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粤语电视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46:01
——恢复或重建党的“学习节”和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的制度
时间:2009年10月29日 19时54分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 伟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决议——“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不仅是一项庄严而神圣的决定,也是一项不同凡响的庄严而神圣的任务,全党同志必须团结一致,为尽早实现这一重大任务而努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样一个任务,与我党在以往的革命和建设中曾确立的一系列重大战略任务有很大不同。如果说我们党以往确立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多有很具体的工作目标和很鲜明的历史阶段性,那么建设“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学习型”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样一种任务,其主要内容、主要方面则体现在造就出党的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方面,体现在精神面貌方面。这一任务是要求在全党培养出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新风气、新风格、新作风,要求在我们党的身上培养出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的新习惯和新传统,要求培养出我们党热爱学习和善于学习这样一种与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同的新特点和新特征。无疑,实现这样的任务,就是要求在我们党的大多数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身上培养出自觉阅读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的风气和习惯,培养出自觉阅读和学习一切有益的书籍和知识的风气和习惯。只有我们党的大多数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和作风,形成了这样的传统,我们党就可以称之为“学习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学习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显然,这是一种不受时间和历史阶段限制的非常特别的任务。如同一个人有良好的读书习惯,不是一时一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而是经过内外长期的教养和自身长期的坚持而形成起来的。因此,要实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做出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需要全党同志为此树立长期努力和不懈坚持这样一种精神准备。
为了“抓紧抓好”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那么怎样更好地更快地“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从而加速实现我们党提出的这一新的重大战略任务呢?考虑我们党的历史经验,我认为,恢复或重建党的“学习节”和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的制度,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办法和可行的制度。
所谓恢复或重建党的“学习节”和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的制度,是说这两点建议本身都不是什么新东西,而是我们党在历史上曾经做出过决议并一度实行过的制度,只是由于那时险恶的战争环境及其十分困难的经济条件而未能坚持下来。
每年五月五日党的“学习节”和每年七月一日党的生日,是我们党曾经做出明确规定的仅有的两个节日。“学习节”与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都是中国共产党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延安整风期间为加强党的建设而制定和建立的制度。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也是一场马克思主义的读书和理论学习的运动,是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这样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读书和理论学习的教育运动,不是一下子就开展起来的,而是经历了一系列准备和发动的阶段而逐步开展起来。
早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他向全会作的政治报告中,专门讲了关于“学习”的问题,向全党发出了这样一个号召:“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一个亟待解决并须着重地致力才能解决的大问题。” 为了落实六中全会确立的这样一个任务,1939年5月,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正式发起了全党干部的“学习运动”,指明“要领导革命就必须学习,这是我们发起学习运动的原因之一”。
“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也是毛泽东在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向全党发出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动员和号召。他是这样说的:“我希望从我们这次中央全会之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在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观点上说,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
发动和组织全党一起来学习马列主义,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上世纪延安革命年代为我们党培养出来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从来没有把学习马列主义当作个人的事情,他深知,“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因此,仅仅一个人或少数人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纵有天高的水平,也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达到胜利,只有全党的理论水平提高了,革命才能胜利。作为全党的书记,毛泽东有这个责任提出并号召全党,“一切有相当研究能力的共产党员,都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都要研究我们民族的历史,都要研究当前运动的情况和趋势;并经过他们去教育那些文化水准较低的党员”。
那么怎样才能在全党培养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风气呢?所谓风气是一种有群众基础的范围较大的精神状态,是从一部分人的热情中培养并发展起来的。在学习马列主义方面,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自己带头,做出表率,组织全党一起学习,他们是这样做的:“现在在职干部教育的学习运动,是包括党、政、军、民、学的,民众团体中的工作干部和学校里的工作干部都在内。我们的会开了之后,大家都要努力,互相帮助,把从前有书只管自己读不给人家读的作风改正过来,今后要互相帮助学习,互相做先生,互相做学生,做同学。中央的同志,也是一样,跟同志们一道研究。”延安时期,党中央创办了中国军政抗日大学等二十多所学校。但是除了这些有形的学校之外,在毛泽东的倡导下,还创办了一所无形的学校,这就毛泽东说的“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学校的领导者,就是中央。各地方党部,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都是这个大学的分校”,“全党同志以及非党的战士们,都须进这个学校”,把全党办成终身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天下第一”的“无期大学”。
为了“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把学习马列主义搞得生动活泼,深入持久,毛泽东在发动全党的马克思主义学习运动时,运用了体育活动中的竞赛形式,实行比学赶帮,看谁学得多,学得好,从而把原来是书斋里个人的读书学习,搞成了一个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人人都动起来,人人都参加进来,人人都来读书学习,互相交流,成为一场持续了五六年之久的全党群众性的读书学习运动。毛泽东说得好:“中国的事情,要靠共产党办,靠人民办。”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不是哪一个人或少数人的事情,更不是哪一个人或少数人就能办到的。既然全党的事情全党办,就要让全党行动起来,放手让大家都参加到他们自己的事情中来,相信全党,相信人民群众是一定能够找到他们自己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同样也能把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搞好。
“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是一个好办法。毛泽东深知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个普遍法则,“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任何事物既不会齐头并进,也不能搞平均主义,培养并形成不同理论水平的梯队,就非常重要了。通过竞赛、比赛这种方式,既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群众性的热潮,又能在公开、公平的竞争中你追我赶,相互促进,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
任何一种竞赛活动,既要搞得好,又能持久下去,光口头号召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具体地组织和落实。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党中央设立了干部教育部,负责领导全党的学习和组织学习竞赛活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是这样做的:“同志们不仅看看书就算了,而且要有组织地学习。全国各级党部,边区各级政府,各个民众团体,各类学校,都须设立这样的机关,建立这样的制度,来领导并进行学习。在军队里也是一样,要设立教育部,建立起学习制度。这样的学习制度,中央要在全国推广,只要共产党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动起来,造成一个学习的热潮。” 那时采用的学习办法有,“自动与强制并重,理论与实际一致”。其中要求并规定:“党、政、军、民、学各种机关的在职干部,均应一面工作,一面学习”;“每日二小时学习制”;“按其程度,文化与理论或并重或偏重”;一般干部和战士也要“一面工作,一面生产,一面学习”;“勤学者奖,怠惰者罚”;“各级机关、学校、部队均设干部教育领导机关与人员”,等等。
随着这一学习运动的展开和深入,为了进一步推动和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力度与效果,1940年3月,党中央发布《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在这个指示中,规定以每年的5月5日即马克思的生日,为干部学习节,在此期间各单位要总结全年的学习情况和经验,并进行奖励(以集体奖励为原则)。1940年5月5日,是第一届“五五干部学习节”。党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在1940年4月16日“边区新闻”栏目里刊登消息:“纪念第一届干部学习节——延安在职干部举行学习总检查”。6月11日,该报又报道了中央宣传教育部召开学习运动总结大会的特讯,并公布了评选出的中央各部门的各“学习模范小组”。此后,中央经常检查机关的学习情况,进行督促、评比活动。这段关于“学习节”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学习马列主义,特别是重视全党认真读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一个生动写照。制定学习的节日,这在人类发展史及其思想史上是个创举。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切合实际的办法和步骤,一个生动的实践。
凡是制度,都具有一定的硬性规定和强制性。举办党的“学习节”和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这样的制度,也具有类似的强制的性质,只是做得更巧妙,更适合一般人喜欢娱乐和运动的天性。这就是为什么那时党中央为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采取“自动与强制并重”这样一种方法。因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是不能在工人阶级在自发产生的,需要加以灌输。而举办党的“学习节”和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就是这样一种更容易为人们乐于接受的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手段和办法。
可以说,举办党的“学习节”和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的制度,对顺利地开展和促进延安整风,对那时在全党开展“一个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起到了十分重大而积极的作用;也是那时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一种初步培养了我们党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作风的十分有效的办法和成功的制度。
重视读书学习,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一个共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是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据资料表明,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已有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项活动。在每年的4月23日,各国把读书的宣传活动变成一场热热闹闹的欢乐节庆。
离开上世纪延安革命时代第一届党的“学习节”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中国共产党已经是执政党,我们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条件的巨大改变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无论国家和各省市都恢复和新建立了一系列有利于群众身心健康及其喜闻乐见的节日或庆典活动。无疑,我们党完全有条件根据现在的情况,恢复或重建党的“学习节”和在全党开展学习竞赛的制度,这对具体落实和积极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有百利而无一害,必将发挥十分重大而长远的作用。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建议 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 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 热点专题: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大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专论: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五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深厚氛围() 让学习成为我们党的时代特征 四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侯惠勤:建设学习型政党应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人民日报评论员:贯穿党建全过程的战略要求二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 三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_ 刘云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学习型党组织不等于“组织学习”//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视角来谈学习型政党建设 人民日报评论员: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三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让学习在全党蔚成风气——五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 人民日报评论员: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政治优势的根本途径 一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党的历史与学习型政党建设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几点建议 四论建设学习型政党 透过党史看学习型政党建设 五论建设学习型政党 党员干部关于学习型政党建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