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汁炸鸡翅图片:教育教学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21:11

 

目      录

 

现代教学观………………………………………………2

现代教师观………………………………………………7

现代学生观………………………………………………15

现代教育评价观…………………………………………21

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病”………………………………26

多元智能理论……………………………………………28

创造教育理论……………………………………………31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36

 


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支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决定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态度和方法。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化是现代教学观现代教学观要求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着眼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即着眼于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下面本节对现代教学观念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教学以及教学观含义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的基本实践活动。教学观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对象等基本问题的认识。教师从这一认识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并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对象采取的态度。因此,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不同的教学行为必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表现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首先,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的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成为教学的中心和惟一任务。教师忽视从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了应付考试,忽视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其次,教师直观主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单一的,课堂成为讲堂。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学生活动的反馈,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扮演了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再次,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消化知识的时间,从而占据了学生课上的自主学习时间,“以练代讲”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上述保守、片面的教学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方式,是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更与未来社会的发展相悖。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观的革命,树立现代教学观。

二、现代教学观基本主张

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其结果,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不利于现代新人的成长。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想法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改革。下面对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主张进行简要的阐述。

1、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教育功能的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即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教学的基本价值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学的基本作用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既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这方面。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江苏南通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1)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确定的对方为前提。只强调某一方,取消或忽视另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

首先,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全面负责。

其次,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多边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开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主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你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来看待。要认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具有生命的人。

(2)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①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这些虽然也是必需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代教学论把教学的注意点转向了学生内在的变化上。

②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训练,达到发展智能的结果。

③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合一”的观点越来越为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人际合作关系”,认为“在今天,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单一的讲授法难以胜任。学生智力和技能地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④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素质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3.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情景,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有“灌输”一词。而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科学愈来愈呈现出高度分化由高度综合的格局,人们的智能急剧增长,环境恶化,只是陈旧、更新等问题都扑面而来。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它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学生的创造性属于创造性学习一样,是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为了在行动上与新情况相协调的一种读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模型和情景描述等方法技巧,来考虑趋势,制定计划,评估目前决策的未来后果。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造性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抽出大量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


现代教师观

教师观即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特点、责任、教师的角色以及科学履行职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等方面的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本节旨在通过对现代教师观的论述,使教师了解现代教师职责和特点,明确现代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和要求,提高教师的现代意识,是教师树立正确的现代教师观,实现教师角色的准确定位。提高教师的素质,以便全面的履行教师的职责,作一位符合新世纪素质要求的教师。

一、关于教师

教师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把在社会实线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传递给下一代,由此产生学校。同时也就产生了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他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他人思想品德形成的人,都可以称作“教师”。狭义的教师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即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法》中指的教师以及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是指狭义的教师。教师的职业既古老又年轻,即平凡又崇高。

1.教师的作用

(1)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传递和传播人类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桥梁作用。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劳动得以传播的。没有教师,人类积聚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就难以传递,新一代的教育和培养就无法进行,社会自然也就难以延续和发展。而且,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师的这种作用就会更加突出。②培养人良好的思想、塑造人高尚的品德。教师又不仅要向受教育者传递和传播人类所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应当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他们的品德,这是自古以来教师同时肩负着的两项重任。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第-,教师是代表社会要求的施教者:第二,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第三,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肯定教师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相辅相成。教育的过程的客观规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的、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2.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

教师既然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社会地位自然应该是崇高的。在我国,一直存在着尊师的优良传统,古人有“天地君亲师”之说,把教师教师的地位同天地君亲并列。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宫宦阶层。“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影响也不小。“官本位”的传统根深蒂固,很多人历来以官位或权限的大小来看待其个人的社会地位.因而教师这种无官无权的职业自然很难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十分低下。

我国解放后,教师劳动受到了应有的尊重,教师地位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科学知识和知识分子(包括教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政治地位,改善了教师的生活待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教师必将成为让人羡慕和受人尊敬的职业。

二、现代教师观念的基本内容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传统有关教师的研究主要考察教师的行为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学业的,主要集中于研究教师的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下面试图论述现代教师的使命、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以及现代教师应具有的素质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旨在为我国教师观念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并以此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师资培训。

1.现代教师的使命

(1)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要走在学生的前面,要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学生,首先要有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善于发现时代需求并积极采取行动的教师。努力学习,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例如,当代中国教师大部分都是善于命令,不善于商量;善于管住,不善于引导帮助;善于课内讲授,不善于组织活动。并且重投入轻产出,重质量轻效率,重接受轻发现,重知识轻性格.重模仿轻独创。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2)担起“重塑中国人”的重担,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

民族素质。“重塑中国人”是21世纪对中国教育的呼唤,是现代中国人心中的呐喊,是承认落后不甘落后的宣言。努力学习,扬长避短,在学习中超越,在学习中创新,这是中国人惟一的选择。教师的担子就更重了,教师不仅要更新自己,更要更新学生,不仅要重塑自己,更要重塑学生。所谓重塑,主要是指打破过去的陈规陋习,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用明天的需求来呼唤人、要求人和培养人,以适应当今时代的四大趋势,并以促进这四大趋势的发展为目的,重新设计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勇于创新.并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教学风格。

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教育理论的繁荣.最终都依赖于广大教师的教育创新。如果全国的教师都用一样的教材、一样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我国的教育理论就不能繁荣,亿万禀性不同、水平不同的学生的充分发展就不能实现,提高民族素质的努力就会在僵死的教条与模式中流于形式。所以说,要完成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素质的历史使命,每一位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只要是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就要大胆地创,大胆地试,不要迷信任何权威与模式。要知道,真正的最优教学方法,只存在于教师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每个教师、每个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2.现代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劳动的产品也是人,它所要处理的矛盾,也大都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作为教育人这一特定条件下的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与体力劳动和其他脑力劳动相比,有其自身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由教师劳动的目的、劳动的对象和劳动的手段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目的是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的新人。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具有多边性、发展性和很大的可塑性,而且各自具有独特的个性。教师劳动的手段也很特殊,可以说教师劳动的全部力量都构成了教育因素,都成了教师教育好学生的手段。

从现代教师的劳动任务、劳动对象、工作的方法手段以及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来看,我们认为现代教师劳动的特点具体地说有以下几点:

(1)复杂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影响的多样性决定的。

从教师的劳动对象来说,学生是有道德、有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既要面对全体学生施教,又必须注意因材施教;从教育的任务来说,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以及对学生进行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的任务;从教育的影响说,影响到学生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不仅有来自学校各方面的因素,而且也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协调好这诸多影响和学生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

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是因为要做好一个好的教师,其工作是艰巨的和繁重的。但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出无数有用的人才。无论是领袖,还是将军,无论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作家,或者是普普通通的劳动者,在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时候,都要受到教师的教诲和影响,是教师用心血培育了他们。所以,教师的劳动虽然复杂艰苦,但充满了骄傲,也充满了自豪,这也是被赋予“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之一称号的原因所在。

(2)创造性。

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中心和基础。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具有思想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千差万别。而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其原因主要就是在于此。因此,作为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就必须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的创造性的设计和实施教育学生的方针和策略,并科学的预见其结果。教师既要按照统一的目标来培养学生,又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所以教师在劳功的过程中充满了创造,有时甚至在不自觉中进行着创造性教育的实践。我们说教师的劳动绝不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劳动.而是-种创造性的劳动。

(3)示范性。

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依靠学识才能,而且也包括自己的心理品质、言行风范、治学态度、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这就是说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不仅要言传,更重要的是身教。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表率性和示范性。由于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过程,而学生的模仿性特别强。教师的言行、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意志品质,在学生面前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使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榜样力的品学和教师的德才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一个乐于而且善于为人师表的教师,不仅应当加强自己在学识才能方面的修养,而且还必须加强自己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修养,

(4)长期性。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管仲说过:“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际,莫如树人这说明培养人的劳动是要经过相当长的周期的,有赖于教师群体长期的共同努力。不仅从人的整体发展看,教师劳动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即使从某-个具体、局部的身心特点的发展变化看,某一缺点的克服等,都需要教师付出长期的大量的劳动。这也是教师劳动艰巨之所在。也正是由于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才要求教师的活动不仅要从当前的社会需要出发,而且还应该从劳动结束时的社会需要考虑。因此,我们说教师的劳动总是指向未来的。

(5)前瞻性。

教育具有的前瞻性。有人说“教育学就是未来学”.这不仅是教育者的现代语言,也是教育家的现代思想。社会进步已经使我们看到,教育将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教师正是这-任务的承担者。可以说,今天的教育事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决定着明天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面貌。所以,作为现代教师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要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学习国内外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思想,不断的更新教育思想,把思想从课本、课堂和学校的围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要具有创造意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批判精神;要有市场意识,必须使自己的工作适应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有民主和科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助精神与自制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高瞻远瞩,才能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青少年奔向新世纪。

3、现代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世界上最好的系统是引向成功的”。决定教育系统优劣的正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所以,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教师的态度,教师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教师要满足社会发展与盲人的需要,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

(1)正确的教育理念

现代教师应该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教师对教育工作的本质、责任以及特点要有深刻的理解。要认识到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希望的重要事业,从而形成对事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这种正确理念的支持下,教师在工作中才能做到以素质教育为本。把发展人的智力、开发人的个性放在首位;才能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实现由“工匠型”教师向“专业型”教师的转变;才能淡薄功利,全心全意地把知识、智慧、爱心全部奉献给学生。

(2)良好的职业形象

每个社会职业都有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教师的职业形象是他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时,在学校以及在社会中承担的职业作用和表现。由于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劳动者与劳动工具的统一,教师的自身形象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与内在的感染性。首先源于他做人的楷模。教师的仪表、教风、言谈举止和良好习惯,都是教师良好素质的外化,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素质的动力。叶圣陶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教师要热爱祖国,;教师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要具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感,对学生要有博大无私、深沉久远的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教师要有良好的文明修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只有这种良好的形象、规范的行为,才能对学生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与形成。

(3)多元的知识结构

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计划的一个特点,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目防等教育。学科教学的整体化,是21世纪教学工作的发展趋势。在多学科同一个学生施教的过程中,要求各科教师有互相配合的意识,应善于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些都要求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必须更多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现代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而且要成为研究者,因此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教育哲理的形成、管理策略、教育教学活动设计、方法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充分发挥出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

(4)多向的教育交往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与学生、其他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中的教育力量进行多向的教育协调与交往。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必须具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首先是对学生。教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就离不开与学生的沟通,必须建立“教师向学生学”、“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教师必须克服以学科为中心的个体工作意识,与其他教师相互合作,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还要建立与家长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会有关机构中的人员的协作关系,这些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

(5)完善的能力结构

教育是超前的事业,现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完善的能力结构。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搜集资料、查找资料以及对资料的筛选、摘录与综述的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教学实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同时教师还要具有科研能力。教师要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来进行研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使教师工作更具有创造性和内在的能力。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涵。其他一些如批判鉴别的能力、社会调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等也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

(6)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对一名教师来说更加重要。它不仅是教师自身健康生活的需要,而且在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或心理障碍常常和某些教师不健康心理的影响有着直接关系,为此,教师在学生中间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心上的成就;其次,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始终要将收获的喜悦送给学生;再有,教师要有宽容的心理、要能够容忍学生的无知,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在育人过程中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与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的多样性。同时,教师素质有着特定的社会规定性,是个动态的概念。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师的素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充实,不断具有新的内涵。

4、现代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精神

从教师专业性质和专业化过程的特点来看,现代教师应当具有的专业精神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敬业乐业精神

敬业是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发自内心的崇敬。任何一个做教师的人,应当首先对教师专业有清晰而独特的了解和认识,怀有强烈的尊严感。方能建立起坚定的专业信念,也才能对社会的各种评价做出正确的、理性的判断。

敬业还需乐业。乐业就是教师对自己有正确认识的前提下,对专业工作表现得从容自在、心甘情愿、毫不勉强。一个人一旦投入教师专业,就须不为物欲左右,不为名利所动,做到淡泊明志,清高有为,由敬业乐业而获得人生之乐。

(2)勤学进取精神

教师是教育者,同时也应当是学习者。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文化的化身,也才能担当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新知识、新观念、新理论不断涌现,教师几乎每天都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只有不断勤奋前进,把学习当做自己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否则,如果学生对教师在知识方面产生怀疑,那么师生之间赖以建立多种关系的基础就会消失,这时候,教师也就不成其为教师了。

(3)开拓创新精神

“教育即创造”,这是人们公认的原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千变万化,学生个性干差万别,时代发展对人的要求又日新月异。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期望和需要的人才,绝不是靠按照某种程式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而是要靠高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的专业工作,不允许教师墨守成规,也不允许教师一味地凭借个人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借鉴,勇于开拓,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完善,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4)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工作是非常细致、艰巨和复杂的,教师所付出的劳动,是任何量化的手段和指标所无法衡量的。这必然要求教师对教育工作保持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的表现,就是教师尽可能淡化功利思想,不斤斤计较物质享受,不迷恋于世俗浮华,不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切以育人为上,全心全意,把知识、智慧、爱心、时间乃至生命奉献给每一个学生。

(5)负责、参与精神

教师的角色职能决定了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负责精神和参与精神。负责精神的内涵:一是教师要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对每个工作环节一丝不苟,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认真负责,尤其是对差生,更要加倍爱护,不可随意淘汰放弃;二是教师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关心国家发展,捍卫民族文化,主张社会正义,力辟歪理邪说。这种负责精神又必然要求教师具有积极的参与精神,即参与学生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前者易被教师认识和强调,而后者则常被教师所忽视。有研究表明,一般教师对了解社会现象、关心社会发展、解决社会问题、改善大众生活习惯等,并无多大兴趣;有许多教师恪守清高,通常不愿参与社会是非,也尽量避免外界干扰,保持中立,被称为社会的“陌生人”,角色较为孤立。这也是社会大众不了解或不理解教师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质上,教师是全体国民中的知识群体和文化精英。在一个时代中,教师是时代的前驱;在一个社会里,教师是社会的导师。因而教师又素有“国师”和“全民之师”的称号。教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社会生活关心参与,对社会现象评论批判,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会构成一种潜在的、巨大的、动态的社会变革力量。尤其是现代学校的社会功能日趋增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也更加频繁,这种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


现代学生观

教育活动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实践。学生观即人们对学生的基本认识和根本态度,是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目的、方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们正处在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学生观,其中不少是陈旧的,不符合教学现代化要求的。为了迎接2l世纪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公民,需要认真研究学生观的问题,努力确立现代学生观也只有在正确的学生观的指导下,找准教育与知识经济的结合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潜能。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如何看待学生的身心发展问题,是学生观的重要内容。

涉及对学生天性和潜能的估计,也涉及对学生身心变化过程的认识识。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对教育目的的确定以及教育行为的选择都有直接的导向作用。

1.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教育为封建专制特权服务,在封建君主眼中,学生是他们驯服的奴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学生则成了资本家的后备机器和赚钱工具。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知识的容器,学校教育普遍流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扭曲为人与机器的关系。因此,出现了教育领域里见物不见人的怪现象。校园,一个本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成了一个无视生命存在的物质空间。

历史发展到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个有着良知与人性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再加重学生的书包重量和近视程度,没有理由再剥夺学生的欢乐和志趣,没有理由不把学生从学习机器考试工具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没有理由不归复学生应有的生存自由和正常的生命角色。应该看到,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为丰富斑斓,生命成长最为迅速、最为重要的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说学校应该是一个直面生命换发学生生命活力的神圣殿堂,学校教育是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服务,提高学生生命价值的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学生生命成长中的重要支柱、学校教育的主导者--老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传递给学生以人的情感和生命的脉动。把自己的生命与心血溶入学生学校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角落,使之富于生机,充满希望。

学生是人,是富于生命意义的人。这是一种最基本质朴素观,也是第一位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人来看待,还给其作为活生生的人应有的时间和空间,真正赋予学生“人”的涵义,这是历史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标志,更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深切呼唤。

现今应该如何看待学生的天性呢?从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看,不论人们是坚持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最后都能通过一定的教育措施促使学生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区别主要在于各自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重点不同。性善论注重主体的自觉和内在力量的挖掘,性恶论注重外在规范的约束和行为矫正。当前,我们国家一些人坚持的是性恶论,不少家长和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性恶论角度来看待学生,认为学生天性是破坏性的、和教育要求对立的,不严厉管教就难以成人。于是,在教育上,多采取强制、管制、灌输、矫正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以期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品质。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着各种心理的和伦理的缺陷,也和时代的主体精神相违背。因而,必须反对性恶论,提倡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应树立一种乐观的人性观,善意地评估学生的天性和行为表现,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也就是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2.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人们经常用僵化的眼光而不是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这是历史上和现实中都客观存在的问题,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与教育的价值追求,要求人们摈弃僵化观点,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和对待学生,包含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有关生理学、心理学、哲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表明:人的身心发展,既是自然的客观过程。又是社会历史文化过程,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遗传、环境和教育是决定个人身心发展的基本要素,各种因素作为个体发展的条件,通过个体的活动而发挥作用。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又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可变性。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地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学生(尤其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的身心发展,不仅服从这些规律,而且最典型地体现出人身心发展的特征与规律。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客观地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客观上要求人们应努力学习、领会有关人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关于学生的发展潜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历来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往往从学生的现实表现推断学生没有出息,没有潜力。不少人坚持僵化的潜能观,认为学生的智能水平是先天决定的,教育对此是无能为力的。其实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这已为科学研究所证实。裂脑研究、左右脑功能的研究、潜意识的研究,都为此提供了科学证据。而国内外关于智力开发的探索,则为此提供了大量的事实经验。不论是国外学者波诺(E·d·Bono)的横向思维训练、费厄斯坦的工具性强化训练,还是国内学者吴天敏的动脑筋练习、林祟德的思维开发教育,都得出了人脑通过专门训练,智力水平可以明显提高的结论。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在教育实践中,有不少探索,正是基于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学习成功的潜能的信念,取得了全面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良好效果。如布卢姆的掌握学习、卢扎洛夫的暗示教学、阿莫纳什维利等的“合作教育学”、国内的成功教育,等。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把学生作为发展的人来认识的重要要求。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对学生求全责备。这是和发展观点相对立的。其实作为发展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而十全十美则是不符合实际的。发展作为一个进步的过程总是与克服原有的不足和解决原有的矛盾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缺陷、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来对待。就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坚持用发展观点认识学生的重要要求。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从人性的角度,它要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发展;从个体身心方面,即包括个体活动的生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也包括个体心理调节机制的变化;从个体和社会的关系,还应该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技能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展;从发展的目的来看,除了为社会服务,为个人谋生之外,同时还要特别关注自身的不断完善;因而就学生的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基本素质要素的每一个方面都获得一定的发展(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以一个人特点为基础的独创性的发展,更关注的是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的个性,以及这两者的高度统一。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在历史上和现实中,人们要么把学生视为没有思想和感受的白板,要么视为和成人没有什么区别的小大人。这些忽视学生独特性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成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因此,在对学生的认识上,应确立学生是独特的人这一基本命题。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命题,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看法:

第一,学生是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学生仅仅作为受教育的对象或学习者来对待,忽视学生身心的整体性,这是不恰当的。其实,学生并不是单纯的抽象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正如合作教育学所指出的:“儿童每天来到学校,并不是以纯粹的学生(致力于学习的人)的面貌出现的,不,他们是以形形色色的个性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一个儿童来到学校的时候,除了怀有获得知识的愿望外,还带来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在教育活动中,作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学生,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说,学习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或技能训练,而是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选择、意志努力、喜怒哀乐等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全面参与。如果不从人的整体性上来理解和对待学生,那么,教育措施就容易脱离学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要把学生作为完整的人来对待,就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作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人的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内在资源,也是教育努力的重要目标、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的独特性和教育的统一性如何协调?对此,既有片面强调教育统一要求的,又有单纯强调学生独特性和兴趣的,但这都不是令人满意的答案。不过,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人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小大人,认为他们能够认同、仿效成人的思想和行为,并基于这种认识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评价。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由于受影视信息广泛传播的影响,现在的学生视野开阔,思想开放,讲究情趣,重视表现,对外界事物反映迅速而敏感,追求新意和时髦。在某种意义上说,现在的学生已走在时代的前列,比许多成人更具时代气息。再用上一代的观念和行为来约束学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摈弃传统的小大人观念,承认并正视现代学生的群体特征,认真研究现代学生的特点,采取积极引导措施,教育者才能有效地和学生沟通,得到他们的认同和配合,从而达到教育和影响他们的目的。

简言之,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的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学生群体同样具有内在的独特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们应立足于这一事实,在思想上真正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从而培养出具有独立个性的新人。

三、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关于学生是否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这在教学论上是研究得比较多的,争论也比较激烈。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是教学认识活动主体的命题日益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教师主体对学生客体的教育与改造,只是学生发展的外部条件和外因,学生的主体活动才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内因。当前,人们在观念上并不一概地反对学生是主体,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却往往不把学生作为真正主体来对待。因而,如何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问题,需要进-步探索。为此,笔者结合当前的实际提出几点看法。

第一,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里既揭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又说明了学习活动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做广义的认识和理解。它既包括各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科能力和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学习,也包括各学科知识之外的人文和科学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做人和做事方面知识的学习,既包括知识、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学习,也包括态度、品质、行为等方面的学习:既包括习得和强化的-面,又包括矫正和消除的一面;既包括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也包括解决问题式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既包括上述各个方面和各种形式的学习,也包括这些学习过程和学习机制的学习。学生作为这样一些学习活动的主体,他要加工学习对象,改造学习对象,占有学习对象,以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实现主体客体化。

第二,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学生作为各种学习活动的发起者、行动者、作用者,其前提是他首先要有一定的主体性,这是他作为主体的基本条件。事实上,随着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增强,他自身就有一种自尊自信和追求真理的自觉性,在许多活动中表现出渴望独立,渴望自主选择,渴望自裁判断。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表现为学习意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接受、探索、训练、创新等具体行为。在不同的任务中,在不同的条件下,主体性表现的形式也各有差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第三,教在于建构学生主体。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就其程度而言比较低,就其范围而言比较狭窄。尤其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相对于教师主体来说,诸多方面的力量都显得十分微弱。因此教师的主体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努力提高学生主体性水平,使其由片面到全面,由强到弱,使其学生课题主体化,在这里,要充分注意到主体的另一面,诸如受动性、适应性、手段性,它虽然总是在阻碍、抑制、影响着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的有效发挥,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和积极意义。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人的主体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自主性与适应性、自为性与手段性的辩证统一。

第四,应进一步探索学生主体活动问题。学生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性的典型表现,也是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有关研究认为,教学中学生主体活动主要有4种类型:学生主体外部活动、学生主体内部活动、学生主体外部活动的内化和学生主体内部活动的外化。那么,在其他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活动又有哪些类型?各种主体活动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又如何有效建构这些主体活动?这些问题涉及在具体教育活动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原理和策略,需要深入探讨。

四、学生是责权主体

从法律、伦理角度看,在现代社会,学生在教育系统中既享有一定的法律权利并承担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是一个法律上的责权主体。同时,也承担一定的伦理责任和享受特定的伦理权利,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把学生作为责权主体来对待,是现代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教育民主的重要标志。

把学生视为责权主体,必然面临一个如何处理学生权利与学校职责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另一方面,学校负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必然要对学生权利有所制约。如何既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同时又能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担负起学校教育人、塑造人的责任,是教育管理上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这一矛盾的实质是学生权利的自由与限制的问题。在处理学生权利自由和限制问题上,常常有两种对立的作法:一种作法是强调学生的权利自由,这在欧美一些国家较多地存在。它的基本思想是,学生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切要体现学生权利至上,这也可称为学生权利管理上的自由主义。另一种作法是强调学校对学生管理的重要性,把有效的管理放在第一位,这在东方国家体现得较明显。这种作法对于学校教育的有效运作有积极意义,但也容易造成种种侵犯学生权利的问题,表现出对学生权利尊重和保护不够的缺陷。这种作法可以称为权力主义。其实,不论是自由主义还是权力主义,都没有找到自由和限制的合理界限。在我们国家,在处理学生权利的自由和限制问题上,基本上是权力主义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是从有利于学校管理的有效运作出发来处理学生权利问题的,对学生的各种权利,如财产权、交往权、隐私权等,没有明确的意识和保护、尊重的措施,这是有一定缺陷的。在忽视学生权利的同时,我们的学校管理还有一种保姆主义现象。所谓保姆主义,指的是学校对学生担负着无限多的责任,包括许多不必要的责任。社会上有种观念认为:学生入学以后的所有问题都和学校有关系,学校要对学生的所有问题负有责任。这对学校是一种沉重的压力,也使学生缺乏一种责任意识。保姆主义是学校的管理权限不明确的重要表现。权力主义和保姆主义,一个赋予学校无限的权利,一个赋予学校无限的责任,两者都没有处理好学生的权利自由与限制的关系。我们认为,过分自由和过分限制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学校工作的有效进行。因此,应在自由和限制之间寻求一种基本平衡。为此,需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要区分学生的个人行为和教育行为。对个人行为,学校不必过问,严格讲也无权管理。对教育行为,学校负有组织、管理的责任,并应按照有关的伦理原则如公正、民主、人道精神来处理。学生的教育行为的自由,应以不妨碍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活动的开展为限度。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行为的限制,以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全体学生的权利享有为界限。

第二,要区分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权利享受与责任承担问题。学生年龄越大,则自由享受权利的能力越大,承担行为责任的能力也越大。学校对学生权利的限制,应同学生享受权利的能力和承担行为责任的能力挂钩。学生年龄越小,学校负有的管理责任越大,对学生权利的限制也越大;学生年龄越大,学校负有的管理责任越有限,对学生权利的限制也越有限。

视学生为责权主体的观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关系的基本前提。强化这一观念,是时代的要求,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现代教育评价观

为了使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就必须在完全把握教育评价的真正内涵的同时,还要赋予其现实意义,即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评价观。树立现代教育评价观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化、全球化和人本化的特点应运而生的,它可以在现代教育的实施、运作过程中对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进行恰当的督导和监督,以便提高和增强我们的教育质量意识和教育的效益观念,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尽快的发展和进步。

一、教育评价概述

1.教育评价的概念

评价是指评价者依据一定的或客观的尺度,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被评价的事物的价值高低的判断,包括对事物的质与量做出的描述和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它是各行各业普遍运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是被评价事物的外部形象、内涵、容量以及功效在评价者的头脑中形成的主观价值判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并进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评价基本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2、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主要有五个功能:

(1)诊断功能。

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通常是在教育过程开始前表现出来的。为了保证教育过程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或其他评价者往往在

教育过程开始之前就对教育过程进行诊断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或修改教育计划、方案、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教学手段和技术等。

(2)反馈调节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是运用反馈原理,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教育结果和教育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育活动,确保教育活动取得预定结果。正如泰勒所指出的,教育目标与教育计划的制定和修改,教育的评价过程是不断循环着的,教育评价会使教育者不断修改其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而教育目标的修改又会反过来使教育评价发生相应的变化,二者互为循环,互相促进。

(3)鉴定总结功能。

在某一教育过程结束之际,通常要对这一教育过程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教育结果作出总结,进行价值判断。也可以说是对这一教育过程工作的得失和达到的水平作出鉴定。通过比较,区分和评定等级,为确定、筛选和分类指导、管理服务。

(4)科学管理功能。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没有教育评价的教育管理是不健全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有助于加强对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各级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加强管理效果和管理的科学性。

(5)激励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能够对被评价者起到激励督促作用,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激发学习或工作的动机,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工作、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最终保证教育过程顺利有效地进行。同时,还可以引导被评价对象按评价活动的体现、提倡的方向发展,对整个教育工作起到定向指导的作用。

二、现代教育评价观的基本主张

1.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体系:强调价值研究的基础性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教育整体的优化和协调发展。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评价的思想基础,对教育评价起着决定作用。

在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体系构建过程中,多角度的价值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评价的思想体系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科学的基础上,转变旧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以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取向,这是教育评价发展的积极趋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2.现代教育评价的目标体系:突出发展的动态性

目标是根据某种需要规定的行为目的,它是人们争取达到的某种预想结果的规格状态。目标体系是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教育的目标体系是衡量教育工作成效的依据与标准。在我国,总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评价方案中目标体系应相同。在具体的评价方案中,构建评价目标体系时,在反映总目标精神本质的前提下,要反映评价对象的特点,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反映人们认识的进步的成果,这就要求构建评价的目标体系应有动态性。

3.现代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超越单因性的整体性

现在我们理解的素质教育是内涵扩大了的素质教育,它不仅贯穿于基础教育,还贯穿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不仅贯穿于学校教育,还贯穿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而评价对象范围大大地拓展了,不仅要评价学校工作,还要评价政府抓素质教育工作的情况;不仅要评价学生,而且要评价教师、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甚至学生家长。就是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总之,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由对象的单元性、因素性向对象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方向转化,从而保证教育的整体优化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4.现代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体系:强调模式选择对条件的依存性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相对应,也存在着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指标--量化”模式,一种是“观察--理解”模式。对于这两种评价的方法论体系,当前教育界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和关注,这说明两种体系各有其优点,亦各有其局限性。

实证评价方法体系优点是:(1)准确高效,它可以用严密的数学方法精确地分析资料,同时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对评价对象进行准确的描述;(2)广泛的适应性,它有较固定的评价程序和步骤,对评价人员培训也要求不高,易于推广实行;(3)可移植性强,实证化的评价方法有较强的通用性,一次性的评价结论可以推广到同类的评价对象上去;(4)说服力强,实证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多为数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实证化评价体系缺点是:(1)重结果,轻过程;(2)忽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3)易造成评价信息的失真;(4)缺乏灵活性。

人文化评价方法的优点是:(1)重视过程评价;(2)强调评价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3)方法灵活,针对性强;(4)重视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人文化评价方法的缺点是:(1)总体效益较低;(2)主观性强;(3)对评价者个体依赖性较大;(4)易受干扰。

从两种方法论体系的比较来看,实证化评价方法论体系和人文化评价方法论体系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相应地,两种评价的方法模式也各有长短,两种模式各有自己不同的适应范围。在具体评价方案中,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评价对象的条件。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两种方法论体系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彼此在对方中吸取合理的成分。

5.现代教育评价功能的拓展: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性

在传统教育中,考试与评价是一种选拔手段,强调的是评价的分等功能,其目的是鉴别、选择适宜于更高一阶段学习的人。评价的分等功能的强化,使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变得更加困难,在淘汰、挑选的过程中,“学习困难学生”一再失败,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无法激励自己,从而进一步使他们失去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教育评价要改变其单一的分等功能,而应强化其发展性功能。

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和根本要义,既不在于鉴别和选择,也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警戒,而在于检查教育目标的达成水平,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过程,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为了帮助学生,促进其发展;它不是着眼于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弱化评价的分等功能,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是素质教育评价功能拓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评价功能的拓展有利于学校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利于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6.现代教育评价的主体构成:主张广泛的参与性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教育者是评价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评价的客体。在素质教育评价中,评价主体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既包括教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构,也包括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责任者,在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从多方面把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学校领导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管理者,理所当然地要对学校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做出及时评价,以调整教育措施或对策。教育行政机构应该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调控、监督,也需要参与教育评价。学生家长自觉与不自觉在评价自己的子女,家长作为评价主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这种观念的确立,反映了人们认识上

的新发展。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消除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提高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评价,内化教师(或其他评价者)的评价标准,促使他们主动地发现自己,主动地发展自己;学生参与评价发展了他们的评价能力,使之在未来社会中能不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对他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7.现代教育评价结果的显示:突破封闭的开放性

评价发挥作用的方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信息,如果评价结果未向被评价者开放,评价就不能对被评价者起着调节、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结果不仅要向被评价者开放,有的还需向上级组织开放。这为上级组织发挥调控、监督职能和改进工作提供信息资源。评价结果,有的还应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引导社会投资、消费的重要信息。评价结果的显示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结果的显示应该为信息接收者理解和愿意接收,这是评价结果显示的开放性的又一层涵义。我们说,鼓励性评语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这种评价结果有一个开放的态度,愿意接受这种评价。

三、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实现向现代教育评价观的转变

1.教育评价功能的转变--从选择到发展

我国从科举时代以来存在着一千多年的应试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使统治者得以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官员(人才),少数人就够了。它把广大的劳动人民拒之于教育的门外。所以说那时的教育评价强调了一种选择性功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培养2l世纪的人才,它需要有一支千百万具有一定素质且有专长的劳动大军,而不是少数的“英才”,这样素质教育中教育评价的功能由选拔性转向发展性功能,使它成为促使绝大多数学习者得到充分发展,具有现代社会职业所必需的品德、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社会里,教育评价的选拔性功能仍不能一下子抹煞。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一定标准选出一部分适合于接受某种教育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是完全必要的,以往的考试和教育测验,以及现在的招生、招工考试,都是应用教育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进行人才选拔的。择优,既可以保证人才的质量水平,又可以激励广大青年奋发向上。我们强调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是就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言的,并不排斥在一个教育阶段结束时所进行的选择性的教育评价。

2.教育评价目的转变--从分等到改善

由于教育的竞争性和教育评价的选拔性,在人们观念中,考查的结果与教师的判断已变成一种划分等级的制度。它被用来区分好、中、差三等学生。这样,好的学生有可能高傲自大,沾沾自喜,不求上进。差的学生灰心丧气,甘败下风。这种评价给学生心理上、情感上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现代的素质教育是承认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的教育。所以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评价不能只是用来分等,更主要的是用它来改进教与学,实现教育评价的目的由“分等到改善”的转变。

3.教育评价机制的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布卢姆从教学过程需要的角度出发,把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大类。我们过去的教学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即以总结一个段落的教育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评价(如学期,学年等)。现在我们除了抓好终结性评价外,还应抓好形成性评价(即在工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评价),它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完全可控、可调的状态之中。所以,布卢姆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作恒温器与寒暑表。寒暑表可能是十分精确的,然而除了记录

或显示室温之外,它对室温起不了任何作用,对比之下,恒温器根据与既定标准温度的关系来记录室温,其后随即制定各种改正程序(即打开或关闭火炉或空调机)。直到室温达到既定的标准温度为止。因此,寒暑表只能提供信息,而恒温器却能提供反馈与各种改正方法,直到室温达到所需要的温度为止,所以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成为促进学习的积极有力手段。

4.教育评价范围、方法的转变--从一张试卷定终身到全面考评

过去教育评价的手段是考试。它主要是通过口试或笔试来判断教育效果,检查受试者的知识和能力、由于口试和笔试的命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教学指导思想的倾向,多考查主科(语文、数学等)忽视副科。多考查知识,忽视能力。多考查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使学校形成了只重视智育的畸型教育,现代意义下的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开放型、创造型,所以单靠一张试卷,几道题片面地考查学生的文化成绩是不行的。必须按国家教育方针,教学目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通过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实行考试方法、考试内容的科学转化。


课堂教学中的“常见病”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值得

我们教师经常思考。探索和研究的永恒课题。在我国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及其新理念的贯彻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观念或课改新理念与课堂教学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整合不够而影响教学实效的一些现象仍然存在。“满堂。哄堂。冷堂、拖堂”是中学课堂教学的“常见病”。

一是“满堂”现象。

就是通常说的“满堂灌”。它反映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错位。其实,检验课堂教学实效的依据不是我们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学生得到了多少,得到了多少对他今后发展有价值的东西。教材的知识都是在前人思考和积累的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结晶,如政治课中的货币、价值、价值规律、物质与意识、矛盾。国体等。这些对于中学生来讲其抽象性不言而喻。大多数学生要在讲完后再经过一定盼思考才能掌握,有的还要通过补讲或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领悟。因此,课堂要留点时间给学生看书、思考、提问、归纳、训练和巩固,这就要求老师要精讲。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哪些不讲,要因生而异,因教而异,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要做到恰到好处,融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体,集普遍性与特殊性于一堂,主体与主导和谐相长,点化和领悟交互生辉,则有很高的技巧,值得我们在备课中深入研究。课堂留点时间给学生,便于教师面向全体,培优补差,发现学生思维的障碍和创新的火花。

二是“哄堂”现象。

这反映的是我们老师的教学风格和能力。常见的“哄堂”现象有:

其一,频繁提问,同一回答。有的教师每讲完一个问题后便问‘“是不是”,“对不对”。有些问题无疑而问,有些问题浅显易答,有些问题空而难答,有些问题深而难答,而学生齐声回答的都是一个声音:“是”或“不是”,“对”或“不对”。久而久之,人云亦云,习以为常。实际上很多问题不是用一两个字能回答的,有些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学生日后思考。可见,这种教学习惯或行为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多向思维、创新能力乃至其他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其二,随意提问,齐声异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意提问,似问非问,没有明确的提问对象,学生回答不一,造成“哄堂”现象。因此,课堂提问,要求学生回答的,必须是指名或鼓励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回答;不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只是为下一教学环节设下的悬念),稍加停顿,学生思考不回答,使课堂环境动静有序。

其三,罗列问题,分组讨论。讨论教学法是泪前课堂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方法。它有利于檄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讨论中积极思考问题。相互启发。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但组织不严、诱导和调控不恰当,也会引起“哄堂”现象。此外,“哄堂”现象还表现为课堂学生说话声此起彼伏,难以平静。现在很多学校班大人多,有些老师不能调控课堂局面,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小声讲,还不时发出嗡嗡声和阵阵响声,这既反映班风的问题,同时,也反映老师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学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三是“冷堂”现象。

“冷堂”现象反映了课堂:教学中主导和主体之间不能产生联动或互动的:僵持状态。“冷堂”现象的主要表现有:

其一,媒体堆积,喧宾夺主。学生在多种媒体的变化中难得思考或思考极少,这实际上是一种“冷堂”现象。因为,“心动”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基本目标。现代化教学技术及其设备进入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主要媒体或手段,给学生以清新。自然。直观。生动的形象,再现社会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真实,提高了教学质量,改变了教学模式。但有些课例围绕教学内容频繁地转换媒体,或展示案例、图象过多,真可谓知识信息量大。为了一堂课,老师在课前花了大量的时间,可学生却如走马观花,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因为众多鲜活的画面扑面而来,喧宾夺主,学生应接不暇,来不及记忆。思考和归纳,淡化了知识的基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其问题不在于媒体本身,而是运用媒体失度。

其二,有问无答,尴尬两难。在教学过程中,恰当的提问是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常见有效形式。但提问过深过难,学生无法思考,无法回答,尽管教师反复暗示也启而难发,课堂长时间的沉寂,师生处于尴尬两难状态。偶尔,个别学生冒出来回答,也是似是而非,或离题太远,最后只有老师自问自答。老师责怪学生太笨,学生也自愧无能,自信心也日渐消失。此外,教师提问的语言表述不清或指向不明,学生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冷堂”。设问要依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学生的思维水平循序渐进,表述要具体通俗明了,提问才不会过深过难或晦涩难懂。较深或较难的问题,需要老师作必要的知识和思维的铺垫或结合典型实例导引,化深为浅,化难为易。

四是“拖堂”现象。

它反映的是备课不足、课堂教学计划性不强或内容讲解详略失当。教学课程表是师生共同严格遵守的教学规程和作息制度,反映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课间休息十分钟,有助于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如果经常拖堂势必直接影响下一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拖堂很反感,这多少也会影响老师的形象。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它有教师探索的无穷空间和奥秘;它又是一门艺术,因为它能给予学生美的画卷和享受。“四堂”现象只是这个科学和艺术殿堂里的小小阴影,抹去这个阴影,才能深入探索课堂教学的真谛。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于1983年出版了《智力的结构》一书,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具有七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而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这一理论提出后在美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已经成为许多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创造了智力测验,用来测量人的智力的高低。1921年,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又提出了“智商”的概念,智商即智力商数,它是用数值来表示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概念。智商的公式是:智商(1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所谓智力年龄,是指一个人在做智力测试中所能达到的水平。特尔曼还提出了通过智商测验了解儿童智力水平的一套方法,从而建立了“智商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成功取决于智商的高低。从此,智商理论风行一时,人们已习惯于用智商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高低,进而推断他的成就大小。在大批心理学家致力于研究人的智力的同时,也有一些心理学家则从智力之外的因素,来探讨其在人们成功之中的作用。1935年,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之外一切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智力因素都是直接影响和制约智力因素发展的意向性因素。但是,这一理论提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1957年11月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震动了全美国,引起了全社会的反思。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却是落后的,两国科技人员不同的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经过十年的讨论,美国决定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创立《零点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弋德曼主持。《零点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在学校中加强艺术教育,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从这以后的20多年间,美国对该项目投入上亿美元,参与研究的科学家、教育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100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人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20年的跟踪对比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就是这个项目在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

加德纳在研究中首先重新考察了大量的、迄今没有相对联系的资料,即关于神童的研究、关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关于有特殊技能而心智不健全者的研究、关于正常儿童的研究、关于正常成人的研究、关于不同领域的专家以及各种不同文化中个体的研究。通过对这些研究的分析整理,他提出了自己对智力的独特理论观点。为多元智能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石。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之后的十多年间加德纳又不断发表文章,深化他的这个理论,特别是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这个“一体两面”的“个人能力”上,进一步指出:前者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别人的行事动机与方法,以及如何与别人合作;后者与前者相似,但对象是自己,亦即对自己能有准确的认知,并依据这一认知来解决人生的问题。这些都是促使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质。可以说,多元智能理论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和人才类型的新要求的产物。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内容

1.加德纳关于智力的观点

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加德纳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基于这一定义,加德纳又着重论述了他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他认为: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地存在着的、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七种智力构成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结构。这七种智力分别是:

(1)语言智力。(2)音乐智力。(3)逻辑数学智力。(4)空间智力。(5)身体一运动智力。(6)自我认识智力。(7)人际关系智力。

2.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涵义

(1)每-个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2)智力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3)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4)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度地看待智力问题的方法。

三、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看问题方法,给我们很多启示。

首先,使我们转变旧的观念。以传统的智力观念为基础的应试教育,强调统一要求、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进度、统一考试,将教育的目标日益社会化与僵化,完全抹杀了人类个性与差异。升学科目的成绩,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尺度。多少学生因为一门功课甚至一分之差,被摈弃与重点学校之外,更有多少学生为了追求应试学科的高分而挤占了几乎所有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样的应试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智能结构往往上一不健全的,一旦走上社会,往往表现为高分低能,尽管书面解题能力较强,但自己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创造性。而多元智能理论提供了一种更完备的智能,使人们在教育目标上展现出更广阔的视野。既然人有七种智能,而每类智能有并非均衡发展、齐头并进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任务就在于如何创设活动情景,提供表现机会,主动发现每个孩子潜能和不足,创造条件,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鼓励尖子人才脱颖而出。加德纳认为,应该设法摆脱测验的束缚,试着去看看另外一种更自然的信息,那就是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发展那些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来说是很重要的技能。虽然人类至少有七种智能,但它们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很多时候都是以群体方式运作的。一个人也可能在任何智能上都没有特殊天赋,但经由多种能力的组合或整合,经过自己的顽强努力,还是可以在某个角色上有突出的表现。

其次,提高教育的适应性。既然我们的教育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求知的渴望、上进的心向,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要求与进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究竟是从课程本位出发,让我们的学生去适应一成不变、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还是让我们的教育从学生主体出发,去主动适应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殊需要。这是传统教学观与主体教学观的根本区别。要使教学具有适应性,就必须时时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了解他已经学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这样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对每个孩子的潜能与不足进行诊断,在此基础上制定个别教育计划,结合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来制订学习目标和有针对性的措施,然后根据目标达成度来进行个别评价和修订计划。这也是特殊教育的核心所在。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每个人展现出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发现的机会。人人有潜能,个个可成才,关键是要教育适应,教学得法。且不说大多数人会同时不同程度地拥有七种智能,一个人即使其余几种智能均不行,但只要拥有其中一种智能,竭尽全力把它发扬光大,也同样可以体现人生的价值,为社会作出了不起的贡献。人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人的潜能又远远未曾挖尽。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困境或面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一筹莫展的时候,只要变换一个角度,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便会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


创造教育理论

创造教育思想虽然自古有之,但明确提出创造教育并具体、系统地实施却是在20世纪的30、40年代。创造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具有创造潜能,这种潜能如果发挥得好,那么,就能促进经济、科技、社会乃至人类的全面进步,所以教育就要努力挖掘人的这种创造潜能,培养人的创造思维,研究创造规律,传授创造技法。创造教育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一、创造教育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力研究应该说始于20世纪20年代。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美国教育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索创造力与智力之间的关系。1938年,美国的奥斯本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边缘创建了一门系统的新科学-创造学,提出了世界上第一种造技法-“头脑风暴法”。1941年他发表了世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创造思维的专著《思考的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制定了创造力的量表。接着心理学家托兰斯又提出创造力的特征与表现。德国心理学家韦特默专门对创造思维进行了研究。如果说,这一时期人们着重研究了有关创造力的理论的话,可以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和教学论专家赞科夫则从1957年至1977年通过长达20年的教育实验研究,使创造教育趋向了系统化。赞科夫提出了教育应发展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基本上确定了创造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学校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过程与方法方面,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提出了把培养学生的智力作为目标、把知识传授作为手段、把充实学生的崇高的精神生活作为特殊任务,并使三者有机协调与结合起来的过程与方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进入了“教育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结论。他们把创造力当作日本兴亡的关键。1982年,日本成立了创造学会和创造开发研究所。在创造教育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创造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除此以外,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把提高国民素质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国家最优先发展的课题”。

我国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对创造力及创造教育的研究较晚。20世纪初,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张伯菩就提出,中国教育之两大需要:一为发达学生的自尊心,一为加强学生之遵从纪律心。他创办的南开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这些创新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焙增生辉,切中时弊。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可称是我国创造教育实践的开创者。他的许多教育著作都有着丰富的创造教育的思想。如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应完成“人格”、发展“能力”,而不能“造成一种特殊器具”;“教育是要个性与群性平均发达的”;“教育是进步的,总是后胜于前”。特别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体现了他的创造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他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也处处体现了创造的精神。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为中国的创造教育大声疾呼,并进行了创造教育的实践。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原因,以及科技落后和创造理论研究的缺乏,中国的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造。解放后,由于“左”倾思想及僵化的教育体制,教育事业受到政治的频繁冲击,弘扬人的个性的创造教育没有得到提倡和研究。值得指出的是,毛泽东同志的“开门办学”等一系列方针,也体现了创造教育的思想,在工厂、农村,也曾倡导过技术革新、科学种田,但由于“左”倾思想的影响,违反科学规律,忽视创造教育理论研究,因而创造的社会风尚未能形成,创造教育也没有真正开展起来。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是中国科技、教育、文化欣欣向荣的时期,也是改革时代,开始致力于创造力开创造教育大发展的时期。自7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翻译介绍国外的创造学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创造实践进行了创造的心理机制、创造的本质、创造性的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为创造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80年代初,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大批留学生到了国外,通过与国外大学生的对比,人们发现中国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能力,这暴露出中国高等教育的许多弊端。在这期间,国内大批创造教育的专著和论文陆续发表,同时许多大学采取各种形式开展了创造教育的实践。1985年10月,“中国发明协会”成立,对推动创造成果交流、群众性发明活动的开展、社会创造风气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90年代,存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动下,我国大部分学校开展了文化素质教育,这为创造教育打下了基础。总而言之,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研究经历了很长时期。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创造力和创造教育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创造教育理论的内容

1、创造力及创造力的特性

迄今为止,对创造力所下的定义不少于百种,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专家们给予创造力的定义各不相同,这与创造力本身的多元性、复杂性是密切相关的。尽管如此,这些定义也有其共同的核心。正如海纳特博士所说:“我们一般把创造力理解为某种能力、力量和才能,用综合的、并非十分精确的概念来说就是:直觉、想象、灵感、富于想象力、发明天赋、独创性或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幻想力。”在这里,我们暂且给创造力下一个定义:创造力,即创造能力,也可称为创造才能。它是人所具有的、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和发展起来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而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中创造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创造力包含三方面内容:产生新的想法、做出新的产品以及创造性的意志、品质和毅力。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与霍夫纳尔把创造性分析为六个主要成分:

(1)对问题的敏感度,即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的能力。

(2)流畅性,即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情境能顺利指出多种反应或答案。

(3)灵活性,即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具有灵活改变定向的能力,能自由发挥联想。

(4)独创性,即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表现为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和成就。

(5)再确定性,即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和机制的能力。

(6)洞察力,即能够通过事物表面现象,认清其含义、特性或多样性的能力,进行意义变换的能力。

我们通常把最能代表创造性思维特点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称为创造力的三个品质。流畅性包括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和表现流畅性。创造能力强的人,心智活动流畅,能在较短时间流出大量的观念。灵活性由两方面组成,一是思维不受习惯、思维定势的制约,常改变思维方向,打破种种局限。二是思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应变能力,能够根据情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思维方向,敏锐地抓住新的信息。独创性是创造力的本质特征,是对事物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产生新的非凡的思想的能力。创造力应该是独辟路径、避免雷同的。

2、创造教育的内涵

何谓创造教育?总的来说,凡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精神、增长创造的才干、训练创造性思维、激发创造热情、开展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造教育,也就是开发每一个人或每一个学生的创造力的教育。一般说来,创造教育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创造环境。创造性的教育环境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通畅的信息环境。优良的信息环境包括现代的图书情报系统和实验设备系统,它使从事创造的人们能及时、便利地检索、查阅、获取最新、最丰富的信息,包括合理、流畅的信息共享,它使创造者获得最高层次的信息刺激,还包括及时、广泛地学术交流和纵横交织的网络联接;民主的人际环境。营建一个允许民主讨论、自由探索、自由辩论和反批评的人际环境和学术环境对激励人们的创

(2)创造性师资。教师是创造教育的实施者。创造性师资的条件是本人拥有创造力并懂得创造教育的规律,能够热情洋溢、坚持不懈地把创造教育贯彻下去。这是创造教育能否正常进行的主导因素。

(3)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创造潜能,他们是创造教育的对象,创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习惯、树立学生的创造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以创造为己任的创造性学生。

(4)创造教育实施体制。创造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考试制度的改革、教育目标的转化、教育观念的变迁、各个学科的渗透、课外活动的开展、创造型师资的培育等,是一个实践过程,而非纯粹的理论探讨,所以实施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是创造教育得以开展并坚持下去的保证。

创造教育要完成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使学生时时保持好奇心,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对流行的传统观念和现成的结论持分析和批判的态度,培养学生对周围敏锐细微的观察力,养成勤于观察、乐于观察和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刨根问底、富于想象、大胆设想的品质;培养学生抓住机遇、捕捉灵感的观念和思维的灵敏性、流畅性;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大胆实践。

(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使学生从小就不怕犯错误,不盲从权威,树立经得起失败、曲折、打击的勇气,有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使他们充分认识发明创造活动的巨大价值和意义,这种价值的实现与艰苦性是成正比的。只有勇猛向前的人,才能摘取创造的果实。

(3)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两个半脑的协调发展。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两个半脑是有分工的,左脑掌管语言与逻辑思维,而右脑则自有其独立的、非语言的思维序列。创造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促进大脑两个半球的和谐发展,培养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展性思维、集合性思维以及灵感性思维等,尤其是开发人的右脑的创造性功能,促进创造性思维的综合发展。

(4)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合理的人才。通过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积累和选择知识,形成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百科知识、各学科的知识比例匀称合理的优越的T型知识结构,为不断地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造教育并非一个单一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是有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实现的,如开设创造思维课、学科中渗透、课外科技活动等。创造教育尤其强调在学科中渗透,以造成成全面的创造观念。

三、创造教育理论的评价

创造教育首先是一种更新观念的教育。创造教育的实施,往往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能获得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例如,创造教育遵循平等性、探索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等原则。以平等性原则而言,创造教育主张参与教育的各有关方面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等地位,不应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支配或控制关系。这类平等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从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宗旨来看,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开发程度既是这一教育体系的最终成果,又是其评价标准;从创造过程的特点来看,受教育者又是创造者,在创造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受教育者是创造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在创造教育中虽然起主导作用,但只能通过引导和指导来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力,不可包办代替。二是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创造力的第一种基本性质是普遍性,即人人都有创造力。受教育者创造力素质的先天性差异既不明显,又不重要。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来看,受教育者不应从小就被人为地分出优劣,把受教育者划分到重点或非重点学校学习是不公平的。

创造教育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全方位教育,包括课内创造教育、课外创造教育和社会创造教育三大领域。一般说来,以第二课堂、课余创造发明竞赛、创造成果展览、创造力培训、业余创造发明学校等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创造教育,因为并不直接“打乱”现行的教学秩序,在现阶段较容易被接受。课内创造教育应该成为创造教育的主战场。它必须结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即知识体系的传授来进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一门课程就是一个以任课教师为中心、以学科教材为边界的封闭系统。学生往往被禁锢中,难以相互交流。这样就大大削弱了环境中的信息刺激,不利于开展创造性思维。实践证明,推行创造教育的教师应该在改变授课方式、组织课内活动、调整课外作业、改革考核制度等方面下功夫。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采取同一课程的教师交叉教学,或老师挂牌亮相、学生自由选课等方法。创造教育中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仅具有新颖性,而且体现了科学性。仅以考核为例,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和课程以单人书面闻卷考试作为主要甚至惟一的考核手段。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能力可以分解为147项指标,而书面闭卷考试只能衡量其中的89项,包括创造力组成因素在内的一些重要指标是无法用书面试卷考查出来的。因此,创造教育提倡逐步增加口试、开卷、集体答卷等考试形式,也可在书面考试中采用创造力补偿或加分的方法,弥补其不足或缺陷。总之,作为一种崭新的综合性教育系统,创造教育虽然不是独立的教育层次或教育类型,但它应该并可能通过各种渠道向现行的各级各类教育渗透,覆盖社会教育的各个领域和一切层面。创造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最终日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出各自合格人才的基础上,促使他们进一步成长为创造型人才。

创造教育理论是迎接时代挑战的需要。在向2l世纪过渡的最后年代,各个国家、各种力量之间的竞争变得格外激烈。国际间竞争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和物质水平,其集中表现是综合国力。然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创造型人才的竞争。因为跨世纪人才应该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鲜明的时代特征,包括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才能赶上和超过对手,立于不败之地。从国内形势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的情况不断涌现,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一切都要求教育事业迅速造就一大批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来。这样才能保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由此可见,人才创造力特征已经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正如江泽民主席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传统的“死教育”只让儿童死读书本,而“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和生活现实、社会现实紧密相联。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儿童做人。教育要培养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做人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内在的兴趣、学习的方法、人生的技能。

教育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儿童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陈鹤琴认为,爱美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环境的创设要自然化、艺术化。

让儿童在“做中学”。“活教育”主张解放儿童的身心,“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都应该让他自己做。”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死教书”的方法,冲破幼儿园这一狭小的天地,让孩子到自然和社会中去学习。

课程内容要相互关联。儿童的认知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课程的编排要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方便孩子的记忆和理解。

富于弹性的课程。儿童生活环境不同,课程的设置也不能强求一致,要适应各地自然、社会等实际情况而有所区别。

强调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幼儿园和家庭一样,都是幼儿教育的场所。幼儿园要与家庭密切联系,注重“家园合作”。

探索、创造、想像、合作:孩子从奥尔夫音乐中收获到的

这是个“奇怪”的音乐课堂,老师不再端坐在钢琴凳上,孩子们跳舞、唱歌、表演他们自己作品,用他们充满活力的感官琢磨着一件物品、一种声音、一丝念头所带来的新奇的体验。这里每一个人都投身其中,每一个人都成为创造的见证人。

人本化:人类声带成熟期在7~9岁,6岁以前,唱不准是正常的。6岁前的孩子声带很嫩,非要他一板一眼地唱,有可能会把声带唱坏;而这个时候孩子的大肌肉最灵活,听觉最灵敏,不让他动,不让他听,整天只让他唱,就等于压着他的长,拽着他的短。

即兴:传统教学比较多是老师教给孩子,而在奥尔夫音乐课堂,孩子们在互动,分小组去创造、去表演。

综合:奥尔夫音乐的特点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综合的艺术。

了解蒙台梭利,了解蒙氏教育精髓

“蒙班”在国内的幼儿园中渐渐多了起来。除了那套独特的玩教具,除了混龄编班,“蒙班”还有哪些特色?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年代,什么样的“蒙班”才真正地坚持了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

发现“童年的秘密”。儿童不仅是一种肉体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蒙台梭利称之为“精神胚胎”。

重新定义教师的角色。由于儿童的发展遵循着自身的规律,因此,成人只能帮助儿童发展,却不能代替儿童的发展。

强调“有准备的环境”。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填鸭式”教学。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教师是“导师”。

注重智慧和品格的培养。

尊重儿童的成长步调,不设课程表。

混龄教学。

丰富的教材,即教具。

排除奖惩制度。

教学成果的显现。教学成果会以爆发的力量呈现出来,会在某一时期突然显现儿童内在心智的成长。

陈鹤琴先生认为应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教育。他总结概括了幼儿共同存在的八个方面的心理特点和三个学习过程的特点。八个方面的心理特点是,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成功和称赞,三个学习过程的特点,第一是感觉,第二是联念,第三是动作。他认为只有根据这些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进行教育,才能教好。

课程教材可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他认为孩子的知识来自直接经验。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不易为孩子所理解,首先要教孩子真的,活的东西,让孩子对事物有正确的印象。大自然、大社会又是孩子天天接触的,应以此为活教材。

他主张的课程包括五方面(即五指活动),(1)儿童健康(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2)儿童社会(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谈话和社会政治常识),(3)儿童科学(包括植物栽培、动物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和当地自然环境的认识),(4)儿童艺术(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5)儿童语文(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他主张课程应事先拟定,但可临时加以变更。课程编制的结构应以整个教学为原则,他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材安排也应是整个的,互相联接的,并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使其成为一个系统,并使各科目之间互相连接发生关系,整个地进行教学。后来将这种课程编制结构称为“单元教学”。

他提出了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方法论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十七条教学原则是,(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7)比较教学法;(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10)替代教学法;(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13)教学游戏化;(14)教学故事化;(15)教师教教师;(16)儿童教儿童;(17)精密观察。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突出了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体现了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