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品女人 语录:【】佛教与道教人学观之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1:44
杨玉辉

  佛教与道教是中国历史上的两大传统宗教,它们与儒家一起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三大文化传统,其在今天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道两教对人的认识更是中国传统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方式有密切的联系,值得认真加以研究。但佛教和道教对人的认识又有各自的特点,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其对人的影响亦存在差异。自然,作为一个统一文化传统的不同部分,它们之间又必然地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地方。那么佛教和道教究竟是如何来认识人的呢?它们之间究竟又有哪些异和同呢?本文就针对以上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一、佛教与道教在人的本质观上的异同

  宗教作为人超越自身有限性而走向无限性的形式[1],它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人的本质问题,也就是要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佛教与道教亦是如此。那么佛教和道教又是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呢?它们的回答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就佛教自身的价值观来说,它是不可能从本质上来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的。因为这种回答必然会带来对人本身的执着,即人我执,阻碍佛教修行所要求的对人自身的根本超越。不过佛教在对人的现实存在状态的说明中,仍然表明了它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佛教认为,人都具有色、受、想、行、识五个方面的因素,这五个因素就是所谓的“五蕴”,人就是五蕴和合的一个存在体。事实上,佛教正是把色、受、想、行、识五蕴看成是构成人的五个基本要素。其中,“色”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物质,它具有质碍、变坏、显现等性质,具体来说,色又由地、水、火、风“四大”构成。对人而言,色的范畴囊括了人的身体的各方面内容,包括:眼、耳、鼻、舌、身五种感觉器官,即“五根”,与五根相应的色、声、香、味、触“五境”,以及由身口作业而生于身内的一种无形的、不能表现于外的“无表色”现象等。如果从四大来看,皮肉筋骨等有形结构属于地大,精血唾沫等液体物质属于水大,体温暖气属于火大,呼吸运动属于风大。四大和合,就组成人的身体。正如《圆觉经》所谓:“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2] “受”是收纳、感受,指由外界因素作用于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所获得的各种感觉和感受。“想”谓取像,指表象、想象、联想、概念、思维等活动。“行”即有目的的活动,或曰造作,它包括身口意三业在内的各种心理与意志活动。“识”则是指心识最根本的了别作用;“了”谓觉了,“别”谓分别,能够对境界觉了分别就达到了“识”,所以“识”也就是认识的功能和结果。由此可见,在五蕴中,“色”实际上是指构成人的身体和客观世界的物质因素;“受”、“想”、“行”、“识”则是对人的各种精神意识活动的概括。所以,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构成的人,也就可以被看成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佛教也把人的这种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称之为名与色的统一。在这里,“名”相当于广义的“识”,即一切精神现象,也即是“心”;“色”就是物质,在人即是身。所以从佛教来看,人也是身与心的统一。

  道教对人的本质认识与佛教相比有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大的不同。道教并不避讳人的本质问题,而且它一开始就提出了人在本质上是形、气、神的统一的主张。《淮南子》说:“夫形者生之舍也,气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一失位则三者伤矣。是故圣人使人各处其位守其职,而不得相干也。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处之则废;气不当其所充而用之则泄;神非其所宜而行之则昧。此三者,不可不慎守也。”[3]根据道教的认识,“形”,指形体,在人就是人的形体构成,它是人的结构基础,同时形也是气和神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气”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气一方面由精(形之精华)所化生,同时又为神的产生和存在提供条件;“神”是人一身的主宰,负责人的全部活动的组织指挥,它对气和形都具有主导和支配作用,并同时依赖于气和形而存在。形气神三者对人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它们相互协调处于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中,人就健康存在;如果三者相互不和甚至走向分离,人就会产生疾病并最终趋向死亡。对人来说,虽然形气神都是它所不能离开的,但形与气和神还是有所不同,形有许多不同的内容,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人的生存所必需的,但也有一些代谢废物是人所不需要的,其在体内的存留对人的生存是不利的。在形的内容中,对人的生存最重要的是精。精是人元气化生的基本因子,对人的产生和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须臾不能离开,所以它与气和神一起被道教称之为“人生三宝”、“上药三品”,为道教一切养生修行之依归。

  可以看出,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佛教把人看作是物质与精神或身与心、色与名的统一,这与道教强调人是形气神的统一是有一致性的。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道教强调了在形与神之间有一个中间环节——气。当然,也正是对气的认识反映了道教与佛教在人的本质认识上的不同。同时在对人的本质特征的把握上,佛教与道教又都指出了精神因素在人身上的主导作用,只是佛教更多地从“万法唯心”、“业由心造”这种消极的角度去认识,而道教则更多地从神对气和形的主导和控制支配作用这一积极的角度去把握。

  二、佛教与道教在人生价值观上的异同

  在对人生价值的认识上,佛教和道教各有一套自己的主张。佛教认为,人乃五蕴和合而生,而五蕴又是分散而灭、成坏无常、虚幻不实的。天地万物都是因缘际会的结果,它们随生随灭,没有稳定的本质存在。而人犹如川流不息的水流和自生自灭的火焰,在本质上并没有固定的自我实体存在。这就是所谓的“缘起性空”。因此,整个世界的本质是空的,是“无我”的。不仅世间万物是空的,而且人也是空的,所以法无我,人也无我。然而人因尘世的染污所导致的无明和不觉悟,执空为有,执虚为实,执幻为真,“无明缘行”,去追求那虚幻空有的东西,结果只能是失望,导致人生的无尽痛苦。所以在佛教看来,人因无明而导致种种贪瞋痴的行动,造成诸业因之善恶行为,从而招致人生无穷的生死苦果。人生一世,惟苦而已,现实人生根本无法摆脱各种烦恼和痛苦。人生之苦,从生理上说,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从心理上说,则又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从整个人体来说则又有五取蕴苦。总之,人一生的生活无不充满着身心的痛苦。根据佛教的认识,要摆脱人生的这种痛苦状态,唯一的途径就是觉悟真如,学佛修道,认识到尘世的虚幻不实和必然给人带来的苦痛性,从而真正从虚幻的尘世中超越出来,以彻底摆脱人生的烦恼和痛苦。

  道教与佛教一样,也认为人是有限的,是不完满的,也充满着各种痛苦和不如意。不过道教认为人生最不完满的地方还不是人生的痛苦而是人的死亡。对人来说,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无论是男性老人还是妇女儿童,其最终都难逃死亡的厄运,最终都必有一死。在道教看来,正是人终有一死,所以使其在生前的一切努力都变得毫无意义,毫无价值。此外,人生还要承受各种疾病、痛苦和灾祸,无法按自己的愿望去生活。正是因为有以上各种不足,所以人生是不完满的,是有巨大缺陷的。对道教来说,要摆脱这种局面,就只有修道向仙。不过道教同时也认为,现实人生虽然是不完满的,但它却是走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长生不死的完美神仙生活的必须环节。神仙是由凡人修炼而成的,而凡人也只有在现世生活过程中讲究养生,努力修炼,方才可能成就神仙。而且每个人在世界上都只有一次生命,“今人居天地之间,从天地开辟以来,人人各一生,不得再生也”,[4]所以生命对人是十分宝贵的,一个人只有珍惜自己的生命,并尽可能地延长生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修炼时间和修炼机会,从而也才有更多的成仙的可能。人一旦死亡,成为游魂野鬼,成仙的机会也就永远失去,再也没有希望过上神仙的生活。所以珍视生命,努力修道对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从佛教与道教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来看,在基本的倾向上,它们都是否定人的现实生活的,都认为人的现实生活是不完满的,是有巨大缺陷的,因而都是必须加以超越和摆脱的。当然从具体的倾向来看,佛教更强调人的现实生活的苦痛性质,认为现实生活万般皆苦,毫无幸福快乐可言,不值得丝毫的留恋。由此显现出佛教对现实人生的根本否定性。然而道教则不同,它虽然也从总体上否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却并不否定人的生命存在,相反,它对人的生命还持一种积极的肯定态度,认为它是成就神仙的一个基本条件,人只有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并通过对包括人的生命要素在内的精气神的修炼,才能最终超越人生的有限性走向无限性,并成就神仙。

  三、佛教与道教在修行观上的异同

  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由于它们都强调了现实人生的不完满性,并认为摆脱这种不完满性的根本法门就是走向超越现实生活的宗教修行。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痛苦的,而导致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无明,即对人生和世界的本质缺乏真正的认识和了解,也就是所谓对真如的无明,并由此而导致种种业报苦果。要从这种人生的无尽痛苦中解脱出来,首先就需要了解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消除对人生和世界认识的无明和妄见,把握人生和世界的本质,觉悟真如。而佛陀所揭示的就是人生和世界的真如本性,所以学佛修道,觉悟成佛,就成为摆脱人生痛苦的根本法门。

  对人来说,虽然心性的无明是导致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但人面对自身的这种苦痛局面并非毫无办法。因为在无明的背后每个人又都具有觉悟的种子,这就是佛性。人人心中皆有佛性,所以也都有觉悟的能力,都能够觉悟到人生与世界的真如本性,并按照真如本性去生活,从而成就佛性,摆脱痛苦。

  至于修行成佛的方法,佛教认为最根本的就是所谓的“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涉及精神生活,以正见为主,正思、正念、正定为辅;一类涉及物质生活,以正命为主,正业为辅。正语、正精进则涉及到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两个方面。正见和正命分别为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修行的重要点,在八正道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修行的八正道又可以归结为“戒”、“定”、“慧”三学。其中,正语、正业、正命属于“戒”;正念、正定属于“定”;正见、正思属于“慧”;正精进则是就学佛修行的态度而言,是全面的,不过正精进也是慧的一种体现,所以也可以归属于“慧”的范畴。对佛教来说,戒定慧三学是学佛修道的全部内容。戒是纯洁行为,庄严操守;定是调节神意,炼定心性;慧是生起智慧,觉悟真如。其中,戒又是定慧的基础;定是戒的直接目的和慧生起的条件;而慧则是根本,是戒定的最终目的。同时三者又是一个逐渐进行的完整修持过程,正所谓依止于戒,心乃得定;依止与定,智慧才生。

  佛教认为,通过修行人就可以达到罗汉、菩萨、佛等不同的境界,其中所能达到的佛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涅槃境界。在佛教看来,学佛修行首先是明确苦、集、灭、道“四圣谛”,也就是去把握和领会佛教所揭示的四种关于人生和世界的根本性真理,然后进行八正道的修持工夫,并经过戒、定、慧三个修行环节,最后就可以达到契合真如的涅槃境界。所谓“涅槃”,其意思是灭或灭度,又曰圆寂。在佛教中,所谓灭或灭度是指灭除烦恼,灭除生死因果;所谓圆寂,圆者圆满,不可增减,寂者寂静,不可变坏。所以涅槃境界也就是一种烦恼断除、心性寂静、真性湛然、极乐无忧的状态,是人生最值得追求的境界。

  在修行观上,道教虽然肯定了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但它又强调现实的人毕竟终有一死,且还要时时受贫困、疾病、灾祸等的折磨,处于一种十分不自在的窘困境地,并认为人要摆脱这种窘困境地,唯一的出路就是修道以成神仙。神仙与凡人比较,不仅长生不死,而且还可以在天地宇宙间自由往来,无忧无虑,无病无灾。总之,人成了神仙不仅可以摆脱凡人的死亡和各种烦恼,而且还可以具有凡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各种神通,享受到人间所享受不到的无限快乐。“人无道时,但人耳,得道则变异成神仙;而神上天,随天变化,即其无不为也。”[5]所以人没有理由不修道向仙。

  在道教看来,人都是由道化生而来的,都具有道性和神性,都可以修道悟道,因而也都有成就神仙的素质和条件。根据道教的认识,人与天地万物一样都是由道所化生,道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气神三者具备,人也就随之产生,这也就是所谓顺则生人的过程。如果反过来,由后天入手,炼化精气神,人就可以复归先天元性,炼就金丹,达到与道合一,成就神仙。正如元陈致虚在《金丹大要·精气神上》中所指出的:“是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成丹。何谓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6]在总的修道原则上,道教强调性命双修、后天返先天、炼化精气神。至于修道的具体方法,早期则有守一、导引、行气、房中、服食、外丹等多种,其中又以外丹最为根本;后期则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内丹方法,并使之成为道教神仙修炼的最基本方法。在具体的炼丹成仙的程序和步骤上,则有炼己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个环节。从道教总的修行方法来看,它也是强调先行善修德,正心律己,完成炼己筑基的工夫,然后由后天入手进行精气神的修炼,由炼精化气,到炼气化神,最后炼神还虚,返于先天元性,与道合真,成就神仙。至于所能达到的神仙境界,则有人仙、地仙、鬼仙、神仙、天仙之分。人仙生活于人间,长生不老;地仙隐于山中,行踪不定,快乐自在;鬼仙可阴神离体,来去无影;神仙和天仙则形神俱妙,变化自如,上天入地,来去自由,自由自在,快乐无比。所以天仙是道教追求的最高境界。

  可以看出,不管是佛教还是道教,它们都强调了修道以摆脱和超越现世生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佛教更强调对现实人生痛苦与烦恼的摆脱,道教则更看重对现实生命死亡的摆脱和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同时在对修道根基的认识上,它们也都强调人自身所具有的天然的修道成道基因。只是佛教认为这一基因就是佛性或真如之性;道教则认为它是道性或先天元性。而且它们都强调导致现实人生不完满的根本原因就是这一基因的被遮蔽,使其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故使人反为后天外部污秽之物主事,以致人走上万劫不复之路。修道则应以对这一基因的寻找为出发点,并以它的最终回归和复现为归宿。由此也决定了佛道两教在修道的原则和方法上必然具有一致性。如佛教的回归真如、见性成佛和道教的后天返先天、得道成仙就是一致的。又如佛教在修持上的戒定慧三学与道教内丹修炼的步骤与方法也不无相同之处。当然佛道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宗教,佛教修炼主张明心见性,主要倾向于人的精神的解脱;而道教则强调养生得道,主张性命双修、形神俱妙,所以在方法上除了重视神的修炼,也注重气和精的修炼,并由此构成了道教在修炼上的一个突出特点。至于佛教与道教所揭示的修行的最高境界,亦不无相同之处。事实上,不管是佛教的涅槃境界,还是道教的形神俱妙境界,它们都是一种心性宁静、快乐无忧的状态。当然它们之间也有不同,这就是涅槃境界更偏重烦恼和痛苦的消除,而形神俱妙境界则更强调身心的自由自在。

  主要参考文献:

  1、杨玉辉著:《道教人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方立天著:《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何光沪、许志伟主编:《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詹万生主编:《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

  5、肖万源、徐远和主编:《中国古代人学思想概要》,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human theory from Buddhism and Taoism

  Yuhui Yang

  Abstract: The theory of essence of human is regarded by Buddhism as TYPE="audio/m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