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笼子编织法图解:教育蓝皮书:未来10年学龄人口年均减860万(教育时报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46:51
教育蓝皮书:未来10年学龄人口年均减860万 □ 翟高  
    3月1日,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
    《教育蓝皮书》涉及我国学龄人口每年均减860万、基层学校缺乏绩效工资评价“抓手”、35座城市调查厦门满意度最高、小学生课业负担高于其他各阶段学生等内容。
    学龄人口每年均减860万
    《教育蓝皮书》显示,自2011年起,我国各级教育的学龄人口均呈下降趋势,未来10年将是我国人口自然变动对教育冲击最大的时期,学龄人口规模将保持每年860万的平均降幅。
    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小学和初中学龄人口就已经呈下降趋势,高中教育学龄人口也于2007年后开始下降。小学、初中和高中学龄人口的下降势头将分别持续至2018年、2021年和2024年。大学学龄人口规模的下降趋势在2011年开始出现,并至少持续至2028年。
    《教育蓝皮书》称,人口变动的影响将导致小学、初中面临持续性供给过剩,高中教育阶段将在2012年以后出现供给规模的过剩。
    当前,我国学龄人口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日益宽松,是中国教育的转型和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对此变化趋势,《教育蓝皮书》提议,我国应严格控制初中等教育阶段教育规模的扩张,建立城乡区别的教育发展策略以应对人口变动的冲击。
    与此同时,高考弃考的人数也在增加,出现了新一轮留学潮、移民潮,高等教育必须未雨绸缪,提高大学教育竞争力,应对生源流失和减少的危机。
    基层学校缺乏绩效工资评价“抓手”
    《教育蓝皮书》认为,绩效工资实施后,总体上教师的工资增幅明显,但基层学校在绩效工资体系下缺乏评价的“抓手”,绩效工资的落实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教育蓝皮书》的调查显示,无论东部、中部还是西部,实施绩效工资前,工资水平在1500元~2000元之间的教师数量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28.85%;2000元以下的占调查总人数的59.16%;3000元以上的只有7.07%。发放70%的工资后,以各地平均计,每月工资2000元以下的降到26.39%;2000元~3000元的上升到43.76%;3000元以上的则增加到24.90%。总体上看,教师们的工资是增加了,而且增幅很明显。
    东部地区变化明显,2000元~2500元之间的人数下降,但2500元~3000元、3000元~3500元、3500元以上的人数显著增多,工资数量越高,教师数量越大。西部地区2500元~3000元的教师也比实施前增加了8.70个百分点,而1000元~2000元的人数则下降了26.09个百分点。
    选择“每月工资没有增加”的教师,西部、中部与东部有明显差异,西部(11.80%)和中部(11.29%)几乎是东部(5.91%)的两倍,这反映出西部和中部的绩效工资尚未到位。
     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涉及更多关键性的考核标准,直接关乎能否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等问题。政策明确了“师德”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同时,考核标准不得与升学率挂钩。对此,《教育蓝皮书》调查显示,同意用“师德”作为考核标准的有60.88%,不同意的占17.35%。明确不同意用升学率标准考核教师绩效的占67.97%,且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教师对此表现出高度的一致。
    同时,《教育蓝皮书》显示,在调查过程中,教师们提出“为什么不进行月度考核”“依然以职称学历教龄为主,难以体现实际工作差异”“吃大锅饭的情况不少,对突出的教师奖励不够”“部分行政人员可以不劳而获”等问题。部分教师还表示,考核没有更好的标准,最后可能会“过分与成绩挂钩,过于细化,导致教师追求成绩和升学率,使减负变增负”,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育蓝皮书》认为,政策实施前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会提高;但实施后,这一比例下降到19.31%。此外,实施前,态度不明的人不少,但实施后态度不明的人大量减少,而认为“没什么变化”的人却大量上升,由此前的21.02%上升为62.34%。
    此次绩效工资政策非常清晰地界定了一个标准,即“绩效考核不得与升学率挂钩”,对此,《教育蓝皮书》请被调查者就“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是否更重视考试分数了”的问题作出回答。选择“没有变化”的教师高达47.67%,意味着“应试教育”没有松动,这可能与政策实施不久尚未见到效果有关。选择“是”的教师竟有33.25%,反映了在考试评价制度未改变的前提下,难以达到教师不重视分数的预期;同时反映了基层学校在绩效工资体系下缺乏评价“抓手”、急需外部支持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