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物塑料收纳箱: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18:06
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文档由海天九龙编辑整合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1、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2、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准备及教学设计】

说明:讲解专题知识所用材料皆出自学生复习用书“创新设计”及“高考真题”

点击此处进入   板块精练

点击此处进入   考题精练

点击此处进入   高考真题                                                              专题复习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本考点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这个考点属于必考内容。论述类文章主要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从近两年的实验区考卷来看,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其基本要求是:

    1理解(能力层级为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语句)的含意

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知识概说

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所谓“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在论述类文章中,主要指的是:理解指代性的词和短语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理解非指代性的词和短语在文中的特定的表达意义,主要是概念的内涵义、概括义。

(一)指代型词语

     词语指代分指示代词的指代和非指示代词的指代,运用指代词可使行文简洁,对指代词的把握重在对语境的分析。文章中的指代词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能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能替代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

     解答指代词语类问题要注意:

1、文章中运用指示代词,是为了语言表述的简明。指示代词运用于同一事物反复出现之时,所以代词的出现,往往是在所指代的事物、人物之后。因此代词指代内容在本句中往往难以找到,而要从上句或上文入手。解题时,我们必须着眼于上句或上文,由近及远地去寻找。

2、指出代词的指代内容这一类试题,一般来说,难度不大,但也有两点需要引起重视:一是从原事物与指示代词的位置看,有近距离指代和远距离指代;二是从原事物与指示代词的内容含量看,有单纯因素指代和综合因素指代。做题时,能很好地分清近距离指代和远距离指代,有助于我们迅速找准答案的信息来源,从而准确作答;如能很好地分清单纯因素的指代和综合因素的指代,则有助于我们对指示代词理解得全面,不致遗漏信息要点。

(二)概念术语型词语P127

     概念术语型的词语多指在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此类概念的考查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解答概念术语类问题要注意:

1、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所以,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对概念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缩小。

3、联系语境理解。汉语词语总是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悖逆原意、将可能性变易为已然性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果不理解这些句子,就可能不理解某一部分内容甚至难以理解全篇文章。在论述类文章中,“重要句子”一般指的是:①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②与文中正面观点对立的观点句;③支撑观点的关键句;④结构比较复杂且含意丰富的句子。

     解答重要句子含意类问题要注意:

1、理解句子首先从句子本身入手,抓句中的关键词。

2、理解句子还要从分析句间关系入手。分析句间关系就要找出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并分析它在这个特定位置上所辐射的“势力范围”。在这样的基础上分析其与上下相邻句甚至与全文的联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总分、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呼应等。

3、对结构较为复杂的句子,要理清主干和枝叶,先进行语法分析,再进行意义分析。对复杂的单句,要明确句子陈述的对象,划出主干和枝叶,抓住标志性的词语;对于复句,则要弄清分句间的关系。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所谓“筛选信息”,是指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找出信息,提取主要信息,筛掉次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指根据试题的要求,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加以概括。论述类文章的重要信息主要是作者的观点。如果是辨析驳斥类的文章,还有对方的或其他人的不同观点。要阐明自己的看法,就得有根据,所以支撑观点的一些说法也很重要。

    这些就构成了文章的多方面的复杂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遵循以下答题步骤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论述文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了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

    信息筛选的依据主要是题干和文本。做题时,认真分析题干,明确命题的指向至关重要。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这里需要了解命题者命制试题干扰项时常用的方法:

    ①删减原文中的某些修饰、限制成分,从而造成原文内容的减损或扩大;

改变原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序,从而导致原文语句含意的变化;

改变原文的说法将未然说成已然,部分说成全体,个别说成一般,主观说成客观,诸如此类;

④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⑤在拼凑原文某些语句时,命题者常常无中生有地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

    第四步,整合信息,判断作答。

                                      

                                      

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 解题方法探究
实用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解题方法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来进行解题。
(一)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
读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文章才有可能准确地筛选信息,找出正确答案,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划读原文找“概念”,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
1、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2、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3、关联词
4、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
5、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二)审(题干、选项)
这一步是审题,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
1、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
2、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
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
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
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

(三)找(筛选信息)
这一步要求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1、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
2、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
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
3、找错因
(四)比(干扰项)

○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对应关系上:     

①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以偏概全)     

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作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也可能缩小)
    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可以用笔画出来,或者作特殊的标志。

②主观与客观。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客观与夸大 (歪曲事实)——忠实于原材料

③原因与结果。源流倒置——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④主要与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⑤肯定与否定。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⑥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⑦偶然、可然与必然。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指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或然”与“必然”不分,或者“已然”与“未然”混淆,以假当真。此时特别注意表程度、范围的关键词。

⑧有与无。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从原文找依据、找推断

指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根据,纯属命题者故意提出来迷惑考生的。原文中并无此意,而凭空捏造出某种意思。注意:A、选项句意思往往和文章的整体意思相近,但就是无法在原文找到依据。B、选项句的几个词在原文中都有,但却在原文中的不同位置。C、选项句往往说得很有道理,但不是文中观点。

⑨推测有误——前期与后期(时态不清)

实际上就是在时间上、逻辑上的混淆范围,即有意把原文中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此时应对照原文,注意表时间、表结果概念的关键词。
    先期:事物发展的前阶段时间或某一历史时期前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相关情况。
    后期:事物发展的后阶段时间或某一历史时期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情的相关情况。
    注意“前、后”以及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词语。
⑩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圈出对象,知彼知己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观点、发明、创造说成乙的观点。此时,应特别注意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
11、偷换概念(选项中的词语同原文的词语不是等值概念)
    选项句对概念的理解与原文中的概念不统一,或在类别上,或在范围上,或在程度上。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其他雷区如答非所问(选项与题干在关系上并不相干)、自相矛盾、理解不当(注意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及一些解释性句子的陈述对象)等。

 

【小结】审清题意和要求;看清文中有没有;弄清概念莫发;修饰词语勿遗漏;“可能”“将来”不要丢;“原因”“结果”不调头;夸大作用是吹牛;外延改变也是错;意思相反最不该;推测结论有缘由。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本能力点在近十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率不到30%。不管怎样,作为阅读的一种基本能力同学们必须掌握。我们可以大体了解这个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就是要了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结构来组织文章和按照怎样的行文脉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的。文章的思路隐含在文章的结构之中,一篇文章的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想把握住文章的总体思路,就应该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从对论述类文章的考查来看,如果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那么分析文章、把握文章思路一般只作为答好某些题理解上的基础。

                                                                    

五、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指将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一个提炼与综合的过程。

    简而言之,“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概括段落中心

     一般论述类文章中的段落,主要是议论性段落一个完整的议论性主体段落一般包含起始、展开、终结三个部分。//起始部分主要是提出观点和论题,展开部分主要是分析论证,终结部分主要是重申论点和拓展深化。不完全的议论段落或者省去起始部分,或者减掉终结部分,但展开部分是必须保留的。概括段落中心,主要着眼于起始部分和终结部分的关键词句。没有起始和终结部分的段落,则要从分析论证的文字中提炼概括作者的观点。

(二)归纳内容要点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章一个主体段落的中心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各个段落的中心之间有着复杂的关联方式,如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等等。在罗列全文段落中心的基础上,我们要在更高层次上归纳并组合段落中心,形成更为概括的内容要点。

(三)概括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就是文章的大意,在论述类文章中主要指论者对议论的社会现象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把握文章中心意思的策略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策略,即从宏观上整体把握作者的见解和主张。选用这一策略要跟对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把握相联系,使整体关照与局部分析协调一致,当整体关照与局部分析相冲突时,要在整合局部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调整整体认知。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策略即在把握文章各个局部内容要点的基础上,通过“并加”(把并列的内容要点相加)和“提炼”(抽取各个内容要点的共同点)的方式,概括出中心意思。在论述类文章阅读中,要把这两种策略结合起来使用。

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

     1、从核心语句突破

     文章中能瞻前顾后、领挈全文的某一关键词或句子,往往是理解文章、概括文章具体内容的关键。这种句子或词语大多在篇首或篇末,也有些在篇中或标题中。

     2、循主要线索突破

     主要线索就是文章的思路或脉理。精研脉理,把握思路,概括文章具体内容,方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寻找主要线索也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和标志性的语句。

3、层层概括突破

     有些文章的主旨比较含蓄,难以把握,只能在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获得相关文字信息,层层概括,综合归纳,反复筛选,然后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4、挖掘隐含信息突破

     语境是表达感情、思想的铺垫。文章的关键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既有表层意义,又有其深层意义(即隐含意义),只有把语言的深层含义挖掘出来,才算真正理解阅读材料,吃透作品的含义,从而准确归纳和概括文章内容和中心。隐含信息有时还体现在注释、说明或情景材料中。

                                                      

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文章是作者思想和态度的反映,对文本的阅读分析,自然离不开对作者思想观点和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态度的分析。一般来说,在社科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比较鲜明的,这些观点态度常常集中表现在,全文的中心句段落的中心句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要抓住了上述两类中心句,就可以做到。但具体到文章局部,分析概括作者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观点态度,就要下一番思考的功夫。阅读时,要从分析句子间的语意关系入手,揣摩文中的隐含信息,从材料出发,推求作者的表达意念,进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答这类问题要注意: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句、终结句。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把握好作者的观点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有两种方法:(1)正反对比,要通过上下文来对比两者或几者的观点,分析作者的观点;(2)相似辨析,有些观点不是明显的对立,而是相容、相交、发展、递进,这要仔细辨析,方可取胜。 

   以上为正稿                                   

高考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

【教学目标】

1.了解考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

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

3.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4.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重难点】

1.洞悉论述类文本阅读干扰项的设置规律

2.掌握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准备及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课前导学

(一)   高考考点展示: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1、理解

(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   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   激趣导思导学

二、质疑讨论

(一)             高考考点梳理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种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2)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就是文章思路的具体体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把握文段内部层次的能力。

(3)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要求归纳某一片断的思想内容或整篇文章的中心。

(4)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达,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

三、引导合作探究

1、论述类文本主要特征:

     (1)议论性较强 。    

     (2)观点鲜明。

     (3)材料涉及面广。大多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

2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指导:

(1)整体感知,提要钩玄(探求精深的道理)明大意

(2)明确要求,擦亮眼睛审题干

(3)对照原文,咬文嚼字审选项——选择题

                   

四、反馈矫正

(一)典题拓展分析

(2007高考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创新与想象  王生平

⑴艺术贵在创造,科学贵在创新、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二者似乎不搭界,但都离不开人类的想象力,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12-A)

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著名钢琴家因演奏成名的钢琴曲错了一音而后悔: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半拍之慢,是美感强弱的构成因素、决定成分。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14题)无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不会有美感(12-B),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科学不是艺术,但科学发现也常有某种艺术创造的品格,即使有了新的突破、价值和意义,也会是“睫在眼前常不见”,只是有些“美妙”感,至于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是不能说清楚、道明白。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关于“交换规范场论”的论文就经历了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只觉得这篇文章很美妙:到了60年代,才觉察到它的重要性。我到1964年以后才清楚认识到它跟数学的关系:”(《杨振宁文集》)电报的发明者美国人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13—A),1832年10月他在由法国返回美国的轮船上,一名叫杰克逊的医生在介绍一种叫“电磁铁”的新器件时说:“实验已经证明,不管电线有多长,电流都可以神速地通过。”正是这句话使莫尔斯沉浸在神奇的幻想之中,他大胆设想:既然电流可以在瞬间通过导线,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电流来远距离传输信息呢?这个想法使他坐卧不安,从此以后,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13—A):美国发明家郝奥发明缝纫机的针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都是在“无意识”的梦中完成的?钢筋混凝土的发明者既不是著名的建筑师,也不是卓越的力学家,而是一位整天摆弄花草的法国园艺家约瑟夫·莫尼埃。这些事例意味着,科学发现并不只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还依赖于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依赖于人们的灵感和顿悟。

⑷上述的创造和发现说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12-C)王国维曾提到了这一现象,他通过对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的研究,认为“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14题)1964年8月,毛泽东在同周培源、于光远谈哲学时也认为,“这首诗含有地圆的意思”。西方物理学家海森堡说“美是真理的光辉”, (14题)而爱因斯坦直接把科学发现称为“自由创造”,表达的均是同样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审美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14题)分途在求真、抽象与求美、具体的社会分工上。分工的优点是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缺欠是出现了职业的痴呆。(12-E)中外先贤、学者给了我们以忠告。达尔文说,若有来生,不再成为制造公司的机器,每周要读诗、赏画、学音乐。工程院院士许国志诗云:“他生倘得从吾愿,甘为诗书再献身。”由于社会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又由于生活、实践是整体的、不能分割的,产生了专业和特长的强强联盟,消化着消极的弊病,使二者互补成为主流,于是便有了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13—C)态势。科技美学的诞生标志着这一点,而美育学科的建立,则意味着我国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方面将大有作为。

⑸ 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启示我们,不论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还是其他创新,都不仅需要科学的逻辑推理,而且需要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2-D)不仅需要理性,而且需要感性、直觉、顿悟。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艺术品味和形象思维能力,这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15题)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   )(   C   )

 A.艺术追求的是美,但也离不开真。

B.有了科学性,艺术表达就会有美感。

C.科学家在追求“真”的同时,有时也会感受到“美”。

D.科技创新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也离不开理性思维的辅助。

E.文中所说的“职业的痴呆”,是指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缺乏了解。

F.科学与艺术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

【命题点密】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此题选项的设置有从文中截取的,有文中语句变式表达的,有对文中语句含义片面或绝对化解说的。

【解题指津】A项的语义从原文“艺术是情感的表达,追求的是美,科学是理性的事业,追求的是真”和“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中可找到依据。B项与原文的语义不符,原文说的是或然而不是必然。C项的表达与文中“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二者是形象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一致。D项表述颠倒了科技创新与艺术创造的思维特质。E项曲解了“职业的痴呆”的内涵,原文指的是科技或艺术工作者有时会过于偏执自己的职业,受职业的限制,眼界不宽。F项则是将原文的表达绝对化了,混淆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

【参考答案】A  C

13.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论据证明“艺术与科学、美与真,有重叠、有交融”的是(3分)

A.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B.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

C.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美学诞生了。

D.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

【命题点密】此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题指津】A项“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原文中有“莫尔斯原本就是画家”,后来“他告别了艺术,投身到科学领域,专门研究电流传输信息的问题,最终发明了电报”等信息,可以作论据。B项“毛泽东说,《木兰花慢》含有地圆的意思”,《木兰花慢》为词,属于文学艺术,“地圆”则含有地理学知识,属科学范畴,可以作论据。C项中的科技美学则更是“科学与艺术的相得益彰”的标志。D项的“艺术创新需要感性、直觉与顿悟”只强调了艺术创新的特质,没有言及科学,不能作论述题干的论据。

【参考答案】D(答非所问。)

14.本文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了艺术的科学性问题,这是重复吗?请说明理由。(4分)

【命题点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题指津】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这样写道:“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强调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具有科学性。第四段侧重说明艺术作品反映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与科学“殊途而同归:同归于历史、实践和生活”,因而也都具有科学性。第二段和第四段都谈到艺术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重复,只是各有侧重。

【参考答案】不重复。第二段是说艺术的表达技巧需要适中,符合客观规律,因而有科学性;第四段则说艺术作品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有科学性。(意对即可。)

15.从事科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人,要分别怎么做,才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才更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分)

【命题点密】本题考查考生对作者观点的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解题指津】作者在文章结尾明确地告诉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借助形象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从事艺术创造的人,应该学习科学,借助理性思维,把握艺术的规律。而两者的相得益彰,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答题时只要将文章结尾段的概括论述分条陈述即可。

【参考答案】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应该学习艺术,以不断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和创造能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学习科学,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能力,更有利于把握艺术的规律。/一个人既懂得自然科学,又有艺术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得到全面发展。(意对即可,应分别作答。)

(二)知识规律总结

怎样快速整体把握文章 ?

1、抓关键语句,作简要勾画。

善于抓住四种关键语句:

①直接宣布新观点、新理论的句子。②阐述上述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体现论据的句子。

③对上述内容进行肯定或否定评价的句子。④关键性语句,如各段的起始句、收束句、结论句

2、按写作模式预测行文,逐段概括内容。

                                                                    

五、巩固迁移

(一)   迁移达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园(节选

①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要曲中寓直,灵活应用,曲直自如。曲桥、曲径、曲廊,本来在交通意义上,是由一点到另一点而设置的。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随直曲折一下,使行者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由此可见,直是根本,曲随直生,重在曲折有度。有些曲桥,定要九曲,既不临水面(园林桥一般要低于两岸,有凌波之意),生硬屈曲,行桥宛若受刑,其因在于不明此理(上海豫园前九曲桥即坏例)。

②造园在选地后,就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作为此园之特征,表达出预想的境界。北京圆明园,我说它是“因水成景,借景西山”,园内景物皆因水而筑,招西山入园,终成“万园之园”。无锡寄畅园为山麓园,景物皆面山而构,纳园外山景于园内。网师园以水为中心,殿春簃一院虽无水,西南角凿冷泉,贯通全园水脉,有此一眼,绝处逢生,终不脱题。新建东部,设计上既背固有设计原则,且复无水,遂成僵局,是事先对全园未作周密的分析,不假思索而造成的。

③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大园总有不周之处,正如长歌慢调,难以一气呵成)。我说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包括在此意之内。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声、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交响成曲。所谓诗情画意盎然而生,与此有密切关系。

④造园有法而无式,在于人们巧妙运用其规律。计成[注]所说的“因借(因地制宜,借景)”,就是法。《园冶》一书终未列式。能做到园有大小之分,有静观动观之别,有郊园市园之异等等,各臻其妙,方称“得体”(体宜)。中国画的兰竹看来极简单,画家能各具一格;古典折子戏,亦复喜看,每个演员演来不同,就是各有独到之处。造园之理与此理相通。如果定一式使学者死守之,奉为经典,则如画谱之有《芥子园》,文章之有“八股”一样。苏州网师园是公认为小园极则,所谓“少而精,以少胜多”。其设计原则很简单,运用了假山与建筑相对而互相更换的一个原则,无旱船、大桥、大山,建筑物尺度略小,数量适可而止,亭亭当当,像个小园格局。反之,狮子林增添了大船,与水面不称,不伦不类,就是不“得体”。

(取材于陈从周《说园》)

注:计成,明朝人,园林理论著作《园冶》一书的作者。

1、下列对园林中曲与直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园林中两侧都有风景,但造园者巧妙随直设曲,使游人左右顾盼有景,信步其间使距程延长,趣味加深。

B.上海豫园前九曲桥因为曲折较多,行桥宛若受刑,被称为园林中曲直设计的坏例。

C.桥本是为连接两点而设,曲桥、曲径、曲廊的设立,使它失去了原来的用意。

D.园林中曲与直是相对的,其中曲是根本,在此基础上,曲中寓直,曲折有度。

2、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声影相依,有无相生,形神兼备,园中有诗,园中有画,这是古代造园者追求的审美境界。

B.无锡寄畅园景物面山而构,纳外山景于园内,使得园外有景,与古诗词意在言外相类似。

C.兰竹简单,画家能自成一格;小园简单,亦可成小园极则:全在创作者的独具匠心,不拘一格。

D.诗词、绘画、戏曲、园林,各门艺术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规则、手段亦多相近,都反映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

3、根据选文第二段,简析新建网师园东部的失误之处。(6分)

                                                                  

4、结合文本,分析为什么说“造园有法而无式”?(6分)

                                                                                                

【参考答案】1、A (A 正确,曲桥、曲径、曲廊的设立正有此意,这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中自然随意的思想。B  曲折多少,并不是评判园林曲直设计好坏的原则,是否做到曲直有度,曲本直生才是评判园林曲直设计好坏的原则。豫园九曲桥是因为不理解这个原理生硬屈曲而成坏例,还有“不临水面”无“凌波之意”也是一个原因。C  曲桥、曲径、曲廊的设立并未失去了桥廊径原来的用意。 D 曲本直生的意思是曲本于直生,直是根本,在此基础上“随直曲折一下”,因此说曲是根本不对。)

2、 D (“诗词、绘画、戏曲、园林,各门艺术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规则、手段亦多相近” 不对,它们只是相通,而非相同,更不是“完全相同”)

3、网师园东部的失误:没有考虑到全园的整体布局,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网师园原是以水为中心,但新建的东部没有水了,失去原来以水为中心的特点。

4、造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各臻其妙(做到得体),重在巧妙运用规律,可以有各种方法、原则,但不能形成一种程式、规定,否则造出的园子就会没有特点。

(二)   整体巩固提高

                                                                                 

第二课时——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练习总结论述类文本的答题技巧。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及教学设计】

一、学生练习

(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诗与直觉        朱光潜

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

    诗的“见”必为“直觉”。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直觉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这是梅花”,“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来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都可用“A为B”公式表示出来。认识A为B,便是知觉A,便是把所觉对象A归纳到一个概念B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无意义,必须与B、C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A本身停住,必须把A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A有关系的事物B、C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

    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它是“直觉的知”的内容而不是“名理的知”的内容。比如说崔颢的《长干曲》,你必须在一顷刻中把它所写的情境看成一幅新鲜的图画,或是一幕生动的戏剧,让它笼罩住你的全部意识,使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玩味它,以至于把它以外的一切事物都暂时忘去。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是一首唐人五绝”、“它用平声韵”、“横塘是某处地名”、“我自己曾经被一位不相识的人认为同乡”之类的联想。这些联想一发生,你立刻就从诗的境界迁移到名理世界和实际世界了。

    这番话并非否认思考和联想对于诗的重要。作诗和读诗,都必用思考,都必起联想,甚至于思考愈周密,诗的境界愈深刻;联想愈丰富,诗的境界愈完美。但是在用思考起联想时,你的心思在旁驰博骛,决不能同时直觉到完整的诗的境界。思想与联想只是一种酝酿工作。直觉的知常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亦可酿成直觉的知,但决不能同时进行,因为心本无二用,而直觉的特色尤在凝神注视。读一首诗和作一首诗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思索之后,一旦豁然贯通,全诗的境界于是像灵光一现似的突现在眼前,使人心旷神怡,忘怀一切。这种现象通常被人称为“灵感”。诗的境界的突现都起于灵感。灵感亦并无神秘之处,它就是直觉,就是“想象”,也就是禅家所谓的“悟”。

    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一首诗如果不能令人当作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看,那还有芜杂凑塞或空虚的毛病,不能算是好诗。古典派学者向来主张艺术须有“整一”,实在有一个深埋在里面,就是要使在读者心中能成为一种完整的独立自足的境界。(本文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5分)

    A、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从事物间的联系中概括出来的意义,都不属于“直觉”。

    B、“知觉”可用“A为B”的公式表示,就“名理的知”而言,A自身没有意义。

    C、“‘直觉的知’的内容”的获得并非易事,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

    D、灵感就如同禅家所说的“悟”一样,常常突现于眼前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

    E、在古典派学者看来,“独立自足的境界”应当包含在艺术须有的“整一”之中。

13、下面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是    (3分)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观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

14、在“诗的境界”形成的过程中,只能有“直觉的知”而不能有“名理的知”。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4分)

15、“见”升华为“诗的境界”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4分)

二、师讲解并作答题指导:

【参考答案】12.C、D(C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全靠读者的思考与联想来完成”与文中“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仍有所觉,这就是梅花本身形象在你心中所现的‘意象’。这种‘觉’就是克罗齐所说的‘直觉’”不符;D项“而非艰苦思索的结果”与原文第4段中的灵感是“都常须经过艰苦思索……”相悖。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13.C(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3段内容。A项“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属于“名理的知”。

14.本题考查考生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B、C。

这种说法不正确。在“诗的境界”中,思考与联想必不可少;通过思考与联想,“直觉的知”可进为“名理的知”,“名理的知”也可酿成“直觉的知”。(主要信息来自于第4、5两段。)

1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C。

①由“见”到“直觉”,并依靠“直觉”发现“诗的境界”;

②处理好“直觉的知”与“名理的知”的关系,二者不能同时进行;

③重视“灵感”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④强调“独立自足的意象”在“诗的境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高考对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科技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由于内容覆盖面宽、思维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许多考生往往抓不住要点,分不出条理,理不清关系,因此感到阅读的难度较大,得分普遍较低。其实,只要能够掌握高考题的命题特点,运用有效的解题方法,有针对性地适量训练,在短期内是能够收到明显效果的

命题特点

(1)选用材料的新颖性

高考选用的材料,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具有鲜明的新颖性。对于议论性的社会科学类文章,先要提取其观点,然后弄清楚材料与观点、论证方法与结构等关系,进而才能全面处理信息。

(2)设置选项的迷惑性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高考队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落在语言上,因此高考题设置选项,往往具有迷惑性,善于识破选项陷阱,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八大对应关系上。

①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程度深浅、范围大小上有意混淆。

②主观与客观。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③原因与结果。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④主要与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⑤肯定与否定。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⑥已然与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未然”是事物尚未成为事实的状态或属性。命题者故意把“尚未发生的事情”转述为“既成事实”。

⑦偶然、可然与必然。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然说成往往,把“可能”的说法转述为“必然的存在,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⑧有与无。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三、巩固练习

趋时——周易的大智慧

曲庆彪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拥有却又无时无刻不在失去的是时间,而我们用以度量生命行程的时间又是怎样与环境、态势、机运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左右了人的命运和社会历史进程?

包裹在卜筮大氅下的哲学典籍《周易》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究。《周易》中每一卦都是虚拟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不同境遇的发展过程,每一爻都象征着事物初萌、发展、跃升、成熟和盛极而返、带着新质向原点回归的不同阶段。六十四卦对“时”的阐释各有侧重,但都紧扣一个“时”字,充分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周易》中所论及的“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时间的延续,应理解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方向,以及达到某一关节点时境况综合的抽象。时间与氛围、环境、态势、机会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与人生命运息息相关的概念,如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等。这些概念里蕴含着时间的推移、时势的演化、时境的变迁和时中的把握。

趋时,就是对时势的认识,对时机的把握,对时变的感受,对时行的觉悟。“时”不是死的,而是活的。“趋”同样要灵活,要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通常,人们处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去探求,去把握,叫顺之;被动适应,叫由之。由之不是不好,得看什么时候,分什么事情。我们还是要强调“趋”的主动性、自觉性,也强调要作为有心人,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通过积累和凝聚,让这种感觉成为随天、随机、随心、随时可“趋”的悟性。

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刻地理解与时偕行,我们就会发现,其根本精神在于追求一种既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又适得事理之宜的理想境界,在于自觉遵循天道、地道、人道运行的规律。与时偕行,就需要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灵动自如,昂扬健行,生生不息;同时,与时偕行不仅意味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于时代,而且也意味着不要“豪迈地”超越时代。在这变动不居的世界上,人们期待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那一刻。那一刻,便是我们与时偕行的“时”。“违时不进”的保守主义,“超时而进”的激进主义,都不是“与时偕行”的准确诠释。在时的把握与动作上,“过”与“不及”都不行,要真正体现与时偕行。

在历史潮流跌宕涌进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与时偕行”,的确不是一件容易事。通常,“时”与“势”往往相一致,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如《周易》所说:“顺乎天而应乎人”。孙中山把这叫做“顺乎世界之潮流,适乎人群之需要”。但也会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形成“时”的悖论。特别是一个社会要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时候,“其时之义大矣哉”。这样大的“时”到来之际,就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宇宙的演化,社会的变迁,生命的遗传,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从《周易》对“趋时”的理解和阐释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这里的“时”,是按照天道人事运行的大规律,各种事物勾连互动、各种因素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时”——时中蕴势、时中含机,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机便成熟了,就可以变,也必然变;就应该动,不动就会错过机会。

 “道莫盛于趋时”,宿命论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周易》却通过对“时”的体察和把握,通过“趋时”的大智慧而超越了宿命论的观点,不能不说在理论思维上达到了一个制高点。    (作者为辽宁师范大学校长)

1.下列各项是对《周易》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周易》是对易卦象征意义作解说的卜筮书,同时又是一本哲学著作。 

B.《周易》中每一卦都体现着《周易·系辞》中“变通趋时”的要义。

C.《周易》认为,命虽不可改,运却可以转;把握了时运,也就是把握了命运。

D.《周易》认为世事变迁或个人遭际皆由命定,这一观点超越了宿命论。

2.下列各项是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时机、时效、时势、时宜等概念,都是在《周易》中所论及的“时”的概念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

B.要实现“趋时”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要培养自己对“时”的感觉,努力让这种感觉成为悟性。

C.在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我们要坚持“时”与“势”的一致性,体现出“天人合一”的和谐感、秩序感。

D.宇宙、社会、生命都处在变化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偶然性。命运就是这种偶然性。

3.文章说“对趋时本身的把握应该是辩证的”,这个辨证性包括哪2个方面,请根据文意简要说明。(6分)

4、说说作者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是从哪3个方面层层深入地论述“趋时”的深刻含义的。(6分)

    

【参考答案】1.D(这恰恰是“宿命论”的观点)   

2.C(“在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 ,“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   

3.(1)“看准时机,把握事物演进变化的规律”,答“‘违时不进’的保守主义,‘超时而进’的激进主义,都不是‘与时偕行’或“在时的把握与动作上,‘过’与‘不及’都不行”也可。(2)在“出现时势潮流与人群需要的矛盾”时,“需要整合,并因势利导,不是等待不动作,而是动作,从微动开始,循序渐进”。(每点3分)  

4、(1)论述《周易》中所论及的“时”的含义;(2)《周易》中的“趋时”的意思是怎样的;(3)《周易》对趋时的要求是辨证的。

                                           

第三课时

【教学准备及教学设计】

一、学生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上访”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

                               (选自200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9.根据文意,下列对“低头做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时还要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的满意度来决定。

    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   

10.根据文意,下列选项符合“低头做事”原则的做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

    B.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C.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1、文章结尾引用朱熹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结合文意回答,“知”指什么?“行”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1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6分)

二、师讲解并作答题指导

【参考答案】9、D 。D项中的“低头做事”并非“独善其身”的心态 。(3分)

10.【解析】C 。A项反映的是个人生活小圈子中的“低头做事”,并非本文作者所赞同的做法;B项是大自然中的现象,并非做法。D项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不符合。(3分)

11.答:“知”是指知道“低头做事”的重要性。(2分)“行”是指躬身实践“低头做事”的原则。(2分)这句话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2分)

12.答:本文按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形式展开论述。(2分)开篇总说“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中间分说低头做事是“用脑做事”“调研做事”“低调做事”“专心做事”;结尾引用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话,紧扣中心,深化主题。(4分)

理论指导

根据处理信息的过程,一般说来,阅读论述类文章宜采取三遍阅读法。

(1)读文审题,明确信息角度

第一遍阅读要求平心静气,全神贯注,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阅读前可提出设问:文章对论述的问题有什么见解和主张?运用了那些材料?阅读时要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要阐述的概念术语,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等。

“角度”是指从哪个方面发表对问题的见解或介绍对象的特点。文章有时有“角度性标志语”,如“为什么、怎样、如何、认为”等。同一个角度的文字往往集中在一起,即使有时没有这些语句,也可以根据句子、层次、段落等语言块的内容来概括。且试题的题干、选项也相应从一定的角度来设计,不仅读文时要注意,读题时也要明确。

(2)扣住问题,细心查找信息

读文和审题时角度意识强便于扣住目标,找到题目与原文对应的区域和文字,有方向地查找和深入理解。查找的方法有两个:

①投石探波法。将题干或选项表明目标的关键语句作为“石子”投到文章这个“水面”,以“石子”为圆心,由近及远,一圈圈一层层查找。一是找准信息区——在上文、在下文、在上下文、在一句子、在一层、在一段、在若干段落、在全文。二是找全信息点——同一个角度的信息有一点或若干点。

②借助“标志语”。除了借助前面说的“角度性标志语”,还要借助“结构性标志语”,即表明层次、段落、角度、内容等照应、转换、提起、总结的语句,如首先、其次、此外、不过、但是、那么、所以、不仅、又、如前面所说的、在这种情况下、也、同时等。查找信息一定要细心、周全,尽可能不偏移信息区,不漏掉信息点。

(3)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

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透彻、全面,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要特别注意。基本方法是“文题比对”。为了保证准确性,对每个选项可以进行两种处理。一是“投石探波”。二是“选项切片”,有些选项是比较长的句子,可将其拆解,切分成若干片断,逐一与原文对应的词语、句子所在的区域比对,看原文有没有相关的片断,看相关片断的信息是否与选项吻合;比对时除了借助“角度性标志语”、“结构性标志语”,还要注意表示范围、性质、程度等的词语,如更加、主要、所有、特别、可能等等。

最后,再看一下题目是要求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检查答题思路方向是否与要求吻合。

三、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

①中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使各种名列“正史”的著作也不能免俗。以居于“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为例,它就广采博纳了许多传说,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作了增删,叙述上更富于文学气。比如,秦始皇巡幸江东时,项羽夹在人群中观看,傲然评论道:“彼可取而代也!”英豪之气溢于言表。陈胜贫困时,对同伴说:“苟富贵,毋相忘。”气概相差一筹,只念念于个人能否翻身转运。而刘邦在咸阳看见秦宫殿的壮丽时竟失声大叫:“大丈夫生世,当如是也!”一脸的贪婪与鄙俗,气质更低下了。关于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在失意时各言其志的这些传闻,前人往往视为司马迁个人的文学性笔法,把它解作一种人物性格的对比描写。其实差矣,司马迁在这里肯定依据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否则哪能描写得这样栩栩如生。

②《史记》中那些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并不是史学家司马迁一手“创作”的。离开民间传说的哺育,个人的想像是达不到如此多样化的地步的。司马迁曾以“网罗天下放失(佚)旧闻”作为自己治史活动的座右铭。他公开宣布,自己非常重视参考、吸收民间传说。再如《鸿门宴》这样的场景,当事人早已死尽,又无官方的详细记载予以披露,司马迁的想像力再丰富,也不可能活现出如此生动的个性冲突的戏剧性场面。其中“项庄舞剑”一段,与后代民间说书的风格十分接近,与其说是后来的民间说书艺人受了《史记》这部巨著的影响,还不如说二者同受汉代及以后的民间传说形式的影响。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二十四史”均不同程度地吸收了民间传说,以至于有志者完全可以从中勾勒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当然,这还不包括那些为数更多的稗史、遗闻、野语、历史演义和历史剧里的历史传说。如果把二者加在一起,总量将在被视为“宝库”的希腊神话传说和印度故事之上。

③中国三千年以上文字记载的历史,产生了庞大的文献记录。从春秋时代,中国历史著作就一直没有断绝过,形成了传统。从汉朝始,每代统治者都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进行官方的修史活动。民间的历史著述也很繁多。即使在社会动荡、文明解体的南北朝时代,这一传统也未从根本动摇。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论从数量上看,还是从时间跨度上看,都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

17、对第①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史记》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因为采用民间传说撰写历史,所以形成了我国历史传统富于传说性质的特点。

B.司马迁对项羽、陈胜、刘邦这三位著名反秦领袖的描写并不属于文学性笔法,只不过是采纳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而已。

C.离开了民间传说,像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就不可能撰写出真正的历史著作。

D.多样化的想像是司马迁能在《史记》中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1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因为“二十四史”中大多数历史著作吸收了民间传说,所以据此编写出一部“中国正史中的民间历史传说大系”是完全可以的。

B.《史记》是“二十四史”中首部借鉴民间传说来撰写历史的史学著作。

C.把“二十四史”中的民间传说和真实的历史故事加起来,数量将超过希腊神话和印度传奇故事。

D.官方修的所谓“正史”和民间的历史著作构成了十分惊人的历史记录体系。“正史”中的民间传说成分少一些,民间历史著作中民间传说则多一些。

19.第②段画线句子“司马迁的这种态度,对以后史学界有直接影响”中的“这种态度”具体指什么?简要概括这种“影响”的具体内容。(6分)

答:                                                                     

20.当前“戏说历史”已渐成一种电视时尚,《康熙微服私访记》《戏说乾隆》《铁齿铜牙纪晓岚》《还珠格格》等等,真是层出不穷。对这一文化现象,专家看法不一。参考本文的有关观点,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认识。(6分)

【参考答案】17.D(A从全文第一句看,该项当为因果颠倒;B从原文来看,作者并未否认这种描写中的文学性笔法,只是说不是“司马迁个人的文学性笔法”,即不是个人创作,而是“肯定依据了民间传说的某些材料”来写的;C“不可能撰写出真正的历史著作”说法绝对化,应为“不可能写出这些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

18.B(A不是“大多数”而是“全部”;C应是“二十四史”中吸收的民间传说加上稗史、遗闻等;D“正史中的民间传说成分少一点,民间历史著作中民间传说则多一些”文中无此说。)

19.(1)广采博纳许多传说,并对其中的某些内容加以增删,叙述上更富于文学气(答“网罗天下放失<佚>旧闻”算对,答“非常重视参考、吸收民间传说”也算对。)(2)正史和野史中都吸收民间传说,且数量可观。(其中第(1)问3分,第(2)问3分。)

20.可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支持以“尊重历史,再现历史”为原则的“正说”;二是支持把“重写历史,艺术表达”作为原则的“戏说”。(有观点有原则得2分,能展具体阐述进行分析佐证得4分。)

                                          

第四课时

【教学准备及教学设计】

一、学生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8分)

“国学”谈

连博

①“国学”一词,从清末吵到如今,诸家定义不一。以《四库全书》所分,国学有经、史、子、集四部;按章太炎所分,则有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不过国学相对于新学,应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当指中学。大体言之,也就是老外说的“汉学”。

②那么是否有分属各国的特殊学问呢?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中说:“从来没有听说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土耳其等等这些国家,自称过他们的‘国学’啊。”其实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所谓“突厥学”是也。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等,在欧美大学历史系,特别是东方历史系,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③可以看出,这都是一些东方的文明古国,文化背景与传承古希腊罗马的西方文明非出一系。其固有的文字文化无以名之,只好强以国名冠之。那么,能否把它们全部取消,像舒先生希望的,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等等中去?恐怕很难。科学哲学家库恩(Thomaskuhn)说,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特别对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这种立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举个例子,假如现在要把中医学归并到西医学去,除一些中草药可以用化学方法鉴定分离出有效成分制成西药外,像手太阳心经、足少阴肾经等十二经络在解剖学上能找到依据?阴阳五行,表里寒热又如何用病理学来解释?再如中国历史研究可以借鉴现代科学方法,但习用的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要完全归并到西方史学中去,就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④身为中国人,我想多了解自己本国的传统学术还是有必要的。在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断层的今天,国学本应支持。但像时下某些人那样,把国学局限成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又或者大肆炒作,接连搞出“发现老子”、“论语新解”等“重大突破”的闹剧,那就只能称之为“伪学”,只能反对。传统文化虽说是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但岂能要求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倒退,改向封建士大夫们看齐?何况春秋战国时有儒家还有诸子,汉朝就有反对把儒家经典变成迷信教条的王充,宋朝除了程朱理学还有陈亮主张实用的“事功之学”,清朝还有反对礼教的俞正燮、戴震等人,更不要说除了典籍文章之外,中华民族创造的其他杰出成就了。

⑤鲁迅先生早就感慨过真假学人的差别:“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⑥可见,国学还是值得批判发扬的,但绝不是光靠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就完事。而倒退,就更不会有什么出路了。

(选自2006年8月1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不能体现“任何理论或学说都是建立在基于某种假设的范式基础上”这一说法的一项是(3分)

A.在欧美一些大学历史系中,东方国家的“国学”一般都设有相应的专门课程。

B.土耳其“国学”还是有的,与之类似的至少还有埃及学、亚述学、印度学等。

C.国学中的学说,很难归并到属于西方文明体系的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

D.训诂学、校勘学、目录学、年号学、史讳学在西方史学中很难找到合适位置。

2.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国学”一词历来叫法纷纭,有人称之为经、史、子、集,也有人称之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

B.从清末到现今,“国学”一直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认为,国学应是研究古代儒家文化及其价值观的学说。

C.作者认为,中国人研究国学,很有必要,但时下国学研究却出现了不少误区,造成不良影响,应引起关注。

D.国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儒学,不研究包括王充、戴震等人的学说和程朱理学,那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

3.综观全文,作者主要是针对两大问题来谈“国学”的。请概括出这两大问题的具体内容。(6分)

4.请写出本文作者关于“国学”的观点及其依据。(6分)




二、讲解并作答题指导

【参考答案】1.(3分) B   “任何理论或学说……的范式基础上”一句是要说明,任何理论或学说的理论基础往往与对世界根本属性的看法有关,而东、西方在这方面是有差异的,因此,很多东方的传统文化是无法归并到西方文化体系中的。B项用以反驳“从来没有听说……自称过他们的‘国学”’的观点,与题干句的观点无关。A项因为东方国家的“国学”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范式”,无法纳入西方文化的体系中,所以要设立“专门课程”。C项国学与西方文化不属同一“假设范式”,因此“很难归并到西方文明体系中”。D项与C项同理。

2.(3分) C  A原文的意思是:有人认为国学应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有人则认为国学应包括小学、经学、史学、诸子、文学。并非选项表述的国学可“称之为”经、史、子、集……B国学应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学术文化的统称。D原文所说的“无异于向封建士大夫看齐”,是指“把儒学局限于程朱理学”。

3.(6分)①取消国学将其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②把国学局限于儒学,甚至歪曲成理学,或大肆炒作,搞“伪国学”。6分。答对一点得3分,答对两点得6分。]

4.(6分)①观点:国学不应该取消。依据:东方文明古国都有“国学”。②国学不能归并到文学、哲学、史学、法学中去。 依据:中国国学的立论基础与西方不同。 ③观点:“国学”不应局限于儒学,而应批判发扬。依据:把“国学”局限于儒学,无疑是价值观的倒退;多了解本国的传统学术有必要。[6分。每点2分,其中:观点1分,依据1分。]

【理论指导】

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高考试卷中,放在选考题中,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并列,由考生根据自己的擅长选择做题。两种文本命题格局相似。这里说一说如何阅读这类文章。

阅读论述类的文章,应该从理解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到对文章进行鉴赏、评价,全面观照,但应注重下列几点:

1.归纳内容要点

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言语的转化,即读者用自己的话语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论述类文本阅读检测,往往要从归纳内容要点的角度来出题。如高考中曾选用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贝多芬之谜》,出了两条这样的题目,一是要求说出作者称贝多芬音乐成为一个“谜”的原因,一条要求“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特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前者要求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后者要求归纳全文的内容要点。再如选用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也要求归纳内容要点。因此,阅读论述类文本要十分重视用自己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观点态度,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阅读中重视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很显然的,不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应包含这样两点要求:

   (1)确认作者的观点,能判断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作者的观点;

   (2)能分析作者的观点,包括能分析作者提出某种观点的原因,说明作者是提出某种观点的依据。

这两点常常就是命题者考查对作者观点把握程度的命题角度。

3.分析文中所运用的材料

论述类的文章,总是要运用材料的。不过,运用的具体情况则比较复杂。有的是用来证实自己的观点,有的用来反驳别人的观点,有的用来表述某种看法。从运用的角度来说,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还有局部肯定局部否定的,都要分辨清楚。譬如陶行知的《创造宣言》引用了歌德一句话“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有人误认为引这句话的意思说,有了勇气,便能创造。这就错了。因为作者接着说:“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的,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可见“勇气”只是能创造的条件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材料本身的含意,弄清作者引用的意图,分析引用前后各说了哪些话,这样才能根据试题的要求正确答题。高考题《铜奔马正名》第2题问:“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是”不少考生误判,就是因为对材料本身的含意和引用意图没有搞清楚。

4.注意表达技巧

论述类文章运用表达技巧主要是为说理服务的,所涉及的技巧主要是谋篇布局的技巧和修辞技巧等。鉴赏此类表达技巧,不要脱离所说之“理”作孤立分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小结:

总的来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几点。

1、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有的时候,文章的题目里也透露这作品主旨的天机。总之,文章的一些敏感部位,常常明摆着或隐含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准确的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细读试题。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根据试题仔细审准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即从内容上弄清是有关什么的选择,从选择标准上看清是选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要善于从题干中搜寻隐含的信息。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寻找阅读区间。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作品包含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间。

最终,我们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力。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3、题文对应。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为此,根据题意,从原材料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

应注意的问题

1.分清类属

论述类文本涵盖面甚广,阅读一篇具体的文章,首先要认定其类属,是历史文化类的,还是文学艺术类的、教育伦理类的,因为文章的类属不同,话题就不同。认定类属,有助于唤起回忆,调动知识储备,迅速进入文章特定的内容。

2.注意概括

论述类文章,因其基本观点鲜明,论述层次清晰,且重要句子比较醒目,这些正好是用来提高归纳能力、概括能力的有利条件。要善于利用这个条件逐步提高自己的归纳能力、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