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管厂家:不能亲临日本地震现场的人:庆幸灾难 反思生活2文化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5:00:50
凤凰网文化 > 文化时评 > 正文不能亲临日本地震现场的人:庆幸灾难 反思生活

2011年03月16日 07:3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李华芳

字号:T|T
1人参与1条评论打印转发

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即便有人看重长期,为什么也愿意“重建家园”而不是选择搬迁。大部分搬迁实际上是被强制迁移,例如国家的对口支援政策,使得灾后有部分移民被其他省市接收。自愿迁移的人暂且不论,重建家园的人留下了疑惑,为什么不愿意离开。

在研究海地案例之前,我一直没有答案。但海地教了我生动的一堂经济学课程。海地灾后有人坚持留守在危险区域,即原来自己家园所在的地方,等待援助。为什么固守家园,是因为产权保护的问题,只有你人在,才算是你的地盘。海地政府在立法和执法方面都很差,往往灾难反而被用来与民争利。因此如果灾后难民离开自己的家园,土地就可能被政府收归国有。这就是为什么大批难民天当被,地当床,一定要固守家园的重要理由。

3 静静围观

天灾激发的同情心往往会驱动普通人进行捐款或者从事志愿活动,以表达其善意。但不得不承认,好心办坏事在灾后的应急反应中尤为明显,主要是天灾发生快,很多人来不及考虑,就做出了行动,但可惜的是往往是将力气用在了错误的方向上。

如果你非要做点什么,不妨盯着赈灾款项物资有无乱用,盯着是不是有人混水摸鱼,盯着慈善公益组织有没有发挥效力,这样的围观或许更可取。

我也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有人非要做点什么呢?很多人远在天边,所以必须用捐款才能购买自己内心的安宁或者不遭受周围人的歧视,捐款数额就是这一对价。事实上,默默祷告祝福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不光是经济上的成本收益分析,也是精神上的同情共感分析。还有一些热心人,迅速变身成为了志愿者。尽管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平日的“灾后应对”训练。一腔热血不是坏事,但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好事。在灾后救援的时候,一些志愿者都愿意体现自己累死都要坚守第一线的勇气和执着。但我认为这种带病或者疲劳作战,损害自身算出于自愿,但因为自身病痛和疲劳影响救援反害了他人性命,就说不过去了。反观当时的专业救援队,分队分批合理安排人力,一队效率下降的时候,换成原本休息的二队,一队换下休息,既减少了自身的损耗,又提高了救援的效率,这个叫专业救援。中国的专业救援队也采用了这个模式。

现在日本遭灾,经验丰富的日本灾后应急系统和救援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此次唯一的变数是核泄漏的危险。又有一大批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媒体记者赶赴前线,我只希望记者们先保护和照顾好你自己,别添乱。不专业的做法,不管在哪里,都是先害别人然后把自己也搭上。(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