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鸡蛋减肥法:初中九年级人教版初三下册历史全册教案下载1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24:09

第1
俄国十月革命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为以后学习苏联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初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十月革命历史发展的进程,让学生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的胜利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引导学生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俄国十月革命。

本课的重点是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世界现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而俄国十月革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因此,只有讲清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的历史背景,才能从宏观上把握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用暴力夺取政权的成功尝试,它为无产阶级以武力夺取政权提供了光辉范例;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对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这是个既复杂又特殊的历史现象,要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认识其存在的暂时性。

二、教法建议

1.在课前提问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学过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如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俄国起了什么作用?”让学生思考,概括归纳出:战争给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引起了俄国十月革命,而十月革命的爆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由此导入新课。

2.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爆发,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二月革命的时间、性质、结果。②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③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概况。对于第一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由于第二个问题又是一个难点问题,所以老师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问题启发学生开动脑筋,逐层深入,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总结历史原因、分析历史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①什么是两个政权?明确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权的机关。②为什么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认识工农群众缺乏政治斗争经验,列宁等布尔什维克党主要领导人身居国外,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③为什么说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暂时的历史现象?结合临时政府的反动政策来理解。

对于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俄国地图、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找出彼得格勒在俄国的位置,起义总指挥部所在地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让学生思考:十月革命的主要参加者是谁?十月革命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了解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是十月革命的主要特征。

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及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等有关内容,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由自己概括。还可以对比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府建立政权后所采取的不同措施,说明两个政权的不同性质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4.关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即1918~1920年是苏俄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教师可以用具体实例说明斗争的极其艰苦,胜利的来之不易。

这一目学完后,教师可以用“动脑筋”的问题提问: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以突出重点,巩固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以培养其分析、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比如,将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横向对比,找出两国选择不同的革命道路的原因。再如,让学生动手设计表格,将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进行纵向对比,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内容大致如下:

名称

时间

性质

革命任务

结果

二月革命

1917年3月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统治

两个政权并存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

无产阶级革命

推翻临时政府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讲述“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一目时,教师要突出强调两个“第一次”,以讴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革命首创精神。也可以打出投影: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帮助和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 有关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中共成立的背景等历史内容,使学生深刻领会十月革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6.本课内容学完后,教师打出投影片《列宁回到彼得格勒》。让学生解读这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场景。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会受到工人和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和十月革命的关系如何?让学生结合本课学过的内容回答。最后,教师小结:十月革命的领导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正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开始了同资本主义制度曲折、长期的斗争。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设计制表,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形成历史知识结构。

2.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历史地图,解读历史图片,并运用其中的有效信息理解和认识有关历史内容。

3.指导学生概括列宁在十月革命过程中的突出贡献,从中认识领袖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一想: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讲一个与列宁有关的小故事:

1.回忆小学时候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

2.复述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年》中的有关内容。

五、参考书目

1.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李凤)

参考资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俄国的社会矛盾激化

在大战期间,沙皇政府不断加强反动统治,工会组织大部分被解散,罢工遭到残酷镇压,布尔什维克党在国家议会中的代表被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封。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混乱的局面,约1 400万青壮劳动力脱离生产,被拉去当兵。由于燃料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有30多座高炉熄火。农村大片土地荒芜,物价飞涨,食品奇缺。为了应付战争开支,沙皇政府大借外债,仅在军需订货方面,就欠英、法、美三国的债务达到77.69亿卢布。俄国的社会矛盾迅速激化。1916年,许多城市开始发生饥荒,工人运动急剧高涨。这一年罢工有1 500起,人数超过100万。1917年初,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示威运动在彼得格勒发生,接着扩展到莫斯科、巴库等大城市。

俄国二月革命

1917年3月10日(俄历2月25日),彼得格勒工人的罢工已经发展成为政治罢工,提出“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等口号。根据列宁的指示,布尔什维克党彼得格勒委员会发出传单,号召起义,打倒沙皇专制政权。11日,当时负责领导工作的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中央局发出起义号召,工人们立即动员起来,解除警察、宪兵的武装,用来武装自己,起义开始。

3月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许多士兵站在革命人民一边。工人和革命士兵占领了弹药库、兵工厂,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并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正在白俄罗斯大本营(最高统帅部)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企图回到首都,挽回败局,但由于沿途许多地区的士兵纷纷起义,沙皇未能得逞。结果,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把政权交给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出,全俄各地都发生了革命,统治俄国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垮台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证明了列宁提出的“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十分正确。

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7)世系

米哈伊尔·罗曼诺夫(1613—1645),1613年7月登位,开始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阿历克塞·米哈伊洛维奇(1645—1676)。

费多尔三世(1676—1682)。

彼得一世(1682—1725),即彼得大帝。1682年与其兄伊凡五世同时继位。由其姐索菲娅公主摄政。1689年亲政。1696年伊凡五世病死后,为唯一君主。实行改革。

女皇叶卡特琳娜一世(1725—1727),彼得一世之妻。

彼得二世(1727—1730),彼得一世之孙,他死后,罗曼诺夫王朝男嗣绝。

女皇安娜·伊凡诺夫娜(1730—1740),彼得一世之侄女。

伊凡六世(1740—1741),安娜的外甥女所生不满三个月的婴儿,后被囚18年,1764年被杀。

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1741—1761),彼得一世之女。

彼得三世(1761—1762),彼得一世之外孙,即位不久被废黜,后被杀害。

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1762—1796),彼得三世之妻,德意志公爵之女,参与废黜和杀害彼得三世后执政。其执政时期是俄国农奴制的鼎盛时期。

保罗一世(1796—1801),叶卡特琳娜二世所生,名义上是彼得三世之子,1801年被谋杀。

亚历山大一世(1801—1825),保罗之子,杀父夺权。神圣同盟的组织者之一。

尼古拉一世(1825—1855),保罗之幼子。曾镇压波兰起义(1830~1831年)和匈牙利革命(1848~1849年)。

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1861年实行改革。

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

尼古拉二世(1894—1917),绰号“血腥的尼古拉”,曾镇压1905年俄国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尼古拉二世在1918年被枪决。

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苏维埃是俄国1905年革命中出现过的新型革命组织。最初是领导罢工的代表机关,后来成为准备起义的领导机关,又逐渐发展成为新政权的萌芽。在二月革命中,工人代表苏维埃、士兵代表苏维埃相继出现。它虽然没有掌握政权机关,但依靠着绝大多数人民,依靠着武装的工人和士兵。然而,苏维埃的领导权被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窃取。孟什维克分子齐赫泽当了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主席,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分子斯克别列夫当了副主席。3月15日,在彼得格勒苏维埃全体会议上,他们拒绝布尔什维克的主张,通过了支持临时政府的决议,把政权拱手交给了资产阶级。同一天,临时政府成立。大地主李沃夫担任政府总理,资产阶级立宪民主党头目米留可夫任外交部长,莫斯科纺织厂主科诺瓦洛夫任工商部长,克伦斯基任司法部长(7月21日,克伦斯基代替已经辞职的李沃夫任临时政府总理)。在两个政权中,临时政府是主要的、实际掌握政权的机关。它代表了俄国资产阶级和英、美、法帝国主义的利益,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对内竭力保存旧的国家机器,企图解散工人武装,消灭苏维埃,建立单一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什么二月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资产阶级窃取了呢?一是二月革命前布尔什维克党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迫害,列宁被迫侨居瑞士,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等被流放在西伯利亚,这就影响了党对群众的组织教育工作。二是广大工农群众过去长期生活在沙皇专制统治之下,没有参加过政治运动,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因此,从思想觉悟上和组织程度上都还跟不上急剧转变的形势。三是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乘机在工农群众中散布推翻沙皇政府就是革命的完成,主张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苏维埃只要在一旁“监督”就可以了,从而帮了资产阶级的大忙。

列宁的《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四月提纲》)

1917年4月16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第二天早晨,列宁在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然后他又在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出席全俄苏维埃会议的代表联席会议上重述了这个报告。以下是这个报告的摘要:

“……

2.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最大限度的合法性(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而且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这种特点要求我们,在刚刚觉醒过来参加政治生活的极广大的无产阶级群众中进行党的工作时必须善于适应这种特殊条件。

3.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要进行揭露,而不是“要求”这个政府即资本家政府不再是帝国主义政府,这种要求是散布幻想,是不能容许的。

4.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在大多数工人代表苏维埃中我们党处于少数地位,比起受资产阶级影响并把这种影响带给无产阶级的一切小资产阶级机会主义分子的联盟──从人民社会党人、社会革命党人起直到组织委员会(齐赫泽、策列铁里等)、斯切克洛夫等等止──暂时还处于较弱的少数地位。

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

只要我们还是少数,我们就要进行批评,揭示错误,同时宣传全部国家政权归工人代表苏维埃的必要性,使群众从实际经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

5.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

废除警察、军队和官吏。(注:即以普遍的人民武装代替常备军。)

一切官吏应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他们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平均工资。

6.在土地纲领上,应把重点移到雇农代表苏维埃。

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

把国内一切土地收归国有,由当地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单独组织贫苦农民代表苏维埃。把各个大田庄(其面积约100俄亩至300俄亩,根据当地条件和其他条件由地方机关决定)建成示范农场,由雇农代表进行监督,由公家出资经营。

7.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8.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注:《列宁选集》第3卷第14~1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3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晚,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指出:“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根据列宁的指示,党中央决定提前起义。列宁于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7日凌晨1时起义部队占领了邮政总局。2时攻占了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接着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照明电路,电话局切断了临时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6时左右,赤卫队员、士兵和水兵已经占领了皇宫大桥。除了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地区,其他地区几乎都掌握在起义者的手里。临时政府总理克伦斯基坐上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仓皇逃跑。10时,革命军事委员会散发了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被推翻,政权已转归苏维埃。但临时政府仍负隅顽抗,2 000多名军官和士官生继续盘踞着冬宫。下午5~6时,2万多名革命士兵和赤卫队员、9辆军车包围了冬宫。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6时20分缴械投降。8时过后,革命军事委员会向临时政府下达了无条件投降的最后通牒书,遭到拒绝。晚9时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以空弹射击,发出攻打冬宫的信号。赤卫队和士兵们在雷鸣般的“乌拉”声中,迅猛地冲向冬宫。在117级云石阶梯上同敌人短兵相接。接着,在1 005个房间里展开了白刃战。8日凌晨1时50分,临时政府的成员(除克伦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斯莫尔尼宫

位于圣彼得堡。1806~1808年由意大利建筑师克瓦伦吉设计建成。原来是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和彼得格勒苏维埃军事革命委员会设在这里。11月6日夜,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7日晚,在此召开了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等一系列重要文件,选举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十月革命胜利后,斯莫尔尼宫成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直到1918年3月才从这里迁到莫斯科。

冬宫

俄国沙皇的皇宫。建于1754~1762年,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河畔。由建筑师拉斯特列里设计建成。1847年大火后重建。宫殿宏大华丽,有1 000多个房间(包括大厅),长200米,宽130米,高22米。1917年11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成员都躲在这里。11月7日晚,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冲进这里,逮捕了临时政府的部长们,彼得格勒的起义取得了胜利。十月革命后,冬宫改为历史博物馆。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晚10点40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到会的共有673名代表,代表全国400多个苏维埃组织。其中布尔什维克党人占多数(390名),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处于孤立地位。第二天清晨5时左右,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同日晚11时左右,大会通过《和平法令》。《和平法令》是苏维埃国家对外政策的第一个法令。它强烈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的滔天罪行,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9日2时左右,通过《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下设陆海军、外交、财政、司法、内务、民族事务等13个人民委员部,执行无产阶级国家的各种职能。斯大林当选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托洛茨基当选为外交人民委员。清晨5点钟,大会胜利闭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的成立。

毛泽东论十月革命

“……在资本主义时代,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各国在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互相影响和互相激动,是极其巨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影响到世界各国内部的变化,同样地而且还特别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内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通过了各国内部和中国内部自己的规律性而起的……”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303页)

“十月革命的道路,从根本上说来,是全人类发展的共同的光明大道。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热情地庆祝十月革命的40周年,因为这40年的历史使他们确信,无产阶级必然能够战胜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必然能够战胜资本主义,被压迫民族必然能够战胜帝国主义。当然,在人民面前还有困难和曲折。但是,列宁在36年前说得好,‘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船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

(《在苏联最高苏维埃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的讲话》

(195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1957年11月7日)

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俄国还处在同德、奥匈等国交战的状态。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迅速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公正的和约。但英、法、美等协约国断然拒绝和谈。于是,苏维埃政权单独同德国进行和谈。1917年12月3日,谈判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进行。德国代表在会上提出了从俄国割出15万平方千米土地的苛刻条件(包括整个乌克兰及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部分地区)。列宁根据当时苏维埃国家刚刚建立、红军正在组建之中、国内反革命力量还很猖獗等情况,主张接受条件,退出战争,缔结和约。但是,当时出席布列斯特会谈的苏维埃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等人反对这样做,党中央也没有通过列宁的主张。1918年2月18日,德军在前线大举进攻,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并从北面威胁彼得格勒。党中央号召人民起来保卫祖国,年轻的红军为粉碎德国的军事进攻,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德国的谈判再次进行,德国提出较前更加苛刻的条件,增加了对整个波罗的海沿岸和高加索等地的领土要求,并要求苏俄赔款60亿卢布。列宁说服其他人接受了这些苛刻条件。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等国在布列斯特签订了和约。和约的签订,使苏维埃政权赢得了和平喘息时间,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整顿了国家经济和扩大了红军,为以后夺取国内战争的胜利和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创造了条件。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大战中战败投降。13日,苏俄政府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又称军事共产主义。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实行的社会经济政策的总称。1918年9月2日苏维埃中央执委会的决议宣布,将全国变为军营,“一切为了前线”,“不仅在陆军和海军中,并且在粮食业和运输业以及军事工业领域内,都应建立军事制度。”这是战时共产主义在全国开始实施的标志。它的主要内容有:①国内贸易国有化。1918年11月2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组织一切产品、个人消费品及日用品的居民供应》的法令。规定:一切食品、个人消费品和家用物品均由国家和合作社组织供应,取代私商。国家继粮食垄断制之后,这时开始对糖、茶、盐、火柴、布匹、鞋、肥皂等实行国家垄断。②余粮收集制。1919年1月11日,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国家在出产谷物的省份征粮办法》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实行了谷物和饲料的余粮收集制。征收数额由粮食部根据收成情况规定,原则是富裕农民多征,中农少征,贫农不征。不按期完成的,其储粮一经发现,当即没收。③产品配给制。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一度称消费公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但其供应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要。1920年开始逐渐改为免费供应,使工资实物化,货币工资失去实际意义。④劳动义务制。要求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迫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经常性工作。⑤全部工业国有化。大工业国有化是内战前就开始的,1918年6月正式颁布法令,加快了国有化速度。1920年11月29日,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决定,将拥有机械动力、工人在5人以上的,或没有机械动力、工人超过10人的私营企业,全部收归国有。“战时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迫于战争和经济严重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它不是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必经阶段。但在当时条件下,它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于击败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卫军起了巨大作用。

形象图《战斗中的恰巴耶夫》

这是苏联画家П·华西列也夫的名画,它生动地反映了恰巴耶夫的形象。恰巴耶夫是苏维埃国家红军战士英雄主义的象征。恰巴耶夫旧译夏伯阳,为苏俄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红军的天才指挥员。1887年诞生在喀山省切博克萨雷县的一个贫农家庭里,年幼时当过牧童,做过木匠学徒。1908年应征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英勇善战获得过几枚十字勋章,升为上士。1917年秋,由前方回到尼古拉也夫城参加革命。1918年加入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1919年初,他被调往东方战线担任旅长。不久提升为第二十五师师长。1919年6月8日,他在指挥部队攻占乌发时,头部受伤,但他继续指挥作战,取得胜利,他荣获红旗勋章。1919年9月4日夜晚,恰巴耶夫师部所在地──乌拉尔的尔比欣斯克(今查帕耶沃)遭到白卫军哥萨克的袭击、包围,恰巴耶夫英勇奋战,在突围渡乌拉尔河时不幸牺牲。恰巴耶夫深得人民和红军战士的爱戴,1923年,原第二十五师政委、恰巴耶夫的亲密战友富尔曼诺夫创作了中篇小说《恰巴耶夫》。这部作品以后又被搬上银幕。课本上的插图《战斗中的恰巴耶夫》生动地表现了恰巴耶夫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的英勇精神。

国内战争结束时苏俄的国民经济状况

四年的帝国主义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1920 年的工业总产值,只等于战前的30%。其中大工业的产量只有战前的15.5%,钢产量只有战前的4.6%,生铁只有战前的3%左右,煤比战前减少了2/3,石油减少了3/5。由于缺乏燃料和原料,大部分企业无法开工。2/3的铁路毁于战火,整个交通运输业因破坏惨重和缺乏燃料而奄奄一息。1920年农业总产量只等于战前的65%。国内所有库存的金属和布匹差不多都已用完。国家的状况正如列宁描绘的那样:“俄国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摆脱战争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样,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经济的破坏,引起了劳动群众生活状况的恶化。人民生活必需品,就连面包、衣服和肥皂这样最起码的物品都十分匮乏。工人的口粮极少,经常挨饿,于是有一些工人跑到农村去,工人人数锐减。1913年,大工业中有255万名工人;1921年时,只剩下140万人。农民的生活状况也异常艰苦,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沿用下来的余粮收集制和禁止贸易自由的政策,与农民的经济要求相抵触,使农民的不满情绪尤为显著。在坦波夫省、沃罗涅什和萨拉托夫省,在乌克兰、顿河和西伯利亚等地发生的富农叛乱中,有不少中农参加。喀琅施塔得的水兵于1921年2月28日也发生了叛乱。列宁清醒地看到了这种危险,指出只有迅速恢复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发展生产,才能摆脱现在所处的悲惨境地和所忍受的饥寒,才能打退资本家在稍事休息之后可能重新挑起的内战,才能巩固苏维埃政权赖以存在的基础──工农联盟。

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史学界掀起了一次研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高潮,其中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1.基本持否定态度。持这种意见的以复旦大学姜义华为代表,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十足的农业社会主义”,是旧俄国专制主义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注:杜立克:《喀琅施塔得叛乱及其教训》,《内蒙古大学学报》1981年增刊。)杜立克也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是由于党的一些领导人为热情的浪潮所激动,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此外,也有人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绩有限,错误严重”。

2.基本持肯定态度。这种观点以北京大学的谢有实为代表,他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反映和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保全了社会最主要的生产力──工人和广大劳动群众,保全了遭受战争破坏的工业,为恢复生产保全了前提条件。战时共产主义不是农业社会主义。(注:谢有实:《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世界历史》1981年第1期。)另外,许多人的文章也强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保卫了国家独立。

3.具体分析的态度。王斯德、叶书宗认为,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从1918年6月到1919年底,主要为了适应战争需要。后期从1920年到1921年初,此时才把适用于战争环境的特殊措施,用来进行经济恢复和经济建设,以便“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王斯德、叶书宗:《也论列宁主义和战时共产主义》,《世界历史》1982年第2期。张培义指出,由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不同阶段,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使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领导人企图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和生产力下降。张培义:《战时共产主义和列宁主义的总结》,《山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此外,张驰、黄济福都具体分析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功过、经验教训。张驰:《如何评价苏维埃国家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世界经济》1980年第6期。黄济福:《也评苏俄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苏联历史问题》1984年第1期。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开始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这一探索的开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由于苏联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第一次试验,因此这一模式深刻地影响着苏联的历史和命运,也对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结合改革开放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状况加以说明。使学生认识,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上一课学过的有关内容。比如提出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帮助学生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时期采取的非常政策。那么,当国内战争结束后,还要不要继续实行这一政策呢?由此导入新课。

 

 

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目,包括两个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成立。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本课的重点,要讲清楚实施的背景、时间、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教师可打出投影: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教师先请同学们思考这段话的含义,再指出这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了?使学生认识到,这一政策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因此,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俄国国情决定的。它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列宁的这一创新精神直到今天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关于苏联的成立,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苏联地图,让学生了解这已是一个历史名词,存在时间是1922~1991年。当时苏联的成立,加强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合作,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到1991年,苏联解体。

 

 

这里,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区别沙俄、苏俄、苏联三个名称的不同。

 

 

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目,也是本课重点。它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三方面内容。关于苏联的工业化,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概括归纳如下要点:是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从1928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

 

 

针对工业化过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说明苏联工业化的特殊性及其取得的成就。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苏联的工业化建设中,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在有关农业集体化问题的学习中,首先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其次,投影如下资料: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让学生根据这段话来分析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客观结果,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本课的难点,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老师要结合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帮助学生分析: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是个人的高度集权,其发展的结果导致了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盛行。进而引导学生用生产力标准分析产生弊端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结果,思考解决弊端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4.本课内容学完后,老师引导学生思考: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老师小结:二三十年代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5.在巩固环节,让学生动脑筋思考:结合上学期学过的历史知识,比较一下苏联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哪些不同?

 

 

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苏联的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苏联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主要采用行政手段来保证、实行高积累多投资。

 

 

三、学法指导

 

 

1.借助展示的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2.指导学生初步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

 

 

四、问题探究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列表: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17.3

 

 

二月革命

 

 

1917.11

 

 

十月革命

 

 

1918~1920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21

 

 

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底

 

 

苏联成立

 

 

1928

 

 

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1936

 

 

苏联通过新宪法

 

 

五、参考书目

 

 

1.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李凤)

 

 

参考资料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联工业的恢复

 

 

大工业很快地恢复起来。它的总产值每年都有很大的增加。1925年总产值达到77.39亿卢布……1913年是102.51亿卢布……但是1926年就已经超过战前工业水平8.1%。在恢复时期的五年中,工业生产增长了4.5倍。……

 

 

……发电站的数量和平均供电面积增加了。与1921年比较,在1925年发电站的发电量几乎增加了五倍,并超过了战前的供电面积。1925年我国(指苏联)的全部发电站的发电量是29.25亿千瓦小时,而1913年只有19.45亿千瓦小时。…………

 

 

恢复时期苏联工业产值的增长非常迅速。在这五年之内工业产值每年平均增加4l%。

 

 

没有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时期能以这样的速度来恢复自己的工业。帝国主义战争的结果,法国的工业生产1920年降低到1913年水平的62%。把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的法国花了6年(从1919~1924年)。同时它还利用了根据《凡尔赛和约》所得到的大量赔款。德国为了把自己的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规模,就用了10年工夫,而且是在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输出的条件下恢复的。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第256~259页)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农业的恢复

 

 

农业在1925年几乎达到了战前的水平。农业总产值在1925年至1926年度约为97.46亿战前卢布,而1913年到1914年度为102.25亿战前卢布。1925年谷物生产达到45亿普特,超过了战前的平均收获量,战前最后10年全国的平均收获量约为40亿普特。播种面积已在逐年不断地增加……

 

 

由于粮食总产量的增加,谷物作物的商品率逐年提高起来。国家的粮食采购量的增加就可以说明这一点。1921年至1922年度苏联的粮食采购量是3 814.07万公担,而1925年至1926年度就增加到8 913.11万公担,即增加133%以上。……

 

 

整个来说应当指出,在这些年内农业的恢复和提高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虽然1921年的旱灾很严重,但是在5年内苏联的农业仍然达到了战前的水平,而且在1926年还超过了这个水平。资本主义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加者),为了使农业达到战前水平,花了1年以上的工夫。德国在10年之内才把主要谷物作物的产品增加了21%。法国甚至于到1931年还没有恢复战前谷物的播种面积。苏维埃国家在5年内把谷物产品增加了77%。

 

 

(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苏维埃经济的发展》,学习杂志社1955年版,第271~273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开幕,出席代表大会的有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代表1 727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364人,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33人,南高加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代表91人。12时45分,由军事最高代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彼·格·斯米多维奇宣布代表大会开幕。……

 

 

约·维·斯大林宣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成立条约的全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条约基本上规定了联盟最高国家机关的权限职责和全联盟苏维埃代表大会的选举制度,规定了联盟的国旗、国徽和国印。……定都莫斯科。条约规定了每个共和国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

 

 

……代表大会一致批准了宣言和条约,并选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四个加盟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米·伊·加里宁、格·伊·彼得罗夫斯基、亚·格·切尔维雅科夫、纳·纳·纳利马诺夫当选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

 

 

(苏联科学院《世界现代史》第8卷,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758~759页)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1922年12月30日)(摘要)

 

 

可是连年战争并不是没有留下痕迹。战争所遗留下来的田地荒芜、工厂停工、生产力遭到破坏和经济资源枯竭的现象,使得各个共和国在经济建设方面仅仅靠单独努力就不够了。在各个共和国单独存在的情况下,国民经济恢复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国际形势的不稳定和新的侵犯的威胁,使得各个苏维埃共和国必然要建立统一战线来对付资本主义的包围。

 

 

最后,就阶级本质来说,苏维埃政权是国际主义的政权,因此它的结构本身就推动各个苏维埃共和国的劳动群众走上联合成一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道路。

 

 

所有这些情况都无条件地要求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成一个联盟国家,这个国家既能保证外部的安全和内部的经济繁荣,又能保证各族人民的民族发展自由。

 

 

(《斯大林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1~322页)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加快工业化步伐,1927年12月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订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的指示。党中央责成古比雪夫领导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工作。1929年4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和同年5月召开的苏维埃第五次代表大会批准了“一五”计划方案。在“一五”计划的鼓舞下,苏联人民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在联共(布)中央号召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精通技术。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战,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建成了1 500多个大企业,工业产值相当于1913年工业产值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建起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奠定了基础。

 

 

苏联的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4年1月召开的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1935年斯大林提出“干部决定一切!”的口号,苏联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培养训练经济工作干部,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的作用,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大胆提拔富有创造性和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扩大技术队伍,普遍提高群众文化教育水平。到1937年,全国知识分子干部已达960多万人,其中技术人才达400万以上。在重要工业部门中,专家的相对人数超过德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54万人,超过英、法、德、日、意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总和。在“技术决定一切”和“干部决定一切”口号的推动下,1935年8月,在各个部门都掀起了以斯达汉诺夫命名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斯达汉诺夫运动。由于开展斯达汉诺夫运动,“二五”计划也以四年零三个月完成。在“二五”计划期间,有4 500个大企业投入生产,工业产量比1932年增加120%,比1913年增加了将近5倍。而同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比1913年仅增长44.3%。到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达1 770万吨,钢材为1 300万吨,生铁为1 450万吨,煤为1.28亿吨,电力为362亿度。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已取得了彻底胜利,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了苏联社会的经济基础。

 

 

1913~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所占的地位

 

 

 

 

1913年

 

 

1928年

 

 

1932年①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拖拉机

 

 

 

 

4

 

 

2

 

 

1

 

 

2

 

 

1

 

 

联合收割机

 

 

 

 

 

 

2

 

 

1

 

 

1

 

 

1

 

 

电力

 

 

15

 

 

10

 

 

7

 

 

4

 

 

3

 

 

2

 

 

 

 

6

 

 

6

 

 

4

 

 

3

 

 

4

 

 

3

 

 

石油

 

 

2

 

 

3

 

 

2

 

 

1

 

 

2

 

 

1

 

 

生铁

 

 

5

 

 

6

 

 

5

 

 

4

 

 

3

 

 

2

 

 

 

 

5

 

 

5

 

 

5

 

 

4

 

 

3

 

 

2

 

 

水泥

 

 

6

 

 

8

 

 

7

 

 

5

 

 

4

 

 

3

 

 

①与资本主义各国在1929年的生产规模比较。

 

 

(《苏联国民经济建设计划文件汇编(第二个五年计划)》,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732页)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7年末,苏联的工业生产达到并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最高水平。然而,以落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适应工业的迅速发展。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通过了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1929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930年1月,联共(布)中央的决议指出: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享有土地使用权和主要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决议要求在运动中坚持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1933年1月,联共(布)中央宣布:“把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大农业的轨道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苏联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广阔道路,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苏联集体农庄制度的确立

 

 

 

 

1918年

 

 

1929年

 

 

1930年

 

 

1934年

 

 

1937

 

 

年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7

 

 

参加集体农庄的农户数(单位:百万户)

 

 

0.02

 

 

1.0

 

 

6.0

 

 

15.7

 

 

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详

 

 

4.9

 

 

33.6

 

 

87.4

 

 

99.1

 

 

(《苏维埃政权二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财政经济出版社1954年版,第45页)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问题包括:第一,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单调、质量低下,使许多产品无人问津,大量积压。经济粗放发展,效益低下,国家资源大量消耗和浪费。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国内外政治形势和领导人意志的影响,非经济的管理方法对计划的实施起了消极作用,高度指令化和过分集中妨碍各地区、各企业的积极性,商品货币关系处于受限制、受排斥状态,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缺少多种多样的流通渠道。第二,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改造小农缺乏经验,工作中注重农民利益不够,不少地方的领导人追求集体化速度,公然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还把农民的住宅、小牲畜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明显下降;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致使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

 

 

关于1936年苏联宪法及其评价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根本改变了苏联的经济和社会结构。1936年12月5日,全苏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通过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该宪法是在斯大林参加和指导下制定的,故又称“斯大林宪法”。它以资本主义在苏联已经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已经胜利为出发点,规定“苏联全部政权属于城乡劳动者”,苏联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及生产工具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宪法规定,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苏联最高苏维埃。宪法还对苏联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作了明确规定。新宪法的制定,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成,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关于苏联1936年宪法的制定

 

 

“自从1922年宪法制定以来,苏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国家的基本财富已归公有;人民不再是文盲了。间接的,受工作单位限制的不平等的投票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了。各地的人民都知道他们的全国性的英雄,能够直接投票选举这些人了。在1935年2月6日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修改宪法,以适应已经改变了的国家生活。以斯大林为主席的,由31名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科学家组成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被指定草拟一部更符合人民意愿的,更加适合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宪法。

 

 

……随后在1936年6月,宪法草案由政府试行通过,并且印了6 000万份提交给人民。这个草案经过了3 600万人参加的52.7万次会议的讨论。好几个月里,每一张报纸都载满人民的来信。提出的修正意见约有15.4万条──当然,其中有许多是重复的……但是宪法草案的确根据人民的创议而作了48处修正。

 

 

1936年12月,2 016名代表在克里姆林宫的雄伟的白色大厅里举行了制宪大会。”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斯大林时代》,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第72~73页)

 

 

关于农业全盘集体化的研究

 

 

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是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苏联社会的巨大变革,但它在进行过程中犯有严重错误。这是我国学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共同看法。但在评价全盘集体化上,人们的看法就不同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问题上:

 

 

1.斯大林发动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否符合列宁的思想和理论?一种意见认为它不仅不符合列宁的思想和理论,而且违背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杨存训、余大章认为,苏联1929年开始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的理论依据不是列宁晚年倡导的合作制战略,而是被列宁认为“也起了不好作用”的共耕制思想;集体农庄也不是列宁所说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注:杨存训、余大章:《论列宁从共耕制到合作制的战略思想转变》,《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刘瑜指出,在对待农业的问题上,斯大林违背了列宁的路线。在斯大林主观主义的驱动下,苏联将列宁预计要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合作化过程人为地缩短了。(注:刘瑜:《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另一种意见则相反,认为斯大林发动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不仅与列宁的思想、理论相一致,而且还发展了列宁的思想和理论。李德硕指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继承列宁有关这一问题的思想。但由于二者的历史背景不同,因而在所要克服的思想障碍和采用的手段上亦有所区别。在集体化运动中,在集体农庄选择的形式和集体农庄与苏维埃政权的关系等问题上,斯大林创造了成功的经验。(注:李德硕:《斯大林农业集体化的理论和实践五题》,《江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2.苏联的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对此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姜长斌认为,评价这一运动时有两点不能忽略:(1)运动是在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产生的;(2)全盘集体化实现后,确实使工业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因此,全盘集体化是苏联当年特有的一个运动,它不是,也不可能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注:姜长斌:《从新经济政策到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苏联现代史论文集》。)吴仁璋则持相反观点,他认为,应该肯定,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大方向和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要求看,农业集体化是符合苏联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生命力。(注:吴仁璋:《关于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几个问题》,《苏联现代史论文集》。)石柏林不仅同意吴仁璋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认为,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胜利向全世界农民指出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注:石柏林:《试论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主要教训》,《辽宁师院学报》1980年第1期。)

 

 

苏联“30年代大清洗”人数

 

 

俄文中的“镇压反革命”不能理解为通通枪杀,它包括死刑、驱逐出境或流放、监禁三种形式。

 

 

综合1954年2月苏联总检察长、1990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1992年8月俄罗斯联邦安全部公布的三组数字,总括起来:

 

 

在苏联30~50年代因政治犯罪被判刑的人总共380万左右,其中1937~1938年大清洗中被判刑的大约在130万~150万人左右;

 

 

1937~1950年关在劳改营的政治犯共有340万~370万人,1937~1938年关押的政治犯约60万~70万人;

 

 

30~50年代被处死的政治犯是786 098人,1937~1938年被处死的政治犯是691 708人;

 

 

1921~1954年被流放或驱逐出境的共765 180人,1937~1938年大清洗高潮时期被流放和驱逐出境的共28 411人;

 

 

30~50年代被强迫迁徙的富农及其家属共348 670人;

 

 

1934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死于集中营的犯人总共96.21万人。

 

 

(摘自《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吴恩远文)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特别是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对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黎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华盛顿会议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从经济和军事实力两个方面分析帝国主义外交政策的能力;通过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宣称的“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张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本课的重点是《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这一重要的国际关系体系正是由《凡尔赛和约》及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的。

 

 

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本课的难点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世界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概念,但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理解有较大难度。教学中不要求学生完全理解这一历史概念,只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初步认识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同时形成掌握重要的抽象历史概念的初步能力。

 

 

二、教法建议

 

 

1.在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福煦车厢”及其文字说明,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结果。教师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德国、奥匈等成为战败国,英法虽为欧洲强国但实力已大不如前,美日两国的经济实力则得到大幅度增长。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和“帝国主义列强是如何‘安排’战后世界的?”两个问题。通过第一个问题使学生理解,帝国主义列强“安排”战后世界的基本依据就是“通过大战变化了的各国实力”。结合第二个问题,教师可简要说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完成了对战后世界的“安排”,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并由此导入新课的讲授。

 

 

2.“战后的‘新秩序’”一目,主要介绍了凡尔赛会议的基本情况、《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等几个主要问题。教师可首先指导学生结合“巴黎和会‘三巨头’”一图阅读本目的第一自然段,并提出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参加会议国家的基本情况、操纵会议的国家以及和会的气氛等问题。

 

 

在处理“参加会议国家的基本情况”时,教师可适当指出:苏维埃俄国被剥夺了参加和会的权利,德国及其盟国则成为受审者等候发落,就是参加会议的27个国家的各自地位也相差甚远。英、法、美三国始终是会议的主宰,而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只能作为大会的陪衬。与会各国的地位实际上已经决定了巴黎和会必然是一次大国分赃的会议。

 

 

3.“战后的‘新秩序’”一目中的《凡尔赛和约》是本课的重点,这一部分内容应主要由教师讲述、分析来完成。教师在具体讲述之前,可适当提醒学生巴黎和会签署的各种条约是以条约签订的具体地点来命名的。教材中的表格从领土、军事、政治、赔款和殖民地等五个方面,列举了《凡尔赛和约》有关的主要规定。教师可首先结合“签署《凡尔赛和约》”一图要求学生记住和约签订的时间。对和约的主要内容,教师应作重点讲述和分析,特别是要利用好教材第15页中的其他两幅插图,这对学生理解和约中有关“军事”和“殖民地”问题的规定有很大帮助。

 

 

对《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采取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决问题或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或者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重点分析、讨论和约中一个方面的内容,然后由教师汇总五个小组的情况最后完成《凡尔赛和约》内容的教学。

 

 

教材中有关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屈辱地位的楷体字叙述,可由学生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内容自由阅读完成。

 

 

4.关于凡尔赛体系,这个问题的综合性、概括性较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首先侧重讲明凡尔赛体系的概念: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体系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在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对“新秩序”进行适当的讲述:首先,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德、奥、匈、保、土五国的疆界因割让而缩小,原俄罗斯、德意志、奥匈三大帝国统治下的中欧和东南欧地区新成立了一批独立国家;其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亚统治的新秩序,奥斯曼帝国已经解体,它原先统治的阿拉伯地区,在委任统治的名义下成为英法的殖民地;最后,凡尔赛体系还确立了帝国主义在非洲统治的新秩序,英、法等国瓜分了原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同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欧洲》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历史地图,比较两幅地图中欧洲各国疆域的具体变化,以加深对“欧洲统治的新秩序”的理解。

 

 

在完成“凡尔赛体系”的教学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动脑筋”的问题。

 

 

5.关于“国际联盟”,教材中只作了简短的交代,教师可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有关国际联盟的背景知识。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首先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因为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包括国联盟约在内的《凡尔赛和约》,所以美国没有参加,最后国联成为英、法操纵的工具。国联盟约虽然虚伪地写上了对侵略国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的条文,但在具体实施时必须得到全体会员国同意才行,而这是不可能的。1920年1月20日国际联盟正式成立,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但国际联盟毕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

 

 

6.“对亚太地区的‘安排’”一目,主要包括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会议签订的主要条约、会议的影响等几个主要问题。关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教师应该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召开了巴黎和会,为什么还要召开华盛顿会议呢?”,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华盛顿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尖锐矛盾。教师可适时指出,参加会议的九个国家均在东亚地区有利害关系,日、美等列强在这一地区的争夺尤为激烈。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协调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会议上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又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是华盛顿会议签订的重要条约,但其内容对初中学生不做要求,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无须掌握。

 

 

7.《九国公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师在讲述这一问题前,可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历史》中关于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有关内容,并着重指出中国问题是东亚和太平洋问题的核心问题,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九国公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在对《九国公约》的教学中,教师可先布置学生阅读关于《九国公约》问题的两段课文,并结合教材中的引文组织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毛泽东说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九国公约》中宣称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真正含义。然后教师指出,《九国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的完整,实际上是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它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扩大侵略势力。中国是华盛顿会议“安排”的最大受害国。

 

 

会议期间中国和日本代表在会外签订了双边协定,涉及到中国收回山东主权,改变《凡尔赛和约》的安排,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但不要求学生记忆。

 

 

8.华盛顿会议签订的几个主要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结构,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师着重指出,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由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构成的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学生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完整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应对这一体系作一个简略的评价,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但这个秩序是极不巩固的。因为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首先,凡尔赛体系并未能牢牢控制住德国,反而激起了德国对战胜国的巨大仇恨。尽管德国存在着领土丧失、军事上受限制、赔款等不利因素,但从潜力上讲,德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其次,华盛顿体系也未能有效地抑制日本,日本继续加强对中国的侵略,并准备有朝一日与美国再决高低。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读懂教材中展示的历史地图,帮助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加深对《凡尔赛和约》内容和凡尔赛体系实质的理解。

 

 

2.通过指导学生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进行简要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评价重要历史概念的一般方法。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一想:法国元帅福煦和列宁为什么对《凡尔赛和约》分别作出“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和“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评价?

 

 

答:因为依靠《凡尔赛和约》所建立的一战后帝国主义的世界和平秩序是极不稳固的,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妥协分赃的产物,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1.讨论:对比一下,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时间、地点、操纵国、涉及的地域方面有哪些不同?

 

 

项目

 

 

时间

 

 

地点

 

 

操纵国

 

 

涉及的地域

 

 

巴黎和会

 

 

1919年

 

 

巴黎

 

 

法、英、美

 

 

欧洲、西亚、非洲

 

 

华盛顿会议

 

 

1921~1922年

 

 

华盛顿

 

 

美、英、日

 

 

东亚、太平洋地区

 

 

2.观看历史题材影片《我的1919》,简要谈一下你的观后感。

 

 

教师可自行安排,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发言。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第四编,第二十章,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著《欧洲史》第十章,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第四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推荐网站

 

 

历史天地(pep):http://www.pep.com.cn/lishi/

 

 

中学历史教学资源网:http://hsbz.126.com/

 

 

世界历史:http://www.geocities.com/worldhistoyhk/

 

 

(作者:辽宁省葫芦岛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闫焕民)

 

 

参考资料

 

 

福煦车厢

 

 

福煦(1851—1929)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1918年9月,德军领导人发表声明,要求签订停战协定。不久,德国发生了十一月革命。出于对德国革命的恐惧,11月5日,协约国同意在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的基础上同德国开始会谈。11月8日,福煦代表协约国在贡比涅森林接见了德国代表团。他下令宣读了协约国提出的停战条件,并要求德国必须在72小时之内答复。经过几天的谈判,德国只从协约国方面得到了微小的让步。11月11日法国时间凌晨5时,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11时,各战胜国鸣放礼炮101响,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次大战后,福煦车厢被放入了博物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以闪电战迅速攻占了西欧一系列国家,法国也未能幸免。6月14日,德军进入巴黎。法国政府中的投降派占了上风。6月21~22日,法德举行停战谈判。根据德方的指定,谈判地点就设在一次大战德国战败后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停战协定的同一地点的同一车厢内。6月22日下午6时50分,法国代表进入1918年德国签订停战协定的那节车厢,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福煦车厢作为战利品,被德军运到柏林。后来在美英盟军轰炸柏林的时候,这辆车被炸毁了(另一说法是,希特勒为了免于德国战败时再一次丢脸,下令炸毁了福煦车厢)。巴黎和会的组织机构

 

 

巴黎和会于1919年1月18日以全体大会的形式开幕。以后还召开过五次全体大会,但这纯粹是形式,而且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真正的工作是在各个特设委员会里进行的。这些委员会由大国的专家和外交官组成,听命于会议的领导机构。会议期间的任何重大决定,都是由会议的领导机构在秘密会议上敲定的。这个领导机构开始是“十人会议”,由美、英、法、意、日五国政府首脑和外交部长组成。3月中旬,它又缩小为“四人会议”,由美、英、法、意四国政府首脑组成。到了4月,由于威尔逊总统拒绝满足意大利的要求,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愤然退出了会议,“四人会议”又变成了“三人会议”。实际上,在和会的各个阶段,重大问题都是由美、英、法三国首脑决定的。

 

 

主宰巴黎和会的三巨头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被称作巴黎和会的“三巨头”。和会期间,他们在严守秘密的情况下碰头开会,决定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他们中的克里孟梭还被选为和会的主席。

 

 

克里孟梭(1841—1929)是法国顽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已有50年的从政历史。他站在本国的立场上,坚持自己提出的要求,拒绝做出任何让步。他要求确保法国免遭德国侵略。他说他一生中已经历过两次入侵,不要让他的国家再遭受第三次侵略。在防止侵略的旗号下,他要求以最严厉的手段处分德国,尽可能地肢解这一强大的邻国,以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劳合·乔治(1863—1945)是英国自由党首领,有30年从政经验,原是一位威尔士律师。他矮小、精明、圆滑。就在和会召开的头一年,他还在自己的竞选纲领中提出“绞死德皇”的蛊惑人心的口号,以迎合群众对德国的激愤情绪。但在和会上,却常与威尔逊一唱一和,对法国极力削弱德国的要求加以批评和抵制,似乎在某些问题上成为德国利益的维护者,以致引起克里孟梭极大的反感,指责他对欧洲的形势一窍不通。克里孟梭还不无讽刺地说“我猜测这个人是会念书的,但是我怀疑他从来就没有念过什么书”。实际上劳合·乔治清醒得很,这就是维护欧洲大陆的均势,让法德两国相互牵制。

 

 

威尔逊(1856—1924)是连任两届的美国总统。他是一个固执己见的资产阶级理想主义者、民主党人,当过教授和普林斯敦大学校长。1918年1月,大战即将结束前,他就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俨然以世界领袖自居。他打破美国总统不离开本国的一贯作法,亲自跑到巴黎参加和会。他深信,只有他自己才能说服协约国缔造出他所憧憬的那种“公正和平”。他反对过多削弱德国,要利用德国来同英法相抗衡。

 

 

列强争论的主要问题

 

 

和会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有时甚至达到互以退会相威胁的程度。它们争论的主要问题包括:

 

 

(1)会议程序问题。美国坚持要求先解决国际联盟问题,再言其他。而英、法却担心一旦建立了由美国控制的国际联盟,美国就将支配对所有其他问题的解决,使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英、法认为国际联盟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巩固战胜国通过和约所获得的成果的工具。因此英国提出先解决德、土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国。面对英法的反对,美国只好退让,“十人会议”决定将国际联盟问题交由一个以威尔逊为主席的专门委员会去研究。

 

 

(2)对德和约问题。这是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但几乎在每一个决定做出之前,大国之间都有一番较量。在对德国的领土处理上,英国在美国支持下坚决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和兼并萨尔矿区的计划,迫使法国妥协。在战争赔款方面,英、美又联合反对法国的巨额赔款方案,双方最终因无法确定具体赔款数额而把该问题交由一个由克里孟梭主持的专门委员会去讨论。在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方面,法国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最后各方不得不做出让步,问题才算解决。在对待德国殖民地问题上,英、日主张直接兼并,美国则坚持以托管或“委任统治”的方式解决,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

 

 

(3)波兰问题。由于英美坚决反对法国要求把上西里西亚和但泽全部划归波兰的建议,法国建立“大波兰”的意图最终未能实现。

 

 

(4)阜姆问题。意大利想得到阜姆的要求遭到英、美、法的一致反对,在和会上未能如愿。

 

 

(5)中国山东问题。中国作为战胜国,当然有权收回德国在山东侵占的一切非法权益。但是英、法、意始终支持日本关于接管德国在山东权益的无理要求,而美国最后也向日本让步,结果和会完全满足了日本的欲望。

 

 

虽然帝国主义列强在上述问题上争吵不休,但在反对苏维埃俄国方面却态度一致。由于“从一开始,俄国革命的巨大阴影就隐隐地笼罩着和会”,因此尽管会议中没有苏俄代表,“俄国问题”也未见诸于和会议程,但“列宁是一个占据了无形一席的无形成员”,成为影响和会的强有力因素,以致列强在整个和会过程中多次讨论如何扼杀或遏制俄国革命的影响问题。和会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保留德国东线部队、建立由波兰、波罗的海三国和芬兰组成的所谓“防疫地带”,还批准了反苏俄武装干涉计划。《凡尔赛和约》关于德国领土的处置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曾提出一个肢解德国的计划。它要求在莱茵河西岸建立由法国控制的莱茵共和国,在德国南部建立巴伐利亚国,由法国占有德国的萨尔煤矿,收回被德国在普法战争中夺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在德国东部支持波兰的某些领土要求。英美两国坚决反对法国的这个计划,认为这个计划有造成法国独霸欧洲的危险。它们特别不能容忍的是让法国占领莱茵河西岸领土,因为这不仅意味着法国国土的扩大,还意味着法国将控制整个西欧最重要的工业区鲁尔。德国西部疆界问题,成为草拟对德和约引起争执的焦点。鉴于法国担心德国有可能发动复仇战争,英美两国建议与法国分别缔结双边条约,一旦德国无端发动侵略,英美立即给予法国援助。但是克里孟梭仍然坚持己见,并以退出和会相要挟。威尔逊立即以流行性感冒为由卧床不起,命令美国代表团回国。和谈濒于破裂。面对英美联合阵线,法国不得不妥协,同意了和约的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交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历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起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有领土的1/8,同时却留下了约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下来。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军事限制

 

 

《凡尔赛和约》处置德国军事的原则是,限制德国军事力量以免威胁协约国,为德国保留相当兵力以镇压国内革命力量。具体内容有:①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通过志愿入伍的方式招募军官和士兵;允许保留陆军10万人,维护国内的秩序。②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在莱茵河流域保留部队和设置堡垒,给德国造成西侵的障碍。③同意德国拥有战斗舰6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12艘,限制德国海军的发展。④禁止德国拥有坦克、装甲车、军用飞机、潜水艇和化学毒剂,阻止德国改进军事装备。

 

 

《凡尔赛和约》(1919年6月28日)摘要

 

 

第四十二条德国在莱茵河之左岸或右岸,于该河以东50千米所划界线之西不准保存或建筑要塞。

 

 

第一百十九条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第一百六十条(一)在1920年3月31日以后,德国陆军不应有步兵七师、骑兵三师以上。

 

 

自此以后,组成德国之各联邦,其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军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察之用。

 

 

其军官之实力总数包含各参谋处人员在内,无论如何组织不应超过4 000人。

 

 

(三)……德国之总参谋部及其他类似之组织均应解散,并不得用任何种形式重新成立。……

 

 

第一百七十三条德国之强迫普及征兵制度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奥地利的演变及《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合并奥地利

 

 

现在的奥地利是经历长期的历史演变而形成的。原来奥地利和普鲁士同为德意志诸邦中的两个最强大的邦。1806年奥地利帝国成立,其领土包括现在的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波兰、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奥地利居住的是日耳曼人,在匈牙利居住的是马扎尔人,在捷克斯洛伐克居住的是斯拉夫人。这时的奥地利既是奥地利帝国的一部分,但也仍然是属于德意志的一个邦。奥地利人操德语,属日耳曼人,与同属日耳曼人的德国人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1867年,由于匈牙利民族运动的高涨,奥地利和匈牙利的统治者达成协议,在奥地利帝国基础上建立二元制帝国。奥皇兼任匈牙利国王和帝国元首;奥、匈各设政府和议会;外交、国防和财政则由帝国政府统一办理。两国议会每年各派代表集会商讨共同事务。1918年奥匈帝国由于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而解体,在原奥匈帝国的领土上分别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三个国家。操德语的奥地利人势单力薄,希望能实现奥地利和德国合并,以找到新的出路。1919年协约国召开的巴黎和会,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认了民族自决的权利。但是协约国担心德、奥合并会过大地增强德国的力量,因此在《凡尔赛和约》中作出了禁止德国与奥地利合并的规定。此外,原奥地利的日耳曼人绝大部分留在新形成的奥地利境内,还有一部分则留在新形成的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制度

 

 

国际联盟是一次大战后建立的一个国际性的机构。它的盟约由1919年巴黎和会制订和通过,并被列入了《凡尔赛和约》第一部分。盟约规定了维护殖民主义的委任统治制度,要求德国和土耳其把自己以前的海外殖民地交给国际联盟,由国际联盟委托受委托国直接统治。国际联盟把委任权授给了英国、英国的自治领、法国、日本和比利时,这些国家因而实际上获得了新的殖民地。

 

 

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的具体情况如下:德属东非,除卢旺达和布隆迪委任比利时、基翁格委任葡萄牙统治外,大部分地区均委任英国统治。多哥分给了英法两国,喀麦隆也被英法两国瓜分。德属西南非洲交给南非联邦。新几内亚岛的德属部分给了澳大利亚,萨摩亚群岛给了新西兰。日本占领的太平洋中部的德国殖民地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和加罗林群岛,留给日本。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协约国与德国的盟国缔结的和约

 

 

协约国除于1919年6月与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外,还于1919~1920年在巴黎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四国缔结了和约。对奥和约称作“圣日耳曼条约”,对保和约称为“纳伊条约”,对匈和约称为“特里亚农条约”,对土和约称为“色佛尔条约”。这四个条约也是以订约的具体地点命名的,它们同《凡尔赛和约》一起合称“巴黎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威尔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

 

 

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发起人。1918年1月8日他在向国会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中,首先提到了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他还亲自拟订了一个国际联盟草案。巴黎和会经过激烈争吵,于4月28日修改通过,并把它列为《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盟约规定国际联盟行政权由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的大会和行政院行使,行政院由美、英、法、日、意五个常任理事国和由大会按期选出的四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6月28日威尔逊总统在《凡尔赛和约》上签了字。

 

 

美国未加入国际联盟

 

 

威尔逊总统没有想到的是,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即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他们这种担心的根据是:一次大战后,英法两国虽然被严重削弱,美国虽然成为世界首富,但数世纪以来形成的欧洲中心的国际格局还未被彻底打破,英法两国在国际事务中仍扮演着主要角色。加之在美国,孤立主义思想一直占据上风。因此,参议院对建立国际联盟一直持反对态度。这种态度也就导致了对整个《凡尔赛和约》的拒绝,美国也因此未加入国际联盟。

 

 

战后日美矛盾

 

 

一次大战中日本侵占中国领土和太平洋上的岛屿,以及它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显著增长,使美国统治集团日益惶惶不安。在大战末期,美国人就试图削弱日本在中国的地位。1918年6月,美国提出成立国际银行团以垄断对中国一切信贷的方案。日本统治集团很清楚,美国人将在银行团中占主导地位。受日本支配的中国段祺瑞政府拒绝了美国的计划。战后,东亚市场对美国资产阶级具有越来越大的意义。巴拿马运河于1920年正式通航,对此起了促进作用,这条运河大大缩短了美国东部重要港口同东亚之间的航路。争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争夺中国的斗争,在美国对外政策中被提到了重要地位。英日同盟与美、英、法、日《四国条约》

 

 

英日同盟缔结于1902年,最初以反俄为目标,后来转变为反德和部分反美,引起美国统治集团不安。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认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废除英日同盟。英国起初坚决主张用英、美、日三边协定来代替英日同盟。美国拒绝了英国这种变相保留英日同盟的企图,坚决要求法国参加协定,以增强美国同英日角逐的阵地。1921年12月13日,美、英、法、日签署了《四国条约》。条约规定:各缔约国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一旦这种权利遭受“任何国家侵略行为”的威胁时,缔约各国应进行协商,就应该采取的措施达成协议。条约确定在本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即告失效。这是美国外交的巨大胜利,它用体面的形式埋葬了英日同盟。当时日本代表就愤愤不平地对英国代表说:“不管怎样,你们毕竟给同盟安排了一场盛大的葬礼。”

 

 

造舰竞赛和《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一次大战后不久,美、日、英三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1919年美国批准了庞大的造舰计划,预计到1924年美国舰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支舰队。英国当然不肯示弱。1921年英国通过建造4艘主力舰的计划,还准备在第二年增造4艘巨型战舰。日本也在疯狂扩充它的海军,1920~1921年把国库收入的一半用作海军军费。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裁减海军军备的建议。英国受制于财政困难,只得同意美国的建议。日本在讨论具体方案时,反对美国提出的美、英、日主力舰10∶10∶6的比例,而坚持10∶10∶7的比例。美国人威胁说,要是日本坚持下去,那么日本造l艘军舰,美国就造4艘军舰。日本人被迫让步,但附有一个条件,即美国人不得在太平洋上建造新的海军基地。经过将近三个月的激烈争执,美、英、日、法、意五国于1922年2月6日签署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五国海军主力舰的吨位比例为5∶5∶3∶1.75∶1.75。经过美国力争,各国还同意禁止建造排水量超过3.5万吨的主力舰(这恰好是巴拿马运河的最大通航能力)。条约的通过意味着英国被迫放弃了所谓的“双强”标准,但英国拒绝了对巡洋舰的裁减,相对地保持了海军优势。由于条约禁止在距离日本5 000~6 000千米以内建筑海军基地,美国被剥夺了在菲律宾、关岛和阿留申群岛建筑海军基地的权利,便利了日本舰队在亚洲海洋的称霸。

 

 

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协定和《九国公约》的签订

 

 

1921年11月,出席华盛顿会议的中国北洋政府代表在人民反帝运动压力下提出“十大原则”,包括取消外国在中国境内的一切特别权和优越权、日本把原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归还中国等。这个纲领是帝国主义列强首先是美国所不满意的。美国只支持其中可以用来反对日本的条款。美国代表赞成山东归还中国,日本代表拒绝在大会上讨论这个问题。后来,会议通过决议,由中日双边谈判来解决问题,美英派观察员列席。1922年2月4日,中日双方代表在会外签订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使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修改《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意味着日本外交的失败和美国外交的胜利。至于在其他问题上,中国则无大进展。

 

 

1922年2月6日,美、英、法、日、比、意、荷、葡、中九国代表签订了《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这就是通称的《九国公约》。它在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实际上是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掠夺中国的协定。美国以它一贯推行的“门户开放”和各国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侵略原则,打破了日本在一次大战中取得的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对中国来说,把“门户开放”的原则列入《九国公约》,就是主权受到粗暴侵犯。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受害最大,《九国公约》肯定了中国处于不平等的半殖民地的地位。

 

 

对威尔逊失败原因的分析

 

 

威尔逊是国际联盟的主要倡导者也是国际联盟的真正创始人,1920年1月国际联盟也终于成立了,但最后美国参议院却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从而导致美国无法加入国联,这不能不说是威尔逊的一大失败,有人甚至认为“现代历史事件中还没有一件比这件事更带有埃斯库罗斯戏剧的悲剧色彩。”那么,威尔逊为什么会失败呢?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强调党派倾轧的,有把威尔逊的失败归于他性格上的弱点,也有人从威尔逊和洛奇的个人恩怨上找原因的。近来,我国史学界一般认为,美国拒绝参加国联的真正原因不应归结于个人纠葛或性格缺点之上,根本原因在于美国问鼎世界霸主地位的时机尚未成熟。(注: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84、282、305~306页。)这种不成熟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国际上,当时的列强力量对比对美国不利,美国在欧洲的阵地太弱,而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却十分强大。二是从国内情况看,1920年美国人还没有准备来承担威尔逊贡献给他们的世界领导地位。诚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给美国带来了世界上最大经济强国、债权国和金融中心的荣耀,但是在大多数人看来,并未带来世界霸主的交椅。威尔逊孜孜以求的国际联盟只会加强英法在欧洲的地位,巩固日本在亚洲的优势,而美国的手脚反而受到束缚。此外,也有学者指出,在国际联盟的创建过程中,威尔逊犯了一些严重错误,如不该在1918年10月25日国会选举前夕发表一篇要求选民选举民主党候选人的呼吁;在威尔逊亲自率团离开华盛顿参加巴黎和会以及美国参加和会代表团的人员构成上等问题上威尔逊亦有失误。(注:吴小安:《论国际联盟的诞生与威尔逊的失败》,《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还有学者从美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态度上进行分析。当时,许多美国人都反对《凡尔赛和约》。除了西部强烈的孤立主义者以外,和约掠夺德国的条款遭到德裔美国人的反对;威尔逊拒绝把阜姆让给意大利,引起意大利裔美国人的反对;爱尔兰血统的美国人则以盟约严重威胁了爱尔兰的独立事业为由反对盟约;华裔美国人因为和约把山东出卖给日本,也表示强烈反对。威尔逊则错误地估计了美国人民对和约和国际联盟的认识。(注: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3页。)

 

 

关于国际联盟性质和作用的讨论

 

 

传统观点遵循列宁对国际联盟性质的经典论述,认为它实际上是一群你抢我夺的强盗的联盟。虽然在国际联盟盟约中也有诸如“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各会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上的独立”,但这些美丽动听的词句并不能掩盖其“强盗联盟”的实质。国联成立后的罪恶行径证明,它是用来绞杀苏维埃革命政权的工具,一个新的对付各国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反革命神圣同盟”。(注:萨那、孙成木等编:《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第290页。)

 

 

陈旭东在《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一文中对全盘否定国际联盟的观点提出质疑。(注:陈旭东:《对国际联盟的再认识》,《世界历史》1989年第2期。)文章从一战后特别是德、意、日法西斯出现后,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联内部几种力量对比的角度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及国际联盟的作用进行重新评价。文章认为,一战后期,国际联盟的使命就是维护这种新的国际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适当的。但是自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亚洲和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国际联盟的性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这主要表现在:(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一种约束力量,是正义舆论的理论根据,在客观上起到了延缓战争爆发的作用。在这里,作者本着“一分为二”的原则,在肯定国联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和绥靖侵略者的同时,也指出国联力图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尝试。例如,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国联提出的《李顿报告书》中关于承认东北属于中国一部分,否定伪满洲国合法性等条款对中国都十分有利;对德国,国联的裁军运动在实际效果上延缓了德国的扩军速度;而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可以说是国联反对法西斯扩张的顶点。(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战后秩序,在法西斯战争策源地产生后从总的趋势看是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的。(3)所谓国际联盟的使命是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实际上只是维持战后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并不是保证这一体系所包含的内容绝对不变。因此我们不能说这一体系必然导致法西斯的产生,否则必然给法西斯侵略扩张行径披上正义的外装。由此分析,文章得出结论,在法西斯战争策源地出现之后,国际联盟便开始转化为和平工具,它为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做的努力是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的,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行动起到了约束作用,延缓了它们发动全面战争的速度,对反法西斯侵略的各国人民则给予道义上的支持和实际的援助。

 

 

此外,文章还从力量构成角度,分析了国联中四种力量所起的不同作用。一是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它们的基本目的是要摧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了不受国联的钳制,三国相继退出了国际联盟。二是英、法、美等国,文章强调这些国家是“非侵略的民主国家”,对法西斯国家的不断对外扩张,它们既有绥靖的一面,也有积极限制的一面。三是中小弱国,其中大多数都要求国联积极限制法西斯的对外扩张,从而对国联决议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四是社会主义苏联。在国联成立之初,苏联是坚决否定这一机构的,但随着日、德两国相继退出国联,苏联的态度发生转变,认为国联已能够成为制止或阻碍军事行动发生的一种因素,能够促进和平。1934年9月,苏联加入国联。文章强调,国联为和平所做出的贡献是与苏联的作用分不开的。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也从世界一体化的视角,指出“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政治性的国际组织,它反映了20世纪世界已发展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28页。)第4课 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历史,包括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等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主题是“经济大危机”,学习本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它不仅仅是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的一次重大危机,也是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场危机。

 

 

本课的重点有二:一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它是世界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以及国际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发展进程。二是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避免了美国经济的彻底崩溃,恢复了生产力,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使美国的经济得到尽快的复苏。

 

 

难点:本课的难点有二,一是经济危机中涉及到经济学方面的一些知识,概念性较强,初中学生难以理解。二是《国家工业复兴法》中的一些内容,对学生而言,全面地、辩证地分析和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本课时,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一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有何影响?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

 

 

2.“繁荣”及其崩溃一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讲述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时,指导学生阅读第20页小字部分,教师提出问题,利用幻灯片打出投影:

 

 

问题一:“这一时期经济增长快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二:“这种状态会导致什么结果?”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种经济繁荣是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下的产物。对“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含义,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总结出资本家为了追求利润,盲目扩大生产,造成生产过剩,预示着经济危机的到来。

 

 

3.关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崩溃,主要讲述的是经济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是本目的重点。

 

 

(1)讲述“经济危机的爆发”一目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21页小字部分及插图,提出问题:“你们对股票有哪些了解?”提示学生结合我国的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学生身边的耳熟能详的事例让学生谈自己的认识,教师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都是私有的,采用股份制经营,总结出股票在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的晴雨表。1929年10月29日,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出现股票抛售狂潮,使经济跌入低谷,经济危机爆发,它影响了金融、农、工、商业等各个部门,并很快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2)经济危机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利用幻灯片展示第21页经济危机特点的表格,进行直观教学,适当补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遭到破坏的内容(见下表)。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万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注意引导学生从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这次危机的特点。

 

 

(3)讲述经济危机的原因时,利用第22页“动脑筋”题,在学生学习本课前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进行小组讨论、班级交流,总结出经济危机的原因,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4)经济危机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无条件的地区可用幻灯片)结合第21页小字部分、导入框的提示内容演示危机时的情景,给学生以直观印象,丰富教学内容。如等待领取救济面包的长龙,露宿街头的失业者,1929~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动态图表,资本家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成熟的棉花等。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一“这些画面说明了什么?”

 

 

问题二“资本家为什么要销毁商品,而不去救济贫民?”(或问“你若是资本家,你该怎样做?”)

 

 

问题三“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在学生口头总结之后,教师进一步分析,得出经济危机的影响有二: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反映了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5)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假如你此时失业了,你有何想法?”讨论时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看法应给予适当评价。

 

 

4.“罗斯福新政”一目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罗斯福当选总统,二是实施“新政”的目的、主要措施、产生的效果。

 

 

(1)讲述罗斯福当选总统问题时,可通过课前安排学生查阅有关罗斯福个人的资料,结合教材第22页图和22页、23页小字内容,介绍罗斯福,增进学生对罗斯福的感性认识,加深印象,培养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

 

 

(2)“新政”一词的由来,教师要向学生解释清楚。增加“炉边谈话”的内容,结合第23页罗斯福的就职演说词,使学生理解为什么民众支持罗斯福实施新政。教师总结“新政”的目的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国家指导和干预的手段,对工农业、商业进行调整,以消除经济危机。

 

 

(3)“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是本课的难点。教师适当讲解《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其目的是“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中心”,“制订各工业企业经营规范,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教师提出“除此之外,国家还在哪些方面进行改革?”“目的是什么?”指导学生阅读第23页小字部分,总结出在农业、金融、公共工程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在于解决失业救济问题,缓和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从而消除危机。

 

 

(4)对“新政”的效果,组织学生根据内容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对有争议的问题,要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教师总结“新政”的效果是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作用是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5)教师简单讲述30年代德国和日本为摆脱危机在政治上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在经济上将国民经济转上军事轨道,形成了新的世界大战策源地,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本课中的插图,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如“黑色星期四”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习惯和依据史料获取信息、学习历史的方法。

 

 

2.采取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软件,进行直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3.提倡自主探究式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增加学生讨论的时间,加强讨论的力度,教师尽量少讲或不讲。

 

 

4.通过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方法。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繁荣”却带来了危机?

 

 

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与劳动人民消费能力的相对缩小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这些矛盾一直没有解决,暂时的“繁荣”背后孕育着更大的危机。

 

 

本书第21页失业者身上的广告牌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从全班选出几个同学,扮演大危机年代的美国记者,其他同学扮演工人群众。记者对工人进行采访,根据采访获得的信息,写一篇有关美国工人在大危机期间生活状况的短篇报道或综述。

 

 

建议: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来源,采取小组合作搜集、交流的方式进行活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记者要事先拟订采访计划,工人群众要准备好资料。

 

 

2.小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在查阅收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讨论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为什么会爆发这样大的危机。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资料,分小组讨论,然后自由发言,从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之间的辩论。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刘文涛、陈海宏等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现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朱汉国等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北师大出版社,2002年5月

 

 

2.推荐网站

 

 

中国教育在线www.cer.net

 

 

中国基础教育网www.cbe21.com

 

 

(作者:辽宁省丹东市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 韩维娣)

 

 

参考资料

 

 

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

 

 

1.英国:由于暂时摆脱了德国的竞争并实行保护关税措施,新工业部门,如汽车、电气、化学、有色金属等在20年代有较大发展,汽车(包括载重汽车)由战前3万多辆,增至1929年的24万辆。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1.7%。1929年,工业总产量超过战前水平(1913年)5.7%。

 

 

2.法国:由于德国暂时不能成为竞争对手,法国经济有了一定起色。阿尔萨斯、洛林的归还,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15年,基本解决了法国的原料、燃料缺乏问题。又因得到德国81亿金马克赔款并扩大了殖民范围,法国进行了大规模恢复和重建。汽车、航空、化学、橡胶等新兴工业最为突出。1920年生产汽车4万辆,1929年增至25.4万辆。1926年,法国工业人口第一次超过农业人口。工业生产总指数从1919年的57(1913年为100),增至1924年的109,1930年的140,增长速度超过美英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1920年的5%提高到1930年的8%。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9.4%。

 

 

3.德国:“道威斯计划”把赔款转嫁到德国人民身上。1923年进行货币改革,稳定通货;1924~1930年共得到外国贷款和投资326亿马克,解决了资金奇缺的困难;得到美国大量技术和装备;广泛开展“产业合理化运动”,普遍更新设备,工人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汽车、汽油、摩托制造、炼铝等同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增长迅速。1927年,工业已达到战前水平。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7.1%。

 

 

4.日本: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工矿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由1914年的49.5%上升为1919年的61.1%。战后,美国从日本大量进口生丝、纺织品、船只等商品,英、法、德也需从日本进口战时奇缺的民用工业品,日本获得较广阔的国际市场。1919年下半年,每月新建扩建企业的投资达5亿日元。在政府特殊保护下为军事生产服务的钢铁、电力、化学、机械等部门有较大发展。1920年,工业生产占世界总量的2%。1921~1929年,工业生产每年平均增长3%。

 

 

5.美国:由于大战中赚得巨额利润,在战后更新设备,大力采用自动传送装置等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的大量生产,同时,由于科学管理的发展、科学研究工作的迅速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几乎增加了一倍。

 

 

利用欧洲各国战后经济尚未恢复及对美国在财政上的依赖,夺占新的国外市场。在国内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扩大消费市场。1927年,分期付款售出的汽车约占60%,1925年,分期付款的零售商品总额为48.75亿元。因此,工业有很大发展,以汽车制造、电气设备和房屋建筑最为突出。1921~1929年,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4.3%。1929年,美国生产了资本主义世界48.5%的工业产品,对外投资达172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把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50亿美元)掌握在手中,还第一次夺得了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中的首位。“繁荣”背后危机的萌芽滋长

 

 

从理论上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由危机、停滞(即萧条)、中等活跃(即复苏)、生产过剩(即高涨)四个阶段构成。危机通常在以经济繁荣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达到顶点时爆发。危机中,工厂停工、倒闭,失业人数剧增,生产下降。生产降至低点徘徊,市场冷清,形成停滞阶段。接着出现降价销售存货,更新设备,采用新技术,对生产资料需求增长,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提高,生产逐渐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出现中等活跃(复苏)。继而,生产快步发展,市场活跃,重新进入生产过剩,又叫“繁荣”。当生产大大超过市场需求时,新的危机又到来了。

 

 

生产过剩

 

 

是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它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消费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它导致大量产品因劳动群众无钱购买而积压,形成生产过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已提高了40%以上,商品生产大量增加,但是,1929年却有60%以上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足取得最低限度生活必需品的2 000美元。煤炭、棉织、造船、铁路设备、制革等工业,特别是农业都停滞不前或下降。就业人数上升很少,在马萨诸塞州,制造业工人人数甚至比1920年减少约25万人。

 

 

插图《纽约股票交易所前》

 

 

图为美国纽约华尔街一家股票交易所门前的景象。华尔街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的一条街,街道狭窄而短,它是美国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纽约证券交易所等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等银行都设在这条街上。华尔街是美国金融和资本高度集中的象征。1929年10月底,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价格暴跌,股票大量抛售,股票交易所前挤满了抛售股票的人群。美国股票市场崩溃,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美国历史上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一般认为,这次危机是从1929年10月股票行情猛跌开始的。到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损失达260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经济陷入停滞状态。从1929年到1932年,银行破产达101家,企业破产约11万家。到1933年3月,美国的完全失业工人达1700万,还有100多万农民破产。这次危机中,工业、农业、信用危机同时并发。危机还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它的工业生产总值下降36%。世界贸易也因此缩减2/3。

 

 

纽约股票交易所抛售狂潮

 

 

1.股票:资本主义国家的股份公司需要额外资本时,会发行股票。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和取得股息的有价证券。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之所以有价格能买卖,就因为拿着它可以向公司领取一定的股息。股票通常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买卖,但不能向股份公司退股。

 

 

2.股票价格:股票价格与股票票面金额不一致。由于它取决于预期股息和银行利率,即:股票价格=预期股息/利率,例如一张票面金额100元的股票,预期每年领取8元股息,当时银行存款利率为4%,则这张股票的价格应为8元÷4%=200元。股票价格还常因某些企业乃至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的变化而波动,经济繁荣时期,买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经济危机时期,卖出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

 

 

3.股票交易所:买卖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市场。业务分两类,或现款买卖,或只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投机者往往利用行市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若预测失误,会造成破产。

 

 

4.抛售狂潮:由于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当时股票每一次买进都意味着利润,有100万新顾客随着大投资者和职业性的证券投机商进入股票市场,买卖各种证券,因此,发行和出售股票成为有利可图的交易,“新的证券好像肥皂块那样地被制造出来”。1925年1月到1929年10月,纽约股票交易“可上场股票”从4亿多股增至10亿股以上,有些股票卖价甚至在“10倍的收益”这个传统基数的50倍以上。1929年时,37天内成交数目超过500万股,成千上万的人集中精力去进行投机,股票交易成为商业和社交集会的主要话题。结果,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早晨10点钟,股票交易所大厅里的大锣刚刚响过不久,剧烈的风波就突然发生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不计价格地在抛售……交易所的情况十分混乱……开盘后半小时内,交易量就在300万股以上,12点钟时就超过了800万股,1点半钟时超过了1 200万股,当停止交易的大锣鸣响时,这一天的疯狂交易以1 641万多股的最高纪录而收盘……”。到11月中旬,30亿美元股票消失不见。1933年,股票市场跌到最低点时,约有740亿美元无影无踪,相当于1929年9月股票价值的5/6,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部战费的3倍。

 

 

经济危机迅速蔓延美国

 

 

股票市场崩溃给各部门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银行纷纷倒闭,银行门前挤满惶惶不安、竞相提款的人群,1932年,全国1.8万多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美元,却要应付410亿美元的存款。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到1932年,汽车工业仅开工5%,全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7%。危机期间,商业降到正常时期的60%以下。全国13万家以上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在1933年达1 300万以上,占劳动人口的1/4。农产品滞销,农民总收入下降了57%,大批破产。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值都下降了70%左右。资本输出几乎停止。

 

 

危机影响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英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23.8%。1932年,失业人数近300万。出口贸易下降50%。1931年,实行英镑贬值。

 

 

2.法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36.2%,约倒退了20年。1935年,失业人数为50万以上,半失业者占工人总数的一半。1937年,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从1929年的6.4%降为5.1%。危机延续到1936年才稍有回升。

 

 

3.德国:工业生产降低40.6%。失业人数最高时达600~800万,占近全国工人半数,居欧洲各国之首。农业收入减少30%。进出口额都减少70%左右。

 

 

4.日本:对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对外贸易,出口下降76.5%,进口下降71.7%。工业总产值下降32.9%。1931年,失业人数近300万。

 

 

插图《大危机时期穷人居住的棚屋区》

 

 

1929年,赫伯特·胡佛就任美国总统。在此期间,美国已经陷入经济危机,失业人数猛增,失业者用旧纸板、旧木料搭起简陋的棚子,由这种小棚组成的临时居住区被人们讽刺地称为“胡佛村”。胡佛(1874—1964)是美国第31任总统。生于依阿华州一个铁匠的家庭,9岁成为孤儿,由叔父抚养长大,20岁取得斯坦福大学地质学学位,成为该校第一批毕业生之一。后来,他从做一名普通矿工开始,很快成为颇有声誉的矿业管理人员。1899年,曾到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食品管理局局长,战后曾任商业部长,他主张政府尽可能对企业少加限制,在1928年竞选总统时,他曾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预言“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两辆车。”可是不久就被经济危机无情粉碎了。危机期间,他曾设法使赔款和战债延期一年支付,也曾向国会提出挽救危机的纲领,但坚决反对由国家援助失业的群众,他被嘲讽为“饥饿总统”。在1932年选举中,被罗斯福以压倒优势击败。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值此就职之际,同胞们肯定期待我能坦率而果断地向他们说明我国当前情势。现在尤其有必要坦白而果敢地谈一谈真情实况,全部的真情实况。我们没有必要去躲闪,而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情况。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要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在我们国家生活中每一个黑暗的时刻,每位坚强有力的领导人都曾经得到人民的谅解和支持,从而保证了胜利。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人表示支持。

 

 

我和你们都要以这样一种精神来面对共同的困难。感谢上帝,这些困难都只是物质方面的。价值贬缩到难以想像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的支付能力降低了;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在贸易交往中交换手段也被冻结了;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人们并不在少数。只有愚蠢的乐天派才能否认眼前的暗淡现实。

 

 

……

 

 

然而复兴并不仅仅要求改变道德观念。祖国要求行动起来,现在就行动起来。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我们只要明智而勇敢地承担起来,这项任务并不是不能解决。由政府直接招雇可以部分地做到,像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与此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工业中心已经人口过剩,应该在全国范围重新分配人口,因此应尽力把土地提供给最善于耕种的人,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为了促成此项工作,要采取具体措施提高农产品价值,从而提高对我们城市产品的购买力。要从实际出发制止对小房产和农场取消偿还抵押所造成的悲剧和日益严重的损失。要坚持由联邦和各州以及各地方政府立即采取行动支持大量削减抵押的要求。要把救济工作统一掌管起来以避免目前的分散、浪费和不均的现象。要把一切形式的交通运输和其他明确属于公用事业的设施置于国家计划和监督之下。总之,可以促成此项工作的方法是很多的,但它绝不能借助空话。我们必须行动起来,迅速行动起来。

 

 

最后,在恢复阶段中,我们需要避免旧秩序弊端重新出现的两项保证: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和投资,以制止利用他人存款进行投机的活动;必须提供充分而有偿付能力的货币。

 

 

这就是我们的行动路线。我即将向新的国会的特别会议提出实施这些路线的具体措施,我还将要求各州立即提供支援。“新政”(New Deal)

 

 

1932年6月底,罗斯福在接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演说中提出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是把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公道政治”(Square Deal)和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新自由”(New Freedoms)两个口号巧妙地加以结合。有人认为是借用了同年社会学家斯图尔特·蔡斯出版的新著《新政》之名。

 

 

恢复银行信用

 

 

罗斯福就职时,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的股票与商品市场关闭,天空一片灰色,气氛有如“战时的围城”。第二天,他滚动轮椅来到椭圆形办公室,当晚做出全国银行一律休假4天的决定,以便制止挤兑。经他要求,73届国会特别会议于3月9日召开,会议进行的100天中,他召集一批教授组成“智囊团”,提出一系列法令,大致包括了“新政”的内容。其中有关金融的立法占1/3,最重要的就是只用38分钟就在欢呼声中通过的“紧急银行法令”,它授予总统紧急权力管理信贷、通货、黄金、白银和外汇的交易。授权审计官对有问题的银行逐个审查,给有偿付能力的发放执照,准许3月13日重新开业。授权政府以各银行资产的储备,发行20亿元新钞票。后来,又对那些在一周之内就囤积了全国15%货币的人们施加压力,对一切银行存款实行保险,使人们把藏在床垫下、园土中、宝盒内的黄金和货币纷纷储入银行。政府还批准某些银行可让每个存户提取10美元现金。商业开始活跃。不出一周,全国3/4银行复业,交易所又响起锣声。不到一年,存款增加10亿~20亿美元。

 

 

调整农业

 

 

1933年5月通过“第一农业调整法令”,用三种方法减少生产过剩和提高农民的收入:(1)棉花买卖选择方法。种棉人将种植面积至少减30%,可买进等于减产量的棉花,若棉价上涨,这部分购进的棉花可以卖出。(2)政府对暂不栽种的农田给予奖金。(3)订立销货合同法。后来,又对不按计划的耕种和饲养课以重税进行惩罚。1933年,控制全国棉花播种面积73%的100万个棉农,将棉花播种面积减至不到l 000万英亩,使未来收成减少440万包左右,政府付出1亿多美元补偿。

 

 

国家工业复兴法

 

 

1933年6月通过,目的在于通过商业的自行调节,减少生产过剩、增加工资、缩短工时和提高物价,从而促进工业的复兴,授权总统拟定一些为工业部门自愿接受但可通过执照制度执行的公平竞争的法规。为此成立全国复兴总署,领导几千种适于编入法规的工业部门拟定法规。当时华盛顿出现了一种与战争时期相似的激昂气氛,最后通过了576项基本的和189项补充的法规。7月宣布的“再就业协定”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作35小时,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角。遵守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可以领到一个“蓝鹰”标志。1933年仲夏,100万雇主表示愿意遵守这一规程,900万工人在“蓝鹰”标志下工作。1935年,工业复兴法被最高法院宣布违宪而取消。

 

 

举办公共工程

 

 

罗斯福刚就职就制订法令,授权总统雇用青年人组成平民保持队进行造林、防洪和其他市政工程,每人每月工资30元,其中22元寄往家中,由陆军部负责提供粮食、服装等。第一年就有30万人参加。全国工业复兴总署成立后,又设市政工程总署,拨款33亿元发展公共工程。1935年,又成立工程计划署,统一计划,耗资约105亿元,建筑了12.2万幢公用房屋、64.4万英里新路、7.7万座桥梁、285个新机场、2万多英里下水道和公园、游戏场、水库、医院、校舍、运动场等。这项工作,在1938年,为380万工人提供了就业,约占失业人数的1/3。

 

 

形象图《田纳西水力工程中的水坝》

 

 

为了治理水患频繁的田纳西河,提供就业机会,1933年开始,罗斯福政府着手在田纳西河上筑起了16条水坝。这些水坝保护了农业,提供了大量电力,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已准许在田纳西河上的“麻梭浅滩”建立两座发电厂,生产制造炸药用的硝酸盐,并投资1.4亿元,于1925年建成使电厂得到电力的“威尔逊水坝”。但是在政府拥有和营运方面,一直有争论。1933年5月通过“麻梭浅滩与田纳西河流域发展法令”,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具有收买地产、建筑水坝、设水电站、拟定洪水控制计划、保持水土、造林及制造硝酸盐产品等广泛权力,并在10年内实现了政府经营,从而达到了加强国防、发展该地区工农业、改善航运、控制洪水的目的。它是“新政”中最有持久意义的一项成就。

 

 

“新政”取得一定成效

 

 

1934年秋,经济得到有限恢复。1936年,银行恢复了正常活动,农业收入增加近1倍,许多工业部门恢复到1929年水平,国民收入比1933年增加了50%。但1938年,失业率仍高达10%。1939年,在业工人年平均工资只是1 264美元,仍低于危机前一年的1 405美元。

 

 

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罗斯福新政作为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实验,具有一定的短期作用和深刻的长期影响。

 

 

新政缓和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到1936年底,美国工业总产量超过危机前的年平均数,农业生产也有较大恢复。新政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同时,也注意改善中下层民众的经济和社会地位,缓和了社会矛盾。新政还打击了美国的极端主义组织,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从实质上说,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同私人占有矛盾的大爆发。罗斯福新政是一场资本主义的体制改良运动,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摒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财产占有形式、生产调节方式、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向更高的层次调整,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新政的实践也推动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国家干预型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凯恩斯主义的出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经过及它们的对内对外政策。了解德国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简况和19世纪30年代“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通过引导学生对“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和经过”的思考,培养学生客观、具体地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是世界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危机,国内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德、意、日法西斯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代表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恐怖专政,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政策。法西斯政权是最反动,最富侵略野心的政权。各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与相互勾结,预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来临。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为主题,以德国为典型事例叙述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三国法西斯势力的发展、法西斯政权的建立及对内实行残暴独裁统治,对外极力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叙述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及“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家形成对世界和平构成的严重威胁。

 

 

本课重点是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主要原因有二:第一,德国和日本尽管在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方式上有所不同(即德国纳粹党是以逐步夺权的方式,日本则是以控制内阁的方式),但两国的法西斯势力都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发展起来的,它们都是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而建立起法西斯专政,它们所实行的对内、对外政策也正反映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两国在法西斯政权建立及对内对外政策方面既具有共同性,又具有典型性。第二,德、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既承接前一课所述“经济危机”,又诱使学生思考下一课有关二战爆发的内容,它是这一历史阶段的关键内容。

 

 

本课难点:经济危机与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关系。主要由于初中学生缺乏对经济危机方面知识的积累,使之对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加速法西斯政权建立的理解较为困难。

 

 

二、教法建议

 

 

1.讲授新课之前,教师可参阅教材中《焚书》插图自制课件,结合“提示”内容导入本课。也可采用联系旧知识的方法导入本课。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上一课讲的经济危机发生的时代、特点、影响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德国、日本的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由于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历史特点不同,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寻找摆脱危机的出路也不同。美国总统罗斯福为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通过实行“新政”摆脱了危机;德、意、日则先后走上了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从而导入新课。

 

 

2.讲述德、意、日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时,为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建议教师自制《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简表》课件,适时向学生展示。(见下表)

 

 

国名 项目

 

 

工业生产下降

 

 

对外贸易缩减

 

 

工人失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

 

 

70%

 

 

800万

 

 

1931~1934年1000多次

 

 

日本

 

 

32.5%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

 

 

 

 

3.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是本课的重点,而以希特勒为首的德国纳粹政权建立的过程更是应该突出讲授的内容。讲授时建议教师突出以下几点:

 

 

(1)历史背景。教师结合《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影响简表》指出,由于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对外:垄断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打破《凡尔赛和约》的束缚,使德国重新获得领土和殖民地;对内:需要加强镇压国内日益发展的革命力量。

 

 

(2)反动理论。按教材小字部分内容,教师可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的成立及反动理论归纳为: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复仇主义及妄图建立日耳曼大帝国的扩张野心。

 

 

(3)纳粹势力的发展。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以世界经济危机为契机,主要采用欺骗的手法,乘机发展势力。具体表现是:①骗取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②获得统治阶级和垄断资本家大力支持。③加紧勾结军队。④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和种族狂热等。使相当一部分人落入了希特勒的圈套,纳粹党一跃成为国会中的大党。教师可适当补充材料加以说明。

 

 

(4)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的标志: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这也是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5)希特勒恐怖独裁统治的表现:①希特勒上台后,逐渐将总统、总理两个职务合并为一,集党权、政权、军权于一身,称国家元首。②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③解散一切工会组织和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④焚毁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4.本课“反犹狂潮”一目虽然不是重点,但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自然会产生对德国纳粹迫害和杀害犹太人原因方面的疑问,或提出这方面的问题。建议教师从以下三方面解释:

 

 

(1)历史原因。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的传统势力也往往把对犹太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2)个人原因。希特勒从小就从心理、思想上极其厌恶犹太人,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就叫嚣犹太人是全人类的敌人,是人类文明的破坏者,是德国这个伟大国家的“败类”。(3)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对纳粹的退让、姑息,使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不断升级。

 

 

5.讲述“法西斯”一词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后的“自由阅读卡”,并引导学生回忆九年级上册“古代罗马共和国建立”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法西斯”一词的由来与发展。

 

 

6.讲述轴心国集团形成时,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原因和影响。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1)德、意、日三国法西斯政权联合起来的目的,都是要实现其各自的侵略野心,并把矛头指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称霸世界。这是德、意、日三国勾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的主要原因。(2)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挂出“世界地图”或展示地图课件,明确德、意、日三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使学生转换视角,进一步认识到轴心国集团形成对世界和平所构成的严重威胁。

 

 

7.本课小结时,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将本课知识归纳为“一”、“二”、“三”。即“一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二(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欧、亚);“三国”轴心国集团,使学生宏观把握本课内容。然后引导学生从背景、目的、方式、阶级本质、对内对外政策等方面比较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过程中的异同。使学生在师生共同总结、分析、比较中深化认识,获取新知识。

 

 

三、学法指导

 

 

1.鉴于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内容,对前、后课文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纵向联想,形成阶段性知识系统,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执果索因,逐步深入探究。

 

 

2.指导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试制一张“德、意、日法西斯政权建立”简表,使学生在巩固本课基础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总结、归纳历史知识的方法(参看下表)。

 

 

国别

 

 

背景

 

 

建立标志

 

 

建立时间

 

 

内外政策

 

 

影响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想出几条确凿有力的证据,批驳德国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诬蔑。(3点提示:)

 

 

1.当代世界有决定影响的三位思想巨人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都是犹太裔人。

 

 

2.犹太人追求知识,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谋生。据对美国的犹太人统计,有将近90%的犹太男子和65%的女子受过大学教育,犹太男子中有30%以上获得专业职称和博士学位。

 

 

3.犹太经济学家人才辈出,历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中,有1/3属于犹太人和有犹太血统的人。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参考有关历史文献,以一名20世纪30年代居住在德国的犹太少年的身份,以《难忘的岁月》为题,写一篇回忆录,描写当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

 

 

可参考的文献简介:张贺福、孔圣根著《犹太民族不灭之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电影:《辛德勒的名单》。1994年,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根据澳大利亚作家托马斯·基尼利的同名小说拍摄而成。影片上映后引起全世界强烈反响。

 

 

写作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流畅,文字以300~500字为宜。

 

 

2.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同学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或《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然后谈谈观后感。(略)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第八章,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现代史》第十一章、第十二章,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2.推荐网站:

 

 

61.187.64.123/~lishi/jiaoan5/new_page_1.htm

 

 

(作者:北京市密云县第一中学高级教师 曹庆文)

 

 

参考资料

 

 

希特勒的纳粹党

 

 

一次大战结束后不久,1919年秋,希特勒奉命调查慕尼黑的小政治团体“德国工人党”。以后他控制了该党并充当了该党的负责人。1920年,他在该党发布了《二十五点纲领》,打着民族复兴的旗号,鼓吹民族复仇主义和对外扩张,要求所有日耳曼人在一个大德意志国家内统一起来。同年,德国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而希特勒为纳粹党组织了武装组织冲锋队,采用“ ”字作党徽,亲自设计了红底白圆心、中间是黑字的党旗。希特勒的自我解释为:“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1921年希特勒迫使其他委员接受他的要求,修改党章,推选他为党的唯一领袖,确立领袖原则。

 

 

纳粹党宣扬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的目的

 

 

民族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往往利用民族主义,实行对内压迫和对外侵略的政策。纳粹党的民族主义招牌,是利用群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情绪,煽动民族复仇主义,为纳粹党建立独裁统治和对外侵略扩张而服务。

 

 

种族主义是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资产阶级和垄断资产阶级为对外侵略、占领殖民地的需要而制造的一种民族歧视的反动理论。希特勒的种族主义鼓吹日耳曼族是高贵种族、优秀种族,犹太人是劣等种族,是最危险、有害的,必须灭绝,借以煽动种族狂热,以达到实现其政治野心的需要。纳粹党势力的发展

 

 

在世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德国的形势下,希特勒组织了数千名纳粹宣传员和学生前往各城市和农村,以争取群众。纳粹党到处举行各种群众集会、演讲会、火炬游行,到处散发传单、张贴广告,甚至搬出铜管乐队,打着五颜六色的小旗招引群众,制造声势。希特勒本人则租用一架飞机四处演说。他在上台前曾三次周游全德,抵达六十多个城市,施展其骗人的讲演术。他向工人打出社会主义的旗号,表示执政后将消除经济危机,确保每个人都有工作和面包。他还扮演了农民代言人的角色,许诺农民将“得到经营土地的贷款”,并要把农民提高到一切阶级之上。希特勒又加紧勾结垄断资产阶级,1932年1月,在垄断资本家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希特勒发表长篇讲话,托出了纳粹党的反动纲领。他根据垄断资本家的愿望,在内政方面提出要彻底取消德国劳动人民的民主和自由,他宣称民主是“愚蠢的统治”和“破坏的原则”。他表示要“彻底根除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结束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保证帮助资本家攫取更多的利润。希特勒提出的对外纲领,是用武力夺取“生存空间”,然后全面利用被奴役国家的工业和人力物力,为德国统治阶级谋取利益。希特勒的讲话迎合了垄断资本家的心,博得了他们的喝彩和支持。希特勒向政府、军队保证:“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取代陆军……我们将努力做到在我们执政以后,以目前国防军为基础,一支伟大的德国人民的军队将会兴起。”希特勒不仅欺骗了千百万普通人民,也说服了企业界和陆军中的领袖人物。德国资产阶级把纳粹党看作是制止国内革命进行对外扩张的有力工具。1929年纳粹党只有17.8万名党员,到1932年已发展到100万党员。1930年这个在国会中原居第九位的小党一跃成为第二大党。

 

 

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对希特勒的支持

 

 

从20年代到30年代,煤、钢垄断巨头每年捐助纳粹党100万马克;企业主联盟每年资助200万马克;鲁尔煤矿资本家每年资助600万马克;前德皇威廉二世资助了200万马克。1932年梯森、克虏伯、西门子等大资本家联名上书,要求兴登堡总统委托民族运动的最大集团的领袖希特勒组阁。兴登堡于1933年1月30日召见希特勒,请他出任德国总理并组织政府。

 

 

兴登堡(1847—1934)

 

 

德国元帅、魏玛共和国总统(1925~193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初任第八集团军司令,后晋升为元帅。1925~1932年在右翼政党和社会民主党右翼首领的支持下,两度当选总统,支持保皇派和法西斯组织,1933年授权希特勒组织政府,政权由此转入纳粹党手中。

 

 

国会纵火案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为了一举消灭共产党,铲除在德国实行纳粹主义的最大障碍,希特勒及其一伙精心策划了臭名昭著的国会纵火案。在国会议长戈林的住宅下面有一条地下暖气管道通往国会大厦。柏林冲锋队队长卡尔·恩斯特2月27日晚上带领一小队冲锋队员经过这条地下通道到达国会大厦,在那里洒了大量的汽油和易燃的化学药品,然后命人放了几把火,顷刻之间雄伟壮观的国会大厦就化为了废墟。事件发生后,戈林声嘶力竭地叫嚷:“这是共产党反对新政府的罪行!”纳粹秘密警察头子鲁道夫·狄尔斯大声说:“共产党的革命开始了!我们一分钟也不能坐等,我们要毫不留情地对付他们,共产党干部一经查获,当即格杀勿论,今天晚上就把共产党议员统统吊死。”这是希特勒等人精心策划的。法西斯分子以“国会纵火案”为借口,对德国的革命力量进行残酷镇压,他们贼喊捉贼,把纵火的罪名加到共产党人的身上,诬陷说这是共产党发动武装暴动的信号。其实,还在27日中午,柏林的全部冲锋队员就已经进入戒备状态,起火后两小时,法西斯分子便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了大逮捕和大屠杀。仅27日一个晚上就逮捕了1万名反法西斯战士。在以后的三四个月里,被捕人数达到六七万人之多,德国工人运动领袖、共产党主席台尔曼遭到非法逮捕;对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保加利亚工人运动领袖季米特洛夫进行了非法审讯;共产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各地工会组织被勒令解散。1933~1935年,纳粹分子杀害了二十多万德国人,把一百多万人关进了集中营。

 

 

纳粹政权的文化专制

 

 

纳粹政权极端仇视人类一切进步的思想和文化。人道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遭到绝对禁止。1933年5月10日夜,希特勒煽动万名学生在柏林洪堡大学对面的广场上进行大规模焚书活动,两万册书籍被焚,马列著作全部被焚毁,著名的文学著作、科学著作也被付之一炬。大批优秀科学工作者被迫逃亡,爱因斯坦即是其中之一。纳粹党教育的重点是促使民众在思想上和心理上作好侵略战争的准备,广播、报刊和书籍充斥着“生存空间”和种族主义理论及军国主义宣传,学校成了法西斯军事训练所。

 

 

希特勒的扩军备战

 

 

1.希特勒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急剧增加军费开支:1935~1936年为62亿马克,1936~1937年为110亿马克,1937~1938年为146亿马克,1938~1939年为160亿马克。2.疯狂扩军备战:1935年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以建立600万后备军为扩军目标。1936年8月制定和平时期总兵力达到83万、战时扩大到462万的计划。3.发展空军和海军:1933年只有250架飞机,1939年猛增到4 093架;海军1935年军舰总排水量为11万吨,1939年增加到35万吨,超过了法国和日本。

 

 

德国国防法(1935年3月16日)

 

 

1.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2.德国和平陆军包括业已并入的警察部队,由几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3.有关普遍兵役的补充法律将由帝国国防部长拟定后提请帝国内阁决定。

 

 

(约翰·W·惠勒·本宗特和斯泰芬·海尔德编《1935年国际事务文件》,第1卷,伦敦1936年版,第64页。)

 

 

迫害犹太人

 

 

种族主义是纳粹理论的核心,其实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从国外某些学者,如英国的豪斯顿·张伯伦那里抄袭过来的,绝非纳粹一家所独创。

 

 

种族主义毫无科学根据,纯粹是一种谬论,如纳粹的一些所谓“理论家”断言,只有北欧的雅利安人才是世界历史唯一的创造者,他们是人类的普罗米修斯。然而众所周知,雅利安人只生活在易北河和威瑟河之间,因此当纳粹不得不把所有德意志人都说成是雅利安人时,已很难为种族主义的理论自圆其说。而当后来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纳粹德国开始把意大利人、甚至日本人都说成是一种特殊的雅利安人时,他们便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十分可笑的境地。

 

 

纳粹的“理论家”们千方百计地为种族主义涂脂抹粉,他们挖空心思,捏造了许多谬论,如《种族研究的新基础》一书的作者赫尔曼·高赫煞有其事地写道:“唯有北欧日耳曼种族发音清晰,不带杂音,而北欧日耳曼种族以外的人和民族的发音是不纯正的,单音模糊不清,就像动物发出的声音,例如狗的汪汪、猪的哼哼、猫的咪咪、鼠的吱吱……”而1935年7月28日的《法兰克福日报》竟然十分荒诞地宣称,血液和土壤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德国的土壤才能制造德意志人的血液,“德意志人种型之所以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种型,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处有德国土壤”(注: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658~659页)。

 

 

这种荒唐的种族主义最后把矛头直指犹太人,把犹太人作为宣泄的对象,把德国当时所有的困难都归罪于犹太人。有人说,纳粹对犹太人的仇恨可能是由于他们从心底里憎恶基督教,是“憎恶基督教的病态心理的表现形式”。更现实一些说,希特勒把犹太人作为替罪羊,一方面是由于犹太人在德国所处的特殊地位,犹太文化和德意志文化同是生长在德国土壤上的两朵鲜花,两者极其相似,而前者要稍胜一筹,因而极易招致后者的嫉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犹太人无祖国保护,所以对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于是在纳粹的种族主义理论中,犹太人遂成为一切罪恶的化身,他们既是马克思主义者,又是国际资本家;既是造成德国在一战中战败的“11月罪犯”和叛徒,又是和平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而且他们色情、放荡,直接威胁着德意志民族的纯洁性。

 

 

纳粹党一上台,便大肆迫害犹太人。1933年3月30日,法西斯政权宣布开展抵制犹太商人的活动,随后又下令从国家机构中清除犹太官员和从文化领域中驱逐犹太艺术家。1935年9月15日,希特勒颁布“纽伦堡法令”,公然剥夺全体犹太人的公民权,禁止犹太人担任公职和与雅利安人通婚。1938年11月9日深夜,纳粹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暴力迫害犹太人的活动,在这个“水晶之夜”里共有91名犹太人被活活打死,2万余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7 500家商店被捣毁,28家犹太教堂遭焚毁。(注:沃尔夫冈·维佩曼:《欧洲法西斯主义比较》,东方出版社,1992年,60~61页。)

 

 

从1939年起,纳粹当局开始将犹太人大批驱逐出境。1942年1月20日,法西斯分子更制订了“最终解决犹太人”方案,转而对犹太人进行灭绝种族的大屠杀。究竟有多少犹太人死于非命,至今未有一个精确的数据。据世界犹太人大会统计,约有572.1万人遇难;另一个计算的方法是,1939年时欧洲约有920万犹太人,而二战结束时仅剩下310万人,由此可推算出死难者共计为610万人。此外,苏联学者也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数据,他们认为先后共有597.8万名犹太人被杀害,其中波兰境内280万人,苏联境内172万人,罗马尼亚境内42万人,捷克境内26万人,匈牙利境内20万人,德国境内17万人,荷兰境内9万人,法国境内9万人。(注:苏联《近现代史》杂志,1965年第10期,10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的经济和政治

 

 

意大利在一次大战中虽挤入了战胜国的行列,但在凡尔赛和会上分赃最少。大战对意大利的经济影响很大,战争中意大利死伤110多万人,战费支出占国家预算的80%,国家外债负担沉重,达到190亿里拉,物价高涨,工业生产下降,破产企业从1919年的50家增加到1923年的5 700家,失业人数日增。政治局势混乱,1918~1922年政府更迭五次,其中最短的仅七个半月。群众革命运动不断高涨,1918年罢工斗争为292次,1919年达1 626次。热那亚的水兵和码头工人曾发动武装起义,一度控制了城市政权。1920年8月,工人占领工厂运动风靡全国,参加者达60万人。农村也爆发了有士兵支持的农民夺取土地的斗争。1921年意大利共产党诞生,无产阶级革命进入成熟阶段。

 

 

墨索里尼“向罗马进军”

 

 

墨索里尼是意大利的独裁者。在一次大战造成社会动乱的历史背景下,他于1919年3月在米兰成立法西斯战斗团(后改称国家法西斯党)。面对一次大战后意大利社会的动乱,无产阶级革命和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法西斯党竭力宣扬民族沙文主义和尚武精神,鼓吹建立“大意大利”,叫嚷要实行法西斯独裁,打倒一切其他政党,“把自由主义观念,强弩之末的民主主义,以及布尔什维克的洪水猛兽般的乌托邦思想一齐扫荡”。加入法西斯党的大部分人是退伍军人、军官以及社会上的流民。法西斯党还建立了武装战斗队,为了显示法西斯党的权威和暴力,他们采用了古罗马高级执政官行使权力时用的标志“束棒”,作为法西斯党的党徽(“束棒”拉丁文FASCE即“法西斯”的由来。“束棒”即用皮带捆扎的一束棍棒,中间插一柄锋刃向外的战斧)。还规定以罗马式的敬礼替代当时的西方传统的握手礼。党徒见到领袖,或党徒遇到党徒都要举起右臂并高呼“领袖万岁”。党徒以黑衫作制服,故又称黑衫党。他们疯狂使用暴力手段迫害民主进步势力,殴打枪杀政治活动家、工会活动家、共产党人,因而获得垄断资本家赏识。垄断资本家暗中为法西斯党提供充足的枪支弹药和交通工具,资助法西斯分子参加1921年的议会竞选。在选举投票时,法西斯党徒采用高压政策争取选票,结果法西斯分子得到了35个席位进入了国会。1922年法西斯武装党徒已有50万人,并先后在一些城市和省份掌握了政权,墨索里尼认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1922年10月24日,在那不勒斯举行了法西斯代表大会,除了代表还调动了4万名法西斯武装分子。当天下午,墨索里尼在检阅队伍时,对其喽说:“我郑重宣告,目前的形势是,或是把政权交给我们,或是我们向罗马进军夺取它。”法西斯分子以“向罗马进军”“向罗马进军”的狂叫作答。这时政府如想制止法西斯分子夺权是完全有能力的,正像当时意军总司令声称的“5分钟的炮火,一切将平安无事”。但意大利的统治阶级采取了扶植法西斯势力镇压革命运动的政策。10月29日,国王邀请墨索里尼到罗马,请他组织内阁。极端反动的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确立。墨索里尼上台后,11月16日在新的议会上大放獗词,扬言要建立暴力至上的统治,说什么议会“随时都可以解散而变成法西斯的‘营房’”。他警告反对派说:“凡是异端者的头脑,都统统地一概把它击碎”。与此同时,法西斯报纸也配合叫嚣“无论是谁要想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虑一切,这种欲望的空想从今天起必须根除,意大利只有唯一的头脑就是首领墨索里尼。”在对外政策上,墨索里尼竭力推行侵略政策,公开宣扬“世界是属于法西斯的,民族的扩张是一种生命活力的表现”,并从30年代开始对外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对我国东北的主要侵略活动

 

 

日俄战争(1904~1905年)后,日本从俄国手里夺取了辽东半岛的租界权以及从长春至大连的南满铁路,并在大连设立南满铁道股份公司,从此,日本的侵略势力伸入我国的东北南部。日本把我国的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并设立殖民统治机构“关东督府”,把其军队称为关东军。1927年,日本陆军大臣田中主持召开东方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称为《田中奏折》。奏折中叫嚣“欲征服中国必须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931年以前在中国东北的外国资本70%以上是日本资本,我国东北丰富的资源宝藏已成为日本垄断资本家掠夺的对象。日本从鞍山取得铁,从抚顺取得煤,从吉林、黑龙江取得木材。中国东北是日本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重要场所。1931年末,日本向中国东北投资总额达17.5亿日元。为了维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利益,摆脱经济危机的冲击,日本加紧对外扩张侵略。日本帝国主义分子叫嚣:“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鼓吹要在中国东北成立一个“王道乐土”的“新国家”,更有甚者,他们说什么“统治万国国民是日本的使命”,妄图把全世界置于日本天皇的统治之下。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在京都、大阪、神户等地区举行大规模的国家总动员演习,训练如何在空袭之下进行军需生产,保证军需品的运输。日本军部还积极策划侵略中国东北的方案。1931年6月,日本军部秘密指派陆军省军事课长冈铁山等六人在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的主持下,制定了名为《解决满州问题方案大纲》,大纲就侵略东北行动作了具体部署,并于7月传达给关东军司令部。经过这一系列的精心策划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日本军部势力的加强

 

 

日本军部包括陆军省、海军省、陆军最高指挥部参谋本部、海军最高指挥部、司令部等。根据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天皇是国家元首,又是陆、海军最高统帅,总揽统治权,军部独立于内阁之外,也不对议会负责,它直属天皇。“二二六事变”后,军部里掌握实权的法西斯军阀利用这一事件的出现,对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实现日本国家的全面法西斯化。在军部的强烈要求下,日本政府恢复了曾于1923年制定的陆海军大臣次官由中将以上现役军人担任的制度。法西斯军阀还提出所谓改革政治制度的“计划”,以缩小议会权限,消除政党政治,使议会完全变成军部法西斯独裁的附属品。他们还提出建立由军人主持的统一政策机构的方案,把国家一切大政方针和国家预算的决定权完全控制起来。

 

 

《德意议定书》

 

 

1936年10月25日于柏林签订,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答应在埃塞俄比亚给德国以特权,两国在重要的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的方针,双方承认佛朗哥政权,并对不干涉政策采取共同的立场,两国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空军,两国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地区划分经济势力范围。

 

 

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及附属议定书(节录)

 

 

1936年11月25日在柏林签署。协定诬蔑共产国际干涉各国内政“威胁全世界的和平”,规定缔约国交换关于共产国际活动情报,在反对共产国际的斗争中紧密合作。

 

 

日本帝国政府及德国政府

 

 

认为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之目的在采取一切手段以破坏威胁现存的国家;

 

 

深信忽视共产国际对于各国国内关系的干涉,不但将危及其国际安宁及社会福利,且将威胁全世界的和平。为协力防止共产主义的破坏起见,协议如下:

 

 

第一条缔约国相约对于共产国际的活动相互通报,并协议关于必要的防止措置,且紧密合作,以完成上述措置。

 

 

第二条缔约国对因共产国际的破坏工作而国内安宁感受威胁的第三国,应根据本协定的旨趣,采取防止措置,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

 

 

反共产国际协定附属议定书(节录)

 

 

……

 

 

甲、两缔约国的主管机关对于交换有关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并对于共产国际的揭发及防止措施,应紧密合作。

 

 

乙、两缔约国的主管机关对于在国内或国外,不论直接或间接服务于共产国际,或助长其破坏工作者,应在现行法的范围内,采取严格措施。

 

 

丙、为便利甲项所规定两缔约国主管机关的使用起见,应设置常设委员会,对于共产国际破坏工作所必要的其他防止措施,应由该委员会商讨协议之。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慕尼黑阴谋,法西斯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国、法国宣而不战,德军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国家。很多法国人坚持抗击侵略。英国遭到德国飞机的轰炸,在首相丘吉尔的号召下,英国人民坚决同法西斯战斗到底。德军对苏联进行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苏联卫国战争开始,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认识慕尼黑阴谋是帝国主义大国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等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二战中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了解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教科书前一课介绍了有关意、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和法西斯轴心国形成的情况,而本课教材介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由法西斯轴心国挑起的,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大战,也是一次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战争初期主要由于西方大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使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猖獗一时。教材随后介绍了丘吉尔就任首相后,英国作为欧洲战场的主力,顶住了德国的压力。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来德国法西斯在欧洲大陆上的第一次大失败。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仍然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起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二十年,资本主义的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结果德、意、日首先发难,挑起了战火。其直接原因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它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另外,一些大国为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互相配合,还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2.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从1939年9月到1941年5月,希特勒用军事侵略或胁迫结盟等方式,先后占领了欧洲12个国家。欧洲许多国家迅速战败的主要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①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没有采取行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灭亡。②“静坐战”先后持续了七个月,使德军完成了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③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向北欧、西欧进攻时,法国依然幻想德国会首先向东去攻打苏联,没有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结果很快就溃败了。

 

 

失败的其他原因还有:①战术思想陈旧,面对希特勒的突袭战、闪电战,波兰依靠骑兵,法国准备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战和消耗战。②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德各个击破。

 

 

二、教法建议

 

 

1.教师可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比较,让学生弄清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间。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问题,一般流行的说法是1939年9月,即德国侵入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但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可引导学生回忆: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这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

 

 

这一点明确之后,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弄清楚,这就是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具体情况有所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时候,是一触即发的。1914年6月28日发生了萨拉热窝事件,7月28日奥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以后的一周内,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面前,英、法等国不仅不加干预、制止,反而纵容侵略者,甚至蛮横地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因为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巨大的削弱,致使英法集团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更重要的是,他们企图用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办法,推动德国去进攻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不难看出,在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看来,苏联的成长壮大,比法西斯势力更可怕。法西斯德国正是利用了英、法、美与苏联之间的矛盾,气焰日益嚣张起来。具体的表现,可让学生举例。德国在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以后,第二年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而在刚刚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后,希特勒就下令,要永远消灭波兰。绥靖政策能带来和平吗?连张伯伦也感到不安了。

 

 

2.德国法西斯为什么要突袭波兰呢?这个问题可让学生思考、讨论,进行探究。①德国法西斯进攻波兰之前,已占领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从地理上看波兰处于德国的半包围之中。正因为如此,所以希特勒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之后便下达了“永远消灭波兰”的命令。②波兰和英法是盟国,德国处于法波之间,而波兰实力不如英法。所以希特勒决定先攻占波兰,然后再来解决英法。③波兰又与苏联接壤,占领波兰就有了进攻苏联的跳板。④为了避免攻占波兰后可能引起英、法和苏联同时出来干涉,所以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一切准备妥当,为了以最小代价获得最大战果,德国便于9月1日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

 

 

3.关于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被占领。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多个国家被占领的原因。英法虽然已经对德宣战,实际上是宣而不战,出现了所谓“静坐战争”或“奇怪的战争”的状态。这说明,它们仍然企图怂恿德国在灭亡波兰后去进攻苏联。结果,波兰由于武器落后,指挥失度和一味地依赖英法,在德国“闪电战”的打击下,仅两个多星期就灭亡了。

 

 

德国法西斯在灭亡波兰后便开始西进,很快就占领了北欧的丹麦、挪威,西欧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其中,仅用4小时占领了丹麦,卢森堡不战而亡。

 

 

在攻打比利时的时候,在比利时的英法盟军约有40万人,他们被迫从法国北部敦刻尔克海港撤退。这时德军主力已从比利时突入马奇诺防线的背后,突破色当南下,于1940年6月14日占领“不设防城市”巴黎。意大利眼看法国就要失败,赶忙趁火打劫,于6月10日对法宣战,同时出兵进攻法国南部。法国投降后,许多法国人坚持抗击侵略,其中著名的有戴高乐将军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

 

 

4.关于德国对英国的空袭。

 

 

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探究英国和法国遭到法西斯德国侵略的不同情况和结果。

 

 

法国沦亡后,德国于1940年7月10日对英国发动“空中闪电战”,历史上称为“不列颠之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德国对英国的空袭,8月增加到每天平均出动一千多架飞机。英国人民在新任首相丘吉尔的领导下,坚决抵抗。再加上英国战斗机性能的优越和雷达技术的先进,结果英空军不但没有被摧毁,反而在战斗中壮大起来。

 

 

5.关于苏德战争,教师可首先要求学生看图,弄清战场的具体位置,然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正当不列颠之战胜负未分之时,德国法西斯为什么把矛头突然地又转向苏联呢?这是因为:①由于英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德国的海军实力又不及英国,如果再拖延下去,德国的侵略计划就要被打乱了。②即使德军在大不列颠登陆,德军也只能占领英国本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地将落入美、日等国之手。③当时苏联的战备在不断加强,希特勒既怕苏联强大,更怕英、苏走上联合,所以决定先征服苏联后,再麾师西进。④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打败苏联,德国法西斯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三国军事同盟,同时又占领和控制了匈、罗、保、南、希等小国。这样,希特勒便可动用14个国家的人力、物力对苏作战了。⑤为什么选定6月进攻呢?这是因为苏联冬季十分寒冷,为了避免拿破仑出征俄国的遭遇,为了在严冬到来之前结束战争,所以在6月22日便开始了闪击行动。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阶段。到这年12月6日,保卫莫斯科的苏军突然转入反攻,到1942年1月中旬,苏军歼灭了50万德军,击毁了1 500辆坦克,把德军击退150~300千米。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破产了。

 

 

6.对于太平洋战争,可要求学生利用地图、形象图结合小字理解掌握,弄清日本和英美激化,日本“先下手为强”,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随后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丰富,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注意,既不能过多地引用课本外的资料,超出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增加学生负担,也不能照本宣科,违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新的理念。

 

 

三、学法指导

 

 

1.基本线索: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对世界和平造成重大威胁,被侵略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进行反法西斯斗争。而英法等国执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以张伯伦政府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了牺牲他国利益、苟且偷安、姑息纵容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慕尼黑会议把绥靖政策推到了顶峰,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3.德国入侵波兰,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纵容侵略,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食其果,遭到了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法国投降。丘吉尔就任首相后,采取坚决抵抗政策,英国顶住德国的压力。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相继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到全球范围。

 

 

4.战争过程中的主要战场包括亚洲战场、西欧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

 

 

5.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对当代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6.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学习本课之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电影或音像资料,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是出自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但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却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通过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再次,30年代的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还有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而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因素,但根本原因是英法两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2.有人说,日军偷袭珍珠港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序幕,这种说法对不对?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说法不对。因为早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后,日军已对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进行了侵略。1940年日本还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狂妄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早已拉开。日军偷袭珍珠港只是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并非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序幕。

 

 

活动与探究

 

 

德国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为什么没能使苏联屈服?请谈谈你的看法。

 

 

德军在欧洲大陆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这是英法等国推行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的结果。而面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卫国战争。卫国战争开始后,苏联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经济的轨道。当莫斯科遭到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时,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苏联军民团结一心,誓死捍卫祖国,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寒冷的冬季,苏联红军展开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的德军连吃败仗,莫斯科保卫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这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第一次大失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不仅从军事上粉碎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更重要的是从政治上打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证明了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战胜法西斯的,它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五、参考书目

 

 

1.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吴伟、徐蓝著《从萨拉热窝到东京:两次世界大战》,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3.《剑与火──世界战争集例》,第一册,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作者: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高级教师 雷连华)

 

 

参考资料

 

 

德国吞并奥地利

 

 

奥地利地处战略要冲,是进攻东欧和巴尔干的门户。《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奥合并。希特勒早就说过德奥合并是“我们一辈子要用各种方法来实现的任务”。他极力支持奥地利的纳粹分子掌权。经过几年策划,1938年3月,希特勒陈兵德奥边境,发出最后通牒,迫使奥总理许士尼格辞职,任命纳粹分子赛斯—英夸特为总理。英夸特刚上台,便按希特勒的授意,发出电报“邀请”德军占领奥地利。13日,占领完成,签订了德奥合并的文件,奥地利变为德国的“东方省”。《凡尔赛和约》是禁止德奥合并的,但英、法、美等国并未抵制和制裁而默认了德奥合并。

 

 

慕尼黑协定

 

 

即《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1938年9月29日至30日凌晨,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主要内容是:捷政府必须在10月1日起的10天内,把苏台德区和德意志人占多数的其他边境地区割让给德国;割让区内的军事设施、工矿企业、铁路及一切建筑,无偿交付给德国;成立由英、法、德、意、捷五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来确定其他地区的归属并最后划定国界,等等。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祸水东引”政策的顶点。丘吉尔在英国议会对协定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认为英国遭到了一场全面的十足的失败,英法“正处在一场大祸之中”。后来把为苟安一时而牺牲他国利益、纵容侵略的政策称为“慕尼黑政策”。

 

 

涅维尔·张伯伦(1869—1940)

 

 

英国首相、保守党领袖。生于英国伯明翰市,毕业于伯明翰大学。1915年任伯明翰市长。1918年当选下院议员。历任邮电、卫生、财政大臣等职。1937年起任首相。任内全面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承认墨索里尼侵占埃塞俄比亚,默许希特勒吞并奥地利。尤以1938年三次求见希特勒、策划慕尼黑阴谋而臭名昭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坐视波兰灭亡。1940年4、5月间,德军迅速向北欧和西欧推进,张伯伦受到强烈谴责,黯然下台,不久病卒。著有《演讲集·为和平奋斗》。

 

 

达拉第(1884—1970)

 

 

法国总理、激进社会党领袖。1918年任众议员。历任殖民、公共工程、外交、国防等部部长。1927年当选激进社会党主席。1935年曾参加法国人民阵线。1938~1940年出任总理期间,追随张伯伦签署了《慕尼黑协定》。1940年法国败亡之际,因主张在北非继续战斗,被占优势的投降派排挤出政府。后被贝当卖国政府逮捕,先后监禁于法国、德国和奥地利。大战结束后返国。1946~1958年任国民议会议员,反对冷战政策。1957年当选激进社会党主席。1958年反对戴高乐执政,后退出政界。

 

 

德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会议以后,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区和住有德意志人的其他地区。希特勒看到英法软弱可欺,便于1939年3月14日,强迫捷总统签署了把捷克斯洛伐克合并于德国的文件,第二天,德军便开进了布拉格。

 

 

德军“闪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军共集中了58个师、160万人,对波兰发动了“闪电战”。南集团军群由龙德施泰特上将指挥,北集团军群由包克上将指挥,两路突进。先用机群轰炸重要机场、中心城市、交通要道、电站等设施,6 000门大炮向波边境猛轰。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访问的德舰也向波军基地开炮。然后以2 000多辆坦克为先导,步兵跟进。波军仓皇应战,飞机未及起飞即被炸毁。加上指挥失度,波军主力不到两天即被击溃。德军迅速向波兰腹地推进。

 

 

“奇怪的战争”与波兰覆亡

 

 

德波战争开始时,波兰兵力只有37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与德军兵力相差甚大。波兰政府要求英法“采取联合行动来制止战争”。当时法国有110个师,英国派到大陆的有5个师,而德国在西线的兵力仅23个师。英法对德兵力约为5∶1,不难在西线发动攻势,给德军造成压力。但英、法不仅没有动用地面部队发动攻势,连海、空军也按兵不动,致使波兰陷于孤军苦战。9月8日,南线德军已抵波兰首都华沙地区。波兰军民进行了英勇的保卫战,9月27日,华沙方告陷落。10月2日,法西斯德国灭亡了波兰,给波兰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民族苦难。英法在9月3日就已对德宣战,形式上已处于战争状态,而实际上未采取交战行动,所以历史上称为“奇怪的战争”。这种状态维持了七个多月,致使法军士气萎靡不振,军政要人中也出现一股渴望议和的情绪。而德国却占领了波兰,并借此良机为发动西线的进攻作了充分的准备。法国马奇诺防线

 

 

建于1929~1940年,耗资2 000亿法郎。全线长400千米,包括莱茵设防区、阿尔萨斯和洛林设防区以及萨尔障碍区。共筑有非常坚固的5 600个永久性工事。本为防御德军进攻而建,在战争中实际上没起多大作用。

 

 

敦刻尔克撤退

 

 

聚集在敦刻尔克三角地带的英法军约40万人。撤退至英国的约33.8万多人,其中英军约20万人。法国被俘约4万人。英法军丢弃700辆坦克、2 400门大炮和大量其他军用物资。

 

 

法国的溃败

 

 

5月14日,德军以重兵突破法比边界的色当要塞,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法国。又突破法军总司令魏刚在索姆河和埃纳河一线仓卒建立的魏刚防线。意大利于6月10日向英法宣战,出兵攻打法国东南部。14日,德军占领了不设防城市巴黎。21日,占领了卢瓦尔河以北整个地区。22日,法国投降。法国北部及西南部由德军直接占领,其他非占领区由贝当建立傀儡政府统治,因首都设在维希,也称维希政府。

 

 

戴高乐(1890—1970)

 

 

法国总统。1911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入伍,三次负伤。后在圣西尔军校教军事史,并在贝当的参谋部任职。1940年5月任第四装甲师师长,积极在前线阻击德军入侵。6月,任国防部副部长。巴黎沦陷后,于6月17日飞往伦敦,组织“自由法国”(后改为“战斗法国”)运动。号召法国人民继续战斗。并招募志愿人员组织武装力量,11月即达3万人。1941年9月,成立了“法兰西民族委员会”。派著名反法西斯战士让·穆兰空降回国,统一国内抵抗组织的行动。1943年6月,在阿尔及利亚成立“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为两主席之一。1944年6月,组成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任主席。在英美政府支持下,于法国以外建立的军队已达56万人,组成远征军参加盟军赴各战场作战。8月,随军回巴黎,领导军民解放祖国。1946年1月下野。1958年12月,当选为总统,1965年连任,1969年离职。执政期间,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大国控制。1964年和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70年逝世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送花圈,誉之为“反法西斯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著作有《未来的军队》及《召唤》、《团结》、《拯救》、《希望》等回忆录。

 

 

贝当(1856—1951)

 

 

法国维希政府首脑、民族叛徒。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指挥凡尔登战役。大战末期任法军总司令,升元帅。1934年任陆军部长。1940年法德战争中任副总理,同总司令魏刚等鼓吹失败主义,主张投降。德军逼近巴黎时,不组织抵抗,宣布巴黎为不设防城市。6月16日雷诺政府垮台,贝当出任总理。20日,向德国停战求降。22日,正式签订投降协定。法军全部解除武装并交出武器。北部工业区由德国直接占领,占领军的费用由贝当政府负担。南部由贝当傀儡政府管辖,首都设在维希。贝当修改宪法,称“法兰西国家元首”。1945年以通敌罪被判处死刑。后改为无期徒刑,死于狱中。

 

 

不列颠之战

 

 

或称英国保卫战。希特勒诱降未成,决定入侵英国本土。由于英国掌握制海权,德国企图以空中优势摧毁英国。1940年7月10日,德空军轰炸英国港口和护航舰队,揭开了不列颠之战的序幕。8月8日开始,德机重点轰炸英国海军基地、机场和雷达站,以夺取制空权。9月7日起,集中轰炸伦敦以摧毁英国的民心士气。10月起,轰炸主要工业城市,企图摧毁英国生产力。在8~10月三个月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弹量约6万吨。最多的一昼夜达1 786架次。英国居民死伤8.6万多人,建筑物被毁100多万栋,但德国始终未达摧毁英国或逼英求和的目的。英国空军于8月底9月初对柏林进行3次夜袭,对德国人心理影响颇大。空战中,德机损失约1 700架,英机损失约900架,飞行员的损失约为6∶1。英国获胜的原因是:第一,英国军民为保卫国家战斗,士气高昂,丘吉尔政府的态度也很坚决。第二,英空军在本土作战,熟悉环境,以逸待劳,便于补充,英机被击落时飞行员可跳伞获救。第三,英国已发明雷达探测技术,便于了解敌机动向。10月,希特勒准备执行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被取消,空战接近尾声。英国的有力抵抗,挫败了希特勒征服全西欧的计划。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

 

 

英国首相,大英帝国利益的积极维护者。出身贵族世家,毕业于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先后参加过英国侵略印度的战争和英布战争。1900年以后,连续当选为自由党、保守党议员。历任殖民、贸易、内政、军需、海军、陆军、空军、财政和国防大臣等职。1918~1920年积极策划对苏俄的武装干涉。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执政后,丘吉尔提出联苏制德的主张,反对张伯伦的纵容政策,反对签订《慕尼黑协定》。1939年英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任海军大臣。1940年5月出任战时联合内阁首相,拒绝希特勒的媾和试探,坚决领导英国人民对德作战。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后,立即发表声明援助苏联,后又与苏联缔结盟约。战胜德国后,1945年7月因大选失败辞职。1946年3月在美国发表演说,主张英美联盟对抗苏联,揭开了战后“冷战”的序幕。1951~1955年重任首相,对苏采取强硬政策。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

 

 

插图《丘吉尔视察英国伦敦被炸地区》

 

 

不列颠之战中德国空军集中轰炸伦敦时,倾泻了大量的高爆炸弹和燃烧弹,城内成百上千处发生大火。轰炸过后,丘吉尔在硝烟弥漫的废墟中视察,并用食指和中指打着“V”字(胜利之意)手势,激励英国军民争取胜利的斗志。

 

 

德军侵入巴尔干各国

 

 

当德军还在西线作战、不列颠之战正在紧张进行之时,希特勒的视线已开始转向东线,盯住东南欧和苏联的广大国土和财富。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正式结成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妄图奴役全世界,加快战争进程。在德国威逼利诱之下,同年11月20日,匈牙利霍尔蒂法西斯政府加入轴心同盟,成为希特勒的走狗。11月23日,罗马尼亚加入轴心同盟,德军以“教官”名义进驻罗马尼亚。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亚也加入轴心国,德军立即进驻。4月6日,德国以优势兵力进攻南斯拉夫和希腊,4月17日,南斯拉夫投降;6月1日,德军控制了希腊。至此,希特勒德国已控制欧洲14国,即奥、捷、波、丹、挪、卢、荷、比、法、匈、罗、保、南、希。它以这些国家的人力物力资源,造成进攻苏联时的巨大优势。

 

 

法西斯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8月,德军参谋部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开始制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军向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这次进攻有三个特点:一是突然性。德国在英吉利海峡集中了大量器材,佯装将大举进攻英国。实际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苏联。二是疯狂性。进攻的兵力共190个师550万人,坦克和装甲车3 500多辆,飞机5 000多架。从北起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范围内,发动全线进攻。规模之大,空前未有。德国妄想用闪电战在六个星期至两个月内击败苏联。三是野蛮性。法西斯德军所到之处,烧、杀、奸、掠,实行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苏联人民被迫进行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1941年苏德战场形势

 

 

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进攻苏联的闪电战开始。北路由李勃元帅指挥,从东普鲁士进攻列宁格勒一线。中路由包克元帅指挥,主攻从华沙经明斯克至莫斯科一线。南路由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主攻基辅至高加索油田一线。开战第一天,苏联大批机场遭狂轰滥炸,损失了1 200架飞机,德国空军掌握了制空权。经三个星期的残酷战斗,苏军放弃了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苏军28个师被击溃,70个师的人员装备损失了一半。德军向苏联腹地推进了300~600千米,但也损失了10万人、1 000余架飞机和大量坦克。苏军初期严重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战争是在大大有利于德国的情况下进行的,德国夺取了欧洲巨大的经济和战略资源,拥有精良的装备和进行现代战争的经验。苏联最高当局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时间和规模估计不足,对德军的突然袭击缺乏准备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卫国战争开始以后,苏联成立了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集中了国家的全部权力,按战时体制改组党政工作,迅速把国民经济转上战时经济的轨道。7月中旬以后,德军攻势便受到阻滞。北路列宁格勒始终未被攻陷,中路德军为打开进攻莫斯科通道的斯摩棱斯克战役进行了将近30天,南路敖德萨两个月始终未被攻下。这就推迟了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间,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莫斯科保卫战

 

 

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次大会战。希特勒企图消灭红军主力,占领莫斯科,在入冬以前打败苏联。他调集了80个师180万人,由包克指挥进攻。苏联集中了125万人的兵力,斯大林坐镇指挥。10月2日,德军总攻开始。希特勒狂妄宣称10天内攻下莫斯科。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竟令柏林各大报留下10月12日头版重要位置准备登载“特别重要消息”。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45万人参加修筑首都周围防御工事320多千米,市民纷纷组织国民警卫营、摧毁坦克组、巷战班。10月12日,德军尚未接近市郊。10月14日,德军北面只攻占加里宁城,南面只逼近土拉,中路只攻占波罗的诺,但旋即受阻。莫斯科会战中,斯大林始终坐镇首都指挥。1941年11月7日,是十月革命24周年。莫斯科红场照例举行阅兵式。斯大林威严地站在列宁陵墓上,检阅了红军队伍,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这一壮举增强了苏联人民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信心。11月15日,德军51个师开展新攻势,企图南北合围,中间突破。红军三个方面军顽强抵御,德军最突出的部队进至距莫斯科30千米处。12月初,莫斯科地区已是寒冬,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20~30度。希特勒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德军无棉衣,无保暖设备,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枪栓拉不开,武器失灵。而苏军已穿戴上保暖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枪炮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12月6日,红军开始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到1942年1月中,红军共歼敌55万人,击毁和缴获坦克1 500辆。德军向西败退150~300公里。希特勒的闪电战被彻底粉碎。

 

 

大东亚共荣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奴役亚洲各国人民,制定了建立殖民大帝国的侵略扩张计划。1940年7月,第二届近卫内阁以大本营“南进”方针为基础,在《基本国策纲要》中提出此计划。8月1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声明中正式名为“大东亚共荣圈”。它以“共存共荣”为幌子,鼓吹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强固结合为基础的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经济协同圈”。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朝鲜、中国、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阿富汗以及夏威夷群岛等。中国和亚洲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这一计划。

 

 

偷袭珍珠港

 

 

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是太平洋战争的序幕。日本为实施“大东亚共荣圈”计划,9月即开始入侵印度支那。美国认为这无异于日本公开宣战,于是加强了对日本的经济压力。罗斯福总统宣布“冻结”所有日本资产,接着英荷两国政府也迅速采取了相同的行动。这样,三国就同日本停止了贸易,特别是石油贸易。日本消费的石油,88%是进口的。在禁运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或是放弃扩张野心,或是夺取荷属东印度群岛(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的油田,同美、英、荷等国开战。日美之间的谈判开始进行,双方都想以强硬态度压服对方。日本要求美国取消禁运,并停止向菲律宾输送部队。美国断然拒绝,并警告日本不得再行侵略。双方经过多次谈判,仍然达不成协议。12月1日,日本御前会议最后决定于12月8日开始对美、英、荷宣战。为了造成突然袭击,日本仍坚持与美国谈判到偷袭开始时刻。日本海军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将企图一举击溃美国太平洋舰队,决定对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位于夏威夷瓦胡岛的珍珠港发动突然袭击。

 

 

1941年,夏威夷时间12月7日凌晨,日本的6艘航空母舰停泊在距离珍珠港320千米处,第一批偷袭的飞机183架于7时55分飞抵珍珠港上空。其中战斗机43架、俯冲轰炸机51架,扫射和轰炸机场,阻止美机迎击;鱼雷轰炸机40架和高空水平轰炸机49架攻击各类舰只,顿时浓烟烈火和爆炸声浪笼罩全港。8时25分,第一批飞机离去。54分,第二批日机171架继续轰炸至9时45分。日本以损失28架飞机的微小代价,消灭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舰只。港内8艘美国主力舰,4艘被炸沉,4艘被重创,有188架飞机被击毁。当时美国的航空母舰不在港内,幸免于难。这次突然袭击是二次大战中继德军突然进攻苏联之后又一次举世震惊的进攻,它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美国政府的出乎意外和麻痹大意。

 

 

太平洋战争初期状况

 

 

日本偷袭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英国也宣布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接着对日宣战的还有“自由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二十多个国家。德、意也对美宣战,美国反过来又对德、意宣战,许多拉美等国家也对轴心国家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珍珠港事变同日,日本对南洋发动了进攻。它投入11个师团、两个飞行集团、3个炮队和一支航空母舰舰队,约40万人。12月8日,侵入泰国,强迫泰国接受了同盟条约。12月10日,日空军击沉了停泊在马来亚沿岸的两艘英国主力舰“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掌握了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部的制海权。同日,占领关岛。22日占领威克岛。25日,占领香港,驻香港英军投降。1942年3月,占领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开战仅三个月,日本强占了380万平方千米土地、1.5亿人口的地区,攻势达到极盛。

 

 

山本五十六(1884—1943)

 

 

日本海军大将。新县人。1911年海军大学毕业。曾任海军大学教官、驻美大使馆武官。1933年任第一航空战队司令官。1935年任航空本部部长。1936年任海军次官。1939年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次年升海军大将。1941年12月,指挥发动对珍珠港的突然袭击。太平洋战争中显赫一时。1943年4月18日,坐飞机视察南方海军基地时,在所罗门群岛上空被美机击毙。死后封元帅。

 

 

关于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东方战线”问题的研究

 

 

1.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基本肯定苏联的缔约行动。王芝在《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和意义》一文中认为,苏联签约“是斯大林的英明决策,是苏联外交路线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它打乱了绥靖主义者和一切反苏势力的战略部署,粉碎了帝国主义早就期望建立反苏神圣同盟的阴谋;使苏联赢得了为战胜侵略者所必需的22个月的时间;在东方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加剧了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很大支持;从国际斗争的总结算看,“对苏联人民以及世界反法西斯的国家和人民更有利”。姚昆遗:《1939年苏英法三国莫斯科军事谈判浅析》,《国际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出版,1984年。还有的同志在分析了战争前夕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外交格局后指出,苏联在“与英法结盟无望,战争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为防止西方祸水东引的阴谋得逞而与德国缔约”是“历史的必然”。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唯一现实的正确选择”。当然,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也不否认苏德条约的某些消极作用。

 

 

第二种观点全盘否定苏联的缔约行动。他们认为苏联与法西斯德国缔约背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是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和扩张主义野心的反映。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如“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波兰再次被瓜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起极大混乱”,等等。(注:师桥昌:《又一种绥靖政策》,《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12期。)

 

 

第三种观点认为苏联缔约得小失大、弊大于利。王斯德认为,在当时具体的国际形势下,为了保障苏联的安全,自有它不得不签约的理由,但过早订约效果并不良好,消极作用很大。从国际阶级斗争全局及事态发展整个过程看,“此时此刻签订条约,苏联虽有所得,但得小失大,得不偿失,真正获利最多的则是希特勒德国。”从外交策略看,“这也不是最好办法和最好出路”。(注:王斯德:《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8期。)

 

 

第四种观点认为苏联的缔约行动是当时条件下,“不得不采取的外交抉择”。李巨廉、潘仁杰指出,苏联与德国缔约既不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和外交胜利,也不是一个错误,而是在当时的复杂国际环境下不得不采取的外交抉择。(注:李巨廉、潘仁杰:《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历史的若干问题》,《世界历史》1979年第5期。)高明振指出,关键的问题是对条约既要如实地分析它的后果,也要充分肯定它的积极作用。两相比较,应当说,“积极作用是根本的、主导的”。(注:高明振:《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几点看法》,《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10期。)

 

 

2.关于“东方战线”。在研究讨论中也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持肯定态度,认为二战爆发后,苏联从国防安全出发,迅即把波兰东部、波罗的海沿岸三国、罗马尼亚的北布哥维纳以及芬兰南部部分土地置于自己控制下,从而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新防线,即“东方战线”。这使德国进攻时必须从更西面几百千米的战线上开始,这一做法是有战略意义的,为苏联赢得了时间和空间。(注:刘承学:《苏联边界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79年第9期。)

 

 

第二种意见认为“东方战线”对苏联有得有失,应具体分析。张继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一书中认为,“东方战线”扩大了苏联防御德国的空间和防线,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问题在于这条防线是建立在西部弱小邻国的领土上,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与防务,不惜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和主权,暴露了其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带来了严重后果。

 

 

第三种意见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东方战线”并没有真正起到巩固苏联西部边境的作用,在德国攻击下,边防很快被摧毁了。相反,苏联侵犯别国领土、主权,伤害了他国的感情,这一点后来为德国所利用,把这些国家拉入反苏集团。而二战后,苏联又未把侵占的他国领土归还,有损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声誉。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雅尔塔会议及主要协议。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意大利投降。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诺曼底登陆。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结束。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及影响。

 

 

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雅尔塔会议等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召开的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形势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意义,提高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全面深入地把握法西斯集团瓦解灭亡的过程,提高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基本掌握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后,各国团结协作,相互联系,共同为反对法西斯侵略集团作出贡献,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树立为人类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教材继上一课教材介绍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紧接着介绍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进步力量联合起来,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战役的胜利,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和9月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经历六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

 

 

本课在讲授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其启迪

 

 

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人类命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2.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

 

 

背景: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苏军解放全部国土,并从东面向德国逼近;美英盟军粉碎西线德军的抵抗,解放法国并从西面攻入德国。

 

 

影响:①积极因素: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②消极因素: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3.怎样理解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法西斯国家以希特勒德国为中心,它的生命是建立在闪击进攻之上的,一旦停止进攻,它的生命就完了。斯大林格勒战役关系全局,德国集中主力争夺,最后遭到全歼的惨败,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从此一蹶不振。不久,法西斯轴心便开始瓦解。所以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4.法西斯集团的崩溃给我们的认识

 

 

(1)法西斯主义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尽管它可以猖狂一时,但无法避免最终的失败。(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自食其恶果,法西斯头目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

 

 

二、教法建议

 

 

1.对于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是怎样建立的,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有何作用、意义?

 

 

形成的基础: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也是英、美等国最大的威胁。全世界受法西斯侵略和威胁的国家要联合起来共同对敌,这是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终于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形成的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它们保证全力对法西斯国家作战,互相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和议和。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作用和意义:参加反法西斯联盟的各国有彻底击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并且承担了义务,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成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不断壮大,改变了力量的对比,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2.对于“雅尔塔会议”一目,教师首先可引导学生对照地图弄清会议召开的背景。巴黎解放后,美英军队大举东进,粉碎了德军的抵抗,接近德国边境。与此同时,苏联红军发动强大攻势,沉重地打击敌人,开始突入德国边境。会议是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的形势下召开的。

 

 

雅尔塔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对雅尔塔会议的内容要引导学生重点分析。

 

 

3.在“最后的胜利”一目中,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要重点掌握。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进行探讨,可将《斯大林格勒战役示意图》放大张挂,并适当制作一些活动标志(可发动学生制作,或师生共同制作),如铁钳攻势的铁钳,对鲍罗斯军队的包围圈等,边探讨边插(可指定学生代表上台完成),以加强效果。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可制作课件(师生自己动手完成最好),根据战争的进程,步步推进,以增强整体效果。

 

 

可提问学生:德军为什么要进攻斯大林格勒呢?

 

 

莫斯科战役的失败,使德国已无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因此,它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夏季攻势,其中以50个师的兵力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目的是包抄莫斯科,改变德军在苏德战场上的被动局面,最后征服苏联。斯大林格勒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希特勒的目的,是要切断苏联的这条交通命脉,从东南方向包围和夺取莫斯科,同时夺取巴库油田和顿巴斯的煤,以加强德国的战争经济。因此,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战争全局的命运。

 

 

引导学生通过对斯大林格勒战役过程的分析,了解法西斯的面目。希特勒为了赢得这一场战争,命令“必须使用德国及其盟国一切可用的军队”,单是空袭斯大林格勒就先后出动了飞机10万架次,投掷炸弹100多万枚,把市中心炸成了废墟,何等凶狂!

 

 

在德军的疯狂进攻面前,苏联军民是怎样进行英勇斗争的呢?老师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表述。苏联红军以血肉之躯捍卫了斯大林格勒的每一寸土地,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工人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仍在生产,生产出的坦克、牵引车一开出工厂就直接投入战斗。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后以红军的全面胜利而结束。

 

 

引导学生分析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两个转折)

 

 

对于诺曼底登陆,可利用课本上的“动脑筋”题目组织学生讨论;“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关于德国的投降,可通过提问来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在什么时候结束?德国战败投降的具体经过可要求学生代表结合地图描述。有条件的学校可通过多媒体展示。

 

 

对“日本投降”,可组织学生讨论:日本在什么背景下投降?(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日本投降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课本上的“动脑筋”:“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也可以讨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反法西斯联盟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大战的性质怎样?举出几个反法西斯联盟的盟国协同作战的事例。

 

 

三、学法指导

 

 

1.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教师应指导学生考虑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它团结了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势力起了决定作用。

 

 

2.对雅尔塔会议的召开,首先要弄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1)法西斯德国失败已成定局;(2)为了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一系列重大问题,1945年初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取得了重大成果。雅尔塔会议及其协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重大影响,这是必须了解的。

 

 

3.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而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主要战场有哪些呢?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归纳,从而从时空上全面把握战争进程。其主要战场包括:亚洲战场、西欧战场、苏德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西欧战场包括后来开辟的欧洲第二战场。战争初期,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猖獗一时,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成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至于为什么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师生可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4.学生要把握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反法西斯同盟国接连取胜,如:阿拉曼战役中盟国取胜,意大利投降,诺曼底登陆,德国和日本先后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而告结束。

 

 

5.编制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大事年表。

 

 

6.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学习本课前观看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片,查阅相关资料。

 

 

7.采访身边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辈,如自己的爷爷、奶奶等,并写一篇反对侵略战争、呼唤和平的文章。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1.想一想,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一种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政策,即绥靖政策。具体表现在英法的“不干涉”政策,美国的中立法等。由于它们特别是英法的纵容,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致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屡屡得手。

 

 

2.有人说,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是什么意思?

 

 

1944年6月,盟军发动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这是区别于当时苏德战场的另外一个欧洲战场,所以被称作欧洲第二战场。

 

 

3.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你怎么看?

 

 

20世纪30年代,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日本是世界上惟一遭受原子弹袭击的国家,但日本的法西斯分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而不是受害者。日本人民同其他遭受侵略国家的人民一样,才是战争的受害者。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略)

 

 

2.谈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在很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战争历时六年多,遍及世界各地,损耗了大量财富,夷平了许多城市和村庄,无数生灵涂炭。

 

 

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在战争中丧生的总人数大约为5 000万左右。中国军民伤亡达3 500万人。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此外,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在当今世界上,第三世界国家为了争取独立与平等,努力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并积极反对霸权,反对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各国人民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发展,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最终避免战争。

 

 

五、参考书目

 

 

1.廖学盛、齐世荣主编《20世纪的历史巨变》,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英〕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3.〔美〕威廉·夏伊勒著《第三帝国的兴亡》,三联书店1974年版

 

 

4.黄玉章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作者:湖北省武汉市第四十五中学高级教师 雷连华)

 

 

参考资料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德、意、日法西斯把战争和法西斯暴政强加于各国人民,促使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联合逐步发展和加强。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7月3日,斯大林发表广播演说,表明苏联的卫国战争“将同各国人民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汇合在一起”,结成“统一战线”。7月12日,在莫斯科签订了苏、英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苏联还同流亡在伦敦的捷、波、挪、比等国政府签订了合作协定,承认了“自由法国”运动。 8月,英、美发表了《大西洋宪章》,表达了共同反对纳粹暴政重建和平的决心。9月29日,在莫斯科召开了苏、美、英三国会议,签订了英、美向苏提供飞机坦克等军用物资和贷款、苏联向英美提供原料的协议。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中国也向德、意、日宣战。其他一些国家也向轴心国家宣战。12月22日,美英首脑倡议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国家签署一项同盟宣言。美国提出的宣言草案经与英、苏磋商修改后,用急电发给各盟国。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即: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表示赞成《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强调战胜共同敌人的重要性;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和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加入本宣言。宣言的签署和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建立。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的共达52个国家。它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起了决定性作用。

 

 

雅尔塔会议

 

 

或称克里米亚会议。反法西斯同盟国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二战期间召开的第二次会议(第一次会议是1943年11~12月召开的德黑兰会议)。1945年初,德国统治集团试图与美英单独媾和;在战争胜利进程中,英美与苏联的矛盾日益明显;如何处置战后德国和欧洲事务及打败日本等问题急需解决。2月4日至1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讨论问题广泛,气氛时而紧张,时而活跃。经过激烈争论,达成了一系列协议。(1)关于处置德国问题:要共同使纳粹德国接受无条件投降条款;战后德国必须解除武装,拆除军事设备和军事工业;惩办战犯;消灭纳粹党及其影响;同意苏联提出的德国赔款总额为200亿美元,其中一半应归苏联所有;三国部队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苏联占领东部,英国占领西北部,美国占领西南部(法国后来也取得一块占领区);“大柏林”由三国军队共同占领,苏军占领东北部,英美占领西南部。(2)会议决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参战条件是①外蒙古现状予以维持。②库页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归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保证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苏联租用旅顺为军港;中东、南满铁路中苏合办,保证苏联的优越权益;千岛群岛交与苏联。③苏联准备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友好同盟条约,以武力协助中国从日本枷锁下获得解放。(3)为了确保战后的和平与安全,会议决定成立国际组织──联合国。将联合国最重要的职能交给安全理事会,安理会由五个常任理事国(中、苏、美、英、法)和六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1965年非常任理事国增加到10个)。任何实质性问题必须经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即各常任理事国都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会议并决定1945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制定联合国宪章。雅尔塔会议的宗旨是制裁德国法西斯和以同盟的力量击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但它在无中国代表参加的情况下,作出了有损中国主权和利益的决定,则是强权政治的丑恶表现。

 

 

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莫斯科战役失败后,1942年夏,希特勒集中了150万人的兵力,在南线发动夏季攻势。当在克里米亚半岛和高加索地区取得进展后,从7月起,德军主力开始进攻斯大林格勒。德军的优势兵力经激战后于8月23日渡过了顿河河曲,把苏军阵地切成两段,开始了攻城战。一昼夜间出动飞机2 000架次狂轰滥炸,满城大火,百里之外可见。 9月中旬,德军突入市中心。苏联军民殊死搏斗,在每一条街巷、每座楼、每间屋、每一座房屋的废墟里作战。在防御战期间,消灭了敌军18.2万人,改变了力量的对比。11月19日晨,苏军增加生力军从西北和南面开始反攻,构成“铁钳”,把鲍罗斯指挥的33万主力德军紧紧围住。希特勒派“顿河”集团军群救援也被击退。被围德军弹药缺乏,饥寒交迫,陷入绝境。苏军发出最后通牒,令其投降。鲍罗斯请示希特勒。希特勒下令晋升鲍罗斯为陆军元帅,117名高级军官各升一级,令其作垂死的挣扎。苏军紧缩包围圈。1943年2月2日,被围德军被全歼,其中1名元帅、24名将军及9万多名官兵被俘。此役使德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贺信中正确评价说:“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

 

 

太平洋战争中扭转战局的战役。1942年5月5日,日本占领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卡纳尔岛,这是日本向南推进的极限。5月7日和8日,日本海军在珊瑚海激战中受挫。日海军统帅部决定把力量转到太平洋中部,夺取中途岛,消灭美军前进的基地。日本组成了强大的联合舰队,由山本大将亲自指挥,南云忠一率第一航空母舰舰队任主攻。美舰队力量较弱,但因截获日军作战密电,对日军作战计划了如指掌,乃隐蔽待机歼敌。6月3日,日本各舰队到达指定位置。南云忠一命令航空母舰上第一批108架飞机袭击中途岛。第二批飞机还在甲板上待命,日侦察机报告发现了美国舰队,甲板上的日机都卸下炸弹、改装了鱼雷。突然,37架美俯冲轰炸机直扑日航空母舰“赤忱号”和“加贺号”;另17架直扑“苍龙号”。三舰中弹后立即引发甲板上的炸弹爆炸,弹片穿过甲板,又在船体深处引起爆炸,三个显赫一时的庞然大物沉入海底。山本得讯,命令所有舰队集中攻击中途岛,以示报复。日机炸毁美航空母舰“约克顿号”,但美机很快又炸沉日航空母舰“飞龙号”。此役日军损失大型航空母舰4艘,重巡洋舰一艘,飞机400多架,兵员3 500人,其中包括几百名技术熟练的飞行员。日本无可奈何地承认“太平洋上的主动权转入敌人手中”。

 

 

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在北非实施反攻的战役。1942年10月23日,英军将领蒙哥马利指挥第八集团军(包括英、澳、新、印军)19.5万人,在亚历山大港以西的阿拉曼战线上,对约10万德意军发动大反击。英军巧妙地进行战役伪装,使敌军对其主要突击方向和战役发起时间作了错误判断。进攻发动后,敌司令部一片混乱,隆美尔的副手施登姆将军心脏病暴发猝死。希特勒得讯后,忙令因病住院的隆美尔于26日仓促飞返北非。英军截断了德军的补给。隆美尔为避免全军覆灭,15天中迅速西撤1 100千米至突尼斯。此役共毙伤德意军2万余人,俘3万余人,缴获坦克350辆、大炮400门。英军损失1.3万人,坦克400余辆。此役扭转了北非战局。

 

 

诺曼底登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方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战役。德黑兰会议后,经英美商定,罗斯福任命艾森豪威尔为西北欧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地面部队司令为蒙哥马利),着手实施“霸王”计划。盟军集中了陆海空三军200多万人,大批飞机、舰艇。英国南部成为一座大兵营。为了迷惑敌人,在英吉利海峡最窄处造成进攻加来地区的假象。希特勒搜索物力和人力,修建了所谓“大西洋壁垒”防御工程。任命隆美尔为该地区集团军群总司令,指挥39个师,其中重点设防的加来地区配备了19个师。1944年6月6日凌晨,美英的运输机2 400架和滑翔机800多架,载运3个伞兵师,在诺曼底地区海岸后边的指定地点空降着陆。黎明时分,盟军对诺曼底地区德军防线发起猛烈的轰炸和炮击。霎时间,炮火连天,地动山摇。进攻部队乘4 000艘舰只在狂风恶浪中横渡英吉利海峡,5个师在诺曼底地区一举登陆。德军进行顽抗,但被盟军强大的攻势突破。当夜,将近10个师的部队连同坦克、大炮已经登岸,后续部队源源而来,“大西洋壁垒”被突破。德军总司令部得到盟军登陆报告后,仍认为诺曼底登陆只是佯攻,断定盟军登陆重点仍在加来地区,对诺曼底登陆盟军没有集中兵力反击。至7月5日,登陆已达100万人。隆美尔投入战斗的兵力不及盟军的一半。盟军继续推进,7月25日,占领了卡昂—科蒙—圣诺一线,战略登陆场已牢固建立,胜利地开辟了第二战场。

 

 

1944~1945年欧洲战场形势

 

 

西线:1944年6月,盟军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第二战场,8月25日,解放巴黎。为了配合在法国西北部的主攻,8月15日,盟军又在法国南部登陆,9月2日进入里昂。12月,盟军攻至德荷、德比边界。12月16日,德军在德比边境的阿登地区反扑,突破盟军战线,迅速推进了100多千米。由于苏军在东线发动了全面进攻,盟军才站稳脚跟,开始了缓慢的反攻。1945年3月,盟军分几处渡过莱茵河,向德国腹地推进,进行鲁尔战役。4月中旬,盟军到达易北河地区。

 

 

东线:1944年是苏联红军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一年。苏军对德军发动了连续不断的攻势,收复了全部被占国土,并开始越界作战。1945年1月12日,从波罗的海到喀尔巴阡山长1 200千米的战线上,苏军150个师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了全线进攻,迅速突破德军防线。波、捷、保、罗等国的军队参加了对德作战。在欧洲中部,苏军于1月17日在波军配合下解放了华沙。4月,解放了波兰全境。接着强渡奥德河,在河西岸建立了据点,打开了冲击柏林的道路。在欧洲北部,1月13日苏军攻入东普鲁士。经激战,于4月9日攻占了重要要塞哥尼斯堡,全歼德国守军。在欧洲南部,2月13日苏军攻占布达佩斯,4月4日匈牙利全境解放。4月13日攻占维也纳。4月16日,苏军开始进攻柏林的战役。4月25日,苏军在柏林西部的波茨坦地区合拢,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同日,苏军和盟军会师于易北河西岸的托尔高。5月2日,苏军攻占了柏林。

 

 

柏林战役和德国投降

 

 

1945年3月底4月初,德国法西斯已处在灭亡前夕。德国经济完全破产,人民厌战反战情绪高涨,内部分崩离析。西方盟军已渡过莱茵河,向易北河挺进。苏军已进抵奥德—尼斯河一线,集中了250万人以上的兵力、6 250辆坦克、7 500架飞机,准备进攻柏林。希特勒垂死挣扎,强征居民在柏林以东建成三道防御阵地,又环绕柏林筑成三层防卫圈,搜集近100万人,1 500辆坦克,3 300架飞机,叫嚣死守柏林到最后一人,还妄想美英和苏联发生冲突,以便从中渔利。4月16日凌晨5时,随着143架探照灯直射德军阵地,苏军万炮齐发,几千架飞机同时出动轰炸,几千辆坦克冲入敌阵,步兵紧跟着投入战斗。拂晓时已突破第一道防线。经四昼夜激战,三道防线均被突破,逼近柏林防卫圈。20日开始柏林攻城战。25日,苏军包围了柏林。同日,苏军在易北河上的托尔高与美英盟军会师。整个德国战场由此被切成两块。27日,苏军攻入柏林市中心,激烈的巷战开始,天空、地面和地下都在战斗。疯狂的希特勒下令往地下铁道的隧道里灌水,淹死了几千名妇女、儿童和伤员。希特勒还曾下令毁灭柏林和德国,没有实现。30日下午,红军战士把胜利的旗帜插在柏林国会大厦的圆顶上。同日,恶贯满盈的希特勒与他多年的情妇、前一天刚举行婚礼的爱娃·勃劳恩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希特勒死前曾令他的手下将其焚尸灭迹。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毒死了自己的六个孩子后命令手下开枪把他夫妇击毙,做了可耻的殉葬品。5月2日晨,柏林城防司令维德林命令德军停止抵抗。5日,纳粹“政府”首脑海军元帅邓尼茨派约德尔上将到艾森豪威尔司令部洽降。8日,由苏联元帅朱可夫(攻克柏林的总指挥)主持,在柏林正式举行了德国无条件投降仪式。至此,横行一时的纳粹德国彻底失败。欧洲战场的战争结束。

 

 

插图《苏军攻克德国国会大厦》

 

 

1945年4月30日,苏联步兵第105师和171师的部队,攻占柏林国会大厦。21时50分,叶戈罗夫中士和坎塔里亚下士在国会大厦的主楼圆顶上,升起了集团军军事委员会授予的胜利旗帜。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战况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之后,美国开始掌握海上主动权。此后,美军采取“逐岛进逼法”展开反攻。1942年9月至1943年2月,日军在损失大批飞机和军舰后,放弃了所罗门群岛中的瓜达卡纳尔岛。从此,日军就开始在太平洋的整个战线上逐步败退。1943年底,美军占领了所罗门群岛及其东北面的吉尔伯特群岛。1944年上半年,西南太平洋美军缓慢地攻占了新不列颠岛、阿德米勒尔提群岛,控制了新几内亚的北部海岸;在中太平洋占领了马绍尔岛群。1944年6月,美军开始进攻日本在太平洋上的一个重要基地──马利亚纳群岛。7月初攻占了该群岛中的主要岛屿之一的塞班岛,8月初又攻下关岛,8月中旬控制了整个马利亚纳群岛。1944年10月,美军开始攻占菲律宾的战斗,在击沉了4艘日本航空母舰和3艘主力舰后,于1945年4月攻占了整个菲律宾。从1944年11月起,美国空军以塞班岛为基地,开始对日本本土空袭,使日本遭受严重损失。1945年3月,美军攻占了硫黄岛。4月,开始进攻冲绳岛,日军采用绝望的野蛮战术,派“神风突击队”队员驾飞机进行自杀攻击。美军付出重大牺牲后,于6月攻占了冲绳岛。中、美、英、印的联合部队在缅甸对日占领军进行了艰苦战斗,在昂山将军领导的缅甸军民总起义的配合下,1945年5月解放了缅甸。

 

 

波茨坦会议

 

 

或称柏林会议。同盟国苏、美、英举行的第三次首脑会议。德国投降后,1945年7月17日到8月2日,斯大林、杜鲁门(罗斯福逝世后的继任总统)、丘吉尔(7月28日起由新当选的首相艾德里接替)率本国代表团在波茨坦举行会议。由于对德战争的胜利,会上对如何处理德国、安排战后欧洲与世界和平等问题,分歧和争论趋于激烈。最后达成协议的有: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的精神;确定成立苏、美、英、中、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苏、美、英、法四国共同管制德国;德国的赔款、舰队、商船队的处理;惩办战争罪犯等一系列政治经济原则。苏联重申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参加对日作战。还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公告》

 

 

全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由美国起草,英国同意,邀请中国参加。1945年7月26日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向全世界广播发表。苏联于同年8月8日加入。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是:盟国对日作战直到它停止抵抗为止;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范围之内;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阻止人民民主的所有障碍必须消除;不准日本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在上述目的达到和日本依据人民的意志成立一个倾向和平之政府后,同盟国军队当即撤退。“公告”对日暮途穷的日本法西斯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插图《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广岛人口为34.3万人,建筑物总数为7.6万多幢。当时死者为7.8万多人,负伤和失踪者为5.1万多人;建筑物全毁者为4.8万多幢,半毁者2.2万多幢。8月9日,又在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人口约为27万人,死者2.3万多人,伤者为4.3万多人。原子弹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灾祸。图为投在广岛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

 

 

日本天皇御前会议及前后情况

 

 

1945年8月9日起,日本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议,讨论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外相等七人表示应接受,陆相等三人反对接受。8月14日上午,御前会议于皇宫的防空洞举行。铃木首相上奏近日会议情况,请天皇最后裁决。陆、海军两总长和陆相阿南相继起立,声泪俱下,恳请天皇准予再照会盟国,希望同盟国同意维持天皇制度,如果同盟国不允,那就只有继续战争,死里求生。此时会场凄惨沉寂。最后裕仁天皇发言,略谓:如果继续战争,无论国体或国家都会消灭,就是母子都会丢掉;如果现在停战,可以留下将来发展的基础。天皇讲话时,会场上时有呜咽之声,有时甚至放声大哭。穷兵黩武的侵略者自食其果,落得个凄凄惨惨的下场。天皇讲话后,铃木首相上奏:立即起草停战诏书。会议于正午结束。死硬分子还于当夜闯入皇宫,企图劫走天皇广播诏书的录音唱片,没有得逞。死硬派头子陆相阿南惟几当夜在其官邸剖腹自杀。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广播了接受《波茨坦公告》、全国军队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插图《日本投降仪式》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隆重的受降仪式。首先,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然后,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中将以及澳、加、法、荷、新等国代表依次签了字。至此,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载入史册,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也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二战中人员的伤亡情况

 

 

二战期间,成千上万的人,或战死沙场,或死于轰炸,或惨遭屠杀,或死于疾病和饥饿,其数量之大和惨烈之程度均属空前。

 

 

根据1988年成立的专门委员会所作出的最新和最准确的统计,苏联在四年多的战争期间共死亡2 700万人,其中军人为870万俄罗斯《近现代史》杂志,1992年,第3期,219~224页。。

 

 

中国在八年抗战中,死伤约3 500万人,其中仅南京大屠杀即有30余万人死于日本侵略军屠刀之下《人民日报》,1995年,9月4日,第1版。。

 

 

波兰死亡人数达600余万,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2%。南斯拉夫死亡人数为170余万,每9人中便有1人身亡。美、英、法三国死亡的人数分别为40.5万、37.5万和60余万。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以千百万人的宝贵生命赢得的,值得全世界人民世世代代永远铭记。

 

 

发动侵略的轴心国为这场战争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价:德国死亡650万人、德国在欧洲的仆从国死亡160万人另据德国官方承认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共有239.5万人阵亡,而苏方公布的德军阵亡数字则为692.37万人(其中包括奥地利人、阿尔萨斯人—洛林人、苏台德人),其仆从国军队在苏德前线共死亡172.58万人。,日本则有250万人在战争中丧生。

 

 

尽管上述数字并不完全精确,但也足以显示,人类在短短的6年间蒙受了多么大的牺牲!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二战后五十多年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通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与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通过列表、制作示意图,反映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根据图表、数据说明有关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与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根本原因,从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领会经济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在叙述上,教材特地以“战后的繁荣”、“危机和经济调整”以及“新经济的出现”三目介绍了战后五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对本课教学重点的处理,教师可以做出两种选择:或是突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或是突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基本特点”,还是“主要原因”,均不太适合分阶段详述,在讲完新课后总结或讨论较为恰当,以区别于阶段“特点”与“原因”。根据教材内容,“基本特点”可以包括: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经历了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科技含量高。“主要原因”可以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经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也受制于政治形势。战后美国经济的周期性发展,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可结合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分别突破。二战初期,美国推行“中立”政策,大发战争横财,军事工业迅速发展;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取得了统治地位,经济持续繁荣;70年代,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迅速崛起,中东国家展开石油斗争,美国经济陷入危机;8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大力发展高技术军事工业,债务负担沉重;90年代,为了在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中占据绝对优势,美国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新经济出现。另外,对“通货膨胀”、“新经济”等概念的理解,也是难点之一。前者的基本含义是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后者则是有别于传统经济的“知识经济”,包括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的发展等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为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教法建议

 

 

1.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教师可以电脑投影“硅谷”并作简单介绍,以景触情,激发学生学习“美国经济的发展”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教师可从电脑说到“硅谷”,以言激趣,提问“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奇迹是如何创造的?”,由此导入新课。

 

 

2.关于“美国经济的发展”,设计如下表格组织学习。教学过程中,最好能发动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分小组完成表中内容。

 

 

时期

 

 

表现(特点)

 

 

原因

 

 

五六十年代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繁荣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改善人民生活,创造经济发展环境

 

 

七八十年代

 

 

70年代危机,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发展弊端显露;受到危机严重打击通货膨胀,债务沉重

 

 

90年代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改革社会经济;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3.结合教材内容,用足用好各种材料,是使本课教学生动丰富的关键。教学过程中,对材料的释读应与学习内容和表格生成同步。导入框中,“硅谷”的图片与文字,可给学生留下求知的悬念。“战后的繁荣”一目中,材料“工业生产极大发展”,可用来说明教材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照片“美国学生在使用计算机”是美国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例证;材料“发展高新科技”、照片“从月亮上看地球”,则印证了战后“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危机和经济调整”一目中,材料“经济危机”和“债务增加”分别说明了70年代和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新经济的出现”一目中,材料“信息产业的发展”和照片“互联网”,“自由阅读卡”中的材料“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照片“信息高速公路”,都体现了美国新经济的重要特征──信息化与全球化。

 

 

4.教学重点的确定可以不同,对“特点”或“原因”的讨论也不强求一致。但不管讨论哪个问题,范围不能太小,思路不能太狭窄,要引导学生结合战后五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现实状况通盘考虑。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抓住关键要素,选好分析角度。如“原因”,可从政策措施(调整经济政策、发展高新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实力地位(国际地位提高,军事经济实力增强)与政治野心(确立世界霸权)等方面考虑;其中,“政策措施”是关键要素,“调整经济政策”是根本原因。对于“特点”,可从发展速度(居西方发达国家前列)、过程周期 (繁荣—危机—持续稳定发展)与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等方面去思考。

 

 

5.完成规定教学内容后,教师可就“美国经济与教育、科技”为题组织自由发言,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

 

 

三、学法指导

 

 

1.组织自学阅读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按照不同的时期、表现(特点)和原因分阶段整理战后五十多年美国经济发展的大致情况并制成表格。在分组交流自学情况后,教师应要求学习中出现失误的学生按表格内容订正自己的问题。

 

 

2.组织讨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或“基本特点”时,注意提示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和现实情况,运用从具体的历史事实中引出结论的方法,做到言之有据地分析说明问题。例如“特点”,从发展过程上看,五六十年代出现繁荣,七八十年代遭遇危机与通货膨胀,90年代稳定发展,21世纪初又发生经济衰退,这显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从实力地位上看,尽管发展出现波折,但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处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前列,是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从主导产业上看,经过了传统工业到新兴工业再到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

 

 

3.正确运用材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一则材料的用途不是单一的,信息也不是唯一的。如“硅谷”,既可用作导入,也可用来说明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特征;“互联网”显示了美国经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更能说明美国高科技的发达、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强以及科技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等。

 

 

4.为了提高自学能力,开阔知识视野,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鼓励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后,上网查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关资料,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经济”的理解。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面两位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你有什么看法?

 

 

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实用人才;战后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军事经济实力的增强;确立世界霸权地位的政治需要。

 

 

两位同学的讨论思路清晰,但表述都有偏失之处。“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主要原因,“调整经济政策,进行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才是根本原因;“战后,美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政治经济实力大增”是重要原因。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请你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制成一个示意图,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总的来看,战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起伏变化大,经济发展呈现出周期性调整状态: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繁荣;70年代,经济危机严重,实力地位下降;80年代,通货膨胀明显,债务负担沉重;90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

 

 

五、参考书目与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宋则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上、中、下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世界经济年鉴》(1990—2002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推荐网站

 

 

《世界经济年鉴》http://iwep.org.cn/nianjian

 

 

中国年鉴网http://www.china.almanac.org.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http://www.cei.gov.cn/union/CASS/default.htm

 

 

百度搜索http://www.baidu.com(关键词“美国经济”)

 

 

(作者: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高级教师 童绥宝)

 

 

参考资料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对宇航工业的投资,从60年代末起每年投入50多亿美元。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左右,60年代占20%左右。此外,美国政府还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研和教育网点,推行社会保障政策等,在缓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18%的速度增长。1970年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25%,原油产量的21%,钢产量的25%。1971年美国拥有汽车1.11亿辆,83%的家庭至少拥有一辆汽车。1970年美国农产品比1950年增长了2倍,一个农民能养活47.1个人。战后美国经济增长出现“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为:(1)上述已经提到的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加强了干预;(2)为应付冷战而加强的国民经济军事化极大地刺激了经济的增长;(3)战后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4)利用战后的经济优势地位,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充分利用国外的廉价资源,其中特别是石油资源,从而极大地获取高额利润;(5)战后美国的国内政治局面相当稳定。

 

 

其次,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向西部和南部转移。美国传统的工业区在东北部,随着战后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没有传统工业负担的美国西部和南部,由于拥有新兴工业的原料──石油而特别适宜于诸如飞机制造业、石油工业和石油化工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西部和南部的新财团也骤然兴起,在经济乃至政治上与传统的东北部财团形成激烈的竞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的资本家,形成了加利福尼亚财团,控制了美国最大的银行──美洲银行;而南部的得克萨斯州由于战时石油开采和军事工业的扩建也形成了得克萨斯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在50年代就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财团,其实力仅次于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得克萨斯财团的实力虽然差一些,但是它经常和其他财团结盟与东北部的老财团如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展开对抗。美国西部和南部经济实力的增长,以及西部和南部新财团的兴起,对美国的政治也产生巨大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历届政府的大权主要由东北部的财团操纵,但是这种政治局面在战后开始发生变化,西部和南部的财团逐渐在政治上与东北部的财团展开竞争。美国的政治权力不再由“多雪地带”的东北部独占,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开始分享政治权力。

 

 

再次,现代跨国公司在美国兴起。跨国公司在20世纪上半期就已出现,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早期的跨国公司还是以局部地区为重点,其经济实力和业务经营的多样化也没有达到现代跨国公司的地步。战后,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获得空前的发展,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现代跨国公司首先在美国飞速发展的原因是:(1)美国在战后凭借其经济、政治和军事上的绝对优势地位,掌握了世界经济的领导权。美国的垄断企业因此可以自由地向海外扩张,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和世界市场,通过直接投资,以投资代替出口,扩大并保持在世界市场上的绝对份额,从而赢得高额利润。(2)美国政府对待企业特别是对待大公司采取十分宽容的态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美国经历了三次企业兼并的浪潮。第一次兼并浪潮发生于 19、20世纪之交,主要为同一产业部门的大企业吞并小企业。第二次兼并浪潮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从控制生产开始,到控制原料的供应和加工,直至最终控制销售市场。第三次兼并浪潮就发生在二战后,从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其特点为混合合并,即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互不联系的企业进行合并和吞并,从而形成混合联合公司。这样的混合联合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仅以争夺美国国内市场为主要目标,而是以世界市场为导向,为世界市场设计商品,根据全球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不同分布情况,同时在几个国家生产,并把自己的金融和销售战略瞄准世界市场。由此,通过战后混合兼并的美国大公司纷纷成为现代跨国公司。它们拥有巨额的资本、广泛的经营范围,并且其业务经营强调“全球战略”,因此可以获取庞大的利润。例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原先的主业是制造汽车,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该公司除了制造汽车,还制造飞机发动机、洲际导弹、潜艇、宇宙飞船和家用电器等,并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子公司,形成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在60年代合并了120个不同的工商企业,并将业务扩展至全球,在海外的57个国家中建立150余家子公司,经营范围也扩大到面包和食品、人造纤维和纺织、建筑、旅游、印刷和出版、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和部门,当然电话和通讯业依然是该公司的主业。

 

 

最后,战后美国的经济危机的烈度大大减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60年代末,美国没有出现过1929~1933年那样的经济大危机,但是曾经经历过5次经济衰退(或者可以说发生过5次一般的经济危机)。战后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经济衰退是在1948~1949年,其间工业生产下降了8.3%,失业率达5%。第二次经济衰退从1953年8月延续至1954年8月,工业生产的幅度下降 9.1%,失业率达6.2%。第三次经济衰退从1957年7月起到1958年4月止,时间虽比较短,但是程度却比较严重,工业生产骤然下降13.5%,失业率高达7.5%。1960年2月到1961年2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四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6%,失业率为7%左右。1969年10月到1970年11月美国发生了战后的第五次经济衰退。工业生产下降8.1%,失业率达7%以上。从上述一系列数字可见,虽然战后美国经济并没有摆脱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周期性循环,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依然相隔一段时间就要出现一次,但是经济危机的烈度都不很大,比如工业生产下降幅度基本在10%以下,只有一次在13.5%,但恰恰这次持续的时间最短。另一方面,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危机都实行了一系列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手段,即运用赤字财政,通过膨胀通货,刺激总需求,从而抑制经济危机的破坏程度,避免大量的企业在危机中倒闭,同时控制失业率的急剧攀升,稳定社会秩序。当然,美国政府的这些国家干预的办法,在解决危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债大增,通货膨胀有增无减,以至于积重难返,对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经济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阿波罗登月计划”

 

 

1959年,美国提出了“奔月”的设想,即“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阿波罗”计划。

 

 

在1961年4月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飞出了地球的43天之后,美国总统肯尼迪正式宣布:“美国要在10年内,把一个美国人送上月球,并使他重新返回地面。”这就是著名的“阿波罗计划”。

 

 

阿波罗计划主要是分三步走:第一步,是“水星计划”,即将宇航员送上太空,以测试人在太空中的活动能力。这项计划很快就成功了。1963年5月15日“水星1号”载人发射,飞行了34小时,绕地球21圈,宣告“水星计划”结束。

 

 

第二步,是“双子星座计划”。这个计划有二个目的,一是测试人在太空中长时间停留可能引起的生理问题,一是将两个航天器在太空中对接,从而奠定登月技术的基础。该项计划实施得也比较顺利。1965年,“双子星座3号”飞船做了变轨实验;同年,“双子星座7号”和“双子星座6号”做了太空会合实验,双子星座号在太空中飞行了14天,宇航员的身体安然无恙。

 

 

第三步,是“土星计划”,即制造能将载人飞船送出地球进入月球轨道的大动力火箭,最终完成登月计划。1965年4月,在冯·布朗领导下,研制出了“土星5号”火箭,它总长85米,竖起来有30层楼那么高,其第一级推力达3 500吨。“土星5号”是“阿波罗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它的出现标志着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美国已经超过了苏联。“阿波罗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阿波罗飞船由指令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组成。指令舱是飞船的核心部分,而且最终由它将宇航员送回地球;服务舱主要装燃料和宇航员的生活资料,包括氧气、食物和水;登月舱在登月时与母舱分离,宇航员由此登月。

 

 

在美国宇航局组织下,动员了2万多家厂商,120多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所,400多万人参加,开发项目1 300多个,共耗资250亿美元,历时9年,整个系统共使用300多万个零部件。1967年,因火箭发射台起火,3名宇航员死亡。

 

 

美国东部时间下午1969年7月21日4时17分40秒,“阿波罗”在月面上“静海”西南部安全降落。阿姆斯特朗率先走出登月舱,一步一步走下了阶梯,在月球上留下了我们地球人的第一个脚印,他兴奋地说:“这一步,对一个人来讲只是一小步,而对整个人类却是一次飞跃。”奥尔德林紧跟其后也踏上了月球,他们在月球上微弱的引力下一跳一跳地走动,“这是一个荒凉冷寂的世界,没有生命,没有一些绿色,故乡地球像一个明亮的圆盘悬托在月球上林立的高山丛中。”他们俩将一块特制的金属牌竖立在月球地面上,并默念:“公元1969年7月,来自行星地球上的人类首次登上月球,我们为和平而来。”金属牌下放置了5位遇难宇航员的金质像章。他们在月球上逗留两个半小时,并将月球的电视照片送回地球,安放了3种科学实验仪器,采集了约五十千克月球上的石块和土壤标本。按计划,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两人驾驶“登月舱”离开了月球,与在空中等候的柯林斯驾驶的“哥伦比亚号”指令舱会合,并开始返回地球。24日,指令舱重新进入大气层,安全降落在太平洋上,“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了。

 

 

自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之后,美国又相继进行了6次登月飞行(阿波罗12号、13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除了13号外,其他都获得了成功。前后共有12名宇航员在月球上作了较久的停留(总计302小时),利用“月球车”进行较远的探索,并搜集了365.9千克月球岩石和土壤标本。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执行了该计划中最后一次飞行。此后,人类又向着新目标迈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面临的经济难题

 

 

1969年1月,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此时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处于转折时期。由于越南战争耗资巨大,加上长期赤字财政的后果开始显露,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不断加重,美元危机由此出现。1971年,美国出现了自19世纪末以来的第一次外贸逆差,由于美国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上升,不少国家的政府将大量的美元资产兑换成黄金,西方金融市场的投机商们乘机兴风作浪,抛出美元,购进黄金和正在升值的西德马克。1971年8月,为应付西方外汇市场大量抛售美元、抢购黄金和西德马克所引起的美元危机,防止美国黄金储备的严重枯竭,挽救对外收支的困难局面,以及为对付国内的通货膨胀,美国尼克松政府宣布暂停按布雷顿森林体系所规定的以每盎司黄金换35美元的价格向美国兑换黄金,并且对工业产品的进口征收10%的附加税,这等于使作为外汇的美元贬值。当年12月,通过华盛顿货币协定,美元正式贬值7.8%,美国官方维持的黄金比价从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每盎司38美元。1973年1月,新的美元危机再度爆发。2月2日美国再度宣布美元贬值10%,3月西欧各国对美国实行浮动汇率。至此,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宣告瓦解。

 

 

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石油生产国削减石油输出量,造成油价飞涨,形成所谓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价格便宜的石油是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而一旦油价大幅度上涨,就立即打乱了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节奏,乃至引发经济危机。

 

 

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接着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加拿大也先后被卷入。从1973年开始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具有一系列明显的特征。首先,与战后曾经出现过的危机或经济衰退相比,在这次危机中西方各国的生产下降幅度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8.1%,其中美国的汽车工业下降最甚,下降幅度达到32%。其次,股市跌幅大,企业破产严重。在危机发生一年之后的1974年12月,美国道·琼斯股票价格平均指数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近一半。英国的股市下跌更为严重,比危机前的最高点下跌了72%,甚至超过了30年代大危机的幅度。第三,这次危机所造成的失业人数创战后最高纪录。危机最严重的1975年,西方发达国家的每月平均失业总人数达1 448万人,特别引人注意的是,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2%。第四,危机造成了绝大部分西方国家出现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并且使国际贸易状况恶化。由于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西方国家除联邦德国外,都因为石油付款大增而产生国际收支逆差,逆差的总额共达39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保持国际收支顺差的日本,也出现了52亿美元的逆差。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的总额在1975年减少了6%。

 

 

然而,这次由石油危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除了有上述几方面的特征外,还有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这次危机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较长时间的“滞胀”。所谓“滞胀”,是指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现象。一方面,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60年代的一半,尤其是在危机之后,经济回升极其缓慢,出现长时期的萧条而迟迟不进入繁荣。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却与萧条共存。本来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理论,通货膨胀应该是刺激经济增长、治愈萧条和衰退的“良方”,然而到了70年代这一“良方”失灵了。在危机期间,西方各国的通货膨胀率大大提高,其中英国为最,达到24%。危机过后各发达国家的通胀率依然居高不下,美国的通胀率甚至还不断上升,1979年消费物价上涨年率达到13.2%。即使通胀率比较低的德国,消费物价的上升指数也达到5.1%。由于70年代的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幅度大,由于担心引起更为严重的通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难继续使用国家干预刺激经济的手段,由此也就更难走出经济萧条。

 

 

70年代的“滞胀”使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固定资本投资不振,生产停滞严重。这一切又造成了失业率居高不下。1975年危机过去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人数仍在1 700万人以上。在西欧,失业的人口甚至还不断增加,1975年西欧失业人口为520万,而到了1978年则增加到710万人。大量的失业加剧了西方社会的不稳定。

 

 

里根的“经济复兴计划”及其实施

 

 

在1980年11月美国的大选中,共和党候选人里根以压倒多数获胜,当选为美国第40任总统。1981年2月5日晚,里根在向全国发表的电视国情演讲中提出了“经济复兴计划”。该计划长达300页,其主要内容为:压缩联邦开支,大幅度降低个人和企业的税率,减少政府对企业经营所设置的各种规章条例,制订稳定货币的政策等。很明显,这项计划的理论基础来自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学说。该计划的推出标志着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即从凯恩斯主义的干预性膨胀政策向自由放任性紧缩政策转变。从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历届政府都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实行大政府、高税收、多规章、大开支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里根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根据他的“经济复兴计划”,运用与凯恩斯主义不同的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理论,实行小政府、低税收、少规章、小开支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里根强调,只有通过减税,放松管制,才能提高自由企业在自由市场中的经济性,才能以此来打破美国经济的停滞局面,恢复美国经济的增长能力。

 

 

总之,里根政府“经济复兴计划”的基本原则就是:减税、减规、减开支和节制通货流量。这些来自于供应学派和货币主义的经济复兴原则被人们称为“里根经济学”。

 

 

根据“里根经济学”所制订的“经济复兴计划”,里根政府把1982年度预算砍去414亿美元,1986年度砍去958亿美元。砍去预算后,被削减的项目涉及范围很广,从失业补助金到铁路、邮政的津贴等,不一而足。但是里根政府并没有削减国防开支。为了与苏联争霸,里根政府甚至增加了军费,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制订和推行“星球大战计划”。在大砍预算的同时,里根政府推出减税和加速设备折旧以及减少行政规章等方案,1981年7月,里根的减税方案在国会通过,联邦政府税收在1982年度就将减少539亿美元,而到1985年度就将减少1 000亿美元以上。作为政府放松管制、减少规章限制的第一步,里根政府解除了对石油价格的管制。

 

 

里根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并未如里根所认为的那样能够迅速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在里根上台后的第一二年,美国的经济依然在衰退之中而没有回升,财政赤字仍然十分严重,尤其是失业率高达9.8%,创战后最高纪录。然而,转机还是出现了。1983年美国的经济开始大幅度回升,当年的经济增长率达到6.2%,1984年达7%。虽然1985年美国经济增长水平又降了下来,只有3%,但是直到1989年里根将要离任时,美国的经济增长没有停止。在1989年1月的经济报告中,里根宣称:“今天,世界仿佛再生。那些怀疑美国人民决心和经济复苏能力的人们不再怀疑了。历史潮流向我们走来,而一些怀疑论者曾认为这种潮流远离了西方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和事业自由的理想,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通过减少税收和减少官僚政府的干预,我们调动了普通美国人的创造力,预示了一个空前的和平繁荣时期的到来。”

 

 

虽然里根政府运用货币主义和供应学派的经济政策促使美国经济走出“滞胀”而出现巨大的回升,但是,里根政府却没有能够削减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由于赤字居高不下,政府不得不大举借债,美国国债的总额由此而飚升。里根曾严厉地批评过他的前任政府实行高赤字,并认为这样做是“为了目前暂时的方便,而把我们的未来以及我们子女的未来抵押出去”。可是,里根没有料到,因为减税和不断地扩大军费开支,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增加最大的,恰恰是在他的执政年代。卡特政府时期的美国国债为9 000多亿美元,可是到里根政府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的国债已突破了2万亿美元。这是对“里根经济学”的一个讽刺,也给里根后的美国经济造成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就解决美国经济的“滞胀”而言,“里根经济学”还是有其正面作用的。

 

 

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及其原因

 

 

20世纪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现象,即世界经济的网络化、数字化以及以此为推动力的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的网络化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个是微观层面的含义,这就是全世界的公司企业不论大小都从90年代起走向充分利用因特网发展业务,加强联系,扩大市场。网络经济逐渐形成规模。自从便捷的浏览器在电脑上得到广泛运用之后,因特网便对世界市场经济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因特网不仅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买卖关系更为有效、更为广泛、更为快速地联系起来,而且更重要的是,因特网能在很大程度上把世界各地的公司企业相互联系起来。这种崭新的企业与客户、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某种具有超级效率的现代电子化世界市场,而世界市场的这种因高新科技发展而发生的变化,必然促使更多的、甚至所有的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公司企业尽快地上网,成为电子网络世界市场中的一员。由因特网的广泛运用而产生的网络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加速发展无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网络经济不仅提高公司企业的效率,而且加强了世界市场的深层次整合,建立起更加广泛的世界市场的竞争机制。

 

 

世界经济网络化的第二个层面的含义在宏观层面上,这就是世界经济在资本流动、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送、原料提供、管理和组织等方面越来越相互依赖而构成网络。在这个世界经济的网络中,信贷资本的筹集、发放和使用日益集中化,世界金融市场对全球性生产的影响日益增大;知识结构与专家系统的作用即今天我们经常谈论的知识经济的作用日益增强;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者阶层日益发展。世界经济这一层面的网络化把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同时也加速了生产、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即生产转移至成本最低的地区,企业的各部分业务活动迁移到世界各地的许多生产基地上,而对企业的协调则集中到全球的国际性大都市,这些大都市正在发展成极其专门化的服务中心。世界经济在宏观层面上如此网络化的发展,为全球的经济增长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在世界经济不断网络化的同时,世界经济数字化的发展也十分迅速。世界经济的数字化就是目前已很为世界各国政界、科技界、经济界所关注的“数字地球”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数字地球”实际上是人类认识地球的新阶段。通过功能强大的电脑网络、完整高效的卫星遥感技术、超高能量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在新的世纪里,人类能够融汇全球的各种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兼容从宇宙空间和地球深部测得的地球生物、化学、物理等数据,建立起新的巨型地理信息系统,在现实的地球之外再建造一个“数字地球”。在“数字地球”的建立过程中,世界经济就会不断地向数字化方向发展,并且为“数字地球”计划而推动。比如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就是得益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在新的世纪里美国将通过“数字地球”继续占领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推动经济不断发展。随着“数字地球”的建成,世界经济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数字化经济,因为有了“数字地球”,任何的经济决策、经济行为都将与联网电脑屏幕上的世界各地三维形象和各种数据相关联,世界经济的发展将因此而更为科学、更为快速、更为有效。

 

 

世界经济的网络化和数字化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市场的整合因此不断加深,世界经济的发展空间也不断地扩大,这一切对处于世界经济核心地区的美国与欧盟的影响巨大。美国的“新经济”与欧洲联盟的欧元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环境中产生的。

 

 

到2000年3月,一个新的纪录在美国经济史上产生,这就是美国经济连续107个月保持增长。美国经济在20世纪最后10年内的持续增长为美国政府最终平衡财政预算,解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始终难以解决的巨额财政赤字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普通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据统计,1997~1998年,美国中等收入家庭的年收入增长了3.5%,达到了38 885美元的历史最高点。虽然美国黑人中等收入家庭没有在同期增加年收入,依然为25 400美元,但是拉丁裔美国家庭的年收入却有很大的增长,即从1997年的27 043美元增长至1998年的28 330美元,增幅达4.8%。此外,美国贫困线以下的家庭(年收入低于16 530美元的有两个孩子的四口之家)也因为美国经济连续几年的增长而有所减少,这些家庭占全部美国家庭的比例从1997年的13.3%下降到1998年的12.7%。尽管如此,美国的贫富悬殊却依然存在。根据美国统计局最新的权威调查报告,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力度很大,但是美国国内的收入不平等却没有改观。统计数字表明,在美国社会顶层的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在1993年占美国国民总收入的48.9%,而到1998年,即在美国经济连续增长了7个年头之后,这一数字也增长到49.2%。然而居于美国社会底层的20%的蓝领工人则似乎没有从经济增长中得到好处,因为他们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没有改变,依然为3.6%。实际上,上述的数字在相当程度上表明美国社会的贫富悬殊在拉大。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Oct 9th,1999.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经济的这次破纪录地连续增长与60年代的持续106个月的增长有着很大的差异。6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通货膨胀同行,特别是当经济持续增长而失业率降至5.5%以下之后,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不断增加。然而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却没有引发通货膨胀,美国的通胀率被控制在3%之内。从1997年开始,美国的失业率就低于5%,但是美国的工资和物价水平却保持稳定,通货膨胀的压力似乎神秘地消失了。美国经济的这种在低通胀下破纪录地持续增长现象,导致某种乐观的情绪在美国经济学界产生。一些美国经济学界人士认为,从1991年3月开始的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在相当的程度上表明,传统的经济周期已经对美国经济的发展不起作用了。根据这种看法,美国的经济似乎已经超越了市场经济所固有的繁荣、危机、萧条、再度繁荣的周期性变化,从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而处于这一新时期的美国经济可以被认为是某种“新经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美国经济学家都同意这种观点,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尽管美国能够创下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纪录,但是经济周期仍将对美国的经济产生影响,因此永久保持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稳定是不可能的。

 

 

应当承认,认为美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时期的观点是有相当理由的。首先,高新技术尤其是电子技术和远程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个人电脑率先在美国普及,因特网在美国发明并最为广泛地利用,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长时段高速增长。到90年代中后期,美国经济在一定的程度上步入了网络经济时代,借助于网络,美国的企业能更为有效地配置资源。与此同时,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产品的销售也更为方便和迅速。更为重要的是,以计算机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革命为企业的零库存(justintime)制度的创立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的库存往往会引发和扩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乃至造成经济危机。在不实行零库存制度的情况下,需求降低,企业的库存就必然增加,库存的增加不仅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的生产,而且会极大地增加企业的负担。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生产、销售等领域里的广泛运用,零库存制度逐渐成为美国企业运作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条件。在90年代,美国企业的生产和贸易的库存与销售之间的比例因此不断下降,虽然并不能说美国企业的零库存制度已真正使企业的库存都降至零,但是在高新技术的帮助下,零库存制度确实十分有效地降低了美国企业的库存,并为降低美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其次,美国政府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减规”(deregulation,或可称之为放松管制)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国经济能长时段增长。“减规”政策是从80年代美国推行所谓的“里根革命”开始实施的,其内容主要是政府放宽对经济特别是对金融和通讯事业的管理,使企业竞争力从过多的政府干预下释放出来。从减规政策的提出至今,美国已经历了里根、布什和克林顿等不同总统和不同党派的政府,但是该政策却基本没有改变,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减规”政策适应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并且确实有利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由于美国的政界和经济界都尝到了在金融领域里实行减规的好处,因此1999年11月4日,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分别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将取消已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限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跨界经营的法律,从而使美国的金融业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同时能更好地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服务。

 

 

美国政府在实施一系列减规政策的同时并没有放弃运用政府的力量调控宏观经济,只是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从以往的比较注重使用财政政策、或财政和货币政策并举转向更为注重加强使用货币政策的调控功能。近十几年来,美国联邦储备局成功地实施了坚决打击通货膨胀的政策,特别是从90年代初开始,美联储在格林斯潘的领导下始终将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下,低通胀使美国的物价稳定,而后者恰恰是格林斯潘所认为的那样:是持续繁荣的最好的而且是惟一的基础。在控制通胀的同时,美国政府还通过联邦储备局根据市场的需要灵活地、适度地调整利率,从而能比较有效地控制经济增长的幅度,使之既不过“热”,也不过“冷”。

 

 

最后,美国企业活力的增强和服务业的兴盛也是美国经济长时段增长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高科技和政府的“减规”等政策的帮助下,美国的企业成功地不断压缩产品和服务的成本,并大力地使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型化。在此基础上,美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美国的经济因此而成为世界上最具生产效率的经济。当然,美国企业活力的提高是建立在普遍降低工人工资的基础上的。据统计,到90年代中期,在美国全体男性职工中,有4/5的人一个工作小时的实际收入比70年代减少11个百分点。更有甚者,美国企业为提高效率还采取了尽可能雇用临时工的方法,从而加深了美国社会的不平等。但是,也许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存在,却在加强美国企业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了新的工作岗位,美国的就业率因此大大超过欧盟等其他发达国家。据统计到90年代末,美国的失业率为4.2%,而欧盟的失业率则为10.2%。较低的失业率既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结果,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自70年代以来美国服务业的高速增长也非常有利于美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在美国,经济统计数字分为农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和服务业,服务业是成分复杂的一类,它包括了其他四类不计算在内的所有行业。然而,近年来美国服务业高速增长的部门主要是与高新技术密切相关的信息行业,如通讯和电脑软件行业。由于美国的经济比较早地从工业经济向后工业经济转移,因此,以信息行业为龙头的服务业的兴盛,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在90年代的高速增长。同时,因为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市场对服务业的需求不仅比对制造业的需求高很多,而且这种需求相对比较稳定,所以服务业的兴盛还对美国经济在近年来的持续稳定增长有极大的贡献。

 

 

总之,在高新技术、政府“新”政策、以及企业规模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作用下,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某种“新气象”。乐观的美国经济学家们称这种“新气象”为美国的“新经济”,并认为,美国的“新经济”是某种可以摆脱传统的经济周期的、能够持续稳定地保持增长的新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是,实际上美国经济的这种新因素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即上述种种美国经济的新因素并没有使美国经济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超级大国的美国,仍然摆脱不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所固有的基本矛盾的影响,特别是摆脱不了由这些基本矛盾所产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性起伏的影响。

 

 

恩格斯曾经指出:“新的生产方式愈是在一切有决定意义的生产部门和一切在经济上起决定作用的国家里占统治地位,并从而把个体生产排挤到无足轻重的残余地位,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愈加鲜明地表现出来。”(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8页。)作为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超级经济大国,美国经济的发展虽然因为高新技术的运用,以及对一体化世界市场变化的适应而出现较长时期的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矛盾的继续存在,利润率的下降不可能被制止,而生产过剩也依然会在美国的经济运作中产生,尽管在很大的程度上生产过剩不是主要表现在美国国内市场中,而是主要反映在世界市场上。然而,世界市场上的生产过剩必然会对与世界市场结合最为紧密的美国经济产生剧烈的影响。美国经济由此不可能逃脱“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性起伏变化。这也就是说在美国经济经历了创纪录的持续发展之后,再度滑入衰退乃至危机不是没有可能的。

第9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要求学生了解“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掌握战后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以及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用图片或表格形式列出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情况,让学生逐步掌握运用图、表、数据等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战后西欧、日本在恢复和发展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不同方式,培养学生运用共性和个性的原理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主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以此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确立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并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振兴祖国的热情。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德国和日本是二战的两大祸首,它们在发动世界战争的同时,也给自身带来无穷灾害。二战结束后,德、意、日法西斯遭到惨败,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受到严重削弱。欧洲因是二战的主战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而,日本和欧洲经过50~60年代的经济恢复,到70年代后期,已完全医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其中的原因令人回味,值得我们深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本课主要介绍了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第一目讲述了60~7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欧共体”、“欧盟”的建立以及它们在促进战后西欧和世界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目主要介绍了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状况及原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战后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着手恢复和重建国家经济。50~70年代,西欧经济出现持续高速发展。这种高速发展主要是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这些国家雄厚的工业基础及技术基础、美国的大力扶植和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等多种原因促成的。首先,工业革命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西欧在人才、技术、管理经验甚至对外经济联系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为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先后投资建立了一系列新兴工业,如核能、计算机、激光、宇航等。同时,又对传统的工业部门,如钢铁、汽车制造等进行了固定资本的投资和技术改造,对农业部门也注意提高农业机械化的程度。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技术后,极大的促进了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次,战后美国加大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虽是为了加强对西欧的控制、进一步巩固资本主义阵营,以对付苏联,但在客观上为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再加上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西欧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促进了对基础工业和新兴产业的投资,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一切都为50~7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很快。50年代末日本经济就恢复到了战前水平,从5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日本经济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并推行非军事化政策。通过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日本政府利用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开支小的有利条件,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战后美国对日本经济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后,日本接受了美国几十亿美元的“特殊订货”,这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三是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其中大力吸收国外最新科学技术,为己所用,推陈出新,成为促使日本经济腾飞的翅膀。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在战后初期科学技术落后二三十年,为尽快缩小差距,日本政府采用了“吸收性技术革新”战略,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后再加以模仿、消化与创新,从而走出一条“引进、改良、吸收与创新”的新路子。在日本人的经营思想中,没有“日本”这一概念,它的产品是面向世界的,引进观念也没有国界的分别,只要是对自己有用的都引进。正是这种大胆引进与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带来了日本经济的腾飞和现代化。

本课的难点是:“欧洲共同体”与“欧盟”的建立和意义。“欧洲共同体”是在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势下出现的新事物,对于冲破两极格局的束缚有推动作用。“欧盟”的建立也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西欧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反对苏联、二战爆发前推行绥靖政策的实质,再结合战后西欧对苏联以及对美国的政治立场进行分析,进而指出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联系不断加强。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60年代西欧成立“欧共体”组织。这个经济联合组织不仅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93年,随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正式生效,“欧洲联盟”建立。“欧盟”的成立标志着欧洲各国人民在“创建一个从未有的更为紧密的联盟”(《马约》前言)进程中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讲“欧盟”的建立,应重点放在“欧盟”成立的意义上。

二、教法建议

1.上新课前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导入新课。教师也可运用教材上有关“欧盟”的几张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欧盟”的前身是什么组织?这个组织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立的?它们的建立对世界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等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后,再导入新课。

2.对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好铺垫。

3.在学生掌握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让学生明确美国援助西欧的真正目的,以利于学生学习后面的“美国的霸权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等问题。

4.在讲述“欧共体”和“欧洲联盟”的建立时可先设计两个问题:“欧共体建立的原因 (背景)是什么?”“欧盟建立的大致经过及意义是什么?”鼓励学生利用图书、网络等查找资料,让学生根据课前自己收集的资料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可采取分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看哪组查询的资料最准确、最丰富、最完整。这样不仅可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精神。当然,在讲这个问题时,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让学生阅读课文中所给的材料和小字,然后再回答这两个问题。这种方法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材料与分析材料的能力也很有帮助。

5.在学习“日本的崛起”一目时,教师可采取启发式教学,通过设问,层层深入。首先让学生列举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基本概况,掌握基本史实,然后思考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回答完这些问题后,再让学生谈谈学习了本课后有何启示,通过谈认识、谈感想让学生在思维上再上一个层次,真正学有所得,树立正确的情感与价值观,并学会比较和归纳的基本方法。

三、学法指导

1.在讲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主观条件是西欧国家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并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客观条件则是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当然,美国对西欧的援助是为了控制西欧,西欧接受援助则是有效地利用了这一外部条件。

2.学生在讨论“欧共体”的背景时,教师应向学生指明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要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于是60年代建立“欧共体”。所以说“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为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讲述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时,教师应向学生指出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任何措施和手段都只能缓解一时的矛盾,而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必须引起整个亚洲的关注和警惕。

4.教师在讲述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时,应重点分析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异同,向学生指出:战后西欧与日本都乐于也善于引进和吸收外国先进科学技术,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点是促使两国经济腾飞的关键,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至始不移地坚持和贯彻的一项基本国策──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在改革中必须坚持求实与创新。

5.教师在讲解本课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只停留在历史知识的表面,不要为了讲知识而讲知识,在讲解史实时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知识只是一个载体,传授知识也只是一个过程。要在知识的讲解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这样一节课才更有深度和力度。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到2003年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欧洲联盟成立后,这些国家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2003年欧洲联盟共包括15个国家:芬兰、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英国、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希腊。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成员国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二次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找出其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郑伟民等著《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任正德、吴建新编著《国际风云300问》,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网址:http://www.jlhs.net/初中历史素材库/初三世界史/index.htm

http://www.qfxl.com/

http://sq.*:9000/

(作者:武汉市育才中学 李红)

参考资料

西欧

在自然地理概念上包括英国、爱尔兰、荷兰、法国、摩纳哥。二战后,在国际政治概念上,指除苏联和东欧国家之外的2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面积360万平方千米,人口3.5亿。是资本主义的发祥地。课本采用的是后一概念。

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面临经济恢复的艰巨任务

1.英国战争夺去41万人口,全国1/4财富毁于战火之中,战争期间出口贸易减少近70%,工业技术装备更加陈旧。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94%。

2.法国在法西斯占领摧残下,工业体系残缺不全,生产处于瘫痪状态。1944年,工业生产总指数只相当1938年的40%。1938~1948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为0.4%。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73%。

3.德国战争夺去700万人口,工业生产如以1938年为100,1945年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到30~44,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到18~28。1946年工业产量为1937年的34%。

1939年和1946年英、法、德各国煤、铁、钢产量表

项目

年份

国别

煤(百万吨)

铁(万吨)

钢(万吨)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1939年

1946年

英国

235

193.1

811

789

1343

1290

法国

50.2

49.3

738

344

795

441

德国

386.8

105.5

1775

208

2373

256

西欧各国工业生产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

1.联邦德国1950年工业生产恢复到1937年的水平。主要原因是:①战前就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②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基础:德国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880年的1.6%,提高到1900年的1.9%、1930年的4.1%。德国学龄儿童入学率,国民读、写、计算的能力,工人的技术水平,工程师的理论与应用结合,高水平科研等方面,皆居欧洲首位。1900~1944年,德国共有36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③美援:从战争结束至1955年6月,共达38.6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实施“马歇尔计划”时提供的。

2.1948年法国工业生产恢复到1938年水平,1949年超过战前最高水平。英国和意大利工业生产也分别于1947年、1948年恢复到1937年水平。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比较

1870~1913年 2.6%

1913~1950年 1.9%

1950~1970年 4.9%

欧共体的产生与一体化进程

欧洲共同体(欧共体)是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二战后初期,西欧许多政治家与经济学家认为,为了恢复与发展西欧各国经济,增强与美国、苏联的竞争力,西欧必须从消除贸易壁垒和其他经济发展障碍开始,首先从经济上走向联合。

欧共体包括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市场)。共同体在其产生及其发展过程中,首要内容是经济共同体,即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国家随着自身实力的恢复与增强,要求改变受美元支配局面的呼声日高。在争夺欧洲市场和海外市场的斗争中,欧洲任何一国都无力单独与美国抗衡,它们要求在经济上联合起来,共同保护欧洲市场,共同开发和占有海外市场。

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煤钢共同市场的“舒曼计划”。1951年4月18日,法、联邦德国、意、荷、比、卢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7月25日生效。因此,欧共体是从煤钢联营开始的。这是部门经济一体化的形式。由于欧洲煤钢联营把联邦德国重整军备的关键工业部门置于共同管理和监督之下,法国担心德国军力再起的疑虑得到缓解,从而为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找到了新途径。

欧洲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为实现欧洲经济联合创造了资本条件。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加速创建和发展新兴工业,改造和革新传统工业。50年代中后期,欧洲国家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趋势发展同国内市场狭小发生尖锐矛盾,要求生产、商品、资本和劳务能够突破国界,获得更宽广的空间和市场。

1957年3月25日,上述6国又在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条约,统称罗马条约。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至此,欧洲经济共同体可谓正式形成。它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确保商品自由流通的关税同盟以及在经济的若干方面制定共同政策。这就由原来的部门经济一体化形式,发展为地区经济一体化形式。但1958年时,上述三个条约、机构尚未统一合并。

1965年4月8日,6国签署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所属机构进行统一联合,统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该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但3个组织仍各自存在,有时仍以各自的名义活动。

1969年12月1~2日,欧共体各国首脑海牙会议决定,吸收英、丹、爱尔兰、挪4国加入欧共体,并开始进行政治合作。1973年1月1日,爱、英、丹正式加入欧共体,而挪威却因1972年9月26日公民表决过半数人反对加入欧共体而未正式加入。

1981年1月1日,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1月1日,西、葡加入欧共体。欧共体的两大基础是关税同盟和共同农业政策。1985年6月29日,欧共体就法国的尤里卡计划达成一致意见,计划立即建立一个高技术的欧洲。1986年2月28日,欧共体12国签署一体化文件。其主要规定:1990年1月1日,确定资本流动自由化,即经济货币联盟的“第一阶段”开始实施。1993年初建成一个统一大市场。

欧共体理事会,是欧共体最高决策机构,拥有欧共体的实际立法权,由各成员国一名部长组成。欧共体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设布鲁塞尔,由17人组成,负责实施有关欧共体条约和根据条约所作的各项规定,向欧洲议会和欧共体理事会提出报告和建议,处理日常事务。设在卢森堡的欧洲议会,是欧共体的监督和咨询机构,由议员434名(1989年)组成。它有部分预算决定权,有权以议员2/3多数弹劾委员会及其成员。设在卢森堡的欧洲法院是欧共体的仲裁机构。此外,欧共体还有经济社会委员会、审计院、欧洲煤钢共同体咨询委员会、欧洲投资银行等机构。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与欧洲联盟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它是由欧共体成员国1991年12月9日至12日在荷兰小镇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第46届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故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马约》由《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组成。《政治联盟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和安全防务政策;在司法和社会方面合作以及扩大欧共体的权力和职能。《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的实施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1990年7月1日开始,各成员国应协调经济政策,确保资本自由流通,货币加入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第二阶段从1994年1月1日开始,设立欧洲货币机构监督货币统一进程。成员国应在通货膨胀率、利率、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等方面达到进入第三阶段的指标。第三阶段始自1997年1月1日,最迟在1998年7月1日建立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1月1日前实行单一货币欧元。

《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生效。至此,欧洲联盟作为一个联合欧洲12国,3.4亿人口的经济、政治实体诞生了。它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根据《马约》规定,欧共体作为欧盟的主要支柱依然存在。1994年3月欧盟与奥地利、芬兰、瑞典、挪威四国就吸收它们入盟问题达成协议。之后,四国分别于6月12日、10月16日、11月13日和28日就入盟问题举行了全民公决,结果奥、芬、瑞典三国批准了协议,而挪则以52.8%的反对票否决。1995年1月1日,奥、芬、瑞典三国正式加入欧盟。至此,欧盟成员国增至15个(法、德、意、荷、比、卢、丹、爱、英、西、葡、希、奥、芬、瑞典)。

根据《马约》规定,欧洲理事会在欧洲联盟组织中居有中心地位,它是欧盟成员国首脑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马约》规定“欧洲理事会应为联盟提供其发展所需的动力,并确定联盟的总体政治方针。理事会主席由各成员国轮流担任,任期半年。”

至1995年,已有160个国家向欧共体派驻外交使团,欧共体已在121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代表团。1994年1月1日,由原欧共体12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5国(奥、芬、瑞典、冰岛、挪威)组成的欧洲经济区正式成立。欧洲经济区人口3.74亿,国内生产总值74 081亿美元(1994年),其对外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9.5%,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1995年5月1日,列支敦士登正式加入欧经区。1994年,美国是欧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贸易总额达2 445亿美元。

1974年,中国正式承认欧洲共同体。1978年,欧共体与中国签订了包括最惠国条款的协定。在欧共体诸国中,同中国的贸易额,联邦德国居第一位,以下依次为法国、英国和意大利。1995年中国与欧盟的双边贸易额为403.8亿美元。截至1994年9月底,欧盟国家对华投资共计5 499项,协议金额约171亿美元。欧盟是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供应者,到1994年9月,中国从欧盟成员国引进技术2 374项,合计金额为207亿美元,占中国技术引进总量的40%。

日本天皇制的变化

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总揽统治权”,确立立宪君主政体。这种保留封建残余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重要根源。二战后,日本人民要求废除天皇制,但美国决定保留没有实际政治权力的天皇制。1946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由美国占领当局起草的新宪法,保留天皇制,但天皇仅仅是“日本国家的象征”;采取“三权分立”原则,实行议会内阁制。日本成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国家。

二战后美国放宽对日本的惩罚

1951年9月,美国不顾中国等国反对,片面对日媾和,同另一些国家一起签署了《旧金山对日和约》,承认日本是一个“主权国家”;日本有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同时,美日签订《日美安全条约》,规定美国有权在日驻军和设立军事基地,从而结束了对日本的占领,开始了半占领时期。至此,美国对日援助和贷款已达23.9亿美元。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

日本法西斯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给日本经济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据统计,因战争原因死亡的日本平民和军人达300余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可以用于再生产的国家有形财富损失了约1/4。如果以1935年工矿业生产指数为100,那么,1945年工业生产下降到38,矿业下降到59。日本投降后,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物资奇缺,生产不足,失业人数剧增,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明治维新开始的日本现代化进程受到挫折,现代化的物质成果损失惨重。

经过10年的经济重建和复兴,在实行产业合理化、美国扶植和朝鲜战争带来的“特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1955年,日本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在各项重要经济指标中,工矿业生产指数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已在1951年超过战前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955年超过战前水平。

尽管如此,日本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美国1955年的人均国民收入是1 960美元,为日本的9.3倍,即使同为战败国的联邦德国也是日本的2.8倍。在产业结构上,日本也落后于欧美国家,第一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比重偏高。

面对这种状况,1956年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白皮书》一方面指出“现在已经不是战后”,“通过恢复取得的增长已经结束”,另一方面确定“今后的增长将由现代化支撑”的目标。日本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56~1960年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准备阶段或起飞阶段。为了实现没有美国扶植和“特需”下的经济自立,实现充分吸收迅速扩大的适龄就业人口的“充分就业”,日本进行了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大规模设备投资,其中1956年和1960年的民间设备投资增长率高达40%左右。这一阶段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9%左右,出现了两次长期经济景气,一次是1956~1957年的“神武景气”神武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景气”意即自神武天皇以来未曾有过的经济繁荣。下文中的“岩户景气”和“伊奘诺景气”,意同。岩户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皇室祖神天照大神在天上栖身的岩洞。伊奘诺是日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创世之神。,一次是1959年开始的长达42个月的“岩户景气”。通过大规模的设备投资,钢铁、电力、机械、石油化学业等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进行了技术革新,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能源也由石油取代了煤炭,为60年代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池田勇人就任首相,制定实施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该计划提出,在今后10年内使国民收入增长一倍,其目的在于通过高速增长推进日本经济的现代化。从此,日本经济由起飞阶段进入高速增长阶段。除1962年一度出现景气后退外,1960~1965年年平均经济增长率10%。在这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中,对设备的投资继续保持高涨,重化学工业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同时社会资本得到充实,交通、电信、地区开发等产业基础经整顿后更加完善。著名的高速铁路新干线就是在1964年正式通车的。此外,政府制定了《农业基本法》,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为工业提供了大批劳动力。

1965年,日本经济出现短暂萧条。萧条过后,自1965年10月起出现时间长达57个月的经济繁荣。实际年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11.6%,均超过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被称为“伊奘诺景气”。带动景气的主要因素除设备投资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外,还有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1972年的出口量是1965年的2.5倍;国内出现消费热,1966~1970年年平均个人消费实际支出增长率为9.2%,耐用消费品支出增长更快,为17.5%,彩电、空调、小轿车迅速普及,其中汽车拥有量从1965年的218万辆猛增至1970年的878万辆。1971年和1972年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但实际经济增长率仍分别为7.4%和9.1%。

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达到了欧美原发性现代化国家的发达水平,完成了自明治维新开始的在世界体系中从边缘国家向中心国家的转变。

日本在经济上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 419亿美元,超过了联邦德国,仅次于美国,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70年,日本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均为6%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折。1960年第一、二、三产业在国内纯生产额中的比重分别为15%、36%和49%,1970年分别为8%、39%和54%。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就业人口转移,城市人口激增,1970年占全国总人口的72%。其中新中间阶层比例不断增大,1975年达1 212万人,占就业人口的22.9%。

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一般职工家庭实际收入从1965年每户平均6.5万日元,1975年增加到23.6万日元。恩格尔系数从1955年的44.5%下降到1975年的30.6%。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消费革命”,耐用消费品普及率提高,形成了“大众消费社会”。城市和乡村的差别缩小,农民的收入与工人相当。

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引起思想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具有这种“中流意识”的人占1972年调查人数的73%。

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日本如其他发达国家一样,伴随着现代化的进展,出现了都市化造成的城市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尤为严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产业核心是石油、钢铁、化工等部门,而且这些企业多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区,造成对大气和水质的严重污染。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战后初期日本实行的民主改革,推动其社会经济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对社会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建立起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有利于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企业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从而将国民中蕴藏的劳动智慧和创造力激发释放出来,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动力。

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日本在宪法中被迫放弃战争权,以后又以允许美国驻军为代价,换取美国的“核保护伞”,致使其军费开支相当少,能够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和平经济的发展。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开始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了它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就一直非常重视教育,1872年政府颁布了全国统一的学制,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1947年又进行教育改革,将义务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初中。到50年代中期,全国25岁以上的人口中受教育率高达94%,70年代中期又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政府教育经费支出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逐步上升,50~60年代在5%左右,70年代上升到6%~7%,1980年达到7.2%。在人才结构方面,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调整教育重点。在经济恢复时期,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把普及初等义务教育作为重点;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国家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就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由于日本长期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为经济发展保证了人才资源。

日本政府利用国内外各种条件,确定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日本的国家干预方式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特点,都对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政府根据日本的特点,一方面采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方针,另一方面确立“贸易立国”的战略,积极有效地开拓国际市场,扩大进出口贸易,加强资本输出。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政府重视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甚至利用产业间谍来获取科技情报资料;同时在50年代实施审批制度,对引进工作加以管理和引导,以避免重复引进,节约外汇。进入60年代以后,日本的经济实力和外汇支付能力加强,政府在这方面的管理才有所放松。日本引进技术是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实际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的。5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处于经济恢复时期,主要引进电力、钢铁、汽车、造船、机械制造等基础产业部门的传统成套设备和技术。5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逐渐转向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从7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实现从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又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为了对引进技术进行吸收改造,日本企业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吸引优秀人才,在仿造的基础上博采众长,改革创新。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1955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过45亿美元,1960年就达到近85亿美元, 1965年又上升到166.21亿美元,1970年跃升至近382亿美元。资本输出1970年累计达67.9亿美元。

长期坚持推行高积累、高投资和强化资本积累的政策,实现低成本高效益的运行机制,也是日本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内容之一。高积累的基础是高剥削率、高储蓄率和低福利。战后日本工人的工资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最低,而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相反,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日本民众的家庭储蓄率(即家庭储蓄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却是最高的,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投资总额的1/3。此外,政府也进行巨额投资,60年代政府投资占到国内投资总额的24%左右,70年代上升到约30%。私人投资和国家投资两者相加,使全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从1955年的17 030亿日元猛增到1985年的875 610亿日元,30年内增长50倍。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3左右,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资本的投资效率也一直高于欧美发达国家。在高效益的前提下,急剧增长的投资推动了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日本大力发展军事力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为了绕开战后日本和平宪法的限制,日本政府找出种种借口,为自己扩充军力辩护。冷战期间,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一直把苏联看成是“主要威胁”,重点加以防范。冷战结束后,日本把防范重点转向本地区内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和“多种多样的威胁”,其中包括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局势的变化。为此,日本在其军队建设目标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从90年代中期开始,军队建设由建立一支“基础防卫力量”转变为建立一支“合理、精干、高效”的防卫力量。而空中机动师便是顺应“局势的变化,应付多元威胁”的产物。同时日本的战略部署也由“保卫北方”转变为“防御西方”。根据形势的变化,日本对军队进行调整,计划在2010年前将现有的陆上自卫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事力量统称自卫队。13个师和2个旅重新组建为9个师和6个旅,其中以日本中部和北部地区的6个师和旅为基础组建战略机动师旅,担负向其他地区增援和应对在同一时间发生多起事态的任务。很明显,战略机动师旅是以对付中国、朝鲜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而空中机动师,则是日军“战略机动师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还一直谋求出兵海外。2000年,日本以协助打击东南亚海盗为名,定期派出军舰到该海域巡逻。按照该计划,装备大炮和机枪、并能运送两架直升机的军舰,每年将到东南亚海域执勤4次。日本海岸防卫队说明日本出兵东南亚海域的理由是:“许多日本运油船经过该水域,我们需要制订措施保护它们。我们希望加强守卫工作,并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在此之前,日本政府已跟东南亚国家进行多次会谈,又与印度合作举行军事演习。日本的这些做法,已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
第10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与曲折。掌握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八一九事件”及苏联解体等。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赫鲁晓夫改革的成败,分析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直接导致苏联的解体,使学生了解他们的改革对苏联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

 

 

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比较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初步锻炼学科综合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着重介绍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戈尔巴乔夫时期的改革以及苏联的解体。

 

 

本课的重点是赫鲁晓夫时期的改革。苏联的改革可以说是从赫鲁晓夫开始的,赫鲁晓夫试图对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改革,虽然从经济、政治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改革只是在原有体制的框架内进行的小修小补,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加之他的主观主义和急躁冒进,导致改革失败。赫鲁晓夫的改革对苏联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的解体”是本课的难点。苏联原有的模式极其僵化。戈尔巴乔夫在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匆匆开展政治体制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结果一步步地把苏联推向解体。“八一九事变”后苏联解体进程加速。因为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苏联剧变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不作为教学要求,但教师在教学中可做适当分析。

 

 

二、教法建议

 

 

1.本课内容涉及的历史人物多有争议,苏联的解体过程及缘由至今仍有诸多历史之谜,众说纷纭。教材的叙述简约概括。建议教师在上本课前,多搜集各种资料,上课时可适当地给学生补充。或者在课前布置学生查询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互相交流,这样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段历史,并能有自己的分析。

 

 

2.教师可以结合本课的引言,提出问题: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引起学生兴趣,并明确指出其解体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引出本课将学习苏联的改革和解体。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斯大林时期苏联确立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并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于僵化的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赫鲁晓夫上台后开始改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

 

 

3.在学习赫鲁晓夫改革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赫鲁晓夫生平,可先出示一些有关赫鲁晓夫的材料,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历史上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年代里,没有一位世界领袖人物的成败能像赫鲁的成败如此急剧地和决定性地改变历史的进程。”

 

 

──尼克松

 

 

“苏联领取特别养老金者尼·谢·赫鲁晓夫逝世。”

 

 

──1971年赫鲁晓夫逝世时的讣告

 

 

然后具体学习赫鲁晓夫当政期间的改革,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关于苏共“二十大”的小字内容,提出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采取了什么做法?有什么后果?”指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在揭露和批判个人崇拜上有重大意义,但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做法引起思想混乱,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接着教师可以请两位学生来描述一下两张插图,让学生充分从中获取信息,了解赫鲁晓夫改革中的两项重大措施(种植玉米和垦荒)。然后在补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让学生归纳赫鲁晓夫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讨论“为什么说赫鲁晓夫改革是失败的?”

 

 

4.对赫鲁晓夫之后勃列日涅夫时期进行的改革,教师可依据教材小字内容介绍,使学生能较好地衔接前后历史,不必补充。

 

 

5.在学习戈尔巴乔夫改革一目时,因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是一个难点,所以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就戈尔巴乔夫上台背景,改革措施(特别是政治改革中新思维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提出及泛滥,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等内容补充相关资料,以谈话、讨论方式使学生对戈尔巴乔夫改革能有自己的评价。

 

 

6.在学习“八一九事件”及苏联最终解体一目时,建议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反映这一事件的历史纪录片,然后结合动脑筋中的题目“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是否还会存在下去?”,组织全体同学讨论。建议教师讨论总结时可以适当补充对苏联解体原因分析,指出“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事变后叶利钦掌握控制了全局,但它不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关于解体过程及结果,可参看课本小字部分。“独联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初步解体。1991年12月底,苏联正式解体。

 

 

7.学完本课内容,教师可以做这样的小结: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因素,改革归于失败,仍然没有克服斯大林模式所存在的弊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1991年底苏联完全解体。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更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8.最后,将学生分小组开展讨论:“苏联的改革和解体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联系实际,让更多学生积极思考、发言,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应充分鼓励,使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本课图片,培养学生从中获取知识的方法。

 

 

2.结合课后“活动与探究”的内容,让学生对比中国和苏联改革的不同之处,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比较分析能力。

 

 

3.学完本课后,可以让学生用任意一种方法分析归纳苏联建立到解体的历史演变历程,注意指导学生纵向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四、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男生:如果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也许还会存在下去。女生: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想一想,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女生说的有道理。“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却直接导致苏联解体,但其只是成了苏联加速瓦解的催化剂。即使没有“八一九事件”,苏联最终也会解体,因为苏联的最终解体是种种复杂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无法改变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不安;否定历史、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练一练

 

 

C

 

 

活动与探究

 

 

讨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然而,中、苏的改革却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请谈谈你的想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改革,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开始改革,改革激化了苏联社会的各种矛盾,引发了社会的动荡和分裂,直接导致了苏联解体和苏共的垮台。出现不同的结果可从这几个方面分析:①改革中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②是否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③是否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④对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价值观等是否采取了正确的对策。(学生可以先分成小组讨论,再进行全体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深入思考,言之有理)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许新等著《超级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原因探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1年版

 

 

赵启强《光荣的荆棘路──改革家们》

 

 

2.推荐网站:

 

 

www.cass.net.cn/zhuanti/y party/index.htm

 

 

www.365km.com/history/

 

 

home.jlu.edu.cn/~subway/

 

 

www.rus.org.cn/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倩)

 

 

参考资料

 

 

斯大林晚年政治体制僵化的表现

 

 

“斯大林模式”体制僵化的最严重的弊端表现在权力机制领域,反映在斯大林晚年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权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战争时期斯大林把党和国家的所有最高职务集中在自己手中,战后,虽然有些战时职务取消,但权力的集中程度依旧,党和政府正常的议事程序迟迟不予恢复,被战争中断的党代表大会制度直到1952年才得以相接(这时召开的联共(布)“十九大”与1939年召开的“十八大”已相隔13年联共(布)“十九大”决定把党的名称改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从战争结束至斯大林逝世的8年间,中央全会也只开过两次(1947年和1952年)。在这种情况下,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都是由斯大林及其选择的少数领导成员作出决策,至于谁能进入决策圈子,也就意味着受到斯大林的信任,反之则可能遭贬黜,甚至被清洗。由于权力体制的正常形态被破坏,权力机制的运行几乎完全依赖个人意志,因此,随着斯大林晚年身体的逐渐衰弱和思维方式的日趋偏执,他的决策对苏联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加深。1953年1月13日,塔斯社报道了一条耸人听闻的消息。据称,苏联保安机关破获了一个由15名克里姆林宫医生组成的反革命间谍集团,这些医生受帝国主义情报机关和国际犹太民族主义组织的指使,企图用有损于健康的医疗方法谋害苏联领导人。这个所谓“医生间谍案”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是保安机关迎合斯大林的个人意志而蓄意制造的。这类案件的发生即使在政治清洗周期性进行的苏联也属荒唐之举,它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运行已经偏离常态,这个僵化的体制已成为苏联社会继续发展的障碍。

 

 

赫鲁晓夫执政及其改革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而逝世。作为过渡性的领导班子,马林科夫继任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主持党中央书记处,在领导核心中居突出位置的还有主管外交的莫洛托夫和负责保安机构的贝利亚。由于“斯大林模式”体制缺乏民主选择机制,所以权力的继承是通过党内斗争来完成的。这场斗争很快就在过渡班子中展开了。

 

 

斗争的第一回合是清除贝利亚。贝利亚当时控制着保安机构和内务部队,凭借30年代建立的镇压机构凌驾于党政机关之上,对其他领导人构成了威胁,因此,遭到领导班子大部分成员的嫉恨。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赫鲁晓夫联合马林科夫、莫洛托夫等中央主席团成员,并在朱可夫等军队领导人的支持下,对贝利亚采取了极端行动。1953年6月26日,按预先部署,在中央主席团会议上逮捕了贝利亚,随即在7月上旬召开的中央全会上将贝利亚开除出党,并将其送交最高法院审判。12月23日,最高法院以“叛国罪”判处贝利亚死刑,立即执行枪决。

 

 

清除贝利亚提高了赫鲁晓夫的声望。在1953年9月召开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确立了他在党内的最高地位。接下去,赫鲁晓夫与马林科夫的矛盾逐步凸现,权力斗争进入第二回合。在同马林科夫的斗争中,赫鲁晓夫利用当时党内外普遍希望调整经济政策的情绪,向主管经济工作、又缺乏改革精神和领导能力的马林科夫发起进攻,迫使马林科夫承担政策失误和领导不力的责任,最后把马林科夫挤出了领导核心。1955年2月,马林科夫被迫辞职,由赫鲁晓夫提名的布尔加宁接任部长会议主席(注:1958年3月,布尔加宁被解职,赫鲁晓夫自己兼任部长会议主席。)。这样,党政大权都集中到赫鲁晓夫之手,斯大林逝世后的党内斗争暂告一段落。

 

 

赫鲁晓夫执掌党政大权开始了苏联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因为正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展开了对“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赫鲁晓夫的改革方针确立于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及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这是对斯大林“资本主义总危机”理论的修正;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为“列宁格勒案件”等冤案平反,改变保安机关权力不受制约的非正常状态;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为了以更明确的立场表示自己与“斯大林时代”决裂,赫鲁晓夫不顾中央主席团其他成员的反对,在大会议程结束后,于2月24日深夜至次日凌晨召集大会代表,作了以批判斯大林为主题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的记录稿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秘密报告”从破坏集体领导原则、破坏革命法制、破坏民族关系、导致苏德战争初期失利、制造个人崇拜等方面列举大量事实和案例,对斯大林的错误和罪行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报告长达4个多小时,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秘密报告”在国内并未严加保密,会后不久即向党内外作了传达,报告文本也发给了参加苏共“二十大”的各国共产党代表团。随之,西方国家的情报机关获得了报告文本,并在新闻媒体上发表,于是,“秘密报告”成为对苏联自身的改革、对国际共运和国际形势均发生重要影响的一个事件。

 

 

苏共“二十大”和“秘密报告”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从总体上看,此举顺应当时人心思变的大趋势,所以获得了党内外的广泛支持,但同时也激化了赫鲁晓夫与中央领导层中保守势力的矛盾,“二十大”闭幕不久,莫洛托夫、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中央主席团成员策划了一次倒赫行动。1957年6月,趁赫鲁晓夫出访芬兰,莫洛托夫等筹备了以批判赫鲁晓夫为主题的中央主席团会议。6月18日,赫鲁晓夫回到国内即被通知参加会议,并遭到围攻。保守派凭借在主席团中的多数地位,要求改变“二十大”的路线和方针,并撤换党的最高领导。经表决,会议以7票赞成、3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决议,解除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职务。但赫鲁晓夫拒绝服从,他提出的理由是,第一书记由中央委员会选举产生,也只有中央委员会才能罢免,主席团的决议无效。他要求召开中央全会讨论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得到消息的中央委员们在国防部长朱可夫、列宁格勒州委书记科兹洛夫等赫鲁晓夫支持者的发动下也向主席团提出召开中央全会的要求,造成了中央全会必须召开的态势。6月22日,中央全会开幕,由于“二十大”选出的中央委员会多数成员站在赫鲁晓夫一边,斗争形势逆转,赫鲁晓夫反败为胜。从6月24日起,会议转入批判“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和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议程。6月29日,会议通过决议,宣布将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及主席团,他们的支持者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会议还选举了新的中央主席团。赫鲁晓夫在这场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最终排除了“斯大林时代”遗留的保守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为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创造了有利条件。

 

 

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政治体制领域首先是平反冤案和加强法制。这是针对“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采取的措施。由于不讲法制的政治性清洗制造了大批冤假错案,其后果十分严重,涉及面十分广泛,所以从平反冤案入手顺应民心,有利于卸掉历史包袱,形成新的政治基础。这方面的工作从苏共“二十大”前已经展开,“二十大”后,对30年代以来的政治性案件作了全面的重新审查,大部分冤案得到平反,同时释放了90%以上的在押政治犯,西伯利亚2/3的劳改营被取消。为了从制度上防止随意制造冤案,撤销了原内务部直属的“特别会议”(该机构成立于1934年,集中行使公安、检察、法院职权,包揽从逮捕至处决的全套司法程序)和审理所谓“国事案件”的“特别程序”,削弱了保安机关的权力,并对保安机关进行了调整改组,国家安全事务由新设立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内务部只负责社会治安。这样,过去那种保安机关自成体系、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只听命于个人的局面得到了改变。在此基础上,还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条例、法规,恢复和加强司法制度,使社会控制进入有序的轨道。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先后颁布了《刑事立法纲要》、《刑事诉讼纲要》、《民事立法纲要》、《民事诉讼纲要》、《法院组织立法纲要》、《检察长监督条例》等法律文件,为建立比较完整的法律体系奠定了基础。与加强法制相联系,赫鲁晓夫对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也作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恢复了党代会和中央全会定期召开的正常制度,地方苏维埃的权限也有所扩大。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中央最高层除外)的任期和定期更新也作了规定。总之,赫鲁晓夫在政治体制领域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是纠正一些“斯大林模式”最突出的弊端,使集权体制恢复到比较正常的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的民主气氛有所增强,政治环境趋于宽松。

 

 

经济体制领域的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鉴于以往国家对农民的强制征粮机制严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苏联农业的长期不振,赫鲁晓夫在减轻农民负担、振兴农业方面采取了一些比较重大的措施。首先,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达到2.3倍;第二步更大的动作是取消义务交售制和拖拉机站的实物报酬制(此两项占原农产品征购额的84%),实行统一的农产品采购制度,与此相应,1958年取消了国家拖拉机站,把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此外,还放宽了对个人经营副业的限制,扩大了集体农庄的生产自主权。调整农业政策的同时,赫鲁晓夫还大力提倡垦荒运动,在中亚、西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区组织了大规模的垦荒,大片新垦区成为向国家提供谷物和经济作物的基地。在上述措施的刺激下,50年代中后期,苏联农业一度出现上升态势,1958年与1953年比较,谷物产量增长91%,肉类产量增长62%。但是,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没有深入持续下去,在农业形势有所好转后,国家又开始提出不切实际的农业发展指标,要求在短时期内农业产量赶超美国,于是高征购政策再度推行,农民的负担又趋加重。赫鲁晓夫还不顾国情,盲目地要求将牧草地改种玉米,造成饲料粮的短缺。新垦区因不注意生态保护而导致土壤的沙化,收成递减。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抵消了农业改革的正面效应,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农业又陷入了困难境地。

 

 

工业管理体制方面,赫鲁晓夫也作过改革的尝试。其中最大的动作是将原来由中央部门直接管理的企业改为由经济行政区管理。根据1957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的决定,撤销了25个中央级部委,设置105个经济行政区,由这些经济行政区的国民经济委员会及其下属的专业管理局对工业企业实施管理。显然,这种改革并没有改变企业的地位,而只是变换了企业的上级领导部门,所以它没有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质,只是在“条”与“块”之间进行了权力的调整。其结果,在削弱中央官僚主义的同时助长了地方的官僚主义,并由此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混乱。为了对这种改革的负效应进行补救,重新设立了中央一级的专业管理委员会,经济行政区也作了合并,调整为47个。这些措施实际上又使工业管理体制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从总体上看,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是浅层次的,形式的变化远大于内容,它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基本框架,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理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措施的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赫鲁晓夫的个人意志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随着他本人政策举措的失误、权力集中程度的提高,苏联体制模式所固有的弊端再度凸现,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又朝着危机的方向发展。

 

 

1961年10月召开的苏共“二十二大”是赫鲁晓夫政治生涯的转折点。这次大会一方面对斯大林进行了全盘否定性的再批判,决定把斯大林遗体移出列宁墓,葬于克里姆林宫墙下,并将斯大林格勒改称伏尔加格勒;另一方面却接过斯大林晚年的口号,在通过的新党纲中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同时模仿斯大林个人专权的做法,制造对赫鲁晓夫的个人崇拜。这样,赫鲁晓夫在“清算”斯大林的表象下,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重蹈了斯大林晚年的覆辙,使自己的政策方针偏离了改革的目标,引起了党内外的普遍不满。1962年,赫鲁晓夫在内外政策上采取了两项轻率的举动,一是将州一级地方党委按工农业分设两个委员会,由此引起地方权力机制的混乱和地方干部的不满;二是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冒险举动和妥协退让严重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威望。1963年,因旱灾引发的粮荒最后宣告了赫鲁晓夫农业政策的失败和“共产主义建设”的落空。于是,赫鲁晓夫的主席团同事们决定剥夺他的权力。1964年10月12日,正当赫鲁晓夫在黑海边休假时,苏共中央主席团召开会议,与会者商定逼赫鲁晓夫下台。次日,赫鲁晓夫被召回莫斯科,接受主席团的“判决”,眼看大势已去,赫鲁晓夫被迫表示“自愿退休”。10月14日,苏共中央举行全会,正式解除赫鲁晓夫的一切职务,同时选举勃列日涅夫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次日,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任命柯西金接任部长会议主席。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阶段。作为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同时,这个阶段及赫鲁晓夫本人所表现的历史局限性也是十分明显的,改革的客观趋势虽然已经出现,但是改革的主客观条件都很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的进程必然表现出曲折和进退反复的特征。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治、经济

 

 

勃列日涅夫上台伊始,以纠正赫鲁晓夫的政策失误为出发点,采取了一系列调整措施,但同时又表示坚持“二十大”的基本政治路线,不改变方向。

 

 

政策调整的重点放在加强中央集权、克服地方分散主义、稳定干部队伍上。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964年11月,中央全会决定将赫鲁晓夫执政后期一度分成工业和农业两个系统的地方党组织和苏维埃组织重新统一起来。

 

 

1965年9月,中央全会决定撤销地区国民经济委员会,恢复工业部门的中央管理体制。

 

 

1966年3月,苏共“二十三大”决定废除赫鲁晓夫时期实行的干部定期按比例更新制度,同时在修改后的党章中将党中央主席团改名为政治局,设党中央总书记取代原第一书记。

 

 

上述措施迎合了大多数党政干部的愿望,也符合当时人心思定的社会情绪,巩固了勃列日涅夫政权的社会政治基础。然而,这些措施的政策取向却是朝着回归“斯大林模式”的路标运动的。

 

 

作为政策调整的另一个重点是解决农业危机,改善农业状况。在这方面,首先是纠正赫鲁晓夫的“浮夸风”和瞎指挥所造成的政策偏差,1965年3月中央全会对农业问题作了一系列新的决定,其中,主要措施有:

 

 

修改农产品采购制度,固定收购计划(收购指标一定5年不变),奖励超计划交售(超计划部分加价50%)。

 

 

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增加农业投资。根据这个方针,国家每年把100多亿卢布用于支持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价格指数在1964~1977年间提高了62%,1965~1982年的农业投资总额达4 708亿卢布,比1950~1963年增长7.39倍。

 

 

放宽对个人副业的限制,修改集体农庄报酬制度。1965年5月颁布《集体农庄市场新标准条例》,允许个人按市场价格出售农副产品。为了满足农民对现金的需求,从1966年起对集体农庄庄员实行有保证的劳动报酬制度,即按国营农场相应的工资标准按月向庄员支付货币报酬,年终根据实际收入进行结算。

 

 

上述措施调动和稳定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推进了一步,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使苏联的农业状况有了好转。产量和产值逐年增长,劳动生产率也有所提高。

 

 

勃列日涅夫政权在调整政策、稳定形势的同时,还曾延续赫鲁晓夫执政后期已经展开的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扩大企业自主权问题的讨论,在收回地方权力、复归中央部门管理体系后,对部分企业实行“扩权”试点,这一由当时的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主持的管理体制改革被称作“新经济体制”。

 

 

所谓新体制,即以经济学家利别尔曼提出的用“利润”作为核心指标考核企业的政策建议为指导思想,(注:1962年9月9日,《真理报》发表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教授利别尔曼的文章《计划·利润·奖金》,由此引起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讨论,利别尔曼提出用“利润”取代“产值”作为企业核心指标的观点得到领导层重视,1964年初,政府部门就讨论所作的总结报告肯定了“利润”指标的中心意义。)试图在坚持中央计划经济框架的前提下,适度改变对企业管得过死的状况,通过以“利润”指标为核心的考核制度,使企业在产品的供、销和人员编制等方面获得一定的自主权,并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减少亏损。为了调动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还允许企业用利润留成设置奖励基金,强化经济刺激机制。新体制的试点从1964年下半年开始,1965年9月,中央全会根据柯西金的报告通过推行新体制的决议,此后,新体制被逐步推广到大部分工业企业和一部分商业企业。

 

 

“新经济体制”的推行在计划经济中引入了一些市场调节的因素,这种改革比原来在“条条”与“块块”中兜圈子显然进了一步,它在一定程度上触及了经济运行的基础──企业的活力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计划管理层次上。所以,在推行新体制的一段时间内,苏联工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60年代后半期的劳动生产率比60年代前半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在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持平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但是,如同赫鲁晓夫时期的体制改革中途而止,柯西金的“新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框,由于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领导层总体上思想观念趋向于保守,在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后即停止了改革。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后,主张继续深化改革的观点被扣上“市场社会主义”的帽子而受批判,拒绝和排斥市场范畴的传统经济理论重又主导了经济政策,于是,一度有所松动的经济体制再次趋于僵化。

 

 

勃列日涅夫政权的保守倾向更突出地表现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领域。

 

 

干部队伍从稳定走向老化。由于废除了赫鲁晓夫时期的干部定期更新制度,勃列日涅夫时期各级领导班子的更新幅度很小,越到高层越是如此,形成一种超稳定结构。苏共“二十三大”连选连任的中央委员达79.4%,大大高于“二十二大”的49.6%,到“二十五大”,连选连任者比例更上升到83.4%,除掉去世者,实际达到90%,而“二十六大”选出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竟然是“二十五大”的原班人马,当时14名政治局委员中,60岁以上者占92.9%,其中70岁以上的占57.1%,平均年龄比1964年时提高了近10岁。

 

 

国家机关日益膨胀。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了强化中央权力,将官僚体制发展到空前规模。据1982年统计,中央部级单位和部长会议直属机构多达110个,中央级机关人员高达2 100万。在各级管理部门中,正副首长占总人数的31%,有些部门首长与下属的比例达到1∶1,通常每个部的副部长设置10人以上,如黑色冶金部,设部长1人,第一副部长3人,副部长15人,正副部长共计19人。

 

 

决策权力再度向个人集中。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初,针对赫鲁晓夫后期的个人专断,曾采取了“三驾马车”式的集体领导方式(党、政、苏维埃的最高领导职务由三人分别担任),但随着勃列日涅夫地位的稳固,个人专权的体制病又一次发作。进入70年代后,勃列日涅夫逐步把“三驾马车”改为一人掌舵,1976年他首先把原由国家元首兼任的国防会议主席一职归于自己名下;1977年又取代波德戈尔内,自兼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80年,柯西金被解除部长会议主席职务,由听命于勃列日涅夫的吉洪诺夫接任。这样,党、政、军大权和国家元首的名份全都集中于勃列日涅夫之手。与此同时,对勃列日涅夫的个人崇拜活动也不断升温,他在卫国战争中的作用被夸大宣扬,还被授予各种荣誉勋章和最高军衔,报刊舆论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由于勃列日涅夫代表的保守势力占据了苏联政治的主导地位,改革倾向受到压制,理论和意识形态也出现朝斯大林时期复归的趋势。一方面,斯大林的思想理论遗产在相当程度上重新被肯定,批判斯大林的著作遭到禁止;另一方面,主张改革的思潮成为批判对象,苏共“二十四大”后,连“改革”这个词汇也不再出现于正面宣传中,舆论宣传口径被规定在“完善”既有体制模式的主题上。正是在这种保守意识的指导下,勃列日涅夫提出了为现实体制的优越性和合理性辩护的所谓“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1967年11月7日,在庆祝十月革命50周年大会上,勃列日涅夫宣称,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1971年苏共“二十四大”报告中,勃列日涅夫进一步论述了这个观点。此后,苏联理论界从各个层面为“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了大量的宣传论证,1977年,这个理论观点被载入修改后的苏联宪法,成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理论标志。

 

 

以“完善”既有体制为宗旨的理论和政策使一度受到改革冲击的“斯大林模式”得到修补和延续,其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停滞,并在勃列日涅夫晚年再度出现了类似斯大林晚年的由体制僵化而走向危机的状态。

 

 

7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1982年的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60年代下半期平均增长率的44%,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也由8.4%下降到2.8%,农业则维持着1%左右的低增长,投资效益下降了近一半。因受旧体制的束缚,苏联的发展战略始终难以转到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化轨道,经济结构调整步履缓慢,传统的粗放式发展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重工业的片面发展既压抑了人民的消费水平,又阻碍了新兴产业的崛起。这样,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又一次失去了利用技术革命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机遇,而且在新技术领域拉大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尽管如此,自我陶醉于“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勃列日涅夫对危机征兆并没有引起重视,而是沿着旧体制的轨道,通过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张扬国威,追求“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其结果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使苏联的军事力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但它的经济结构因军事工业一家独大而进一步畸形,沉重的军事负担与日趋虚弱的经济基础越来越不相匹配,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和深化。在这种情况下,改革作为客观的历史使命又被提了出来,而被压制的改革潜流已经在寻求突破的时机。

 

 

1982年11月10日,执政长达18年的勃列日涅夫因病逝世,苏联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11月12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安德罗波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从1967年起长期担任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主席的安德罗波夫对形势的认识比较清楚,他上台后试图从修正“发达的社会主义”理论着手,为调整政策、改革既有体制开路,由此而提出“苏联正处在发达社会主义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并认为苏联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建立高效率的经济”。按照这一思路,安德罗波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打破僵化的社会机制,推动经济改革。但是,由于安德罗波夫上台时已经身患重病,带病执政15个月后即于1984年2月9日逝世,所以未及展开他的改革实践。

 

 

接替安德罗波夫的是契尔年科,这位上台时已经73岁的老人秉承勃列日涅夫时期的保守路线,没有什么新的作为,并很快亦于1985年3月10日去世。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全会选举54岁的戈尔巴乔夫接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掌权,苏联历史进入了大变革的新阶段。

 

 

戈尔巴乔夫

 

 

原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1931年出生于俄罗斯的一个农民家庭。1952年加入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做过多年党务工作。1980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同年兼任苏联国防会议主席。在职期间,对外推行以“新思维”为核心的政策,对内实行所谓“公开性”、“民主化”政策,对东欧及苏联国内产生很大消极影响。1990年3月当选苏联总统。“八一九事件”后,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1991年12月25日正式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苏联解体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因此,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弱化,随之而起的就是地方势力的扩大,而在苏联的国家结构中,地方势力大多与民族主义势力结合在一起,成为瓦解联盟国家体制的基本因素。

 

 

在苏联改革进程中,最早明确表现出分离倾向的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1988年11月16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决定,苏联的法律须经爱沙尼亚立法机构批准才能生效,由此开了加盟国家法律高于联盟法律的先例。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为抗议50年前苏德条约将其划入苏联范围而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约200万人手拉手组成长达600千米的“人链”,显示独立的决心。当年年底,三国共产党先后宣布自己为独立政党,脱离苏共。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本国独立,把民族分离运动推向新阶段。与此同时,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日趋高涨,甚至俄罗斯联邦也于1990年6月12日发表了“主权宣言”。

 

 

面临联盟解体的威胁,戈尔巴乔夫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即在确认各加盟国主权的基础上缔结一个新的联盟条约──“主权国家联盟条约”。1990年9月,成立了由各共和国主要领导人组成的起草委员会,11月23日,新联盟条约草案公布,供全民讨论。12月召开的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围绕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最后决定重新起草新联盟条约,并将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提交全民公决。1991年3月17日举行的全民公决结果显示,76.4%的投票人赞成保留经过革新的主权共和国联盟。(注: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国议会拒绝执行全民公决决议,这些国家公民被禁止参加投票。)但是,此时中央政府和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和权力已经进一步削弱,联盟机构的决定已无法约束自行其是的各共和国。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增强了与戈尔巴乔夫抗衡的能力,实际上成为支配苏联政局变动的关键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企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党、政、军领导人密谋发动一场政变,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恢复中央集权体制。7月底,新联盟条约草案修订完成,预定8月20日正式开始签署。8月4日,戈尔巴乔夫赴克里米亚休假,计划19日返回莫斯科主持条约签署仪式。这时,密谋的政变付诸实施。

 

 

8月18日,策划政变的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陆军司令瓦连尼可夫等人在莫斯科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派代表前往克里米亚,要求戈尔巴乔夫下令实施紧急状态,如不接受就采取坚决措施。当天下午,由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到达克里米亚总统别墅,但戈尔巴乔夫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于是,政变者在当晚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晨6时,亚纳耶夫向全国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由他本人从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随后,他又宣告,即日起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此期间国家的全部权力移交给紧急状态委员会。这时,部分军队已开进莫斯科,坦克包围了俄联邦最高苏维埃所在地白宫。

 

 

“八一九”事件引起国内外的强烈震动。叶利钦指责政变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呼吁人民群众起来反击。19日下午,大批群众响应叶利钦的号召聚集在白宫前进行抗议示威,军队的坦克在人群中无法行动。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也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政变行为,支持叶利钦。同一天,美国总统布什明确表态,不承认苏联新领导人,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在美国带动下,其他西方国家也以各种方式声援叶利钦,并向政变当局施加压力。由于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受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政变发动者很快陷于孤立,军队的分裂更使政变的目标无法实现。20日,苏联空军、空降兵、海军和战略火箭军司令都公开表示不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已被调入莫斯科的部分军队也发生倒戈,奉命进攻白宫的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则拒绝服从命令。到21日,政变失败已成定局。当晚,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为是非法的。戈尔巴乔夫也在当天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并发表声明,称自己已控制了局势,将立即返回莫斯科履行总统职务。次日凌晨,戈尔巴乔夫回到首都,随即逮捕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和其他一些参与政变的人员,并对党、政、军机构进行了清洗、改组。

 

 

“八一九”事件的结果与其发动者的愿望相反,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这一事件虽然以戈尔巴乔夫的复职告终,但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叶利钦。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已失去实际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成为按叶利钦意志行事的傀儡。8月23日,叶利钦下令,暂时中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没收共产党的财产。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他还下令,停止各政党在军队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决议,暂时停止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于是,执政七十余年的苏联共产党结束了它的存在,从组织上解体了。(注:苏共解体后,俄罗斯共产党继续存在,不久恢复活动,成为合法政党。此外,还有若干组织自称苏共的继承者,但统一的苏联共产党未再恢复。)

 

 

苏共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前奏。由于失去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核心,残存的中央政府已没有力量阻止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继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在“八一九”前宣告独立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8月21日和22日也宣告独立。尤其是8月24日乌克兰宣告独立引起了其他共和国的连锁反应,短短一个月内,又有7个共和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相继宣告独立(土库曼和哈萨克分别于10月和12月宣告独立)。面对这种局势,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总统为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联盟作了最后的努力,他与各共和国领导人频频会谈,试图恢复被“八一九”事件中断的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进程。然而,这时乌克兰等国已经决心走向彻底独立,它们对留在一个联盟框架内已不感兴趣。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也已经决定抛弃戈尔巴乔夫及其主持制定的联盟方案,准备自己另搞一套。12月1日,乌克兰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90%的投票者赞成完全独立。12月3日,叶利钦宣布承认乌克兰独立。12月7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会晤,叶利钦提出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构想,得到另两位领导人的赞同。12月8日,在布列斯特郊区别洛韦日森林的一个别墅里,三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其存在”,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前苏联各机构在联合体成员国境内的活动予以停止”。协议规定,独联体是独立国家间的协调联合组织,不具有联盟国家性质,不设议会、中央政府和总统,也不建立统一的军队。协议还规定,独联体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前苏联的成员国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独联体的成立使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方案彻底破产,三个斯拉夫国家的领导人决定了苏联的最终命运。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中亚五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等六项文件,正式宣告11个原苏联共和国以创始国身份自愿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与此同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联总统身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己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把“核匣子”转交给叶利钦。7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降下;7时45分,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升起,克里姆林宫换了主人,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匈牙利改革,并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80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

 

 

通过对匈牙利的改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但多有失误;到80年代末出现了东欧剧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要吸取东欧各国的经验教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欧各国的改革和失败原因、演变过程及剧变原因,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归纳能力。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的第二节,着重介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

 

 

“匈牙利的改革”是本课的重点目。匈牙利改革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以匈牙利为例,可以了解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教材以小字介绍了1956年匈牙利事件之后,重点介绍60年代后半期匈牙利先后进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匈牙利也因此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但它在80年代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东欧剧变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在一年之内,东欧各国何以风云突变?从东欧各国内部看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以及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行民主社会主义。从外部看帝国主义国家对东欧加紧了和平演变攻势、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

 

 

二、教法建议

 

 

1.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欧洲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出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结合地图明确东欧各国的地理概念。指出80年代末这些国家风云突变,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提出问题:东欧为何会发生剧变?从而引出本课将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演变。

 

 

2.建议教师首先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作一简要介绍。继续结合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明确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阵营壮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请学生举一例或由教师举一例,明确东欧各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有重大关系,所以最初各国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露,各国先后进行了改革。

 

 

3.匈牙利的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匈牙利的改革是东欧各国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也是较早的。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匈牙利事件”的介绍及本课引言部分,了解匈牙利改革的背景。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资料,与学生讨论这一事件为什么会发生?

 

 

4.接着学习匈牙利事件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的改革举措。改革的各项主要措施教师按照课本内容讲解即可。建议教师讲解之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就匈牙利的改革措施采用任意一种方法(如列表格等)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总结好之后,互相展示,评选出最好的展示给大家看。学生掌握了改革的主要措施后,教师可提出问题:“改革将给匈牙利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学生共同讨论,指出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

 

 

5.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都成效不大,教材一笔带过,建议教师亦不必补充。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后“自由阅读卡”简单介绍“布拉格之春”,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最后教师指出,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反映出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

 

 

6.有关东欧剧变的教学,建议教师先介绍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的情况。可播放一段历史录像,如柏林墙的推倒,德国统一。或提供丰富的说明问题的历史照片,反映出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变的类似事件。教师最好能对剧变后东欧各国的情况加以简单介绍,说明剧变后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更主要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阶段,直至近年来才出现经济复苏。

 

 

然后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基础上,结合一些补充资料,如:

 

 

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时说:

 

 

“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指导学生思考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这是本课的难点,可以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再全体交流、讨论。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从内因和外因来分析。

 

 

7.学习完本课,教师可以就本课内容进行小结,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三、学法指导

 

 

1.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课前可以让学生任意搜集一个东欧国家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剧变的历史进程的有关资料,课上展示给大家看,并可作为课堂讨论时自己的论据。

 

 

2.指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外因两方面入手,并指导学生较全面地分析问题。

 

 

四、问题与探究

 

 

动脑筋

 

 

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练一练

 

 

D

 

 

活动与探究

 

 

1.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挥,建议不要只简单地举出历史事件名称,而能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下所举出的改革。成败原因则注意引导学生从主观客观原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

 

 

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

 

 

1.参考书目

 

 

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2.推荐网站

 

 

www.cass.net.cn/zhuanti/y party/index.htm

 

 

www.365km.com/history/

 

 

home.jlu.edu.cn/~subway/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倩)

 

 

参考资料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

 

 

东欧国家走上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既有共同的背景,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共同的背景,它们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并在苏联的支配或影响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所谓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立新政权的过程中,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的介入程度有所差异。

 

 

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的国有化,摧毁了旧制度,然后,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由于除捷、德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战前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与苏联同样的弊端。尤其是在冷战条件下,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不得不随着苏联发展态势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所以,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尽管如此,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而在此潮流冲击下,体制的变革与苏、东关系所引发的矛盾成为战后东欧地区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动因和内在根源。其中,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道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东欧国家战后历史的特点。

 

 

匈牙利解放初期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

 

 

1945年4月,苏军全歼匈境内德军,匈获解放。同年11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小农党组成的临时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大选,小农党获多数选票,担任总理要职和半数部长职位。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于1946年2月1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但民主力量仍受压制,为了同反动势力对抗,同年3月,在匈共倡议下,组成左翼联盟(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工会)。1947年8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获胜,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的地位逐步巩固。从1948年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

 

 

匈牙利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匈牙利从1950年开始五年计划建设。匈牙利在“一五”计划期间,要求把匈建成一个“钢铁之国”。1954年计划完成时,工业产量增加一倍半,钢产量从86万吨增到160多万吨。在多瑙河边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钢铁厂──斯大林冶金联合企业,它既生产钢铁,又能制造联合收割机、工作母机、采矿机,以及卡车、轮船等。其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还供出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超过了农业。

 

 

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卡达尔执政时期的改革

 

 

在东欧国家中,受苏共“二十大”影响、政局动荡最为剧烈的是匈牙利。1956年春,随着苏联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匈牙利也兴起了要求民族自主和改革的潮流。3月17日,布达佩斯的一批新闻界、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包括部分党员干部)成立以爱国诗人裴多菲命名的俱乐部。他们组织各种会议,在报刊发表文章,评论时政,批评以拉科西为首的党和政府所推行的照搬苏联模式的路线和政策,要求恢复因提出改革政策而被开除出党的前总理纳吉的职务,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并呼吁为被指控为“铁托分子”而遭清洗、迫害乃至处死的前外交部长拉伊克等人平反。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些讨论会参加者多达数千人,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但是,拉科西拒不接受党内外的批评,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并用“反党反人民”的罪名镇压裴多菲俱乐部。拉科西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动荡加剧,也引起苏联当局的不安。7月17日,苏共领导人米高扬到布达佩斯参加匈党中央会议,决定让拉科西下台,由格罗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增补卡达尔为中央书记。然而,领导人的更换未能使局势稳定下来,因为格罗继续奉行拉科西的路线,党内外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进一步增长。

 

 

10月6日,在群众的压力下,党中央决定为被冤杀的拉伊克等4人举行国葬,布达佩斯三十多万居民自发上街为拉伊克送葬,此举成为群众对当局的一次大示威。为了缓和形势,格罗被迫于10月14日宣布恢复纳吉的党籍,但这一让步已不能解决问题。10月21日,哥穆尔卡出任波兰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消息传到布达佩斯,引起连锁反应。次日,裴多菲俱乐部和布达佩斯大专院校学生团体联席会议先后向党中央、政府提出十点要求和十六点要求,主要内容是:清算拉科西的罪行,将其开除出党;改组党的领导机关,由纳吉出来主持政府工作;进行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撤走苏联驻军,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等。格罗对此反应迟钝,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不满和愤怒终于以激烈的方式爆发了。

 

 

10月23日,布达佩斯的大学生首先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当局先是下令禁止,后见阻挡不住又解除禁令。游行队伍迅速壮大,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傍晚,聚集在市中心广场的群众已达二十余万。晚8时,格罗发表广播讲话,对游行示威进行谴责,声称要镇压“暴徒”。这犹如火上浇油,事态急剧恶化,一部分示威者冲击电台,与保安部队发生冲突。当晚,电台、电信局、党中央机关报、印刷厂和一些警察局被示威者占领。

 

 

鉴于形势严重,当日深夜召开的党中央紧急会议决定由纳吉出任政府总理,同时决定全国戒严并请求苏联出兵维持秩序。这些决定于次日上午公布,随即,驻匈苏军的坦克进入布达佩斯。25日,在苏联领导人米高扬和苏斯洛夫直接参与的匈党中央会议上,格罗被迫辞职,卡达尔接任第一书记。这时,事态继续恶化,由于部分军人和警察加入示威者行列,武器弹药也流入示威者之手,形成了武装群众与苏军及匈保安部队的对峙,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流血局面。在此情况下,纳吉政府没有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局面,而是企图用满足示威者要求的方式缓和局势。10月28日,纳吉政府决定解散原国家保安机关,更改国徽和国庆日,并要求苏军撤出布达佩斯。与此同时,政府还释放了几乎所有在押犯人。在这些举措的综合作用下,形势更趋复杂,各种政治势力乘机而起。一些武装暴动者要求国家改变政治制度和脱离苏联阵营,他们把党的机关和共产党人作为攻击对象,布达佩斯市委大楼被占领,市委书记和守卫大楼的保安人员被杀害。10月30日,纳吉宣布结束一党专政,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并表示准备就退出华沙条约问题与苏联谈判。纳吉政府的政策取向和匈牙利的局势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层中引起严重不安。为了阻止匈牙利脱离社会主义阵营,并防止匈牙利事态向其他国家蔓延,在与阵营各国紧急协商后,苏联决定出兵干预匈牙利。11月1日起,大批苏军开进匈牙利,占领首都布达佩斯和各重要据点,对武装暴动分子和抵抗者进行强力镇压。当天,纳吉政府宣布退出华沙条约,并呼吁联合国阻止苏联的入侵。同日,卡达尔宣布解散已瓦解的劳动人民党,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党,随即离开首都,秘密前往苏联,与纳吉分道扬镳。11月4日,卡达尔在匈牙利东部的索尔诺克通过广播发表《告匈牙利人民书》,宣布成立工农革命政府,并以新政府的名义请求苏军进入,帮助粉碎“反革命势力”,恢复秩序。同一天,在苏军进攻下眼看大势已去的纳吉逃入南斯拉夫大使馆避难(注:1956年11月23日,在苏联压力下,纳吉被迫离开南斯拉夫大使馆,随即被逮捕,1958年6月16日,被匈牙利最高人民法庭以“反革命罪”判处死刑。1989年6月获平反,被重新安葬。)。11月7日,卡达尔政府迁回布达佩斯,到11月中旬,局势被平定。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