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糕柜工厂:78:22法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0:31:53
        犹太人、阿拉伯人与华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人。他们的生活中隐藏有许多跟金钱有关的智慧。华侨与犹太人都是历尽艰困才能够活到今天。在经济上遭遇过困难的人,对金钱特别执著,犹太人跟华侨都是如此。但光是对钱有执念,并不保证能带来经济上的成功。除了执念之外,必须还要有些什么东西,才能够使他们累积庞大的财富。这背后虽然有许多理由,但我选择了投资或经商上值得参考的一些要点,整理如下。
  首先,华侨与犹太人都极度喜爱现金。犹太人不只是对交易对象,连商谈的时间都会换算成现金。在长期受到迫害的过程中,他们深切体悟到现金的重要性。因为越是过得艰难,现金就越有价值。举例来说,在亚洲金融风暴之后,许多韩国企业对资产的首要管理原则,就是减少负债比率,并且确保资金的流动性。他们花了莫大的代价才学习到,只有手中掌握充足的现金,才能主动应对不确定的未来。我在明洞采访当地的私人放款市场,有机会遇见一些很成功的放款业者。他们的共同点就是痛恨欠债,喜欢持有现金。这是因为现金是压制不确定性的有力手段。

  其次,这些民族的人从小就深刻了解金钱与储蓄的重要性。以往中国人在孩子满月的时候,有人会送毛笔或算盘当做礼物。他们很清楚做生意的终极目的就是赚钱。犹太人也是一样。在《塔木德》经典中,有很多箴言谈到金钱与储蓄的重要性。

  "收入少的时候就要开始培养储蓄习惯,否则收入多了也一样存不下来。""存得多胜过赚得多。""不为将来忧愁的人,会在未来忧愁自己的过去。""面包篮空了,人就容易生气。""贫乏、穷困与自傲无法共存。""穷困的人何时最高兴?就在东西失而复得的时候。"要早点领会钱与储蓄的重要性,就要及早熟悉数字的世界。犹太人与华侨从小就在生活中亲近数字。他们常常喜欢具体数字甚于抽象表现。郑成浩教授说:"我们韩国人总是说:'天气很热。''天气好像比昨天凉了许多。'但犹太人几乎都使用数字来表达。他们会说:'今天是华氏80度。''今天比昨天低了15度左右。'说法是很精确的。"犹太人的数字感简直是打从出娘胎起就很强。在犹太人最重要的圣典,也就是《圣经》卷首的《摩西五经》里面,有一卷叫做"民数记",记载了如下内容:

  "以色列的长子,吕便子孙的后代凡能出去打仗,被数的男丁,共有四万六千五百名。西缅子孙的后代共有五万九千三百名迦得子孙的后代共有四万五千六百五十名"他们从小就听这些故事长大,不太可能会没有数字的概念。华侨的情况也类似。华侨企业的主要特长,就是降低成本的能力卓越。很多华人从小就受父母亲做生意方面的训练,数字的感觉也很敏锐。

  第三,分散投资以达到风险管理,对他们来说早已融入生活。奠定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基础的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柯维兹(Markowitz),曾经用分散投资的观点来解释职业与投资的相关性。"如果你是银行职员,买银行股并不太适合。因为银行职员有来自银行的所得,所以从分散风险的观点考虑,应该投资银行之外的股票。"也就是说,投资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点像是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犹太人与华侨的风险分散,可以说已经超越投资分配的层次了。很多东南亚华侨让家人分散住在不同的地方。他们虽然是经济上的强者,却也是社会上的少数群体,所以有可能由于政治等等理由陷入危机,因此要预作准备。他们也把家族的财产安置在各个不同国家。拥有庞大财富的华侨,不会把孩子都送到同一国去留学。韩国人大概都把小孩往美国送,但华侨会将孩子们分别送到美国、英国、日本等地。所以连子女教育,他们也使用了分散风险的观念。

  有一些华侨巨富,他们扩张企业的方式跟八脚章鱼没两样。韩国社会对财阀印象不是很好,所以对于章鱼般的多角化常常进行批判,但是某些华侨大企业却认为这是分散投资。其中代表性的人物就是香港经济巨头李嘉诚。这个亚洲巨富的生意遍及房地产、金融、通讯、海运、航空等领域,只要赚钱的或是有发展潜力的事业,他都积极投资。如果不看领域只看地域,他也有投资英国、加拿大等地。李嘉诚可说是真正运用了"鸡蛋别放在同一个篮子"的投资原则。

  犹太人很久以前就清楚了解分散投资的重要性。犹太经典《塔木德》中有这样的话:"所有人都应该把自己的财产分成三部分,三分之一投到土地上,三分之一投到事业上,另外三分之一留着当准备金。"如果用现代的方式来解释,也许可以把这段话改写成:"三分之一买房地产、三分之一买股票、三分之一留在银行户口里。"犹太人从小就反复背诵讨论的《塔木德》经典都有这样的话,可想而知分散风险的观念在犹太人脑袋里是多么根深蒂固了。

  为什么这些人从小就受到分散风险的教育?因为犹太人与华侨的思想中,总是假定会碰到"最坏的状况"。他们本来就不是当地社会上的主流,而是外来的不速之客。他们不知道何时会遭受迫害,也不清楚何时财产会因为政治形势变动而被没收。为了在政治经济局势变动时还能维持稳定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分散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他们很清楚穷人跟有钱人的生活差异。在当理财记者的那几年中,我发现白手起家型的有钱人有很多小时候都穷得不能再穷。他们对贫穷有一种本能性的惧怕。再次一文不名有多么痛苦?这种感觉可说是深深烙在他们身上。所以这些白手起家的人会劝我,想要有钱不但要向有钱人学习,还要向最穷的人学习。只有真正明白贫穷是怎么回事,才能燃起脱离贫穷的火热意志。

  日本的犹太专家手岛佑郎,曾写过《就算贫穷,也要排到有钱人那一列》这本书,里面的第一章篇名也跟书名一样。这一章的小标题包括"承认贫富差异""排到有钱人那一列""有钱人会研究穷人"等等。

  我将这几个部分的内容浓缩简介如下:

  "承认贫富差异":钱这种东西当然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所有人都有一大堆钱,那么钱的价值就会变得很低。

  就是因为有贫富差异,钱才能发挥其威力。就是因为有穷人为前提,才有富人的存在。如果所有人都是富人,那成为富人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排到有钱人那一列":排在有钱人那一列最后面的人,有可能比排在穷人那一列最前面的人还穷。即使如此,人还是要排到有钱人的那一列去。因为排到有钱人那一列之后,就有可能具有有钱人的思考方式,但如果留在穷人那一列,可能永远只会带有穷人的思考方式,就永远无法脱离贫穷了。

  "有钱人会研究穷人":从穷人比有钱人多很多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进行思考的转换。有钱人是从穷人身上获得利益来累积财富的,绝不是从有钱人身上获得利益。穷人就是财富的泉源。要变得富裕,其原点就是在此。这里所说的穷人,也有可能是包括有钱人在内的顾客。因为顾客是为了获得自己想要却没有的东西而付出钱财。既然没有想要的东西,就代表某个层面上他是贫穷的。

  犹太人常说社会上有所谓78:22法则,这说法广为人知。社会中的人被分成有钱人跟穷人两种,他们认为这并不是系统上的不平等,而是再自然不过的道理。犹太商法的基础,就是78:22法则。这就是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率。一个正方形的内接圆中,圆形面积跟圆形以外面积的比值就是78:22。向人借钱的人比借钱给别人的人要来得多,犹太人认为这个比率也是78:22。犹太人想尽办法要让自己成为"22"那一方。你要像这些人一样选择"22"的一方,还是要选择必须承受经济痛苦的"78"那一方?这个选择没有别人能替你做出,只能靠你自己。

  第五,一定要懂房地产。犹太人跟华侨当中有很多人都靠房地产赚了大钱。香港的李嘉诚早期主要靠房地产致富,美国的房地产财阀则大多是犹太人。在信息科技热潮吹起之前,直到80年代末期为止,《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上,前15名中总会有六七人是做房地产的。当然这六七人几乎都是犹太人。所以也有人把这些犹太人称做"房地产贵族"。华侨的事业很多都跟房地产有关。江原大学郑成浩教授的《华侨》一书中,曾分析华侨事业的一大特征,就是"与房地产有关系"。他解释说:"对华侨而言,房地产是有形之物,而且可以做抵押获得生意资本,所以是最佳的投资对象。""华侨企业家的财富大多是房地产。"犹太人与华侨对房地产的偏爱,可以从他们身为"游牧民族"这一点找到原因。在犹太人只能居住于犹太贫民区的禁令撤除之前,房地产对他们而言只是鸡肋般的存在。《塔木德》虽然教导他们要将三分之一财产投资在土地上,但是因为不知何时会被迫害而赶出当地,或是土地会被直接夺走,所以他们根本不敢这么做。因此当时他们较喜欢现金与钻石等等可以带着跑的东西。犹太人投资钻石产业,主要就是由于这样的背景。但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色列建国,捆绑在他们身份上的锁链一下子得到了解除,所以他们终于可以在美国这个地方实现长久以来拥有房地产的梦想。犹太人和华侨都已经用他们的经历向我们证实,房地产投资是累积财富的重要方法。

  李嘉诚的评传作者曾经这样描写过他的投资观:

  "李嘉诚的观念很现实。房地产是短期间能有成果,并且十有八九会赚的稳当投资。希望投资很快就有收获的李嘉诚,于是将大多数资金都投在房地产上。他不但没有亏钱,而且还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