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酒攻略视频:用弗里德曼理论解释中国通胀-邹至庄的搜狐博客-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35:51

用弗里德曼理论解释中国通胀

邹至庄 (翻译 丛玫)

许多人质疑西方经济学的原理对中国经济是否适用。而如果懂得如何运用它们,就能知道这些原理也是适用于中国的。懂得如何运用这些原理并不容易,因此,许多北美和欧洲培养出来的经济学家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能无法把他们的所学运用于中国的经济实践。

为了证明这些原理对中国的适用性,我用通货膨胀的研究作为一个例子。数量方程Mv=PY解释了价格水平P如何被流通货币M和实际产出Y影响。在这里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假设流通速度在短期内是恒定的(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教科书里已经开始教授这个公式),这个等式写成P=v(M/Y),表明决定价格水平P的最重要变量是M/Y的比例。

1985年,我在中国国家教委主办一个中国宏观经济学研讨会时,当时的政府领导人问我,1984年突然增加货币流通量(M的一个衡量标准)高达50%,这是否会导致在1985年出现通货膨胀。我使用1952年~1984年的数据,通过M/Y的变化以及过去的通货膨胀率(由于惯性或延迟效应)来解释通货膨胀(衡量P的变化),并且推出了一个方程。结果是,1985年的通货膨胀率不太可能超过9%,这个结论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原因是M在一年中的迅速变化并不会产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后果。然而,当M的增加在1984年到1989年间年复一年发生的时候,严重的通货膨胀确实在1989年发生了。这个方程自1985年首次推出后数次更新。根据我最近在2006年的研究表明,同样的方程在1978年之前和之后同样有效。用邹氏检验方法,我发现,用1952~1978年的数据推出的方程与使用1979至2004年数据推测出来的方程式一致。鉴于中国在第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而第二阶段进入市场经济,这个结果是很难能可贵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表明,这个重要的经济规则适用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

为了扩大这项研究,其中只包括一个方程,我用三个等式系统,通过过去同样变量的变化来解释M、Y和P(通货膨胀)的变化。三个变量的关系是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在上世纪60年代发现的。该理论是:当M增加与经济内部效应(如这三个等式总结的效应)无关时,其对产出Y的影响将是立竿见影的,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而对价格水平P的影响是滞后而且持久的。四年前,我试图推算这些方程,并研究了上述两个效应。在我的研究之前,弗里德曼看都没看中国的数据就告诉我,我的结果将证实他的理论,尽管在那个时候我还不能肯定这个理论适用于中国。事实证明弗里德曼是对的。

弗里德曼的理论与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2003年以来,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迅速增加,结果是几乎马上促进了产量Y的增加,但是对价格水平P的效应延迟到2006年才显现。产量迅速增加就被称为过热。除了货币M迅速增加,另一个经济过热的原因是基础建设迅速增加。当我2005年9月在中国银行演讲时,我就预测,通货膨胀即将到来。我的预测是根据弗里德曼的理论,这一理论已被证明对中国是有效的。果然,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上涨4.8%,2008年7月是6.3%,高于去年同期。

为什么货币供应量增长如此迅速,人民银行能否放慢这种增长呢?货币供应增长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是人民币被低估,导致中国有大量的贸易盈余和大量的外汇流入。大量流入的外汇又兑换成人民币。这个规模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中央银行难以控制。一旦人民币汇率在未来几年逐步上调到均衡水平,这种无法控制的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将放缓,通货膨胀率也将逐步降低。

面对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政府已将其政策由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转为刺激生产和就业,我最近在专栏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而中国比其他大多数经济大国情况要好,出口减少的消极作用没有强大到足以导致中国经济衰退的程度,它甚至可能不足以拖慢中国经济增长率低到6%~7%,因为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论述的,还有三大基本因素在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作者为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