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藏的意思是什么意思:知识树:社会网络分析法述评 作者:汤汇道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5:25

一、社会网络分析的历史和进展
    “社会网络分析”简称, 有的文献称为“社会网”或“网络分析”是一门对社会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的艺术和技术, 它要求有较高的统计学、数学功底, 以及计算机编程技术和能力等。作为西方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社会网络理论是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的。一般认为,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在《群体联系的网络》(1922)中第一次使用了“网络”概念, 英国人类学家布朗则首次提出了“社会网”的概念(194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1934年对实验性小群体的计量学研究为社会网研究奠定了基础。巴恩斯通过对一个挪威渔村阶级体系的分析首次把社会网的隐喻转化为系统的研究(1954)。[1]而英国学者伊丽莎白·伯特1957年的著作《家庭与社会网络城市百姓人家中的角色、规范、外界体系》则被视为英国社会网研究的范例。[2]
    总之,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 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以及数学领域, 越来越多的学者探讨和提出各种网络概念中心势、密度、结构平衡性、结构均衡性、块等, “社会网络” 一词渐人学术殿堂。1978年国际社会网络分析网成立, 出版季刊《社会网络》和不定期出版《联络》。2000年在线杂志《社会结构杂志》创立。
    中国的社会网研究, 较早和比较系统的是天津社会科学院分别于1986年和1993年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合作完成的“天津城市居民职业、生活方式和社会网”和“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网” 两项课题[3]。较早的期刊论文是阮丹青、周路等的《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初析》[4]。而较早对社会网方法进行介绍的教材是北京大学袁方教授主编的1997年版《社会研究方法教程》[5],目前比较知名的教材或讲义分别是刘军教授的《社会网络分析导论》[6]和罗家德教授的《社会网分析讲义》[7]。最新的文献是两本翻译本, 分别是约翰·斯科特的《社会网络分析法》[8]和马汀·奇达夫、蔡文彬的《社会网络与组织》[9]。值得一提的是刘军的专著《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10],是国内运用整体网络分析方法进行本土研究的范例。作为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中国发展的标志就是该领域的专门组织即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专业委员会筹于2007年1月在哈尔滨成立, 2009年9月将正式转正。而从2006年6月开始的“社会网络与关系管理研讨会” 已连续举办了4届, 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

二、社会网络分析的特点和贡献
    弗里曼指出, 当代社会网络研究有如下四个特点对社会行动者之间的某种特定关系的结构研究建立在系统的数据基础上大大依赖于图论语言和技术应用数学模型、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模拟。[11]
    从形式上看, 社会网络都可以定义为一组已经或有可能直接或间接连接的点, 这些点的特征和它们之间关系的全体。[12]其中点可以是社会分析的任何单位, 如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等, 点的特征指的是这些单位本身的特征。点之间的连接表示点之间的某种关系。关系具有一定的内容, 这一内容就是关系的实质。关系的内容往往表现为关系传递的东西。一些得到广泛研究的关系包括个人之间的评价关系, 如喜欢、尊重等物质资本的传递和非物质资源的转换关系, 如商业往来、物资交流和信息的交换等隶属关系, 如参加一项协会, 属于某个俱乐部等行为上的互动关系, 如谈话、参加会议、拜访等正式关系权威关系, 如权力关系、老板职员、教少耻学生、医生病人关系等生物意义上的关系, 如遗传关系、亲属关系等。[13]
    因此, 社会网络分析就是包括测量与调查社会系统中各部分(“点”)的特征与相互之间的关系(“连接”), 将其用网络的形式表示出来, 然后分析其关系的模式与特征这一全过程的一套理论、方法和技术。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最大贡献或意义在于它是一种新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巴里·韦尔曼卿在《结构分析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和实质》一文中概述了网络分析的5个范式特征。[14]刘军认为, 社会网络分析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都有独特之处。[15]本文认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最突出的贡献有两个:
    第一, 摆脱了范畴或属性分析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还原主义解释和循环论证的困境。过去“在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通常设定的原子论视角下, 个体行动者被描述成不考虑其他行动者的行为而独自决策和行动”。[16]正如有学者所言“在过去的年中, 经验的社会研究主要由抽样调查控制着。但是, 如人们常常指出的那样, 调查是一种社会学的绞肉机幼, 它把个体从其所在的社会情境中抽离出来, 并保证研究对象之间不存在联系”。[17] 而抽离个体所在的社会情景, 看不到社会行动者之间的联系, 往往无法揭示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社会网络理论的特点在于其放弃了传统的以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原子论分析思路, 关注于个体间的关系, 从群体的视角去解释个体行为。当然它是借鉴了心理学、数学和统计学等学科, 运用社群图或矩阵代数等工具才做到的。
    第二, 网络分析者在社会关系的层次上将微观社会网和宏观的社会结构连结起来。格兰诺维特在其“弱连带的优势” 一文中开头就开宗明义地说, 社会网理论的提出是要为微观行为与宏观行为之间建立一座桥。[18]如何做到这点呢?格氏提出“嵌入理论”。嵌入性观点的研究重点就是在一个网络之中个人如何透过关系, 在动态的互动过程中相互影响, 不但影响个体的行动, 也改变相互的关系, 从而影响整体结构。罗家德具体指出“我们因此注意到社会关系、关系内涵、关系强度、社会网结构、个人结构位置等等因素会对信任、情感支持、资源取得、信息传播、人际影响等诸多中介变量的影响, 进而这些中介变量又会影响经济行动”。[19] 针对微观一宏观连接的问题, 詹姆斯·科尔曼提出了所谓的“浴缸”模型。[20] 当然社会网络分析法能否真正做到这点, 即对许多二元论问题, 如个人和社会、宏观和微观、能动和结构等关系的消解, 还有争论, 但至少它朝这个目标努力或有这个潜力。

三、社会网络分析的局限和展望
    网络范式似乎正成为其自身成功的牺牲品。[21] 肖鸿认为, 网络分析的局限主要有:一是一些网络研究者集中研究关系的形式, 而不再分析关系的性质, 从而有可能遁入形而上学的思辩。二是部分网络分析者热衷于发展更精巧的数学技术、数理模型和图表符号来描述假设成分越来越多的网络结构, 容易给人造成网络分析就是数学游戏的误解。[22]
    就整体网络分析而言, 也有仅仅关注“形式”, 忽视“内容” 的危险。因此刘军认为个体网研究、整体网研究应该结合在一起规范研究和形式研究结合在一起, 这样可能更好地描述、解释社会行为。[23] 李林艳总结的SNA局限性更具代表性:第一, 缺乏动因分析, 离开行动者的动因, 不仅无法理解网络对行动的意义, 而且也无法解释某些网络现象。第二, 动态分析不足, 一种出色的社会分析, 不能把社会结构看成是给定的, 而必须能够说明它们的起源和持续。第三, 轻视社会网络本身的嵌入性。社会网络不能被视为自我再生的地位和角色结构, 它本身嵌入在制度、政治、文化等架构之中。第四,回避社会网络的文化内涵。虽然很难对偏重内涵的文化维度进行适宜的技术操作, 但是, 如果不考虑人类行为的象征方面和实质价值, 那么网络就只能是空洞的网络, 充其量是一种没有灵魂的结构。[24]
    正因为有以上局限, 社会网络分析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后结构主义的, [25]它应该扬弃和超越过分结构化的思路, 强调社会网络的权变、动态思想, 重视在个体主义和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之间建立连接。网络也不只是一种静态的结构, 它“代表了一种在认知和人际间互动的层次上运作的各种微观过程的动态的相互交织”。后结构主义的视角将对社会网络具有想当然的稳定性和客观性的观点提出挑战, 提醒我们要注意网络关系的易变性和主观性。因为, (个人)感知驱动了行动, 行动又改变了网络。最后让我们记住“个人既不是某种抽象社会结构的玩偶, 也不是纯粹的理性主义者, 人们既形塑社会网络, 也被社会网络形塑”。[26]

注释
[1][3]张文宏、阮丹青等《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108-118页。
[2][22]肖鸿《试析当代社会网研究的若干进展》,《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1-11页。
[4]阮丹青、周路等《天津城市居民社会网初析》,《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5][12]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621-649页。
[6][13][15]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28页。
[7][18][19]罗家德《社会网分析讲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第7、9页。
[8][英]约翰· 斯科特著《社会网络分析法》, 刘军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年。
[9][20][21][25][美]马汀·奇达夫、蔡文彬《社会网络与组织》,王凤彬等译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10、26、128页。
[10][26]刘军《法村社会支持网络一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第4页。
[11][17]Freeman,Linon C.The Deveopment of Social Networt Analysis A in Sociology of Science,Vancouver,BC(Canatla):Empirical Press,2004,p.39.
[14]Wellman,Barry,Strctural analais From method and metaphor to theory and substance.In Wellman and Berkowitz(eds.).Social Structure A Network Appruach,Camd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p.47.
[16]Konke D.And J.H.Kuklinaki,Network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1982,p.9.
[23]刘军编著《整体网分析讲义—UCINET软件应用》,《第二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研讨会资料》,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 2007年1月18日。
[24]李林艳《社会空间的另一种想象——社会网络分析的结构视野》,《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第64-75页。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经济模拟实验室主任。
来源:《学术界》200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