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形弹簧:名门闺秀与她的农民丈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19:06
 早尝人间的辛酸

  许燕吉是现代文学史上大名鼎鼎的许地山与湖南名门周俟松之女。1941年8月,许地山积劳成疾,在香港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四十七岁。当时的小燕吉不过八岁。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接着香港沦陷了。

  周俟松扶老携幼,乘一艘小轮船在惊涛骇浪中渡海到了湛江,后辗转到湖南衡阳。长沙会战开始,周俟松一家又去了桂林。陷入困窘之际,幸而得到徐悲鸿先生的帮助。

  八年抗战,许燕吉随着母亲颠沛流离,历经五个省七个市。1945年,终于盼来了抗战胜利。1946年,许燕吉一家回到了南京。母亲周俟松到社会部所属的儿童福利实验区工作,同时兼任三个实验站的站长。

  1949年4月23日,许燕吉在南京喜迎解放。第二年她高中毕业,怀着兴农立国的理想,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

  接踵而来的厄运

  1954年,大学毕业后,许燕吉被分配到河北省农业试验站,后改为河北省农科院。

  怀着对生活的无限憧憬和为国献身的精神,她勤奋工作,并一次次得到奖励。然而,1955年开展“肃清反革命”的运动,她被隔离审查半年之久。

  1958年,许燕吉又被扣上“右派”和“反革命”的帽子。那时她正怀孕,被开除了公职。丈夫是她在北农大的同学,广东人,泰国归来的华侨。终于熬到生产,宝宝却是个死胎。

  不久,许燕吉被逮捕,判了六年徒刑,并送去劳改。此时,丈夫竟向她提出离婚。

  1964年许燕吉服刑期满,却没了去处。母亲此时在南京市立五中当副校长,声誉日隆,怎能去连累母亲呢?于是,她留在了石家庄第二监狱就业。

  不久,林彪发布手令,全国遣散人口。

  许燕吉被遣送到距石家庄九十里的新乐县农村,那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并且,经常在深夜里,民兵踢开她的门,对她斥骂、检查……

  奇特的落难姻缘

  1970年秋,她回南京看了一次母亲。归途中,她决定赴陕西看望多年没见面的胞兄周苓仲。

  一双兄妹可谓是苦瓜藤上的两颗苦瓜。那段岁月里,周苓仲虽没有被判刑,但被管制了两年。这个清华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在柳林滩种马场当工人。听了妹妹的遭遇后,周苓仲慎重考虑说:“看来,你只有尽快嫁人了。”

  他叫魏振德,家住武功县官村,比许燕吉大十多岁,是个一字不识的文盲。个子不高,头大胳膊小,还有一个九岁的儿子。许燕吉仔细观察一番,觉得这人忠厚老实。

  许燕吉坦率地讲了自己的身世,她说:“我的成分不好,将来会影响到你儿子参军,你要考虑。”

  “儿子参军不参军并不是重要的,我只要家里的门常开着,只要孩子不是一个人坐在门口地上……”老魏说。

  两人结婚后,冷清的两间小屋,开始有了欢声笑语。老魏知道南方人喜欢吃大米,他省吃俭用,用有限的口粮给许燕吉换大米吃。他知道妻子是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的,就找到村主任请求让许燕吉到村上的兽医站工作。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给了她从未有过的关心和温暖。她更是把老魏的孩子视为己出。

  许燕吉的母亲周俟松千里迢迢从南京来到渭河边的官村,当她看到女儿和女婿互相关心、互相体贴的情形后,就放心地回去了。她资助女儿和女婿又盖了三间房子,使他们的生活过得更舒心一些。

  时光匆匆,又是七八个年头过去。渭河边上的官村相当闭塞,可外面的世界已经天翻地覆。“四人帮”已经倒台了,1979年开始给“右派”平反。这些,许燕吉竟一无所知。许燕吉的儿子魏忠科在县城上中学,英语老师发现这孩子的英语发音与单词记忆都不错,似乎有人教过。一问之下,才知小魏有个“右派”的母亲。英语老师本人也是“右派”,于是,他拉着小魏立刻赶到乡间,把“右派”已经平反的消息告诉许燕吉。

  许燕吉立即赶到石家庄,那边也正要找她。她被平反,恢复了公职,被安排在武功县畜牧兽医站工作。

  喜讯又接踵而来。

  由于母亲周俟松年迈,身边无人照顾。1981年,在有关部门关怀下,许燕吉被调到南京,安排在省农科院畜牧所工作,不久又评了副研究员职称,当上了市政协委员。

  有了地位,有了荣誉,人们开始猜测着她和魏振德的婚姻裂变。

  可许燕吉却四处奔走,为魏振德办好了“农转非”,把他接到了南京,住进了农科院分给许燕吉一套两居室的房子。但是这里没有老魏的亲戚朋友,他那一口关中方言无法与南京人交流。许燕吉要忙科研工作还要照顾八十多岁的老母,也无法天天陪着老魏。于是,她给老魏买了个灵敏度很高的小收音机,让他听戏解闷。一有空闲,许燕吉就带着老魏外出旅游,太湖边,黄山下,扬州瘦西湖都留有两人的踪影。

  在许燕吉的努力下,老魏的儿子魏忠科也调到了南京,先当小学教员,后调到市台联搞机关工作。儿子娶了媳妇,生了个活泼可爱的小孙女,三代同堂,和和美美。

  摘自《名人传记》作者: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