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杀原形无聊:拿来还是融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2:21:47

拿来还是融合


  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后,我们国家重又回到了世界舞台。展望未来,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战略将成为改革开放的升级版,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命题。
  加快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大家都没有经验时,简单而实用的拿来主义成了一些“吃螃蟹者”的首选。“东西好不好,用了才知道”,越来越多的探索者意识到,简单的“拿来”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且也不解渴。不论是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还是引进各种国际课程,关键还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共享、互相的理解。
  基础教育国际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教育的开放性、包容度,以及国与国之间对于教育的互相悦纳和理解。反映到操作层面,就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最初是通过游学、互访达到交流的目的,接着是通过活动和课程实现不同文化的理解,再往上就是通过学生的融合、课程的衔接培养国际化人才,而我们的教育是在调整和完善中实现国际认同。
  当然,方向的正确不等于道路的通畅。在我们面前,仍有许多障碍需要我们克服,国际化已经起步,我们必须以稳健踏实的步伐迈向未来。

教育国际化:
影响着未来国家的软实力

专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
文/本刊记者  赵 锋

2010-6-18 12:31 上传 下载 (11.39 KB)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上海教育》:最近一个时期,教育国际化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和上海的两个《规划纲要》都把教育国际化作为了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思考?
  尹后庆:我们现在谈教育国际化问题,需要放在我国当前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思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社会空前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国内外的各种交流也空前频繁,特别是中国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有几个指标是国际公认的。比如,每天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落地”,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居住,全年有多少国际性会议在这个城市召开,城市里有多少外资机构,这个城市的对外经济依存度有多高,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人需要与外国人交往,等等。如果用上述指标来衡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在国内城市中应该是比较高的,虽然与香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的追赶势头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考虑我们的国际化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以上是从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来说的,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特别是国民素养的提升,也对国际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那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下一代的大国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和保持,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律平等,这既是大国心态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国民素养。

  《上海教育》:那么具体来讲,在国际化进程中,国民素养的提升又包含了哪些因素?
  尹后庆: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我想这些都应该在国际化提出的范畴里。
  讲到国际意识、国际视野,我觉得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考验。中国文化有个特征就是家族文化,熟悉的人万事好商量,不熟的人则会有一条边界线。家族文化慢慢演变到现在,就出现了家里富丽堂皇,垃圾可以往外扔的景象。往大了说,就是所谓的狭隘民族主义。家族文化影响着我们国人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所以,要提升国际意识,就需要把人放到国际大社会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按国际的标准来执行和衡量。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社会有了迅猛发展。在国力空前强盛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民族应该具有怎样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这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考虑的,也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当前,我们在教育中对国家的概念比较注重,这很需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类、地球的概念。地球是一个家,所有的人都是地球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低碳社会的建立,如何处理好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其实都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另外,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们有在自己国家生活的可能,也有可能会去别的国家生活。这些又都需要加强国际交往的能力。

  《上海教育》: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国际化表现如何?
  尹后庆:这几年,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上海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步明显。上海的国际化环境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从教育内涵的角度来说,我们学校的国际交往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了,教师出国进修的比例也提高了。其中,一部分学校创立了国际部,在招收外籍学生的同时,也使我们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多国外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被引进。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国际化的成功之处。
  十多年来,上海一直十分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虽然国际化不仅仅是外语教育,但上海在加强外语教育方面的措施是极其有力的,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来培养的学生外语能力普遍较强,这也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教育》: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有着较好的基础和环境。立足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可以有些什么作为?
  尹后庆:我们现在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基础,爱国主义精神如何与我们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责任统一起来,这是当前我们的教育需要加强的。现在不少学校都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模拟联合国”的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到外交方面的知识、礼仪、能力,又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对学生能力是一个很大的培养。其实,我们的历史、政治、社会活动等课程都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国际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培养新一代国民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将影响着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软实力。如何从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理解教育国际化,我觉得我们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教育国际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外籍学生教育问题;教育国际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课程搬进来用,或者是让我们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这些都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体系包含的内容,但还不是教育国际化的本质。
  我们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世界中体现能力。未来上海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内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对我们的国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从上海未来国际化程度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未来所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这将会成为上海市民未来的基本素养,也是上海未来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上海教育》:刚才您也提到,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地引进国际课程,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又是否借鉴了国外课程的先进之处?
  尹后庆:我们的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追求与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一致性。整个课程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世界教育的改革,这个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二次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性学习,包括一次课改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汲取了建构主义课程理念的最新成果。
  作为一个研究未来学和全球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早在1979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人类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观点,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只是载体,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对社会的改变;未来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到了上世纪90年代,整个世界的教育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人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重组。
  我们在课改中也渗透了这些理念,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教育没有国际化,只是传统力量还太强,课改推进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但改革就是这样,只要方向是对的,就需要不断推进。
  引进国际课程确实是一种捷径,但还需要内化,更不能把引进课程当做赚钱的方式。目前,在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指导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校以项目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这些尝试和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拿来还是融合


  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后,我们国家重又回到了世界舞台。展望未来,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战略将成为改革开放的升级版,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命题。
  加快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大家都没有经验时,简单而实用的拿来主义成了一些“吃螃蟹者”的首选。“东西好不好,用了才知道”,越来越多的探索者意识到,简单的“拿来”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且也不解渴。不论是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还是引进各种国际课程,关键还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共享、互相的理解。
  基础教育国际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教育的开放性、包容度,以及国与国之间对于教育的互相悦纳和理解。反映到操作层面,就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最初是通过游学、互访达到交流的目的,接着是通过活动和课程实现不同文化的理解,再往上就是通过学生的融合、课程的衔接培养国际化人才,而我们的教育是在调整和完善中实现国际认同。
  当然,方向的正确不等于道路的通畅。在我们面前,仍有许多障碍需要我们克服,国际化已经起步,我们必须以稳健踏实的步伐迈向未来。

教育国际化:
影响着未来国家的软实力

专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
文/本刊记者  赵 锋

2010-6-18 12:31 上传 下载 (11.39 KB)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上海教育》:最近一个时期,教育国际化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和上海的两个《规划纲要》都把教育国际化作为了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思考?
  尹后庆:我们现在谈教育国际化问题,需要放在我国当前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思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社会空前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国内外的各种交流也空前频繁,特别是中国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有几个指标是国际公认的。比如,每天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落地”,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居住,全年有多少国际性会议在这个城市召开,城市里有多少外资机构,这个城市的对外经济依存度有多高,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人需要与外国人交往,等等。如果用上述指标来衡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在国内城市中应该是比较高的,虽然与香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的追赶势头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考虑我们的国际化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以上是从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来说的,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特别是国民素养的提升,也对国际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那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下一代的大国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和保持,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律平等,这既是大国心态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国民素养。

  《上海教育》:那么具体来讲,在国际化进程中,国民素养的提升又包含了哪些因素?
  尹后庆: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我想这些都应该在国际化提出的范畴里。
  讲到国际意识、国际视野,我觉得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考验。中国文化有个特征就是家族文化,熟悉的人万事好商量,不熟的人则会有一条边界线。家族文化慢慢演变到现在,就出现了家里富丽堂皇,垃圾可以往外扔的景象。往大了说,就是所谓的狭隘民族主义。家族文化影响着我们国人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所以,要提升国际意识,就需要把人放到国际大社会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按国际的标准来执行和衡量。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社会有了迅猛发展。在国力空前强盛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民族应该具有怎样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这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考虑的,也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当前,我们在教育中对国家的概念比较注重,这很需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类、地球的概念。地球是一个家,所有的人都是地球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低碳社会的建立,如何处理好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其实都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另外,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们有在自己国家生活的可能,也有可能会去别的国家生活。这些又都需要加强国际交往的能力。

  《上海教育》: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国际化表现如何?
  尹后庆:这几年,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上海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步明显。上海的国际化环境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从教育内涵的角度来说,我们学校的国际交往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了,教师出国进修的比例也提高了。其中,一部分学校创立了国际部,在招收外籍学生的同时,也使我们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多国外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被引进。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国际化的成功之处。
  十多年来,上海一直十分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虽然国际化不仅仅是外语教育,但上海在加强外语教育方面的措施是极其有力的,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来培养的学生外语能力普遍较强,这也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教育》: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有着较好的基础和环境。立足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可以有些什么作为?
  尹后庆:我们现在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基础,爱国主义精神如何与我们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责任统一起来,这是当前我们的教育需要加强的。现在不少学校都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模拟联合国”的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到外交方面的知识、礼仪、能力,又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对学生能力是一个很大的培养。其实,我们的历史、政治、社会活动等课程都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国际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培养新一代国民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将影响着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软实力。如何从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理解教育国际化,我觉得我们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教育国际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外籍学生教育问题;教育国际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课程搬进来用,或者是让我们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这些都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体系包含的内容,但还不是教育国际化的本质。
  我们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世界中体现能力。未来上海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内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对我们的国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从上海未来国际化程度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未来所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这将会成为上海市民未来的基本素养,也是上海未来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上海教育》:刚才您也提到,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地引进国际课程,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又是否借鉴了国外课程的先进之处?
  尹后庆:我们的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追求与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一致性。整个课程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世界教育的改革,这个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二次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性学习,包括一次课改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汲取了建构主义课程理念的最新成果。
  作为一个研究未来学和全球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早在1979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人类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观点,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只是载体,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对社会的改变;未来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到了上世纪90年代,整个世界的教育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人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重组。
  我们在课改中也渗透了这些理念,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教育没有国际化,只是传统力量还太强,课改推进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但改革就是这样,只要方向是对的,就需要不断推进。
  引进国际课程确实是一种捷径,但还需要内化,更不能把引进课程当做赚钱的方式。目前,在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指导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校以项目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这些尝试和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拿来还是融合


  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后,我们国家重又回到了世界舞台。展望未来,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战略将成为改革开放的升级版,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命题。
  加快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大家都没有经验时,简单而实用的拿来主义成了一些“吃螃蟹者”的首选。“东西好不好,用了才知道”,越来越多的探索者意识到,简单的“拿来”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且也不解渴。不论是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还是引进各种国际课程,关键还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共享、互相的理解。
  基础教育国际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教育的开放性、包容度,以及国与国之间对于教育的互相悦纳和理解。反映到操作层面,就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最初是通过游学、互访达到交流的目的,接着是通过活动和课程实现不同文化的理解,再往上就是通过学生的融合、课程的衔接培养国际化人才,而我们的教育是在调整和完善中实现国际认同。
  当然,方向的正确不等于道路的通畅。在我们面前,仍有许多障碍需要我们克服,国际化已经起步,我们必须以稳健踏实的步伐迈向未来。

教育国际化:
影响着未来国家的软实力

专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
文/本刊记者  赵 锋

2010-6-18 12:31 上传 下载 (11.39 KB)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上海教育》:最近一个时期,教育国际化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和上海的两个《规划纲要》都把教育国际化作为了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思考?
  尹后庆:我们现在谈教育国际化问题,需要放在我国当前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思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社会空前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国内外的各种交流也空前频繁,特别是中国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有几个指标是国际公认的。比如,每天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落地”,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居住,全年有多少国际性会议在这个城市召开,城市里有多少外资机构,这个城市的对外经济依存度有多高,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人需要与外国人交往,等等。如果用上述指标来衡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在国内城市中应该是比较高的,虽然与香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的追赶势头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考虑我们的国际化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以上是从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来说的,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特别是国民素养的提升,也对国际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那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下一代的大国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和保持,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律平等,这既是大国心态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国民素养。

  《上海教育》:那么具体来讲,在国际化进程中,国民素养的提升又包含了哪些因素?
  尹后庆: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我想这些都应该在国际化提出的范畴里。
  讲到国际意识、国际视野,我觉得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考验。中国文化有个特征就是家族文化,熟悉的人万事好商量,不熟的人则会有一条边界线。家族文化慢慢演变到现在,就出现了家里富丽堂皇,垃圾可以往外扔的景象。往大了说,就是所谓的狭隘民族主义。家族文化影响着我们国人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所以,要提升国际意识,就需要把人放到国际大社会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按国际的标准来执行和衡量。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社会有了迅猛发展。在国力空前强盛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民族应该具有怎样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这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考虑的,也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当前,我们在教育中对国家的概念比较注重,这很需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类、地球的概念。地球是一个家,所有的人都是地球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低碳社会的建立,如何处理好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其实都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另外,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们有在自己国家生活的可能,也有可能会去别的国家生活。这些又都需要加强国际交往的能力。

  《上海教育》: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国际化表现如何?
  尹后庆:这几年,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上海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步明显。上海的国际化环境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从教育内涵的角度来说,我们学校的国际交往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了,教师出国进修的比例也提高了。其中,一部分学校创立了国际部,在招收外籍学生的同时,也使我们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多国外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被引进。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国际化的成功之处。
  十多年来,上海一直十分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虽然国际化不仅仅是外语教育,但上海在加强外语教育方面的措施是极其有力的,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来培养的学生外语能力普遍较强,这也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教育》: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有着较好的基础和环境。立足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可以有些什么作为?
  尹后庆:我们现在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基础,爱国主义精神如何与我们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责任统一起来,这是当前我们的教育需要加强的。现在不少学校都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模拟联合国”的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到外交方面的知识、礼仪、能力,又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对学生能力是一个很大的培养。其实,我们的历史、政治、社会活动等课程都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国际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培养新一代国民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将影响着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软实力。如何从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理解教育国际化,我觉得我们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教育国际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外籍学生教育问题;教育国际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课程搬进来用,或者是让我们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这些都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体系包含的内容,但还不是教育国际化的本质。
  我们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世界中体现能力。未来上海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内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对我们的国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从上海未来国际化程度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未来所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这将会成为上海市民未来的基本素养,也是上海未来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上海教育》:刚才您也提到,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地引进国际课程,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又是否借鉴了国外课程的先进之处?
  尹后庆:我们的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追求与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一致性。整个课程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世界教育的改革,这个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二次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性学习,包括一次课改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汲取了建构主义课程理念的最新成果。
  作为一个研究未来学和全球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早在1979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人类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观点,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只是载体,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对社会的改变;未来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到了上世纪90年代,整个世界的教育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人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重组。
  我们在课改中也渗透了这些理念,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教育没有国际化,只是传统力量还太强,课改推进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但改革就是这样,只要方向是对的,就需要不断推进。
  引进国际课程确实是一种捷径,但还需要内化,更不能把引进课程当做赚钱的方式。目前,在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指导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校以项目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这些尝试和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拿来还是融合

 

  历经30年改革开放的高速发展后,我们国家重又回到了世界舞台。展望未来,我们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化战略将成为改革开放的升级版,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也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要命题。
  加快基础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在大家都没有经验时,简单而实用的拿来主义成了一些“吃螃蟹者”的首选。“东西好不好,用了才知道”,越来越多的探索者意识到,简单的“拿来”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而且也不解渴。不论是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还是引进各种国际课程,关键还是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此基础上,实现资源的共享、互相的理解。
  基础教育国际化,简单的理解就是教育的开放性、包容度,以及国与国之间对于教育的互相悦纳和理解。反映到操作层面,就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最初是通过游学、互访达到交流的目的,接着是通过活动和课程实现不同文化的理解,再往上就是通过学生的融合、课程的衔接培养国际化人才,而我们的教育是在调整和完善中实现国际认同。
  当然,方向的正确不等于道路的通畅。在我们面前,仍有许多障碍需要我们克服,国际化已经起步,我们必须以稳健踏实的步伐迈向未来。


教育国际化:
影响着未来国家的软实力
专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
文/本刊记者  赵锋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上海教育》:最近一个时期,教育国际化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和上海的两个《规划纲要》都把教育国际化作为了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国际化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和思考?
  尹后庆:我们现在谈教育国际化问题,需要放在我国当前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政治地位不断提升的国际大背景下来思考。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经济社会空前发展,国力空前强盛,国内外的各种交流也空前频繁,特别是中国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各界的关注。
  衡量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有几个指标是国际公认的。比如,每天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落地”,有多少外籍人士在这个城市居住,全年有多少国际性会议在这个城市召开,城市里有多少外资机构,这个城市的对外经济依存度有多高,这个城市里有多少人需要与外国人交往,等等。如果用上述指标来衡量,作为改革开放的前哨站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上海的国际化程度在国内城市中应该是比较高的,虽然与香港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近年来的追赶势头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来考虑我们的国际化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
  以上是从国际政治和经济地位来说的,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特别是国民素养的提升,也对国际化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国,那我们就应该注重培养下一代的大国心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勤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需要继承和保持,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尊重他国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律平等,这既是大国心态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国民素养。

  《上海教育》:那么具体来讲,在国际化进程中,国民素养的提升又包含了哪些因素?
  尹后庆: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我想这些都应该在国际化提出的范畴里。
  讲到国际意识、国际视野,我觉得是对我们传统文化的一种考验。中国文化有个特征就是家族文化,熟悉的人万事好商量,不熟的人则会有一条边界线。家族文化慢慢演变到现在,就出现了家里富丽堂皇,垃圾可以往外扔的景象。往大了说,就是所谓的狭隘民族主义。家族文化影响着我们国人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所以,要提升国际意识,就需要把人放到国际大社会中,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按国际的标准来执行和衡量。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社会有了迅猛发展。在国力空前强盛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的民族应该具有怎样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这是我们的教育需要考虑的,也是我们教育的责任。
  当前,我们在教育中对国家的概念比较注重,这很需要,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更多地关注人类、地球的概念。地球是一个家,所有的人都是地球公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低碳社会的建立,如何处理好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其实都是我们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另外,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们有在自己国家生活的可能,也有可能会去别的国家生活。这些又都需要加强国际交往的能力。

  《上海教育》: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国际化表现如何?
  尹后庆:这几年,随着整个社会的变化,上海教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步明显。上海的国际化环境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从教育内涵的角度来说,我们学校的国际交往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了,教师出国进修的比例也提高了。其中,一部分学校创立了国际部,在招收外籍学生的同时,也使我们教师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学校的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多国外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被引进。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国际化的成功之处。
  十多年来,上海一直十分重视外语教师的培养。虽然国际化不仅仅是外语教育,但上海在加强外语教育方面的措施是极其有力的,所以我们看到近些年来培养的学生外语能力普遍较强,这也为学生的国际化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上海教育》:相比国内其他城市,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有着较好的基础和环境。立足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可以有些什么作为?
  尹后庆:我们现在要加快国际化的进程,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基础,爱国主义精神如何与我们在国际社会中承担的责任统一起来,这是当前我们的教育需要加强的。现在不少学校都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模拟联合国”的活动,效果很好,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学到外交方面的知识、礼仪、能力,又了解了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对学生能力是一个很大的培养。其实,我们的历史、政治、社会活动等课程都可以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国际意识的培养。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礼仪,培养他们求同存异的胸怀,学会倾听,学会分析,以及对人类公认的价值观念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这些都是我们的教育应该担负的责任。
  培养新一代国民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将影响着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软实力。如何从未来国家软实力的高度来理解教育国际化,我觉得我们还存在不少误区。比如,教育国际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外籍学生教育问题;教育国际化也不是简单地把国外的课程搬进来用,或者是让我们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教育。这些都是教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也应该成为我们教育体系包含的内容,但还不是教育国际化的本质。
  我们的核心内容,是在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使学生在未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国际世界中体现能力。未来上海的经济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高,内外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这就对我们的国际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从上海未来国际化程度发展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未来所培养的人应具备怎样的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这将会成为上海市民未来的基本素养,也是上海未来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上海教育》:刚才您也提到,教育国际化不是简单地引进国际课程,那我们的课程改革又是否借鉴了国外课程的先进之处?
  尹后庆:我们的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理念是追求与世界教育改革趋势的一致性。整个课程改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世界教育的改革,这个不能简单地割裂开来。二次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探究性学习,包括一次课改的理念,很大程度上汲取了建构主义课程理念的最新成果。
  作为一个研究未来学和全球问题的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早在1979年的时候就提出了“人类学习方式的转变”等观点,认为未来社会将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知识只是载体,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应对社会的改变;未来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到了上世纪90年代,整个世界的教育都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人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重组。
  我们在课改中也渗透了这些理念,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我们的教育没有国际化,只是传统力量还太强,课改推进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但改革就是这样,只要方向是对的,就需要不断推进。
  引进国际课程确实是一种捷径,但还需要内化,更不能把引进课程当做赚钱的方式。目前,在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课程体系和指导方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学校以项目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这些尝试和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但我们也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整体思考教育国际化问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未来一代的培养问题,这也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给我们提出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