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司征十郎bl受污小说:亿元贪官姜人杰被判死刑传递什么信号---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8:54:23
2011年04月01日11:0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姜人杰受贿案3月31日二审公开宣判,江苏高院驳回姜人杰的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新华网南京3月31日电)
此前,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4月对姜人杰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姜人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姜人杰不服,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关于姜人杰之贪,曾经有三点是相当值得关注的:一是姜人杰之贪揭开了房地产惊人的腐败问题;二是单笔受贿创造了贪官之最,达到了8000万元;三是涉案金额上亿元,经法院审理查明,先后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0857万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
应该说,在时下职务犯罪轻刑化的趋势下,姜人杰被判处死刑还是有些让人意外,毕竟其给人的感觉就是金额特别巨大,而且此前也有亿元贪官逃过一劫,没有被处死,甚至还有比他涉案金额要多得多的官员被免死。
那么,姜人杰被判死刑传递了哪些信号呢?一是贪官不死并非定律,中央反腐败决心很大。此前,文强、曾锦春先后获死刑,其实早就佐证了此条定律,但毕竟他们都在民间民愤极大,影响极坏,而且不止是涉案金额的问题。
二是传递了整治楼市的坚强决心,而查处楼市腐败是重中之重。当前,楼市高烧不退,特别是近期一些城市的房价调控目标竟然演绎成了一场“涨价”风。而在楼市高价的背后,一直存在腐败的阴影,姜人杰是这当中最为“杰出”的代表,除了腐败成本对房价的推高,还助长官商一体的涨价推动。
三是立功、自首并非贪官们的最后救命稻草。在此次法院的认定中,关于姜人杰向办案机关检举他人涉嫌犯罪线索,被认定不构成立功。曾经有人说,现在的一些贪官为了免死,拼命在自首、立功上面下功夫,自从两高出台有关立功、自首的相关解释后,有力地打消了某些贪官们的“运作”与“手段”。
(责任编辑:张玉珂)
姜人杰
百科名片
姜人杰,前苏州市副市长,1948年12月出生,是湖北大冶人,出生于苏州原吴江县震泽镇,1974年6月入党,1964年10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2001年开始担任苏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建、交通、房产开发等13个领域,同时兼任苏州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和苏州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总指挥。2008年10月24日,因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姜人杰介绍
人物简历
姜人杰,1948年12月生,湖北大冶人,1974年6月入党,1964年10月参加工作,大专学历。1964年在吴江县庙港公社红心大队插队务农。1969年任吴江县庙港公社红卫中学教师,文化站干部,公社党委宣传干事、委员。1982  姜人杰
年入南京大学经济管理干部专修班学习,1985年毕业后任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党委书记。1987年任吴江县副县长。1990年任苏州市外经委副主任、党组成员。1992年任苏州市外事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1998年任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经委主任、党委书记、市外资委办主任、市贸促支会会长、苏州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1年2月任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经委主任、党委书记、市外资办主任、市贸促支会会长、苏州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年5月任苏州市副市长。2003年1月在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姜人杰是中共苏州市八次、九次党代会代表,中共苏州市委九届委员;苏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人生经历
1964年高中毕业后到震泽镇附近庙港公社红心大队插队务农。  姜人杰
1969年任吴江县庙港公社红卫中学教师,文化站干部,公社党委宣传干事、委员。
1982年在费孝通推荐下,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派到南京大学经济管理干部专修班学习三年。
1985年毕业后任上海缝纫机三厂吴江分厂党委书记。
1987年任吴江县副县长,分管农业。
1990年任江苏省苏州市外经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1992年任江苏省苏州市外事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
1998年任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经委主任、党委书记、市外资委办主任、市贸促支会会长、苏州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1年2月任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外经委主任、党委书记、市外资办主任、市贸促支会会长、苏州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年5月任苏州市副市长。分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交通、市政公用、邮政、电信、园林和绿化、房管、房改、房地产开发、防震抗灾、人防等13大类工作,兼任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常务副总指挥、苏州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3年1月在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4年8月7日,姜人杰被江苏省纪委双规。(在短短三年的任职期间里受贿一亿多人民币,平均每天受贿近十万元,堪称共和国之最)
2005年1月7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苏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依法罢免了人大代表资格,并被免去苏州市副市长职务。
2006年3月,经江苏省纪委指定,由南京市人民检院察对姜人杰提起公诉。
2006年6月初至9月19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四次开庭审理姜人杰受贿案。公诉人当庭指控:姜人杰在担任副市长期间,先后收受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千元的巨额贿赂。在检察院的公诉意见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无论是单笔受贿数额的8250万还是受贿总额的1.0867亿,都可堪称是建国以来受贿这一职务犯罪之最。”
编辑本段姜人杰贪污受贿及其影响
姜人杰贪污受贿
贪污8250万,新中国史上最大单笔受贿,在土地供应转轨以及城市高速发展形成的巨大权力场中,公权的过度集中及有效监督的缺位,导致了巨额寻租的发生。
单笔受贿8250万
经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查明,2001年至2004年间,姜人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四家房产公司和一家科技公司贿赂款,共计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其中,因帮助开发商在违规用地上获益,姜多次收受苏州市华业百福房地产公司总经理陈某所送的人民币2000余万元。
而另一笔高达8250万元人民币受贿金额,也是在土地置换和转让的过程中获取。仅此两笔的受贿总金额即高达1.045亿元人民币。单笔受贿金额8250万元,让这位副厅级的地方官员一下子成了中国“第一贪”。
2001年,正是中国房地产曙光初露之时,分管房产的姜人杰看中了苏州市水利局希望出卖的150多亩土地,示意时任苏州市娄葑镇开发区主任顾文斌以每亩7万元买入。
2002年下半年,根据国家有关土地“招拍挂”新政,苏州市也出台了相关土地政策,将对超过两年未开发且属于招标拍卖范围的项目用地,一律由政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顾文斌购得的那块土地正在回收之列。姜人杰得知后,赶在土地回收前,协助顾办下了土地证。拿到土地证后,顾文斌一面向准备收回土地的苏州工业园区索赔,另一面,又以港商的名义向当时的市委主要领导反映问题,要求对其“度假村”用地作出补偿。不久后,市政府提出了土地置换的处理意见。顾在办好土地置换手续后,迅速将90%的土地使用权高价转让出去,净赚1.9亿元。2003年底,按利润平分的承诺,顾文斌将其中的8250万元送给了姜人杰。当初1000余万元买入的土地,通过置换、拍卖、转让一系列违规操作之后,转眼即获利1.9亿元。
“秘密就在于改变了土地使用性质。”苏州市房地产协会会长邱元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介绍,一方面过期未开发的划拨土地将被收回,另一方面新批项目用地开始进行招拍挂。而姜人杰正是利用回收土地的机会,通过改变土地性质实现低买高卖的,“加上暗箱操作,暴利惊人”。据业内人士透露,2002年前后,园区附近的工业土地每亩只有十几万元,但住宅用地的地价已达到每亩200万至300万元。“顾文斌通过置换获得的土地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边上,加上紧邻金鸡湖和独墅湖,房地产升值空间巨大。”娄葑镇镇村办一位负责人说。顾文斌曾担任娄葑镇开发区的主任,认识姜人杰后,便辞职开办了一家鼎立物产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房地产开发。
作案手法“新颖”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04年间,姜人杰利用职务便利,先后收受苏州鼎立物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某、苏州市华业百福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某、苏州易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某、苏州天熹房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某某、苏州市友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凌某某贿赂款,共计人民币1.0867亿元、港币5万元、美元4000元。
此案由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交由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成立专案组,经过缜密细致审查,于2006年3月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对被告人姜人杰提起公诉。近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姜人杰犯挪用公款罪、受贿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一审判决后,姜人杰提出了上诉。
2008年10月24日,被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姜人杰不服,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011年3月31日,姜人杰受贿案二审公开宣判,江苏高院驳回姜人杰的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社会影响
“必须用制度遏制权力寻租。在现实情况下,仅靠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是行不通的。  姜人杰
”姜人杰出事之前,苏州市曾经是中国防腐先进经验的典范。“在人均GDP已突破5700美元、充满人文气息的苏州,20多年来未出现领导腐败问题。”2003年11月,苏州市曾自豪地向媒体宣传这一“百官共廉”的可喜现象,并称已建立了体系防腐。然而,这一套防腐体系没能遏制住姜人杰。
姜人杰不仅集城建、交通、房地产开发等13个领域的公共权力于一身,甚至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在姜人杰事发后,城建、交通、市政公用等部门的一些官员纷纷被“找去谈话”,或被撤换。“20多年来没有出现腐败问题,并不代表没有腐败。”当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直言,“关键是制度的问题,一个社会仅靠文化与良心,是很难维系整体和谐的,特别是在权力没有受到足够制约的情况下,腐败终将难免,现在不出现,以后也会出现。”
“拥有权力的人,一旦私欲膨胀,就会把手中的公共权力为己所用,这个时候腐败就发生了。”中国检察学会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蒋德海在接受《法制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应对行政官员实行权力制衡,用制度促进和维护廉政,扩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范围,才是建立防腐体系的根本。“必须用制度遏制权力寻租。在现实情况下,仅靠领导干部的道德自律是行不通的。”
针对姜人杰、刘志华、雷渊利等一批贪官权力寻租的腐败现象,蒋德海教授认为,这些官员权力过于集中,应适当分权,必须实行权力制衡。他称,对于主管城建工程、房地产开发等权力部门的官员,应当按照“开关程序”,设置地位相等的审查机构或官员,对其形成权力制约。“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扩大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监督,让人民监督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权力制衡和监督机制是根本,建立良好的防范制度,让贪官没有腐败的空间和机会。”蒋德海说。
“腐败的产生,一方面缘于权力过于集中,但更大层面上是因为监督机制的缺失。领导周围的人掌握着大量信息,但他们没有权力去监督自己的领导。而像中纪委,虽然有足够权力,但常常因为掌握的信息不够而没有办法实现这种监督。”行政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表示。
编辑本段受贿过亿二审被判死刑
江苏省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受贿案于2011年3月31日二审公开宣判,江苏高院驳回姜人杰上诉,维持原判,并依法报请最高院核准。
此前,南京市中院于2008年4月对姜人杰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姜人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姜不服,向江苏省高院提出上诉。
江苏省高院经审理查明,2001年上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间,上诉人姜人杰利用担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分管城建等工作的职务便利,帮助他人进行土地所有权置换、介绍工程业务等,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非法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10857万元、港元5万元、美元4000元。
江苏省高院认为,一审法院所作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应予维持。[1]
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儿子:姜荑,1979年出生,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系2001届毕业生。2002年10月,姜荑的“福海拍卖行”开业。到2004年4月姜家父子案发,在短短一年多里几乎垄断了苏州市的拍卖业。有资料证实,福海拍卖行的业务总量为8个多亿,纯利润就达4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