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痴情男主的小说 现代:芙蓉书阁诗钞(四)(2009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28:14

邓旺林

五绝  2009年元旦贺禧(古体)

’08从容去,’09健步来。
辞旧迎新禧,万事遂心怀。

事业能发展,健康能久长。
新年新进步,前程日辉煌。
【注】 “能发”谐音“08”,“能久”谐音“09”

五绝  己丑年春节祝福
今年元旦前因收发贺岁短信,曾吟成打油诗两首(《2009年元旦贺禧》),却因电脑故障无法及时通过博客给大家以真诚的祝福,深感遗憾!过几天我将到外地欢度新春佳节,现特献上《己丑年春节祝福》一首,以预祝众亲朋博友己丑年春节快乐!天天快乐!
鼠扫冬寒去,牛耕春暖来。
新年新气象,日日乐开怀。
——2009.01.20

赞熊君
熊益军老师是高产的作家。2009.01.01《留下点记忆》的附件《熊益军2008年度发表文章报纸一览》可见一斑。
姓熊人不熊,文才足称雄。
鼠年喜高产,牛岁更兴隆。
【注】熊益军:江苏省通州市金沙中学语文教师。著《杏坛心旅》一书于2005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9.01.20 19:21:41

游湘子桥不得,口占五言古绝一首
潮州湘子桥,简称“湘桥”,又名广济桥。在历史上还曾有丁侯桥、丁公桥、济川桥、浮桥、跃进桥等名称。桥横跨韩江,位于潮州城东门楼前至东面的笔架山下韩山师院前。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桥东西两头自古至今由石墩架设石梁而成,中间水深流急,昔时限于条件,加上航运需要,采用木船铺上木板架设而成,作为启闭式浮桥,故有“十八梭船廿四洲”之称。此桥是我国第一座启闭式石桥,1988年1月,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00多年来,历经多次修建、扩建。现桥长566米(一说517.95米),分20孔,桥宽11米。“湘桥春涨”是潮州一景。
今日是春节的大年初一,上午与妻等行经湘桥旁,曾想上桥一游。不料遭一大汉拦截,要我们每人交费60元始得上桥。大为扫兴。名为广济桥,实为地方上某一部门的摇钱树。
新修广济桥,大汉守护牢。
欲从桥上过,需把六十掏。
——2009.01.26
【附记】据说每月逢8的日子(8号、18号、28号,似都是指公历的日子)才允许200位当地居民持本人身份证免费上桥。
湘子桥又名广济桥,“广济”之桥要收取那么高的“买路钱”,也太名不副实了。现在广州有不少公园、场馆等都已免费开放。不知这“广济”桥现在还收不收“买路钱”。(2009-07-29)

七绝  读《血剑已锈蚀  〈离骚〉传至今》有感(古体)
“隔壁的那位”于2009.05.28在其博客上发表了《血剑已锈蚀 〈离骚〉传至今》一诗(见附录)。
龙舟竞渡鼓喧天,巨粽飘香示空前。
罕见端阳怀忠信,如今屈赋不值钱。
【注】“巨粽”句:广东肇庆一商家做了个高1.8米的巨型粽子。此乃商家的一种做作,与怀念屈原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2009.05.30
【附录】《血剑已锈蚀  《离骚》传至今——-献给诗歌爱好者》:“今天是端午节,让我们用丝线、芦叶和糯米,做出心状的粽子,纪念久远的诗圣;两千多年前的今日,一个不屈的诗魂,仰天而问九歌一曲,怀抱巨石投江自尽,汨罗江至今在哭泣;波涛拥抱了疼痛的心灵,江水洗洁了墨黑的诗句;长长的历史画卷没有高歌秦国的铁蹄,胜利者的刀戈早已锈蚀,历史却把失败和毁灭牢记;在这特别的节日里,让我们用泪砚成墨汁,在宽大的芦叶上书写:字字黏着糯米粒粒,投入沸腾的长江水,在楚国炎炎的烈日下,把粽子 煮成歌,熬成诗……”
【附】“隔壁的那位的博客”的网址: http://blog.sina.com.cn/gebidenawei”


题大埔中学老同学久别重逢留影二首
一(七言古绝)
四载同窗老高中,仓皇一别各西东。
四十年来无音信,重逢尤喜未龙钟。
二(对式七绝)
同窗难忘老高中,两载攻书两载疯。
仓皇一别卌年整,且喜重逢背未弓。
【注】
1.“四载同窗老高中”:我们是20世纪大埔中学“老三届”中的67届高中生。读高中时遇“文革”在校时间整整4年。读书2年,“革文”2年。我们曾被人称为“老高中生”(区别于文革期间及以后的高中生)。
2.“仓皇一别”:我们是在特殊的年代以特殊的方式“毕业离校”,没有毕业聚餐、没有毕业留影,有很多人也没有机会毕业话别。
3. “两载攻书两载疯”:读了两年高中后,“文革”开始,所谓“停课闹革命”,整两年时间。
——2009.06.07

七绝  岁月留痕(新韵)
新浪网博友“在水一方”喜作藏头诗。近读其六言诗《岁月留痕》一首,一时兴起,亦以“岁月留痕”为题,试作七言藏头诗一首以应之。
岁序如歌曲曲新,月缺月满俱欢欣。
留得信义行天下,痕印汗青播远馨。
——2009.06.29
【附录】“在水一方”之《岁月留痕》:“岁月是一首歌,月色迷离诗意。留下一份真诚,痕印永恒记忆。”
“在水一方”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zsyf5962


五绝  读琼宣斋主《留言》有赠(新韵)琼宣斋主(又名儋耳游子)在新浪上的博客等级为14,积分1,106,访问量为54,696。属较受关注的博客。其许多诗文因容易触及某类人“敏感”的神经,以致被网管删除。这让博主产生“写作不自由”之感,于是“'搬家’到搜狐网站,另起炉灶”,并留言广告。当天读到博主的这一留言后即赋诗此首,并致词——“愿您在新的空间建设自己的自由王国。”兴浪鱼难捕,入山去搜狐。得失休计较,潇洒赴前途。——2009.07.02【附录】琼宣斋主的《留言》(2009-07-02
13:05:52) :“由于在新浪感觉写作不自由.故'搬家’到搜狐网站,另起炉灶.博客名称'儋耳游子(渔夫)琼宣斋主’。此告。”
七绝  咏琼宣斋主(对式)琼宣斋主原是中学教师,后下海经商有成。其涉猎甚广,博客上经常发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领域的大块文章。其文均非休闲游戏之作,大都富有新意、深意,不人云亦云,能发人深思;且洋洋洒洒,放言无忌。但也因此容易让某类人神经“过敏”,以致常被网管删除。辞别教坛商战忙,书生意气总飞扬。斋号琼宣挥巨笔,政经文史著华章。——2009.07.03
七绝  叹梓里中学更名"家炳四中"梓里唯一的一间中学(初级中学),原名“梓里中学”,后因田家炳先生出了几十万元,校名便依田先生的惯例改成了“家炳四中”。真是“可怜一所中学校,轻把声名属富邻”。堂堂大埔第二村,地灵人杰远近闻。可怜新宇林立处,家炳四中立黄昏。【注】1、梓里村位于大埔县西部、三河镇署之北,距三河镇府所在地11公里,面积纵2.5公里,横1.5公里。四面环山,一水中分。全村分8个片,共有45个村落(现称村民小组)全村有27个姓氏、现有1108户人家(曾有1300多户,后有不少已搬迁在外)、4587人;是三河镇12个行政村中最大的村;在全县位居第二大村。2.梓里村地灵人杰,历史上清代有过“四世连魁”,出过名列“清末岭东三大女诗人” 的范荑香(另两位是梅县的叶璧华、黎玉珍);民国时“一村六将军”(其中有范汉杰兄弟三人),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各方面英才更是不胜枚举。——2009.07.23【多说几句】田家炳先生是大埔银江人,是香港田氏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有香港“人造革大王”之称。田家炳先生为祖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曾捐出巨资,因此而受到社会的尊重,得到不少殊荣,自是理所当然。只是在捐资办学方面,凡得其资助的学校,不但新办的要以其名字为校名,就是一些早已办起的学校也要把原有校名换成他的名字,这就未免有些太看重自已的名声了。同为香港的富豪、祖籍潮州的李嘉诚先生斥巨资资助汕头大学而并未要求以其名字来作为校名;同是祖籍大埔、旅居在外的商界巨子肖畹香先生(大埔进光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家乡,所办学校(如在国外的南方学院,在家乡的进光小学、进光中学等)均未要求亮出自己的名号。相比之下,彼此的境界如何已无需多说了。古语云:君子不夺人所爱。花点钱把人家原有的校名改掉以张扬自己的名声,伤害他人的感情不说,能否真正使自己美名远扬、永存这还得打个问号。按:
这首诗于2009-08-16  09:44:45发表在本人博客“芙蓉书阁”后,先后收到以下“评论”:新浪网友“十年同派” 《读阁主“更名”诗有感》:“长藤古树夕阳斜,千载名村黯物华。寒气袭来霜凝草,雨丝过后泪含花。诗情徒增岭南怨,* 壮志尽收杯里茶。冬去春来庭面变,奈何堂燕飞他家。”*清末大埔梓里女诗人范荑香有“岭南李清照”之称,诗情以“哀怨”为主。(2009-08-17 15:41:26)儋耳游子:“家炳四中”?为什么是家炳四中不是一中?他几十万也不多啊,原来的变成他的啦?还是钱大.管他什么中,受益的是孩子,让他出虚名去,今后没钱就找他,他不出钱总有一天得改回来的。(2009-08-20 07:28:24)新浪网友:如果大家努力,不久的将来有可能转变成九年一贯制的梓里实验学校。(2009-09-22 19:50:33)新浪网友:我们还是习惯叫梓里中学(2010-03-17 19:05:11)
【再多说几句】"可怜新宇林立处,家炳四中立黄昏。"这是感叹家乡有不少经济发达的乡贤(主要是外出发展的),有关方面没能发动到他们为桑梓捐资兴学,以致校名不保。今天检讨起来,确是有些狭隘的地方主义情感作祟。从县政府《家炳第四中学兴建记》中“为彰义举同意学校所请特将梓里中学更名为家炳第四中学俾其英名与学校同辉永载史册”看来,我对田翁的一些批评(如说“校名便依田先生的惯例改成了'家炳四中’”,“花点钱把人家原有的校名改掉以张扬自己的名声”等)也是不妥的。原来改校名实是出于校方所请,田翁不过是满足了校方的这一请求而已。在此,我向田翁表示道歉!对梓里中学改校名我还想多说几句。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担忧:把校名这样一改,以后再要他人捐资给学校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以后政府没有投入,田翁又不再出钱,那可就……有人也许会说,以人名为校名的,如国外的哈佛大学,我国的中山大学,不都是照样能办得红红火火的吗?确实如此。家乡的中学也能这样,那就谢天谢地了!“香格里拉”说:“如果现在教学出丑了,梓里中学又如何?”说得很对。看来校方提请更改校名,可并不仅仅是表示感恩,也是在给自己“加压”呢——“俾其英名与学校同辉永载史册”,这担子可不轻啊!如果这方面出了什么问题,县政府也不能坐视不理吧?毕竟这事县政府也参与了。如果学校真能与“彪炳千秋”的大埔名人的英名同辉永载史册,那可是幸莫大焉!——2010-10-13 16:01:45【附记】有匿名网友于2010-10-3  10:57:36上传《家炳第四中学兴建记》(见附录。原文无标点符号)于“大埔文苑”。读后特作上文。【附录】《家炳第四中学兴建记》:梓里村人口众多,学子遍布,乃本县屈指其二文化之乡。为普及中等教育,于一九八五年利用公社旧址创办梓里中学。然校舍狭促,墙残瓦败,亟待改善。旅港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素以兴学育才著称,饮誉侨乡,蜚声海外。鉴于该校基础薄弱,场所缺乏,掌教从学艰苦备尝,乃慨捐钜资兴建三层十八教室,建筑面积一千五百余平方米之教学大楼;及装修改造三层三十房舍,建筑面积八百平方米之教工大楼各一。历时一年,克日竣工。一所巍峨壮观、宽敞明亮,与水色山光交相辉映之新型中学矗立村口,为培育人才,创造庄严静谧、舒适雅致之理想教学场所。先生之风,高山仰止;先生之德,彪炳千秋。为彰义举,同意学校所请,特将梓里中学更名为家炳第四中学,俾其英名与学校同辉,永载史册。爰为之记。大埔县人民政府  一九九二年夏立

七绝  游广州陈氏书院(古体)“古祠留芳”是广州新八景之一。此古祠即广州陈家祠,雅称陈氏书院。昨天(2009年7月22日)上午我与妻同游这一景区。虽是“走马观花”,也算满足了很久以前就有的“到此一游”的低端要求。陈氏书院半日游,古祠留芳略收留。走马观花凑热闹,到此一游夙愿酬。——2009.07.23
七绝  致石山山人(古体)2009-07-24  12:37:01新浪网友“石山山人”有《和阁主游广州陈氏书院诗》二首发在我的博客上(见附录)。乃作此诗以应之。未见石山真面目,已识山人好文才。知我身为陈家婿,应是故人唱和来。——2009.07.25上午【附录】“石山山人”《和阁主游广州陈氏书院诗》:“半日逍遥半日游,百年风物百世留。郎君本是陈家婿,黉院旁听不付酬。”“南国明珠半日游,风情万种向心留。多情自是陈家婿,挽妻漫步意难酬。”注:阁主照片中有“旁听”“写真”一张。【附记】《游广州陈氏书院》发表后在我的博客上还收到以下“评论”:1、新浪网友《试作阁主诗观感》:“走马显龙马,*观花不摘花。世上好男儿,伴伊回娘家**。注:*意指龙马精神  **阁主夫人姓陈。”(2009-07-25 18:09:03)2、新浪网友《题阁主夫人观日蚀照》:“照片中,有阁主夫人观日蚀照,有感。戴镜观天意恐迟,缺圆变幻暗称奇。乌金尚有蚀亏日,何似郎心永不移。”(自署“初中时同学”,2009-07-28 08:10:04)3、《拟石山山人答阁主〈致石山山人〉诗》:“三十河西三十东,*韩江晖映韶关虹。多才多识多情义,纵未相逢亦识公。*阁主目前三十年在家乡生活,三十一年在韶关生活。”(自署“大学时同级”)
七绝  戏答儋耳游子(古体)2009.08.03我将写于2007.10.25的《芙蓉山口占(一)》和写于2008.03.07的《芙蓉山口占(二)》一起发表在我的博客上,得博友儋耳游子回应(见附录)。特作此诗答复。少壮艰辛斗贫穷,老来有幸享优容。他年还遇断炊日,琼宣斋里打秋风。【注】1.琼宣斋:儋耳游子的书斋。2.打秋风:意谓“因人丰富而抽索之”。也叫“打抽丰”。——2009.08.04【附录】“儋耳游子”(2009-08-03
18:41:33):“哈哈。山高林密瘴气险,却道氧吧不花钱。人生烦恼数不尽,旧苦刚去新难来。嘻嘻。他人终日搏钱忙,吾兄逍遥莫张狂。待到没款买米日,哭喊爹来复骂娘。”【附记】《戏答儋耳游子》发至我在新浪网上的博客后,“儋耳游子”很快便作诗“回应”。其诗云:“游子有幸遇芙蓉,羊城脚下睹尊容。待到团圆秋风日,睡倒马路两醉翁。”

七绝  游广州白云山二首今日与妻游白云山。白云山的万木葱茏给我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真是难得的“天然大氧吧”,难怪白云山能享有广州“市肺”的美誉。此行虽因时间太紧(不足一天),未能遍游白云山各景区,但登上了最高峰摩星岭之巅。能在白云山的制高点上俯瞰群峰,能在白云山的绿荫中远离尘嚣,也算是不虚此行了。一携手云山步步高,摩星摘斗乐逍遥。白云飘渺尘嚣远,笑瞰葱茏涌绿涛。二登陟云山步步高,绿荫夹道减疲劳。尘嚣俗虑随风远,携手摩星瞰绿涛。【注】白云山风景区位于广州市北部,是九连山脉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称。摩星岭海拔382米,是白云山最高峰,也是广州市最高峰。摘斗亭属摩星岭景区的一个景点。——2009.08.19
七绝  摩星岭见连心锁有感白云山最高峰摩星岭之巅的护栏外有“连心锁”的雕塑,在护栏内则有一金属围栏,在这一围栏的几层铁链上挂满了见证两心相连的小锁头,有的锁上还刻下“×××永远爱×××”一类的誓言。有不少挂锁显得还比较新,看来挂上去的时间还不是很长,但不知这些浪漫的挂锁之人是否情好依然。连心锁证两心连,万仞云山订百年。挂锁尚未斑斑锈,几人依旧手相牵?——2009.08.20
七律  摩星岭见连心锁有感连心锁证两心连,万仞摩星订百年。少壮思维图浪漫,青春举动慕新鲜。金属固能经风雨,人意常如幻霭烟。挂锁尚无生锈迹,几人依旧手相牵?【注】1.青春:指青年时期;年纪轻。 2.金属:此指挂在山顶的那些铜锁、铁锁。——2009.08.24【附记】此诗于2011-7-3发至中华诗词论坛之“大河之南(河南)”诗社,被评为精华帖
五绝  读《做一个如玉的女人》赠初见(古体)博友“若如初见”于2009-08-13在其博客上发表了《做一个如玉的女人》的美文。初见知不俗,识久信如玉。如玉葆青春,芳心无拘束。——2009.08.25

七绝  游广州越秀山观五羊雕像有感传说在二千多年前的周夷王时,广州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飘来五朵彩色祥云,每朵祥云上有一位骑羊的仙人,五只仙羊各衔一茎六穗的稻谷。仙人把稻穗赐予百姓,并祝福此地永无饥荒,言毕腾空而去。五位仙人送给广州人民的优良稻种,加上广州地区阳光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良好自然条件,使广州人民获得大丰收,广州也就成了岭南最富庶的地方。百姓为感谢上苍,在他们降临的地方修建了五羊石像。广州亦得别称“羊城”和“穗城”。今天上午与妻游越秀山,登中山纪念碑后,观五羊石像。近观五羊石像,远眺高楼林立的广州城,想起“五羊石像”所包含的动人传说,不禁有沧海桑田之感。仙子乘云去不还,五羊济世驻人间。如今衔穗徒怀旧,只见高楼不见田。
——2009.08.26
见城市打工一族早上挤公交上班手提早餐挤公交,挤上公交苦未饶。睡眼惺忪立难稳,前俯后仰左右摇。
七绝  代无钱购买经适房者作据2009年09月04日《广州日报》报道:谭子辉一家三代五口自1981年起就住在杨巷路一栋两年前就被定为危房的平房内,总面积27平方米左右。每月付105元的房租。“房子下雨天漏雨,严重时地面能积一厘米深的水,夫妻俩只好用塑胶布将柜子、帐子盖起来。”谭子辉一家今年8月份拿到经济适用房的准购证。“排号的时候,他家拿到了党恩新街46号的选房牌。这个排序足可以使他们在党恩新街的352套可售的经济适用房中选到一套楼层和朝向都尚好的房子。但是,'开售当天,我们夫妻俩都没有去现场。本来能拿到准购证我们都非常开心,但后来发现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付首期,我们夫妻俩为此哭了整整一晚上!’谭子辉的妻子陈带莲说。”一(古体)柴米油盐费思量,徒然准购经适房。
廿七平米住三代,广厦连云倍感伤。二广厦连云日日新,蜗居残旧自伤心。徒然有份购经适,羞涩空囊泪满襟。——2009.09.07
七绝  喜迎国庆演汉乐(古体)今晚韶关客属联谊会在韶关剧院举行迎国庆60周年的文艺晚会。韶关“大埔汉乐社”(以旅韶大埔人为主体,还有兴宁、翁源、龙川、揭西等地的人员参加)共18人登台演奏了汉乐《落地金钱》。此前,这首汉乐我们曾两次正式出演过。先于今年2月7日上午在大埔旅韶联谊会于韶关丛林山庄举行的新春联谊会上,后于2月15日上午应邀在韶关流花宾馆举行的韶关市兴宁旅韶联谊会第二十次会员大会上演奏。在剧院演出的头一天晚上,广州羊城汉乐社来人指导,广东电视台原高级音乐编辑刘智忠先生还在我们正式演奏时担任指挥。这一来演奏的水平确实比前提高了不少。可惜所用扩音器,原定用5至6个的,结果只给了3个。以致“台上积极演,台下听不见”。幸亏听众很宽容,还是礼貌性地给了我们热烈的掌声。喜迎国庆演汉乐,落地金钱韵铿锵。莫笑业余非里手,也有掌声满剧场。——2009.09.26
七绝  寄在埔聚会高中诸学友(古体)高中同学国庆期间在大埔县城聚会。我在广州带外孙,未能参加联欢会。同学聚会尽开怀,惆怅他乡独徘徊。天涯咫尺互联网,芙蓉书阁待君来。——2009.10.03 【附记】此诗并未寄出。
七绝  2009年中秋未能赏月感赋(古体)今年于广州过中秋。据说今年中秋之夜的月亮是多年来最为明亮的,而第二天晚上的月亮则是多年来最圆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欣赏到这最亮的圆月和最圆的明月。想起望圆月而怀远、见月圆而思人的说法,特作诗一首如下:思亲只在寸心田,何关月缺与月圆。年年月圆才几日,日日思亲总拳拳。——2009.10.05(10月3日中秋节)
七律  重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感唐上元元年(760)春,时值安史之乱尚未平定之际,杜甫得亲友资助,于成都西郭外浣花溪畔盖一草堂,以安顿其家。翌年八月,草堂为秋风所破,杜甫百感交集,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记之。在许多人为居不易而忧伤之时重读老杜这首长诗,我亦不免百感交集。茅庐栖止已凄凉,偏又秋来风雨狂。雨脚如麻欺屋漏,薄衾似铁叹更长。但求广厦庇贫苦,无悔一身临死伤。大爱情怀千古赞,今朝掩卷倍思量。【注】1、雨脚如麻欺屋漏,薄衾似铁叹夜长:杜诗有“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
长夜沾湿何由彻”等句。2、但求广厦庇贫苦,无悔一身冻死伤:杜诗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等句。——2009.10.06【附记】此诗参加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杜甫研究会、河南诗词学会、河南省楹联学会等主办的“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征稿时间:2011.11.8—2012.01.31),作为入围作品,入编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的《四海诗人咏诗圣》(纪念诗圣杜甫诞生1300周年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作品集)P38。
该大赛收到的诗词类应征作品3600多首,而入编《四海诗人咏诗圣》一书的仅310首。其中获奖作品71首(分为荣誉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入围作品239首。本诗投稿参赛时原注明用新韵,且第六句原作“无悔一身冻死伤”。编者在收编此诗时,删去加注的“新韵”二字,为救“孤平”,又特将“冻”改为“临”。编辑的负责任精神由此可见一斑。
顺口溜  补照婚纱相今天上午应邀到番禺洛溪新城一朋友家,并听从朋友的建议于午餐后到其住地附近新开张的“天长地久”婚纱摄影楼去补拍了婚纱相(时该影楼正在搞“庆开业真诚奉献”活动——“凭券拍摄结婚纪念照、全家福只需1元”,“赠送7寸精美单片8张”,“只需1元即可体验全家福、周年照”)。在回广州的车上就补照婚纱相一事做了一首顺口溜,回住地后念给我夫人听,博得她开心一笑。结婚卅二年,补照婚纱相。虽已不年轻,不算太丑样。——2009.10.07
七律  广东汉乐入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赋广东汉乐有“中州古乐”之称。它是古代汉民由中原南迁时带入的中原音乐与大埔当地的民间音乐(如打八音、中军班音乐)等相融合,同时又吸纳了潮乐(如大锣鼓)的一些成分而成。其演奏形式包括丝弦乐(俗称和弦索)、清乐(又称儒乐)、汉乐大锣鼓(又称八音)、中军班音乐和庙堂音乐五种。其中丝弦音乐和中军班音乐是汉乐的主要组成部分。广东汉乐分布在广东梅州、汕头、韶关、惠阳等地区,又以梅州市大埔县为代表,素有“无埔不成汉”的说法。2004年大埔县被广东省授予“汉乐之乡”称号。广东汉乐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州古调水长流,埔邑承传数百秋。月下提胡领弦索,花前儒乐醉朋俦。清莲出水香尤馥,翡翠登潭韵更悠。珍重护遗加努力,从今更上一层楼。【注】1、"埔邑" 句:关于广东汉乐的历史,大埔县文化局广东汉乐研究组于 1982年1月15日编印的《广东汉乐三百首》的“前言”中说:“客家人从中州南迁,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四世纪,晋安帝九年(公元四一三年)曾在大埔县湖寮古城特设义招县以安置南迁的人;最后一次,人数最多,在宋亡前后。从'音乐随人’的客观事实看来,广东汉乐在粤东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即使在宋亡前后才来到粤东,亦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省音协温萍在其于第二届广东汉乐理论研讨会上提供的论文《寻思---论21世纪广东汉乐发展的新思路》中说:“关于汉乐的历史渊源,鉴于目前尚未掌握系统、全面和详实的史料,故定论不宜过早”。“被誉为'汉乐之乡’的粤东大埔县,可说是广东汉乐的摇篮,它有四百多年(或更长)的历史了。”2、“月下”句:提胡是汉乐的特色乐器之一,属领奏乐器。3、“清莲”、“翡翠”句:“出水莲”、“翡翠登潭”均为汉乐重要曲调。 ——2009.10.12【附记】本诗被丁香诗社等评为“精华帖”,2013年收入丁香诗社《九十九束丁香》。2015年收入大埔《汉乐研究》(大埔县文联、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合编)第25期“乐诗”栏目(见该刊P39)
七绝  以汉乐曲调名串联成诗二首一(古体)如玉美人柳青娘,有缘千里嫁好郎。洪洲台上算八卦,时到冬来拜花堂。二美女梳妆暗思春,到冬来嫁好郎君。凤凰台上三更会,倒插花枝步踏云。——2009.10.12
七绝  答“有光同照”我于补拍婚纱相的第二天(10月8日)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补拍婚纱相》的短文。今日读到新浪网友“有光同照” 于10月12日在我的博客上发表的《读阁主文“补拍”有感》一诗(见附录),乃以此诗作答。老来时发少年狂,有利身心益健康。无损他人又利己,何妨乘兴一张扬。——2009.10.14 【附录】“有光同照”《 读阁主文“补拍”有感》:“夫妻聊发少年狂,重扮新婚照倩妆。粉黛初成美与帅,女儿难辨爹和娘。霜枫红似春花艳,落日光同初日强。人世恰如一幕戏,得张扬处便张扬。”
七绝  不知今日是重阳(古体)升级外祖事务忙,不知今日是重阳。应节登高抛脑后,娇婴冷暖记心房。——2009.10.26
七律  重阳无暇登高致友人以前曾与妻同游白云山,但只有大半天时间,行色匆匆,不但许多景区未曾到达,就是经行处也如走马观花,说不上是真正的游览。当时曾打算到了重阳日再到白云山一游。我本月20号刚升级做了外公,而女儿和外孙女正好于重阳前一天出院回家,故家务繁忙,无法外出,哪里还顾得上重阳登高。不过,重阳这一天,虽未能得山水之乐,但在助理照料外孙女的忙碌中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此为天伦之乐也;加上好几位朋友自远方发来新作,尤其是子邦还特地为我写了一首诗,使我今年的重阳节过得很是充实、温馨。曾拟重阳步白云,初为外祖事纷纷。帮忙家务虽劳累,助理娇孙自悦欣。老友登高知体健,新诗贻我信情深。眼前未见云山翠,喜有婴声满室春。【注】1.白云:指白云山,下“云山”亦指白云山。——2009.10.27(昨天重阳)
七绝  重阳无暇登高感赋初为外祖倍辛勤,重九无暇步白云。万顷葱茏暂辜负,娇婴一笑乐无伦。——2009.10.27
五古  题补拍婚纱照今日到番禺洛溪新城“天长地久”婚纱摄影楼日取回10月7日拍摄的8张婚纱照。老来学时尚,补照婚纱相。头面略加工,基本未走样。坐立听安排,脉脉相依傍。留影但自珍,无虑疑与谤。——2009.11.01
五古  叹更年症(新韵)小事多计较,无名火常烧。一朝生闲气,数日不能消。老妻责变态,自认太操劳。今悟更年症,噬人无处逃。何物能救治?验方此为高:常与朋友聚,天南地北聊。还宜多出外,山水怡情操。——2009.11.21
七绝  咏昙花宛似白莲花盛开,暗香月影满楼台。匆匆一现便归去,怕惹蜂狂蝶浪来。【注】1.“宛似”句:昙花开时形似某种莲花(如下图)。周天民编绘《花卉画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4月第一版)P155:“昙花,仙人掌科,多年生草本。有秆状茎与叶状茎二种。无叶。夏秋间,茎端开花,花大如莲,色白……花开时短,放于夜间,一现即萎。”2.“匆匆一现”:昙花盛开的时间只有3~4个小时,非常短促。故有“昙花一现”之说。——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