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绘画代表人物:在昆明吃“过桥米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25:46

据说,昆明“过桥园”的米线堪称正宗。行业报社组织的一次通联会使我有机会去“过桥园”,品尝了正宗的“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个举子,连年科举不中,于是卧薪藏胆在一个小岛上苦读。妻子每天经过一个小桥为他送饭。有一天,因忙碌忘记做饭,为赶时间,匆忙间把米线和菜蔬烩于滚沸的腊鹅汤中,秀才吃了妻子做的米线,精神大振,当年科举高中状元。

我知道,这是聪慧的昆明人为“过桥米线”所赋予的文化内涵,在美丽的传说中使“过桥米线”名传千里!恰如河南的一些地方小吃,虽说历史悠久,长盛不衰,但却少了这种借助“文化”的传播意识。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一同去的,有行业内文清、北星,晓军、欣然、灵珍几位老师。米线论套卖,一套30元。在当时,这等价格实在不菲。其他菜是另外算。服务员端副托盘,托盘内有一粗瓷大碗,如北方和面的小盆,内盛腊鹅老汤;一小碗精细的湿米线;八种各式小菜,肉片、鱿鱼、海参、小海鱼、黄豆、牛肉粒、生鹌鹑蛋之类的内容,此为一套。但见粗瓷大碗的老汤,汤油厚重,静如处子。服务员指导着:把米线和套内的小菜陆续下到老汤中,稍微等候即可食用!特别嘱咐的是,千万小心,老汤温度极高,只因一层厚厚的油脂浮在上面而不见散发的热气。

中国名吃面前,食客多是迫不及待,“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耐不住苦等的煎熬,操筷动手,米线一粘嘴,热油“滋”的一声,几乎要把嘴唇烫破。是的,需要小心!没错,腊鹅煮就的老汤味道厚重,感觉似乎是“千年锤炼的结果”,或是一种久远的饮食文化的厚重。而老汤中的米线,如春城滇池中畅游的纤纤素女,晶莹剔透,玉儿一般;随着各式小菜的“加盟”,滚烫的老汤,纤弱的米线,滑嫩的肉片,劲道的鱿鱼,酥脆的黄豆……好一个热热闹闹,沸沸扬扬,彰显着南国的富足和繁华。

       同行的晓军是一名摄影记者,面对如此精致“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晓军手中的“尼康”“噼里啪啦”照个不停!

       食不厌精,粗瓷大碗内的诸多精华很快被捞干捞净,换作今天的话讲:典型的“海底捞”!拍拍肚皮,意犹未尽,机灵的晓军扭转身,随之从身后的小推车上“顺来”一碗,得意洋洋,与我“分赃”。那天,我真的吃饱了!

离开时,从一同去的人那里得知,原来,“过桥园”里的米线是随便吃的。晓军冲我作了一个鬼脸,俩傻小子,相视一望,几乎要笑爆了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