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红酒的玻璃瓶:什么样的心灵,什么口味的鸡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9:29:42
什么样的心灵,什么口味的鸡汤。
作者:望月者 提交日期:2011-3-22 4:34:00

看《幸福来敲门》,剧中的大女儿为了辆自行车闹死闹活,大人都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处于青春期的女儿却觉得天都塌下来了。于是寻思起“青春期”这码事儿。人的“自我”意识在整个一生中呈峰状走向:一到三岁的幼儿时期,没有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甚少,孩子一般都用“乐乐要这个”、“红红饿了”之类的第三人称指带自己——不过是跟随大人牙牙学语,还没建立“我”这个概念;之后渐渐意识到“我”,直到青春期时达到一个顶峰状态,天地间简直没有比“我”更严重更大件事,所以那么容易就冒犯到,各种冲突也随之而来;这个天大地大的“我”之后又呈现一个衰减过程,生活历练、人世感悟等,促使人认识到,我与天地万物之间,并无高下之分;到了老年基本达到一个“归零”状态,“我”重又变得渺小,这不是妄自菲薄那个“小”,而是豁达、想开了的那个“小”——没什么是严重的,短暂人生在永恒时间的长河里,不值一提。

人就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而这种“青春期峰值”现象投射于文化也非常有趣:西方文化其实就是一种“青春期文化”,与之对应中华文化则是一种“老年文化”。短短几百年且建立于扩张基础上的历史,使内心的冲突格外剧烈,特别容易失去这个“我”,于是需要寻找,于是《美食、祈祷、爱》(Eat Pray Love)之类的书籍电影大流行。

原著全美销量仅次于哈利·波特,布莱德·彼特亲任制片,朱莉娅·罗伯茨再出发主演,哈维尔·巴登倾情助阵……这些牛逼哄哄的名衔之前一概不知,长途飞行中一次偶然的选择,我还以为是部关于美食的电影(一位“厨房白痴”却对写美食的书拍美食的电影抱有一种叶红好龙式喜爱,也算有趣的“二律悖反”),几小时下来,才明白这又是一部关于“寻找”的电影。难怪原著如此畅销并被一向亲睐励志的好莱坞片商相中——好比营养过剩才需要减肥,吃腻了海鲜盛宴才想念清粥小菜,六十年代发端于嬉皮士的“向着东方寻找自我”运动,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不在东南亚南亚走上一圈,你无法想象这世界上竟有那么多人迷失自我,万水千山地来寻找。

EAT是在意大利,通过美食发现生活之美;PRAY是在印度,通过冥想把自己从混乱的思绪中打捞出来;LOVE是在印尼巴厘岛,克服对失衡恐惧的同时领悟平衡的真谛,捎带手,也收获属于自己的真爱。一切似乎都很完美,意大利(Italy )、印度(India)、印尼(Indonesia)都以“I”打头,还有什么地方比这三个国家更适合担当寻找“自我(I)”这项重任的呢。可是,且慢,文字游戏搭建的完美迷宫果真找到出口了吗?我怎么嗅到一股浓浓的“心灵鸡汤”味儿,只不过这回盛鸡汤的碗碟花哨了点儿。

看来美剧的编剧们跟我想法一致。《生活大爆炸》第四季里,喜欢揣着纸巾重温《B.J单身日记》的印度小伙Rajesh有了新爱好,面对高智商伙伴们的嘲笑,他坚称自己从《Eat Pray Love》中获益良多;《疯狂老爸箴言录》一开头,儿子告诉父亲老妈参加了一个“Eat Pray Love”旅行团,出门周游世界去了。迷失西方对面那个禅意东方究竟能指点什么迷津?《外包服务》第一季,来自美国的上司给印度下属上“如何安抚情绪”课,放了一段印度瑜伽录像,面对录像里西方女人的一番玄之又玄“印度式能量”说教,印度人耸耸肩问,她在说些什么?

萨义德所谓的“东方主义”总存在着,无论矮化、弱化还是神化、圣化,西方所谓的那个“东方”均呈现莫衷一是的神秘面庞,是西方想当然尔的“对面”——这对面有时承担反衬功能,有时化身“提点”超灵。这股“东方式睿智旋风”的领跑者,无疑是印度。那片土地从古到今生存着的人民都擅长思辨,致力于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也是为了衍生更多问题,直至让问题本身“梵我合一”。无数迷惘的西方人潮水般涌入印度,被各大瑜伽、冥想、禅修中心悉数收纳,送上修炼的传送带,如《美食、祈祷、爱》的女主角一般,几番挣扎受挫,收获意料之中的顿悟……

这年头人人都在寻找着“我”,连咱中国人也加入了这股热潮。本来没有比中国人更会对付“我”的了,一切中国古代哲学都在讲如何看待我,与“我”相处的问题,王阳明一本《传习录》更是把“心学”讲到了极致。可似乎无济于事,还有一个信仰问题,与“寻找自我”相生相伴:信仰,看不见摸不着,不管我们乐不乐意,它若隐若无存在于后脑勺某处,随“自我”的疆域变迁此消彼长。

朋友去泰国的寺庙禅修,接待处一句“你在寻找什么”令他错愕的同时,也初次领略“洞悉”的神力。和西娅一起去传说中香火很旺的寺庙烧香,繁复的烧香程序走到后面全乱了套,这时候冒出一位中年妇女,不由分说越俎代庖,口中熟练地念念有词,给我们的行程涂上浓浓几笔“迷信”色彩。哦,不,不应该是这样。难道我不是心中响彻着无数问题想寻找答案么?倘若面前这位,操着带口音英语,轻轻问上一句:“你在寻找什么?”我会否步朋友的后尘,匍匐于她所称颂神灵的脚下;此行的目的便关乎信仰,而非迷信?

不,不应该是这样。是信仰,还是信仰的包装?是寻找真谛,还是只喝了一碗心灵鸡汤?我们以为是前者,结果往往是后者;我们时刻警惕着后者,结果反而远离了前者。

像印度人那样追问下去,前者与后者、表象与真谛、顿悟与一碗心灵鸡汤之间的距离,真远如鸿泥?还是本来无一物,非要惹尘埃?这样不自量力地穷追猛问,顿悟没招来,倒把疯狂给招来了(还是顿悟疯狂,原本就是一回事?),还是赶紧打住为妙。

我承认我对影片这种非找到份“真爱”才算水落石出不虚此行的“西方式寻找”心怀偏见,妄图在信仰的高地揭开伪信仰的画皮。可信仰本身迷惑住我,信仰不能也无须证伪,你可以相信任何你愿意相信的——哪怕它在别人眼里只是一碗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