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卷是什么意思:“倒下”的南京梧桐,毁掉的城市名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34:58
“倒下”的南京梧桐,毁掉的城市名片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如今,对于南京市民而言,这梧桐所激起的情绪已远远不是李清照词中的“愁”字所能形容的,有愤怒,还有无奈。

3月9日,南京市太平北路40多棵梧桐树被“放倒”在地,准备迁移,为地铁3号线大行宫站让道。据政府部门统计,南京地铁3号线、10号线的建设预计将迁移1100棵行道树。其中两百多棵是梧桐,部分梧桐的树龄达到了60年。(《新京报》3月16日)

为地铁让路有没有必要“放倒”这些大树?这不仅是南京市民的疑问,也是国人的疑问。中国的很多城市越来越现代化了,现代化的标志便是大楼越来越多,广场越来越阔,地铁越来越多,而那些见证城市变迁的大树越来越少。为城市建设牺牲大树的城市并非南京独有,但对于南京这座古都而言,大树已经不单单是市民遮风庇荫的“工具”,她已经成为南京人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愫,融入了这座古都的血脉里,流淌着她的思想和情感。那郁郁葱葱、参天入地的法国梧桐更是这座城市的名片与象征。

读懂了南京梧桐对于南京的意义,你就不难理解南京市民为何要自发组织起来保护“南京梧桐”。那一条条梧桐树上的绿丝带,在无声地向城市管理者提出抗议:“南京梧桐”是南京市民的,是属于这座城市的。它们是否该为地铁上路,南京市民是有发言权的,而不能仅仅靠城市管理者拍脑袋决定。

多多少少值得肯定的是,南京市政府对市民们的不满也进行了相应的回应。日前,南京市政府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地铁3号线设计方案,竭力保护沿途梧桐和其他大树。此前公布待移植的1100棵树是上限,只减不增。”

政府部门积极回应的姿态值得肯定,但是,对于大树的“移植”你别指望有太高的存活率。不得不说,很多地方政府在进行城市建设“放倒”大树的时候,他们从来不说“砍伐”而是“移植”。“移植”表明这些大树还不会死去,只是搬家而已,城市里的绿色并不会减少。而事实上呢?2006年4月,南京为建设地铁2号线,190棵民国时期梧桐树移植到白下区园林绿化管理所和玄武区园林绿化管理所的苗圃内。但是四年前搬家到这里的83棵悬铃木,68棵已经死亡,最大一棵死亡的法国梧桐,树围280厘米,有80年树龄。“移植”大树的存活率到底有多高?政府部门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

城市建设,没有人否认修建地铁的必要性。但是,城市交通建设是不是一定要以移植大树破坏城市文化为代价?早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就曾下发《加强树木保护》的紧急通知,保护树木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中一个重要的紧迫的问题。北京这座城市里的大树无法与南京相比,但某些细节方面的处理还是值得称道的。比如,在去北京西站的莲石路南沙窝桥那里,原本是一条直路,但因为路中间有两株大槐树,所以路在那里都特意岔开了。被保护的大槐树也算不上什么珍稀古树,只是北京街头常见的槐树而已。如果你留意,还会发现路边一些有围墙的地方,如果正好有大树在那里,都不会被砍掉或者移植,而是在砌墙的时候给树留出一定的空间。

如果说法国梧桐是南京这座城市的根可能有些夸张,但在中国,确实没有哪一座城市可以把大树作为她的城市名片和文化象征。中国只有一个南京,如果南京城里的大树都没了,南京和其他城市还有区别吗?“倒下”的南京梧桐伤“心”了,伤的不仅仅是南京市民的“心”,更是这座城市的“心”。

既然如此,还是拜托城市管理者在建设城市时,对那些古树多一些敬畏之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