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旅游价格: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3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26:17
36.小儿科战争
  
  
  
   小时候,如果我和妹妹因争抢东西发生争执,爸爸妈妈一般都不问起因缘由,直接让我给妹妹,理由是“你是老大,就该让着妹妹点”。我觉得这理由特牵强,心里非常不服气,就忍不住顶嘴:凭什么?东西是我的,偏不给!有时候爸妈会转而安抚妹妹,让她找别的东西玩,有时候他们会强迫我给妹妹。不管怎样,我心里都不舒服。如果妹妹得手,她立马收起那楚楚可怜的姿态,趁爸妈不注意,露出非常得意的神情,晃着“战利品”气我。我也不是个吃亏的主儿,她这样炫耀,我就一定要想办法再把东西夺回来,这往往成为战争升级的导火索。结果肯定是妹妹挤着眼泪去告状,我挨批。当然,如果在爷爷家,情形就大不一样,爷爷比较偏向我一点,我就主动告状,轮到妹妹挨批,我也趁机得意一番。妹妹就愤愤不平地说:你等回家!回家后她肯定会找茬报复我。这就是我们童年早期的相处模式,妹妹因此练就了一流的“假哭”本领,我常取笑她“干打雷,不下雨”。
   我和妹妹之间的小儿科战争,也让父母不胜其烦。等再大一点,不屑于你争我抢,我们的“双边关系”也就自然缓和下来。两个孩子都有这么多纷争博弈,如果十个八个孩子在一起,肯定“好戏”连台,所以我常常先发制人。当我们开始玩的时候,我就有言在先:你们看,咱们在一起,是为了好玩,为了高兴,谁也不想哭哭啼啼,或者你争我夺,所以啊,咱们要互相谦让,大的尽量让着小的,小的呢,也得领情,不然哥哥姐姐多伤心,下次就不让着你们了。那咱们就玩不到一起了,各玩各的,孤孤单单多没意思?遇到矛盾,你们自己商量着解决,如果说不通,也不能大打出手,打到谁身上姐姐我都心疼啊,你们来找我,我帮你们评理。
   因为有事先的约定,孩子之间的纠纷常常自行解决,我的活儿极其简单:夸完大的夸小的,大的觉得自己很谦让,小的觉得自己很懂事,坏事就变成了好事。
   个别的时候,也有来我这里告状的。比如一个弟弟哭哭唧唧地对我说:大姐,我小哥哥打我!这时候,我就蹲下来很温和地说:你和我说说,小哥哥为什么打你呀?他告诉我,他想拿小哥哥的玩具车看看,小哥哥就一把把他推倒在地。很显然,这不是事情的全部,孩子再小,也知道捡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说。我安慰了他一番,带他去找小哥哥,还是一样的温和语气:听说你打了弟弟?他答非所问:他要抢我的车!我再问小的孩子:你是想抢哥哥的车吗?他回答:没有,我只是想拿来看看。小哥哥立刻反驳:你还说没抢,你开始过来拿,我不给,你就过来抢,我才推你的。事实已经清楚,哥哥推弟弟不对,但弟弟去抢哥哥的玩具也有错在先。我对小弟弟说:你看,这个车是哥哥的,对不对?如果哥哥不同意,你强行拿过来,那就是在抢,哥哥急于保护他的玩具才推你的。我问小哥哥是不是这样,他说“是”,他的情绪已经不那么激动,我继续说:你看,你一把把弟弟推到,他多疼啊,有没有别的办法保护你的玩具呢?你不让弟弟拿,是不是怕弟弟不还给你或者把你的玩具弄坏了?他说“是”。这时候两个孩子的情绪都平静下来,我尝试和他们协商。我首先问小哥哥:你这个玩具车确实特别好玩,连我都喜欢,如果小弟弟不抢你的玩具,也不给你弄坏,并且保证还给你,你愿意给他玩一小会吗?他点头。我转而做小弟弟的工作:你看,小哥哥其实蛮疼你的,刚才他也是一着急把你推倒了。现在我们好好地和小哥哥说,让他给你玩一会。在我的引导下,弟弟说了这样一番话:小哥哥,你给我玩一会吧,就一小会,我不弄坏,很快就还给你。小哥哥把车递给了弟弟。这时候,小弟弟很开心,我趁机对他说:你看小哥哥对你多好,下次你再想和小哥哥要玩具,知道怎么做了吧,抢可不是个好办法,咱们谢谢小哥哥吧。他对小哥哥道谢,我又趁机对小哥哥说:其实弟弟也挺讲道理的,以后如果你不想给他玩,直接和他说,他会明白的。就这样,两个孩子尽释前嫌,小哥哥还热心地教弟弟玩。过了一会,弟弟果然把车还给哥哥,我夸奖了弟弟守信用,也肯定了哥哥热心肠。
   孩子的世界虽然稚嫩、天真,但它也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世界。我向来反对不问青红皂白,简单武断地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因为:
  
   一、守护公平。比年龄更重要的是公平,大人的责任是守护孩子之间的公平。“大的让着小的”, 这个规则肯定不是我家的专利,我无数次听大人用这句话调节孩子之间的矛盾。这个调节,最多也只能取得表面的成功,大的孩子迫于压力做出让步,心中不快,肯定会在别的事情上找平衡。小的孩子仿佛得了便宜,其实是鼓励他用不公平的方式达成愿望。很显然,恰好是大人的行为破坏了孩子之间的公平,这注定会引发一连串的矛盾冲突。这个看似省事的办法,其实一点都不省事,大人要不断面对孩子哭闹、告状。
   二、先见之明。孩子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闭着眼睛也能猜出个大概,比如争吵、打架、恶作剧、玩危险游戏等。既然如此,就可以把话说到前头,约定共同的规则,明令禁止某些行为,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避免了很多麻烦。
   三、分清是非。孩子的是非,也是是非,如果嫌麻烦,随意武断地处理,他们就不再信任大人,而是用自己的办法去解决——多数都是武力解决。孩子闹矛盾,通常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不能仅仅听一面之词,最好共同还原事情经过,给双方申辩的机会。很显然,车是哥哥的,所以哥哥给弟弟玩,是人情;不给他玩,也是本分。当我很委婉地告诉弟弟不能抢哥哥的玩具,小哥哥的情绪马上就好起来,也增加了对我的信任,等我再用同样委婉的语气告诉他推弟弟也不对,他自然就没什么意见。这样,他们都觉得我主持了公道。
   四、做出示范。这两个孩子之所以闹矛盾,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所以判断是非之后,我就给他俩做出示范。我教他们用语言来交涉,先教给弟弟怎么说,哥哥才愿意给,再和哥哥探讨如果不同意该怎么说,同时其中隐含着如何积极地看待小伙伴的行为。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孩子很快就会用新的策略解决问题,这时候,再大张旗鼓地肯定他们几次,这个策略就得到了固化。虽然我经常带着十多个孩子玩,其实我处理矛盾冲突的机会并不多。
   五、用语言打动孩子。妹妹总是说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孩子的矛盾摆平。我想,除了方法以外,还有语言本身的力量。我说话缓慢平稳,前几天一个朋友说这样的语气和语速特适合当老师。另外,如果我想说服一个孩子,我总是在心里想,如果我是他,什么样的话能打动我呢?对于自己说出的话,我也换到孩子的位置上感受一下,如果我被自己感动了,那也差不多能感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