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效应1解析豆瓣:记者调查:北京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什么样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6:17
2011年03月17日 16:32:39  来源: 北京晚报 应急避难所 标识少意识弱

  此示意图来自北京市规划委员会2009年颁布的北京中心城地震及应急避难场所(室外)规划纲要。去年在房山区新增三处:房山体育场、长阳镇组团公园、阎村镇文化体育广场。

  日本震后,55万名日本民众主要聚集在学校等场所避难,中国网民对此感慨不已。我们不禁问,北京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哪?什么样子?

  据北京日报2010年11月26日报道,目前全市9个区县有32处应急避难场所,只能容纳156.6万人。市规划委调研显示,这远远未达标。昨天,本报记者走访了几处市区里的应急避难场所,发现它们绝大多数身处闹市区的公园内。虽然就在自己身边,但很多市民却对这些特殊意义场所不甚了解。

  应急避险系统,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应该加强一些宣传。

  朝阳公园

  标识很多 发现不易

  朝阳公园是本市较大的应急避难场所之一,而且拥有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应急停机坪。昨天,记者来到朝阳公园,想亲身寻找体验一下这些应急避难设施。由于朝阳公园面积很大,园门就有十多个,所以记者事先打电话询问,到应急避难场所应该进哪个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应急避难设施大都分布在北园,所以进北门近一些,那边基本都是空旷的草地,比较集中的标识大概有9处,但是比较分散,需要自己去找。

  记者由北门进园,但是走了十多分钟也没有找到一个应急避难的标志,问了几个每天来这里散步的老人,他们告诉记者,在万人草坪附近似乎见过一些指示牌,上面有“应急”的字样。记者又走了十多分钟,终于看到了工作人员所说的6个指示标志集中插在一起的牌子,上面有“应急指挥”、“应急供电”、“应急供水”、“应急停机坪”、“应急棚宿区”、“应急厕所”的字样。按照指示牌的方向,记者走到一片空旷的草地,这里就是“万人草坪”,但记者问了几个在这里跑步、放风筝的游人,他们均表示不知道这里是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围着万人草坪转了一圈,仔细搜寻,发现周边一共有8个出入口,都标着数字,应该是应急疏散时用的,在草坪里记者还发现了一个很不显眼的小标识牌,是一个水杯接水的标志,这下面应该是应急的自来水管线。这片应急棚宿区很宽阔,远离高大树木和建筑,附近还有不少配电箱,中心广场有广播和探照灯,设施相当齐全,在灾难袭来时应该能安置不少人。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还提到,草坪下面还隐藏着应急简易厕所,有200个坑位,平时盖着盖板,但因为没有标识,记者没找到厕所的确切位置。

  在北园继续寻找了两个多小时,记者没有发现其他的应急指示标志,在西门附近,有游客告诉记者,一片宽阔的草坪中有个漂亮的泰国亭子,那一片就是应急停机坪,但记者没找到指示牌,西门口的工作人员证实了停机坪就在那个位置。他还告诉记者,公园北门区和东门区的两处房屋,现在是公园的日常管理用房,在紧急时刻能迅速“变身”为应急指挥中心。此外,除了记者找到的这些,园里还有应急卫生防疫区、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监控及应急广播系统等。“整个北区都是应急避难场所,面积有120多万平方米。”难怪寻找不易,由此记者想到,一旦灾难发生,如果没有专人指挥引导,居民们怎样才能自己找到这些应急避难设施呢?皇城根遗址公园

  “标志牌能否再多点儿”

  清晨8点左右,当记者来到平安大街与北河沿大街交叉路口时,远远看到,阳光倾洒在一段厚重的青砖红墙上,上面闪耀着“皇城根遗址公园”7个大字。这7个大字无声地记录着这方土地过去的历史,也昭示着它现在的功能。在这段红墙旁边,竖着一块豆绿色的指示牌,上书“应急避难场所”几个字,让人知道这个公园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当有地震等灾害发生时,这里可以暂避一时。

  据了解,皇城根遗址公园是2001年9月建成并免费开放的。记者从公园北口沿中心小径一路南行,水泥板和碎石铺成的路面两旁,种着玉兰、银杏、国槐、元宝枫等各种树木,虽然还没有到枝叶葱绿时,但还是能让人感觉到,宁静与喧闹仅仅是一树之隔。高大的树木之间,丁香、腊梅、花石榴等各类灌木点缀其间,一簇簇嫩黄的迎春花已笑口迎人,与它们相伴的是一群群晨练的老人,以及一些行色匆匆的过客。

  在此晨练的老人告诉记者,他们都知道这里是“避难场所”,公园的两边都竖着牌子呢。另外,他们认为,这里也适合做“避难场所”。经历过1976年地震的苏师傅解释说:“你看,皇城根遗址公园的东西两边,分别为东皇城根北街、南街和北河沿大街,隔过这两条街,两边的建筑都很低,基本都是平房和三四层楼的房屋,视野开阔、地势空旷,要是地震了,可以在这里搭防震棚。”

  相对于这些老人,一些过路的年轻人却不知道这里是“避难场所”,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们都很茫然,而且也不太关注。不过,也有人向记者表示:“应该把‘避难场所’的牌子竖得更多一些,并标明利用方式。”

  万寿公园

  “具体怎么用,也没人教”

  万寿公园地处原宣武区白纸坊东街,属于市中心的人口稠密区,附近居民区、学校、医院林立,面积4.7公顷。

  万寿公园正门就立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标牌,而且公园内几乎每一个路口,都有应急避难标牌。应急“指挥”、“医疗救护”、“供电”、“物资供应”、“停机坪”、“棚宿区”、“供水”一应俱全。顺着这些指示牌,都能够找到相对应的设备。

  有些应急设备还进行了精巧的设计。比如饮水台,就设计成了中国象棋棋子的模样。万寿公园还设有应急避险指挥中心,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应急避难系统因为建成较早,设备齐全,还承担着原宣武区应急避险教育基地的功用。

  万寿公园里最引人注目的应急设备,是一套非电网(太阳能)独立供电系统,可以通过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里。据了解,按北京日均日照时间4小时计算,这套系统蓄电后,可以连续三个阴雨天正常工作。

  不过,这里的“知名度”似乎没有想象中高。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在公园里散步的老人,他们对这里的应急避险系统,多是一知半解。“这里标识很多,我们也听说了,但具体怎么用,也没人教给我们”。

  在公园外,记者采访路人时发现,如果进过万寿公园,便知道这里是应急场所,如果没进去过,则完全不知这里的功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应急医疗设施旁是鸟棚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北京市于2003年建立的第一个减震防灾避难场所,也是中国首个应急避难场所。占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可容纳23万人。3月15日,记者来到公园位于健德桥的入口处,一抬头就看到门口竖立着一块“紧急避难场所”的蓝色白字的标志牌,十分醒目。由于公园左侧临近马路,右侧建筑较少,场地显得比较开阔。进入公园,右侧路边就有应急厕所、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救护、应急供水等6个指示牌分指不同的方向。

  记者在公园走了几圈,找到多个应急棚宿区、应急供水点、监控点以及应急厕所的具体位置,却唯独没有看到应急医疗救护所在的具体位置,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一块标有救护十字图案的立杆,但是发现周围的建筑已作他用,或作鸟棚、或作乒乓球室……公园一共被分为7个区域,每个区域入口都配有应急避难场所示意图,图中清楚标识出各个紧急功能设施的所在位置,确保应急避险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到相应的区域。

  公园游客多数知道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紧急避难场所。但记者发现由于公园地方较大,而方向指示牌较少,仅凭一两个指示牌的提示并不能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

  丰宣公园

  “有水?那还真不清楚”

  丰宣公园在西南二环菜户营桥的东北角。紧靠着城市主干道,这里车水马龙,公园与护城河之间的一条小路,停满了车。

  就在这条小路中段,一座公共厕所南侧,竖立着“应急避难场所”的绿色标牌。顺着标牌指示的方向,记者在公厕北侧,找到了三个小标牌。从画面上猜测,应该是“召集”、“供电”、“医疗”的意思。

  据一名公园管理人员介绍,他们只知道这里是应急避难场所,却不知道应急设备在哪,而且同样不了解那三个小标牌的含义。“听说应急设备都埋在地下”,公园管理人员表示,他们的工作职责在于公园维护,与应急设备无关。采访中了解到,附近居民也不知道这里的应急避难场所是什么意思。“也没有听谁宣传过呀?有水?那还真不清楚。”

  马甸公园

  厕所不好找

  位于北三环马甸立交桥以北、京昌高速公路以西的马甸公园占地约8.6公顷,可容纳1.4万人。此外,它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应急避难场所。周围高楼林立,居民住宅楼多。一进公园,就看到各种应急设施的指示牌安插在各处,应急指挥、应急棚宿区、应急医疗、供电、供水以及应急厕所等指示一应俱全。公园一共有6个入口,东、西两入口是公园的大门,门口醒目地竖立着蓝色标志牌“紧急避难场所”,而其他小门则没有。供电、供水应急设施也很容易找到,但是应急医疗、厕所则没有找到具体位置。记者随访了一些游客,基本表示没注意这是应急避难场所。(记者 张鹏 李海霞 实习记者孙毅 实习生舒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