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石鼓区现任区长:福岛核危机的中国对策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4:50:02

福岛核危机的中国对策

2011-03-21 10:33:36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跟贴 2 条 手机看新闻

福岛核危机的中国对策

多位受访者表示,中国的核事故应急能力目前可以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处理类似危机。但是如果受到美国帮助的日本仍不能有效控制核事故,中国仍应以加强本土监测和防护为主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山旭 | 北京报道

3月13日,凌晨1点,排水量1350吨的“中国海监23”号缓缓驶离青岛港。作为本次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一项基本措施,这艘中国最先进的海监船将执行“中国管辖海域开展放射性应急监测预报”任务,其监测结果将成为中国政府下一步应对举措的主要根据之一。

此刻,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也是灯火通明。这是中国核安全机构及应急体系首次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境外核安全事故---自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后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国核事故应急体系,遇到一次真正的挑战。

国际通报来了

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后,中国核应急体系中的三个最主要机构率先投入运作:设立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国家环保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设立于国家气象局的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

中国的核应急工作实行国家、地方和核电厂三级管理体系,即国务院设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核电厂所在省区市人民政府设立地方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核电厂营运单位设立应急指挥部,分别负责全国、本地区和本单位的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是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和地方核事故应急委员会。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是依托国防科学技术局建立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它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相关司局承担,这个司同时设有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核事故应急响应中心等相应机构。本刊记者在此采访时看到,各办公室内都已张贴了自3月12日开始的24小时值班表。

协调委员会的主要构成除了核事故应急办公室,还有联络组及专家组。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原主任徐玉明对《望东方周刊》说,此前中国已经建立了应对境外核事故的应急体系和机构。

如2003年投入使用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响应中心就承担核应急国际公约国家报警点、境外核事故响应等有关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根据2006年通过的《国家核应急预案》中有关“我国周边国家核事故及核动力卫星事故影响境内时的应急响应”部分,这种情况下的应急响应主要涉及辐射监测、饮水和食品控制、卫星污染碎片搜寻等,除受影响省区的应急响应外,国家级的响应按规定的职责任务分工实施。

根据《核事故辐射影响越境应急管理规定》,对境外核事故以监测及防护为主。详细的监测内容包括:空气中、地面上或者受影响海域的放射性污染水平。

海关和检验检疫机构也被紧急通知加强监测,包括:境内食品或者进口食品的放射性污染水平,来自污染区人员的放射性污染水平。

另外还包括监测来自污染区的车辆、船舶、飞行器以及其他物资的放射性污染水平,对进入境内的放射性烟羽的跟踪监测。最终,利用上述各种数据和来自境外的有关资料,对事态变化进行连续评价,预测其发展趋势。

在《国家核应急预案》中还单独表述了台湾省核事故时的应急响应。当台湾省发生核事故可能或已经对大陆造成辐射影响时,“参照本预案的有关规定和执行程序组织应急响应。”

而涉及台湾省核事故的国际通报及紧急援助的有关事宜,按中国外交部与国际原子能机构1992年12月以互换照会形式确认的谅解备忘录执行。

正是通过加入国际原子能机构《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中国可以接到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日本核电站相关情况的两次通报。此外,在福岛情况恶化后,中国外交部门也就相关情况进行了询问。

国务院会议开到晚八点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目前由18个国务院和军队的机构组成。其前身是1991年成立的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协调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拟定国家核事故应急工作政策,统一协调国务院有关部门、军队和地方政府及核电站主管机构的核事故应急工作,组织制定和实施国家核应急计划等。

在周边国家发生核事故后,首先由环境及气象部门投入监测,承担主要任务的是国家核安全局,该机构常设在国家环保部核安全司。

国家环保部环境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核事故发生时,即为环保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办公室。

与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不同,环保部及国家核安全局的核事故应急组织主要负责环保系统内的核事故应急事务,审定对核设施营运单位应急行动采取的干预措施。同时,审定向国务院、国家核应急协调委汇报事故报告和应急工作报告。

国家核安全局的主要体系是遍布全国的辐射环境监督站。在受人关注的上海,辐射环境监督站就有4个监测点。

据本刊记者了解,除启动了沿海的全部环保系统的观测点,在上海等地的监测机构的取样频率已由每周一次改为每日一次。这些采样仪每小时可采样数百至上千立方米。

15日,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爆炸,核事故升级。当天,相关机构首次以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的名义发布消息说,放射性物质经大气和海洋稀释后,不会对中国公众健康造成影响。

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竹舟对《望东方周刊》说,导致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最大原因并非地震而是海啸。因为地震虽然超出核电站的抗震级别,但没有导致特别严重的后果,随之而来的海啸却使供电和备用供电系统失效。

中国最高级别的核安全专家估计,核电站的其他辅助设施也因此受到严重破坏,这给后期的恢复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或直接导致多台机组陆续发生险情。

当天下午,国务院举行了高级别、小规模的应对会议,一直从下午延续到晚8时之后。

16日上午,专家组成员再次前往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就未来事态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会商。同时可能组建其他的专家小组加强决策咨询。

风向东吹

本刊记者了解到,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1日18时向中国的分支机构提出了核应急响应气象支持请求。

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是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委托世界气象组织建立的全球8个可承担环境紧急响应职能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当大气环境可能或已经受到核辐射、火山爆发或有害气体扩散等污染时,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负责承担污染监测、预报及产品发送等职责。

在亚洲,除中国外,还有俄罗斯、日本两个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

这些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利用模型计算核事故中可能释放的各种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传播的路径及影响,进而进行预报评估。

中国气象局的核心模型是从美国空气资源实验室引进的“污染扩散传输模式”系统。除了正向计算,它也可以在不知道污染源的情况下,根据观测数据利用反向计算,推算出污染源的实际位置和强度。

其实在日本发生地震前,国际全面禁止核试验公约组织刚刚要求全球各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联合开展一次核污染模拟演习,运用核污染扩散传输模式系统。

11日下午,在中国气象局气象科技大楼西1101办公室里,中国的气象专家对500米、1500米和3000米三个不同高度的污染物质扩散轨迹进行了模拟。大约半小时后,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网页系统上传了第一份报告。

按照轮流承担的惯例,中国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是2011年亚洲地区的牵头中心。11日19时左右,由亚洲三大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联合制作的报告,也报送给国际原子能机构,成为福岛核事故发生后,对日本以外地区影响的最权威分析。

本刊从国家气象局获悉,12日10时后,由国家气象局向国务院报送了福岛核事故在15日前不会影响中国的材料,同时抄送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

到3月15日,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已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12次监测数据,向国内各有关部门提供了10份决策服务材料。

核污染物大气扩散的核心因素是污染物的喷射高度。特别是在发生爆炸和燃烧的情况下,上升气流将污染物带入高空。因此,1500至3000米的气流方向决定了污染物的去向。

12日起,放射性污染物在中低层大气主要向东北方向扩散;至15日,高层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东南方向扩散,然后转向东北扩散。

根据3月16日早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会商确认:16日至19日,日本中北部区域在中低层大气中风向由西南风转西北风,高空主要以偏西风气流为主。

这样,日本核电站核泄漏产生的放射性污染沉降物,主要影响区域为日本本州岛的福岛核电站附近地区,及日本以东的北太平洋区域,对中国几无影响。

中国仍应以加强本土监测和防护为主

至本刊截稿时,中国应对福岛核事故的主要对策仍是加强监测。陈竹舟表示,目前福岛核电站的高水平辐射只限于核电设施场区,场外辐射非常有限。

在《国家核事故应急预案》中,核电站的“场区”是指具有确定边界、受营运单位有效控制的核设施所在区域。“场外”则指场区以外的区域。

核事故被划分为应急待命、厂房应急以及场内、场外应急。

其中,应急待命指出现可能危及核电厂安全的工况或事件的状态。厂房应急状态时,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已经或者可能即将发生,但实际的或者预期的辐射后果仅限于场区局部区域。

一旦进入场区应急状态,代表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可能扩大到整个场区,但场区边界处的辐射水平没有或者预期不会达到干预水平。宣布场区应急后,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和保护场区人员,并根据情况作好场外采取防护行动的准备。

在最为严重的场外应急状态,事故的辐射后果已经或者预期可能超越场区边界,应迅速采取行动缓解事故后果,保护场区人员和受影响的公众。

对照这种划分,在地震后4天内福岛核电站的事故状态就进入最严重的地步。

在中国,对于评价核电站事故及处理措施有一整套国家标准。它从1991年建立以来,经过数次修订和增加,已形成有数百页的书籍。

作为其中场区、场外应急部分的主要起草人,陈竹舟说,应对这类事故国际上有一些通行原则,但是会就实际情况实施不同的处理措施。

最为严重的情况下,即对核电设施彻底封闭。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即用水泥封闭了发生泄漏的厂房。而此次福岛核电站的应对措施是典型的冷却作业。但局面如果恶化,能否果断采取更为强力的措施就成为关键。

卫生部网站15日发布《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问与答》,提供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卫生部的中国疾控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承担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及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技术支持中心的任务。从2005年起,在全国陆续开始建立17个放射损伤救治基地。

除了卫生部下属机构,总后勤部卫生部也是核事故医学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根据《国家核应急“十一五”规划建议》,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防化部队的核应急技术力量,是国家核应急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位受访者表示,中国的核事故应急能力目前可以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处理类似危机。但是如果受到美国帮助的日本仍不能有效控制核事故,中国仍应以加强本土监测和防护为主。

(本文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