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南疆txt下载:高一经济生活上册知识点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19:51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神奇的货币、多变的价格、多彩的消费)http://www.360doc.com/userhome/5937930

神奇的货币:1  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其它职能:货币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充当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指除现金买卖商品外的其它支付货币的情况,交易时是价值的单方面支付)、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纸币: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5.信用工具和外汇: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汇票等。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用l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我国和世界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多变的价格:1.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影响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价格变动的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多。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品价格。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也能成为影响消费的因素。

2.消费的类型:消费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会有不同的类型。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按照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3.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含义: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的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的关系: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不同消费观念之间的激烈碰撞。我们要做理性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原则:量人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家庭消费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家庭消费]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底襟发展的。家庭消费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 此外,还受收入水平、物价水平、人口数量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增加收入。[正确的消费观]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首先家庭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水平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第三,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第四,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消费者的权利和市场交易原则:[二者的联系](1)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坚持市场交易原则,规范买卖双方的交易行为,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的行为,就是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就是坚持了市场交易原则。(2)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与市场交易原则,在内容上也有一致性。如自主选择权与自愿原则,公平交易权与公平原则,人格、民族风俗习惯尊重权与平等原则、求偿权、知情权、安全权与诚实信用原则等在内容上都是一致的。

生产和消费的辨证关系:生产和消费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真正的完成。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错误的消费方式还阻碍生产的发展。所以,不能片面的强调消费也不能片面的强调生产。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积累和消费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的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二者同时也存在不一致的一面: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两部分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积累过多,消费委缩,不利于生产发展;消费过多不利于积累,生产发展没有后劲。[处理原则]首先,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当有所增长。其次,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再次,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还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例题示范]如果用“一要吃饭,而要建设”来表达国民收入的分配,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关系?答:所谓“吃饭”就是指人民生活,“建设”就是指扩大再生产。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既要注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社会扩大再生产,即要处理好消费和积累的关系。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接上述原理)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生产与生产制度、企业与劳动者、投资理财的选择)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2)消费对生产起导向作用。3)消费为生产产生动力。4)消费为生产创造劳动力。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1.由我国的主要矛盾决定。2.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3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大力发展产力的措施: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必须通过改革。3.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提高科技水平与人口素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1)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实行这一制度的措施: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摇动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互相促进的新格局。

公司经营成败的因素: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2.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我国就业的意义:1)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2)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生产力能够不断再生产。3)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就业的形式:1)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2)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3)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我们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针对我国的就业形式采取的措施:A:国家: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经济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B:劳动者:1)树立自主择业观。2)树立竞争就业观。3)树立职业平等观。4)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存款,债券,股票的主要特点:

1.存款: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存款流动性差,收益高于活期存款,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2.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投资方式。

3债券:1)国债: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2)金融债券: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3)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股票投资有何特点?⑴股票购买后不能退回发行公司以取回资金,但可以转让,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流通买卖。⑵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⑶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债券的含义: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价格、利率和偿还等组成。

我国债券种类:政府债券(国债) 金融债券 公司债券。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发行主体:国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公司(企业);风险状态:风险最小,安全系数比政府债券低,但比公司债券高,风险较高。收益情况:利率高于银行储蓄利率,低于金融债券利率、利率高于政府债券和银行存款、收益率较高;流通性能: 流通性强、流通性较强、流通性较差。(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而筹措资金。)

股票与债券有何异同?不同点:①性质不同:债券是一种债务,限期偿还;股票是一种入股凭证。②受益权不同:债券定期收取利息,其安全性比股票大;股票取得股息和红利,经营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效益。③偿还方法不同:债券有明确的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股东的股票不能退股,只能出卖股票。相同点:二者都是有价证券,都是集资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商业保险的含义、特点、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分别是什么?1)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2)特点:保险是以"风险"为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不仅体现保障功能,还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保险主要起到保障作用。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点。3)种类:①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②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等。

(分红保险是指保户不仅可以享受一般的保险保障功能,还可以定期获得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运作后所得利润的分红。其具备"保障、投资、储蓄"三位一体的功能:不仅具有一般保险的保障功能,还保证每年有与银行利率相近的保底收益,还可参与保险公司的年度分红。)4)订立保险合同原则: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12、存款储蓄、股票、债券、保险比较表

存款储蓄 股票 债券 保险       流通性 弱 强 较强 弱

收益性 小 大 较大 具体分析    安全性 强 弱 强 较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与税收)

什么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劳分配的原因: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2)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要求。3)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按劳分配的作用: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发展,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效率、公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2.效率与公平的不一致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处理方法:1.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3.既要落实分配制度,又要提倡奉献精神。4.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2)国家预算是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3)国家决算是上一年度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本的原因。2.分配政策。⑵分配政策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它涉及到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所以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是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另一方面,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物质条件。财政收入的用途:1.经济建设支出(重点是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是占首位的财政支出)。2.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3.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4.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5.债务支出。财政的作用:1.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⑴财政收入和支出关系的三状态。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⑵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⑶财政赤字: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①在预算和决算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时,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②如果收入大于支出,节余过多,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利。相反,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这可能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因此,坚持支出收入相适应,坚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是我们要坚持的原则。)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和采用的方法手段有分别是什么?⑴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实施这一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⑵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物价上涨时,政府实施这一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

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①主体:国家;②客体:单位和个人;③目的:实现国家职能;④依据:税法;⑤凭借力量:国家政治权力;⑥实施机构:税务机关;⑦与国家财政收入的关系: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特点:1.税收具有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2.税收具有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3.税收具有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税收的强制性主要体现在:①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征税;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将会受到法律制裁。国家与具体的纳税人之间,不存在利益对等的关系。税收的固定性既是对国家的约束,也是对纳税人的约束。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了经济组织和纳税人应不应纳税、应纳什么税、纳多少税,这表明国家与纳税人的根本关系具有固定性。】⑶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①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②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税收的性质: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违税表现: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个人所得税的特征: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增值额×17﹪)分为: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增值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⑴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17%-上一环节已缴税金】

⑵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⑴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个人所得税计税方法:超额累进税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超额部分按相应等级的税率计征;比例税率:不论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⑵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关系怎样?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⑴区别: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⑵联系:当纳税人缴纳的税款由自己承担时,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不是负税人。⑶判断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

试述公民依法纳税的必要性。⑴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税收作为基础,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依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⑵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通过税收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⑶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依法纳税既是履行应尽义务,也是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正确认识财政赤字:(1)当年国家财政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就是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具体分析,不能笼统地说有害还是无害。一般来说,出现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但在一定条件下,国家通过一定的财政赤字对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实现经济增长,保持社会稳定等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2)近年来我国扩大财政赤字是我国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的体现。当前,我国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需求不旺。所以,在这一特定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一定限度的国债与财政赤字,对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问题,增加税收,保持国民经济稳定增长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的能力增强,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3)目前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一些财政赤字来建设,只要能确保资金的投向,不搞重复建设,是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这主要是因为;①现在银行储蓄存款比重较大,通过财政债券将一部分储蓄转化为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没有过量发行货币。②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工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应充裕,价格比较稳定。③目前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完全低于国际公认的警戒线。④目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不会出现供需的严重失调。

财政的作用:[内容]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财政也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大力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其次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直接影响企业生产扩大和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收入过少,会降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所以必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综合需要考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作用]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具有稳定性,可以使财政收入得到切实保证,使国家职能得到充分发挥);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是国家运用经济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国家通过税收可以了解和掌握经济运行态势,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⑴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为了尽最大可能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人类必须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⑵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有何优点?⑴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⑵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资源配置,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⑶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①市场能及时、有效地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②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规范市场秩序有何重要意义?如何规范市场秩序?1)必要性: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分别是什么?⑴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⑵市场规则的内容: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

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①自愿(违反:强买强卖、搭售);②平等;③公平(违反:缺斤短两等);④诚实守信

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信用制度?①诚实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②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③诚信缺失会直接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

如何建设诚信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①国家角度: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②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③个人角度: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1)市场不能调节的领域:国防、公安等公共物品由于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市场不能调节;枪支弹药、麻醉品等,经营者可大发其财,但公民的健康社会风气受到损害,所以,国家不能依靠市场调节。2)在市场可以调节的领域,由于市场本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使其难以发挥作用。表现:①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②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③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后果:①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⑴原因:①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有其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在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只有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才能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②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功能。⑵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⑷主要手段:①经济手段:是指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②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③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令、法规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国家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经济手段中最常用哪些经济政策?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 ⑵二者相同之处:都是经济政策,都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方式。⑶二者区别。①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预算实现的,由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实施的。②含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共同为实现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目标起作用。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总体小康水平的表现是什么?它还有哪些不足?⑴表现:①微观上,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主要特征是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换代。②宏观上,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加。具体表现为GDP总量、贸易总量、重要商品的年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⑵不足: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特征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所谓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的指标)

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有哪些?①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②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上更加富足生活。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①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②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领域发展。③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④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什么?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就在于发展。①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道路。③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④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表现是什么?它的载体是什么?⑴经济全球沦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⑵它表现为:①生产全球化;②贸易全球化;③资本全球化。⑶它的载体是跨国公司。【生产全球化:各国科技水平、国内市场规模、自然条件,资源状况不同,跨国组织生产可以使世界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贸易全球化: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当中,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多,交换范围、规模迅速扩大,国际贸易增长率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服务贸易迅速扩大。

资本全球化:资本在国际间流动速度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有哪些?它的实质是什么?利: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电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弊:它扩大了世界各国的贫富差距;它会导致风险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威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这种全球化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什么?抓住机遇、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贸领域中发挥的作用有哪些?发展中确定了哪些基本原则?作用: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议,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主要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①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②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③国际竞争更加深入地与国内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增加。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什么?经过30年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这一格局,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形势下,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是什么?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①资金;②技术;③管理;④人才;走出去:①境外投资办厂;②对外承包工程;③劳务输出;④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必要性)?第一,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突破国内市场的界限,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与其他国家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经济效益。第三,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实行对外开放,我们可以利用资本、技术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条件,解决我们的困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高一经济生活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中高一信息技术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1 高中高一历史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数学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英语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一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历史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高二生物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高三语文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经济生活》3题 高一《经济生活》教材分析 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经济生活》主观题专项训练- 高中高二物理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全 高中高二政治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全 高中高二历史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大 高中高二生物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期末测试试题习题45465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