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莲花间奏solo吉他谱:酸性体质引发疾病?牛奶致癌?咖啡超三杯胸会变小?手机一格电比平时辐射大千倍?爱尔兰结婚是选择期限的?女人上床的第一个男人会对后代有遗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12:26
以下除特别注明均摘自果壳网的谣言粉碎机并附有原文链接,谣言粉碎机是个不错的地方,宣传科学破除谣言什么的,非常有价值,没事可以去逛逛,也希望大家能多一些怀疑和求证的科学精神,让谣言彻底没有市场。
研究表明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有一种理论认为,不管是容易疲劳、脸上长痘、头疼脑热、失眠多梦,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都和人的体液偏酸有关,只有身体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你是易得癌症的酸性体质吗?赶快多吃菜,少吃肉,把体质改造成碱性吧!
1. 酸性体质引发疾病?
流言: 研究表明癌症不能在弱碱性的人体中形成;只能在酸性身体中形成。有一种理论认为,不管是容易疲劳、脸上长痘、头疼脑热、失眠多梦,还是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都和人的体液偏酸有关,只有身体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你是易得癌症的酸性体质吗?赶快多吃菜,少吃肉,把体质改造成碱性吧!
真相:这是一个流传甚远也甚久的谣言。可能因为“酸碱、pH值”这些术语让人觉得与科学沾了关联,那种“少吃肉,不患癌”的结论又与大众心中的某些预期不谋而合,再加上许多制贩保健用品的不良商家有心推波助澜。因此虽然屡有辟谣,这条谣言却是一再死灰复燃。
1.人体真有酸碱性吗?
这个谣言传播衍生而出的无数版本中,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人体“酸碱值”测量的对象含糊其辞——前面说得太详尽,后面就容易露馅了。
咱们人体有许多种液体: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还有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排泄出的汗液、尿液……不胜枚举。这些液体各有各的酸碱度,可以用pH值来统一衡量。pH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指数的数值,一般在0~14之间,当pH值为7时,溶液为中性;小于7时为酸性,值越小,酸性越强;大于7时呈碱性,值越大,碱性越强。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7.45之间,为弱碱性。
由此可见,流言中所说的“体液”肯定不是指强酸性的胃液,很可能就是指血液。按照国际常规,检测体液酸碱度主要从静脉血、尿液、体内碱贮备和二氧化碳结合率等四个方面进行测试,显然这些专业检测不是简单的家用仪器能完成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定期上医院检测自己血液的pH值,防止出现酸碱失衡呢?
2.血液的弱碱性是怎样炼成的?
首先,血液是个复杂而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血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这些化合物保证了在不停有物质释放入血液又排除出血液的动态平衡中,只要不超过这些化合物的缓冲能力,血液的pH值会始终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波动。
也许有人又要担忧了,万一出现捧醋狂饮这种事儿,会不会超过这些化合物的缓冲能力呀?
事实上,人体有着精巧复杂的设计,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血液变酸可不是狂吃几海碗猪肉就能办到的事。
就拿消化系统来说,小肠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对胰液中碱的再吸收,从而来调节血液中碱的浓度。小肠还可以通过调节对食物中碱离子(例如镁、钙、钾等)的吸收来维持酸碱平衡。此外,大肠也能调节对含硫氨基酸以及有机酸的吸收,一般含硫氨基酸和有机酸由消化系统进入肝脏等器官,经过代谢反应后生成氢离子(酸)或者碱离子,并释放到血液中。
再说说排泄系统。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会像一个小泵将酸性物质排出,并回吸碱性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pH值恒定。
也不能忘了呼吸系统。我们吃进去的糖、脂肪和蛋白质经过体内代谢反应后的最终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它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产生最多的酸性物质。因此我们的肺也没闲着,不断的排出二氧化碳,它是调节人体酸碱平衡效率最高的器官。
血液的成分与酸碱值对人体非常重要。正因如此,我们身体有着重重调控关卡,来保证这个酸碱度不偏不倚。事实上,一旦人体血液pH值低于7.35,会发生酸中毒,而pH值高于7.45则是碱中毒。无论酸中毒或者碱中毒,实际上都代表身体器官出了严重的问题,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必须立刻接受正规的医疗照护。绝不可能靠吃些普通食物就能力挽“酸性体质”的狂澜。
3.疾病的发生与人体的酸碱度有关吗?
先来说说大家最担心的癌症。癌症与酸性确实能扯上一点关系,但并不是“酸性体质”这个“恶因”诱发了肿瘤。而是因果需要对倒过来,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实体瘤周边的微环境变酸。
科学研究发现,实体肿瘤周围微环境的pH值 的确比正常组织和器官要低。这是因为肿瘤细胞比正常细胞生长快,而在肿瘤组织中血管的供应往往跟不上肿瘤细胞快速扩增的脚步,供应的氧气和养料不足。肿瘤细胞总是处于缺氧和缺养料的微环境中生长,新陈代谢过程也与正常细胞不同,生成了更多的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使得肿瘤组织周边的组织液pH值降低。然而,在肿瘤细胞内部的pH值却是与正常细胞相同的。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实体肿瘤对体液酸碱度的影响只局限于肿瘤组织周边的微环境,目前尚无科学证据表明实体肿瘤会导致整个身体的体液都“变酸”。
另外,有医学报导,曾有淋巴瘤患者发生严重的乳酸中毒并发症,但这在癌症患者中也是非常罕见的。
至于谣言中提及的其他症状与酸碱失衡是否有关呢?事实上,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并不容易发生。而一旦体液pH值低于7.35,已经属于酸中毒了,意味着患上非常严重的疾病。酸中毒早期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精神不振,以致昏迷死亡。如果你真的属于所谓的“酸性体质”,最正确的选择是赶紧上医院,找大夫进行专业治疗。
酸中毒一般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病因也复杂多样。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高热、腹泻、肠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而呼吸性酸中毒则可由脑膜炎、血栓、脊髓灰质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广泛性肺疾病引起,另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如果你没有这些严重的疾病,不用担心自己是“酸性体质”。
4.吃菜吃肉真能改变人体酸碱值吗?
虽然我们的身体能自我调节严格控制体液酸碱度,单独的一餐一饭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只有在严重的病理条件下才会真正“变酸”,不过,在饮食上多注意摄入植物性饮食,确实是有益处的。
西方的营养学家们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认识到,膳食对人体酸碱平衡存在影响。我们平时吃的肉类、蛋类、海鲜等荤食富含蛋白质,而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分解后产生酸性代谢物,还有大米、土豆、酒、甜食等含有淀粉和糖的食物消化分解后产物也是酸性,因此这些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蔬菜和水果,虽然很多味道是酸滋滋的,但是这些植物性食物在体内分解后生成碱性物质,所以属于碱性食物。
营养学的研究表明,如果日常摄入大量的酸性食物,酸性代谢物增多,确实会影响人体的酸碱平衡。但是,我们的身体是不会因为某天多吃了一斤猪肉就轻易变酸的,因为经过各个器官的层层把关和配合,体液的pH值会保持在恒定范围内。可是我们的肾脏为了将大量的酸性代谢物排出,会马不停蹄的连轴转,合成更多碱性的氨(NH3)来中和酸性代谢物,然后从尿液排出。因此长期的、大量的、单一的摄入酸性食物,会加重肾脏的负荷,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减弱肾脏排泄酸性代谢物的能力,最终影响酸碱代谢平衡。
平时多吃碱性食物,也就是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多有裨益。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老年人,更需要注意膳食搭配,因为血栓和糖尿病都有引起酸中毒的潜在危险。
结论:谣言破解。正常生理状况下,人体有着严格的调控机制,血液的pH值都会被严格限定在7.35~7.45之间,比这酸是酸中毒,比这碱是碱中毒。酸中毒和碱中毒都是必须接受专业治疗的严重疾病。短期内的几顿食物不可能改变正常人血液的酸碱度。若长期的、大量的、单一的摄入酸性食物,会造成肾脏长期高强度工作后负担过大,调节酸碱能力下降。目前的研究不认为体液偏酸与癌症发生相关。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5080/
2. 牛奶致癌?
流言: 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数)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產出的牛奶中含量较低。 自从人们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產奶,牛奶中的IGF1含量就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险当然就很厉害了。
真相: IGF-1规范的全称应该叫做“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数”的说法不准确。IGF-1是广泛存在于包括人体中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蛋白质。有一些流行病学的调查显示,IGF-1似乎与前列腺癌等癌症有一定关系。但是,FDA和JECFA(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一致认为,IGF-1与癌症的关系只是一种多因素的相关性,迄今为止并没有证据说明IGF-1是致癌的原因。
确实有对牛奶的分析报告认为,重组牛生长激素(rbGH)的使用增加了牛奶中IGF-1的含量。但rbGH导致的IGF-1增加幅度很小,甚至小于牛奶中IGF-1的正常波动。也就是说,一头奶牛使用rbGH之后,所产的奶中IGF-1的含量会有微弱上升,但是上升之后的含量可能还是会低于许多不使用rbGH的牛奶。说什么“含量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是完全不对的。
其次,牛奶中IGF-1的含量是很低的,不管所喝的牛奶是否使用过rbGH,从牛奶中获得的IGF-1的量跟人体内本身含有的量相比都微不足道。另外,经过加热、消化、吸收之后,食物中的IGF-1到达人体内也不再具有生物学活性。
会有人跳出来说,既然使用rbGH是安全的,那为什么目前在多数国家都不允许使用呢?实际上,欧盟和加拿大都没有对使用了rbGH的牛奶在安全性上提出异议,但是他们认为rbGH的使用损害了奶牛的健康,因此主要是基于动物福利的考虑否决了rbGH的使用申请。
结论:谣言破解。 rbGH对牛奶中IGF-1不构成实质上的影响;牛奶中的IGF-1对人不构成健康隐患。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2289/
3. 手机辐射对人体危害巨大?
20年前,模拟手机(俗称大哥大)只有少数有钱人才买得起,出于成本考虑,基站不能建得太多,为了保证信号质量,只能设计1.3瓦这样较高的手机辐射功率。现在的数字手机非常普及了,其最大设计功率不超过0.6瓦,虽然辐射功率降低了,但因用户太多,其安全性问题也较之以前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有关手机辐射对人体有危害的说法层出不穷,例如频繁使用手机者与不使用手机者相比,脑瘤和癌症的发病率更高、记忆力减退、孕妇更易流产等,专家们还给出了不少安全使用手机的建议,例如把手机挂在腰部使用蓝牙耳机接打电话,交替在脑袋两侧使用手机、睡觉时不要把手机放在枕边、使用手机防辐射贴膜等等。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危害,多年前就是全球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了,已有上百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手机与脑瘤和癌症的发病率无关。列举近年来比较重要的一些研究:瑞典的国家职业病研究学会通过对905名成年手机用户的研究,于2006年4月在职业与环境健康的国际文献上发表研究结果,称使用手机并不会增加脑瘤的发病率。英国伦敦癌症研究学会联合三所英国大学对966名脑瘤患者和1716名健康人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研究,于2006年1月发表研究报告,结论是使用手机与脑瘤的发病率无关。丹麦科学家对420000名手机用户进行了长达21年的跟踪研究,ABC新闻于2006年12月5日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称手机辐射与癌症发病率无关。2008年12月的日本消息称,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对比了 322名使用手机的脑癌患者和683名健康人,发现使用手机与脑癌发病率无关。联合国国际卫生组织在2002年1月4日公称,使用手机与患脑瘤的风险没有关系。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已是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但也有个别专家持不同意见,2005年3月在美国马里兰州联邦法庭就有人发起了对手机界的控告,理由是他们没有保证消费者免于不安全的辐射,控方引用了华盛顿大学一位生物工程学教授的观点,称手机辐射会伤害人的DNA并可能导致良性肿瘤。但是,包括这位教授在内的,所有声称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说法,都没有科学理论的根据,也没有实验结果的证实,而只是一种假说。
普通公众虽然对电磁学和生物学并不了解,但还是普遍认为手机辐射有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样也是电波辐射的伽玛射线和X光射线会伤害人体健康,长时间照射甚至有引发癌症的危险。但是,这两种射线与手机辐射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电离性辐射,辐射能量能被人体组织大量吸收而导致化学键断裂。而手机辐射属于非电离辐射,其频率远远低于这两种射线,产生的热效应微乎其微,根本没有产生使化学键断裂的危险。2006年网上疯传一个俄罗斯人做的实验,在两部手机中间放置一枚生鸡蛋,通话65分钟后就把蛋煮熟了,甚至有的国外网站称3分钟就可以煮熟,令不少人非常担心自己的脑瓜也像鸡蛋一样被煮熟。稍具一点电磁学知识的就会知道,手机的功率远低于微波炉,根本不可能产生类似微波炉这样强烈的热效应,国内有人重复了这个实验,证明了生鸡蛋不仅煮不熟,甚至温度根本就没有什么变化,俄罗斯人的实验只是一个搞笑的骗局。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潜在的危害,主要是人体组织吸收辐射能量所产生的有害热效应,检验手机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国际标准是SAR,即用户头部对手机辐射能量的吸收率,美国的标准是1.6瓦/每公斤,欧洲的标准是2.0瓦/每公斤。这个标准的来源是上世纪初为保护无线发射设备工人的身体健康而制定的一种工业标准,当时对非电离辐射的安全性认识不够,制定的标准比较严苛。其实即使长年接收更大功率的非电离低频率电波辐射,也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国内外的军队都有不少大功率电台和雷达,其频率覆盖了手机频段,辐射功率比手机大成千上万倍,大型天线就架设在楼顶上,工作人员长年在这种高强度辐射环境下工作,对健康也从来没有不良影响,从来没有过某人因辐射而影响健康的报道。
国内媒体自2006年以来热炒SAR标准问题,舆论倾向于制定更加严格的国内标准。这种看法很片面,姑且不谈手机辐射对人体是否有害,就算是为了减少人体的被辐射量,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也很可能会弄巧成拙。假设标准更严格了,手机的辐射功率降低了,通信公司为了保证通话质量,就需要把基站建得更多更密,基站的辐射功率远大于单个手机,用户与基站的距离就会比以前更近,所受到的辐射量可能不仅没减少,反而增加了。而且,多建基站的成本也会摊在我们的话费里。
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并没有危害,那些建立在有害假设基础上的安全建议毫无意义,甚至非常可笑。商店里有卖手机防辐射贴膜的,十元一个,据说贴上后可以有效减少对脑袋的辐射。手机的电波辐射是全方向的,控制其辐射并不容易,在科研中通常要使用造价十万元以上的电磁屏蔽室,十元一片的防辐射帖膜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退一步讲,假设真的把辐射有效衰减了,那还能打得通电话吗?
有专家建议把手机挂在腰部使用蓝牙耳机接打电话,称保持手机距离脑部1 米就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辐射,甚至有的说可以衰减99%,虽然辐射能量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加速衰减,但绝对不会达到这种程度,否则的话,距离手机两三米远的地方还能有信号吗?信号还能传递到几公里远的基站上去吗?事实是无论你把手机放在脑袋旁,还是放在腰旁,通信效果都是一样的,对脑袋的辐射量也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再者说,因为怕手机辐射伤了脑子而把手机放在腰旁,那为什么就不怕伤了肾呢?大脑好歹还有头骨保护着,能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肾可没有呀。
公众对电波辐射的恐慌是个普遍现象,国内外都一样,一位美国专家于1979 在推测和假设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认为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孩子,由于辐射的原因,患白血病的机率会增加到平均值的3倍,此说法引起了全美的广泛关注,在随后的20年里美国因此耗损了多达250亿美元的社会成本。美国国家科学院于 1996年发表了历经3年的研究结果,认为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经过历经7年涉及1200人的研究,于1997年发布了同样的结论。在一场引起全美关注的高压线与白血病的诉讼中,法院聘请了16位顶级专家,包括分别获得物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医学的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给出的结论也同样是高压线环境与白血病发病率无关,终于平息了这场闹剧。其实,那位声称高压线下更易患白血病的专家,其统计数据可能是真实的,但却没有找到真正的因果关系,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生活在高压线附近的家庭通常比较贫困,导致白血病发病率较高的原因是其较差的生活和卫生条件,而与高压线本身无关。
现在的手机普及率非常高,即使发现一些手机用户长了脑瘤,也不能表明就是因为手机辐射引起的,例如美国每年的脑瘤发病率约为6/100000,在全美1亿手机用户中有6000个脑瘤病例是正常的,即使明显超过6000后,也不能贸然得出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的结论,跟高压线的例子类似,频繁使用手机的人员与不使用手机的人相比,往往工作和人际关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情绪更加紧张,有可能是这些因素导致的发病而与使用手机本身无关。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经进行了上百项统计研究,发现手机用户的发病率与非手机用户相比,根本就没有异常,说明“手机辐射会增加脑瘤发病率”连成立的可能性都不存在。
我国公众对电磁辐射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看法,即普遍认为电波辐射对人体有害,而磁场辐射却是对人体有益的,磁化杯、磁疗裤、磁疗枕、磁疗拖鞋等所谓的保健品在市场上很常见。磁场对人体有益的说法同样也是毫无根据的,方舟子曾撰文《磁疗真的能治病吗?》,深入地分析并揭穿了磁疗骗局,央视2009年的 3.15晚会也对这个骗局进行了揭露,对于这个猖獗多年的骗局,只能说权威媒体的声音出现得实在是太晚了。认清磁疗骗局并不需要多深的专业知识,仅凭质疑精神和常识就可以做到,很多码头和工厂都有磁力吊装机,吊装机通电后产生强大的磁力,可以把重达上吨的铁板和集装箱吸起来,吊装工人常年在这种强磁环境中工作,被辐射的磁强度是磁疗产品上万倍,也从来没因此而引发什么健康问题,那些磁疗产品中的几块小磁体可能有用吗?
抗美援朝时期,中南海一部10瓦的电台就能与平壤通话,现在再使用这样的电台,恐怕连30公里都通不到,原因在于近几十年来无线设备的数量及功率增加很快,我们生活空间的辐射源越来越多,电磁环境越来越复杂。即使你认定手机辐射有害健康而不使用手机,那也一样逃避不了电波的辐射,在密集的辐射环境中,你个人手机的功率是微不足道的,即使你不使用手机,你所受的辐射量也不会比手机使用者低多少,就跟在烟雾缭绕的吸烟室里戒烟一样毫无意义,除非你有能力关停所有的基站,或远离人群生活在杳无人烟的地方。
4. 手机一格电的时候比平时辐射大千倍?
流言: 经常在网上看到或是听人说到,“手机只剩一格电的时候或是充电的时候最好不要打电话,说此时的辐射是平时的1000倍。”
真相: 通常人们说的手机辐射强度是指手机的发信功率,也就是手机发射出来承载着语音和数据信号的电磁波的功率。这个强度与手机的剩余电量没有任何关系,但和手机信号的强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手机的辐射强度其实是由基站控制的。每个手机都会不断地向最近的基站发送信号,如果来自某个手机的信号太弱,造成通话无法正常进行,基站就会发出指令让这只手机增大辐射强度;如果来自某个手机的信号太强,为了减少手机间的相互干扰,延长通话时间,基站就会命令手机降低辐射强度。
因此,一般来说手机信号越弱,辐射越强。这个流言的始作俑者应该是混淆了手机“一格电”和“一格信号”的两种情况,才会传出这么不靠谱的说法。
那么,在“一格信号”的情况下,手机的辐射强度会不会出现“是平时的1000倍”的情况呢?答案是“有可能的”。以GSM手机为例,在1800MHz频率下工作时,它的最大峰值功率是1W,最小功率1mW[2][3]。当这个手机在信号最差的地方(比如地下室,信号只剩一格)接通电话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可能是在信号最好的地方(比如基站旁边,信号满格)接通电话时电磁辐射的1000倍。号称低辐射的CDMA手机[4][5]和3G手机工作原理与GSM手机不同,所以情况也会略有差别,不过并不影响结论:辐射相差1000倍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
接下来的问题是,这“1000倍的辐射”会影响健康吗?虽然GSM手机和CDMA手机(甚至包括3G手机)都有可能出现最高辐射是最低辐射的1000倍甚至以上的情况,但那只是因为作为对照的最低辐射太小了,而不是因为最高辐射太大。就像人慢跑的速度可能是蜗牛全速爬行的1000倍,但这并不是因为人跑得太快了,而是因为蜗牛爬得太慢了。质量合格的手机,即使在最高辐射功率下使用,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关于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目前讨论较多的是癌症,特别是脑癌。不过,目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手机使用与癌症发病之间并无联系。[7]
结论:谣言破解。 手机的辐射强度和它的剩余电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只和信号强度有关。虽然手机信号最差的时候辐射功率可能在信号最好时的1000倍甚至以上,但这还是很小,而且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2982/
5. 泡面碗的蜡会在胃里形成一层蜡膜?
流言:又有吃泡面导致重疾的流言在网上流传了:据说泡面都经过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BHT(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剂)。BHT本身即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引起肝肿大、染色体异常以及降低繁殖率。
还有人说,更可怕的是碗装的泡面,因为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后会变形,所以添加了BHT安定剂,但在你冲泡的过程中遇到高热,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此外,方便面碗上附有一层蜡,由于我们肠胃无法消化蜡,它会附着在胃壁上,所以吃碗装方便面的时候最好用瓷碗来泡食。
真相:
1.吃泡面,得重病?
我的朋友、同学、小姨子吃了泡面后发生了恐怖的事情……这种传言可统称为“麦兜妈妈推理法”:从前有个小孩不爱学习,有一天,他死咗!先不论这种语焉不详的流言真实度有几何,即使这些重病事例全部千真万确,也未必代表是吃泡面造成了那些疾病。甲乙两件事先后发生,并不能证明必然是甲导致了乙。泡面的发明人安藤百福(Momofuku Ando)多年来几乎每日都吃泡面,直到他逝世前几天也照吃不误[1]。安藤百福享年97岁,莫非我们也要把他长寿的原因归于泡面?
2.BHT究竟是何物?
泡面都经过油炸,而且油中往往添加了BHT(防止食物酸化的安定剂)。BHT本身即是一种致癌物质,会引起肝肿大、染色体异常以及降低繁殖率。……更可怕的是碗装的泡面,因为碗的材质是聚苯乙烯,为防止加热后会变形,所以添加了BHT安定剂,但在你冲泡的过程中遇到高热,这些物质就会溶解出来。——相关网贴
怎么BHT一会儿能防止食物酸化,一会儿又能防止聚苯乙烯加热后变形呢?BHT究竟是何物?
BHT,全名2,6-二叔丁基对甲酚(Butylated Hydroxytoluene),实际上是一种能与自由基反应的抗氧化剂。油脂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被氧化,而氧化产物不仅影响油的口味,而且,往往在“坏”到能被口味感知之前,已经有了相当含量的对健康有不利影响的氧化产物。因此,不加抗氧化剂会给食用者带来健康风险。
当BHT与油脂同时存在时,氧气会优先氧化BHT,客观上起到防止油脂氧化变质的作用。因此,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中常添加BHT,此外,BHT在化妆品业、制药业、化工业中也都有广泛应用。
BHT的致癌性至今仍有争议,证明BHT增加罹癌几率与降低罹癌几率的研究都有。[2] 此外,由于证据显示BHT有抑制病毒与细菌的作用,有研究者正实验用BHT治疗疱疹与艾滋病。[3]
1999年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把BHT的每日容许摄入量定在0.3 mg/kg体重。根据中国1992年提交的数据,中国人均摄入BHT大约在0.016 mg/kg体重,约为容许摄入量的二十分之一。 [4]截止目前,BHT依然属于FDA批准的正规食品添加剂。[5]加拿大也将其列为食品添加剂中的抗氧化剂。[6] 在没有更多科学证据证明BHT的安全性有疑虑之前,没有为之过分担忧的必要。
3.碗面的蜡会在胃里形成一层蜡膜?
至少10年前的网络上已经在流传这个谣言,也算是谣言中的老资格了。然而,碗面的碗所用的材质一般是聚苯乙烯(Styrofoam),这种材质本身已经足够耐热防水,何况在高温下融化的蜡很可能会影响泡面的口感。权衡利弊,没有碗面厂家愿意在碗面的碗内加一层蜡。
退一步,即使真的存在蜡,大部分食用者也不会因为吃下蜡而带来健康问题。其实,有些糖果外就会包裹一层棕榈蜡(carnauba)。除了婴儿或者消化系统有严重问题的人,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摄入蜡后并没有任何不良后果,当然也不存在“蜡附在消化系统内”这种情形。 吃下去的蜡很快会随着其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一起排出体外。[7]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1658/
6. 地铁上的迷魂药能让你一闻即晕?
流言: 公安局特别提醒请相互转告:若是有人在路上接近你,向你推销福建安溪铁观音,又让你闻一下,你一定要注意不要上当。这不是铁观音,那是观音土,是一种迷魂药,一闻即晕进而做案,轻者抢财劫色,重者杀害高价出售器官。非常残忍,现已在广东、河北、黑龙江天津等省市出现,请马上转告转发所有亲人!
真相: 首先,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已经出面澄清了,“经向110报警服务台了解,北京近期未接到过微博或短信上流传的所谓‘铁观音迷魂’抢劫的警情。这与此前曾流传过的所谓‘香水迷魂’类似,并无事实根据,提醒大家不要轻信和散播类似消息,更没必要恐慌。”[1]大家可以放宽心。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分析这个流言的不靠谱。第一个问题出在观音土上。所谓“观音土”,其实就是高岭土,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是制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因为在饥荒年代曾经被当作充饥之物,而广为人知。这样的东西,显然是无法充当“迷魂药”的。[2]
“一闻即晕”的神奇迷魂药不存在
那么,流言所描述的那种只要吸入就可以起效的“迷魂药”,在现实中究竟是否存在呢?确实有一类吸入性麻醉剂作用方式和流言所述类似。这类麻醉剂都是挥发性液体或气体,如乙醚、氟烷、异氟烷、恩氟烷和笑气(一氧化二氮)等。通过鼻腔吸入,到达肺部以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再通过血液到达大脑,从而实现全身麻醉的效果。[3]
但流言所述“一闻即晕”的效果是不可能实现的。手术时的麻醉过程是很复杂的,我们可以用这类麻醉剂里比较容易获得和使用的乙醚来进行说明。乙醚常被用于动物实验。操作时要将动物(如小鼠)的头部放入装有浸湿乙醚棉球的广口瓶内, 4到6分钟后才会达到麻醉状态。为了获得较长的麻醉时间,实验时还要在它们的鼻部放棉花或纱布,不时滴加乙醚来维持麻醉状态。[4]
我们知道,药物作用的量和作用对象的体重是相关联的。小鼠尚需要吸入乙醚4到6分钟才能进入昏迷状态,那么可想而知,比小白鼠大了上百倍的人怎么可能吸一口就昏迷呢?其他的吸入性麻醉剂,虽然麻醉效果可能会较乙醚更强,但只吸一口就被迷倒同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被催眠”的真相
在类似的“迷药流言”中,还有一种常见变体:有人在闻了这种迷药之后出现了类似“被催眠”的效果,完全任人摆布,甚至从银行中取出现金交给他人,自己却浑然不知。
不过,“催眠”实际上无法通过闻一个什么东西来实现。催眠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注意范围会缩小,而受暗示的程度会提高。[5]为了达到这种状态,被催眠者固然需要催眠师的指引,但更依赖于被催眠者本人接受暗示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被催眠者的意愿,通常只有被催眠的人自愿合作,才有可能被催眠。[6]所以,事实上并非所有人都能被催眠的,在能被催眠的人里,也只有少数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其次,被催眠者对自己的行为仍然是有判断和控制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对恶意的催眠暗示会拒绝[6],像把银行里的钱全部取出来给不相干的人,任何一个有判断力的人都不会干这样的傻事。
结论:谣言破解。 已知化学物质中并不存在可以让人吸一口就被迷倒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迷药”能够让人一吸入就“被催眠”,从而做出一些让人懊悔不已的错事。不仅如北京公安澄清的那样“铁观音迷魂药”不存在,类似的“都市传说”都是如此。
特别说明: 请注意,我们这里针对的是这个流言的“基础版本”,也就是说,讨论的仅仅是“吸入性药物”,结论中的“谣言破解”也仅限于此。事实上,能在较短时间内使人昏迷的口服迷物确实存在,比如三唑仑,所以,请回避来历不明的食物、饮料。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3716/
7. 爱尔兰,一个禁止离婚的国家?
流言: 这是一篇题为《爱尔兰,一个禁止离婚的国家,却很感动,请看下去……》的文章,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讲述的是一对中国恋人加入爱尔兰国籍后在爱尔兰登记结婚的故事。故事篇幅不短,概括一下是这样的:爱尔兰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国家,禁止离婚。爱尔兰实行期限婚姻制,男女双方在缔结婚约时可协商决定婚姻关系的期限,从1年到100年,期限届满,婚姻关系即告终止,双方当事人如有继续共同生活的愿望,可办理延续登记。登记1年期婚姻的费用是2000镑,而登记100年期婚姻的费用只需要0.5镑。[1]
真相: 禁止离婚,在爱尔兰历史上是存在的。在1937年爱尔兰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宪法中,就明确规定了“任何法律都不得允许婚姻关系的解除”[2],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禁止离婚。这个规定有着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原因。在爱尔兰大约有92%的人信仰天主教[3],在天主教的教义里,离婚是一种罪恶的行为,这是最初宪法规定禁止离婚的原因。
但是禁止离婚就能保证婚姻美满幸福吗?当然不可能,这可不是由法律和宗教说了算的。在禁止离婚的国家,因为感情破裂而分居生活的夫妻并不少见,只是他们之间的财产关系无法从法律上彻底切断,反而是剪不断理还乱,对于不信奉天主教的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歧视[4]。随着外来移民的逐渐增多,以及爱尔兰人对宗教观念的逐渐变化,人们对于取消离婚禁令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1996年,经过全民投票颁布的宪法第15次修正案中,删除了禁止离婚的条款,并补充规定了法定解除婚姻关系的条件,比如在过去5年中夫妻分居的时间必须累积达到4年,而且必须通过法院裁决[5]。虽然不像我们直接去民政局办张离婚证就搞定那么容易,但在如今的爱尔兰,离婚也绝非不可能的事。仅2006年,爱尔兰就有超过3400对夫妻离婚,平均每6对夫妻中就有一对是以离婚告终[6]。流言里的故事发生时间可以确定是在1996年之后,线索来自文中的主角们续约以后立即买了一辆BMW1系,BMW1系的上市时间是2004年哈。[7]
那么在爱尔兰登记结婚,有“协商决定婚姻期限”一说吗?我们查阅了爱尔兰婚姻登记的规定,并未找到与此有关的条款,主要的程序无非是提供身份证明、健康证明等等。不过在爱尔兰登记结婚,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比如2007年起实行的一条新规定:结婚双方必须在结婚前履行3个月的通告期,即在向婚姻登记部门提出通告申请的3个月之后,才能正式领取结婚证书以及举办婚礼[8]。关于结婚证书费用的问题,流言的说法就更加不靠谱了,爱尔兰结婚证书明码标价,一律10欧元(爱尔兰从2002年起使用欧元作为通用货币,原文还在使用“镑”显然是犯了常识性错误),并无种类及其他任何区别[9]。不过申请那3个月的通告期也是要收费的,费用是150欧元。
结论:谣言破解。 爱尔兰从1996年起已经废除了禁止离婚的法律规定。“协商决定婚姻期限”更是扯淡,爱尔兰法律中关于结婚的规定里没有这样的内容。结婚证书并不是按期限收取不同费用的,而是一律收取10欧元。说到底,这只是一个以浪漫婚姻与白头偕老为卖点,借用爱尔兰这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为舞台而杜撰出来的一个故事。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5014/
8. 意大利一男子与母狗杂交后产人犬?
流言: 意大利一男子与母狗杂交后产人犬。该人形犬有类似女性RF,人发人眼,手脚皆为人性,但其头颅和躯干却为犬形。警员在尾随该人形犬进入木屋后,抓获一男子。男子供认,其突发奇想可否以犬代孕?遂以注射器将自己的JY注射进母犬体内,日后,该犬果然怀孕并诞下一疑似女性人犬。掐指算来,Baby已有10岁。

真相: “人狗杂交产下人形犬”,这个谣言好邪恶呀。另类的题材、细节的刻画、真相揭示的曲折(警察叔叔都来帮忙了),可是一个下了功夫的故事。
照片不是假照片,照片里的生物却是假的。这是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澳大利亚馆所展出的艺术家Patricia Piccinini的一件雕塑作品,名为“Leather Landscape”。同时展出的这一个系列的作品名为“We are Family”。艺术家希望借此讨论这样一个道德话题——在生物克隆、基因改造、DNA测试、脐带血银行、人兽间器官移植横行的时代下,什么是正常?什么是自然?作者借由艺术创作提出思考,但并没有强烈的批判色彩。类似的主题也出现在她的其它一些作品里。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移步她的官方网站。[1]
Leather Landscape

这个系列里还有一件作品名为“The Young Family”,看上去像是人猪杂交的产物。流言制造者们当然也没有放过它,借此培育了不少“看图说话”。其中之一说“俄罗斯开采钻石挖出世界最大洞穴神秘洞穴惊现猪人”;一篇说采药老人“在骑虎岩的山林里发现了一窝猪人”;一说“在亚马逊丛林深处发现许多新物种,样子介于人、狗、无毛老鼠之间,竟然是实验失败的产物,后来被抛弃在那里”;一说“这种生物叫mactal,是在欧洲发现的稀少物种,只能活3个月到6年,这种生物长不出多少毛发,用四脚行走,一次可以抚育最多八个幼兽,大部分的mactal被人训练来表演以获利,但被禁止输入美国”;还有一篇说“经以色列科学家鉴定,这是介于拉布拉多猎犬和人之间的一种生物,他的名字叫Climera,已经10岁了,具备初级的语言能力”。[2]各种各样的离奇说法,真是丰富多彩呀。
The Young Family

生殖隔离漫谈
澄清了这只是艺术作品,并非真实存在的生物。我们再来讨论看看有没有可能出现类似“人狗杂交”或是“人猪杂交”的动物呢?答案是不能。在自然界,会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即使是亲缘关系接近的种群,在自然条件下也不能产下后代或不能产下可以生育的后代,这种隔离机制称为生殖隔离。
跨物种交配不是件简单的事,形态上的差异、发情期不同步都会影响到交配行为的发生。就算你是万事具备、强行xx,精子在另一物种的阴道里也会遇到重重阻碍,阴道的Ph值、白细胞的攻击、阴道粘液都会对精子的前进造成影响。即使你排除万难来到了卵子面前,最严峻的考验来了——识别。不同物种的精子、卵子细胞表面的识别受体——糖蛋白的不同,使得你很可能不能受精,而且这样的识别是高度精确和精密的。这些产生受精卵之前存在的阻碍,称之为“合子前隔离”。
如果极其幸运的受精成功,在此后的不同阶段还会遭遇到更严峻的考验,出现受精卵不能存活的情况。假使受精卵有幸存活,还可能出现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后死亡的现象。或者最终产下了后代,但幼体不能存活到性成熟个体,或者根本不具备生殖能力,而无法留下后代。如果杂交的后代产生了下一代,还可能出现重组基因不协调,生存适应能力下降而不能存活的现象,称之为“杂种衰败”。所有这些发生在受精卵产生后的阻碍,称之为“合子后隔离”。
目前,动物界硕果仅存的杂种能健康存活的典型案例,要算是“马和驴生下骡子”了。这也不是完全成功的生殖,因为骡子是没有生育能力的,是典型的“杂种不育”。
生殖隔离的意义在于,使各个物种的基因库能在一定程度上独立稳定,不会因为过度杂交而丧失特征。生殖隔离出现,新物种才有可能形成。
结论:谣言粉碎。 “人形犬”其实是一件雕塑作品,关于“人形犬”的传说只是看图说话的故事。物种间的交配在生物学上是有着严格限制的,往往不能交配,或是不能产下可以存活、可以生育的后代。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4100/
9. 结婚一定要找处女,因为第一个和女人上床的男人会对后代有遗传?
1.被“玷污”的女性基因?
流言: 女人婚前尽量避免“性行为”的科学理由英国人类学研究所Dr. Gossip教授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女人“子宫”中会分泌“ignorant ingredient”液体,这个液体会和“某些”男性精子中的“virginalobsession”成分作用,将“foolish goddamn factor”遗传给下一代。Dr.gossip教授研究发现,“婚前性行为”与“婚后性行为”在生理方面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英国人类学Dr.gossip教授的报告说,婚前与别的男人“性行为”,而且曾经让男人的“精液”进入过自己的体内,这样会让女人丧失其“最原始的纯洁基因”。在“婚前”的“处女”第一次“性行为”时,男性五亿多的精子进入了女人的体内,除了一部分流出女人体外,其它精液会发生“自溶性”。在精液“自溶性”时,会释放出一种遗传物质“DNA去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某部份”可能被女性“子宫内腺”所吸收。与此同时,精液中还含有多种“性激素”,这些“性激素”的“某部份”也可能被女性吸收。这些“性激素”和“核蛋白体”会干扰母体内的DNA基因,使女体内“性腺细胞”发生变化,从而使以后女体内的“卵细胞”性状也会受干扰而变化产生“遗传变异”,因而产生“无距离遗传”(或称为“间接遗传”)的效果。
真相: 至少五年前就有人在天涯论坛发帖宣传这则谣言,不过大家在稍微翻译了一下里面提到的英文单词后认为这实际上是对某大学的复仇抹黑贴,因为发贴者使用的ID正是这所大学的名称 [1]:Dr. Gossip,“谣言医生”;ignorant ingredient,“愚昧的成分”; virginalobsession,处女强迫症;foolish goddamn factor,该死的愚蠢因子……这不免让人想起网络上的著名段子“你是凯丁么?不,我是希尔瑞斯!”这年头编段子的人很喜欢用英语埋彩蛋,比如前阵子高铁谣言中的“斯蒂芬金效应”[2],学好外语的重要性这时候就凸现出来了。有时,这种故意留下明显漏洞的恶搞文章,也被称为“钓鱼文”。
至于后一段描述则充斥着大量似是而非、闻所未闻的“科学术语”,比如“精液的‘自溶性’”,比如“女性‘子宫内腺’”,还有“无距离遗传”,全是编造出来子虚乌有的东西。以后看到这种语焉不详的形容时就应该提起戒心。
如今许多人对人类生殖学的无知也许该怪中学时的生理卫生课总是跳过重要的章节,如今还是让我们重头学起。
首先来看女性的部分,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平时都静静地呆在卵巢的原始卵泡中,只有在排卵期前不久,卵泡才开始逐渐成熟,最后成熟卵泡破裂,处于第二次分裂中期的次级卵母细胞进入输卵管,等待与精子邂逅。排卵后24小时内未受精,则次级卵母细胞退化。在女性的月经周期,未受精卵会随着血液、子宫内膜等一起排出。至于那些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精子就算真能“自溶”也没用,它们的遗传物质如果没有被核酸酶降解,也会随着月经一起被排出。
尽管男性每次射精中的精子数以百万计,但只有一小部分能穿过子宫颈,然后走入正确一侧的输卵管与刚刚来此不久的卵子相遇。最终,仅有一个精子能穿透卵子厚厚的外壳完成受精。精子细胞核与部分胞质进入卵子后,受精卵外即刻通过透明带反应和卵膜阻断形成屏障,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然后受精卵逐渐分裂发育,与此同时,输卵管中的纤毛摆动,将受精卵送入子宫着床。这些步骤一环紧扣一环,根本没有给外来遗传物质留下影响的余地。事实上,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如果那么容易就可以被外来基因插入修改,转基因就会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现象,而不像如今需要复杂的步骤在实验室内才能完成。
2.达尔文也支持的“先父遗传”是怎么回事?
流言: 著名基因工程专家王清连(Q-L. Wang)教授的研究小组最近发表了题为《达尔文对遗传学的贡献》的学术评论文章。 文中指出,达尔文对生物进化论的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但他对生物遗传学的贡献却较鲜为人知。他对遗传学的主要贡献是收集了大量的基因数据,试图提供一个解释 的理论框架。达尔文清楚地描述了几乎所有遗传现象,包括“先父遗传”。在《变异》(The Variation)的第11章中,达尔文搜集了许多声称是“先父遗传” 的例子。
生物学家达尔文,他的著作《物种起源》一书中曾发现这样一件事实:在英国的乡村,一头“花白”相间的母猪,与同一头“暗棕色”的野公猪交配,产下了“杂种”仔猪。不久“暗棕色”的野公猪死了,这头“花白”相间的母猪又与本地的“公猪”交配,生下第二胎仔猪。令人费解的是,这胎仔猪的身上长着斑驳错落的“棕色鬃毛”,有点像它们之前的“先父”。达尔文把这一现象称为“间接遗传”,对于这一现象,达尔文绞尽脑汁,也不得其解。
真相: 先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第11章实际上是“论生物在地质上的演替”,跟“变异”没什么关系。流言中引述的说法,实际上改写自《物种起源》第5章“变异的法则”里的一段著名描述:“莫顿爵士(Lord Morton)有一个著名的杂种,是从栗色雌马和雄斑驴育成的, 这杂种以及后来这栗色雌马与黑色亚拉伯马所产生的纯种后代,在腿上都生有比纯种斑驴还要更加明显的横条纹”。
现在你知道流言是怎样把达尔文的话改头换面的了。首先,达尔文研究的是马(以及已经灭绝的斑驴),而不是猪。其次,达尔文举这个例子是希望说明杂种更易出现一种遗传返祖现象,因为他随后就接着写“在马属的若干物种里,幼马的条纹比老马更明显或表现得更普遍,……我敢于自信地回顾到成千成万代以前,有一种动物具有斑马状的条纹,其构造大概很不相同,这就是家养马(不论它们是从一个或数个野生原种传下来的)、驴、亚洲野驴、斑驴以及斑马的共同祖先。 ”
达尔文虽然是进化论的天才,但他对遗传学的概念可谓错漏百出。在达尔文的时代,孟德尔的豌豆实验还不为人知,基因的概念更是公众闻所未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就曾在《伟大科学家的重要错误:达尔文的遗传学》一文中总结过达尔文的许多谬误[3]。所以即使达尔文真的信奉所谓的“先父遗传理论”,也并不能给这种理论带来一丝一毫的权威性。
事实上,“先父遗传”在基因不为人所知、分子遗传学尚未建立的时代,曾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自孟德尔以降,研究界已经发现许多“既不像妈也不像爸”的性状完全可以用显性与隐性基因来解释。这个理论已经被证明完全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至今还对“先父遗传”这种已被推翻的理论笃信不疑者,那么有一句咒语或许可以帮助他消除先父遗传的影响,宜于行房前默念百遍:“Srep Ape Rom Daer!……”[5]
这个流言还提及了一篇题为《达尔文对遗传学的贡献》(Darwin’scontributionstogenetics)[6]的论文。这篇论文确有其事,它发表在波兰的《应用遗传学期刊》中。在论文中,作者提及近年来能可作为支持先父遗传证据的研究一共有四篇,其中最近的一篇是Mole于2006年发表的一篇《How we know I》[7]。不过, Mole那篇文章不是论文,而是一篇随笔。而在Mole的随笔中,提及先父遗传的只占寥寥几段,重点描述了他与一位饲养冠军狗的女士聊天所得。据Mole文中所写,那位女士了解狗的遗传学,但她依然表示根据她的经验,一只血统纯正的冠军母犬一旦与杂种犬交配,此后状态必定一落千丈,因为“血脉被玷污了”。
结论:谣言破解。 “先父遗传”神马的压根就不存在。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2800/
10. 在加油站使用手机会引起爆炸和火灾?
流言: 提醒您,到加油站加油时,最好是把手机给关了!因为手机来电时,产生细微的火花会引爆空气中的油气。在美国已经连续发生好几起民众在加油时,手机突然响起,结果引发大爆炸的案件。
真相: 这一类型的谣言最喜欢通过描述“XX地的XX人”的惨痛经历来说明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而实际上,专家调查了各地加油站的火灾爆炸事故,没有一例是因为使用手机引起的,根本不存在“由于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加油站火灾和爆炸的事件”。2001年,俄克拉荷马大学无线电磁感应研究中心的Glenn Kuriger小组完成了最广泛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所谓的手机来电产生火花进而引爆弥散在空气中的油汽,只是理论上的推测,只有在极其严苛的条件在才有可能发生,而现实中是不可能发生的。[1]
由于这个谣言的广泛传播,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美国无线通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CTIA)和美国石油学会(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API)都曾发表声明来澄清这一点。[2]
最最给力的是著名实验帝《流言终结者》[3],实验人员制作了一个爆炸室,将一只手机放在里面,把气雾状的汽油喷进去,并且控制适合爆炸的油气混合比。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实验人员拨打了那只手机。结果是纹丝不动,根本不能被引爆,流言终结。
关于“加油站内禁止打手机”还有一个说法是:加油站普遍采用电脑控制,在加油站接打手机,会造成加油站的部分设备引起感应,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最终导致计量不准。而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
结论:谣言破解。 使用手机并不会在加油站引起火灾或爆炸,但是,如果有禁止使用手机的标志,你也只能遵守规定了。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1921/
11. 咖啡超三杯,胸部会变小?
流言: 瑞典科学家的一项最新发现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因为他们指出,女孩每天喝咖啡若超过三杯,她们的乳房会变小!
真相: 好吧,这个“最新发现”确实存在——总有些蛋疼科学家会去研究胸部大小和咖啡摄取的关系。但是媒体在报道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科研人员的这项研究时,有断章取义之嫌,狠狠的“标题党”了一回。发表在《英国癌症杂志》上的相关论文里很重要的关于两种 CYP1A2*1F 基因在咖啡摄取与胸部大小关系中的不同影响,被略去了。
研究者通过对269名健康女性生活习惯的调查、检测 CYP1A2*1F 基因类型,并收集她们胸部大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 CYP1A2*1F C-allele 基因的实验对象,每天喝大量咖啡的女孩乳房比咖啡喝的少的女孩要小;而存在 CYP1A2*1F A/A 基因的实验对象,摄入多少咖啡与乳房大小则几乎没有什么联系。
这样的调查研究,结果只是发现了一部分人的咖啡摄入量和胸部大小表现出相关性,并不能说明是因为喝咖啡导致了小胸部,也不表明喝咖啡会进一步导致胸部的变小——我们发现鸡叫以后太阳就升起了,但实际上并不是因为鸡叫才导致太阳升起的。
且不论这项研究的意义何在,得出的结论都不会是“女孩每天喝咖啡若超过三杯,她们的乳房会变小”。这样的说法,让人误以为如果继续每天喝3杯咖啡的话,胸部会慢慢变小。要想得出这样的结论,需要进行的实验是:让一组人每天喝3杯咖啡、一组人每天喝1杯咖啡、一组人什么也不喝。除此之外,还得要求这三组人的其他饮食、生活作息完全一致。一段时间以后,看看他们的胸部大小有什么变化没有,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换句话说,就是要在排除了其他所有因素的影响后,考察咖啡、以及摄取咖啡的量对同一个人胸部变化的影响。这样的实验才是真正的蛋疼呀。
结论:谣言破解。 这是对科学研究结果的又一次误读,目前还没有证据明确表明“女孩每天喝咖啡若超过三杯,她们的乳房会变小”。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2387/
12. 屁股大的人更聪明?
流言: 美国心理学家史特纳斯发现,臀部大小与智商强弱成正比。在276名成年人参加的智力测验中,“宽臀族”比臀部尺寸小的人得分高出31分。研究表明,确实人的臀部愈大智力愈高。
来源: 其实这条微博还有一个“完整版”。用这个心理学家的名字在互联网上搜搜看,会出现一篇被转载多次的、详细介绍这一研究的帖子。文中言之凿凿地描述了这项“为期五年的研究”,并列举了很多“宽臀族”的历史名人,例如埃及艳后、拿破仑、圣女贞德、华盛顿等。文中还说,这位心理学家将出版一本《臀部愈发达,头脑愈精明》的书——说得挺煞有介事的嘛。
我们探寻了最早出现这篇帖子的地方,发现这实在是一篇“火星文”了。它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甚至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
关于这件事最早的报道出现在一家知名网站上,网页显示日期为“2001-07-27”,并注明系转载[1]。文章内容与日后的版本已经几乎相差无二,连错别字都保持一致。而在一个台湾网页上,这件事的概要以新闻的形式被报道,依据上下文时间推断,报道时间应在2001年10月左右[2]。
另一个流传途径是通过邮件。在台湾一位教师的网络日志中,作者在2003-12-10的日期下贴出了这个帖子全文,称来自她“存档的旧信件”[3]。据此可知,相关内容在2003年以前就开始在中文互联网上传递了。
真相: 如果说这是一项科学研究,那么必然有相关论著收藏在科研文献数据库中。然而我们对相关领域的论文进行了检索,既没有这项研究的相关内容,也查不到这个“美国心理学家”的大名。
通过用谷歌搜索引擎仔细检索,我们进一步地发现:这个帖子在华文互联网世界被多次转载,出现遍及在内地、港、台的一些网站;然而在英文网站中,却丝毫不能发现同这篇报道有一点类似的帖子或文章——不管使用什么关键词,都不行!
再看看这个“研究”本身。正如很多网友批评的一样,这项研究从一个调查统计的结果,试图推导出“臀部大”与“智商”的因果关系,这种思维是极不科学的。统计数据相关很有可能属于“相关非因果”的关系。且不说这件事情是一个传言,就算真的有人发现了统计数据上的联系,也不能简单推论“臀部大”就是“智商高”的原因。只有排除了调查人群的年龄差别、家庭差别、教育程度差别等各种干扰因素,在非常严格的限定下去做统计比较,结果才是有意义的,而且即使这样也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有科学家做过一项与之相似的研究。匹兹堡大学的William Lassek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的Steven Gaulin研究了女性的“腰臀比”同生下孩子的智商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样本包括1.6万名妇女,仔细排除了人种、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等因素影响后,数据显示:“腰臀比”低(细腰丰臀)的女性,孩子在智商测试中的得分会更高。文章认为,女性的“腰臀比”反应了她体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而这种脂肪酸对于胎儿的神经发育是很重要的[4]。后续的研究还在开展。
这项研究发表于2008年,那条流言被传播的时候,研究可能还没有开始呢。对比时间、研究内容和严谨性,可以看出流言中所描述的研究与上述科学研究根本是两码事。
结论:谣言破解。 整件事情只是一个流传了很多年的传言,并没有现实根据。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2585/
13. 5秒!男女对视5秒就结婚!
流言: 《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心理学教授罗伯特•爱泼斯坦的研究报告表明,男女如果对视少于1秒钟,说明相互没有好感;对视2秒钟,表明存在好感;对视3秒钟,可能是情愫暗生;对视4秒钟,表明其感情深厚;对视5秒钟及以上者,就已经到了步入婚姻殿堂的阶段。
真相: 这个流言其实是“以讹传讹”的典型案例,大众媒介过度阐释科研内容并且通过网络快速复制传播……(笔者仍在无语中)就让我们来一次简单的“网路考据”吧~
著名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2010年1月刊发表了心理学家罗伯特•爱泼斯坦的文章《坠入爱河,白头偕老》 [1]。文章介绍了诸多关于增进人与人之间亲密度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并提出了包括“深情对视”在内的一系列用来加强人际交往、增进夫妻感情的方法。虽然本文的主题的确是关于如何增加好感,但其实是一篇“正常”、“科学”的文章。
2010年6月11日,《生命时报》第10版出现了这样一篇小文章《深情对视8秒钟亲密感增五成》[2]。文章引述《科学美国人》的报道,对男女对视1秒至5秒的不同结果进行了总结,随后又引述了罗伯特•爱泼斯坦的观点和实验,“面带微笑、充满爱意地看着对方8秒钟左右”,亲密感就会大幅上升。而实际上,在这篇《科学美国人》的文章里,罗伯特•爱泼斯坦的小实验是要求8名学生俩俩对望2分钟,对比前后的亲密程度变化。至于“1秒至5秒”的情况,从未出现在《科学美国人》的文章中,在英文搜索引擎里,也找不到任何关于“1秒至5秒”的说法。
当日,中国新闻网转载了这篇文章,但是标题改为了《研究显示:男女深情对望五秒表示已可结婚》[3],文章内容没有变动。随后几天内,凤凰网、山西新闻网、山东财经网等网站竞相转载,标题基本均为“男女深情对望5秒表示已可结婚”,内容基本不变。从此开始,研究结果的结论就彻底变成了“对视五秒就结婚”。
2010年11月起,在天涯、猫扑、西祠胡同、新浪微博等著名的网络平台上面,突然冒出这样的帖子,标题为《男女能对视五秒者可以考虑结婚》,而内容只剩下缺乏来源的“1秒至5秒”演绎了。
结论:谣言破解。 这是一则纯粹编造出来的无厘头的谣言。神马五秒三秒定终身的,这个真没有,剩男剩女们千万不要轻信啊!不过罗伯特•爱泼斯坦的文章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关于如何增加好感的方法,不妨去拜读一下,这个可以有!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3175/
14. “维生素C与虾不能同吃”?
流言: 台湾,一名女孩突然七孔流血暴毙。经初步验尸,断定为因砒霜中毒而死亡。一名医学院的教授被邀赶来协助破案。他仔细地察看了死者胃中取物后说:“砒霜是在死者腹内产生的。”死者生前每天会服食“维他命C”,晚餐又吃了大量的虾。问题就出在这里!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软壳类食物含有大量浓度较高的五钾砷化合物。这种物质食入体内,本身对体并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之后,由于化学作用,使原来无毒的五价砷,转变为有毒的三价砷,又称为三氧化二砷,这就是们俗称的砒霜!故中其毒而死者,常是七窍出血。所以;为慎重起见,在服用维生素C期间,应忌食虾类。
真相: 砒霜确实是三价砷,维生素C也确实是还原剂,把五价还原成三价也是听起来合理的反应。对大部分高中毕业之后就没有接触过化学教育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述杀伤力确实很大。难怪这一流言的原型自2001年5月现之后[1],至今仍然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活跃着。
海鲜里的砷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存在,无机砷的含量在海鲜里最多不超过总砷含量的4%,其中多是五价砷,少量是三价砷。而占主体地位的有机砷的危害非常之小,绝大部分以砷甜菜碱(arsenobetaine)的形式存在,它们基本上会被原封不动地排出体外[2]。如果要在这个问题上较真,我们反而应该担心包括大米和面粉在内的谷物产品,它们提供了我们日常饮食中大部分的无机砷[3]。由此可见,假如维生素C真能轻而易举地还原五氧化二砷从而让人中毒,那你该考虑的就不止是“吃不吃虾”的问题,而是“吃不吃饭”的问题了。
关于“五价砷能不能在体内被维生素C还原为三价砷”的问题,存在一些讨论。不过,即使不考虑这个问题,也不难发现这个流言的可笑之处。假设人体是这个还原反应的绝佳场所,被吃进肚子里的五价砷一点不浪费的全部还原得到了三价砷。那么一个人要吃多少虾才足以中毒呢?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2762-2005,虾蟹类无机砷的上限是0.5mg/kg鲜重。也就是每千克鲜虾中,含无机砷不能超过0.5毫克。而砒霜的半数致死量是14.6mg/kg。假设有一个瘦瘦的,体重只有40千克的女生,那么她要吃下0.6克(14.6mg/kg*40kg)的砒霜,才能“保证”她有一半的概率在两周之内被毒死。0.6克砒霜含有的砷为0.45克(0.6g*150/198)。假设她吃的全都是污染较重的,达到无机砷含量上限的虾,那么,她也需要吃下整整900公斤(0.45g/0.5mg/kg)的虾,才足以达到那个“半数致死量”。即使按照砒霜中毒下限5mg计算,那起码也得7.6千克的虾才足以被还原出来。对于一个体重仅仅40千克的小女生来说,与其考虑会不会中毒,不如考虑会不会被撑死。
结论:谣言破解。 这个谣言是用低级的化学知识来吓唬人的杰作。虾里的无机砷含量很低,就算是能被维生素C还原得到砒霜,那么微小的量,连中毒反应都不会出现,更别说是“暴毙而死”了。
15. 可乐 + 味精 = 春药?
流言: 可乐加味精就等于春药!有人还言之凿凿,“试用过这个配方,确实能够激发性欲,只是程度不一等等”。有人分析称,主要作用在味精。这东西摄入多会引发副作用,产生与“春药”类似的迷幻效果。
真相: 其实,类似的内容早在2005年就开始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到处流传了。[1]发件人恳切的告诉大家:不法之徒用可乐加味精的方法制造催情药物以侵犯女性,喝下这种配方饮料的人会感觉到身体燥热以及兴奋感觉,还举出具体案例称有女性深受其害,并提醒大家警惕陌生人的可乐。
谷氨酸钠综合征
流言里提到“喝下这种配方饮料的人会感觉到身体燥热以及兴奋感觉。”这个说法的来源可能是所谓的“谷氨酸钠综合征”。[3]
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就是味精。在北美,曾经有报告称在中餐馆用餐以后,出现了昏睡、心跳加速,头痛,胸闷难受等症状。在排除了其他因素以后,报告者认为是因为食用了过量的味精所致,并将这种情况称其为“谷氨酸钠综合症”,因为多与中餐馆有关,所以又得名“中国餐馆综合征”。其中的昏睡、心跳加速症状和人的“情绪高涨”可能与“催情效果”有某些表现上的类似,但并不能认为就是催情的作用。况且,此后的许多研究证明所谓的“谷氨酸钠综合症”与味精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由微生物污染或者是多种食材混合引起的[4、5]。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联合会的第19次会议宣布取消过去对成人食用味精用量的限制,承认它是一种可靠的食品添加剂[6]。味精的不白之冤终于得雪。
可口可乐的反击
面对愈演愈烈的流言,可口可乐公司也不能无动于衷。2006年,该公司在其官网上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声明指出:“味精是广泛使用的食物调味品,不是可乐的成分。无论可乐加不加味精,都没有证据表明它是迷幻药或者催情药(aphrodisiac)。” [7]
撇开可口可乐的申明,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可乐和味精混合的情况。可乐的成分主要是碳酸、甜味剂、咖啡因、焦糖和一些天然调味剂。这东西大家都常喝,从没听说过会有什么催情效果。前面提到,味精就是谷氨酸钠,一种氨基酸——谷氨酸的钠盐。它本身是没有催情效果的。这两者的混合不会发生什么化学变化,也不会产生什么新的物质,自然也就不可能会带来催情的效果了。何况,谷氨酸钠存在于很多食物之中。在中式、日式餐饮,以及产自各地的各种包装食品中,也都广泛存在。如果可乐和味精的混合真的能有什么“特殊效果”,那大家平时吃饭的时候可就要小心了——谁还敢拿可乐就饭菜啊?
“春药”是镜中花
这个流言到后来慢慢失去了最初的恐怖气氛,很多人甚至希望可乐加味精真能有春药的效果。不但可乐加味精没戏,实际上,我们甚至无法获得任何被药品机构认可的“春药”。
春药(aphrodisiac)指的是指能提高性欲的物质,名字来源于“Aphrodite”——希腊性爱女神之名。[8]古今中外,各种民间药方或者土物那是很多很多呀。而人们认定它有功效的理由都很欢乐,比如生蚝,就因为其外形——你们懂的——而被认为是一种“春药”。古代中国人还因为一些动物总是出双入对,而将它们视为春药。[9]事实上,目前认为具有性唤起作用的物质,有性激素、肾上腺受体拮抗剂或是可以调剂大脑神经递质的物质。各位先别激动,这类药物是用来治疗性唤起障碍疾病的,普通人不是想用就能用。在1989年,美国FDA发布裁定,“没有安全有效的非处方类(OTC)春药”。[10、11]宣称有效的、随随便便就能买卖的春药,那可不靠谱。
顺带一提的是:大名鼎鼎的“伟哥”——药品名:西地那非——被很多人当成是“春药”。不过请注意,它只是帮助勃起的药物,却没有催情效果,和所谓的“壮阳药”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结论:谣言破解。 用可乐加味精制不出春药,也没有什么特殊功效。曾经想过要用“可乐+味精”害人害己的同学,散了吧。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4046/
16. 啤酒会使男性女性化?
流言: 【请注意:男人啤酒喝多了会女性化】啤酒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已非新观点,最新研究指出,植物雌激素会抑制男性睾丸分泌睾丸酮。简单来讲,植物雌激素可能使男性肌肉力量减弱、体毛减少、胡须脱落、乳房和臀部发育等,这些变化将会使男人看上去越来越像女人。
真相: 果壳流言调查员发现,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2007年3月[1]。据称,一名俄罗斯泌尿生殖学家瓦列里•达维季扬于3月12日在莫斯科宣布了这项发现。搜索此人中文译名,发现所有结果都衍生自此条新闻。一些文章声称,相关的消息来自《真理报》。但以此人姓名的英文拼写进行搜索,则没有任何结果。在《真理报》官网用相关关键词搜索,也没有任何结果。
植物雌激素是什么?
植物雌激素是植物中具有弱雌激素作用的化合物,可分为三类:异黄酮类(豆类中常见)、木酚素类(大多存在于含油种子如亚麻子和大豆中)和香豆素类(苜蓿类中含有)。[2]它们能够与人体内的雌激素受体亲和,但由于亲和程度较低,只能发挥很弱的作用。
啤酒中的植物雌激素会让男性女性化么?
啤酒花给啤酒带来了迷人的香气与爽口的苦味,也确实可能带来植物雌激素,如黄腐酚、8-异戊二烯基4,5,7-三羟黄烷酮等。[3]虽然这类物质有着或强或弱的雌激素样作用,但这并不代表大量喝啤酒就能引起男性“变性”。
1、它们在啤酒中含量不高:即使是其中的“老大”黄腐酚,在啤酒花中的含量也不过是0.1%-1%之间[3];啤酒中添加酒花的浓度只有0.06%左右,折合起来黄腐酚在啤酒中含量还不到1mg/L[4];发酵过程中,这些化合物还有可能失去活性。
2、黄腐酚这一类植物雌激素经过口服后到底能发挥多少作用,仍然没有定论。
3、从啤酒中摄入的植物雌激素的量是不值得一提的。事实上,大多数食物都含有不止一种植物雌激素——从大家熟悉的含有大豆异黄酮的豆腐豆浆,到不起眼的芝麻绿豆,能一直数到到谁也少不了的大米麦子等谷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样一比较,啤酒又算得了什么呢?
4、正常男性每天都会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这些雌激素可是货真价实自产自销的。即使摄入的植物雌激素能够发挥一定的生理作用,它们比不过自己分泌的那些。一定量的雌激素对男性生理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若真想“变性”,区区植物性激素绝对靠不住。古代的和尚只能吃青菜豆腐,也没听说哪一位因为摄入过量大豆异黄酮而变成尼姑不是?
酒精害处多,饮酒需适量
虽然啤酒中的植物类雌激素不能使男性“变性”,但有研究显示,饮酒的确能够降低男性血液中雄激素的含量,这基本可以归咎于酒精。除此之外,酒精对人体还有许多其他危害。饮酒请适度,莫要醉酒酗酒。
结论:谣言粉碎。 啤酒里确实含有植物性雌激素,但含量很少,完全无法产生“变性”的功效。
附送笑话一则:
健康英国的科学家们日前宣布,鉴于一些研究结果显示,啤酒中含有雌激素,男性应该考虑控制饮酒量了。若大量饮酒,啤酒中含有的雌激素(由啤酒花所含的植物性激素引入),会导致男性变为女性。为了证明这种理论,一百名男性在一小时内每人饮酒六品脱。实验结果如下:所有的男性,体重均有增加、语言表达能力丧失、过度情绪化、无法开车、无法理智思考、进行无谓争吵、明显犯错也坚决不承认不道歉、小便时必须坐下。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4272/
17. 大胸围有大智慧?
流言: “胸大有脑” 美国社会学家艾温罗斯戴尔女士在对1200名美国妇女胸部及智商联系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女性的胸部越丰满,她就越聪明。虽然这个研究者自己只有32A,但是她的研究表明胸部丰满的女性智商要比普通女性高出10分左右。
真相: 不仅在中文微博里面有流传,英文网络里面真能查到这个消息。使用breast cup size intelligence这几个词去google,就能找到各式的报道。比如2009年11月12日的印度时报就说:据新加坡星洲日报报道,这个来自芝加哥的研究者把1200名研究对象按照胸的大小分成5组得到的这个结论,连解释都有,说胸大的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导致大脑发达云云。[1]这只是众多报道这个事件中的一例。
在Google中检索这个消息,谣言粉碎机获得的第一条结果就是追溯该话题起源的“考据贴”[2]。该网站的主人、科学作家马丁•洛宾斯(Martin Robbins)一直致力于澄清各种“科学谣言”。在关于“胸大有脑”的考据中,他找到了2003年11月挪威媒体的报道[3]。在挪威版本里面,他查到了进行相关研究的“科学家”的名字——Dr Yvonne Rossdale。挪威版本称,此公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2004年,这个消息在被雅虎新闻引用过[4]。到2006年,这个流言又出现在英国一本男性健康杂志里面[5]。同一年,已经有人很自豪地宣称:“美国妇女的胸是世界上最大的,并且在一代代地逐步增长,最新的报告指出,平均已经达到了C,社会学家认为这就是美国在科技领域领先世界的原因!”[6]。看起来,丰胸确实关乎“民族振兴”问题。
不过和其他谣言一样,这个报道查不到任何可靠出处。谣言粉碎机甚至发现,无法找到这个研究者。用这名研究者的名字进行搜索,所得的结果只与该条流言有关,而绝无任何其他研究成果。芝加哥大学网站上也查不到此人的记录。谣言粉碎机相信,既然没有这个研究者,那么这个研究成果也就肯定不会存在。事实上,马丁•洛宾斯经过反复核对,找到了这个流言的最早出处:2003年11月出版的《每周世界新闻》(Weekly World News)[7]。该期《每周世界新闻》刊登了这项“研究”的详细报道。
《每周世界新闻》是美国一份著名的超市小报,刊载各种奇闻异事、都市传说,其发行量曾达到120万份,但最终在2007年停刊[8]。尽管该刊以“真相,只有真相”(Nothing but the truth)为口号,但一般认为其内容全都是编造的,只是在格式上严格遵循新闻报道的形式。其实这些超级古怪的消息,往往一看就知道肯定不可能,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话。在形式上,有一点像是大家较为熟悉的“洋葱新闻”。比如他们曾经报道说,萨达姆将核潜艇藏在了美加边境的密歇根湖,里面放着伊拉克一半的军队;还曾经报道过萨达姆和本•拉登结婚的消息。而刊登“胸大有脑”消息的当期封面封面文章,讲的是萨达姆和本•拉登在婚后跑到法国,收养了一个叫做罗伯特的褪毛猩猩的故事。这样的杂志里面的内容,可信度如何,就不用多说了吧。
原文地址:http://www.guokr.com/article/4950/
18. 养猫会导致流产?
流言: 养猫会导致流产。
真相: 要孩子还是要宠物?这是很多年轻城市女性曾经、正在或者将要面临的问题。谣言粉碎机也多次收到类似的求助。问题的核心则是一种绝大多数人只闻其名从未见过真容的寄生虫——弓形虫。很多准妈咪和预备役准妈咪都被告知过,她们的宠物很危险,因为会传播弓形虫,而弓形虫是一种可怕的对胎儿很不利的虫子。
弓形虫不遥远
我们经常提及的弓形虫大名叫做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单细胞的原虫[1],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几乎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单细胞动物。然而,同它更大名鼎鼎的亲戚——疟原虫相比,这种虫子走进人类的视野却是很晚近的事。1908年,法国两位学者在北非的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 gondii)体内发现了它。
在其后的一百年里,随着科学家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发发现弓形虫的不凡之处。它能感染几乎所有的恒温动物,大约50%的猪牛羊鸡鸭鹅、60%的鼠类和野鸟、70%的猫都是它的活动旅馆。[2]人类也没有“免俗”,22%的英国人、22.5%的12岁以上美国人、67%的巴西人、80%的荷兰人和德国人、88%的法国人都曾经感染过弓形虫。[3]根据不同的研究,我国人口弓形虫感染率在全世界处于较低的水平,大约是5%-20%。[4]即便如此,我们身边的“弓形虫病病人”仍然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同时,我们又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这是因为弓形虫感染很少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免疫功能良好的人群,第一次接触到弓形虫顶多会导致轻微的类似流感的症状,比如疲劳、肌肉酸痛、发低烧或者是淋巴结肿大,用不了多久这些症状也会消失。不过对于那些免疫力十分低下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和正在服用抗排异药物的器官移植病人来说,弓形虫则可能是致命的。非常酷的英国电影《猜火车》里,一个因吸毒感染了艾滋病的小伙子Tommy就死于弓形虫。
准妈妈的担忧
弓形虫如何“上身”?
那我们是怎样被弓形虫“上身”的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母婴传播以及极其罕见的通过输血和器官移植传播之外,最主要的途径是“虫从口入”。要么是被猫粪便污染的食物、器具和饮用水,要么是没熟的肉类。之所以特别提到猫,是因为在弓形虫复杂的生活史中,只有猫科动物能成为弓形虫的“终宿主”。换句话说,虽然弓形虫并不“挑剔”,但是它只有在猫科动物的肠壁里才能形成有传染性的“卵囊”,而在其他动物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繁殖,不能向外界散播它的后代。
这样看来,感染率高达七成的猫的确是个危险的分子。不过研究发现,只有首次感染弓形虫的猫在感染的最初两周内会通过粪便传播虫卵。而且,猫粪中的弓形虫卵囊需要在外界环境中“孵化”一天才具有传染性。如此算来,一个准妈咪养到一只刚好具有危险性的猫的概率十分的小。即便如此,如果可能的话,准妈咪们还是把打扫猫砂和猫舍这样的活儿交给笨手笨脚的准爸爸们干吧。
与养猫相比,包括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内的医疗机构都将食用不熟的肉类作为更危险的感染因素。[6]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几位分子生物学家分析了来自英国各地肉店里的71份肉样品,结果发现38%都被弓形虫感染了。我国还没见到有类似的调查,相信结果也不太令人乐观。看到这里,那些热衷于吃涮肉和带血牛排的女读者们可要注意了,为了安全,还是暂时牺牲一下舌头吧。另外,谣言粉碎工建议您,厨房里生熟分开也是必要的。因为除了弓形虫,很多更烈性的微生物也会钻这个空子。
弓形虫的另类功效
让我们跟随谣言粉碎工暂且回到老鼠那儿去。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的致命诱惑》(Fatal attraction in rats infected with Toxoplasma gondii)的论文里[7],牛津大学的三名科学家发现,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非但不怕猫,反而主动往有猫尿痕迹的地方凑。真是“老鼠怕猫,那是谣言”。当然,结果就是,感染了弓形虫的老鼠更容易变成猫儿的美餐。如果从弓形虫的角度来看,这是再美妙不过的过程,因为前面咱们说过,只有在猫体内,弓形虫才能走完整个生活史,产卵向环境散播更多的弓形虫。这样一来,老鼠就变成了复制运输弓形虫的工具。至于为啥这样,科学家们还是一头雾水,推测是弓形虫影响了老鼠大脑的某些结构,促进了那些所谓诸如五羟色胺之类的快乐物质的分泌,让老鼠们变得勇者无畏了。
即便是在普通人群中,弓形虫似乎也与一些所谓的“气质”有点关联。捷克查尔斯大学的雅罗斯拉夫•弗莱格(Jaroslav Flegr)总结说,养猫的人更稳重,不爱猎奇;养猫的女人更勤奋;养猫的男人却更小心眼,爱嫉妒。这背后的原因可能都是弓形虫在作怪。
弗莱格的另一项研究结果更出人意料,在发表于2007年德国《自然科学》(Naturwissenschaften)的一篇文章中[10],弗莱格和他的同事指出,最近感染过弓形虫的女性怀孕生男孩的概率高达0.608,平均才0.51,如果这个结果能经得起更多研究的考验,这将是第一种简便易行的生男方法,如果你不担心由此可能造成的胎儿发育不良等问题的话。
结论:部分证实。 感染弓形虫确实可能给孕妇带来麻烦,甚至引发流产。但感染弓形虫的渠道有很多,猫(粪)只是其中之一。其他动物不能向外界散播弓形虫后代,可能的途径就是吃下含有弓形虫活体的生肉。做到不吃生食、厨房里的生熟分开,很容易就能杜绝这个途径的传染。而猫作为弓形虫唯一的主动散播工具,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首次感染的最初两周。准妈妈遇到这种危险猫咪的几率已经是非常低了,加上注意不要接触猫粪便,注意清洁和洗手,感染的可能性会进一步降低的。弓形虫这样的人畜共患病听上去好像挺吓人,但其实更多的危险来自于那些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疾病。从这个角度说,各位准妈咪床上那只两条腿走路的动物才是你更该提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