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之眼:武汉大学新闻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8:32:40
我一直站在这里”——访哲学教授赵林 作者:周陈晨 发布时间:2007-04-01-14  点击次数: 2453  

在2006年度“湖北名师”评选中,赵林的当选并不令人意外。他以其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授课艺术享誉校内外,以至于校园里流传着“4年没听过赵林讲课,会让你遗憾40年”的说法。

 

做学问甘于寂寞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赵林始终牢记老校长李达的告诫。他总是说,做学问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尤其不能弄虚作假。赵林形容自己“下课后就坐冷板凳做学问”,有空就坐在电脑前写几个字。

10多年来,赵林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共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出版了9部专著、2部教材,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05年5月,武大出版社重新结集出版了他的5部著作,形成赵林系列,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最近,赵林的演讲集《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又得以出版。

“写不出东西就别写,作为老师剽窃别人成果,这种行为是很恶劣。”他直言不讳地批评时下愈演愈烈的抄袭之风。

赵林治学严谨,科研论著除了一篇论文是与人合撰之外,其余皆由他一人撰写。除此之外,近年来,他还先后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

教书授人以渔

对于“湖北名师”称号,赵林显得很谦虚,“这些荣誉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学问做得不错,讲课也得有吸引力。”

“站在讲台上,我才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直率、风趣才是真实的赵林。

他上课一丝不苟,认真程度是出了名的。执教20多年来,他从不迟到早退,更不会让研究生为自己代课。即使外出讲学或参加学术会议,也一定找时间把缺的课补上。针对有些教师要研究生代课的现象,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扪心自问,你的天职是什么?”

赵林上课时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深入浅出地把晦涩的哲学原理讲得趣味盎然,注重启发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和体验,从而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一方面,他从史学家的角度用连贯的逻辑连接浩如烟海般的事件,另一方面又以哲学家的专业素养来分析复杂的问题。他教授的西方哲学史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赵林的严谨敬业精神,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尊敬。长期以来,坚持对本科生讲授《西方哲学史》基础课的他,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00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2001年他的课程被学校评为首批名牌课程;2003年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3年被评为学校首批“十大名师”之一。

“似乎胸中自有丘壑,讲课时娓娓道来,你会不自觉地被他博学而不失条理、幽默而不失严谨的讲课风格所吸引。”谈起赵林的课,研究生陈艳波很是兴奋。

 

志在人文关怀

“哲学很大程度上像是古代的屠龙之术,老百姓常把屠龙之术当成笑话讲,但我就觉得它非常好,因为我学了哲学以后,活得非常愉快、洒脱。”对于普及哲学,赵林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他认为哲学的世俗化有两种,一种是把哲学降低到世俗,一种是把世俗提高到哲学。赵林坚持自己的学术高度,强调学术不能一味迎合大众,而要提高大众的人文素养。

哲学是思辨性的,赵林也笑称自己“好辩”。他曾于2000年8月作为主教练率学校辩论队在第二届全国大专辩论赛上夺得冠军,2001年8月又获第五届国际大专辩论赛亚军,并受中央电视台邀请出任数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全国大专辩论会主任评委。

“通过辩论我们能够碰撞出很多思想的火花,而中国现在对辩论的理解还限于辩论赛。”赵林整合了哲学思维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具体思维技巧,运用它们来指导辩论赛。

对于志向,赵林把马丁·路德的名言“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站在这里”修改后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这就是我的讲台,我一直站在这里!”

给更多喜欢哲学的人指明方向,给更多的人以人文关怀,这也许是他的最大愿望。

 

人物简介:赵林,男,1954年11月生,北京市人。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全国宗教学学会理事、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哲学、西方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