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论坛:土豆做的农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56:40
   

土豆做的农膜


农业aishuzhai 收录于2011-03-12 

[点击收看视频]土豆做地膜(2010.3.1)

    (主持人)一提起土豆,我们就想到了青椒土豆丝,薯条,土豆泥这些吃的东西,那么除了吃,土豆还能做什么呢,在安徽省芜湖市,有个叫胡雪林的人,他为土豆找了个新用途,做地膜,土豆怎么能做成地膜呢,这种地膜跟我们常见的地膜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外形上看,胡雪林用土豆做的地膜,跟我们常见的塑料地膜并没有什么不同,可它却有很多优点是塑料地膜没有的,最突出的就是可以降解。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升高:“这个地膜很环保,四个月以后就没有残留了。”

    这里所说的塑料降解,就是指塑料在热、光、微生物等外界作用下,逐渐发脆、破裂等老化现象。

    这土豆做的地膜,刚铺在地里的时候,和普通的塑料地膜没什么区别,可是在四个月到半年的时间里,它们会逐渐地降解。

    土豆地膜的这个特性,和废旧塑料地膜大量残留和堆积造成的白色污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量的废旧地膜不仅对造成了环境污染,还给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带了严重的威胁。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所长刘孝科:“把土壤的上下层切断了,根就扎不下去了。”

    看上去薄薄的地膜为什么能把土壤切割成上下两层呢?这首先是跟它的原料有关。大多数塑料地膜的主要原料是聚乙烯,它们的分子结构非常致密,既不容易透水也不容易透气。正是因为这个特点,用它做成的塑料地膜,即使被埋入地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被分解掉,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不容易降解”。

    尽管每年农户们都要把破损的塑料地膜从地里扒走,可总会有一些小块的地膜遗留下来,如果这些地膜残片被翻到土层里,它们就会像一把把透明的刀,既不透气又不透水,把土层分隔成上下隔绝的两层。长在上层的植物,根系无法穿透地膜去吸收下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植株就会营养不良,同时,积累在上层的水分,也不能及时地渗透到下层土壤中去。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所长刘孝科:“主要是水渗不下去,根扎在有水的地方就烂掉了。”

    在下雨或者是灌溉的时候,水就会从土层上面往下面渗透,当遇到小块地膜时,水就会聚集在地膜上,这样一来,地膜上的根系就会泡在水里,时间一长,根系也就坏掉了,作物也就死掉了。

    有关专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在连续3-5年被残留地膜污染的地块上,小麦能减产2-3%,玉米减产10%,棉花减产16-23%!也就是说,当地膜在土壤里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地膜造成的损失就会远远超过它曾经带来的效益。 (主持人)有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的地膜使用量已超过100万吨,位居世界前列,并且使用量呈上升的趋势,怎么解决废旧塑料地膜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损害,一直是农业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有很多人进行过有益的尝试,而能把土豆做成可降解地膜的,胡雪林是第一个。    胡雪林之前一直是做塑料地膜的,他为什么会对可降解地膜感兴趣呢,这还得从他2007年的一次遭遇说起。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在2007年一天刮大风,到处都是地膜。”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声高:“在棉花结束后,每亩铺膜需要2-3个工。”

    一边是废旧地膜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的损害,一边是农户每年花费大量的劳力去清除地膜,塑料地膜的危害,深深的触动了胡雪林。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我就想,如果能够降解的话,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在大学时学的是分子材料应用专业,所以胡雪林一开始就想到了从原料上入手,寻找可以降解的材料来制作地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为了寻找合适的材料,胡雪林到处搜集资料、请教专家。后来,偶然听到的一个消息给了他启发。这个消息就是,有人用玉米淀粉做出了可降解的地膜。    说起玉米淀粉大家都不陌生,最常见的就是做饭时用来勾芡的那种,这粉状的玉米淀粉怎么能做成薄薄的透明的地膜呢?

    (采访)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周运友:“淀粉能够糊化,能够跟聚乙烯融合,做出地膜来。”

    玉米淀粉在加热以后会变成糊状,叫做糊化,在糊化的玉米淀粉中加入受热融化的聚乙烯,让二者融合在一起,再经过吹塑等工序,就能够做出地膜来。 那为什么这种用玉米淀粉做成的地膜可以降解呢?

    (采访)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周运友:“这是生物降解,加入了大量的淀粉,这是微生物的营养源,更容易降解。”

    因为玉米地膜是玉米淀粉跟聚乙烯混合以后做出来的,每个聚乙烯微粒的周围都是小块的玉米淀粉,当玉米淀粉被微生物分解掉以后,原本跟小块淀粉粘结在一起的聚乙烯颗粒,就失去了粘连对象,变成了一颗颗孤立的小微粒。

    这些聚乙烯微粒非常小,也不会再结成小块,即使遗留到了土层中,也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任何的危害。

   在了解了玉米淀粉能够降解的原理以后,胡雪林开始四处搜集玉米做地膜的详实资料,自己也尝试着制作。半年以后,胡雪林的玉米地膜做出来了,可一算账他发现,这种地膜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玉米淀粉的原料是两万元一吨,石油的是一万一每吨,刚开始用玉米,成本高,农民不接受。”

    用高纯度的玉米淀粉做成的可降解地膜,每吨的价格比塑料地膜贵了一万多元,这么高的成本,农民是没法接受的。

    胡雪林觉得,用玉米淀粉能做成地膜,用其它植物的淀粉应该也可以,只要提纯后的淀粉比玉米的便宜就行了。他陆续用红薯,木薯等进行了试验,可效果都不理想,经过分析后他发现,植物淀粉要想做成地膜,还得满足另外一个条件——粘性得强,这是因为,如果淀粉粘性不够,淀粉跟聚乙烯的粘连就不牢固,做出的地膜就容易破。

    那什么样的淀粉粘性强呢?这就得说说淀粉的分类了。淀粉有两种不同的分子结构,这种有分支的淀粉,叫支链淀粉,这种没有分支的叫直链淀粉,通常,支链淀粉越多,淀粉的粘性就会越强。玉米淀粉能够做成地膜,就是因为它的支链淀粉含量,占到了淀粉总量的70%。
   价格得便宜,支链淀粉含量还得高,胡雪林最终锁定了目标——土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用土豆的成本比聚乙烯便宜10%。”

    在主要的几种农作物中,土豆的平均亩产,能够达到4000斤左右,而玉米大约在1400斤上下,所以土豆淀粉在成本上,算起来比玉米淀粉和单纯的聚乙烯材料,都便宜了不少。

    这是高纯度的土豆淀粉颗粒,每吨的价格在九千元左右,比聚乙烯便宜两千多元呢,比玉米淀粉便宜一万多元。更重要的是,土豆里面的支链淀粉比玉米里的还多,也就是说,如果用土豆淀粉制作地膜,既可以达到可降解的要求,又能够节省成本。
(主持人)经过多方的搜集资料和咨询专家,胡雪林最终决定用土豆淀粉来做可降解地膜。从原理上来说,用土豆淀粉做地膜和用玉米淀粉基本上一样,可真地做起来,困难就大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最初淀粉加得太多,做出来想豆腐渣,量在64%。”

    最初,胡雪林是按照以前玉米淀粉的量,往聚乙烯里加土豆淀粉的,可是按照这个标准,胡雪林根本就做不出完整的地膜来,于是胡雪林尝试着降低土豆淀粉的含量,当含量降到40%的时候,地膜终于做出来了,可是,又太厚了。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2007年9-12月,在量上开始调整,到40%的时候,厚度是0.15毫米,因为0.008毫米是国家标准,0.15毫米的不符合,二是太厚了。
 地膜如果太厚,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透光性不好,透光性差,能进到地膜里的光线少,不利于膜内地温的提高,植物容易被冻伤,二是用的原料太多,提高了地膜的制作成本。

    要让地膜薄一点,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继续减少淀粉的含量。可是这40%的含量,已经是个临界点了,如果淀粉的含量再往下减,相应地聚乙烯的比重就得增加,那到最后淀粉降解以后,剩下的聚乙烯就仍然可能是片状的,残留在土壤里仍然会影响到土壤的结构。

    有什么办法既能保证地膜有较高的淀粉含量,厚度又能达标呢?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主要是温度的调整,温度要加高,一般的195度就可以了,这个必须加热到240度,加快它的固化速度。”
    以前用玉米跟聚乙烯做地膜,温度在195度时,两种原料能完全融合在一起,做出的地膜,平滑轻薄。可是这个温度对土豆却不适用,在195摄氏度时,还有一部分土豆淀粉没能跟聚乙烯融合,干燥的淀粉颗粒粘在地膜上,就会让地膜很厚。

    胡雪林发现,把温度提高到240度,再加入特制的催化剂以后,土豆淀粉跟聚乙烯就彻底融为一体了,土豆地膜的厚度完全达到了行业的要求。

    为了能更直接地展示土豆地膜分解后的情况,胡雪林还专门做了燃烧试验,这样做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把地膜里的淀粉去掉,烧后的灰烬跟自然降解后的地膜几乎是一样的。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胡雪林:“非常好。”

[点击收看视频]土豆做地膜(2010.3.1)

    (主持人)胡雪林把土豆地膜钻研成功以后,还专门请了农户进行了试用,结果农户们发现,用这种膜种玉米,能省不少力气,种棉花还能提高产量。

    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的所长刘孝科,在他的西瓜地里套种早玉米的时候,试用了胡雪林的地膜,发现这一茬的早玉米管起来省事多了。

    (采访)安徽省宿州市无籽西瓜研究所所长刘孝科:“从西瓜套玉米来看,穿刺的效果好一些,只有-2%需要用手。”

    刘孝科提到的玉米“穿刺”是什么意思呢,要解释这个问题,需要先了解早玉米种植上的一个麻烦事——“点膜”,也就是每到玉米芽子顶到地膜的时候,农户就需要把地膜破个洞,让玉米芽子长出来,点膜是很耗费农户精力的事情。

    那么为什么要人工点膜呢,这因为稚嫩的玉米芽很难顶破地膜,如果不人为地让玉米芽长出来,被地膜挡住生长去路的芽子就会长势变弱,如果碰上阳光好、温度高的天气,被地膜包裹起来的芽子还有能会被高温烤死。
  而刘孝科用了胡雪林给他试用的专用地膜以后,玉米的芽子大部分都能自己顶破地膜,长出来了,这就是刘孝科说的“穿刺”。

    刘孝科使用的地膜比一般的地膜薄了一些,可是按照常理,地膜越薄强度就越低,风一吹不就破了吗?

    (采访)安徽省芜湖市新型地膜发明人胡雪林:“穿透力达到92%,前提条件就是拉力、抗冻等达到要求。”

    原来这玉米专用的地膜,薄是薄了点,可强度一点都没减少,在拉力、抗冻等方面一点都不比厚一些的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采访)安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系教授周运友:“淀粉作为填充物,可以填充到聚乙烯的缝隙里去,使膜更紧密,比单一的聚乙烯更致密。”

    在聚乙烯中加入土豆淀粉以后,新型地膜比普通的塑料地膜更致密了,强度也更大了,即使在地膜薄了以后,仍然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点击收看视频]土豆做地膜(2010.3.1)

    除了能解决玉米的点膜难题,胡雪林的土豆地膜还能让棉花增产呢。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声高:“用这个膜产量提高了20%,原来是600多斤,用这个增产20%,达到了720斤,很明显。”

    为什么这土豆做的地膜能增加那么多的产量呢,魏声高解释说,跟普通的塑料地膜相比,可降解地膜能增加肥料的利用率。

    (采访)安徽省无为县江坝镇连洲村种植户魏升高:“棉花在施花蕾肥时,那个膜要撕,这个不用撕,那个只有一条沟开了,还撒在地膜上的就蒸发掉了,这个膜就分解了,肥能完全吸收。”
  原来呀,在每年的八月份,棉花开始挂铃的时候,芜湖地区的棉农一般都要追施一次氮肥,叫做“花蕾肥”。一般的棉田,到了追肥的时候,就需要把靠近棉花根部的地膜撕开一道口子,然后把肥料撒进去。

    可是每亩地有几千株甚至上万株棉花,如果每株都要撕口子,再把化肥准确地撒进去,这工作量就太大了,所以棉农们通常都是把地膜的口子撕的长一些,把肥料尽量往缺口处撒就行了,可是这么一来,就总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肥料遗留在地膜上面,这些地膜上的化肥经过太阳照射或者雨水冲刷,就白白地浪费掉了。

    而魏升高因为用的是土豆做的地膜,等到施花蕾肥的时候,已经自动降解了,撒下去的肥料直接就接触了土壤,没有了浪费,产量当然就高了。

    (主持人)胡雪林土豆地膜的钻研成功,为人们彻底解决白色污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我们衷心的希望,能有更多像胡雪林这样的人,对农用塑料的改进做出更多的尝试,能为环境保护和农业增产,找到双赢的道路。

    编导:高北恒

    摄像:贾涛

责编:何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