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改aux:毛泽东听大家喊“万岁”:喜欢还是不喜欢?(3)--新闻中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37:24
毛泽东听大家喊“万岁”:喜欢还是不喜欢?(3)2011-03-07 08:28:19 中国新闻网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一般国内外送给毛泽东的礼品,毛泽东看到的只是白纸黑字一份礼品单,并不见实物。实物直接由负责礼品的部门交公。这一次因为是金日成所赠,又是不宜保存的食物,所以毛泽东吩咐我把苹果转赠警卫部队。

    我将苹果送到警卫一中队,恰好是春节前夕,大家非常高兴,七手八脚打开纸箱,忽然都傻眼了。那些国光苹果,拳头大小,整齐匀称。问题是每个苹果上都有一行字:“毛主席万岁”。

    那字擦不掉,后来才明白,是早早写在苹果上,被阳光晒出来的。

    “毛主席万岁”怎么能吃掉呢?大家束手无策。便有人说:“这样也好,干脆别吃,保存下来,天天可以闻到苹果的香味。”

 

 

    我把这个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大不以为然,皱起眉毛摇头:“我就不喜欢这个口号,哪有人能活一万岁的?活不到,那就吃掉。”

    于是,24箱晒有“毛主席万岁”的国光苹果便全被我们吃掉了。这种事情若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可能吗?恐怕比“芒果”要抬得更高,供奉如神灵。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登山,不可能自己把自己抬上山,抬上山的只能是别人。“家长制”和“一言堂”情况的发生,责任不能推到毛泽东一个人身上,也不能全推到林彪、“四人帮”一伙头上。毕竟,山呼万岁的绝大多数并不是野心家、阴谋家。毛泽东开始是警惕这种“个人崇拜”的发生和发展。刚才讲的吃苹果就是一个例子。不许在天安门广场为他塑像,称之为“只有讽刺意味”也是一个例子。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我说句不恰当的辩护话:再伟大的人物,生活在这个山呼万岁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天天面对万岁的呼声,不习惯也会习惯,最终变得习以为常,理所当然。

    万岁喊多了,必然神化,神化了就脱离群众了。越脱离群众就越容易被神化,循环发展下去,悲剧就会产生。

     毛泽东羡慕普通百姓自由自在的生活

    1952年毛泽东去武汉,游龟山蛇山,参观黄鹤楼。他这时已经不像转战陕北时期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到群众中去了。安全部门一再坚持,他不得不妥协,戴着口罩到人民群众中。那时的情况是:群众见到毛泽东的机会越来越少,但见到毛泽东肖像却越来越多,天天处处都可见到。正是春节,春游的人不少,一个小孩子竟然隔着口罩认出戴着口罩的毛泽东。

    “毛主席!”孩子一声惊喜的叫喊,人群轰地一下乱了,潮水一般涌来,刹那间,人挤人,挤成一团。罗瑞卿、李先念、王任重、杨奇清在外面保护,我们卫士在里面环绕着毛泽东,随着人潮动荡,到处都是人,反正倒不了,就那么拥来拥去,出透几身汗,终于拥挤下山。拥挤到江边,保护毛泽东登上船。

    毛泽东摘下口罩,回头向大家招手。岸上掌声雷动,万岁的欢呼声震天动地,震聋发聩。罗瑞卿和杨奇清坐不住了,向政治局作检查,说安全保卫没搞好。毛泽东毫无责怪的意思,他只是从心底发出一种微笑,稍稍带了一丝陶醉的语气说:“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他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从武汉乘船到南京,陈毅和张爱萍从上海赶到南京见毛泽东。毛泽东在南京住了两天,国民党飞机轰炸了上海。潘汉年被捉并不是毛泽东的意思,毛泽东只是事后听人汇报。说潘汉年给敌人透了消息,材料是公安部门搞的,说潘汉年历史有问题。毛泽东到南京后,敌人估计毛泽东该到上海了,算定日子轰炸了上海。毛泽东只是在潘汉年被捉起来以后才知道这些事。

    此后,安全措施越来越严密,发展到后来,连飞机也不许毛泽东乘坐了。是中央的决定,怕飞机失事。

    毛泽东本人是希望到群众中去的,但他面对的是一个“集体”,他同这个“集体”有过矛盾。在北戴河,他曾经坚持“出去走走”,走不出去还发了脾气。有关部门怕毛主席气出病,同意他出去走,但必须戴着口罩,戴墨镜。毛泽东走在田地里想和社员聊聊天。戴着口罩墨镜的“不速之客”,身后跟一群人,谁还敢和他聊天呀?毛泽东愤怒地摘下口罩墨镜甩到一边,这下子不得了了,农民条件反射一样蹦起来喊:“毛主席万岁!”远近农民立刻蜂拥而来。为了安全,我们卫士和警卫员便不容分说,很快将毛泽东簇拥着离开了。他发脾气也没用,换谁当警卫都会这样做。

    我们卫士们多次私下议论:毛主席的生活太清苦,太单调,太枯燥,大没有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