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人 vsphere:电子报 >>南方周末>>第1412期不受拘束地看马克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08:16

电子报 >>南方周末>>第1412期

不受拘束地看马克思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彼得·哈尔特 翻译:王歌 朱子娟 发自德国美因兹 2011-03-10 10:50:48 来源:南方周末

我们的节目有可能借用学术研究的一些成果,这也正是我们的初衷,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的研究成果肯定是非常杰出的。现在德国已经统一,不存在两个分裂的国家,两种分离的文化,关于马克思的研究视角也发生了变化。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出版马克思恩格斯合集的事情,在他去世130年之后,人们终于有机会完整地阅读他们到底写了些什么,写作背景是怎么样的,他在创作整部作品期间,经受着来自各方利益群体的控制、扭曲、修改、删除,我们如今在研究他的作品时,就要剔出个人因素,回归到马克思的真实想法,发掘出他的原始意图。

站在现代德国人的角度: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马克思的作品怎样,一个是:他的作品有怎么样的影响。

现在我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他的作品,我的意思是之前对他作品的解读很多都是错误的,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认为马克思作品说到过国家统一规划的、中央集中计划经济,但我现在可以说,这是不对的,马克思的设想是某种合作社性质的机构,他也写了怎么对待私有财产等,但国家统一规划的、中央集中计划经济绝对不是马克思提出来的。马克思是一个分析家,使他所处时代的思想有了革命性的变化,这是巨大的成就。举个例子来解释,马克思曾经跟他同时代的人说,当你们在说话、使用一个概念、思考时,必须要考虑,这些在多大程度上是受了物质条件的制约。他试图让人们睁开双眼,无论怎样,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人们要具有批判能力、分析能力。

——彼得·哈尔特对南方周末说 

彼得·哈尔特留意到有位叫康拉德·勒文的人,以《马克思与阶级斗争》受邀专家身份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哈尔特希望能澄清,此人并未参与过该片的创意和创作。 (受访者供图)

《马克思与阶级斗争》拍摄现场,《德国人》是德国电视二台的重头大戏,每集制作费都是50万欧元左右。 (ZDF/图)

年轻时马克思激进、粗暴,与同学挥剑决斗受伤。 (ZDF/图)

中年和老年的马克思。德国人的历史就是胡子的历史,第二部《德国人》最著名的胡子就是马克思。 (ZDF/图)

除了马丁·路德,几乎没有哪个德国人在世界史上的影响力能超过卡尔·马克思(1818-1883)。改革家、革命者都在他的理论中寻找源泉。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流转之广泛堪比《圣经》。二十世纪前半叶以来,一些政府的基础就建立在这个热衷于矛盾并自身充满矛盾的思想家身上,这些国度曾生活着人类大约一半的人口。

作者介绍:彼得·哈尔特是德国电视二台《德国人》中《马克思与阶级斗争》的撰稿者。1961年南部小镇安贝格出生,属于西德。他在巴黎和慕尼黑学习了历史和记者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为报社和电台撰稿,作为出版人发行了一本关于当代历史的书《图,历史造就》,在德国被多次再版。

1991年至今哈尔特在德国电视二台参与了五十多个历史纪录片的制作,部分影片还曾获奖。他隶属当代史编辑部,在历史题材中,他对1848年德国革命尤感兴趣,马克思也属于这场革命的捍卫者。
就算在苏联分崩离析之后,这位敏锐分析世界错综经济关系的理论家也没有随之隐身而退。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他的许多思考显示出了前瞻性。马克思这样描写:“所有民族都被缠绕在世界市场的网中”;“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殆尽,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这里资本在一个人手中膨胀成巨大的量”,全球都是如此。

更为令人惊奇的是,马克思在他的故乡,从没在主流媒体中被彻底而公允地介绍过,德国本土电影似乎都在刻意回避马克思。这可能与在德国分裂时的东西冲突有关。

在东德政府拿着马克思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时候,同样依据马克思的理论,西德的社会民主党在进行着传统的工人运动。

而今天,我们才有可能尽量不受拘束地、以历史的犀利目光看待马克思。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信仰的说客,而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关于其学说的注释,他开了一个自己的玩笑:“说到我自己:我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在一部定位于重要历史人物,名为《德国人》的总长20集的德国史的电视纪录片中,自然要有一集,献给这位影响深远的工人运动的思想先驱,尤为重要的是呈现这个被神话般美化和诋毁的历史人物。观众看到的是一个饱受压制打击的人、一位父亲、一位丈夫、一位政治推手、一位不善经营的出版人,使人们可以从一个容易理解的角度接近他,而不是看一个纪念碑上或是耻辱柱上的马克思。

如果你仔细对纪录片进行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层面就会被更清晰地分离出来:一个性情冲动的人——他居然在竞技中,不放过那个与他同族同根的同学;一个高智商高学识的哲学家——他可以从他的年代辩证思想散句中提炼出新的理论科学;一个足智多谋充满实用主义的《莱茵报》总编,开创了以事实论据为基础的现代记者学,他还同时积攒了很多巧妙应付审查机构的战术。他曾讽刺地说:“我们的报纸要时常拿去给警察们嗅一嗅,如果他们嗅到些不宗教或不普鲁士的内容,报纸就不能印了。”

该报1843年被查封后,自由的话语也就只能带到流亡生涯中。第一个目标是巴黎。从那时起直到后来他的普鲁士身份被取消,他一直是一个政治流亡者,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流亡中度过的。他的六个孩子和他心爱的妻子燕妮都先于他死去。在他离世之前,他的两个女儿也先后死去。当然,马克思从来没有对他的思想和理论有过丝毫怀疑和动摇,也没有试图回到家乡寻求宽恕。在他于1883年去世前的最后一次受访中他透露了他的生活哲学:“斗争。”

作为这部纪录片的撰稿者,我从一开始就力图通过阅读、查找资料、与专家进行对话,来了解最新的研究状况。基于这些了解,我展开了最初的素材搜集,同时也研究历史事发地、文献、绘画、照片、电影资料等。最终,我将脚本拍摄成影片,其中也构思了以何种方式用故事片的手段重现马克思生活中的关键场景,以及将那些需要解释的内容通过电脑制图进行视觉化呈现。

在近两年的拍摄过程中,不同元素被汇编在一起,最后组装成一幅复杂的拼贴画,凭借现代图片处理技术提供的可能性,获得统一的形式,并嵌入了原创音乐。每个细节的剪辑都经过与资深专家的密切磋商。

结果是一个层次丰富的人物肖像:一位喜欢像资产阶级绅士一样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任性的生活艺术家;一位在极端经济困窘的情况下把家当拿去典当的、深刻的金钱分析者;一个易怒的雄辩家,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度过了生命中近三十年的时间;合群好客的他嗜好红酒、充满智趣的笑话以及雪茄,和大部分志趣相投的朋友最终闹翻;作为父亲,他尽心尽力,却和他的女佣偷偷生了一个孩子;他是一个政治思想家,而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运动常常除了报以冷嘲热讽,无所作为。这部用近两年时间拍摄完成的电影,勾勒了他险象环生的一生,描述了他的思想直至今天仍然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和冲击力。

上一页1下一页责任编辑: 姜弘 实习生 蒋潇 网络编辑: 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