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松怎样修剪造型:葛剑雄两会日记:3月8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1:20:32
葛剑雄两会日记:3月8日                         薛莉                   

                       (3月8日)

   今天下午是政协的大会发言。我们还有三次大会发言。具体的发言人应该是政协秘书处决定的。

   有人提到“体制”内外的矛盾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定义什么是体制。是只把“体制”定义为权力机构,还是把它理解为所有公有制机构。如果是后者,具体行业要具体分析。

   比如高教领域,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民办的限制就有很多。不要说民办了,在公办领域里如果要做“非体制”的事,比如深圳想办一所南方科技大学,在现有体制里也很难找到生存空间。理论上,大学是教育部门管的,而深圳又是属于广东的,这就是为什么教育部发言人说这也要广东省教育部门支持的原因。

   体制内外在政策上有差异,这是事实。但这个差异是否在公平的范围之内,要具体研究。世界各国都有公有的机构和企业,公有的未必就都是专制集权的。如果真有“不公平”的政策,也不能只指责体制内的人本身,而是要考虑是谁造成了这个局面。如果是宪法造成的,那么修改宪法;如果宪法没问题,那么就找到具体机构。比如现在教育领域内关于“公办”和“民办”的事情,目前全国最高机构是教育部。那就跟教育部讨论。但有些事教育部也需要国务院的授权,那么就和国务院讨论。

   说句俗话,冤有头债有主,还是要追根溯源。比如“国进民退”,如果这是事实,就要找原因。是谁造成的?是无意识造成的,还是有意识造成的?如果是无意识的,要提醒他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如果是有意识的,而且又是合法的,就要推动修改有关的法律。

   有人总觉得中国的事情是没有答案的。我觉得主要是不透明造成的。“没有答案”又分两种,一种是真的没有答案,另一种是故意不把答案告诉你,而你也无可奈何,既不能罢免他,也不能弹劾他。这样就麻烦了。现在民众有很多怨言、不相信政府,其实都跟这有关。我觉得光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是要追根溯源。去分析是不想解决问题还是无意识造成的问题?如果不想解决,是否符合我们国家的宪法?比如这次有人问赵启正开政协会议预算的事。他是发言人,因为事先没准备这个问题,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就去问,这也是正常的。听说他已经问到了,会回答那个记者的。

   去年一个流行语叫“围观”。中国人几十年前就已经讲“人民当家作主”,当家作主怎么能“围观”呢,这不是矛盾吗?

   我把自己定义为“公共产品”,而不是“公共知识分子”,是因为后面这个词像是和政府唱对台戏。其实所有的政协委员都应该是“公共产品”。人大代表就更应该是了。现在是大家搞错了对象。很多事情应该是问人大代表的。如果人大代表不接受采访,就要搞清楚是他自己不愿意接受采访,还是他所在的代表团不同意他接受采访,还是有会议制度不准他接受采访。理论上讲,个人是可以自由地接受采访的。

   开了四年政协会议,我一直是向媒体敞开大门的,只是今年的网络采访多了很多。关注我微博的人也多了很多。但我毕竟是66岁的人了,精力有限。如果像我这样的“公共产品”多了,我的压力会减轻很多。也有些网友的要求有点过分了。昨天我夜里一点钟看到一条微博评论,说,“你不好好当代表,现在还上网发微博……”,我就反问他:请问哪些代表现在还在开会呢?人与人之间应该有起码的道德规矩吧。相互理解,才能良性互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