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宁武林传奇电视剧:张宝信先生情况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9:40:13
张宝信先生情况简介                                                                           靖玉树  贾玉玺

      张宝信,郑山乡张南埠子村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年轻时中了秀才,18岁下学教书。后来因久困场屋,只补得个廪生。一生以教书、行医为业。直到五十多岁才被阳湖大令孙花楼(郯城县马头镇人)聘为幕僚。后来又自叹“昔也为贫而仕,今也为仕而贫”,便又回乡教书。

     提起张宝信,在临郯等县,几乎是妇孺皆知的。但传说中的张宝信无非好骂人,甚至有许多不堪入耳的顺口溜流传民间,多无实据。

       张宝信确实骂过不少人,但从未骂过正经平民。有些骂人的传说,很可能是张宝信死后,他人编造出来硬加在张名下的。       张宝信先生读书,日披数十卷,过目成诵,二十多岁便名重一方。所写文章诗赋虽如戏谑,信手拈来,却皆成妙章。其才华真如黄河冰峰、钱塘潮汛,一旦破堤而出,其势不可遏止。其古文之雄健遒劲,势若骏马注坡。因他一生郁郁不能得志,对社会极度不满,“灯前寂寂,心未成灰;酒后呜呜,鼻曾出火。”对于当时官场上的衣冠禽兽恨之切骨,对于农村中那些为富不仁的财主恶霸根本就不放在眼里。自己才华卓绝一世,却被人排挤嘲笑、诬陷糟蹋,说他是“歪才、坏才”。      据说有一次张宝信因考试未中不服,亲自去找主考,问自己的文章有何不妥。主考没的说,只说他“五官不正,不可重用。”(张宝信是雌雄眼)张宝信说:“半边月亮不也能照满乾坤么?”事实上张宝信的不得志,既不是因为“文章不妥”也不是因为“五官不正”,而是因为他“能刚而不能柔者,难容于世也;能直而不能曲者,不合于时也。”使他抱恨终身。张宝信当时的心理状态在他为王梦禹《金莲灯词》一书写的序中说的很清楚:“矧自科场舞弊,试院行私;簠簋不修,苞苴竞进。彼南宫之取士,若西邸之卖官。獐头鼠目之俦,偏居要津;獠变驿羞之辈,惯舞回波。鹦鹉舌尖语欺人,麒麟楦虚形炫世。冬烘俗子,多凭贿赂以得官;春搜学士、不解文章为何物。若辈之虚荒奚似,当借观于牛鬼蛇神;斯人之通塞何常,或得力于猫儿狗儿。都尉竞云烂羊胃,不嫌铜臭薰天;高文未必占鳌头,漫诩金声掷地。穷措大空探二酉,叹寒乞相之无能;富家翁不识一丁,赖孔方兄以致用。” “直隶州钻营署县,好官不过得钱;盐太史巴结随员,介弟亦来逐臭,蓝嘉言狠如悍妇,独霸一州;黄式叙巧作渔翁,连权双任。妓馆偷香,耗子之宿娼第一;邮亭伴宿,苍蝇之呼隆无双。” “惯会迎亲,周娘子真如妾妇;颇能念旧,陈强盗的是豪奴。调太安,属胶牧,高小鬼鬼而多灵;揑情查,冒军需,王古愚愚而果诈。有情东皋,惯献热茶。多病西藩,厌见冷客,和升抚不愧满州人,张临藩诚哉鸦片鬼。”他把旧社会的黑暗与腐败揭露得这样淋漓尽致,毫无遮掩,这在当时的社会里,怎么能容纳得下?      张宝信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语言风趣,词藻华丽,通俗诙谐,口似悬河,象《洋烟枪赋》那样的文章,本来是骂东海县桃林村的官僚地主马建候的,由于马建候爱其词藻,不忍毁弃,终由被骂者保存下来。除了诗词歌赋、古文时艺之外,他还将“讚”这一原有的古典文艺格式,发展成为通俗诙谐、风趣的口头文学,在讚中灵活地使用了方言、谚语。使之成为在鲁南苏北流传最广泛的口头文学,应该说,对于讚的改进、发展和运用,他是前无古人的。张宝信为蒲松龄先生的《东廓传》写的跋有“如稷下之滑稽,如渔洋之悲壮,如孔融之嘲戏,如张衡之俳谐。”现在用这些话来评论张宝信的讚,似亦无不可。      此外,张宝信精通医术,为乡亲们治了多年疾病。在清代,那种“消磨一代英雄尽,八股文章试帖诗”的文风,使许多宿儒一生被圈在“八股”里,最后死在“八股”里,张宝信的诗文中却时时跳出数学、历法和天文地理学的术语,这在当时也是难得的。     据说张宝信先生唯一的女儿张万年(现年82年,住临沭县郑山乡尤庄子)回忆:1916年,张宝信患头晕症,久治不愈。嘱夫人陈氏:“别疼钱,快治好,我还要到郯城修志呢。”后因误服马前子过量中毒逝世,享年55岁。      对于张宝信的死因,说法不一,有一传说是:他到老年有胃疼病,有一次犯了胃疼,有个卖野药的到他家去说:“吃了我的药就能除根。”他的继室陈氏夫人买下药熬好了送给张宝信。张宝信叫陈氏把药壶提来,从壶中掏出药渣仔细捻看,认出是马前子。俗话说:“马前子,马前吃了马后死。”他当然不吃。卖野药的先生告诉他:“你若不吃,以后我也不再来了。你的病不吃这药就不能治了。”张宝信听了这话,似乎已经意识到不吃药会发生什么事,于是就一气喝完,当即气绝,再找卖野药的先生时,也不见了。                                                                                                 选自《临沭文史资料》第六辑