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福风力等级表:一声“惭愧” 一种格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21:28:52
“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昨天下午,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连称惭愧。他表示,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将是长期的,日常生活食品的保障能否做到像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一样,这个问题值得研究。(3月6日《京华时报》)

  虽然尴尬,但确乎需要正视。在“食品”已成问题的时代,国人的肠胃、职能者的作为,一同面临着严峻考验。从瘦肉精、苏丹红直至三聚氰胺,总有一个陌生的名词让你心悸。食肆愈发迎合口欲,却早已抛弃了良心;食物加倍光鲜诱人,却悄然潜伏着危险。时值两会,副总理连称愧疚。于是,食品安全之困,再次以一种生动的方式呈诸世人。

  一句“很惭愧”,固然难解盘根错节之沉疴。但是,坦诚反省的姿态、不怯担责的发言,何尝不是治弊图新的信号。长久以来,面对食品安全堪虑的既成事实,一直缺少职能者自我反思的声音。一方面,丑闻连连、事故不断,各色高危食材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却鲜有一线官员为之负责,甚或道一声抱歉。部门作为不力、沟通僵冷,继而公众难免陷入不安:口腹安全毫无保障之外,“封闭式”履职习惯更痛人心。

  当全社会热议食品安全,必不仅是关注自身身心健康,亦是考量相关机构的“行政文明”。就最终结果而论,民众当然期待食品重获安全、令人放心;但这之前,我们或许更在意职能者的履职姿态、从业伦理。就此而言,食品安全部门显然难以令人满意。突出表现是,赐予公众以难于对话、缺乏共鸣的观感。职能者,习惯对内负责、对上负责,却始终忽视与民沟通、寻求谅解。继而,“食品安全”似乎有了两种意涵,一为部门职责、考核指标;二为民生冷暖、大众安危。

  本质上,上述两种话语方式并无二致。仅仅由于“履职艺术”陈旧,民众往往产生职能者“不甚在乎”的刻板成见。一个显而易见的例子是,公职部门历来无意在大众面前展示反思与内疚。在现有文化语境中,以单位或负责人名义进行的致歉稀缺而珍贵。此类现象背后,昭示着公职机构常态性民意公关的缺位。简单化的事件通报,并不能满足公众寻求心灵慰藉的希翼;模式化的组织惩戒,也无力迎合普罗大众对是非过错的追问。在生硬的体制性发声与处置之外,一种更为温和、人性的履职伦理亟待建构。

  王岐山一声“惭愧”,传递整治食品安全决心之余,也提示着公权者履职务必摆脱陈式。缺乏冷暖感知、情感显扬的行政文化,想必无助于获得公众认同、开展社会治理。无论根治食品问题还是其他,完善权责惩戒体系之外,人性、温和的履职格调同样不可或缺。

  声明:凡注明"来源:华声在线"均系华声在线原创作品,转载时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