袜管家:明考纲 强细化 重实效 树信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50:09

明考纲   强细化    重实效   树信心

泗县新集高中   刘欣                       

一、指导思想

高三教学,在一定意义上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高三教学应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学生意识和高考意识,本着“求真、求实”的工作态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工作效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积极备战2011年高考。

二、明考纲

一明: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中的考点及变化。

经济生活77个考点;政治生活51个考点;文化生活42个考点;生活与哲学74个考点。在考试范围上做了一些调整。变化主要集中在必修一和必修二两个模块中,《经济生活》删除第六课的“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第八课的“纳税人”、“负税人”这三个考点。调整了《经济生活》第七课的“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为“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政治生活》中第一课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改为“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二课的“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改为“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等。

二明: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要求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共四种能力,12层级要求。考试目标与要求与2010年相比保持不变,体现稳定性。

三明:安徽省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中“题型示例”隐含的信息

1、题型示例的呈现的变化

①.试题呈现方式上更加丰富。除文字表述之外,漫画、图表等都可作为试题呈现形式,使整个试题更加生动活泼、气韵生动。

②.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设问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③.探究性试题命制方面做了新的探索和努力。考察学生结合背景材料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

2、2011年题型示例与2010年的变化

题型示例是考试说明中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具体化,是这些抽象规定的外显。2011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占考试说明篇幅的一大半,对考试说明中典型题的解读有利于我们更直接和感性的把握考试说明,提高对高考命题预测的准确性。在题型示例中,选择题更换了例1、5、6、7、8、12、14、17、21等题。非选择题更换了例1、3、、4、7、9等题,题型没有大的调整,内容上更体现热点问题。我们在复习时应关注这些变化,解读题型和示例透露的信息(命题者最想说的话主要在此表达了,选材、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立意、知识、目标、解题方法等)。

3、题型示例中的示例题的背景选材和分析说明中隐性信息  

------“题”在生活中,“案”在课本中,“能”在实践中,“胜”在特色中。
  ①、“题”在生活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具备较强的时政、社会生活敏感性,并且注意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素材的能力,从而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和考试方向,保证备考“对路”,避免走错路。
  ②、“案”在课本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必须以“本”为本。“本”就是课本、课标、考纲、考试说明,依据“本”完整梳理主干知识,精确细化具体知识,熟练构建知识体系。这才能保证教学“对路”。
  ③、“能”在实践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必须注重把知识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把基础与创新、探究相结合,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动手解题的时间,必须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语言表达、开放性思维的训练,在具体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去深刻体会、把握知识,从而保证练习“到位”,避免眼高手低。
  ④、“胜”在特色中。要求在具体教学中,既要把时代特征和我省自主命题的地方特色相结合,不要把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特点相结合,精心选材,精讲“到位”,避免低效的题海战术和低质的时政材料罗列消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强细化

(一)细化高考课标卷中考点分布

每年高三一开学,我们将全国新课改地区当年高考文综试题政治部分印发给每位老师,并进行研究,将每份试卷中的考点细化到每个模块、每个单元、每一课。然后再与《5年高考3年模拟》资料进行对比。

高三第二学期,教师要拿出足够的时间,认真研究新课标、教材、2011年高考考试大纲、近三年来课改地区(海南、广东、山东、江苏、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北京、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河南、山西、新疆、湖北)的文综和政治高考试题。只有吃透新课标、考试大纲和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意图,才能抓住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

(二)细化教学总体规化

1、第一轮复习  即系统复习:基础能力过关

时间:2011年2月下旬(6个月左右),复习四个必修模块

目标:强基固本、锤炼双基、熟悉高考考点。

要求:(1)第一轮复习应依纲据本,逐点扫描------按单元逐课从知识要点、重难点、例题讲解、练习巩固、单元检测、讲评的程序进行。

(2)弄清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力求做到懂、全、准、深、活。

(3)教学应采取低起点、缓速度。

本轮复习特别注意

(1)本轮复习着重点是夯实基础,不要急于拔高,而是入手点要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要循序渐进。

(2)要以高考考核目标和要求作为教学的标高,借口学生基础差,而降低教学标高的作法是不可取的。

(3)本轮不能只是简单地抓课本,搞题海战术,而要记“死”活用,重视教材中有关研究性学习内容,关注新教材的提法。

2、第二轮复习  即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

时间:2011年3月初-4月底

目标:迁移重组、整合体系、查漏补缺、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要求:第二轮复习不是第二遍复习,它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使由知识外化到知识能力内化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本轮复习共分二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周的时间,进行知识专题复习,明确重点知识,及运用重点知识分析说明社会热点的方法和技能。即知识点带动热点复习阶段。

第二阶段:2周的时间,进行热点专题复习,帮助学生弄清楚社会热点的来龙去脉,及可能涉及到的和教材知识点的结合。即热点带动知识点复习阶段

本轮复习的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上突出主干知识:主干知识是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先宏观后微观。。

(2)采用以专题讲座为主的复习形式:通过专题讲座,辨析每个知识板块的基本要领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完善学科知识体系,深化主干知识。

本轮复习特别应注意

(1)专题讲座时要以题带知识,把高考真题与专题有机结合起来,对于某一专题要清楚地指出这个专题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命题。

(2)专题讲座要以问题为中心,关注新情景、新材料,关注生活。着眼于知识的运用,引导学生重组知识,培养发散、聚合思维,整合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第三轮复习  即综合复习:综合应试能力提高

时间:5月初-5月底

目标:精选试题、强化训练、规范答题、心理辅导

要求:本轮复习是考前的冲刺阶段,本轮复习要做到:

(1)立足学科内综合,坚持天天练(11道客观题,2大非选择题)

(2)精选试题,规范答题,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得分能力。

(3)协助班主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补强心理素质。

(三)、细化教学常规

1、聚焦复习课堂

(1)教学内容关注五点一转:五点(考点、难点、辨点、误点、结合点)、一转(转换思维方式)

(2)教学的计划性,严谨、规范、细致,计划到周,实行知识细目、能力目标细目落实到位

(3)效率与效果:把教师的教落实为学,更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变化,关心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克服以记忆为唯一目的的教学,应更多地关注生成性复习课堂。全面理解、学会运用。

2、学生应达到的可检测的水准 ---学过的要会  做过的要对  弄清思维过程 力争考后高分

(1)知识库的形成、点点过关,对知识点的规划表述、准确理解

(2)思维品质的形成:根据模块特点、材料特点、题型特点形成特定的思维过程和方式

(3)养成四个习惯(阅读习惯、记笔记的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总结错题习惯)和一个意识(解题规范程序的意识----观点鲜明、扣准材料、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4)一年练不成书法,但可以写一笔清楚整洁易认的字

3、老师的功课

(1)教材研究:比高一、高二时要注意广度与深度、整体性的研究

(2)试题研究:近三年来课改地区(海南、广东、山东、江苏、福建、辽宁、浙江、安徽、天津、北京、陕西、湖南、宁夏、黑龙江、吉林、河南、山西、新疆、湖北)的文综和政治高考试题的题型特点、取材特点、考点取向、与时政的内在联系、解题思路

(3)考点研究:内涵研究、应用研究(映射与对应)、合适题型、训练方式方法

(4)学生研究:基础、学法、思想状况

(5)课后研究:盘点错题、归类整理、纠错反思

(6)重新定位基础:

       基础:主要是指《思想政治课标》规定的,要求考生掌握的识记、理解、运用能力。

       基础:有陈述性的基础和程序性的基础,复习重点是程序性知识。

       如何抓基础:讲好教材,抓落实;用好教材,抓讲评;开发教材,抓探究;重点讲清,疑点讲明,热点讲活。

三、重实效  突特色

1、复习每一模块前进行学情调查,让学生自我列出这一模块中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够好的知识点、易错点、思维难点。

2、学生个性化复习。进行每一专题复习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四个过程:牵连回忆---新发现新疑点----构建网络----总结方法。

3在教学的专题设计突出实效性和特色性

针对本校学生学情实际,在专题设计上,不茫目单纯使用某一种或两种资料,精心选材选题,采用教学案一体化,我们高三备课组是这样设计的:①知考点,明目标;②知考情,明方向;③构网络,拓思维;④关注热点,关注生活;⑤练习检测,落实双基;⑥学情思语

4、针对学生练习答卷,设计了政治学科满分答卷分析

政治学科满分答卷分析

学    生                   测试性质                     本次得分

测试内容:                                              目标分

失   误   原      因

知  识  点

题     型

备      注

审题性失误

粗心大意

 

 

 

理不清题干(材料)信息

 

 

 

找不出题干中的干扰项

 

 

 

知识性失误

知识不清、模糊、判断失误

 

 

 

知识点不牢,挖掘不透难以拓展观点

 

 

 

死计教材,突破力弱

 

 

 

信息把握不准,性质不明

 

 

 

思维性失误

简单机械类比、思维转换不灵

 

 

 

缺乏逆向思维,方法片面

 

 

 

思考大意、表述疏漏

 

 

 

学科内交叉渗透、综合力弱

 

 

 

心理性失误

一味求快、盲目冲动

 

 

 

经验答题、似是而非

 

 

 

思考粗心、自已为是

 

 

 

技巧性失识

时间分配不当

 

 

 

没按答题顺序作答

 

 

 

不会跨越试卷中难题

 

 

 

答案性失误

题目未做

 

 

 

字迹潦草,态度不端正

 

 

 

条理不清,层次不明

 

 

 

语言口语化,方言化

 

 

 

观点与材料两张皮

 

 

 

四、树信心

复习效果最给力-----学生。因此,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老师要主动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心理,尤其是考前心理问题,应协助班主任进行心理梳导,树立学生自信心,补强心理素质。

总之,技巧是形成,关键看能力;能力强不强,关键看基础。分析真题,探求规律。针对失误,规范答题。调整心理,走近成功。我们坚信:教---对路;学---上路;考---自有出路!!!2011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