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花吟歌曲:江湖的别样风景——我心中的金庸小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7:48:19
江湖,一个草莽而血腥的名词,可在我心中,它却总有一番别样风景,因为,我心中的江湖,来自金庸。

  很久以前,我就想过要比较完整的写一篇对金庸小说的读后感,但终究由于各种原因,每次只写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这次,是光彩姐给了我动力,出于打消她的误解的目的,我终于开始了这件早该完成的工作。

  金庸名气之盛源于武侠小说,但其实他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人。除了进行武侠小说创作外,他还是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这些身份注定了他的作品必然有其独特的政治性与社会性,也注定了,他的江湖,必然不是普通的江湖。

  著名的金庸小说共十四部,即: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内容不以狭隘的江湖恩怨为主,多以民族、国家、政治为主要矛盾载体。当然,还有很重的笔墨用来言情,而且其所言之情的魅力之永恒远高于纯粹的言情小说。所塑造人物之经典则堪称武林之最。此外,书中对历史、地理、哲学、古典文学以及武学的极大融合均显示出了创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十四部小说中,我最喜欢《鹿鼎记》,人物则是最喜《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另外最爱的三本是《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当然,《倚天屠龙记》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而且金老称自己最像张无忌,但偏偏无忌不入我的眼,可能是太敦厚了些吧,所以此书我也只看过一遍,在这里我便只好忍痛割爱了。

  其实写金庸小说的读后感很难,因为内容太庞杂,很难把思路统一在一篇文章里,因此说是完整,今天所表达的一切依然不可能完整。我就尝试着说说以上五部作品中的点滴吧。

  首先是《射雕英雄传》。如果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射雕不是金庸写得最好的,但黄日华版的电视剧却大大抬高了它的位置,我也因之而初识金庸,因此对它的感情自是不同。我只完整看过两个版本的射雕,一是黄日华版的,一是李亚鹏版的。相比之下,黄日华版虽然布景摄影化妆各方面都差,但唯独抓住了小说的精髓。可能大家都忘不了那个古灵精怪的俏黄蓉,或是风流倜傥的杨康,但我的最爱却是郭靖,在所有金庸人物中,郭靖在我心中的位置是仅次于杨过的,尤其是黄日华版的郭靖,我觉得甚至没有任何一个金庸影视形象可以与之媲美,原因就在于他演出了我心目中那个真诚、正义、具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绝对的大英雄。

  我之所以认为写这篇读后感很难,就因为金庸本人多年来的创作思路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我只能根据他的顺序,把郭靖放在前面来进行评论。后面,我会用我自己的文字来推翻郭靖的伟大,但那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讨论。现在,我只是正面的,从金老创作的初衷来评价这个人物。郭靖其人似乎不需要太多争议,一个绝对的好人,正面角色,以至于很容易被读者和观众所忽略。人们会热衷于谈论黄蓉、老顽童,甚至欧阳锋,却唯独不屑于谈论郭靖。因为我们对他无话可谈。可射雕英雄传中的英雄到底是谁?正是郭靖,郭靖是首屈一指的大英雄,在这本书里,只有他才是绝对的主角。“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正是郭靖的真实写照。

  刚刚为了查金庸创作年表,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作品简介,其中说到射雕、神雕和倚天分别是儒、道、佛三种境界。我看不懂那么深,但射雕中的儒家思想却十分清晰,郭靖的入世观也很明确,一目了然。我时常由郭靖而联想到岳飞,自己对英雄的崇拜自岳飞始,至郭靖而到达了极致。这本书在金庸年表中出现较早,也几乎代表了金庸早期的政治抱负,同时也契合了我个人的英雄情结和民族精神,无论这精神后来是否被批判为狭隘,在中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都毫无疑问的占据着统治地位。

  从射雕可以看出,金庸的江湖小说从一开始走的就是正统路线,政治不偏,思想不飘,情感不荤。不过,如果金庸只停留在射雕的层面上,他的成就也是有限的了。可贵的是,从《神雕侠侣》开始,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对于神雕中的所谓“道”,我是不大明白的,我只从自己的理解去理解。此书中,郭靖和黄蓉退居二线,杨过和小龙女成为主角。但其实我一直认为郭靖这条线依然十分重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依然是一条真理,在这里并没有完全被推翻。但这里出现了另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杨过的“狂”。这种“狂”与小龙女的“净”,与黄老邪的“亦正亦邪”,与一灯的“空”,与小郭襄的“真”,与老顽童的“了无羁绊”相得益彰。相比之下,倒是黄蓉的机巧显得过于世俗,而所有武林前辈高人的声望荣誉和腐儒偏见则犹为荒谬无稽。在这时还能保持英雄本色的,只有郭靖所传承的洪七公之“侠”。因为在郭靖心中,也有着那一份净,那一份真。

  写到这里,忽然有了些了悟。莫非,这空、净、真,正是所谓的“道”?我不敢乱猜,金老的思想境界不是现在的我可以全部理解的,我只是隐约觉得,这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的组合,一定与他写书的目的直接相关。

  神雕最吸引我之处,还在于杨过这个人物。我在写光洁的白朗时曾经提到过,白朗身上有很多杨过的东西,幼年孤苦,替父亲身背骂名,练得一身好功夫,怀揣一颗脆弱的心,终其一生,钟爱一人,侠骨柔情,狂放不羁。和白朗相比,杨过身上更有一分冷,二分偏执,三分愤世。对他的喜欢纯属于个人好恶,但金庸本人也是颇喜欢这个人物,因为他觉得他能够写出杨过的一个成长过程,使他从江南小混混成长为一代大侠,这个过程是非常成功的。从这点来看,便知金庸创作态度颇为严谨,其写作决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取悦于人。

  射雕和神雕中另外还有几个重要人物很值得一提。首先是老顽童周伯通。年轻时看这个人物总当个喜剧丑角来看,以为只是用来开心的。但读了几遍神雕,在某一次看到结尾忽然悟到这个人物的价值,却是源于黄老邪的一番话:“老顽童啊老顽童,你当真了不起,我黄老邪对名淡薄,一灯大师视名为虚幻,只有你,却是心中空空荡荡,本来便不存名之一念,可又比我们高出一筹了。东邪、西狂、南僧、北侠、中顽童五绝之中,以你居首!”无名,这可不是道家的境界吗?偏偏老顽童身为全真教师叔,却往往大骂牛鼻子,其视世俗如无物也真是到了相当的境界了。老顽童之外,黄老邪的离经叛道,亦正亦邪,洪七公的真君子风范,以及得道高僧一灯大师对佛法的修为,都是百读不厌的经典。

  我看过的金庸之外的武侠小说很有限,最多的大概是古龙的吧。应该说,古龙是很注重情节的,写作手法上也很狂放,自己就貌似侠客一般,但仅限于武侠世界,有点现在的网游的感觉。其次是梁羽生的,看他的书的确不多,还没有形成太集中的印象,较模糊的印象是和金庸一样走的正统路线,但不一样的是,金庸的正统体现在文章的表现手法上,和早期的思想性上,但后期则大为不同。梁羽生呢,不好说,总之不一样。然后是温瑞安,叙事方法上有点突破,可看性很强,但不会让人像看金庸作品一样着迷。经典人物也有,可份量不同。

  金庸和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儿?也许看射雕还看不大出来,但到神雕就有些意思了。不说那些形式上的,文学上的,就单说思想性,以及小说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那就是很不同的了。

  首先是杨过这个人物的塑造,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人物出现?一个反世俗的,充分表现了自我意志的,虽然最终也成为了一代大侠,但从根本上并不是为成为大侠而出现的这么一个人物,他的存在我认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说明金庸对侠义、正义这种事是有自己的思考的。从他小武林大社会的一向的隐喻风格来看,这种所谓的侠义或正义应该是对当今社会有着更多的影射的。也许他是在写这本书时才开始了这种反世俗的思考,或者也许在写射雕时他已经想好要在不同的故事里表达不同的思想与见解,对他的写作背景我的确了解不多,所以不便乱说,我只说我看到的,想到的,便是他利用郭靖来表达一般意义上的正义,却利用杨过否定了一般意义的正义中不可避免的伪正义。和《鹿鼎记》相比,这种否定尽管相对而言还是初级的,但依然是令人振奋的。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并没有满足于仅仅塑造出杨过这样一个反世俗的人物来夺人眼球,而是在这个大部头的著作中通过形形色色的人物来完整的诠释了他的核心思想。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单纯为了增强戏剧冲突的效果,而是要服务于这个核心思想的。比如老顽童这么一个滑稽的人物,其实他的份量很重,直到小说的结尾金庸才借黄老邪之口点了题。

  所以说,如果拿金庸的作品当作纯粹的江湖小说来看,不是不可以,那也一样很好看,但却可惜了其中的那些思想精华。我一直希望能看看金庸自己对作品的评价,但苦于始终没有太多的时间,如果不是因为今天要写这篇文章,其实也始终没觉得有必要在退休前就去研究得那么深入。但写到这里,才开始对品读金庸有了更深层次的要求,才感到自己其实还是少备了很多功课的。

  接着,按金庸创作的时序来说吧,说说《天龙八部》这本书。如果说神雕是反世俗的,那么天龙反的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我觉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金庸的小说大多创作于五、六十年代,在那个时代他的见解其实还是很超前的。《天龙八部》有四个主要人物——乔峰(萧峰)、段誉、虚竹、慕容复。前三个为正面人物,后一个是反面的。

  在金庸笔下,君子大致有这样几种:真君子,比如郭靖、洪七公;伪小人,比如杨过、黄老邪;伪君子,比如岳不群;有局限的君子,比如全真教各位;混淆概念的君子,比如慕容复。慕容复的下场是蛮可怜的,金庸给予他的笔墨自有深意,这里暂且不提,只说乔峰。

  乔峰是真君子,这个毫无疑问,但他的悲剧命运却是生来就注定了的。我总觉得这个人物有种希腊悲剧的色彩。我说过光洁应该是可以演乔峰的,就因为他的这种矛盾和纠结,光洁是演的出来的。如果乔峰是一个纯粹的汉人,他就将成为一个典型的郭靖,这没有任何争议。但他偏偏是成长于宋朝,接受了汉文化洗礼,有着强烈的汉民族主义的契丹人,而且实际上和汉人还有着血海深仇。太矛盾,太纠结了。姓乔还是姓萧,做汉民族的英雄还是做契丹人的英雄,这个问题放谁也没办法回答,何况是乔峰这样一个可以决定一段时期民族命运的大人物呢?乔峰是民族冲突的牺牲品,就如同笑傲江湖中刘正风和曲长老是教派冲突的牺牲品一样。正义有时是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和族群色彩的,金庸通过乔峰这个人物对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民族情结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能够有这样的深度,我想和金庸本人在政治上的地位很有关系吧。

  至于段誉和虚竹,也是两个很有特色的人物形象。我本人非常喜欢段誉,一个典型的HC,但又不同于韦小宝的滥情,是很可爱,很讨巧的一个人物。为了不使这篇读后感显得太凌乱,我就不在这里对段誉和虚竹作更多的评论了。

  接下来说说令狐冲。其实这五部书里,我对令狐冲的印象最模糊,可能原因之一就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影视形象能再现令狐冲的风采,所以每想到他,都不能将他的形象归集为一个具体的人,就总显得有些飘忽不定了。看到光洁的范蠡,我才终于找到了我心目中的令狐冲的形象,尽管二人个性不同,但外形却是很相近的。白朗加范蠡,差不多就是我心中的李令狐公子了吧。

  我已经十几年没再看过《笑傲江湖》了,对很多情节都已淡忘,现在重读此书,看的进度并不太快,依然不能回忆起当时的那种心境。为什么当初会留下伤感?为什么十几年来对令狐冲总有种很特别的感觉?的确已经说不清了。既然如此,我想我还是不要说太多了吧,只概括的说一句:令狐冲在金庸的人物中出现得较晚,意识形态上的东西明显少于前面的人物,突出的是自由,是个体,是心灵的无所羁绊。但过细的东西,还是等我把书复习完再来详述吧。

  最后,直接进入《鹿鼎记》。我读《鹿鼎记》,并没有把它当武侠。如果当作武侠来读了,就会失望得很。韦小宝作为主角,一无英雄之貌,二无侠客之神,三无盖世武功,基本就属于三无产品。一生游走于权、钱、情的竞技场中,由于深谙国人处世之道,以至于处处如鱼得水,坐享了无尽的荣华富贵。

  可是金庸为什么要将描写这样一个市井无赖的作品作为自己的封笔之作?又为什么金庸自己评价自己的小说是:越长的越好,越后期的越好?这最长而且最后期的,不就是《鹿鼎记》吗?那么,此书的好,到底在哪里?

  这里,我想再次提到我的老师的一个观点,就是反对媚俗。他讲昆德拉用了整整一节课,讲金庸也用了整整一节课。前者被誉为上个世纪的什么什么第二(第一名是《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金庸和什么什么世界第二在老师那里享有同样的待遇,只因为他们中间有着某种相近的表达。十几年过去了,文学思潮转换了无数次风向,我早已不再关心那么深奥的东西,只是隐约觉得,金庸比之昆德拉,在文学造诣上很可能更胜一筹。很多哲理,很多被老先生反复挖掘的深层次的东西,就在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中被逐一体现,你看到便看到了,你看不到,也不影响你去欣赏书中的情节之美。

  回来说韦小宝,这个人物的价值在哪里?就在于他的反媚俗。这个人物相对于杨过、令狐冲等人,都有着更绝对的叛逆和自由。民族情结是什么?在郭靖那里是一种绝对,在杨过那里是一种向往,在乔峰那里是一种矛盾,在韦小宝这里,是一种虚无。汉也好,满也好,陈近南也好,小皇帝也好,这一切在韦小宝眼中既是深挚的情感,也是身外之物。他不管谁正义谁邪恶,一个是忠肝义胆的大英雄师父,干着历代汉人都不得不做的驱逐外侵的正义事业;一个是两小无猜的小兄弟玄烨,做着历届好皇帝都不得不做但未必一定能做到的明君之事。到底谁比谁更像好人,谁比谁更该死,谁比谁更值得追随?在小宝眼里,他们都是好人,又都不可理喻,他们都不该死,又都希望对方死,他们都值得追随,又都没必要追随。

  韦小宝的出现,其实就是金庸对以往的一种颠覆,此后,他必须封笔,因为韦小宝已达极致。既然已经堪破了善恶与正邪,武侠的根本都已不复存在,继续下去还能有什么?这时的金老先生该是已经完全了悟了,只是读者怕是仍心存幻想,总以为韦小宝到后来总该练成个盖世神功,并改邪归正,归入正统。偏偏这个人就这样颠覆到底了,读者愕然,回过神儿来,方知金老先生从此已决心退隐江湖。

  金庸最后塑造出的这个文学的韦小宝,是一个鲁迅的阿Q式的人物,其中除了他丰满的民族劣根性标记,先生又赋予了他比阿Q更丰富的哲学内涵。从《书剑恩仇录》到《鹿鼎记》,这是一个漫长的思想进化的过程,这中间,郭靖的绝对进化到乔峰的矛盾,乔峰的矛盾进化到陈近南的尴尬,一种精神在逐渐被质疑,而另一种思考却逐渐成为主流。

  当然,金庸最后推出韦小宝这个人物,并不是用来歌颂的。他只是借韦小宝来说明一种荒诞,这种荒诞在昆德拉那里被阐释为媚俗。媚俗是人对某种势力的屈服,而且是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做到的一种屈服,无论这势力是正义还是邪恶,有意义还是没意义,都不会影响人们的趋之若骛。但韦小宝认为,他不必屈服于任何势力,因为所有势力在他这里都叫做神马,而神马,只是浮云而已。韦小宝是很少数的真正为自己和自己的好恶而活着的人,是很少数的不易被他人所催眠的人,而神龙教就是在用心培养一群把神马都当神龙的人,只是,这种催眠式的培养着实失败,因为,浮云就是浮云,念一千遍万岁,一个人还是只能活一百年。金庸的神龙教,自有隐喻在其中。

  《鹿鼎记》的出现,进一步体现了金庸的多重身份,这中间所融入进来的丰富内涵已不是武侠小说所能承载的了。可能他自己也终于明白,关于江湖的传说已到了尽头,他终于通过韦小宝让江湖回归了现实,他的冷思考太冷了,已经无法适应读者的热度,所以,封笔是个明智的选择。现代中国,能够这样系统的用一系列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这样清醒的为自己划上句号的作家,着实不多。

  写到这里,不知我是否已经说明白,金庸的江湖,其实并非江湖。也许最初它曾经江湖过,但最终,它却担负了更多的使命。说了这么多,为的只是光彩姐的两个词:不喜,以及不屑。我认为,不喜可以,但如果不屑,那一定是因为还不够了解。

  关于金庸,可说的还有很多,不过,我还是给以后留些空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