合理的人性应予满足而不应放纵,故应“顺”。“重民生,谋和谐”是追求目标,是根据万物的内在联系,力争达到“天人合一”。民生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要做到爱人为民,民生是应想方设法解决的实际问题,故应“重”。和谐是追求目标,它只是相对的,故应“谋”。“遵公德,讲仁义”是道德要求,公德是社会舆论普遍认可的习俗,故应“遵”。仁义是自古以来中国人认可的美德,故应“讲”。“守法律,求真理”是政策主张与具体做法。法律是对公民和法人最基本的要求,遵纪守法是必须遵守的底线,故应“守”。真理是有条件的,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故用“求”说明追求真理的过程。

 六、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

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抛弃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能够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国家,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借鉴外国优秀思想文化而得以健康生存和发展。包括中国环保新道路在内的环境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辨证的思想、开放的胸襟、兼容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要充分借鉴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在环保工作上好的理念、制度和做法。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科技进步和环境保护应有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功能。在环境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儒家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圣贤给全人类留下的最重要的思想内核,显示出巨大的生态价值。我国夏朝就对人们采伐和捕获鱼鳖的生产活动提出生态学要求。到了商代,人们不仅着眼于动物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来保护自然,而且将自然与道德教化的政治目的联系了起来。 “与天地相参”的“协同进化”思想成为我们祖先自然保护的理想和目标。人与自然,只有处于一种能够满足人类永恒生存的和谐之中,才是长久之道。

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体环保工作者要坚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指导,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按照“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要求,积极行动起来,把握原则,掌握方法,尽快明确其理论内涵,基本理论框架和政策体系,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