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时间快的词语:专家李银河为剩女正名 不是剩下只是不想结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0:50:11
2011年03月21日07:51荆楚网-三峡晚报方龄皖 黄璐我要评论(8)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本报记者在中科院人文所会客室与李银河对话。 本报记者黄璐 摄
[对话人物]
李银河,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最著名性学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性革命”——这是李银河研究中国性文化1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
主要著译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性社会学》,《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性的问题》等。
[对话动机]
春天来了,本报一年一度的相亲节,进入报名阶段。那些怀着对美好爱情渴望的男男女女向本报倾力搭建的这个平台聚集,寻找他们的都市爱情童话。
不仅仅是宜昌。最近几年,一股相亲热潮风靡全国各大城市。
尽管这是个情感和性都泛滥的时代,但处于爱情空白期的人也多得难以想象。“剩女”成为婚恋关系中的一大热词。这种社会现象的背后究竟反映了当前怎样的婚恋现实?3月中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所的小会客室里,李银河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谈“二奶”
不劳而获思想与男权一拍即合
记:随着社会发展,过去一度绝迹的“二奶”、“小三”现象又开始出现。这种社会现象根源在哪儿?
李:中国的一夫一妻制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实行的,中国过去是一夫多妻制,上流社会的人都是妻妾成群。如果说原配夫人没有生男孩,男人娶妾是完全正当的。这就是中国传统的夫妻关系。
一夫一妻对中国来说是从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有的新东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治严明;当时,经济上也是不允许一个男人还能再养一个妾。所以一夫多妻制就基本已经绝迹了。
记:那旧中国的那些遗留问题怎么解决?
李:新中国成立后,可能会剩下一点点一夫多妻的家庭,也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最近看资料,研究新中国究竟怎么样处理当时已经存在的一夫多妻家庭,有妾的情况怎么办。当时是根据自愿原则,愿意离婚的就离婚,让他另外结婚,进入一夫一妻制。如果愿意保留的,也可以保留下来。估计这些人现在也都去世了,所以一夫多妻制基本上消失了。
记:“包二奶”如何又重回现实生活?
李:改革开放以后,物质极大丰富,男人有了钱,就去包个“二奶”,这是传统文化的糟粕留下来的,也是中国男人的一种劣根性。
记:“包二奶”、“小三”似乎已经成了成功男人的必需品。
李:确实,这是人们的价值观出了点问题。感觉一个人成功了就得占有很多很多的女人,这是过去成功男人的一个标准。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就能娶很多很多的妻子。从皇上开始就是这样一种价值观。所以中国男人有这种劣根性,或者说文化的劣根性。
记:您如何评价当前“二奶”、“小三”泛滥现象?
李:这挺丑恶的。从男女平等的角度也暴露出来,中国还是一个男权社会。婚外情、婚外性都是犯错误的,违反婚姻道德的。进入婚姻,就已经有一个忠诚承诺。如果与“婚外情”对象有真感情,可以离婚,然后与“真感情”去结婚。毕竟中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不然就不进入婚姻。
记:呵呵。女人没错?
李:当然很多女人也有问题。她们希望不劳而获,被别人包起来,生活可以轻松愉快,不用自己去挣钱,这也是旧式妇女的劣根性。两个东西一拍即合,“二奶”就泛滥了。
 
谈“剩女”用不着每个人都去结婚
记:“小三”、“包二奶”背后还有一种现象也成为了社会热点,那就是“剩女”。按有关部门公布的人口比例,应该“剩男”才对,可情况恰恰相反。
李:“剩女”是一个典型的城市现象,绝对不是农村的现象。我在农村呆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了解农村的情况。在那里就连残疾、智障的妇女全都能嫁出去。这叫做“甲女丁男”的现象。就是说,男人在结婚的市场上,无论是年龄还是地位、学历,都往下找,而女人都往上找。这样甲男就找乙女,乙男就找丙女,丙男就找丁女,最后剩下来的就只能是“甲女丁男”。
记:这不造成农村的“剩男”?
李:是的。这些甲女大多数集中在城市里,而丁男就是农村的。所以很多边远山区才有光棍村的说法。因为很多农村的姑娘都嫁到城市去,最后剩下了丁男。而城市剩下了一批质量高的白领女。
记:“剩女”们该如何选择呢?
李:这部分人是选择剩,还是选择嫁出去?这要看自己本身在生活中到底要什么。有些人觉得没有爱情,永远独身,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
现在社会对婚姻之外的性行为,也不是那么的严格。不结婚也不等于完全没有性,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心里想要孩子要家庭,那就选择家庭。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用不着每个人都去结婚。
记:但不结婚不符合中国传统。
李:是的。比如说在美国、法国,有四分之一的家庭都是单身。这个单身里面有没结婚的、有离婚的、有丧偶的等等各种情况加起来能占到25%。在中国也有扩大的趋势。有资料显示,中国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终身不结婚的只有3.8%,非常低。
而在匈牙利,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结婚。所以不能叫“剩女”,不能说他们百分之八十多的是“剩女剩男”。人家只是不选择结婚。
记:您的意思是“剩女”称呼不妥。
李:是的。“剩女”这个词不好。其实,越到后来,单身可能是越来越正常了,不是说“剩”下来的,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剩女是在一个全民结婚的时代才出现的词。因为,现在结婚的还是绝大多数,才出现了这种歧视性的词。
谈婚前童贞“将童贞作嫁妆”过时、片面
记:刚刚结束的“两会”期间,有一位全国政协委员说,“女孩子的贞操是送给婆家的最好嫁妆”,引起巨大争议,您怎么看?
李:我注意到了这个言论。引起这么大争议,说明很多人不赞同。如果百分之百赞同,就不会有争议。我当然反对,完全是宋朝的,或者是清朝的观念。像中国这么强调贞操的国家也不多,并且由政府来表彰 “烈女”,载入史册,全世界非常少见。
记:为什么古代女性能做到保持童贞,现代女性做不到呢?
李:在古代,女子很容易保持童贞的。无论在唐代还是宋代,一般女子的法定结婚年龄是13岁到15岁,所以她很容易保持童贞。而现在,女性法定婚龄20岁,男性22岁,这种情况,让她一直保持童贞很困难。生理欲望最旺盛的年龄还没结婚。按现代大多数人结婚年龄来看,从生理欲望到结婚年龄整整差了十几年的时间。
记:有网友说,这位委员的提法也有点歧视女性。
李:是的。这种提法不仅过时,而且片面。为什么不要求男孩保持童贞,作为彩礼送给女方家庭。
这实在是太落伍的观念。还有一个方面,到底什么叫性?香港中华性学会主席吴敏文提出一个观点,接吻、拉手也是性行为。如果要求所有的女孩保持童贞,手是不能碰的。可现在这样的要求,已经完全不可能实现了。
记:现在据说修复处女膜的手术很俏。
李:处女膜修复手术简直像个笑话。为了让男方放心,高兴,就去修复处女膜,这是公开的欺骗,这是在鼓励欺骗。
这是一个最大的造假,很虚伪。在这个时代,如果非要找一个处女的男性,是钻牛角尖的,他没有把一个女孩子看成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个物,好像是一个破了的瓶子、盆,没有感情在里面。当然也是过去传统观念的反映。这对女性很不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