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李楼乡干部调整:与伊索对话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49:08


(百度和网页http://laiba.tianya.cn/tribe/showArticle.jsp?groupId=20618&articleId=614700&fm=0
天涯来吧
红梅花开
讨论区
本帖
『红梅花开 』 [思想火花] 与伊索对话录zt
  作者:上学难 提交日期:2009-07-05 13:13:40 访问:798 回复:43 楼主
人皮底下有奥妙
维吉尔与伊索对话录之一
维吉尔
维吉尔:老师,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为什么有的善良,有的邪恶。有的爱人者可以舍生忘死,从废墟中救助他人;但为什么就有那么一些人非要宣扬弱肉强食理论,或者趁火打劫、贪污善款呢?如果用这种理论来衡量的话,四川地震中的死难者就是弱者,我们活着的人就不应该救助他们——谁让他们是弱者呢?!适者生存嘛!这种谬论能讲得通吗?
伊索:你的苦恼在于你用同一种规则来看待所有的人。人类尽管都有人的外形,但内核截然不同。
维吉尔:有何不同?
伊索: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普罗米修斯遵照宙斯的命令,创造了人和动物。宙斯看见动物太多,又命令他毁掉一些,以便多创造些人。普罗米修斯执行了宙斯的命令。因此,有些原本不是人的动物虽经改做,仅具有人的外形,内心却仍与动物一样。这故事说的是那些人面兽心的家伙。
维吉尔:我明白了。同样有着人的外形的生命,有的可能是圣贤,有的则可能是妖魔。不同的生命做不同的事情,这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我们阻挡不了好人做好事,也禁止不了坏人做坏事。
伊索:是的。其实,人应该是美好的生命,但还是许多披着人皮的动物混了进来。这就导致近代许多混乱的、甚至是邪恶的理论学说。
就象你们近代人常说人是猴子进化来的,猴子的确有人的外形,但你能说它是人吗?区分人与动物的真正界限是道德,而不是外形。如果人真的动物进化来的,为什么外形上有所进化,而道德不仅没有进化,反而退化了呢?
维吉尔:那么,上帝和达尔文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伊索:还是借用近代人的语言来解释吧:如果人与猴子真有所谓联系的话,那么,可以这样说——上帝用道德把猴子变成了人;而达尔文用进化论(弱肉强食理论)把人变成了猴子。
注:维吉尔为古罗马人,伊索系古希腊人,风马牛不相及。在下不才,忝称维吉尔。故此维吉尔非彼维吉尔。当此之维吉尔于人生有若干困惑之际,不得不求教于彼哲人伊索。遂有了如下古怪之“对话录”。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作者:上学难 提交日期:2009-07-05 13:14:27  1#
鹭鸶规则与狼规则
——维吉尔与伊索《对话录》之二
维吉尔
维吉尔:上次听您讲故事后,当看到生活中的真实状况时,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有许多痛苦。
伊索:痛苦,说明你并不真的理解生活,尽管你看到了她。
维吉尔:这话怎么讲?
伊索:我再讲一个故事给你。
狼误吞下了一块骨头,十分难受,四处奔走,寻访医生。他遇见了鹭鸶,谈定酬金请他取出骨头,鹭鸶把自己的头伸进狼的喉咙里,叼出了骨头,便向狼要定好的酬金。狼回答说:“喂,朋友,你能从狼嘴里平安无事地收回头来,难道还不满足,怎么还要讲报酬?”
维吉尔:是什么意思呢?
伊索:不同生命所遵守的是不同性质的规则。鹭鸶按照正常的行医规则对待狼,但狼不可能遵守鹭鸶的规则,它只能遵守自己的规则。狼的背信弃义,没什么奇怪的。你觉得不理解时,就会愤怒或痛苦。
维吉尔:您的意思是让我们理解?
伊索:理解狼规则,并不等于赞同狼规则。今天的许多人是以理解狼规则为名,来肯定狼规则。这是不对的。
维吉尔:那鹭鸶不是太吃亏了吗?
伊索:鹭鸶也有收获:对坏人行善的报酬,就是认识坏人不讲信用的本质。但鹭鸶不能因为吃亏就改变自己的规则,而去遵守狼规则。
维吉尔:我知道了。在世界上,好人和坏人是做不同事情的生命,不能越界:狼在做它该做的事,我在做我该做的事。
伊索:鹭鸶和狼之间就应该有冲突。如果没有了这种冲突,只能说明鹭鸶在吃亏之后,也变成了狼。(2008/6/15晨)
作者:上学难 提交日期:2009-07-05 13:16:05  2#
“以直报怨”是对“以德报怨”的一种补充
——与伊索对话录之三
维吉尔
维吉尔:在“鹭鸶规则与狼规则”的对话中,您谈到了鹭鸶不能因为吃亏就改变自己的规则而去遵守狼规则。但我有一个疑问:当我们遵守善的规则并总是吃亏的时候,还应不应该“以德报怨”呢?
伊索:应该。
维吉尔:您不是讲过一个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怜悯恶人吗?
伊索:是啊。但你仔细阅读那篇故事了吗?这样吧,我再讲一遍: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维吉尔:哦,我知道了——您是说不要对大恶之人“以德报怨”,但对那些有过失的、甚至是有罪孽的人都应该“以德报怨”。
伊索:正是这样的。你们现代人完全误解了我的意思,把这个故事当成了搞阶级斗争的依据了。在你们眼里,我竟成了搞阶级斗争的鼻祖了!
关键是你如何分辨谁是恶人,谁是可以拯救的人(包括罪人)。许多罪人和有严重过失的人,其实都是可以拯救的。你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视为恶人,就会将这些可能变成好人的人推向反面,甚至会把好人当成坏人来迫害。
我说的恶人是指那些本性邪恶、无可救要的生命。对这种生命,应该“以直报怨”;除此之外的人,我们都应该“以怨报德”。
维吉尔:您的故事本来是想教育我们,却被我们反过来乱用,成了否定“以德报怨”的根据了。这也算是我们对您“以怨报德”的一个反例吧。
伊索:“以直报怨”是对“以德报怨”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否定“以德报怨”。另外,“以直报怨”不是“以怨报怨”,(即“以恶报恶”),而是用“正直”,即善的手段(而不是“恶”,即“暴力”手段)来抗击邪恶。
作者:上学难 提交日期:2009-07-06 16:55:53  3#
“以直报怨”是对“以德报怨”的一种补充
——与伊索对话录之三
维吉尔
维吉尔:在“鹭鸶规则与狼规则”的对话中,您谈到了鹭鸶不能因为吃亏就改变自己的规则而去遵守狼规则。但我有一个疑问:当我们遵守善的规则并总是吃亏的时候,还应不应该“以德报怨”呢?
伊索:应该。
维吉尔:您不是讲过一个农夫和蛇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怜悯恶人吗?
伊索:是啊。但你仔细阅读那篇故事了吗?这样吧,我再讲一遍:
冬天,农夫发现一条蛇冻僵了,他很可怜它,便把蛇放在自己怀里。蛇温暖后,苏醒了过来,恢复了它的本性,咬了它的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伤害。农夫临死前说:“我该死,我怜悯恶人,应该受恶报。”这故事说明,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维吉尔:哦,我知道了——您是说不要对大恶之人“以德报怨”,但对那些有过失的、甚至是有罪孽的人都应该“以德报怨”。
伊索:正是这样的。你们现代人完全误解了我的意思,把这个故事当成了搞阶级斗争的依据了。在你们眼里,我竟成了搞阶级斗争的鼻祖了!
关键是你如何分辨谁是恶人,谁是可以拯救的人(包括罪人)。许多罪人和有严重过失的人,其实都是可以拯救的。你不问青红皂白,一概视为恶人,就会将这些可能变成好人的人推向反面,甚至会把好人当成坏人来迫害。
我说的恶人是指那些本性邪恶、无可救要的生命。对这种生命,应该“以直报怨”;除此之外的人,我们都应该“以怨报德”。
维吉尔:您的故事本来是想教育我们,却被我们反过来乱用,成了否定“以德报怨”的根据了。这也算是我们对您“以怨报德”的一个反例吧。
伊索:“以直报怨”是对“以德报怨”的一种补充,而不是否定“以德报怨”。另外,“以直报怨”不是“以怨报怨”,(即“以恶报恶”),而是用“正直”,即善的手段(而不是“恶”,即“暴力”手段)来抗击邪恶。
作者:上学难 提交日期:2009-07-06 16:56:48  4#
不要“自由”要“枷锁”
——维吉尔与伊索对话录之四
维吉尔
维吉尔:老师,我在生活中发现有一种人为数很多。他们生活在苦难之中,但他们却明明可以“自由”的。他们不知道这一点,就将自己的幸福,或者说命运交托给别有用心的人们。
伊索:你说的是不是那种内心里没有主人感的生命呀?
维吉尔:是的。他们是一些习惯于在权威下生活的人,哪怕这种权威给他们带来的是痛苦。
伊索:要是这样,问题可就大了。我说一个《青蛙求王》的故事给你吧。
青蛙们没有国王,大为不快。于是,他们派代表去拜见宙斯,请求给他们一个国王。宙斯看到他们如此蠢笨,便将一块木头扔到了池塘里。青蛙最初听到木头落下的声音吓了一大跳,立刻都潜到池塘的底下去了。后来当木头浮在水面一点不动时,他们又游出水面来,终于发现木头没什么了不起的,大家爬上木块,坐在它的上面,把开始时的害怕忘得一干二净。他们觉得有这样一个国王很没面子,又去见宙斯,请求给他们换一个国王,说第一个国王太迟钝了。宙斯感到十分生气,便派一条水蛇到他们那里去。结果青蛙都被水蛇抓去吃了。这故事说明,迷信统治者,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只能受制于人,招致灾难。
维吉尔:您的意思是不是这个世界没有了谁,都能照样运转?人没有了谁,也都能活下去。当你非要给自己找个主人时,你反倒活不下去了!
伊索:是这样的。那些人的忧虑没有丝毫根据。看似你没有人管,其实宙斯不在管你吗?给你块木头,不是在点化你吗?你最初以为木头是王,就平静地生活了一段时间——这不恰好说明你自己可以独立活下去吗?
维吉尔:可他们为什么再次要求国王呢?
伊索:这就是执迷不悟。当他们发现木头没什么了不起的时候,发现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让他们“害怕”的国王。而这块木头不能让他们“害怕”,他们也就不再尊重这个“国王”了。
他们需要“尊敬”一个他们“害怕”的东西。可是,让他们“害怕”的东西会要了他们的命的。所以最后,蛇把青蛙都吃了。
维吉尔:许多人就是这样:遇到坏人,你会受欺负,会找人诉苦;可你遇到好人时,又不珍惜,非要欺负好人、嘲弄好人不可。这不是放着自由不去享受,而非要找罪受、找苦吃吗?
作者:上学难 提交日期:2009-07-06 16:57:32  5#
木匠造枷夹自家
——维吉尔与伊索对话录之五
维吉尔
维吉尔:老师,一个生命究竟应该怎样生活?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呢?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伊索:一个人不应该完全不要自己,但也不能只顾自己。他应该在考虑他人的前提下,也兼顾自己。由于人类的毛病是爱己过于爱人,所以,耶稣提出了“爱人如己”的说法。
维吉尔:您的意思是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吗?
伊索:你可以这么说。但我的意思是人生来就应该对他人负有责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人来到森林里,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做斧子柄。树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他一根小树枝。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完好的装在斧子上,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毁,无能为力,他对身旁的柏树说:“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