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洁老公现任叫什么: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4:32

初一地理还有两周就要结束了。在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中,我自始至终将学习地理的方法贯彻给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此对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做如下的总结:
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为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学期伊始,向学生提出地理教学三步走。预习、学习、复习巩固。效果不错,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
1、提倡预习。利用课堂的第一个五分钟,让学生自己讲述学过的和即将学习的地理内容在生活中的体现,即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学习的同时为学生的生活增加乐趣。
2、摒弃课堂教学是老师帮助学生纠错的地方的观念,改变以前固有的“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提出改变学生和老师的地位,课堂上师生平等的氛围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良好人格的养成。所以,改变教师角色,把自己看做课堂上学习者的一分子,不再是老师讲授为主,而是师生共同探讨问题。所以,在地理课堂上,老师成了学生的助手,用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寻找预习中的不解不懂不知之处。
3、复习阶段帮助学生构建关于本学科完整的知识结构。初一的学生应该渐渐学会如何整理所学科目的知识体系。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建立更有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所学知识的巩固,逐渐形成预习—听写—做题—背诵巩固的复习模式,效果不错。
二、改变授课风格,运用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决学生课上出现的问题,营造活而不乱的地理课堂。
十二三岁的孩子正是个性张扬和性格叛逆的年纪。所以,课堂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在所难免,如何解决?一味批评?大声指责?讽刺挖苦?这样只会事与愿违。因此,我采用灵活的方式和幽默的语言在轻松的氛围下解决出现的问题,不仅在短时间内化解了矛盾而且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利用网络资源撰写教学总结。把反思作为教学生活的常态”,加强教师自身的培训和对教学经验的及时总结和积累。于是,利用互联网在新思考网站,我开通了自己的教育博客,把关于教育的思考、课后反思及一些教育现象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文笔,而且丰富了自己的教育储备,为以后教学工作的进行积累了宝贵财富。

在我们学校,初一、初二年段均参加了新的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边学边教”的想法来工作,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小。
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一课,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有的说:给汽车换太阳能为动力的、电池的、风能的、天然气的,甚至还有特殊饮料的;有的说:给所有冒烟的地方设计一个空气净化装置,安在排烟排气口处;有的说:农村的秸秆用做制沼气、造纸、手工艺品、埋在地下肥田……学生答案不胜其数,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回答了。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初一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半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主要经验和收获
1、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在地理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状态,经过认真的分析、思考,才能体会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产生探索地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学时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研究,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同时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了耐心帮助,鼓励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去发现结论,如地理名称、概念、事实、原理等,使他们基本达到教学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采取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创造和探索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积极创设学生的求知情境,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参加学习过程,并且注意将知识内化为不同的层次,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同时,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通过一学期教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思考能力、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提高迅速。
2、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4、应通过读图、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习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5、适当课后作业帮助知识巩固。大多数学生能够及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但也存在个别学生作业完成不及时质量不高甚至拖沓的情况。今后应注重思想教育,加强辅导,端正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争取取得好成绩。

2006年9月12日到10月22日之间,我来到广州市第75中学进行教育实习。在75中校领导、老师的支持和指导下,我的实习工作了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实习生活是辛苦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我教学对象是初一级的4个重点班。每个班都有他们的特点,让我在教学过程中获益不浅。我的指导老师是75中的徐老师和陈老师,她们在地理的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指导,我感到很幸运。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的实践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实习的第一个星期,为见习的听课阶段,每天我都听3节课以上,课后,再与任课老师讨论,老师们都很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从中我也吸取了不少经验。听了几天课,老师便给我布置下任务,教的是初一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的第二节,分3个课时,教初一级的4个重点班。于是,我便开始备课、写教案、制作课件。以前在学校试讲时,都只是备10—20分钟的课,所以比较容易,现在要备的是40分钟的课,内容很多,而且新课标的课本书面内容很少,讲课按课程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增加教学内容,这就给我带来很大的难度。虽然这四个班都是重点班,但每个班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备课内容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有效比较难的知识点是否要深入讲,我也很难把握。于是,我重点听着四个班的课,从听课中去了解他们的掌握能力和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了解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点有哪些,避免重复讲解。这四个班分别是初一(1)班、初一(5)班、初一(9)班、初一(13)班。经过观察我发现初一(1)班是这四个重点班中理解能力最好的班,而且他们对地理这门课的热情非常高,但对自己知道的知识就不愿去听讲;初一(5)班是课堂纪律最好的班,学生都非常认真听讲,但热情比较欠缺,回答问题也比较不积极;初一(9)班回答问题挺积极的,听课也是认真的,可就是课堂纪律有点差。初一(13)班是最积极提问的,可是积极过头了,常常打断老师讲课。根据这些情况,我在备课时,也准备了一些对策。例如根据初一(1)班对自己知道的知识就不愿去听讲的情况,我在讲课时对一些较简单,他们可能知道的知识点,准备了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解答,让他们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我在75中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在初一(1)班,我发现这对他们挺有效的,他们都变得虚心起来,如果不是我在游戏环节出了点小问题,我的第一堂课可以算是成功的。由于我1个相同的课上4个不同的班,所以上完一个班级,就可以总结修改一次,争取下一堂课能上得更好。上完第一堂课,我便发现了许多问题,毕竟是第一次,难免会有紧张,有紧张就难免有错误,一些口误还是会有的,而且虽然在课前我自认准备得很充分,但在上课时就发现其实我对学生们的了解还是不够的,有时我觉得很简单的问题,他们就是不理解,需要我不断提示他们才明白,这跟我们在学校试讲有很大不同。在课后,我及时找老师评课,在老师们的评课中,我发现了一些自己没有察觉但实际上存在的问题:如笔记的投影过快,学生还来不及抄就过了;讲话的速度过快等问题。我听取老师的意见和自己上过一堂课后的总结经验,修改了教案和课件。在不断的修改和上课经验的累积,我渐渐掌握了一些讲课的技巧,虽然这些技巧在课本上学过,但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实践,真的要运用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总体上讲,这次的教学实习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我明白到备课在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性,在备课中,我们除了单纯的准备上课该讲什么,该有怎样的反应,还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悉教学内容,明确本单元及本课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作用之外,还要做好对学生的课前分析,这样才能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在教学实习当中,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多次的批改,在批改当中,我发现学生对地理科并不是太重视,作业很多都是抄答案的,独立完成的同学很少。同时我还发现学生们对一些地理词汇不明白,如“东”和“冬”,经常写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东”和“冬”的含义。针对这种原因,我点名表扬了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并不点名批评作业不认真的同学,同时在讲解作业时,把他们经常混淆的词汇仔细解释。
在这次的实习当中,我明白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道理,在教学中,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强教学技能是很重要的,以前我老是抱怨我的专业课学来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但是到真正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根本就不够,看来,我们还是要好好掌握专业课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像上课对学生的具有个性提问,还是缺乏很好的应对,对一些后进生的关心也比较少。我会不断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能力,同时也要不断巩固基础。

作为一名刚从事教师工作的新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和七年级地理教学实践的交互过程中,我本着“认真学习,热心教育,”的想法来工作, 初一年级使用的是义务教育湘教版的教材。新课改为学校的发展增添了一份保障,注入了一份活力。同时,也给我们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在此就本人的初一地理教学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与思考。 一、经验与体会 《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这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方法和评价学生方面反复摸索,得出如下体会: 1、深挖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想的体现。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想出几个方案,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时,在气氛活跃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看图填表,然后小组讨论,最后在全班对填错较多的部分共同分析错误的原因;在气氛较为沉闷的班级,采取了游戏的方式,把整个班级当成了亚欧大陆,定讲台为北方,各小组讨论“应该处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为什么?” 地理课程目标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上,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这就需要在选择教法时,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唤起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强迫施教。而唤起学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新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的内容中讲到了经纬线和经纬网定位的知识,而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小学没有接触过,加上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不强,知识没有较强的递进性,学生学起来较为困难。我采取了讲授法和活动法学习经纬线效果都不是特别突出。于是讲完这些内容之后,上了一节经纬网练习课,采取游戏和竞赛的方式,在室外上课。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定方向建经纬网,然后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再在操场上画好的几个经纬网地图上真正地实践一下。学生“玩中练”“玩中学”得兴奋极了。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大部分学生终于因此弄清了经纬网,收获不校 教法选择的好电子科技大学考研论坛,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在《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一课中,关于降水的季节分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给12个试管,作为一年中的12个月,再给一瓶红颜色的水,让学生自己设计世界任何地区可能的一年的降水量,将水注入到试管里,展示并说明该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的状况,然后在绘制成图。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2、过程与结果并重,运用鼓励性评价 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试题机制。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为了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本学期我校的地理学科从下列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初一为例):学生课堂表现占25%,(包括:课堂纪律、《地理填充图册》作业、地理小论文、课后动手实践);期中考试占25%,期末考试占50%(题目以选择、填空、读图绘图题为主,为学生应知应会的最基本常识)。 学期末,教师根据上述四项为每个学生打出具体分数,然后根据总分评出等级,并对特殊学生给予一定的评语。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要关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评价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地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倡运小学新课程标准用“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性评价可以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法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诱发学习兴趣,进而使其积极主动的学习。 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富有激励性的话语和催其奋进的目标,进而达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这种情感也必然会唤起学生的主动性,激励、鞭策学生完成目标。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便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如:《三大宗教》一课,提前两周给学生设计一些有关宗教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或问题以外的内容查找资料,学习研究三大宗教。上课时采取了分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热情高涨。当提问泉州有哪些宗教建筑景点时,抢到此问的学生竟然回电子科技大学考研论坛答出了十多处。因此良好的评价氛围,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鼓励性的评价机制激活了地理的课堂教学。
二、思考与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我们更多关注,加以认真研讨的问题。 不能完全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灵活的教学现在课堂活跃了,学生提问多了,有时教师怕学生问,一问时间就来不及,教学进度完不成。预先设计好的难点重点落实不了,于是想方设法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好的路子上引,顺着教师讲课的路子的问题教师欢迎,如果是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往往视而不见,或草草打发。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节,给学生展示了5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图片,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中,让学生选一个环境来设计房屋,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领会聚落的外貌、材料大都因地制宜电子科学与技术排名,没曾想有学生在北极地区建了个宫殿,还配有全方位的导弹、枪炮等高技术的防御系统;有学生在沙漠地区设计的房子,有防御系统,还有吸收太阳能系统——白天转化为室内冷气,夜晚转化为室内暖气……对于导弹枪炮等我知之甚少,又不是本课内容。我就简单评价了他们的想法有创意、独特,希望将来能自己设计出来,就转回了我的思路。课后我反思,如果能顺着学深的思路展开教学,让学生就这方面有无利弊,或让学生回家查查资料,了解防御系统有无必要安排在这里,有无科学性等,这不仅真正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做到以人为本,还可以培养学生有了疑问和好奇就追根究底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1、反思、思考跟不上,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课程改革实施的主体,也应该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但教师直接参与课程开发有许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现实的困难。教师工作负担重,教师习惯了依靠现成的教学材料来教学,没有思考与反思的空间,也没有把课程开发看作是份内的事情,所以课程改革的目的与教师课程改革的实践总有偏差。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感受到这种挑战的紧迫性,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能,掌握和了解最新科技的地理知识,熟练的驾驭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各学科都要涉足,知识面广一点,不能落伍于时代。 2、课堂教学活应不乱,教师收放应有度 随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态度平和亲切,教学方式方法多样的变幻,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不断的提升。有时就会难以控制情绪,造成课堂混乱;有时还会出现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别人回答的问题他又回答了一遍;还有时学生为了抢先回电子科学与技术简称答问题,胳膊伸得老高,甚至站起来,身体前倾,举手示意……每遇到这样的环节,教师真不愿打消学生的积极性,但课堂教学必须要收放有度。当学生过于兴奋进入误区时,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得养成良好而正确的学习习惯。 这几个月来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让我切实感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必须尊重和承认学生的个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着眼点,努力弥补教学中的不足,完善教育思想,在今后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有更大的进步。 ·请您对您的言行负责,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星转斗移,转眼一个学期又将结束。本学期里,本人立足于本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和教学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完成了本期的工作和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总结如下:
一、认真分析,科学、积极地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制订计划的过程中,本人坚持以教材和课标为本,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上期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全面、细致地了解每一名学生,为本期制定出合理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和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全方位批阅学生作业。在备课过程中,本人坚持做到深入教材和学生,努力研读教材、教参,多向优秀老师学习请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教学中力争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指导,讲练结合,高度重视地图在地理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培养学生的读图和析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一学期下来,本人坚持每堂课都充分做到板图教学,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入教研教改,加强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学思想观念和学习与实践运用,并把所学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参加了校内和市级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并从中收获很多。2.积极做好课程与资源的整合,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力争做到课堂上声形并茂,重视师生互动,及时收集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效率。
一学期以来,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本人的教学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成效。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十分高昂,知识面得到了增加,视野得到了拓展。学生基本建立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地理能力和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在期末考试中大多数学生都发挥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然,本人在这学期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果不及时这些问题和不足,它将直接制约着本人在地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突破。在后面的工作中,本人还将继续努力,力争让自己在地理教学工作中做出应有的成绩,同时,也为所教的学生两年的地理学习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初一年六个班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务室的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如下:
一、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本学期所使用的教材是湖南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科书。七年级地理教学的主体任务是了解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并且地理被视为副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我教学经验欠缺,这样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此,我首先分析和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与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通过与其他科目的学习效果对比分析;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毕业来的,所以在初中第一学期的学习中一定要给他们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对学生入学的成绩进行分析,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为本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重点。
二、常规工作一刻不容忽视
(一) 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离不开夜以继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问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学中积累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他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到网络上查找各种资料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也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充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励与快乐。
(二) 注重方法的传授。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学中必须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习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习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得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三)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四)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在本学期的第五章内容《世界发展差异》讲解中,我重点教学生们如何总结归纳教材内容,把比较烦杂的内容梳理清楚,从四个方面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最后又回到各个国家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本章内容条理就非常清楚,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
(五)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四十人以上,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深感责任之重,是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很少划“×”,对于错题我只是在题的旁边划上“?”,或者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以及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期中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厌学了。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我给了他们更多鼓励的话,也希望他们在期末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

本学期我所担任的是七年级两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育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分析,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人承担七年一班和七年二班的地理教学任务,该年级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了解了地理学削瞿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和学习兴趣不足,这样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首先,我把在上一学年教育教学得失进行一个回顾、归纳,找出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缺憾,避免老问题再次出现;把具有积极意义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发扬,形成具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另一方面,对学生入学的成绩进行分析,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及间接了解,对望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为本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期的教育教学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离不开夜以继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所以,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问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学中积累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他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到网络上查找各种媒体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编制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地理自学导学案,也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在本学期的内容讲解中,我重点交给学生们如何总结归纳教材内容,把比较烦杂的内容梳理清楚,从四个方面了解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最后又回到各个国家地位是平等的,这样本章内容条理究非常清楚,学生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钥裎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削瞿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四十人左右,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对望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望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我给了他们更多鼓励的话,也谈到了我得期许,希望他们在期末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
(四)地图训练抓能力。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酝用能力的高低。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都要把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从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三、深入进行科研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1、积极进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本学期根据总课题,制定出了《地理课堂如何导学》的子课题,制定了《“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地理教学流程》,钥裎堂上有模可循,灵活酝用。
2、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有效课堂”教学新模式。我大胆尝试,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转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中。最后做到黑板教学与课件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优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认真反思
上完一堂课后,我静下心来,认真反思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到反思集上。如我在教《澳大利亚》一课时我把从网络上搜来的歌谣原封不动地教给了学生,一堂课下来后,我认为如果把△鲐广人稀好牧羊”改为△鲐广人稀牧场大”后,它就成了下句“农牧生产机械化”的答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娇裎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地理概念和乖瞪的教学方法
3、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4、钥癃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我血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好成绩。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六个班的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育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圆满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现归纳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分析,积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育教学计划。
本人承担七年级整个年级的地理教学任务,希望该年级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学习,了解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基础较差,并且地理是中考选择的科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我不是一名地理专业教师,这样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毕业,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通过上期的本区期末质量检测成绩的名次,分析同学们的学习效果;从与同学们的交流、交谈中,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呼声和感受,这样对学生的各方面有了一个粗略的印象,为本期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把好了脉,明确了本期的教育教学重点。
二、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
(一)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质量好与坏。“向四十分钟要质量”,离不开潜心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由于第一次参与地理教学工作,第一次接触新教材,对教材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把握不足,所以,我经常为了备好一堂课,不厌其烦的问同事,尤其向那些在地理教学中积累丰富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从他们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到图书室查找资料,到网络上查找各种媒体等,为上好一堂课竭尽所能,付出了许多的精力,也为课堂良好教学奠定了基础。因此,每次课堂下来,我都有种充实的感觉,我的劳动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同学们开心的笑容是我最大的鼓励与快乐。
(二)精讲精练抓提高。教学中我力争做到了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避免了面面俱到、拖泥带水等一些问题。在课堂上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做到精选、精练,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地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认真对待每个同学的作业,因材批阅,为每位同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每一个班级的学生数都在四十人左右,每批改一次作业就是一项沉重的工作。每次面对堆积如山的作业本,我没有觉得是一种负担,而深感责任之重,是一种使命。对成绩差的同学的作业,我更显得认真仔细。要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作业是与他们最直接的交流、与沟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我很少划“×”,对于错题我只是在题的旁边划上“?”,或者给一些提示性的评语以及告知学生应该怎样避免错误。对他们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不吝笔墨,用鲜红的话语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使之成为他们进步的起点、台阶。期中考试结束后,有些学生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他们的学习态度发生了改变,变得厌学了。这样作业便成为我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我给了他们更多鼓励的话,也谈到了我得期许,希望他们在期末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安慰。在最后一次的作业中,我的批语是“现在进入复习阶段,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到期末的复习当中,为了自己的梦想加油!”。
(四)地图训练抓能力。学生地理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地理图表的理解、分析、运用能力的高低。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上课的时候都要把世界地图挂在黑板上,从一开题始我就给学生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也在不断的教学中培养他们读图分析能力,就是让学生明白,地理教学尤其是世界地理教学必须学会识图。教学中我善于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地图知识,重点掌握最基本的地图阅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掌握读图技巧,将所学知识落实到地图上。熟练地掌握图文转换方法,逐步建立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相互联系,完成对地理事物的准确定位,对重要大洲和重要国家的准确位置的掌握。
三、深入教研教改,加强校本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
1、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现正值教学改革的新时期,一场教育的革命正在兴起,尤其以新教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蓬勃发展,只有融入这时代的步伐,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教改的活动,把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实践中来。
2、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平生所学,才物有所值。我大胆尝试,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学实效。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转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中。最后做到黑板教学与课件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各个模式的优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期的工作很快就要结束,还有很多的工作有待完成。“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理由”,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在新的一年中,我将更加珍惜机会,不断努力工作,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现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本人总统了上个学期的期考情况,分析了学生成绩偏低的原因(原地理老师未上课,本人将近半学期后中途接任,课程进度慢,到期考课程只上到一半),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给初中031、032班的学生定出了期考平均分要在60分以上,其余班级平均分要在40分以上的目标,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二、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课改。
由于本人不是地理专业毕业,对地理知识不够精通,因此,课前除了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向何宏花、廖潜、黄志培、樊立安等老师请教,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然而,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学习了《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课程理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等书,在初031、032班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对手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这两个班学生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制作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我校地理教具紧缺,没有地理挂图,只靠老师的口头描述或者课本中的文字叙述,有的地理知识是十分抽象、难以理解的。为此,这个学期,本人利用家中的电脑扫描制作了十三幅地理挂图,用到教学中,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四、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本学期,在初031、032班先后举行过两次地理知识辩论活动,在唇枪舌战中,虽然有的同学“独占鳌头”,有的同学“败下阵来”,但是,他们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进了友谊,增加了知识,增强了能力。
五、成绩和不足:
这学期本人所上的初一地理课,成绩较上学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广西首届中学生地理知识竞赛中,有六名同学进入获奖范围。然而,与兴宾区较好的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普通班由于课时安排不够,没有时间复习,成绩还较差。
六、努力方向与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加大课改范围和步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综合各科情况,培养尖子生,提高优秀率。

本学期地理科教学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成绩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大致总结如下:回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结。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开学初,根据上学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绩分析制定了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同时向学生提出本学期的学习要求以及宣布课改计划,从正面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确了目标,又使学生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引导各个班级之间开展良性的竞争。
三、努力钻研教材,积极投身课改。
课前投入大量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钻研,做到了课前扫清教材及其涉及问题的所有障碍,每一节课均感到了得心应手的轻松。本人认为,如果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法,必定会导致学生对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及教法感到厌倦,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寻求较适合我校学生的教法、学法,本人阅读了《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理念与实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新课标》等书,实施了讨论法和设置对手法的教学方法,即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自读教材,做好笔记,在小组中讨论,然后随机分配,把学生分成两个对手组,进行激烈的辩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既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感觉到了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
四、运用现代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
充分利用地理挂图\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具,使抽象的教学直观化,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
五、注重能力培养,实施素质教育。
本人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把课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通过实践经验证实理论知识。本学期,先后举行过两次地理知识辩论活动,在唇枪舌战中,虽然有的同学“独占鳌头”,有的同学“败下阵来”,但是,他们均使出了“浑身解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辩论中增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六: 本期总体的教学常规措施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6、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8、每次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

星转斗移,转眼又到期末结束时,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激动和喜悦,也有失落和无奈。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七年级⑴、⑵二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课务较轻,但由于我还担任学校总务后勤工作,所以真正放在教学上的时间、精力不是很多。七年级同学刚刚踏入中学课堂,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虽然同学们在小学的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了解一部分地理知识,但马上要完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学们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此,在本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地理趣味性的功能,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教风,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2、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堂课。⑴ 能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知识材料等等。⑵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好每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5分钟要质量。采用多种方法(谜语、诗歌、谚语、小故事、顺口溜等)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紧抓住地图辅助教学的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描图、填图、画图等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他们逐渐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紧紧抓住教材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同学们在生动活泼、不受拘束的气氛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紧紧抓住基础知识的记忆,地理属于文科,文科的特点就是要背诵记忆,因此,我在课堂上,利用顺口溜、谐音、简明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气温与纬度的关系是:“高低低高”,七大洲按大小排列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通过不断操练,提高了大家的记忆能力。
3、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4、本学期教学秩序正常,教学情况良好,学生成绩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有所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 E7 ~* q$
08-09学年上期七年级地理质量分析
2009-01-13 15:23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本试卷设计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突出教材重点,试题无偏题、怪题,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注重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了从不同角度看地图(地球)的能力。试题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但读图分析题难度较大,有四个选择题超所讲进度范围。整体看,是一套较好的期中考试试卷。由于七年级学生才学习两章地理知识,故本次采取闭卷考试。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25题,共50分,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导致失分。
1、第15、16、23、24小题超出本次考试范围,第2、3、6、7、10、11、20、22、25小题失分较多。
2、第2小题是让学生确定半球位置,由于大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模糊不清,出现了错误。
3、第7、25题很多学生犯了经验错误,审题不清,失分严重。
4、第11题关于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山谷,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失分较多。
5、第20题是对地球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昼夜长短的考查,由于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失分严重。
6、第22题较灵活,难度不大,但学生应变能力差,失分严重。
(二)、 综合分析题
1、连线题(共5分):主要考查了地理方面杰出人物与他们的贡献,难度不大,除个别学生混淆外,得分率较高。
2、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位置(10分):一半以上学生失分,不及格的学生大多在此不得分,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是:(1)对经纬网知识掌握不牢固。(2)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没掌握好。
3、读图回答(19分):主要考查七大洲的轮廓,七大洲的面积,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及主要的国家,除个别程度较好的学生得分外,大部分学生得分较低。失分原因:(1)七大洲的面积、轮廓学生没有记死,在面积排序上错误严重,(2)有部分学生答题不够规范,该填字母代号的不按要求答题,失分厉害。
4、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回答(16分):该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1)该知识点难度较大,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欠佳。(2)平时练习不够,没有从不同角度来看地球,来确认大洲位置及大洋名称,没能及时练习反馈。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想象力较强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一方面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如确定地理坐标,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得分;此外课堂练习不够,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这次闭卷考试该记忆的没有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练习太少,对学生个体辅导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中等以下的学生调动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教师对教学难点克服不到位,对难点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重视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精、细”,教师备课要精,知识点要抓细。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3、在课堂上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而且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读图,从而培养读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读图、填图训练,并做到精讲多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融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考生存在问题
1.区域定位不准确,区域知识掌握不扎实特别是国家区域。
2.重要知识内容没有落实在地图上,读图、识图能力差。
3.基本概念不清、基本知识记忆不准确。
4.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欠缺,不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5.文字表达能力差、答题不简洁、不完全。
6.应考经验和能力欠缺,不认真审题。
五、今后教学建议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遇到难题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地理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知识,学生才会对地理产生兴趣。
认真学习钻研《地理课程标准》,把握命题方向,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复习重点。
(二)教学中要教会地理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要教会学生注意地理学科内不同知识点间的差异,用不同方法进行学习。自然地理关键在于理解,要理解各种基本原理和规律;还要做一些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地理关键在看书背书,掌握区位分析方法,熟悉人文事项的分布,答题时要防止漏点。区域地理关键在看图看书,掌握空间位置,熟悉区域特征。
(三)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回归课本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要着重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试题怎样变化,都离不开课本,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课本知识。
(四)注重地理图表判读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由于文字表述的局限性,有些地理知识,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于图像来表示;学好地理,关键是学会读图,通过图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试卷中读图题一直“领衔主演”,综合题则无图不考。要教会学生判读地图的关键: ①先读图名;②细辩图例;③注重位置确定;④抓好地理事物界线;⑤进行整体性分析。
(四)加强应考辅导,教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审题和解题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来解决,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练习和讲评试题中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训练和指导。多年的期末考已形成一定的固定形式,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题型解答指导,让学生熟悉考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答题失分较重原因往往是:未读懂题意,没有充分提取有效信息;空间定位不准;粗心,审题不慎;因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一是要精选一些仿真试题,训练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准确表述信息的能力;二是要精选过去有代表性的试题,从其答案中理解答题思路,提高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让学生养成做题时先审清题意,提取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再组织答案的习惯。
(五)联系社会生活和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关注人类。
要注意热点内容的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握热点的主题以及与学科相关的一些原理和区域,其内容材料通常作为学科考查的背景材料。

本学期我带七年级地理课,一学期过来,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学生们开始重视地理学科这位新朋友。
每位同学都怀着对世界的渴望,对自然的依恋。他们渴望认识这个世界,除了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之外,通过其他学科,通过地理提高着自己的认知。地理教学也要求我们贯彻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求我们去培养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
地理教学让学生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用事实做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居民,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地理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智能,也促进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在教学时,我注意学生智能的发展,注意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到一些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国际事务及学生生活等方面与地理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了解了我们祖国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从而更加热爱它。同时也意识到我们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的现状,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从现在就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奉献的志向。
这就是我在地理教学方面的侧重点及目的的些许看法,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努力会有回报。下学期,我和我的同学们会更加努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本学期工作已经结束,在此回顾一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以便在新的学期更好的工作。
1、能够认真学习、研究新的教育理论、新课标和新的课改教材,研究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去进行教学。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了认识,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使自己的自身理论素养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能自觉地将先进的科学理念化成为切实的教育教学行为;同时及时总结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推广课改经验和课改成果,精心设计教学案例,积极向《教师阅刊》投稿,使理论学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2、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学科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认真学习计算机理论,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积极进行地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摸索最佳的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教学实效。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上,进行课件的开发,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模式,尽量转为一种有声、有形,师生互动,快速、便捷,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中。
3、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课堂,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上敢说、能说,乐于探究,善于合作的精神。通过听课、说课、研讨,迅速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精髓和实质,不断提高了本人的业务能力和学科科研能力。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现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述《印度》一课时,先让学生唱《西游记》歌曲,提问《西游记》中唐僧到西天取经,当时的“西天”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印度。那么你想了解印度吗?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通过兴趣的激发和积极情绪的调动,同学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了。
4、通过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5、教学反思是一种促进教学提高的手段或方式。在教学中做到了对教材认真分析,并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尽量探究出一种新的课型.及时对每节课进行课后反思, 并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同时也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普遍问题,及时做好反思记录,作为今后教学注意的事项。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后,做到及时分析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6、地理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对象往往具有复杂性、广阔性、漫长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使学生难以认识、理解和掌握。因此,本人在教学中能加强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地图、电教媒体的教学,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拓宽地理视野,加深知识的印象,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目的。
7、能积极向同伴学习,走进同组教师和优秀教师的课堂,向同组教师学习,不耻下问,并积极参加单周的教研。就当天发生的教学突发事件,教学感悟反思,学生的思想问题及解决方法等与同组教师交流学习.把握学校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讨课、集体备课的机会向其他教师学习,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是七年级地理下册,本册共分五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进度计算,至少需要三十个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地理是小科目,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提高课堂效率,不得占用学生课外时间,最后就必须留些时间给学生复习,迎接期末考试,我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研究地理课课程标准,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
新课程标准目标是我们确定教学内容与策略,选择教学类型与组织形式,组织教学实施与评价的基本依据,对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导向、操作、调控,中介和测度的功能。深刻认识目标,既有助于我们在进行地理教育课程的基本功能,又有利于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操作,将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在具体的教学中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意料不到的效果。
二、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传授对学生的生活及终生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放式的变革。
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成。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习”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习的形式。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习习惯。还要进行复习、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
三、抓住学生心理,有针对性地教学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初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要联系人们生活的实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人地关系”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因此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要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
另外,也可以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
四、期末考试复习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剩下5个课时,主要是用来期末复习。本册书共有五章内容,每一章内容用一课时复习,在课始时提出复习目标,让学生找出疑难问题,后20分钟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经过抽查,感觉这种复习效果较好。
当然,我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著,几次月考成绩不理想,这些状况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一、试题分析
试题涉及第六、七章各节的内容,知识覆盖面广,难易适当,对读图能力的要求高,也考查了综合分析能力,但题量偏少,有关日本气候的试题不符教材要求。
二、成绩统计
班    级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合计
人    数
61
59
60
67
59
55
361
≥90(人)
0
0
0
1
3
0
4
≥80(人)
1
0
0
4
6
3
14
≥60(人)
12
(19.7%)
9
(15.3%)
6
(10%)
22
(32.8%)
24
(40.7%)
20
(36.4%)
93
(25.76%)
≥50(人)
19
(31.1%)
12
(20.3%)
13
(21.7%)
30
(44.8%)
33
(55.9%)
33
(60%)
140
(38.78%)
<30(人)
21
(34.4%)
29
(49.2%)
27
(45%)
17
(25.4%)
6
(10.2%)
3
(5.5%)
103
(25.8%)
<10(人)
2
8
6
0
0
0
16
仅选择题有分  (人)
5
6
4
1
0
0
16
总     分
2375
1913
2026
3231
3240
3018
15803
均     分
38.9
32.4
33.8
48.2
54.92
54.87
43.78
最 高 分
86
79
75
97
91
86
97
最 低 分
6
4
4
16
22
21
4
高期初20分(人)
20
15
17
27
29
25
133
低于期初(人)
12
18
15
15
7
8
75
三、成绩与得失分析
1.较期初考试成绩进步明显,高分人数与合格人数都有极大提高,低分人数则大大减少,有四个同学考过了90分,艾念更是考到了97分(这个同学的成绩完全真实,且早早就做起了,本人正是监考他所在试场),表明学生中有一个微弱的多数有了比较浓厚的地理学习兴趣、较好的地理学习态度与习惯。
2.全年级合格生只占1/4,50分以上的也不到2/5,不少平时学习非常认真的同学因为基础差方法不当也没能考及格,另外对照部分学生开卷作业的成绩与这次考试的成绩,根据部分学生的考后小结以及答卷上的涂改情况,以上统计成绩还得大打折扣,这表明总体成绩还非常差,培养兴趣,端正态度,改进方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3.全年级低分人数超过1/4,另外还有16个同学的得分是个位数,选择题外没有拿到1分的也有16人,这16个同学的得分则完全可以视为0,从卷面看,还有不少同学选择题外是十足的白卷,监考中也看到,有的学生是拿到卷几秒钟便“完成”了选择题,连题目都懒得看,然后便苦等交卷时间的到来,这表明地理课的厌学现象还相当普遍。
四、 改进措施
1.培养兴致,端正态度,改进方法;
2.大力培养读图习惯与能力,重视课文的阅读,切实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高度重视课文、地图与活动三项都涉及到的教材内容;
3.鼓励相互帮助,争取让103名低分同学都有具体的同学去督促、鼓励与帮助;
五、疑惑
现行编班方法造成了优生资源的严重浪费,使得这些优生的领兵作用与同化效应大打折扣;同时又“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学习困难与学习行为习惯差的学生,使得厌学现象越来越普遍,也使得我们的班主任因为法不责众因为疲于奔命而无法进行有效的班级治理。在一个教学环境极差的班级,科任老师再尽力又能怎样呢?基本的教学活动都没法展开,教学效果又何从谈起呢???
附期初考试所得的上学期地理成绩: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六班
合计
答卷(份)
61
62
56
65
59
55
358
≥80(人)
0
0
0
0
0
0
0
≥60(人)
1
1
0
4
2
2
10
<30(人)
41
48
45
40
17
13
204
<10(人)
2
2
3
1
0
0
6
最高分
61
64
44
76
65
74
76
最低分
4
5
8
4
10
18
4
均分         24.8     23.2      21.0     30.9      36.9     37.9      29.04

——陈上镱(季延初级中学)
1、2005-2006学年度七年级地理(下)期未试卷的题型与会考的题型相一致,为选择题和填充题,比例分别为40分和60分。
2、题目难易度适中,符合8:1:1的标准,对我原初一的学生来说,我们备课组基本上以课堂内复习为主,考试的成绩较理想,年段的平均分为93.1分,A率为89.1,全年段只有一人不及格,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
3、从试卷上分析,同学们已基本上克服平时常见的错别字,地理术语书写上的失误,考试行为也较规范,解题技巧也渐进掌握,同学们的分析图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基本符合了新的课改理念。
本试卷不足之处是许多试题多来自原初二六月份的晋江市地理质检试卷,约占40分,课堂中有讲解过。每个班均有个别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太度不端正,应加强组织指导。
进入本学期年,八年级地理是要参加初中毕业升学会考,初二地理备课组将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意见,加强备课组工作建设,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地理的基本技能为重点,着眼于教师和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着力于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机制的建立,深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做到:
一、体会课改理念,切实开展推动教学研究活动。
1、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重点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进一步增强教师自主创新意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深入课堂研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1、营造探究式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写教学反思:组织每个教师每节课后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在教学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不足,不断积累和提高。

2010年七年级水平测试地理质量分析                    腾冲县第三中学    杨世康
从古至今,教育都与测试息息相关。测试,既是检验学生文化素质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尺,又是促进教师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力措施。在大力倡导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学水平测试仍有着它特殊的意义。2010年7月,中学学年水平测试阅卷工作已圆满结束,为了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七年级地理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现将七年级地理水平测试情况作如下简析:
一、试题结构
2010年七年级地理水平测试试卷,考察内容涉及上下两册知识(上册占20分,下册占80分),知识涵盖面广。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读图分析题,分值分别为40分、20分、10分、30分。试卷设计体现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既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察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也对教师今后的地理教学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
试卷中的大部分考点都是课本知识的再现,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背诵能力。
2、运用图像,突出了地理学科特点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本试卷充分运用文字和图表两种语言,突出了学科特点,表示出地理事物的分布、原理或规律、变化过程、事物之间的联系等,考查学生读图、填图、分析图的能力。
3、缺乏联系生活实际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地理的学习始终离不开生活的事物,学习地理是为了使我们懂得如何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生活。我觉得,本次测试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还不够紧密,考察方式也有些传统。
三、抽样试卷基本情况
此次水平测试,抽取了腾三中100份和永安中学100份试卷(随意抽取),对200份试卷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一、抽样总体情况:
卷面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分人数
优分率
100
97
10
71
35.5﹪
19
9.5﹪
表二、各分数段情况
分数段
1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90—99
人数
31
30
40
28
35
17
9
10
表三、各大题得分情况:
卷面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及格率
优分率
满分率

40
40
2
24.44
62﹪
16.5﹪
2.5﹪

20
19
0
7.88
28.5﹪
8.5﹪
0

10
10
0
6.18
76﹪
51.5﹪
27﹪

30
29
0
8.88
14.5﹪
6﹪
0
从抽样的试卷和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可知:抽取的200份试卷,考生成绩悬殊很大,及格人数偏少,及格率偏低,仅50分以下人数就有101人。导致本次考试整体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有:
1、基础知识抓的不够扎实。试卷中有78分是比较客观、简单的知识,考生只需掌握教材中一些重要的概念、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就可以做出来,如选择题中就出现了7个世界之最和大洲之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是学生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2、基本训练做的不到位。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考生都没有把握住,简单的地图记不住,也不会从图中获取比较直观的地理信息。其原因主要在于平时训练不够,或根本没有训练。
3、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不够。我县有许多学校特别是乡村中学,因为师资力量的缺乏,精干教师多任教中考学科,对于非中考学科实行兼课制度,致使有的老师把主要精力用于中考学科教学,而将地理课置于应付状态。还有许多学校安排年老体弱教师担任地理学科教学,成绩因而不好。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表三中可看出,单项选择题考生得分率较高。单选题错误较多的主要有以下几题:
第3题:关于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是哪一个?此题有两个正确的选项“B、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D、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但参考答案只认可B选项,而且此题又出现在单选题中,阅卷老师不注意,造成一部分考生白白失分。
第7题: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而不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气候知识既是中学地理知识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历次测试的热点,期中期末几乎都要涉及到相关的知识,本题失分在于很多考生不熟悉影响气候的要素之一“地形地势”,故选了错误选项“A、距海洋近”。
第8题:是一道关于区时的计算题,错误原因在于考生混淆时区和区时的概念,计算步骤不够清晰,计算能力较差。
填空题中错误率较多的有以下几个空:第2题,考生不知道粮食作物有些什么,更不知道东南亚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哪些。第3题,考生不知道欧洲西部区域性经济组织叫欧盟,不明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虽一再强调但仍未引起注意。第5题、第6题、第8题属上册知识,多数考生未复习到,记忆模糊,失分率高。
连线题是本次考试得分率最高、满分率最高的一个大题,考察的知识均为生活中的常识,都可以用排除法与确认法相结合答题,而失分的考生多数不会运用,或是乱填乱连。
综合题是四个大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个大题,考生地图空间太差,看图能力欠缺,无法从图中获取重要的地理信息。如不知道日本领土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不知道西亚有哪些重要产油国,看着美国本土图仍不知道密西西比河注入墨西哥湾,未能记住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典型地区、植被景观,未形成根据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析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的能力,无法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题部分,很多考生,要么惜墨如金,要么乱填。
此外,在这次测试中,错别字现象在有些考生中仍然存在。特别在填空题和读图分析题中表现更为突出,如“澳大利亚”错写成“奥大利亚”“濑户内海”错写成“赖户内海”。
五、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础知识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本素材,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2、加强对学生地理记忆能力的培养
记忆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形式之一,也是学生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既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促进基础知识的掌握,形成技能的有效途径。
3、加强地图的教学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读图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建立地图空间的重要一环。在学习地图基础知识之后,要将读图训练贯穿于地图教学的始终,长期坚持,逐步提高。对学生进行填图、绘图训练有利于地理知识的巩固和地理技能的培养。通过地理地图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4、关注生活和生产实际
以生活为源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和实际热点问题,采用自行设问的方式,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培养其思维的敏捷性。否则,学生只会照葫芦画瓢,试题如果转弯,学生就不知道如何解决了。教师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将生活实践中有兴趣、有价值的、与地理学科有关的问题,引进地理教学,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5、教师要关注后进生
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补差转化工作是每位教师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以人为本,面向每一位学生”的角度出发,坚持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后进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厌学情绪;帮助后进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学法指导,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星转斗移,转眼又到期末结束时,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既有激动和喜悦,也有失落和无奈。为使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1、本学期我主要担任七年级⑴、⑵二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课务较轻,但由于我还担任学校总务后勤工作,所以真正放在教学上的时间、精力不是很多。七年级同学刚刚踏入中学课堂,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虽然同学们在小学的科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已经了解一部分地理知识,但马上要完整、系统地学习地理知识,同学们显得力不从心、无从下手。因此,在本学期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充分发挥地理趣味性的功能,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尽量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摒弃板着面孔说教的教风,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是鲜活的,就在身边。一学期下来,同学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开始慢慢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2、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堂课。⑴ 能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要求,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学生。为此,我除了读好教师用书之外,经常上网搜索有关地理方面的知识,包括课例,反思,经验,课件,试题和知识材料等等。⑵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好每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紧抓课堂教学不放松,向45分钟要质量。采用多种方法(谜语、诗歌、谚语、小故事、顺口溜等)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紧紧抓住地图辅助教学的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描图、填图、画图等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到图上,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培养他们逐渐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紧紧抓住教材中安排的“活动”内容,“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复习巩固课堂知识,又能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同学们在生动活泼、不受拘束的气氛中达到对知识的掌握;紧紧抓住基础知识的记忆,地理属于文科,文科的特点就是要背诵记忆,因此,我在课堂上,利用顺口溜、谐音、简明记忆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如气温与纬度的关系是:“高低低高”,七大洲按大小排列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通过不断操练,提高了大家的记忆能力。
3、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4、本学期教学秩序正常,教学情况良好,学生成绩在不加重负担的情况下有所提高。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 E7 ~* q$
08-09学年上期七年级地理质量分析
2009-01-13 15:23
一、试卷的基本特点
本试卷设计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反映地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基本规律,理论联系实际,兼顾知识、能力、情感的考查。考查内容覆盖面较广,突出教材重点,试题无偏题、怪题, 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注重地理读图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了从不同角度看地图(地球)的能力。试题将记忆、应用和创新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题型结构比较合理,但读图分析题难度较大,有四个选择题超所讲进度范围。整体看,是一套较好的期中考试试卷。由于七年级学生才学习两章地理知识,故本次采取闭卷考试。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25题,共50分,考查的是基础知识,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得分率高;个别学生审题不认真或知识不扎实,导致失分。
1、第15、16、23、24小题超出本次考试范围,第2、3、6、7、10、11、20、22、25小题失分较多。
2、第2小题是让学生确定半球位置,由于大部分学生理解不够透彻,模糊不清,出现了错误。
3、第7、25题很多学生犯了经验错误,审题不清,失分严重。
4、第11题关于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辨认山谷,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失分较多。
5、第20题是对地球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昼夜长短的考查,由于学生理解不够透彻,失分严重。
6、第22题较灵活,难度不大,但学生应变能力差,失分严重。
(二)、 综合分析题
1、连线题(共5分):主要考查了地理方面杰出人物与他们的贡献,难度不大,除个别学生混淆外,得分率较高。
2、在经纬网地图上确定位置(10分):一半以上学生失分,不及格的学生大多在此不得分,学生答题出现的问题是:(1)对经纬网知识掌握不牢固。(2)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没掌握好。
3、读图回答(19分):主要考查七大洲的轮廓,七大洲的面积,大洲之间的分界线及主要的国家,除个别程度较好的学生得分外,大部分学生得分较低。失分原因:(1)七大洲的面积、轮廓学生没有记死,在面积排序上错误严重,(2)有部分学生答题不够规范,该填字母代号的不按要求答题,失分厉害。
4、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回答(16分):该题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1)该知识点难度较大,七年级的学生空间想象力欠佳。(2)平时练习不够,没有从不同角度来看地球,来确认大洲位置及大洋名称,没能及时练习反馈。
三、反思教与学存在问题
1、学生学习
从成绩来看,过半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但对于综合性强、想象力较强的题目回答得不够好,知识没有得到巩固。一方面反应出学生不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如确定地理坐标,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得分;此外课堂练习不够,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2、教师教学
在教学中只强调学生的理解,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这次闭卷考试该记忆的没有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只会说,一下笔就错误百出,这也是失分的原因;练习太少,对学生个体辅导不到位,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对中等以下的学生调动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教师对教学难点克服不到位,对难点没有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
四、今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重组、删减和补充,避免“教”教材。对教材知识点的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分层教学,重视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地理教学中要求教师做到“精、细”,教师备课要精,知识点要抓细。为此,“精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实学”是实现自主学习的根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
3、在课堂上重视读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试题可谓无图不成题,读图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地理新教材中更加突出了读图教学的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探究活动,加强读图训练,而且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读图,从而培养读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读图、填图训练,并做到精讲多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并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夯实基础,注重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反馈落到实处。同时尽量创设情景,融基础知识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考生存在问题
1.区域定位不准确,区域知识掌握不扎实特别是国家区域。
2.重要知识内容没有落实在地图上,读图、识图能力差。
3.基本概念不清、基本知识记忆不准确。
4.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欠缺,不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5.文字表达能力差、答题不简洁、不完全。
6.应考经验和能力欠缺,不认真审题。
五、今后教学建议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对地理知识一无所知,遇到难题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地理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习生活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知识,学生才会对地理产生兴趣。
认真学习钻研《地理课程标准》,把握命题方向,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复习重点。
(二)教学中要教会地理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要教会学生注意地理学科内不同知识点间的差异,用不同方法进行学习。自然地理关键在于理解,要理解各种基本原理和规律;还要做一些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地理关键在看书背书,掌握区位分析方法,熟悉人文事项的分布,答题时要防止漏点。区域地理关键在看图看书,掌握空间位置,熟悉区域特征。
(三)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回归课本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要着重加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万变不离其宗,不论试题怎样变化,都离不开课本,复习时一定要紧扣课本知识。
(四)注重地理图表判读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由于文字表述的局限性,有些地理知识,如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必须借助于图像来表示;学好地理,关键是学会读图,通过图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试卷中读图题一直“领衔主演”,综合题则无图不考。要教会学生判读地图的关键: ①先读图名;②细辩图例;③注重位置确定;④抓好地理事物界线;⑤进行整体性分析。
(四)加强应考辅导,教学生认真审题、规范答题
审题和解题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来解决,另一方面也需要在练习和讲评试题中对学生进行具体有效的训练和指导。多年的期末考已形成一定的固定形式,教师可对学生进行题型解答指导,让学生熟悉考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答题失分较重原因往往是:未读懂题意,没有充分提取有效信息;空间定位不准;粗心,审题不慎;因而为了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一是要精选一些仿真试题,训练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准确表述信息的能力;二是要精选过去有代表性的试题,从其答案中理解答题思路,提高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让学生养成做题时先审清题意,提取材料中的有用信息,再组织答案的习惯。
(五)联系社会生活和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关注人类。
要注意热点内容的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把握热点的主题以及与学科相关的一些原理和区域,其内容材料通常作为学科考查的背景材料。

本次抽考是我县在1999年后的第一次全县规模的统一抽考,从试卷成绩来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以后更好的从事教育教学,在实践中吸取教训,不断总结经验,现对本次地理期末抽考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
一、成绩统计
本次期末全县抽考,我校共计抽取试卷27份,作具体质量分析如下:
最高分:47分
最低分:30分
平均分:40.41分(满分50分)
及格率:100%
高分率:70.37%
二、逐题分析:
1、本次试卷共分四大模块,分别是:一、选择题(20分);二、填空题(15分);三、读图题(11分);四、材料分析(4分);多为学生常训练过的常规题型,覆盖面较广,涉及内容较全面。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力求联系现实生活,做到学以致用。由于多种原因,学生考试成绩较低,不太理想。
2、第一题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学生考试成绩来看,得分率还可以。这说明学生比较擅长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
第二题是填空题,要求将相关地理基础知识填在横线上。由于是属于地理基础内容,所以得分率还算可以。
第三题是读图题。一幅等高线地形图和两个降水量柱状图,等高线地形图考察的是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和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其中两个降水量柱状图是书上原图,旨在考察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解决问题的综合地理能力。大部分学生本题得分很少,说明学生学习比较教条,知识运用不灵活,不善于融会贯通。
第四题是材料分析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和地理综合能力。包括两个材料:材料A和材料B,考察学生对海陆变迁的理解。从学生答题成绩看,部分学生得分率仍不很高,这说明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还较差。不能够活学活用,机械地学,机械地背,没有完全具备“地理的头脑”。
三、综合分析:
(一)取得成绩:
从学生考试成绩看,基础知识得分率较高。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认真学习地理最基本的内容,了解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况。能够发挥“死记硬背”的优势,有效地记忆地理基础知识,从而获得较高的相关地理得分。
(二)存在问题:
1、读图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答题出现地理知识和地图两张皮现象,不能一一对应。
2、对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较差,特别是资料分析的能力很欠缺,直接影响到相关这部分试题得分。
4、部分学生不会审题、甚至不审题,地理概念掌握不牢。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本身内容关注不够,试卷中出现的课本原题和原图也不能很好解答,直接影响试卷成绩的提高。
三、改进措施:
1、提升地理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地理教学的转轨使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要求地理教学质量达到大面积的提高。但由于认识的误区导致师生行为的不到位,使学科教学成绩多年来一直偏低。从学生角度而言,更多的学生早已把地理学科当作“小科”、“副科”,学习积极性不高,被动学习或者干脆不学,直接导致成绩低下。地理学科的设置,充分说明它存在的重要性,师生都要进一步提升认识,要清楚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乃至现实生活、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摆正位置,密切地理学科同其它学科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成绩提高的主体。
2、上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不强,平时很少主动学习,除了教师指定了此外,不想再看书。学生会在基础学科下功夫,而对地理学科放任自流……除了要逐步引导学生转变其观念、行为外,教师一定要上好每一节课,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有效性,把每一节课都当作提升地理学科成绩的重要机会、重要时间,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学会更多的知识,提高综合地理能力。
3、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会学”。
(1)、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会学”新知识。
(2)、强调地图的重要性,使学生手不离图。
地理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文紧密结合,发挥着课文所不能取代的作用。只靠死记课本内容,而没有把各种地理事物相互联系起来,落实在地图上,是学不好地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地图,课本中的插图,要引导学生填图、绘图,提高分析地图的能力,使学会上养成学习地理时手不离图的好习惯。
(3)、强化学生预习、听课、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地理成绩不断提高。
4、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知识面。
积极开辟地理课第二课堂活动,是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一项重要内容。地理活动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化知识,增长见识。
5、加强课后辅导,实行分类推进。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基础,课后及时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尤其对提高学习困难学生成绩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辅导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每次考试之后,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试卷,分析错误所在,教给改正方法,分类推进,共同提高。
四、试卷评价:
从整体上看,这份试卷题量适度,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一定层次性,能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区分学生成绩优劣,个别题目还给学生提供了拓展视野的空间,符合新的课程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确实是新形势下一套很好的卷。由于水平有限,分析可能不到位,敬请原谅。再次感谢王老师给我提供试卷质量分析的学习机会。

一、 试题特点
本次考试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的内容,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和读图综合题两类。从试题内容看,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了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还关注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次试卷有助于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学习地理的习惯,对于初中地理教学起到了积极、正确的导向作用。
1、知识点覆盖面广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各重要知识点,重要区域都有所涉及,如七年级考查了日本、澳大利亚、美国、欧洲西部、印度、巴西、俄罗斯、极地地区等国家地区的知识点,八年级考查了四大地理区域、北京、台湾、长江流域、新疆、珠三角等区域知识点,覆盖面大。
2、重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
地理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是认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地理问题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学生的基本能力就不能升华为综合能力。如七年级下册以世界各重要国家和区域为重点,琐碎的知识点很多,试题都着重考查了这些主干知识。把核心知识的考查放到了首位,保证了考试的有效性。
3、重视对地理图表的考查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对地理图表的阅读、提取、分析、推理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最重要途径,是学好地理的工具。试题中几乎所有的题目都配用了相应的图表,呈现了“无图不成题”的局面。图表的设计,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判断、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思维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方法的形成。如八年级试题23题,利用台湾地区轮廓图和出口贸易结构变化曲线图,描述台湾出口商品变化基本情况,分析台湾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这样设题既彰显了地理学科的特色,又与地理知识和能力的认知过程和形成过程相一致。
4、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试题综合性强
试题减少了死记硬背的内容,考查了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社会生活、生产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运用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解决简单地理问题的能力。如七年级9题,考查根据印度的季节判断其他区域的地理现象,把相关知识整合、迁移,挖掘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性较大,综合性强。
5、联系生活,设置情境,体现“开放式课堂教学”理念。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本套试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学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在考点的语言表述上将原本呆板的词语转化为活灵活现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等。如七年级5-7题,设置汶川地震捐赠情境,考查中东的自然、人文环境;八年级25题,青藏铁路修建依据、喜马拉雅山形成原因,让学生放飞思维空间,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特点。试题这样处理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关系,让学生学以致用,彰显了学科的社会价值。
二、成绩分析
1、基本数据
市直学校成绩统计表
参考
人数
高分
人数
高分率(%)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低分
人数
低分率(%)
均分
七年级
3539
518
14.6
1830
51.7
384
10.8
57.9
八年级
3485
883
25.3
2098
60.2
440
12.6
57.6
七年级部分学校成绩统计表
参考
人数
高分
人数
高分率
(%)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
低分
人数
低分率
(%)
均分
学校1
626
41
6.5
176
28.1
130
20.8
47.4
学校2
409
63
15.4
348
85.1
26
6.4
68.6
学校3
984
214
21.7
645
65.5
24
2.4
65.1
学校4
728
160
22
474
65.1
11
1.5
65.4
学校5
298
6
2.0
67
22.5
58
19.5
46.2
八年级部分学校成绩统计表
参考
人数
高分
人数
高分率
(%)
及格
人数
及格率
(%)
低分
人数
低分率(%)
均分
学校1
793
106
13.4
280
35.3
175
22.1
49.9
学校2
384
76
19.8
288
75
9
2.3
42
学校3
1064
505
47.5
897
84.3
7
0.7
74.7
学校4
375
140
37.3
289
77.1
17
4.5
69.5
学校5
270
30
11.1
95
35.2
73
27.0
47.1
2、总体情况
(1)考试成绩。本次测试,从总的情况上看,两个年级的成绩都较为正常,呈正态分布。七年级、八年级的及格率分别为51.7%和60.2%,均分分别为57.9和57.6。但基于期末这种非选拔性考试来看,成绩还不够理想,合格率不高,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2)学校间成绩不平衡,差距较大。从统计数据来看,有些学校成绩低于平均水平较多,低分层面大,与学业考试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学生个体差异很大,最高分可达100分,最低分10分以下,学生分化较严重。
3、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
在本次考试中,如七年级选择题第9、14、15、17题,八年级选择题第4、6、7题,学生得分普遍不高,这一问题暴露了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急待提高。综合起来看,学生在答题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二是地图知识薄弱;三是地理思维能力欠缺;四是审题能力较弱;五是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需要加强;六是非智力因素影响成绩,如写错别字、粗心大意等。
4、原因分析
(1)、试题以能力考查为主,综合性较强,针对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还较低,试题的难度有点偏大。如七年级的选择题14、15、17题,对知识迁移能力要求高,学生得分率低;八年级综合题23题、25题,对海盐生产原因的分析,青藏铁路修建条件分析等知识点,因学生缺乏知识整合能力,是得分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少数教师在教学上用心不够,存在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着力点把握不正确等诸多问题。如课堂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地理思维训练和地理基本能力培养;对学生基础知识是否落实关注不够;由于地理教师每人所教班级数量较多,对学生的心理关注程度不够,与学生交流太少,忽视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教师缺乏钻研精神,集体备课还不够规范,效果不明显。另外,专职地理教师人数少,而兼职地理教师也是走马观花换人,无稳定性,导致地理教学水平整体不高。
(3)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心态,对于地理的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导致学生基本的地理知识不扎实,读图、判图、用图,知识迁移基本能力比较差。
另外,由于部分学校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地理教师缺乏,地理课时不足,教学常规不落实等学校层面上的问题,也是导致成绩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建议
1、联系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生基础差且地理学科不受重视的现状,是地理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倡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活动、自主探究,同时组织深入社会实践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地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果。
2、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发展地理学习能力。 根据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地理考试中纯粹考查记忆性内容的题目越来越少,而更多是考查学生的地理技能和地理能力,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考查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死记硬背的做法背离了新课程的目标要求,也使学生失去对地理知识学习本身的兴趣,不利于地理的教学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当然仅靠死记硬背也无法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1)夯实基础,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能力的培养;(2)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重视地图教学,抓住地理的特色;(3)教学要突出地理学科的“区域性”和“综合性”,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4)培养学生对知识整合的能力,注重各地理要素的比较和联系,注重与地理知识相关领域的拓展;(5)培养学生仔细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彻底改变“管学不管教”的状况,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加强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亲其师、信其道”,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5、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坚持开展集体备课,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分工协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考试质量分析是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常规,通过分析可以了解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情况:老师教的怎么样,学生学习情况如何等,以便对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设置等准确的调整与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一、 考试情况总体分析
1.与兄弟学校相比(15中、18中、24中),喜少忧多,有一定的劣势。思想品德课教学成绩有明显的优势,地理基本持平其他学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差距。最令人担忧的是数学、英语。数学比24中稍好,但与15中、18中相比,无论是参考人数的40%,还是80%,相差4—6分;英语差距更大,10分之多,为此,要求两位备课组长,回去后带领全组教师认真分析原因,并以书面的形式写好下一步的打算,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成绩。
2.从学科达线率上来看,除思想品德课优秀率、及格率分别达到50%、89%外,其他学科优秀率如语文:10%;数学:12%;英语:15%;地理:12%;生物:17%,从数字可知,优生数太少,甚至个别学科优生数不足100人,直接制约我校进入全市前2000名的指标的完成。及格率如数学:40%;地理42%太低,也就是说,学生总体学习成绩是令人担忧的。
3.从低分生来看,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物<=50分的学生分别有42、124、269、219;语文、数学、英语<=60分的学生分别有68、391、255,从统计数字来看,历史、地理、生物,低分生太多,居然达到200多人,数学高达390多人,英语有255人,说明学困生特别多。
4.分析各科各班级平均分(见附表)
七年级期中考试平均分统计
班级 项目 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生物 名次
1 25 87.8 90.9 85.6 90.3 83.6 70.8 79.0 471.4
2 25 88.0 91.1 85.9 93.0 79.4 69.2 76.1 470
3 25 87.2 91.3 91.7 92.4 85.0 73.0 80.9 482
4 25 87.2 89.1 83.7 95.3 88.8 75.1 79.8 477
5 25 84.2 90.8 79.6 92.7 85.5 72.7 70.9 462
6 25 88.6 90.7 83.8 89.4 86.3 77.1 75.0 472
7 25 87.8 92.6 86.0 91.2 85.7 71.9 72.9 472
8 25 87.1 92.8 82.8 87.7 84.8 75.0 75.7 468
9 25 84.0 89.3 82.3 86.0 83.0 73.2 72.8 456
10 25 86.0 88.4 79.7 91.2 87.2 73.0 76.4 464
11 25 84.4 90.9 90.5 89.8 74.3 67.2 74.7 464
12 25 84.7 91.4 84.8 88.1 79.6 66.8 73.0 459
级部平均分 86.4 90.8 84.7 90.6 83.6 72.1 75.6 468.0
班级 项目 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生物 名次
1 60 81.7 81.9 62.1 70.8 69.6 56.5 64.5 391.3
2 60 79.2 79.4 60.1 75.8 65.1 55.8 63.3 386
3 60 79.2 81.4 59.1 71.9 67.7 57.4 65.0 387
4 60 80.9 80.1 57.9 74.7 80.4 61.3 66.0 398
5 60 75.5 81.3 53.0 70.9 69.1 58.3 56.0 372
6 60 79.3 80.9 55.6 68.3 71.4 62.5 59.6 380
7 60 80.7 84.7 63.1 69.8 75.9 61.1 62.9 397
8 60 77.5 83.4 61.8 66.3 72.8 61.4 61.8 384
9 60 76.0 80.3 55.0 67.3 70.6 58.3 59.3 373
10 60 77.3 79.6 53.3 78.1 71.2 56.4 61.8 378
11 60 75.6 83.1 61.6 70.5 62.6 53.3 61.4 379
12 60 75.4 81.1 61.5 69.6 68.5 53.1 60.4 379
级部平均分 78.2 81.4 58.7 71.2 70.4 58.0 61.8 383.7
班级 项目 政治 语文 数学 英语 历史 地理 生物 名次
十四中优秀率、及格率 50% 10% 12% 15% 36% 12% 17%
89% 80% 34% 51% 72% 46% 59%
30% 87.9 92.3 90.4 94.3 86.2 75.1 78.1
60% 84.1 88.4 75.5 84.5 80.1 67.4 71.4
80% 81.8 85.4 66.3 77.7 75.4 62.7 66.9
十五中优秀率、及格率 21% 7% 14% 19% 36% 11% 31%
74% 69% 40% 61% 69% 42% 69%
30% 79.4 88.6 93.0 95.5 86.1 74.2 84.8
60% 75.3 84.7 79.5 87.5 80.3 66.0 78.8
80% 72.0 81.5 70.3 82.0 75.4 60.4 74.1
班级 500以上 480 460 440 420 400 380360340
1 7 9 16 20 23 31 33 38 40
2 6 10 12 20 26 32 35 39 45
3 10 14 18 21 24 28 34 37 42
4 8 11 16 21 27 33 37 43 43
5 5 8 11 17 22 27 27 32 37
6 8 11 15 18 24 26 30 35 41
7 6 11 13 19 23 32 35 37 45
8 7 11 15 18 23 31 35 37 40
9 6 9 12 13 17 24 30 33 39
10 5 9 13 16 19 23 27 37 45
11 4 8 15 18 21 25 31 36 40
12 5 6 12 15 23 28 33 36 38
级部 77 117 168 216 272 340 387 440 495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班级、学科发展不平衡,班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希望成绩较高的教师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成绩偏低的教师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多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争取在下次考试中成绩有所突破。
5.分析班级成绩(见附表)
二、教学反思及打算
1.抓管理、促教学。通过级部抽查、班主任日查、值日主任巡查,强化落实各时间段学生学生应该干什么(班务日志),确保学生秩序井然有序,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进一步理顺班主任值班、靠班、奉献的关系,加强班级之间的合作。
2.加强对三类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力度。①对关键生:由班主任依据学生考试成绩,将边缘生(级部前300名、500名)分配给任课教师,通过关键生谈话记录加以落实;②对学困生:除加强思想加以外,由班级学习带头人帮扶,采取生帮生的办法,随时随地进行帮扶指导;③对思困生:以班主任和级部帮扶为主,建立思困生成长档案,有针对性地定期找其谈话,做细致的思想工作,确保班级稳定发展。
3.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如“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为主题的班会,旨在培养学生告别童年,迈好青春第一步,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做好人生发展规划;以爱因斯坦名言“成功=艰苦劳动 正确方法 少说空话”为主题的学法交流班会,目的是告诉学生,学习无捷径,要通过勤奋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惜时如金才能学有所成;以“学会感恩”为主题的班会,通过学生交流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无私帮助,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以“加压拼搏,勇闯佳绩”为主题的班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期末检测。
4.强化集体备课,落实讲学稿的规范使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深入备课组参与集体备课、随堂听评课、不定时抽查教师、学生讲学稿使用情况加以落实。
老师们,期中考试虽然过去了,但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们教育教学的路还很长,让我们本着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精神,为学生负责,让学校满意,让家长放心,努力开创七年级教育教学的新天地。

初中地理属于非中招考试科目,一直以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命题原则和难易程度都没有作统一、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这样就给初中各年级的考试和命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04~05学年下期,我市初中地理学科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全市各年级组织了统一的考试,市教育局对市区实施新课程的三所初中七年级进行了质量调研。调研结果是:三所学校总体平均分为53.81(市直一初中63.85、市直二初中48.44、市区三初中49.33),只有市直一初中在平均分以上,下面我就简单地汇报几点:
一、试题命制原则:
1、试题力求体现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试题无论从选材还是呈现形式都着力突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核心理念。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试题从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经验切入也是遵循的重要原则。
3、符合目前初中地理学科和我市地理教学的现状,有利于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试题难易程度确定为难中易的比例为1:2:7。
4、尽量减少机械性记忆知识,增加具有明显迁移和应用价值的地理基础知识,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轨道上来。
二、抽样情况:
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无法进行纵向比较(今年是首次实行新课程),为了便于横向比较,各抽取了三所学校的第二、第十二两个考场,抽样统计总分和各大题的几项统计参数,结果大致与市教育局公布的成绩一致(这里存在一个问题:一初中、三初中抽样的班级都是一一、一五班,其中有寄宿班,而二初中是一七、一九、一十一三个班)。以下是总体抽样统计数据:
平均分及得分率
及格率
优秀率
极值分
总评
62.6   (62.6%)
58.6%
22.9%
93  /  8
填空题
12.5 (62.5%)
59.6%
32.8%
20  /  2
选择题
24.5 (81.7%)
96.1%
63%
30  /  12
综合题
32.5 (65%)
69.3%
19.7%
46  /  12
三、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无论在题型、还是各题型所占分值上都保持相对稳定,填空题和单项选择题合占50分,综合题占50分。前两道大题仍然侧重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综合题则侧重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与以往不同的是综合题适当减小读图分析题的比重,增加了符合课改精神的主观题的比重。三个大题中,无论从平均分、及格率还是优秀率来看,难度最小的是单项选择题,其得分率、及格率、优秀率分别为81.7%、96.1%、63%;其次是填空题,难度最大的是综合题。这样的难易程度及题型分配情况符合历来的统计规律。由于填空题、选择题题量多,所占分值比例大,因此,必须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完这部分内容,而通过部分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有效地拉开不同层次学生的差距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答题情况:
填空题:总分20分,平均得分12.5 (62.5%),及格率、优秀率分别为59.6%、32.8%,不及格和优秀学生的比例都较大,说明学生在对填空题有关内容的掌握上两极分化现象明显。其中得分率高的题目为1、6小题。1小题是有关亚洲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的考查;6小题是世人关注的热带雨林的分布问题。由于师生对这些问题的高度重视,因此,答题情况最好。失分率最高的是3、8、4、5、7、11。
3、8、7题是无图考图的内容,虽说是填空题,但实则要求学生将这些内容切实落实在地图上,单凭机械记忆不能解决问题。
第3题,叶尼塞河以西的俄罗斯的地形主要是平原,而不应答成具体的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要注意区别地形类型和地形区名称这两个概念;该河以东包括山地和高原两种类型,很多学生忽略了最东部的东西伯利亚高原。
第8小题要注意两点:一是回答问题的角度是大洲,而非具体分界线;二是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阅读教材中“亚洲的范围”图,将亚洲与各洲的界线具体化、问题化,以加强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与掌握。亚洲与欧洲的界线较为复杂,有河流、海峡、山脉,而在东北则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隔。
第7小题涉及美国的两个海外州的分布,阿拉斯加州濒临北冰洋,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中。
第4、5、11小题分别涉及到气候、中东地区的居民和宗教信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三大突出问题。第4小题确定气候类型要紧紧抓住北回归线从本地区穿过这一点,对气候特征的描述则要抓住热量(气温)和降水量(干湿状况)两个方面。
选择题:总分30,平均分24.5 (81.7%),及格率96.1%、优秀率63%,尽管该题答题情况最好,但答案直接可从教材中得到,或纯粹记忆性的题目寥寥无几,要么渗透着无图考图的要求,如1、2、3、13、15、17、30;要么蕴涵着对基本地理规律、原理的考查,如6、18、25、26;要么是对重要地区、国家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判断,如5、7、11、12、14、16、20、21、22、23;还有就是对教材中“活动”内容的关注,如8、11。根据试卷统计,失分率最高的是11(68.5%)、8、24、22、1、2、23、18、29、17,这些题目基本上都包含在上述四种情况中,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较高的要求。
第11、8两题除要了解俄罗斯的资源优势、热带雨林气候的降水类型外,还要结合课后的 “活动”内容,认真细致地观察有关的地图,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8题C、11题A。
第24题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最高的高原分别是巴西高原和青藏高原,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将二者混为一谈(世界上最深、蓄水量最多的湖泊是贝加尔湖,面积最大的湖泊为苏必利尔湖两者也易混淆)。
第22、23题,要求学生在结合分区地图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巴西、美国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知识。这两道题虽说分值不大,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学生往往顾此失彼,因此失分率较高。
第1、2、17题,要求学生必须心中有图,否则难度会很大。
第18题,主要考查美国海外州的分布特点,如果不能抓住这点,试题似乎无从下手。
第29题按理说失分率不应该这么高,纯粹是对几条重要河流的记忆。四个选项中学生较为陌生的是D项利塔尼河,它位于中东地区(是黎巴嫩和以色列的共用水源)。
得分率最高的是16、20、3、28、5、14、4、9、27、19,这些题目相对来说,要求降低许多,知识面也窄,记忆性的知识多,也就容易得出正确结论。
综合题:总分50,平均分32.5 (65%)。以下是各小题的具体统计数据:
平均分及得分率
及格率
优秀率
极值分
错误率
1小题
5.3  (58.9%)
52.6%
38.9%
9 / 0
⑷⑵⑶⑴
2小题
5.6  (46.7%)
34.7%
5.3%
11 / 0
⑷⑶⑸⑹⑵⑴
3小题
8.7  (72.5%)
96.1%
45.3%
12 / 0
⑶⑴⑵
4小题
4.8  (53.3%)
60%
20%
9 / 0
5小题
3  (75%)
68.4%
33.7%
4 / 0
6小题
3  (75%)
75.8%
54.7%
4 / 0
综合题的六道小题中,前三道客观性强,对答案的标准性和唯一性上要求高,后三道主观性强,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大,除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外,还可以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文字书写等多种能力。
第1小题(9分),平均分5.3(58.9%)、及格率52.6%、优秀率38.9%,难度中等偏大,仅次于第2小题,主要涉及到了教材中“亚洲地理分区”和“亚洲的气候类型”两幅图。主要考查亚洲各分区中典型国家的分布和特殊地区的气候类型。各问失分率的高低依次为⑷76.8%、⑵74.7%、⑶55.8%、⑴。其中答题情况最好的是第⑴问,难度最大的是最后一问:要求学生掌握北回归线经过的我国东南沿海、印度半岛、阿拉伯半岛这三个地区的气候类型,要求学生心中必须有“亚洲的气候类型”这幅图。做题时关键是抓住北回归线的分布和南亚(印度半岛)、东亚(我国东南沿海)特殊的海陆分布。学生主要的错误是对气候分布的规律缺乏了解,回答成地中海式、温带大陆性、温带海洋性和热带雨林这四种气候的人很多。⑵、⑶两问,要求学生在认真研究“亚洲地理分区”地图的基础上,注意到特殊国家的分布,这些都属于细节性的知识,需要老师加以强调,答案依次为哈萨克、阿富汗、中亚地区、东南亚。
第2小题(12分),平均分5.6(46.7%)、及格率34.7%,优秀率5.3%,这三项统计数据在六个小题中都是最低的,说明该小题难度最大。各问错误率依次为⑷、⑶、⑸、⑹、⑵、⑴。该题得分率最低,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A .对印度及南亚地区的有关地图重视不够或观察不深入、不细致;B.对教材中的“活动”、“阅读材料”等教材资源缺乏关注或研究不细或学生没有真正理解;C.教师没有对教材中的隐含知识进行适度地点拨、引导,如印度的软件业中心班加罗尔、巴基斯坦的主要灌溉水源印度河等。⑷问失分率最高主要是由于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地势、地形、气候、河湖密度)。⑶问主要在于学生不了解印度河与巴基斯坦这个国家的关系。⑸问的答案克什米尔地区需观察“南亚地区”图。⑹问只要采用排除法就容易得出答案D。⑵问虽是课后的“活动”内容,但学生必须真正理解印度半岛的洪涝灾害与印度洋西南季风到来早晚、势力强弱之间的内在关系。⑴问中的第二空班加罗尔,老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完成P40“活动”2的知识后,再对照“印度工业的分布”图后,加以特别强调。
第3小题(12分),平均分8.7(72.5%)、及格率96.1%、优秀率45.3%。此小题区分度不大,得分率和及格率都很高,说明难度不大,96%的学生能得到及格分,但优秀率不是最高,主要失分点是:第⑴问(在图中标注地球自转方向),第⑵问中的第一空D印度洋,第⑷问中的第一空方向的判断,这几点也正是该小题中的难点知识,也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重点突破的难点知识,应着重让学生掌握技巧、做题方法。
第4、5、6三道题中,4小题难度最大,6小题难度最小。第4小题(9分),平均分4.8  (53.3%)、及格率60%、优秀率20%。该题失分率最高的是第⑶问,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回答出河流沿岸城市易受洪涝灾害的威胁这一点,而另一方面的弊端出现的问题就很多了,如:降雨量少、旱灾的出现、水土流失、泥石流、地震、海啸的发生、有的地区比较潮湿、其它运输方式受到制约等。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学生对特殊地理现象的概念、成因和空间分布规律缺乏了解。比较合理的答案是城市废弃物对河流水体的污染。第⑴问主要的错误表现在对我国主要沿河分布的城市知之不多,或者将城市、省份名称混为一谈。第⑵问答题情况最好,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是文字表述不够简洁,拖泥带水;二是对一些地理术语、概念模糊不清,如将河运与海上运输混淆,水资源、水能、水利、水力不能正确区分;三是有些说法值得斟酌,如土壤肥沃,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发电提供能源等。
第5小题(4分),平均分3  (75%)、及格率68.4%、优秀率33.7%。该题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自由选择、灵活度较大(出题的方式比较人性化):一是可以选择回答亚洲还是巴西;二是亚洲或者巴西的世界之最很多,只要写出其中任何四点即可。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部分学生没看清题目的要求,同时回答两个问题;对重要的地理知识掌握不多、不准确,知识面窄;只回答出地理事物,没有明确其属性。
第6小题(4分),平均分3  (75%)、及格率75.8%、优秀率54.7%。该题答题情况最好,原因首先是学生对日本的石油运输路线图掌握得较到位,做到了心中有图;另外就是评卷中降低了要求。“途经”本应强调顺序,但答题中只要学生回答出有关的知识点,不论其顺序如何,也不管是否出现错误答案,均采取了按点给分。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无论是从答题细节、答题态度,还是从总分、极值分的差距上都体现了这一点。这里面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同时也与教师在理解执行新课程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基本要求存在偏差有关系。
2、部分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还没有真正形成,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还很欠缺,不能将教材中的文字叙述性知识与图形结合起来。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之一是:知识必须真正落实到地图上,才能成为鲜活、生动、有用的知识,脱离具体的空间地理位置的知识几乎没有,所以让学生做到心中有图、形成清晰的地理空间概念是至关重要的。无疑学生在这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
3、教师对知识细节重视不够。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实践、反思、总结、积累和升华的过程,教师时时处处要做有心人,对重点难点、易混易错点、考试中出现频率高的知识等关键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将这些教学心得或者经验反馈给学生。
4、对教材中的“活动”、“阅读材料”等资源重视不够,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新教材中“活动”和“阅读材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如果忽视了“活动”和“阅读材料”,新课程所倡导的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将无法实现(选择题的8、11题,综合题的1、2、4题的题材就是来源于“活动”和“阅读材料”或与其有关,从答题情况看都不太理想)。
5、学生对一些基本地理概念模糊不清(如将河运与海上运输混淆,水资源、水能、水利、水力不能正确区分),对基本规律理解不透彻(如气候的分布、特点),对基本原理、技能运用不灵活(如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与标注,地面上两点间方向的判断)。
6、错别字较多,如阿富汗(汉)、灌溉(盖);文字表述不够简洁,拖泥带水。这与平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关注不够或根本就没有作业有关,因为教师只有通过少而精的作业才能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规范文字的书写,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六、课堂教学现状:
以下是通过不断地听课调研,掌握到的一些课堂教学现状,不当之处请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㈠、成绩:
1、地理教师都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计个人得失和名利,根据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努力创造条件,做好常规教学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部分教师经过长年累月的探索与积累,形成了自己较为鲜明的教学特色和模式。
3、多数教师能较深刻地理解课改精神,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㈡、问题:
1、由于地理学科不属于中招考试科目,教学成绩的好坏对学校的声誉影响不大;或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初中地理教师严重缺编的现象。原本是地理专业的老师改任其它学科;一所学校几个班级的课各由学科性质相差甚远的几位教师兼任。另外教师任教学科变动太频繁,教师总是处于不断地适应不同学科的状态中,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后果是:部分教师不甚了解学科特点和功能,没有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无法将教材系统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只能受制于教材,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上,很少从能力的培养,知识的延伸和拓展,理论联系实际这些高层次的要求上下功夫。
2、无论哪一学科,适当的作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听课调研,发现不少学校没有布置作业,即使有多是识记性或者是对课堂上讲授内容的机械性重复练习,缺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题目。
3、课堂教学设计多是对教参的简单重复与再现,缺少对教材的创造性加工,很少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更没有对学法的指导及课后反思。
4、少数教师不能正确看待竞争,缺乏真正的合作、互助与交流,各自为阵,没有发挥集体的智慧。
七、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对试题的统计分析,学生做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听课调研过程中掌握的课堂教学现状,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必须切实认识初中地理学科的基础性学科地位,明确它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乃至高考中对“文科综合”科成绩的深远影响。
2、尽快建立一支稳定的专职地理教师。这是新课程实施的最基本条件。
3、教师要沉下心来,认真学习、研究初中七、八年级的课程标准和新课标教材,领会课标精神,吃透教材主干知识,建构完整的教材资源的结构和知识体系,通晓地理学科特点,能站在一定的专业知识的高度上处理课程资源,高效率地实施教学,从容自如地应对和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出现的困惑(这一点对非专任地理教师尤为迫切和重要)。
4、精心准备每一节课。教师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设计,“不打无准备之仗”,坚决杜绝“事先不备课,掂起课本就上堂”等不负责任的做法和行为。
5、教学中始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从学生身边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知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实体现地理学科的现实性、生活性和实用性。
6、教师要善于反思、总结和积累,形成丰富的教学第一手材料,并且将它们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处理好教学内容详略关系的基础上,对关键知识、重点内容,点拨、延伸、拓展和强调到位,使教和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7、坚持不懈地突出地图的学科功能,让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并尽可能将所学知识落实在地图上,做到心中有图。
8 、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这是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目前初中地理学科现状的要求)。

通过对上学期期末试卷的改卷以及上次史地生的片区教研,对试卷及高山片区学生的答题情况有了比较深的了解,在此对试卷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并通过学生答题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及思考.
一、 学科评价标准
2008年南平市初中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试题具有较好的导向功能,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精神,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发的《地理课程标准》,以及南平市的教学实际命题,试题遵循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的原则,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试题对深化素质教育、指导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二、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形式:试卷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题,综合题型中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读图分析题。
2、试卷容量:本次考试采用书面闭卷答题的考试方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题量为两大题:选择题(40分)、综合题(60分)。
3、试题水平目标:试题中基础知识方面的知道(了解)与技能方面的初步学会占约80分,理解部分约占10分,知识方面的掌握(应用)与技能方面的学会约10分,基本符合8:1:1的命题要求。
三、试卷特点分析:
1、图文并茂,主题鲜明,凸显地理学科特色,本卷保留了近年来的风格,图、文、表融为一体,试题图文并茂。充分利用地图语言呈现试题内容。各类图象所占比重大,共有图24幅,有图题共占71分。
2、强调基础性,突出主干内容,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七年级地理学习中,学生必须能够了解有关地球和地图,特别是地图,它是入门,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的第二语言。
3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适当设置开放性试题,如23题,从图和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如何解决人口问题;26题从资料中获取信息,保护森林的好处
4、关注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性发展观。引导学生学而践行,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全面的发展。通过阅读有关资料与图表获得有关信息,让学生对有关资源、社会、生活地理问题作出价值判断,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呈现价值取向。
四、答题情况分析
1、从所绘的图文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能力差
2、基础定义,概念不清或混淆
3、地理表述不够严谨,规范
4、卷面不整洁且错别字多
5、最起码的问题是选择题中有空白
五、问题分析及对今后教学和考试工作的建议
(一)问题分析
目前南平各个县区都进入了课改,考卷注入了新课程的理念,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基本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考试意义来说到达了预定的目标.既达到了普及教育的标准又具有选拔功能,当然仍存在一些教学问题需要今后解决、完善。
1、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社会不理解地理学科的专业特性,存在误区:依然把地理当成是副科,教地理、学地理最容易了,当地理老师最舒服等等。存在着到总复习时突击背背即可的心态,未能在平时教学打好"双基",培养地理学习能力,掌握地理方法,导致理解应用能力存在不足。
2、教学当中对课程的三维目标要求落实不够到位。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有待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靠平时的日积月累。在教学中只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培训,致使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过差。平时忽视地理表述能力的培养。
3、基本的地理名词没有掌握好。新课程下的考试强化能力考试,弱化记忆的知识,但是并不是否定记忆,基本的地理事物名词还要强调记忆。
4、偏远的学校地理专任教师欠缺,师资力量不足。从师资队伍看,很多学校地理专业教师欠缺,从而以非专业老师来兼课,这就不可避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对地理教学和学习方面的建议
考试评卷过程中暴露出学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地理学习方法没有灵活掌握,知识迁移能力低,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进一步巩固双基,同时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当成教学重点。
1、重视各类地理图表的教学,突出地理图象的学科特色。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等图像信息,地图被称为地理学习的"第二双眼睛"。学会阅读、使用和绘制地图,从地图上获取信息,通过地图判断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理解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其规律,这是地理学科教学的特色。
2、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教材消减了知识量,精选地理区域,设计了大量探究活动,目的是通过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基础教育阶段,知识的传授和方法培养是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没有一定储量的知识,学习方法无法建立,没有学习方法,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辨证地处理知识学习和方法学习的关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能因课改而丢弃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注重基础,培养技能,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不要双基,没有扎实的地理知识及地理技能。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教给学生方法,联系实际,培养技能,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身边问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能力目标是通过教学中的学法来完成的,指导学生整理出基础知识,总结出知识规律,构建知识网络。学会运用知识,逐步形成综合能力。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更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强调地理知识间内在联系,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地理教学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联系,强调地理因素之间的作用,强调区域间的各地理因素的联系以及互相影响。
4、注意加强地理专用名词书写训练。
从评卷过程看,地理名词错别字不少,平时老师在教学当中应当要注意加强书写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规范学生平时的书写
5、加强地理解题技巧的训练
为了避免学生在考试不必要的失分,提高成绩,在平时教学和复习教学中,建议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要通过解题技巧的讲解和进一步的训练,以切实提高学生在审题时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思考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述和书写时的条理性、逻辑性和规范性。
6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试卷经常联系一些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焦点问题,将生活中有价值,与地理学科有关的现实材料适当引进课堂,结合基本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改革的建议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在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解决地理现象及相关问题时培养兴趣和情感,包括在这一过程中所形成的探究意识与研究方法,以及独立自主的解决社会问题的科学体验和人文感悟,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这些是地理中考命题改革努力体现的新方向。
1、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倒"或"挫伤"他们,而是让他们通过考试发现不足并及时弥补,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考试的过程,就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
2、关注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
加强命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地理学习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传统考试中那种抽象的、孤立的试题,缺乏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3、注重学生对解决地理问题能力和过程的评价。以能力立意,综合考查学生各项能力。
重视考查地图、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关注地理素养、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式的培养。
4、人地关系理论在试题当中依然重要。
人地关系理论是地理学最基本的理论和核心内容。加上当前提倡建设和谐社会,那更要强调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因此考试也该更多的体现这一方面的内容。

2009年镇宁自治县08--0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市抽测八年级地理学科试题具有较好的导向功能,命题依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遵循以学生为本,立足基础,注重能力,难易适中的原则,做到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的统一,试题对深化素质教育、指导初中地理教学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这次考试不仅是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更是对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转变评价观念,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 , 基本理念的一次重要检验。
一、试卷评析
(一)、试卷内容简析
1、试卷形式:试卷题型为选择题和综合分析题两部分。
2、试卷容量:本次考试采用书面答题的考试方式,试卷卷面为8开纸4页编排。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题量为两大题:选择题20题(60分)、综合题4题(40分)。
3、试题内容结构:地球和地图约占20%,世界地理约占30%,中国地理约占50%,(其中贵州地理占10%)。
4、试题水平目标:试题中基础知识方面的知道(了解)与技能方面的初步学会占约80分,理解部分约占10分,知识方面的掌握(应用)与技能方面的学会约10分,基本符合8:1:1的命题要求。
命题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的取材不拘泥某一个版本的教材。但从具体内容分布上看,中国地理(八年级)部分60分,世界地理(七年级)部分40分;在中国地理部分又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所占比重较大,世界地理部分以区域地理部分所占比重较大,这充分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精神。(见下表)
2009年安顺市八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试题细目表
题号
内  容
能力层次
试题来源
分值
预估难度
备注
标准
知识要素
识记
理解
读图
分析
运用
计算
引用
改编
创编
1
地球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3

2
地球运动
公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变化



3

3
区域经济
日本工业分布



3

无图识图
4
认识区域
国家性能的判断


3

5
认识区域
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3

6
降水分布
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




3

7
联系与
差 异
全世界的人们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是热带雨林



3

8
认识区域
盛产石油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3

无图识图
9
运输方式
运量小、致富速最快、运价最高的是


3

10
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



3

11
河流特征
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3

12
认识区域
台湾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樟脑


3

13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相关联



3

14
认识区域
云贵高原的特征



3

15
人口问题
为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我国采取的措施



3

16
地理位置
我国地理位置的判断



3

17
疆域范围
我国陆地问面积大约是


3

18
认识区域
港澳主权的判断



3

19
认识区域
北京城市职能



3

20
认识区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


3

21
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主要特征和主要农牧区的分布及优良品种





14


读图识图
22
等高线判读
读图比较从B、C两点爬到山顶A哪点容易,为什么





6

读图识图
23
漫画分析
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10

读图识图
24
乡土地理
识别旅游业的好处和列举家乡的一些旅游资源



10

(二)       、试卷内容评析
1、注重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本次地理学业考试的试题中,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占很大比重。学生牢固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本次考试的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例如,第2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的掌握程度;第14题考查了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对各种地理事物的判断能力。
2、注重考查学生阅读、使用地理图表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学习和掌握“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要求学生能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全卷运用4幅地图,从不同的层面考查学生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第21题通过对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图的阅读、分析,考查学生地理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在答题要求上让学生从已给出的信息中从不同层面归纳总结其地理特征。
3、关注时政热点,紧扣时代脉搏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是地理学科中永恒的热点,本套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例如,第7题对巴西热带雨林保护问题的考查;第23题通过读世界“60亿人口日”漫画展作品“无限吃有限”对人口问题与解决的主要措施。
4、注重对乡土地理的考查
课程标准对“乡土”的范围和教学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使学生认识家乡的生活环境,学以致用。例如,第24题考查了贵州省发展旅游业有什么好处,贵州省有哪些旅游资源,试列举一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一)答题情况
应考学生3294人,实考学生3159人,人均分53.86分,及格率 39.44 % ,优分率13.55 % ,考试效果不理想。
第一大题(选择题):整体看,答题情况较差。满分人数不超过1% ,大部分在30分以下,有4个学生只得3分。失分较多的是第4题“有关澳大利亚的叙述,要求选错误的” 、第7题“全世界的人们希望巴西重点保护的是热带雨林”、第8题“下列半岛中以盛产石油著名的阿拉伯半岛”、第11题“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等。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第21题“了解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分界及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只有30%的学生能正确答题;第22题“读等高线比较从B、C两点爬到山顶A哪点容易,为什么”答题较好,约有 60 %的学生能正确答题;第23 题“世界人口问题”答题情况较差,从一些学生的答卷看,许多学生空起不做;第 24 题“乡土地理”,不少学生不知道发展旅游业带来的好处,不知道哪些是旅游资源,不能列举,或只列举二三个,评分要求列举五个,有许多学生甚至空起不做。
八年级地理学科抽样统计分析(样本数819份)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满 分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得分人数
363
361
473
320
488
341
256
320
647
538
293
357
得分率
44.3
44.1
57.8
39.1
59.6
41.6
31.3
39.1
79
65.7
35.8
43.6
人均分
1.33
1.32
1.73
1.17
1.79
1.25
0.94
1.17
2.37
1.97
1.07
1.31
难 度
55.7
56
42.3
61
40.3
58.3
68.7
61
21
34.3
64.3
56.3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满 分
3
3
3
3
3
3
3
3
14
6
10
10
得分人数
545
507
671
500
575
580
569
598
得分率
66.5
61.9
71.9
61.1
70.2
70.9
69.5
73
93.4
75.2
91.89
87.5
人均分
1.99
1.86
2.46
1.83
2.1
2.12
2.08
2.19
4.13
3.43
4.77
4.23
难 度
33.6
38
18
39
30
29.3
30.6
27
70.5
42.8
52
57.7
从以上成绩统计和抽样分析可以看出:地理试题虽然没有明显太难的爬坡题。从学生的答题来看,但全卷独到的、有个性的答案过少,让人堪忧,甚至还出现了一些让人难以接受的错误,这充分暴露了地理教学中的一些薄弱环节。
(二)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太差。如:一些熟知的专用名词不能正确书写,地理卷第24题“对贵州省发展旅游的好处”,学生还没有掌握对发展旅游业的带动作用,答非所问等。
2、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较差一是不能识别主要地图,导致学生无从答题;二是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
3、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例如,对发展旅游业,对贵州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回答。
4、学生对身边的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了解不够
例如,我县境内正在开发的夜郎洞景区: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
(三)原因分析
本套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特色和导向功能,是一套质量较高、有利于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式题,但检测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学校对地理学科的教学管理一直处于“徘徊”状态,加上中考又不考,历年会考时,为了帮助学生过关,大多学校给学生答案,导致教学很难。
2、由于校、师、生都认为地理不重要,是副科,不重视。所以,教学很难推进,就是再简单的题目,学生也不会做,甚至不做,不考(139人缺考)。
3、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差。目前,许多学校地理教师大部分为兼职,地理课作为“副课”来补充教师的工作量而临时搭配下来,造成地理教师队伍极不稳定;相对而言,地理教师外出学习机会较少,还有不少教师属于非地理专业出身,自身又不爱学习,不愿意研究教法、学法,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为不做专业,所以就谈不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谈不上专业化教学。
三、今后的建议
1、地理教师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地理教学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2、突出地理学科特点,重视地理图像系统的教学
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利用地理图像、地理图表,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读图、分析地图、运用地理图表等能力的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对地理图像(表)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象、分析等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地理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大地理教学的实践性和实际操作,能够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
5、稳定地理教师队伍是保证地理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
从近几年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由于地理学业考试政策的波动是造成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专业水平不高、地理教学质量下滑的根本原因。只有建立一支稳定地理教师队伍,才能有效地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学一上,教师应竹身于学生中间,作为学习活动中的一分子,与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地理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学会鼓励和赞赏学生。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一句鼓励的话能使学生学习信心倍增。当今开放式的教学中,学生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及对问题的解释,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另外,对学生那些很有创意的回答和一些独到的见解,教师要给予赞赏。
(2)学会引导学生。新课程标准强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现今的课堂教学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过程。因此,教师应主动参与到学生中间,引导学生的学习。
(3)学会与学生交流。过去那种“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彻底打破,新的地理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4)学会创新。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呼唤的是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做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手段创新,以自己创新的劳动带动学生,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
(5)学会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运用地图的习惯。地图是一种工具,工具重在利用。地图学习的基本目标,就是认识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达到了这一目标才能明了为什么要学习地图知识,才知道从地图上可以获取很多地理知识,才会在需要地理信息时去借助于地图。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学习地图知识和利用地图过程中逐渐体会、感悟。
6 、充分发挥乡土地理作为综合学习载体的作用
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地理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的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说明。乡土地理的学习因其可紧密联系当地社会和经济建设的实践,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此外,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诸如绘制地图、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学生都可以紧密结合乡土地理的学习应用于地理实践。这样的实践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在考查、调查等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他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利一学态度,学会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
7、对地理试卷命题的几点建议
l         今后试卷探究性试题比重要加大。
l         试题表达要严谨,否则考生的理解容易出现差错。
l         图表要清晰,不能有过多的干扰要素。
l         参考答案不能有局限性。
l         重视规范化答题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地理解题技巧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大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学期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1 刘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学期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11111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新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2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数学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1 初中七年级下学期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政治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 初二八年级下学期下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八年级下学期下册政治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下学期下册物理学科教学工作总结,质量分析下载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